造园记——禅在无意之间

庭院中所传达出的禅意与侘寂,正是设计本身的无限延伸。它倡导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即身体力行地经过漫长磨砺与来回探索,而获得一种洗练之美。

本文阐述以2014年的项目金地-绍兴蘭悦为案例。(蘭悦去年9月份开放了售楼处样板区,到年底,两个排屋包括公共区域的庭院样板区完成。)

风格篇

项目产品系列为名仕系列,建筑为米黄色系三段式立面,有一些欧式线条,同时装饰铝板的深咖啡色和花窗格造型,带了些许东方韵味。

售楼处建筑效果图

可以看出建筑在整体感觉上接近于东方古典的元素表达。

售楼处实景

两套排屋,室内分别是Artdeco和东方禅意,庭院风格也相应地确定为新古典和东方禅意。

考虑到两个院子的风格差异,在两个院子之间的公共空间,包括两个院子入户门头和铁艺门,在风格上采用了相对折衷的处理:元素简化,仅保留景墙和铁艺元素。处理手法简化。所有景墙均采用米黄色石材,横向留缝。考虑到公共空间入口及庭院院门位置及不同风格空间关系的相互影响,在高度上加以隔断。

主入口铁艺及景墙效果图

庭院样板区入口景墙及铁艺实景

庭院入户院门及铁艺效果图

院门铁艺

铁艺,沿用了建筑铝板的深咖啡色,利用不同角度的斜线组合形成肌理变化,演化出公共空间入口铁艺、庭院院墙及院门3套铁艺形式。

对于不同风格冲突的时候,简单的铁艺,无明显风格化的元素是最保险的做法。无论是搭配东方禅意庭院的置石和白砂,还是新古典庭院中的花境。几何形铁艺和简洁景墙,都相对协调统一。

布局篇

排屋楼间距约16米。在这个限定的楼间距里,需要解决北面4联排排屋的南庭院,排屋公共空间及南面2联排入户北庭院这三种类型的空间处理。这三类空间如何取舍?

结合营销的客户调研意见,我们最终确定为保留4联排南院8米的进深。剩余的8米空间里,则是公共空间与2联排北院的取舍。公共空间主要解决业主入户的通过性需求及相应的绿化缓冲空间。

2联排北庭院,小院门需解决信报箱,可视对讲及入户门牌这几项功能。因可视对讲的安装高度必须保证在1600以上,而门头的高度决定了庭院院墙的高度,院墙的高度反过来又影响到排屋的入户空间是否舒适。经过数次的推敲和排列组合,最终确定为公共空间4米(1.2米绿化+1.4米园路+1.4米绿化)。北庭院4米空间,局部通过通透铁艺结合绿化借景。

布局效果图

公共空间效果图

公共空间实景

『 功能取舍篇 』

确定了景观风格及平面布局后,开始两个排屋庭院的主庭院设计。庭院主要功能如下:一条从建筑通往院门的路。一块满足活动功能的硬质空间。从样板房看往庭院的对景、植被。

以东方禅意庭院为例。首先,根据与营销讨论的意见,确认需在此庭院中设置一处枯山水,作为庭院的主要元素。枯山水景观观赏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故在庭院布局上,有意将园路避开庭院中的枯山水,通过飞石,与枯山水上一处石桥结合,最终引向南院门。

通过室内客厅看往庭院的视线关系,枯山水为前景,结合活动需求的硬质铺地空间作为中景,远景则采用了一面大白墙,配合庭院视线焦点的一棵主景树,几片自然片石,最终形成一幅写意山水的效果。

南院平面图

南院实景

由于展示期间庭院人流量较大,在营造过程中,增加了从活动场地通往石桥的汀步,确保人流通过对于庭院植被及枯山水不产生干扰。

景墙位置,考虑到效果图上竖向太空,增加了一棵主景树。同时,增加片石,形成写意山水的效果。在确定东方禅意庭院的基本功能布局后。我们对于庭院的景观元素再次做了梳理。保留了对景墙、院墙、硬质铺装平台、汀步、白砂、孤岛、绿植这些元素。由于风格的属性,此处院墙未沿用公共区的铁艺墙,而是采用柳桉木片编织的效果,拙朴而不失细节。

柳桉木编织效果景墙

春季,柳桉木编织效果景墙实景

『 营造篇 』

| 选苗

在功能取舍的时候,我们认为庭院中需要有一棵重点树。它承担了从室内看往室外的视觉焦点,同时又是庭院景观的主要背景,以它结合景墙营造山水之意境。

此处大白墙高度为2.1米,相应,主景树的高度应适当高于背景,确定该主景树高度应该在3米左右。由于庭院样板区展示期在冬季,最终确定此处主景树为造型优美的常绿树种。

12月底的上海松江花木市场一片萧瑟,造型常绿苗多以黑松和五针松为主。考虑到项目所在地绍兴民众对于以上两种苗木认同感较差,选苗最后确定品种为罗汉松。

3米高度的罗汉松并不好找,基本是宝塔形的,与庭院需求完全不符。在反复比较和寻找之后,找到备选苗1号:造型基本符合设计要求,但高度略高,约3.5米。因此,在花木市场,我们拍下备选苗照片,备注高度,请设计院落到SU模型中推敲高度关系。

备选苗1号

su模型高度推敲

经过将几棵备选苗的照片落到SU模型中推敲、比较,确认采用备选苗1号。

现场种植效果:苗木偏高,将土球下降0.4米

最终实景效果

| 景观小品选样

禅意追求内在意境的表达,在小品选择上宜少不宜多,点到即止。我们在北庭院设置了一个手洗钵,一处石灯笼。南庭院设置2处石灯笼,一个手洗钵(结合铺装平台设置)。

石灯笼选型

手洗钵选型

因成品手洗钵造型比较复杂,装饰纹样多,与庭院风格不甚匹配。经反复比较,我们在石材仓库中取半成品因成品手洗钵,散置卵石。出水口和竹勺,则采用竹子现场加工。只是时间仓促,崭新的竹子材料差强人意,如能做旧处理效果应当更佳。

庭院中设置一处石桥,早期考虑此处采用成品石桥。花木城的成品石桥品种单一,多为拱桥,两侧设栏杆,与庭院风格不匹配。成品购买的途径行不通。

与施工单位商量后,采用了第二个方案——定制。但时值年关,石材产里没几个工人。且不论加工费用,老板张口就是20天加工期。此时,离开放时间只有一个星期。方案二也不成立。

突然想起前些日子选苗的时候,看到苗圃边上有片废墟,堆了好一些长满青苔的老石板,也许拿来当石桥效果不错。和项目经理简单沟通后,一两个小时后,老石板便到了现场。和驳岸石搭配一起,稍显得生硬。改改地形能否改善一些?于是现场招呼了几个工人,挪驳岸石,加土,补绿化。经简单修饰的石桥,拙朴的感觉和庭院倒也协调统一。虽然不尽如意,却已经是现有条件下的最佳方案了。

松江花木城成品石桥,与庭院风格不匹配

废墟里的老石板

最终实景

| 对景片岩选样

作为庭院主要对景的大白墙,除了主景树,在方案阶段我们还设置了数片片岩,形成写意山水的效果。

考虑到庭院空间尺度,设计阶段我们设置了5片片岩,其中3片靠近背景墙,可以是简单的山体形片岩。靠近庭院的2片片岩,则需要在表面形成一些肌理效果。

方案意向

因为靠近年关,几乎所有的石材厂家都不愿意接活。材料有限,且工厂也不愿加工。施工单位现场就地找了几块石板,简单切割成山体起伏的效果,而且石材数量有限,拼接的效果很不理想。

石材到的时候是晚上九点,借着微弱灯光现场指挥,要求片岩必须保证一定的相互搭接的效果。受制于没有材料,晚上要求工人先把片岩的落位调整到下图的效果。

第一晚,片岩调整完效果

日景效果,片岩接缝大,表面无细节,且断缝处缺乏逻辑性

石材到现场的第一个晚上,因为光影作用,片岩效果差强人意。第二日,白天的阳光下,石材加工的粗糙,接缝,以及片岩断开时的无逻辑性都暴露无遗。

再一轮与施工方沟通。要求更换片岩。反馈,无原材料,石材加工无法保证进度。既然石材片岩行不通,换个方向考虑,能否采用塑石?这个方案,施工方也赞成,赶紧找资源,简单沟通后便是紧锣密鼓进行加工。

加工中的塑石,未着色效果

塑石实景效果

塑石成形后,表面的肌理感强,同时体量大小方便控制,最终呈现效果较好。

| 绿化营造及细节控制

在确定庭院布局后,现场放样时,我们多次驻守现场,复核重点苗木的位置以及枯山水区域在现场的范围。平面好看,现场空间未必好看。除了一楼客厅望向庭院的效果,我们还需要照顾到二楼三楼俯瞰庭院的效果,并再次对枯山水范围做了调整。

现场放样复核

枯山水范围现场调整

绿岛位置复核及现场苗木点位推敲

经过反复调整,最终确定了枯山水分布范围及中间两个绿岛布局。

绿岛堆地形前,再次和施工方强调,绿岛要做得饱满,模拟自然界海岛的效果。其中大的绿岛要有起伏关系,切忌堆成馒头包状。

相应,河驳岸的线性也要保证饱满自然,如自然分布的河流。草皮略略接入白砂中,如同草坡入水的效果。最后,铺设白砂时,需保证白砾石略低于草皮50mm,形成水面,最后在白砂上耙出的纹样,营造水流动态效果。

现场白沙纹理效果

最后,是现场苗木种植阶段。东方禅意的庭院,简洁而不简陋。需要结合一些置石,造型苗,勾勒出山壑松风的写意空间。

这样的庭院,做多则繁。做少,则总有一些没底气——会不会太空?现场绿化调整,于我,更是一次次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工人往往会基于常规小区苗木配置的方式来种植苗木。一日未在现场,茶花、火棘、红花檵木,红红绿绿地现场种了一片,还有蒲苇等观赏草类,让人眼花缭乱。纠错比重做要难的多,第一眼竟有些无从下手。

现场曾经让人眼花缭乱的苗木搭配

重新整理了下思路,把火棘、红花檵木等明显和东方禅意风格不匹配的植物从现场拔除,蒲苇之类的观赏草类也放在了一边。

现场空间主要划分为建筑天窗栏杆区域、院墙区域、绿岛、枯山水驳岸区及大白墙区域几种空间类型。

因建筑天窗栏杆较高,需要有一定高度的灌木对其加以遮挡,又考虑到现场的龟甲冬青苗乱且株型太高,拔除龟甲冬青,统一将此区域灌木调整为杜鹃。院墙区域,考虑到木篱笆墙与地面草坪之间存在交接面,统一沿用杜鹃做收边。

绿岛主要以日本矮麦冬为主,局部点缀造型苗。后来考虑到日本矮麦冬即时效果不佳,露土,直接从前文提到的老石板上铲了一些青苔,将两个小绿岛做成了苔藓岛。

枯山水驳岸区,考虑到石桥边转角的位置太空,点缀了一棵紫薇,树下相应点种了几丛南天竺。大白墙区域,除了重点苗,结合片岩的放置,现场种植了一些佛甲草,力求自然、拙朴。确定好绿植搭配思路后,根据现场状况,简单绘制立面草图做推敲。最终确定调整方向。

手绘植物立面草图

铺装平台看往建筑天窗栏杆区域及枯山水驳岸区实景效果

去繁为简的现场实景,摒弃片状绿化处理方式,整个院子采用块状、小组团式绿化处理。

苔藓岛和石灯笼,苔藓的细腻映衬着白砂水纹的精致

禅意庭院,三分设计七分营造。风格注定了图面上无法完全反应设计意图。意境的营造和表达,需要现场不停地推敲和琢磨。从布局调整、空间整理,到小品选型选材、苗木选型,均有其特殊之处,。另外,营造者对于设计的理解同样非常重要。东方造园,设计与工匠同等重要。设计需要有灵魂,工匠也同样需要有灵魂。

很幸运,有这样一个机会去折腾,去反复推敲。感谢不停被我拖去SU模型复核重点苗木的设计师,感谢在我反复复核现场枯山水驳岸范围时一直在现场任劳任怨的施工方,感谢和我一直在冬月寒风里战斗在现场的小伙伴们。

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谢谢各位的努力和付出,才有这样一个庭院的呈现。虽然因种种原因,不尽如人意。完美,本来就是一个无尽的追求和努力。于我,造园,本身就像一场修行。敬畏之心,以及不愿放弃的执着精神,如此。

禅,就在无意之间。

对照。

自省。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窈慕颜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致敬李敖!脑癌,是一种怎样的疾病?如何面对?

下午得知消息,李敖先生,于18日上午10点59分去世,享年83岁。


回忆瞬间把我拉回到大学生涯。

当时在图书馆,读完了《李敖大全集》所有书目。感谢李敖的书,陪伴我度过那段迷茫时光,成就今日的我。


台湾媒体消息称,李敖先生之前患有脑瘤。


脑瘤,是一组疾病的统称。所有颅内的肿瘤,都可以叫脑瘤。其中,有良性的,也有恶性的。李敖先生患的是「脑干恶性肿瘤」,也叫「脑癌」。


脑癌,是指脑中的正常细胞转变为异常细胞,而且不受控制地生长。


脑癌有不同的类型,有些类型生长缓慢,而另一些类型生长非常迅速。


随着脑癌的生长,它可扩散至脑的正常部分,也可以造成脑部肿胀,从而引起各种各样的症状。


很多时候,脑癌首次发生的症状是癫痫发作:发作性的不省人事,四肢抽搐,僵硬等等。


其他症状包括:

  • 头痛,会伴有恶心或呕吐
  • 视觉问题,比如复视(看东西重影)或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 肢体麻木或乏力
  • 认知功能下降,比如记忆力下降,计算力下降等等
  • 人格改变,比如脾气性情大变,行为幼稚等


如果医生怀疑病人患有脑癌,或者为了排除脑癌,需要借助于影像学检查。最常见的就是颅脑CT,MRI,这些检查能看到脑部的图像,能显示出是否有肿瘤,以及肿瘤的生长情况。


有些时候,如果不敢明确脑内的病灶性质,或者为了制定接下来的治疗计划,会做进一步的检查:活检。


活检时,医生会采集一块非常小的脑组织样本,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检查是否存在癌细胞,以及明确是哪一种癌。


脑癌类型不同,生长速度不同,治疗方案会不一样。


和其他癌症一样,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


手术:手术目的就是切除癌组织。然而,与其他部位的癌症不同,脑癌通常无法通过手术治愈。尽管如此,手术可减少症状,并帮助延长寿命。


由于手术时可能会损伤周围健康脑组织,所以有时候,手术治疗会导致更多的问题。


放射治疗,就是大家所说的「放疗」,用辐射杀死癌细胞。有时候会在手术后接受放疗,也可在无法进行手术时接受放疗。


化学治疗,就是大家所说的「化疗」。利用药物去杀死癌细胞。医生会在放疗期间同步化疗,或者,放疗后再化疗,这些治疗的目的是,阻止癌细胞生长、扩散或复发。


脑癌治疗后,后期还需要经常接受检查,以明确癌症是否复发。比如,会定期间隔一段时做颅脑CT或MRI。


如果你不幸,患有脑癌,在治疗上,你需要做出很多选择。比如:什么时候接受治疗,用什么方式治疗。


建议,和医生团队保持良好的沟通,结合自身的情况,制定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以下问题可以在准备接受任何一项治疗时向医生提出,共同讨论治疗方案。


  1. 这项治疗的好处是什么?有可能会延长我的寿命吗?是否能减轻症状?
  2. 这项治疗的缺点是什么?
  3. 除了这个方案以外,我还有其他选择吗?
  4. 如果不接受这项治疗,我将会发生什么?


李敖先生患病后,仍然如斗士一样,积极的与病魔抗争。直到生命的最后日子,还说:

死不丢人,怕才丢人。

致敬李敖先生!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神经内科余医生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孩子是否独立,跟同睡还是独睡到底有多大关系?

关于让孩子独睡,还是跟孩子同睡的问题,是妈妈们讨论最多的话题,一点不亚于断奶。

常识里,孩子越大越难分开,所以很多父母经常纠结该不该同睡,什么时候分开等问题。

前两天,有社群的妈妈把马伊琍这条微博推给我看,当时正在忙课程,就想着优陪计划上线后,一定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这个话题实在太常见了,而背后涉及的问题又很复杂。

所以今天便有了这个文章。

有两个女儿的马伊俐,曾经受"独立育儿理念影响",坚持跟大女儿分开独睡。

但是她带二胎的时候,认为活生生的带孩子经验胜于理论,便在微博上感慨,"分明越是满足依赖感越是从婴儿时期就得到充分情感回应的孩子,长大才会有安全感才真正独立"。

这条微博,瞬间点赞就到了14万,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下很多父母感同身受,更倍受这个问题困扰

不独睡,就没法让孩子独立。多少父母都是这样认为的啊!

独立性,的确对孩子很重要。谁都不想培养个孩子,长大了是个"巨婴",只会"啃老"。

但真的不独睡就这样严重吗?我接下来谈谈我的看法。这个问题,并非看起来那样表面。


不能脱离开文化背景

谈睡眠习惯


我始终坚持的一个观点是,说到睡眠习惯,我们不能脱离开文化背景来分析思考,因为文化背景是我们存在于这个社会、环境的基本参照标。

从文化的演变角度来看,同睡是目前世界养育文化的主流睡眠习惯之一。

"同睡文化"的主要观点,是认为父母和孩子在一间房里睡觉是可取的。日本学者Caudill用"kawa"来形容同睡的状态,意为"小河"。对于睡在父母的中间,或者躺在自己褥垫上的儿童来说,父母就像河岸。

同睡的形式有很多种,比如父母和孩子睡在一起,共用同一张床,或是父母和孩子在同一个房间,但大床挨着小床的形式。

在亚洲、非洲和南美大部分国家,更重视相互依赖的集体主义文化,比如认为父母和孩子是一体的,一些家庭甚至无法"想象孩子和母亲分开来睡的情景"。除了资源限制空间,床位不够等一些现实状况外,更重要的原因,也包括传统文化中,家长想要和孩子保持亲密的依恋关系。

白天,给孩子温暖怀抱和精心护理,晚上,跟孩子同睡,或者让大床挨着小床。Morelli等一些学者在1992年的调查和研究指出,东方民族的人会更愿意通过看护和怀抱的方式哄孩子入睡,更重视亲密的身体接触,更重视亲子关系和相互依赖。

与"同睡文化"相对应的是"独睡文化",那么,独睡是如何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成为新的育儿方式呢?

我们最早是从欧美国家的生活里,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从出生起,就有自己的婴儿床,甚至自己独立的房间,父母通过摄像头,来及时获取孩子的最新动静和需求,并及时做出反应。

从大的范围看,像北美、欧洲和澳洲大部分国家更重视独立的个人主义文化,父母对孩子教育的目标,最基础和最普遍的,是希望孩子能够成长为一个独立和有个性的人,提倡"独睡文化"

他们提倡孩子一出生,就应该单独睡觉,多使用婴儿床、婴儿椅、婴儿车等来辅助。

而且在主流育儿理论中,认为同床增加婴幼儿猝死综合征(简称SIDS)的风险要关注婴儿(4个月以内风险会更高)的安全问题。这也为这种文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并且得到了包括世界大多数儿科医生和联邦政府的支持。

你看,一个睡眠习惯的问题,背后却有如此复杂的文化习俗背景,所以为什么"同睡文化"和"独睡文化"的争议已经持续了百年,但是却至今也没有哪个文化能够"碾压"另一个文化。

在我看来,这大抵从文化讨论角度是无解,我们看似是讨论同不同床睡的问题,看似好像是新旧育儿观的讨论,其实是已经是两种维持上百年的民族文化的交锋。


培养独立性,

不能光看睡眠习惯


围绕"同睡文化"和"独睡文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孩子的独立性

我身边经常收到的咨询大多是:

如果我不从小给孩子培养独睡习惯,孩子以后会不会就不够独立了。
我很害怕和孩子一起睡,让孩子太依赖我,最后离不开我啊。

我们所理解的独立性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决不能脱离开整体教养,只谈睡眠习惯的培养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整体的社会关系形态对孩子独立性的影响,远远超过单纯的睡眠方式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

独立,并不仅仅局限于孩子生活上的自理能力,比如穿衣、吃饭、如厕等。更重要的是,孩子能够具备独立的精神内涵,这里包括了独立担当、独立做决定、独立发表意见、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等等一系列能力。

这些看起来很难的能力,其实都是通过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一点一点渗透的。

举个例子,有一些家长决定让孩子自己睡一个房间,目的想让孩子独立,但在生活中,却处处限制孩子的自由,不尊重孩子的独特想法,不给孩子自主选择权,那么又谈何培养孩子的独立呢?

我们养育孩子要知道的是整体,是教养的方方面面,才最终引导着孩子未来的方向。

如果不能从大局观去把握这些核心要义,我们去看一个睡眠习惯对孩子的行为塑成,其实很容易陷入偏颇和误区。


建立依恋关系,

你还需要知道更多


在"同睡文化"中,也存在容易让人偏颇的误区。

因为同睡文化植根于父母和孩子的亲子依恋关系,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下意识地放大了这项亲密关系在生活中的影响力。

比如马伊琍在微博中对"依恋关系"的描述,是这样子形容的:

她说"姐姐小的时候特别依赖我,总想让我搂着睡到天亮。",她认为这是在满足孩子的依赖感,跟孩子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很多妈妈们也回应了这种观点,比如以下这个:

跟孩子同睡,让孩子感受父母的体温和呵护,比如及时回应孩子的吃奶需求,及时安抚孩子的各种不舒服,都能够跟孩子在身体上做最紧密的连接。

同样需要指出的是,同睡的确是建立亲密依恋关系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在当代社会,孩子和父母同睡,只是更大依恋关系教养系统的其中一个方面而已。

真正能够给予孩子建立丰富依恋关系的,是"在整个儿童期都照顾孩子,并且愿意使用温和的抚养方式,将其视为一种完全满足的生活方式"的家庭,比如下面四种情况也同样有利于搭建依恋关系:

• 在宝宝出生后,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和婴儿形成纽带,而不是留待以后再来搭建关系

• 妈妈通过哺乳等方式,建立亲子间的亲密关系

• 父母用背带背着或拥抱婴儿,可以帮助建立亲密关系

• 父母需要把宝宝的哭声视作一种重要的信号,进行及时处理(注:及时不等于"即刻",区别在于及时强调的是"对需求的筛选和充分判断",而即可强调的是"无论何种情况都需要立刻反应"。)

此外,父母与孩子同睡,长时间带着孩子,或者既可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研究并没有证明对所有的婴儿都是必要或明智的。(Harwood, Miller, &Irizarry, 1995)

即便是父母与孩子同睡,也会出现不利于依恋关系建立的情况。比如,在睡眠中父母时刻保持即刻安抚的做法,可能会打断了孩子自我安抚的节奏,相应地减少了孩子的有效睡眠时间。孩子有可能会因为缺少学习调节的机会,反而产生夜醒频繁的结果。

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回应时间和反应机制。好的安抚方式,一定是帮助孩子培养和调整出自己内在的节奏,最终让自己有能力去适应睡眠的步调,最终引导孩子成为一个有满满安全感、有充足独立性的人。

这些都是我们在考虑孩子是否和父母同睡时,重要且差异化的因素。归根结底其中最基础也最普遍反映的,也是我们对孩子的成长的期盼,如何让孩子成长为一个独立和有个性的人,是我们很重要的家长目标。


是否与孩子分开睡

需要考虑什么问题?


同睡增加婴幼儿猝死综合的风险同床,关乎小婴儿的安全。我也发过不止一篇文章写过睡眠的安全科普,在安全问题上容不得任何侥幸,尤其是还会不会翻身的小宝宝来说,任何一点安全隐患对他们都是致命的。

但除此之外,孩子在没有性命安全风险的情况下,父母跟孩子同房睡,还是让孩子单独睡,并没有绝对的好坏对错之分。

我们不能找个一个理论来,比如独立说,或者依恋说,就斩钉截铁地决定让孩子如何睡。

我们看了那么多科普,听了那么专家的建议,但我们同样离不开抚养实践中的大量信息,这是帮助增进彼此了解和尊重的根基。

我们要看到孩子,观察孩子的状态,感受孩子的需求,这是所有父母共同不能忽视的重要立足点

如果你之前选择了和孩子一起睡,但现在从各方面的考虑(比如父母隐私和需求、孩子自主和独立等),想给孩子进行分房的独睡过渡,这又是否合适,或者是否可以执行呢?

答案当然是可以的。因为我们培养孩子的初衷,还是希望孩子能够独立、自主地成长,这是全世界文化的主流共识。但是在分房的年龄段上,确实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唯一共识。

是否分开睡,依据之一是孩子的心理年龄。一些专家和学者的研究会从孩子的成长发育角度,推荐1岁或者3岁这两个年龄段。

因为1岁以后的孩子,安全感建构模式开始转向脱离母亲,进入独立意识萌芽;而3岁以后,孩子开始结束心理学上说的依恋期,逐渐社会化,自我意识及独立性开始发展。

而另外一些主流学者同样也会提倡,"年龄只是参考,并没板上钉钉"。我个人是支持这个观点,让孩子独立睡眠,我们更应该看到孩子的整体发育情况,包括生理和心理年龄等都需要进行核心考量

数字是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我们不应该用冷冰冰的数字,来唯一决定并代替我们养育中的柔软和直觉。

比年龄段更重要的,还有几个核心决定要素。比如孩子的整体睡眠情况如何:

孩子是否能够安睡整晚,
孩子是否不需要喝夜奶,
孩子一般不会不夜惊,
孩子一般不尿床,
……

还有孩子是否有满满的安全感,包括:

孩子跟父母的关系十分密切,
孩子非常信任父母,
不会害怕黑暗,
不太受分离焦虑影响,
能够自主入睡——半夜醒来能够自我安抚进入睡眠,
……

这些评估需要我们仔细考虑,因为对于孩子来说,生理上的成熟容易评估,心理上是否具有安全感,就不那么容易被判断。

你看下面这些孩子在分床体验,表现出来的都是不安

这种不安,并没有年龄之分。有些孩子在一两岁成功和父母分开,也可以到六七岁,还不能独睡。

这是因为我在前面说的,整体的家庭安全感和依恋关系的搭建,睡眠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安全感都是在逐日的陪伴中,长期积累的,而不是一两天就能做到的。

孩子内心积累的爱越多,依恋关系越稳定,安全感就足,当然就越有勇气独立面对新的睡眠方式和环境,反而便只能加剧内心的无助感和彷徨,这也是得不偿失。


如果决定分睡了,

以下是一些方法和建议


说实话,陪孩子睡这件事,久了多少就成了个习惯。而习惯一旦养成,真需要一段时间,一点方法戒除。

避免在分开睡的时候给孩子造成一定伤害或者心理阴影,我们最好根据孩子的心理状态,适当地采取一些巧方,帮助孩子顺利过渡。


你要做的准备:


>小床的准备

如果是大龄的孩子,父母完全可以跟孩子一起商量下,怎么来布置下他将来的小床和卧室。他最喜欢什么颜色,最喜欢什么图案装饰?

尊重他们的意见,同时也让他们动手参与布置。

可以把孩子们平日喜欢的要素装饰进去,比如有些小女孩喜欢迪士尼公主系列的寝具,有些男孩则喜欢动物风格的窗帘等等。

还允许孩子将自己喜欢的安慰物放在床上,带着他喜欢的安慰物睡觉。比如一条他用久的小毛毯、一个小公仔、一辆玩具车等等。这些安慰物能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安慰和安全感,对于怕黑和怕怪物的孩子,尤其如此。


>心理准备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缺乏安全感,或者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关系不够紧密,进行修补,是一个比较大的工程,需要时间,更需要耐心。尽量给与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是肯定、必须首先要做到的。

另外在对孩子的心理建设方面,我们可以时不时的给孩子一些暗示。把独睡描绘成一件很光荣、值得庆祝的事情。

我的闺蜜琴,就特别喜欢用绘本讲故事的方式,给孩子"洗脑"。她给孩子讲过小兔子自己睡觉的故事,小鸭子独立睡觉的故事,小猫独立睡觉的故事。

渐渐地,孩子也对自己睡这件事情有兴趣了。然后,她又不失时机的给孩子讲,有了自己的房间,就可以在属于自己的房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孩子对独睡就更加期待了。当孩子对一件事产生期待,后面的一切都会容易得多。


>入睡方式的调整

睡眠程序对每个孩子都很重要,即使孩子开始独睡了,也要坚持,而且还要根据孩子的情况灵活调整。

比如以前是跟孩子在大床上相拥着一起读绘本,孩子就此入睡,而现在孩子在自己小床上,父母就在讲完故事后,坐在孩子床边,等孩子睡着再离开。

孩子希望父母怎么陪伴自己入睡,也可以跟孩子讨论下,尊重孩子的想法。

保持好睡眠程序的重要原因是,要给孩子传达一个概念,孩子自己睡了,并不是因为父母不爱他了,不愿意跟他一起睡了,而是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小床甚至房间了。


你可以遵循的步骤:


>从同睡到分床到分房

如果孩子长期和父母一起睡一张大床,在决定分房之前,先建议分床过渡,而不是直接就让孩子一个人睡自己房间。孩子也许一下子接受不了。

一开始可以准备一个小床,也最好根据孩子的喜好装饰,或者让孩子参与装饰。

先把这个小床放在大床边上,紧挨着父母一起睡。孩子夜间醒来,可以喊爸爸妈妈,也能够感受到父母在的那种安心。

这种循序渐进,可以让孩子逐渐适应,并对分开睡这个行为逐渐熟悉,渐渐产生安全感。


>孩子总想回到大床怎么办?

分开睡,出现反复是正常的。

很多孩子刚开始,会反复夜醒,或者从小床爬上大床,或者敲开父母房间找父母,这都很正常。

记得这时候不要拒绝孩子,把门锁起来,或者无视孩子的害怕或者痛苦,要对孩子进行安抚

但记得一点,不要让孩子回到父母大床上,也不要睡到孩子的小床上

这是为了让孩子清楚,他要继续睡自己的床,但父母依旧爱他,在他害怕或需要父母的时候,父母永远可以给与安抚和陪伴。

如果孩子的确一个人睡,很害怕,这时候别忘了给与孩子理解和安慰,跟孩子一起讨论下解决方案:如果不找父母,还可以怎么做呢?

提醒父母,这时候,千万不要忽略孩子"怕"的痛苦,这意味这孩子尚欠缺安全感,需要父母给与一定的支持和帮助。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存在,照本宣科也许会让我们看不到自己的孩子,因为世界上不存在通用的教养方式。

我们要知道睡眠的底线是什么,婴儿不能因为睡眠方式而受新生儿猝死症之累。保证婴儿的睡眠安全,是任何睡眠文化和习惯的最核心前提。

在睡眠方式上存在不同的选择,并不是缺陷,而是差异。我们也不需要因为做的跟书上说的不一样,就陷入忐忑、焦虑和迷茫的漩涡里。

就像社会学家Susan Stewart给众多焦虑的父母一个答案:育儿是文化、社会、家庭具体情况的结合,要知道"没有父母是完美的",采取适合自己、孩子和家庭的方式,也许就是最佳选择。

因为,孩子的成长,终究是所有系统的综合结果。


感谢我的好朋友,《婴幼儿睡眠全书》作者,公众号@小土大橙子 对这篇文章提出的审稿意见,特此感谢。


文献资料:

Keller, H.,Voelker,S.,&Yovsi, R. D. (in press). Conceptions of good parenting in Cameroonian Nso and northern Germans. Social Development.

Konner, M.J.&Worthman, C. (1980). Nursing frequency, gonadal function and birth-spacing among! Kung hunters and gaterers. Science.

Caudill, W. , & Plath, D. (1966). Who sleeps by whom? Parent-child involvement in urban Japanese families. Psychiatry.

Morelli, G. A., Rogoff, B. , Oppenheim, D.,& Goldsmith, D. (1992). Cultural variation in infants' sleeping arragements: Qustions of indenpendenc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Nugent, J. K. (1994).Cross-cultural studies of child development: Implications for clinicians. Zero to Three.

Smldino, C. (1995). Tossing and turning over "crying it out." Mothering.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萌芽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