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丨8000米顶峰在哪里

  1. 本文在山言山
  2. 本文很长
  3. 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异议,篇首增加大段内容作铺垫和背景交代。有不同意见请先从前半篇中寻找答案,欢迎建设性讨论。

上篇

登山是一项特别的体育运动,没有成文的规则,也没有直接的对手,登山者挑战的是大自然,极高的海拔,陡峭的地形,低温,大风和恶劣天气。所以登山运动很难举行奥运会,世界杯,欧冠联赛这样的竞技比赛一决高下。那么国际登山界又是如何进行记录和评判的?某些角度看,登山运动和学术科研有几分共性,作为参照,或许可以更好的理解登山运动。

1.科学,或者说自然科学基于客观事实,不会因为不同国家就有不同的定理,公式常数。一个made in China的手电筒射出的光线不会比一个made in Japan的手电筒射出的光线更快或更慢。登山是一项和大自然抗争的运动,对象就是山。山峰的海拔高度是基于科学测量,或许因为基准高度,测量时间,积雪高度等因素产生少许不同,但同一座山,哪一个是主峰是不会改变的。

2.科学的一大特征称为可证伪性。通俗的说,任何科学结论都是可以推翻或修正的,只要有足够的理由。无论是牛顿还是爱因斯坦,他们说的都不是真理。而科学就是在反复的推翻,重建,扩充中发展的。

在登山运动中,任何已经记录在案的首登,新路线或其他成就,如果发现有相违背的新证据,那么这一记录就可以被改写。假如马洛里的相机被发现,其中有拍摄了登顶珠峰的照片,那么珠峰首登历史前推三十年并不会遭到反对。

3.中国这些年以来科技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更加密切的国际交流。进入国际科研社群,遵守通行的游戏规则。

中国登山的发展离不开向先进登山国家学习。几十年历程里可以看到苏联,法国,美国等登山发达国家的影子。而更进一步发展,也一样不能脱离高水平登山国家形成的圈子,而必须学习人家的游戏规则。如果对国际化有抗拒心理,请先问一下自己,登山运动来自法国,14座的概念来自个意大利人,你参乎啥?

4.没有一个机构和主体可以管理科学界或某个学科。科学发现是通过一些渠道让学界知晓,并在此平台上进行讨论。这一渠道和平台,现在很大程度就是学术期刊。根据全体科研者的共识,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权威性的期刊,例如《科学》,《自然》,《物理评论快报》,《柳叶刀》等等。

登山运动也没有类似国际奥委会,国际足联一样制订规则,举办比赛的主导机构。无论是国际登山联合会UIAA,国际高山向导联合会IFMGA,金冰镐奖,都只具备部分功能,不能完全覆盖和管理登山运动。

登山运动的历史,是由一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媒体和个人进行记录。这样的媒体和个人被成为登山史学者mountaineering chronicler。

科学登山四个字是将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在登山运动中,而不是流于形式,作出一脸虔诚状:"感谢什么什么山接纳了我。"



登山史学者包括美国,英国,日本等一些国家的登山协会主办的期刊,以及一些出于兴趣,长期孜孜不倦记录登山世界各种活动和成就的个人。此处介绍三个影响力最大的登山史学者。此外还有英国登山协会的《Himalaya Index》,西班牙的Xavier Eguskitza等组织和个人性质等登山史学者,综合而言,以下介绍的史学者资料信息最翔实全面。

  • 喜马拉雅数据库

如果说伊丽莎白·霍利老太太可能大家更加熟悉。老太太是最知名的登山史学者,从50年代末开始移居加德满都,详细记录了尼泊尔境内喜马拉雅地区攀登历史。虽然没有官方头衔,也没有登过任何一座山,但是却获得了国际登山界的尊重。

这个网站的管理者叫埃伯哈特·于加尔斯基(Eberhard Jurgalski),生活在德国和瑞士边境的一个小镇。从1981年开始,协助瑞典登山史学者安德斯·博林德(Anders Bolinder)收集整理喜马拉雅和喀喇昆仑地区的攀登纪录,在博林德病逝后,独立继续进行登山史学的收集整理,至今已有37年,积累了超过30000次攀登和10000名登山者的数据资料。2008年,埃伯哈特建立网站8000ers.com

  • 美国登山年鉴

《American Alpine Journal》,简称AAJ,是一本由美国登山协会(American Alpine Club,简称AAC)出版的年刊,精英登山者必备刊物。记载了每年发生在世界各地的首登,新路线,包括没有成功的尝试。笔者本人也是AAJ杂志中国地区联络人,中国登山者们在首登某座山峰或开辟新路线后,可与本人联系,翻译或直接转交给AAJ杂志。

AAJ杂志很少关注山峰的重复攀登纪录,喜马拉雅数据库集中于尼泊尔境内,不涉及中国和巴基斯坦境内的攀登,而8000ers.com着重于8000米山峰和部分高海拔7000米山峰的攀登纪录。三者各有分工,重复覆盖部分相互合作,保持信息共享。这也是为什么当谈及14座名单,包括维基百科等网页上,都会指向8000ers.com网站。

对于登山史学者的定位,埃伯哈特这么跟我说。

"

我不是有权评判攀登的结果的登山法官,

我只是尽可能汇总和传达登山界的共识。

"

该书由理查德·赛尔(Richard Sale),埃伯哈特和另外两名登山史学者合作编写,对8000米登山史和路线综述,统计数据有详细纪录。


什么是十四座?

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先理清一些名词和概念。

上图A,B,C三座山峰中,最高峰A是独立山峰,C是第二高峰,A为C的母峰,C和A之间最低的山坳和C的高度差(C字母下方箭头所示)即C的突出度(Prominence)。B和C之间最低山坳和B的高度差(B字母下方箭头所示)为B的突出度,C是B的母峰。

突出度(Prominence)是区分独立山峰和卫峰的主要标准。在不同地区和山系,独立山峰的标准有所不同。在上图中,如果C的突出度超过了所在山系的标准,而B的突出度小于这一标准,那么A和C是两座独立山峰,而B是C的卫峰。

在8000米山峰的区间,这一标准是500米。据此得出了8000米独立山峰共有14座的结论。其中突出度最小的山峰是洛子,以珠峰南坳为参照,其突出度为610米,其次是迦舒布鲁姆II峰,突出度为1523米,而雄踞榜首的珠峰当然只能以海平面为参照,其突出度为8844米 (或8848米)。

在这14座8000米独立山峰以外,各卫峰中突出度最高的是布洛阿特中央峰,196米。其次仅有干城章嘉西峰(即雅龙岗峰)和干城章嘉南峰超过100米。而希夏邦马中央峰的突出度只有30米。

注意,500米突出度的标准并非适用于其他地区,尤其是阿尔卑斯和北美这两个有悠久攀登传统的地区。例如阿尔卑斯4000米独立山峰的突出度可能仅有10余米,这就是为什么8000米山峰仅有14座,而阿尔卑斯4000米山峰多达82座。

"

现在概念就很明确了,什么是攀登14座?

就是登顶14座8000米山峰的主峰。

"

如何确认登顶?

原则上,登山界对攀登成就持信任态度,预设登山者遵守诚信原则。不是很热门的山峰,即使有顶峰环拍,其他人也难以作出甄别。作为防范措施,登山界有一套自清机制。一旦有人破坏诚信原则,出现诈登,或许就要付出身败名裂的代价。最著名的案例当属Cerro Torre的马斯瑞"首登"。详见:谎言与诚信——完整版

但现在的8000米攀登可能面临更严格的审核,因为与名利有太多的纠葛,同时8000米山峰对象有限,确认登顶相对容易,例如有环境特征的登顶照片和视频。即使因为顶峰拍照不易,没有最高处的照片,通过其他方式,逻辑上能够令人信服确实登顶了也可获得确认。此外GPS轨迹也是登顶的有利证据,尤其是在能见度差的条件下。

他人证词根据具体情况某些情况下也有效。

总而言之,确认登顶需要一系列证据在逻辑上能够令人信服。某些情况下,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那只能认作存疑登顶。例如韩国的吴银善,虽然被认作第一个完成14座的女性,但是干城章嘉登顶存疑。


登顶证书不能作为登顶有效证明吗?

对登山界,尤其是高水平登山者这个群体,登顶证书无足轻重。有登顶证书,不能证明真的登顶,没有登顶证书,也不代表没有登顶。

在整个8000米山峰所在的喜马拉雅和喀喇昆仑地区,登顶证书和登山许可由同一个管理机构发放,他们和高水平登山者之间的关系有时候并不融洽友好。僵化和官僚的制度对这些在阿尔卑斯或北美来去自由的登山者们造成很大的束缚和不便,目前的登山许可制度和现代高水平登山完全是相抵触的。在冷门地区,偷登(包括完全没有登山许可和有A山的许可,攀登的却是B山两种偷登类型)非常普遍。这也造成了登山者不可能向管理部门充分反馈攀登信息,因此登山管理部门没有能力翔实准确的记载攀登历史。单以登山管理部门的信息为来源,乌龙事件不是没有发生。

而在某些商业攀登山峰,管理部门为了避免事故,吸引更多商业客户,在登顶认定标准上放水,在没有登顶的情况下照样发放登顶证书。

如果觉得现有的登山许可制度并无不妥,我想说,如果不是僵化的许可制度,Ueli Steck应该不会死,他当时的计划并不是solo攀登努子峰。

强调一下,此处绝非鼓励偷登。这段提及的偷登,对象是经验丰富的高水平登山者,他们知道如何评估管控风险。如果你不知道你的水平和他们相差有多大,那这差距肯定比你想象的还要大得多。


登顶卫峰能否作为有效登顶?

8000米的这些卫峰并非没有价值,登顶卫峰的高水平攀登不胜枚举,包括首届金冰镐奖的干城章嘉南峰新路线,并没有到达主峰。但是攀登14座8000米的游戏规则,就必须登顶主峰。

在下文中,将通过实例证明,过去几十年中,登山界如何是看待主峰和卫峰。

下篇

在这样一个风头浪尖的时候写这篇并不是为罗静发声辩护,很早之前就在考虑以什么方式把这个题材写下来。以罗静为题,最主要我若干年前就知道,她是最有机会成为第一个完成14座的中国登山者,所以可以提供足够的素材,以客观的态度详谈8000米登顶的话题。

我也不记得是哪年认识的埃伯哈特,只记得第一次登门拜访是2013年,和几个朋友在瑞士登山回家途中。近些年里,可以经常从他那里了解到关于中国登山者们攀登8000米信息。如果把已经确认登顶标记"+",已经了解到登顶确认过程中出现了麻烦标记为"-",在准备攀登14座的中国登山者中(不考虑已经遇难的老杨和老饶),只有罗静保持零"-"纪录。所以我也经常提醒罗静一定注意确认登顶主峰。在今年罗静出发希夏邦马之前,我协助她一起完成了前13座的登顶最终确认工作。

此处插入一段呼吁。和埃伯哈特认识多年,因此了解他对网站和登山史学工作的投入,但巨大的付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看得出,他的生活相当的简朴,而网站运行依旧面临沉重的经济负担。网站数据没有全部更新,他也在考虑如何改版。中国登山者正越来越多的出现在8000米山峰上,对信息的需求也必然日益增长。无论将来以何种方式获取信息,恳请大家付出来自中国登山者们最大的善意,为他的网站提供捐助。捐助方式请点击8000ers.com右上角,Donate按钮。可选择paypal或信用卡支付。

为罗静的登顶作确认是由8000ers.com网站的埃伯哈特,和喜马拉雅数据库团队成员,法国的罗道夫·珀彼埃(Roldophe Popier)共同完成。罗道夫以鉴别图片见长,曾受金冰镐奖组委会邀请,为一些有争议性的攀登进行鉴别工作。在8000米山峰攀登领域,这两位堪称权威级的专家。

五一度假归程,我顺路再次拜访了埃伯哈特,了解一下罗静的登顶确认是什么依据。因为时间限制,部分山峰未能了解得很详细(登顶确认过程在此之前已经完成,不受我拜访的影响)。

1.希夏邦马和布洛阿特

希夏邦马是罗静唯一没有登顶的,但正处于风头浪尖,也是广大读者们最感兴趣的一座,所以也讨论一下。布洛阿特和希夏邦马一样,在主峰前有一段比较长,也比较平缓的山脊,有相当数量的登山者止步于这段山脊前,也就是到达布洛阿特前峰(Foresummit)和希夏邦马中央峰(Central Summit)便宣布登顶了。不同的是希夏邦马的这段山脊暴露感强,风险高,也更短一点,而布洛阿特的这段山脊更长,却容易些。这能否作为有效登顶呢?我们回顾一下登山史。

1990年10月,瑞士的埃尔哈特·洛瑞唐(Erhard Loretan),让·特华耶(Jean Troillet)和波兰的沃伊特克·库蒂卡(Voytek Kurtyka)开辟希夏邦马南壁新路线。他们采用无氧和夜间行进的方式,没有携带任何过夜的装备轻装攀登。但此次攀登路线通向中央峰,他们没有继续前行到主峰。1995年4月,洛瑞唐重新回到希夏邦马,沿常规路线登顶。洛瑞唐继梅斯纳尔和库库奇卡后第三位也是梅斯纳尔以后第二位无氧完成十四座的登山家。

1957年,奥地利的海尔曼·布尔(Hermann Buhl),库尔特·蒂姆贝格(Kurt Diemberger)等四位奥地利登山者尝试首登布洛阿特,5月29日开始从C3营地冲顶,当他们"登顶"的时候才发现,之前所观察的顶峰并不是最高点,这个看起来仅仅高了10多米的真顶还在一条漫长的山脊之后,单程大约还有1个多小时。此时天色已晚,继续冲顶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安全下撤。回到大本营休整数日后,6月9日,这四位奥地利登山者终于站到了布洛阿特真顶之上,完成了这座8000米山峰的首登。

同样的,第一位无氧攀登14座的女性登山者,奥地利的盖琳德·卡尔滕布鲁内(Gerlinder Kaltenbrunner)在1994年攀登了她的第一座8000米,布洛阿特,这一次只到达前峰。2007年,她又重新攀登了一次布洛阿特,并到达了最后的真顶。

从这一系列攀登历史来看,这几位登山界享有极高声誉的登山者用实际行动证明,登顶希夏邦马中央峰和布洛阿特前峰历来不被认可为登顶主峰。这一点从来没有任何争议,

谈及布洛阿特,藏队14座的历史遗留问题也就无法回避。很多人都知道藏队的14座不被认可,越来越多人也了解到问题出在布洛阿特。问题既然存在,不可能永远回避下去,不能以客观公正的态度面对,如果将来被人曲解,无益于藏队或中国登山的发展。

停止更新多年的网站k2news.com依旧保留了当年的历史痕迹。

k2news网站第一时间报道藏队登顶的好消息
一个月后,有保加利亚和美国阿拉斯加等登山队再次登顶后发现,中巴友谊登山队等队伍在假顶上留下脚印和旗帜等各种物品,而在真顶上没有发现脚印痕迹。


藏队发布的布洛阿特登顶照,背景红线所圈出部分为K2。在假顶上可见K2完整的山体。
作为对比,这是1957年布洛阿特首登,红圈部分的K2只能看到上半部分,其余部分被蓝圈的山脊遮挡。下图为假顶通向真顶的山脊

这两个证据形成的逻辑链指向了对藏队非常不利的结果,这也是藏队14座不被认可的原因。

我本人对藏队没有任何偏见或者有意刁难。相反,曾经试图寻找一些对藏队有利的证据,毕竟存在这样的可能,登顶照在假顶拍摄是在攀登了真顶之前或者之后。而在藏队登顶之后的降雪或者风积雪可能掩埋真顶上的脚印。和埃伯哈特沟通后也表示,如果有新的信息可以证明藏队登顶或者可能登顶,那么藏队的13座纪录毫无疑问可以升级为14座,或是14座存疑。为此通过美国登山协会(American Alpine Club)的朋友得到了同一年也在布洛阿特,并且在8月登顶主峰的阿拉斯加登山队领队Paul Barry的邮件地址,希望能够获得更多信息,遗憾的是因为邮件地址已经废弃不用或者其他原因,一直没有得到回复。

另外的可能就是在巴基斯坦方面,作为中巴友谊登山队的东道主,在意见不一致的时候,藏队也许不便和巴基斯坦方面直接冲突,坚持自己的意见(以上内容只是个人猜测)。而巴基斯坦在这方面并非没有先例。

布洛阿特首登之一的库尔特·蒂姆贝格在自传《绳舞》(Seiltanz)中记述了这样的经历,当他们第一次尝试登顶,最后直到假顶下撤后,巴基斯坦联络官萨义德说:"15米不算啥,你们已经成功了。"几个奥地利人都觉得疯了。


《绳舞》Kurt Diemberger,第75页

在霍利老太太的喜马拉雅数据库的网站上,曾经有关于藏队资料的链接,其中显示是登顶了14座。这份资料很容易令人对藏队的14座认可产生疑惑。关于这个问题,我曾在2012年询问过喜马拉雅数据库团队成员Richard Sale(真名为Salisbury,Sale是简称)。Richard的回复是,他们收到了藏登协的资料,就放上去,对于布洛阿特的登顶,他们没有作任何考证。(原因如前所述,老太太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尼泊尔境内)

所以从目前已有的信息,藏队确实没有完成14座。不过这又能代表什么呢?攀登界的传统历来不是数字的简单堆砌,更看重的是对历史的突破和对攀登社群的贡献。甚至一次未能完成的攀登也不能影响它的伟大,就好比波兰的沃伊特克·库蒂卡(Voytek Kurtyka)和罗伯特·肖沃(Robert Schauer)的迦舒布鲁姆4峰西壁的攀登,或者美国登山四人组的拉托克1峰(Latok I)北山脊攀登。前者没有到达主峰,后者离顶峰还有150米距离,两次攀登都堪称世纪之攀。而一些完成了12座,13座8000米的登山者,也不影响获得殿堂级的尊敬,例如前文提及的特华耶(Jean Troillet)。藏队的14座计划始于1990年,这是8000米的商业登山尚未开始的年代,每一座8000米都是登山精英的专属,没有人预想到攀登8000米会像今天这么"大众化"。没有互联网,获取登山信息远不如欧美那么便捷,每一步都是在困难重重,遍布荆棘,前途未知的道路上前行。而藏队走过的路,也为后来的民间登山者走出国门铺平了道路。

成功可以称得上伟大,不会因为它得来轻而易举。在经验的同时,必然也伴随着挫折和教训。登山文化的沉淀源于一代又一代的传承,登山后辈从先驱们那里获取的不仅仅是所谓正能量的精神鼓励,更包括攀登技术,经验,认知理念和对信息的获取渠道这些实打实的干货。我们需要以最大的真诚面对登山,这种真诚既有对事实和缺憾的认可,也包含了对他们伟大探索的尊敬。

言归正传,下文开始介绍罗静的登顶确认过程。

01.布洛阿特

这一张来自视频截图,红圈和蓝圈分别标示出了K2和那段山脊。根据前文介绍,可以很明确的证明这是布洛阿特主峰-

这是罗静的登顶照,背景红圈是迦舒布鲁姆4峰。这是在假顶上看不到的。

登顶,理论上是达到山峰的最高点,某些条件下,最高点实际无法承重的雪檐,那么在最高点略低处也是可以接受的。有些山峰,顶峰是一段平坦且宽阔的山脊,有时候因为积雪原因,最高点位置在不同时间可能有所不同,对登山者而言,识别最高点相当不容易,因此,这些山峰的登顶存在一个容许区域(tolerance zone)。因此把马纳斯鲁和安纳普尔那并为一组。

02.马纳斯鲁

马纳斯鲁是罗静的第一座8000米,和过去相比,马纳斯鲁对登顶的认定变化是最大的。过去,尤其是商业化攀登开始之前,马纳斯鲁的传统攀登季节是春季,如果说得更专业化一点,就是季风前登山季,这个时候积雪比较少。经过一个季风季节的降雪,到了秋季,因为积雪原因,马纳斯鲁顶峰雪檐严重,所以到达容许区域便可承认登顶。

确认登顶的过程中,罗静起初提供的是这张登顶照,但是人物面积占比过大,很多背景无法确认,而且马纳斯鲁的登顶照从上往下拍并不是理想位置,所以埃伯哈特要求提供进一步的资料。

根据这张照片,罗静本人所在的位置也还是没有到达容许区域,并不能直接作为登顶证据。但根据背景来看,其他登山者已经到达容许区域,路绳也已到位,再往上拍摄登顶照的空间有限,所以有理由相信罗静也到达了登顶的容许范围内。因此马纳斯鲁的登顶予以采信。

近年来,马纳斯鲁的登顶出现争议,因为主导修路的夏尔巴探险公司将路绳终点设置过早,距离容许区域还有数十米。尼泊尔的登山管理部门虽然发放了登顶证,但是在这些登山史学者的讨论中争议尚在。如果只是普通爱好者,大可不必在意,但如果是以14座为目标,马纳斯鲁可能会引发认可问题。换句话说,攀登14座曾经是精英登山者的游戏,他们承担了收集信息,修路等一系列主要工作。今天攀登14座的门槛大为降低,但依然不能把自己完全当作商业客户对待,唯向导马首是瞻。

03.安纳普尔那

上图为西班牙女性登山者Pasaban拍摄的安纳普尔那的视频。安峰是她完成的最后一座14座。可见顶部是一段平缓但是雪檐密布的山脊。在山脊另外一侧定位确实不容易。
安纳普尔那未能来得及详细交流确认登顶的依据细节

以上四座是比较容易引发争议和质疑的。包括一些登山者,尤其是对信息研究不足的商业客户,可能自己都没明白到底是不是登顶。如果仅仅是作为商业客户登两三座8000米山峰,可以不加关注,但如果目标是14座,你的名字将会写在登山史中,所有的登顶纪录将被登山史学者们置于放大镜下。


其余十座

其余的十座通常比较少有争议,除非天气太糟,完全没有能见度可言,或者是有意隐瞒,通常找到主峰不太容易受到误导

04.马卡鲁

这是马卡鲁主峰前的一小段山脊,这些岩石路标可作为登顶证据。
这是马卡鲁的登顶照

05.干城章嘉

下图是罗静走在顶峰前的最后一段,作为对照,上图是奥地利登山者Christian Stangl登顶干城章嘉峰的视频。红圈部分的岩石高度一致,只是积雪多少有差别。
这是罗静在干城章嘉顶峰,根据传统,会距离最高点保持若干米距离。


06.迦舒布鲁姆2峰

上图红圈部分是布洛阿特和K2,红圈下方的岩石和下图红圈中的岩壁都是迦舒布鲁姆2峰登顶证据。


07.迦舒布鲁姆1峰

图片来自登顶视频截屏,因为拍摄在动,不容易得到清晰的画面。图中标示放大,背景上从左往右分别是布洛阿特,迦舒布鲁姆2峰和K2

08.道拉吉里

红圈是道拉吉里顶峰的岩石平台,上图的登顶照所在地点也属于容许区


09.K2

K2顶峰,红圈部分是K2西北山脊路线。东南方向攀登,也只有登顶才可以看到这部分山脊。


10.珠峰

珠峰也没有什么可说的,基本没有造假可能


11.卓奥友

卓奥友的顶峰是个大平台,背景看到珠峰

12.洛子

同样因为时间关系,没有仔细了解如何确认洛子的登顶。

13.南迦帕巴特

南迦帕巴特顶峰留下的这根雪锥可以作为登顶证据之一了。

攀登本来是很自我的东西,但是当8000米攀登,尤其是14座无可避免的成为关注的焦点,作为登山者本身就有义务将更多细节,尤其是登顶细节呈现给公众。如果不能面对质疑,那自然有理由无视或不认可你的登山成就。当攀岩和攀冰很自然而然的用YDS和WI这样国际认可的难度标准,为什么8000米登山会采用国际认可和国内认可这样的双重标准。

写这篇文字的动机和最近的争端没有关系,本来就在计划之内。作为旁观者,给我的感觉(也可能是错觉)是:尽管攀登过程本身,罗静也许还没有完全摆脱商业客户的角色,或者攀登水平远达不到国内高水准。但罗静比其他大多数8000米登山者更具自主性,在攀登过程中更多的扮演了领队的角色,这无疑也是一种进步。对充分详尽的收集整理登山信息,用更严谨的态度面对登山的每个细节,这就是所谓登山理念不可或缺的部分。


文章来源: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户外探险杂志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王晓东:细胞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

讲者 | 王晓东

知识分子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 ● ●

今天非常高兴,也有点忐忑,来到墨子沙龙因为我平常也很少有机会面对这样的观众来介绍我们的工作。当时请我的时候,我还犹豫了很久。不过后来还是想借此机会,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研究的细胞死亡,它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为什么研究这样的一个死亡的现象。



定义死亡我认为一个最美好的描述,就是泰戈尔讲的这两句。"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我们研究的细胞凋亡,它的英文叫Apoptosis。它的英文来源是希腊文,就是秋天的树叶落在了地上。

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这样的一个死亡的过程,它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它是大自然里面整个生命系统的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另外,这个过程是自然界的一个生命过程,它也是生命的一部分。这个过程就像我们所有的生命活动一样,是一个精细的、由生命物质来控制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控制它的也许没有潘老师研究的量子通讯那么复杂,但是本身也是一个非常精细的由蛋白质组成的分子体系。



我先给大家展示一下细胞凋亡的具体形象(上为截图)。这一个个像纽扣一样的东西,就是人的癌细胞。把它培养在一个培养皿上,我们在显微镜上看到它,就像这样的纽扣一样。这样的细胞是活的细胞。现在给它一个凋亡的刺激,就看到这些细胞像疯狂的在舞蹈一样,最后从一个看着活得好好的细胞,变成了死细胞。

每一个细胞死亡的过程,都是一个很有序的过程。它是一个有序的过程,就说明我们一直想知道,这些死亡是不是真有一个生命的意义,我们有时候经常把死亡跟生命的终结连在一起,其实我想告诉大家的,细胞的死亡在生命过程中有非常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此之前,我想给大家稍微提一个事实。其实我们的生命体,每个人都是由很多很多的细胞组成的,如果说我们的生命是一座大厦的话,那么细胞就是组成大厦的砖头。

我们这个大厦又是怎么来的呢?其实我们大厦都是从一个细胞,通过不断地分裂和分化而来的。从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就是受精卵,你爸爸来的精子、妈妈来的卵子结合了以后,结合成了受精卵细胞,这个细胞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这个细胞变成两个细胞、三个细胞、四个细胞,逐渐分裂,最后变成了百亿千亿的数量。

另外,一个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从原来一个形状,变成很多很多的形状,这个过程叫做分化。很多的形状累积就变成了人的样子。我们不光像一个大厦一样站在那不动,我们人还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包括我现在跟大家讲墨子沙龙,我的肌肉细胞、骨骼细胞、神经细胞都要不停地运动和活动,这就组成了生命活动。

那么组成人体的各种各样的细胞,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实不是的,每天在我们人体的细胞,都有十亿以上的细胞,最后凋亡了。我下面会给大家讲几个,大家其实在日常生活中都要遇到的,但是可能没有想到这种细胞死亡,其实就是细胞的凋亡。



一个例子就是在发育的过程中,细胞堆积成一大堆细胞,最后细胞怎么成了一个形状呢?这就像雕塑一样,需要把各个细胞塑型,最后形成雕塑。这就是一个雕塑的例子,这是小鼠的一个爪子,它也像人一样有五个指头,这五个指头在刚刚发育的时候,指头之间都有蹼连接的。但这些蹼在小鼠发育到某一个时间,它会消失。

其实人也是这样,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手和脚也是有蹼连着的,有的人即使生下来,这个蹼还没有完全退化掉,那是因为细胞的凋亡还不完全。另外,其实胎儿在妈妈肚子里面的某一个阶段,都还拖着一个大尾巴,这个尾巴没有了,是因为这个细胞凋亡了。所以我们能够成现在这个样子,其实就像雕塑一样,很多的部件通过细胞凋亡,把它塑造成了这样一个形状。

另外,如果在大太阳的时候,我们到外面去玩,去野营,去打球,回来会怎么样?如果没有涂很好的防晒霜,也没有戴帽子,脸上会晒脱皮。脱皮就是皮肤的细胞被紫外线损伤了,损伤如果积累起来的话,那就不得了,最后会变成癌细胞,皮肤癌就是这么来的。脱皮本身就把那些有损伤,但还没有损伤很厉害的细胞去掉,这样细胞凋亡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保护作用。

这边我画了一个肝脏的样子,大家有没有意识到我们身体里面的很多器官,是不断再生更新的。但是我们长大以后,个儿也不会再长了,器官的大小也不会变化了,但是器官里面还有一些细胞的分裂,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旧的细胞就会被消除掉。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凋亡的过程。

最后我放了一个血的图片,为什么放血的图片?其实身体的免疫系统里面,每天的细胞凋亡是很多很多的。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小朋友发烧了,去医院要看白血球有没有高,白血球很高,说明受感染了。什么叫感染?就是身体被外来的病毒、病菌侵蚀了,进到身体里面。那么我们的免疫系统就像警察部队,就开始要对这些侵犯的外来敌人进行斗争。那么这些警察一下子数量会很多,白血球就是来对这些进犯的敌人进行斗争的。但是敌人很快消灭了,发烧也退了,白血球的数目也降下来了。

那么白血球去哪了?它自己就凋亡了?如果这个细胞不能凋亡,有时候就会变成白血病了,大家知道白血病也是很严重的疾病。

所以细胞的凋亡,对于我们维持正常的生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但大家也要记住,我在这里讲的死亡,是在细胞水平的。

有一次在美国,我们研究细胞凋亡发了一篇文章,有记者来采访,想报道我们这篇文章。我当时就讲了一句话,Death is a part of life(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结果这句话发了以后,收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里说你这句话说的太好了,我们能不能引用你。我说你们是谁?他说我们是美国自杀协会的。我说千万不,别搞错,我讲的是细胞水平的,因为身上细胞成千上万,十亿百亿千亿万亿,死几个没关系,你个人千万不要这样。你个体的生命是宝贵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应该把它投入在无限的为革命的奋斗中。



细胞死亡是很重要的生命活动,是不是就全是好事?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这些细胞死亡的程序,就像每个细胞里面带了一个自杀炸弹一样,如果这些程序在不想让它启动的时候启动了怎么办?

这是一个人大脑的切片,这一半是正常人的大脑,这一半是患老年痴呆病的大脑。这个患老年痴呆病的大脑,它的结构是不是有很多空洞,那是因为组成这些大脑的神经细胞,神经元,很多很多都死掉了。那么它是怎么死的?我们现在还不知道,肯定是受到各种各样的刺激,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是其实为什么会这样还不知道。但是我们知道,它是跟年龄有关的。一般老年人活到八十岁以上,患老年痴呆,就是他的神经元——组成大脑的神经细胞很多会死掉。如果我们了解了它是怎么死的,是不是就可以人为干预,把它控制,这是我们研究细胞凋亡很重要的一个想法和动力。



另外今年,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去世了。为什么人会变成了这个样子呢?是因为他的运动神经元坏掉了,他得了所谓的渐冻症。什么叫渐冻症?大家知道运动是由肌肉活动控制,那么肌肉活动是受神经元控制的,如果肌肉是一个机器,神经元就是管机器运动的电路。神经元莫名其妙死掉了,所以这一类病人,刚开始一般是腿慢慢不能动了。

大家如果知道霍金的故事,他二十几岁就得了这个病,一般这样的病在四年左右就会去世,因为它开始是控制大肌肉的神经元不行了,慢慢地最后控制吞咽等等也都不行了,这个病是非常残酷的疾病。说残酷是因为,它渐渐的运动神经全部都没有了,说话也不行了,霍金最后说话要靠动他的眼皮,来控制计算机合成。

神经元的死亡确实还是有一定规律的。我见过霍金两次,第一次见他的时候,他的手还能动,但是只能动一根手指头了,后来最后一块神经元死掉了,就是控制眼皮的神经元。但是为什么这类神经元会死掉,我们现在还不知道。虽然几年前冰桶挑战,就是为了研究这个疾病募钱,但是募钱容易,这个病现在还不知道怎么治。



这是另外一种细胞死亡的方式。这也是一个大脑的核磁共振的照片。白的这一块,这一块神经死掉了。为什么死掉,就是这个人得了中风。中风是给我们脑部供血的血管被堵上了,一堵上等于神经元的营养被掐断了,这块神经元就会死掉。

中风现在是中国人死亡的第一杀手,最多的中国人死于中风。为什么中风会导致死亡呢?我们也不知道。如果我们了解了细胞的死亡,我们对很多现在还不知道该怎么治的,对人类健康有重大影响的疾病,也许就有一些新的办法。后面还要跟大家讲我们现在对细胞死亡的了解,现在到底有没有什么进步和办法。

细胞凋亡的概念,其实可以追溯到1972年的一篇文章。其实所谓凋亡,这个概念应该在人类的知识里面很久了,就像我刚才说,Apoptosis本身就是一个希腊文——树叶掉下来,生命的循环。小朋友都熟知蝌蚪,蝌蚪变成青蛙的时候尾巴要没了,它的尾巴其实是凋亡了。



这几位科学家当时观察了这样一个现象,这是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照片。这张是我们的白细胞,淋巴细胞。这个细胞平常是圆圆的一个细胞,看起来像一个西瓜。旁边是同样的一个细胞,这个细胞就是在开始凋亡了。

通过一系列形态学的变化,就像从一个西瓜变成一串葡萄,这个过程就是凋亡的过程。但这几位科学家,在观察的时候,突然间有了一个理论上的飞跃。他说如果这些细胞死的时候,死的形态的过程都是相似的,那么这个过程是被一个程序来控制的。因为程序是一样的,死亡的形式才会是一样的。这样的话,每一个活的细胞里面,是不是都有一个死亡的程序。这个事情在当时是一个革命性的理念,经过了很长时间都没有被认可。从1972年到1992年,二十年,这篇文章引用率也就差不多二十多次。

我自己的想法是,如果你的科研成果比别人领先八个月到两年之间,你可以发文章。如果你比别人领先了十年,是不可能的,因为大家不会理解,大家需要时间。像这种细胞凋亡的理论概念,1972年提出来太超前了,很难被人理解。另外一个问题是,它毕竟是一个描述性的东西,形态描述的东西。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看见了,描述是可以完全不同的。不知道最近有没有人玩看颜色的游戏,一条裙子是蓝黑的,但有的人看就是白金的。同样一个声音,有的人听的是这个声音,有的人听到的是另一个声音。所以我们所谓的眼见为实,其实是非常靠不住的。



对于我们学生物学的来讲,让我们很幸福的东西是什么呢?其实是遗传学。我们研究细胞凋亡,最终的革命性的突破,是从遗传学上来的。

那么遗传学是研究什么呢?研究的是我们这个图像上画的东西。这是什么东西呢?是条虫子,这个虫子有多小?你肉眼看不见,它只有几毫米,需要在显微镜下看。而且这个虫子身体是透明的,你一眼能够看穿它。它身体里面的每个细胞,都能够在显微镜下看到,而且能够数出来。刚才我说我们人体里细胞有百亿、千亿、万亿这个级别,这个虫子才有多少细胞?1090个。但这个虫子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消化系统,也有生殖系统,而且这个虫子生殖系统可高级了,雌雄同体,万事不求人。

这几位科学家当时在英国剑桥大学,他们就研究这个虫子,数这个虫子的细胞。从受精卵开始时一个细胞,在发育的过程中,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八,八变十六,每个细胞的分裂都给它画出来,就像家谱一样。但是这个虫子的发育很简单,它从受精卵开始发育,每个细胞在什么时候出现,在哪出现都是固定的。

当时还有一个坊间的传闻,这是个真实的传闻。John Sulston这个科学家为什么要研究这个?当时是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John Sulston是一个英国的毛粉。因为毛主席说过,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可以一分为二的,所以他就想用科学的方法证明这句话是对的。但到了原子粒子的地方,它就不成立了。我们的毛粉就想证明,在虫子的发育里面可以发现,世界上的事情都可以一分为二。

在画的过程中,他发现确实很多细胞都是一分为二的。但有的细胞,分化到一定的程度,一个细胞变成了两个细胞,但是只有一个细胞还在,另外一个细胞分化出来以后就死了,所以它是一分为二,但是最后成了一。所以当时他可能觉得毛主席的话,可能不全部是对的。

这个细胞死了,按说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但他注意到这个细胞在什么时候生、什么时候死是固定的,在什么位置上死也是固定的。好像这个细胞的命运生下来,就是为了死,它活不到成体。

这给了科学家们一个研究的平台,这个虫子可以用来做遗传学的研究,可以用来筛选基因突变的虫子,看基因变化会有什么后果?比如应该死亡的细胞,有了基因突变就不死了,那么这些基因是不是就是控制死亡的基因。如此的话这些细胞的死亡,就是程序性的、可控的凋亡,其实是由基因控制的。

这个研究就把这个概念完完全全地确定了,而且知道了哪个基因控制死亡,可以把这个基因拿出来,把这个基因激活,这个细胞就主动死掉,把这个基因失活,这个细胞该死的时候就不死。通过对这种虫子的研究,把细胞凋亡真正地带到了基因和分子的水平。



这些名字都是这类基因的名字,这些基因的名字中,正向符号说明这个基因是促进细胞死亡的,负向符号的基因是抑制细胞死亡的。把一个个基因的关系找出来,就成为一个通路。就像写计算机程序一样,我们可以把基因之间的关系写出来。

最后的结局是,在这个发育的过程中,1090个细胞中,131个细胞的死亡是被通路控制的。其实我们对虫子没什么兴趣,虫子跟我们的生活没什么关系,但是我们发现虫子里面发现的基因,在我们人里面也都有,虽然它们的作用不完全一样,因为虫子只是一个很简单的形式,而我们人是复杂的,但这些基本原理和基本零件是共通的,所以通过研究线虫,我们就了解细胞凋亡确实有这样一个程序。

但是这个程序,并不能告诉你这个程序是怎么运转的,只是告诉你这些符号。就像你在计算机里写一个程序,A到B,B到C。但具体在计算机里面,硬件怎么工作的,你也需要完全了解。遗传学的研究,可以给我们一个大概的框架,但没有给我们具体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怎么样去研究?需要用生物化学的方法。

什么叫生物化学,很简单。如果说人是由一个个细胞组成的,那细胞里面的生命活动,其实是由无穷多的蛋白质组成的。如果说细胞本身是一个生命体,比如像一个汽车,那蛋白质就是一个个的零件。怎么样让这些零件互相作用,才能把这个汽车开起来,这就是生物化学。



在细胞凋亡里,最后一个程序是激活Caspase。它是怎么激活的呢?我们把这个零件拿出来看,Caspase有两个蛋白,像积木一样搭在一块。但是这个搭法,蛋白是整装待发,没有活性,就像一个剪刀,剪刀前面的刃是被缠住的。它激活的过程,就是把刃打开,变成这样的形状。

这里画了两个红点,是这个蛋白的活性中心。用生物化学的术语来讲,这个蛋白叫蛋白酶,蛋白酶是切割其他蛋白的一种蛋白,就是一把剪刀,可以把其他的蛋白切开。其实当时施一公老师,他回国之前,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从原子的层面上解释了蛋白酶怎么从一个非活性的、被捆住的剪刀,变成了一个能够打开去剪别的蛋白的剪刀。

这个过程,是我们实验室主要的工作。我们不光是研究"剪开"这个最后的过程,表现在最右面。其实剪开的过程,有一系列具体的程序。具体的程序我就不跟大家叙述了,我只跟大家讲一件事,就是这个程序的启动,是从细胞里一个叫线粒体的细胞器开始启动的。



最近科学院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叫克隆猴。什么叫克隆猴?就是从身上随便拿一个细胞,把它的细胞核放到一个卵里面,它就发育成另外一只猴。但这只猴不经过爸爸妈妈交配的过程,它的DNA跟供给的DNA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叫克隆。

所以每一个细胞,确实都有变成一个完整生命体的能力。细胞里面还有各种细胞器,细胞器是什么?如果一个细胞是一个汽车,细胞器就是它的发动机、它的刹车。那么线粒体,就是细胞的发动机,它是给细胞提供能量的。

我们之所以能够活着,最重要的是什么?吃饭吗?喝水吗?都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氧气。因为如果憋气的话,一般人来讲,憋气四分钟就会造成永久性的脑损伤,脑细胞供氧不足了,它自己就会死。我们呼进去的氧气,其实都送给线粒体了。线粒体用氧气,就像咱们烧锅炉烧煤气一样的原理,吃进去的东西给它烧了,给我们提供能量。



线粒体是给细胞提供能量的,但我们发现它不光提供能量,对细胞的凋亡也有控制。用这个方法,给大家展示一下凋亡如果出问题,会有什么现象。这几个符号,都是在凋亡过程中起作用的蛋白,把这一个个基因特意从小鼠的基因组里拿掉,小鼠一般出生前就不行了,或者出生以后就会死掉。正常小鼠的头是平平的,但这些小鼠好像头长了角一样。它不是角,是因为神经元太多了。

其实人脑里面的神经元,在出生前已经死了一多半了,人脑形成就像搭计算机一样,每个神经元要互相连起来,在搭的过程中,有的零件不用了,一定要凋亡,如果它不能凋亡,就堆起来太多了。所以脑子里面鼓出来的包,是没有凋亡的神经元。

另外,为什么线粒体会控制凋亡?右上角是细胞的形状,红的像虫子一样的东西,就是它的线粒体。线粒体跟细胞里细胞核的DNA,并不是生来就在一起的。它们以前是两个不同的生物种,在原始的地球上只有单核细胞,只有一套DNA,像细菌一样。但是在进化的过程中,二十亿年前左右的某一天,这两个生命体走在了一起。也不知道是一个把另外一个吃了,还是一个感染了另外一个,反正是两个走在了一起。

其实在地球上,这种事情每天也不知道发生多少次,细菌之间其实是可以互相吞掉的,一个细菌感染另一个细菌。但是那一次有一件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那就是这两个走在一起,它共生共存了。其中一个变成了给另外一个提供能量的细胞器,另外一个就提供好多其他的服务。

这两个个体走在一起,就像一个婚姻一样。但是这个婚姻,一下子持续了二十多亿年。如果没有这一次婚姻的发生,我们地球上是没有这些真核生物的,没有我们这些动物,也没有那些美丽的植物,只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这些简单的生物。所以那一次的握手或者是什么,在地球生命进化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情。而且到现在我们也不能理解,那一次的结合,为什么那么成功。按说这样的结合会发生无数次,但是直到现在,这样成功的结合,在地球上就发生了一次,演化出来我们如此灿烂的生命。

以前我们总认为这个结合是个互利的过程,一个变成另外一个的能量提供者,另外一个替这一个保存了很多基因。但是大家从日常生活的经验中知道,如果一个关系是互利的,而且只是互利的,这个关系一般很难维持很长。因为环境会变。如果现在是互利的,那么一方的情况变了怎么办?你的利比我的利不一样了怎么办?我想大家在生意场上,每天都能听到这样的故事,最后只能分手。但为什么这两个这么多年都不分手?我们发现,其实它除了互利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关系,那就是离不开,离开了就要死的。这个过程很有意思。

这是感受线粒体损伤的一个蛋白,是人体里面的蛋白。下面这些蛋白,跟它长得很像,但这些蛋白是从植物里面来的。这些蛋白在植物里面做什么呢?防御外来侵染。比如这个树叶白了,为什么会白?因为树叶的这个地方被病菌感染了。植物也会被病菌感染,但它没有人体的免疫系统,也不能跑,但植物进化出来一套这样的形态——局部的东西一受感染,它就会激活R-Gene,让局部的细胞死掉,局部的细胞一死,感染它的东西也全部死掉了。

植物也用同样的方法,防虫子咬,虫子一咬这个地方,植物就激活R-Gene,在虫子下一步要下嘴的地方,把细胞诱导死亡了,虫子再吃的时候,就是死的了。所以植物虽然不能走不能跑,但是它进化出来了很复杂的防御系统。

人体像这样的基因只有一个,植物有上百个,水稻就有四百多个这样的基因。所以这些基因起什么作用?是防止外来的感染。由此类推就是线粒体,细胞能够感受线粒体,引起死亡,其实还是一个很古老的防御系统,还是在防。所以线粒体跟细胞已经结婚二十多亿年了,还是把人家当外人,但是这个防御的系统,进化出来了凋亡的系统。



我们现在对凋亡系统了解了多少?我们对它的分子机制已经基本上全部了解。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就像是一个计算机程序,我们已经把它的每一个指令,基本上全部吃透了。吃透了有什么好处?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这些符号就是细胞凋亡的指令,在这个线粒体上面,有两个蛋白,叫Bcl-2和Bax,是控制线粒体凋亡的。我们现在知道这两个蛋白怎么作用,根据它的作用,人类开发出了一种药,是美国前十的一个制药公司开发的。Bcl-2和Bax平常在一起时,细胞是活的。要把它打开,细胞就开始死。人们开发出一种药物化合物,可以人工地把它打开。慢性淋巴瘤是老年人得的淋巴瘤,中国人与西方人相比得的不太多,在美国每年这样的淋巴瘤,差不多是新生四万例左右。

老年人得淋巴瘤,要用很毒的化合物把癌细胞杀,但老年人体质比较弱,化疗有时候对他的身体伤害蛮大的。这个药物出来以后,就发现对这类淋巴瘤给这个药物,可以诱导淋巴瘤特异地细胞凋亡,能够非常非常快地引起它的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本身在人体天天都在发生,所以对人体没有真正的伤害,而且它又是针对特定的肿瘤细胞的,所以这个药物2016年下半年被批准以后,现在非常非常好。



我们了解了细胞凋亡,现在要去做什么呢?就要去看各种各样的疾病,像肿瘤,要看是哪一种肿瘤,看是哪个细胞凋亡通路不行了。还有退行性病变,就是细胞不该死的时候死了,那又是什么东西被激活,能不能特意地阻断。

我们了解了细胞凋亡以后,发现细胞的凋亡有很多形式。并不是每一个细胞凋亡,都像我刚才给大家展示的一样。其中一个,我们最近发现另外一种细胞的凋亡,当然它的名字现在不叫凋亡,大家看这类细胞的死亡。

刚才看的细胞凋亡像跳舞一样的,一下子都缩成一团,这个是像爆米花,一个个最后都爆掉了。这一类的细胞死亡,控制它的程序我们最近也解出来了。它的程序解出来,跟刚才说的根据线虫研究的那些程序完全不一样了。它的程序,是用这种图式来表示的,具体我不仔细去讲了。我只想跟大家说有两个蛋白非常重要,来控制这类细胞死亡。一个叫RIP3,一个叫MLKL。关于这类细胞死亡,现在也有一种方法可以检测它。



就像这种黄色的东西,是一个人的肝脏活检的样本。这个肝脏是怎么回事?是这个人吃错药了,吃错药一个很严重的常见的后果,就是造成肝损伤,因为肝脏是解毒的最重要的一个器官,有毒的东西在肝脏里面可以把它的毒性解掉排出去。如果解不掉的话,我们的肝脏细胞也会受损伤,损伤以后也会死,我们发现急性的药物引起的肝损伤,就是通过这样的一种细胞死亡的方式。那么这种细胞死亡的方式,还有什么其他的作用?

最后我想用十分钟的时间,给大家讲一个我们最近发现的很奇怪的事情。



这件事情用这张图示表示,我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东西英文叫Seminal vesicle,中文翻译成精囊腺,它是我们雄性生殖器官的一个腺体。这个腺体在老鼠体内,给老鼠特别好的待遇,它差不多能活三年。但是一岁的老鼠已经很老了,基本上相当于六七十岁,那么一岁半的老鼠多老?一般说是九十多岁。

那么老了以后有很多很多的事情发生,比如最常见的,头发白了,会发胖,行动会迟缓,当然还有很多其他问题。但是在生殖系统上——雄性生殖系统上,老年人常见的是前列腺增生,前列腺是我们生殖系统里面的一个腺体,就像精囊腺差不多。精囊腺增生非常明显,它可以从老鼠年轻的时候,一千毫克,就是一克左右,最后会到两千三千甚至有的到五千毫克。老鼠一共才多大,结果老老鼠很大部分的重量,其实都是它精囊腺的重量。

这件事以前大家是知道的,但是很少有人研究它。为什么?因为没有人研究老鼠,会给老鼠养老的。一般做完实验,就把老鼠给处理掉了,就安乐死了。而且一般做实验用的老鼠,都是年轻的老鼠,老鼠怀孕21天就生下来了。而且老鼠性成熟四周,一个月的老鼠就相当于人的十五六岁了,八周已经完全成年了,所以没有人会养一年以上的老鼠,但是我们为什么会养了一年以上的老鼠?是因为我们一个学生,他的一个课题,做着做着被别人发表了,我们做科研的人,最怕你做的课题你觉得进展很不错,被别人发表了,你等于白做了。因为科研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来找我看怎么办,因为学生都要毕业,我说他们没有做寿命,他们也是做一个疾病,我们也是做一个疾病。虽然说疾病有关系,但疾病有到底没有影响寿命,按说也没有人这样做,但为了救这个课题,我说你就看寿命吧,所以他就把老鼠养得很老很老,果然他研究的那个疾病跟寿命确实有关系。

他有一天告诉我,他说这些老鼠,我们把RIP3和MLKL这两个基因,从小鼠的基因组里面拿掉,这些老鼠看着挺好的,也没有什么别的问题,但是他老了以后,看着还很年轻,这是他的精囊腺,你看这些统计数字,把这两个基因分别拿掉,他的精囊腺还跟年轻时候一样小。而且老鼠看着也年轻,它的毛发看着也年轻,也不发胖,代谢也没有降低。

我说这个有点意思,难道这两个基因是控制衰老的?那么它看着年轻,我们都是成年人,我们说他还能干吗?我们给每个雄老鼠配了两个十周的年轻老鼠。结果你看这些老鼠,十四只老鼠还能产小老鼠的只有三只,这是16个月的老鼠,多数都不能产。但如果我们把这两个基因拿掉, 80%的老鼠,还能产小老鼠。

那么我们知道了这两个基因的效果,我们也开发了小分子的化合物——药物。我们就喂这个老鼠,等老鼠长到一年的时候,衰老的症状开始出现了,我们就把药放到老鼠的鼠粮里面,每天喂它吃。吃了三个月、吃了六个月。

你看吃鼠粮的,它的精囊腺还是跟年轻的时候差不多,没有吃鼠粮的,它的精囊腺很多都已经长大了。所以不光是去掉基因,我们用这种药物,也可以来控制它。那么话说回来,这些吃药的老鼠是不是还能干。十五个月的老鼠,我们这次有二十多只,没有喂药的老鼠,差不多还能生的也是在20%几,那么吃药的老鼠差不多还是在将近80%几。所以不光是把基因去掉能够达到效果,你给它吃药也行。



这就是非常非常偶然的,我们发现这类细胞死亡——其实我们还知道到底是哪个细胞死了,其实是它的睾丸里面的干细胞死掉了——死的方式就是这个方式。如果我们把它的干细胞用基因敲除或药物的方式维持住,就可以让老鼠的衰老过程,可以大大减缓。细胞死亡在生活的过程中很重要,其实它在动物衰老的过程中,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为什么会这样控制衰老,其实这个事情很容易理解。这些老老鼠,当时我们这个工作做出来以后,我们的学生赶紧说能不能写了就发表了。我说不行,你这个文章要发表了,我们研究所门口会被妇女协会包围扔砖头的。这些老鼠虽然还能生,但是它们生下来的小老鼠,非常的不健康。因为它DNA上面的损伤还在,我们只不过是发现,它在老到一定程度,确实是有一个主动的程序加快它的衰老。

其实大家想想,加快衰老是什么意义呢?其实很重要的意义,是让这些DNA损伤多的生殖细胞,从大的生殖群体里面赶紧出去。这样的话,作为一个群体,才可能有健康的一个后果。

所以我就说我们的学生,我说我们这个工作不急着发表,我们要赶紧把卵巢的衰老要赶紧做,所以我们现在实验室主要的课题,都在做卵巢的衰老。因为我们知道其实卵巢的衰老,可能比那个更有意义。因为卵巢的衰老,至少在我们人里面,比睾丸的衰老,一是更早,再一个对社会的影响更大。

但是我想大家可能都知道这件事情,我们研究卵巢的衰老发现,卵巢的衰老太复杂了,非常复杂,比睾丸的衰老复杂很多。睾丸的衰老我们已经了解得很清楚了,全部破译了,我们甚至都可以用药物去干预了。那么卵巢的衰老,我们虽然也有很大的进展,但是现在还没有办法给大家汇报,因为还是太复杂了。但这是我们实验室目前研究的一个重点项目。

我最后总结一下,从一九七二年开始,我们理解到细胞的死亡是有程序的,就像我们计算机里面的程序一样。现在经过这么几十年的研究,我们知道其实细胞的死亡,在高等动物里面,有很多很多种,有不同的程序,互相之间的程序还有交叉。那么这些程序的启动,是和我们的生命活动、身体健康、衰老有着非常非常密切的关系。

所以我们在这个领域里面的研究,我们对它的了解和获得的知识,其实还只不过是冰山一角,我们认为还有很多很多的事情需要了解。我刚才跟大家提到老年痴呆,这个神经元神经细胞的死亡,这个细胞为什么死,我们到现在基本上一无所知,跟介绍的这两类细胞死亡可能有点关联,但是也没有直接的关系。

老年痴呆可能是将来人口老龄化要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希望我们在座的,尤其是我们小朋友,将来如果有兴趣、有能力,也从事生命科学的研究。至少我的两个儿子都在研究生命科学,我就说到这,谢谢大家!




制版编辑:黄玉莹 |

本页刊发内容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及使用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商务合作请联系

business@zhishifenzi.com

知识分子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知识分子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二战,一个柴油驱动的朋克时代

  在《战地5》正式发售之前,EA 可能就已经完成了一个里程碑。这款游戏的宣传片在 YouTube 上被踩了几十万次,玩家们纷纷在评论区中留下了"#NotMyBattlefield"(不是我要的战地)的标签,一夜之间创造了历代作品中"最出色"的成绩。

  人们对于它的不满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缺少历史感是首个抨击的对象,偏向动作片式的局部冲突,也无法满足一部分老玩家对宏壮场景的追求。更重要的是,超高的画面饱和度,自定义制服装束,刻画过头的女性形象,以及日本刀和假肢等反常规装备,让不少人觉得这场二战过于"朋克"。

  不得不承认的是,为了凸显女性角色、自定义外观等多人游戏的特色,开发小组 DICE 耗费了大量镜头去展现这些元素,但最终的效果却让人很难接受。如果你有留意细节,宣传片开场的丘吉尔坦克上就绑着铁链、啤酒、泰迪熊等杂乱的物品,花里胡哨的搭配让人充满了错愕感。

泰迪熊其实也是战地系列的经典彩蛋

  不过,如果将每个元素单独拆分出来,你会发现它们本身的问题不大。考虑到《战地5》要塑造的是"不为人知的二战故事",这个描述很容易让人想起史考特·韦斯特费德笔下《利维坦》所描绘的图景,书中充斥着颇具想象力的古怪器械。以更为严谨的态度来看,二战本身或许远比人们想象中更为朋克,也正是这个时期的诸多元素,启发了一种名为"柴油朋克"的艺术形式。

基斯·汤普森为小说《利维坦》绘制的插图


从蒸汽到柴油,从兴旺到颓废

  将严肃厚重的二战和朋克联系起来,估计有很多人正在骂我。然而,当社会面临着变革和新老交替时,朋克是很容易滋生的一股思潮。不妨先拿"朋克"一词作为切入点,它所指代的东西从反传统摇滚音乐出发,如今演变成冲破固有思想,对抗主流的反叛含义。

  在二战期间(20世纪50年代),飞速发展的军工扩充了人们对于未来的幻想。肮脏且灰暗的柴油器械,士兵千奇百怪的服装制式,以及尘埃中掩埋着的超自然野史,这些东西在许多人看来包含着冲破常规与主流的基调。随着时间推进,「柴油」与「朋克」逐渐结合了起来,而这些混杂的元素,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对应的艺术标志。

  不过,柴油朋克中那些反常规,以及新老事物冲突与交融的核心理念,事实上直接源自于蒸汽朋克,虽然这两者之间有所不同。

  众所周知,蒸汽朋克的背景取材自19世纪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工业革命在当时已发展到了峰端,科学理性的崛起,促使新事物与陈旧理念发生碰撞。巴贝尔的差分机(以蒸汽为动力的自动化计算机),玛丽·雪莱的科幻浪漫文学,与老旧的古典建筑、蜗牛洋装加以融合,随即诞生了标志性的蒸朋符号。

后人根据原型制作的差分机2号

  如果将"冲突"一词纳入考量,一战、二战无疑是社会变革和再分配的转折点,期间社会形态、民众意识、世界文化均产生变化,这使得蒸汽朋克逐渐向柴油朋克过度,进而经过了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914年到1929年。虽然期间经历了一战,但整个社会的变化没有那么剧烈,仍然维持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向阳"趋势。人们认为社会将进入长时期的和平,而在战争中实践过的柴油技术,也将很好的应用在国家建设上。

  另一方面,西方世界又迎来了"咆哮的二十年代",期间发明创造不断涌现,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扩充,电影、爵士乐等文化也取得了长足发展,该时期的柴油朋克其实与蒸汽朋克差别不大。

  然而,歌舞升平之下,却酝酿着几场足以改变世界格局的巨变。很快,柴油朋克就迈入了第二个阶段。

  从1929年到1933年,全球发生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大萧条"如瘟疫一般从美国起步,挫败华尔街股市,紧接着影响了与之关系密切的欧洲,最后导致发展中国家也面临毁灭性冲击。灾难的原因直到今天也有诸多争论,但当时的情况是,个人收入、企业盈利、国家税收全面下滑,国际贸易额直接腰斩,失业率最高的国家达到了33%,人们逐渐从自信心爆棚的幻想中清醒过来,开始变得颓废和悲观。

大萧条时期游行的民众

  六年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打响又是重重一击。它进一步削减了人们对于工业发展的信心,本该造福民众的科技,成为了国家之间杀戮的工具,美好的未来憧憬,也逐渐在侵略、压迫、内耗中变得模糊而遥不可及。随着思想的转变,柴油朋克抹上了一丝铁锈和鲜血的味道,当那些先进的技术都被投入到战争时,轰鸣着的冷酷机器让人们不再乐观。

  《利维坦》一书的作者史考特·韦斯特费德谈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个分界线,现代化进程从乐观转向悲观,因为当你把「机器」和「枪械」结合在一起时,一切都改变了。战争不再是一种冒险精神和骑士精神,转而成为了考验国家机器强度的方式,它是工业化且令人害怕的。"


现实,要比你想得更为古怪

  我们甚至得承认,有时候现实要比想象更为光怪陆离。在二战期间,轴心国与同盟国为了取得战场优势,想方设法的生产出了许多看似无敌,但实际是废铜烂铁的兵器,期间还出现了一些妄图借助超自然力量获胜的重要人物。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些行径都是极为反传统的,许多当代柴油朋克的艺术作品中也能找到他们的影子。

  "古斯塔夫巨炮"恐怕是最为古怪的现实器械,为了打破法国人的马奇诺防线,希特勒当时希望工程部门能想出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法。这在二战时期几乎等于痴人说梦,为了达到目的,基础条件是在32公里外打破一米厚的钢板 —— 于是,他们决定制作一门惊世骇俗的巨炮。

  古斯塔夫巨炮由德国钢铁和军火商弗里德里希·克虏伯共同制作,它于1942年正式完工。讽刺的是,法国在1941年就已经沦陷,德国人只能将苗头转向苏联的塞瓦斯托波尔防御工事。这门巨炮的基础结构分四层,长度达到42米,其中炮身就占到了32米,再加上1350吨的基础重量和7吨的炮弹,它的威力确实十分惊人,也达到了穿透马奇诺防线的最低要求。

古斯塔夫巨炮的造型够朋克了

  不过,庞大的体型却带来了诸多弊病,运输和组装都是相当恼人的问题。为了将器械转移到战场,德国人用上了三列改装火车,考虑到承重还得精心选择运输路线。安装过程就更费力了,由于大炮很容易成为轰炸机的目标,他们还得组织防空部队,警惕信息泄露,干扰盟军飞行员的空中视野。

  除此之外,为了保证武器能够正常运转,大量的人力物力必不可少。在1400人的共同努力下,古斯塔夫巨炮也得花三周才能造好,武器的火力重填则需要起重机和坦克的帮助才能完成,巨炮的实用价值不得不说极为低下。
  焦头烂额的不单单只有德国人,盟军同样拥有一些愚蠢的器械。英国为了突破德军的大西洋壁垒,在二战时就制作了形态奇怪的"滚轮炸弹"。这门兵器由两个三米高的铁圈和夹在中间的引爆物组成,工程师妄想通过火药助推,让无人炸弹快速冲向德军壁垒,并炸开缺口。

  不过,受到地形、天气和火药剂量的影响,滚轮炸弹无法沿着人们期待的方向前进,还有很大的几率误伤友军,因此最终没有大规模投入战场。

  与之相似的武器还有苏联人的"炸弹狗",但这种兵器一来不人道,二来有极高的风险,未曾经过训练的狗有时会冲向自家阵营。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反法西斯同盟甚至打算利用"河道防务灯"的快速闪烁来让敌人失明,这种兵器只有在夜晚且天气不恶劣的情况下才能取得微小作用,据说英军只制作了数百台"闪光灯",而且未能在战场中实际应用。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些兵器都相当不靠谱,但它们不拘常规的形式却恰恰很有朋克精神。与此同时,纳粹德国在那个时期所痴迷的超自然力量,则在思维上完全踏入了非现实领域,这也最终成为了填补柴油朋克底蕴的最后一块拼图。

  相信不少人都听过纳粹德国党卫队首领海因里希·希姆莱的名字,他主要以"战争罪案"闻名,被认为是种族屠杀600万犹太人的始作俑者。除此之外,希姆莱也是坚定的神秘学拥护者,他不惜耗费1300万帝国马克(当时约为430万美元)改建维威尔士古堡,并将其作为施行魔术、神秘仪式、特别藏书的实验场所。

  在战争期间,德国曾组建过"德意志研究会"(Ahnenerbe),并招募了一批科学家、民俗学家、神秘主义者前往世界各地探索"雅利安超人",只为证实自身的优秀血统,以此来维护种族屠杀的行径。

  希姆莱还认为"地球轴心"位于西藏的沙姆巴拉洞穴,只要找到具体位置就能打造不死军团,而且拨动轴心可使时间倒流,以此来让德军发起一场"完美"的战争。

维威尔士古堡与希姆莱

  有趣的是,这些想法均来源于当时德国盛行的"世界冰原理论",提出者恩斯特·赫尔比格是一名奥地利工程师。虽然理论的源头只是一场梦,但由于当权者站台,再加上社会风向的影响,稍微有些常识的气象学家也是敢怒不敢言。

  "世界冰原理论"(又称"冰盖理论")认为,月亮的主要成分是"冰",而每过一个周期冰月亮就会砸向地面并摧毁文明。以此为基础,希姆莱认为上一个文明仍有残留,幸存的"亚特兰蒂斯人"建立了隐秘的根据地,而雅利安人则是最初受到他们教化的高贵人种,甚至蕴含着某些特殊能力。

  二战无疑是个特殊的时间节点,身体、思想、社会的冲突,使其引发了意想不到的文化。不难发现,异样的器械、神神叨叨的理论、时代的剧烈变化、人们对于未来的不安,多种元素交互杂糅,让二战本身就充满了朋克气息。


不合理的真实,也是一种朋克

  对于游戏开发者来说,非传统且充满幻想的题材肯定不能放过,柴油朋克在许多作品中也有着出色的表现。最早引入其概念的游戏,是一款名为"太阳之子"(Children of the Sun)的 RPG 作品。它的开发商 Misguided Games 早已不复存在,但其世界观中融合了科学、神秘学、巫术这些本不该堆砌在一起的元素,使其有了独特的美感。

  人们熟知《德军总部》系列同样有着浓重的柴油朋克痕迹。在轴心国获胜的架空历史下,科技没有完全迈入现代,仍然保留了二战时期的技术原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能够快速消灭敌人的"柴油电能枪",它明显是一种未来造物,骨子里却流露着古旧的情怀。

《德军总部2:新巨人》

  《战地5》的宣传片并没有这么跨越式的表现,它的朋克之处,则是将那些原本真实的元素以一种不合理的方式整合起来,从而流露出一丝非常规的反叛气息。
  以开场"泰迪熊与丘吉尔坦克"的奇异搭配为例,它有着柴油朋克的"拼接"韵味。在二战期间,德国国防军第4装甲师第35装甲团第1营的部队标志就是一只小熊,将士们会把泰迪熊作为吉祥物粉刷在坦克上,又由于营长冯·柯塞尔少校战功卓越,吉祥物亦有"柯塞尔小熊"的有趣称谓。而在 Phistory 网站的一张老照片中, 士兵们为了留以纪念,将玩偶放置在座舱出入口,还为其配备了一枚铁十字勋章,营造了一种反差感。

1942年德国坦克营的吉祥物

  从短片可以隐约察觉,DICE 描述了一场美英联军与德军之间的对抗。开场的主视角就能看到拿着美军汤姆森冲锋枪突击的女兵,以及带着毡帽的英国特别空勤团队友,而敌人则是配备突击步枪 Stg44 的党卫军,战壕中也有疑似德制高射炮的器械。
  有两个比较刺眼的片段受到了玩家们的一致声讨,其中一个是带着假肢、拿着棒球棍打击敌人的飒爽女兵,另外一个则是背着日本刀跳窗的英国 SAS 部队大佬。

最有争议的两个形象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二战中的英军女兵和日本刀倒不是什么稀奇玩意。英国在战争初期就有着类似于军队的"女性组织":自卫辅助服务团(ATS)。女性的职责最初还是较为轻度的工作,比如做饭、打字或是整理档案,前线战斗仍然由男人们负责。然而战争毕竟是要死人的,到了1941年,不列颠陷入了人手短缺的窘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英国政府启动了一项名为"纽瓦克实验"的计划,以此来测试女性是否有能力操纵"探照灯"(Search Lights)。结果不言而喻,勇敢的女性们当然能够胜任这个职责,再加上工程师和女权运动领袖 Caroline Haslett 的推波助澜,她们进而开始控制防空火炮等更重要的器具。英国皇家空军中同样有许多女性服役,虽然投入到正面战场的人数并不多,但总归有一定的历史依据。

  至于日本刀我们就更熟悉了,随手找一部抗战片都能发现佩戴军刀的日本官兵,它可以视为指挥器具和一种身份象征。较早的94式军刀包含26个零部件和装饰,面向的阶层正是中高级军官。之后也出现了机械批量生产的95式士官刀,以及94式军刀的"精简版"98式军刀,它们的配给对象则是曹长和尉官。

视频中看起来更像95式军刀

  在二战中,来自敌方军官的装备经常会成为有价值的战利品,同盟国的士兵在缴获日本刀后有可能会把他们当作收藏。如果加上那么一丝想象空间,英国 SAS 士官背着日本刀倒也说得过去。

1945年大阪,美军收缴的日本军刀

  不难发现,将这些合理的元素以不合理的方式组合起来,人们肯定会感到奇怪,就好比飞机上不会冲出坦克车,将士们也不会拿着扫帚冲锋。有趣的是,二战毕竟是波及全世界的灾难,它所包含的多样性总会萌生一些非常规的组合和物品。

  而正是这种异动的曲调,开始将真实二战推向柴油朋克的狂想。更具体的来看,女兵、假肢、法国游击队制服、苏格兰松、美军枪械组合成单独的个体,使得历史上本该存在的事物一反常态的迈入了幻想。

  无论是古斯塔夫巨炮还是滚轮炸弹,它们都是「机器」和「枪械」结合到极致,在时代背景下突破常规的结果,这也反映了人类犯下的许多愚蠢行径。艺术所依仗的朋克思潮在战争中迈向了更为阴暗的角落,从积极到消极、从乐观到迷茫,它夹杂在剧烈变化的世界格局之中,人们有意或无意的促成了畸形、嫁接,甚至更为千奇百怪的事物。

  当我们跳出奇异的时代情境并观察全局时,却发现有些事物慢慢走出了阴霾,甚至成为了人类踏上更高台阶的试错基石。1969年,尼尔·阿姆斯特朗踏足人类首次触及的第二颗星球时,土星5号运载火箭的设计者,恰恰就是二战时期 V2 导弹的主研人员冯·布劳恩。充满硝烟与杀戮的二战比想象中更为光怪陆离,但或许正是这个时代中挣脱的某种思想,帮助我们完成了从愚蠢到智慧的转变。


二战,一个柴油驱动的朋克时代 - vgtime.com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游戏时光VGtime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