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板”鞋,中底的再开发

在年初的文章里,我写了这段:

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板,不只是碳板,不只是TPU板,不只是装饰用的模具板。
是各家品牌在球鞋开发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在那篇文章里,我说"板"是球鞋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而在这篇文章里,我会带着这个方向上更多的思考,配合上最近半年来的一些产品,和大家再聊一聊这其中的关系。


板鞋


板鞋的解释有大约两种:

1. 对爱好者来说,板鞋就是"滑板穿的鞋子",比如传统的Vans,Nike SB,都可以是最正统的"滑板鞋"。

2. 而对于更多的消费者来说,板鞋更像是一双"没有特别明显特点的运动鞋"。就像Air Force 1, Superstar 和Chuck Taylor 1970一样,它们都曾经是篮球鞋,但是在发售的几十年后,早就已经出现了更先进的篮球鞋,它们也就被慢慢地剥离了运动的属性,成为了板鞋。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是哪个品牌的产品里,似乎所有使用常规材料作为中底的非新款运动鞋(尤其是白色系),都会被归为"板鞋"。(非常规的比如2000左右的Foamposite和2010年左右的Air Max)

直到一款鞋的出现。


非板鞋

迄今为止,我依然相信Ultra Boost是21世纪最伟大的一双运动鞋。无论有世界顶级化学公司BASF的技术背书,当时最狂妄的"史上最强跑鞋"的口号,Kanye West上脚带来的顶级宣传效应,还是其设计理念被所有品牌效仿所造就的这一大趋势。

Ultra Boost最经典的配色,可以说是UB"梦开始的地方"

2015年左右,是"小白鞋"最火的时候,其理念更像是"最简约的传统运动鞋"。

和其他几款提到的鞋子一样,Stan Smith曾经也是专业的网球鞋

在那时候,不传统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Knit鞋面,在Nike,叫Flyknit,我们一直说的飞线技术,后来在adidas,叫Primeknit。另一种则是不传统的中底,早期我们都会用adidas的技术——Boost来称呼这种类型的中底,而到现在,我们则更习惯用"发泡中底"来描述这样的一种运动鞋(尤其是跑鞋)中底的配置。

所以在老爹鞋之前,大家喜闻乐见的袜套鞋就是把不传统的Knit鞋面放在了传统的中底上,而Ultra Boost的厉害之处,就是在当时还算先进的Knit鞋面基础上,adidas更具突破性地拿出了Boost中底,来颠覆了所有人对于"鞋子"的理解。

除了巴黎世家的代表作,NIke的"吕布"Nike Free Mecurial 也是当年的Dream Shoes

随后的故事大部分人应该都知道了,各大品牌纷纷开始效仿Boost,但是都无法做到哪怕和UB平起平坐,直到Boost的专属使用权过期,同时Nike狠心做出ZoomX,再配合Breaking 2的神级运营,才让Boost开始出现式微的迹象。

除了UB和Vaporfly,态极算是少有在"发泡中底"趋势中获得大成功的款式了

所以到了现在,2020年了,大家也不难发现:

UB巅峰不再,阿迪打着折卖

写到这里,已经有一千字了,但其实我们还没有真正开始聊今天的主题。只是为了让大家有一个更大的视野,我把《前传》也一并写了出来,方便读者更好的理解。现在,我们要聊新的"板"鞋了。

新"板"鞋

为什么是板鞋?因为消费者,尤其是紧跟趋势的消费者,都已经开始对发泡中底类的鞋子感到审美疲劳了。

为什么是新板鞋?因为如果不作出在视觉上有明显变化的设计,主流消费者更不会有理由去为了多年前已经大范围流行过的设计买单。

如果这一趋势没有出现新的设计来替代,那么Nike是有可能继续发售这一经典款

所以,各个品牌其实也都做出了他们理解中的新款板鞋。而其中最成功的的,莫过于Nike和Sacai联名的LDWaffle。我相信超过90%的人看到这双鞋,都无法把目光从其后跟的凸起处移开。

这时如果再单纯地复刻原版Waffle,极难吸引到新生代的消费者

我们先对比一下Nike的LDV,Waffle和Nike x Sacai LDWaffle,大多数人会告诉你"LDWaffle之所以酷是因为它把两双鞋融合成了一双"。

没有"后跟灵魂"Blazer,在视觉冲击力上确实差了一截

但这时,我们再对比Sacai LDWaffle和同门的Sacai Blazer,就可以看出,同样是"融合两双鞋",两者都有的特点——鞋面,鞋舌重叠,并没有为两者带来同样的热度。LDWaffle中底部分的设计让其受关注和喜爱的程度远高于Blazer。

不讨论其他因素,单谈设计,其实这双鞋的"改进"也非常优秀

再和Undercover x Waffle对比之后,同样是对鞋子后部的处理,这双鞋在非中底的后跟部分做出的改变也没有让其受消费者接受的程度达到Sacai LDWaffle的级别。

综合这些点,再加上我个人对行业的理解,我做出了年初的那个判断:

因为球鞋行业在过去的多年内涨势迅猛,品牌方愿意在研发中投入更多的资金来增强自家产品的设计,消费者的热情也让他们有信心提高鞋子的制作成本。所以到了18-20年,市场中出现了"透明纱织鞋面""延伸出后跟的中底"两大新的趋势。


解析

在"透明纱织鞋面"和"延伸后跟中底"里,其实前者更早地出了道。这一鞋面改进可以说是Virgil Abloh功成名就的重要部分,也就是这两年来大火的"解构"设计理念中"透视"的代表设计背书。具体讨论可以参考:

1984:解构主义的两种诠释:重组与透视
在最初The Ten中的多个款式里,我们在鞋面上都不难发现用透明鞋面表达出透视的元素

对于"延伸至后跟的中底",在过去的半年内,我们可以找到三双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

首先第一双,是Yeezy 700 v3。虽然在整体感观上,v3的设计是以"圆滑"为特点的,但是这个"圆滑"的表达过程中,后跟处的翘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部分像是前掌鞋面曲线的一个"基准",稳定下了整体的风格。

请留意内侧中底的形状,这三款鞋都有类似把这个部分做突出的想法

与此相类似的,就是Nike过去两年的跑鞋多个系列产品,都有把后跟做尖,做翘的统一标准。

后跟的翘起已经成了这两年Nike Running的一个标志

第二双,是今年早些时候Nike 2020 Summit被展示出的和MMW合作的新款。(暂命名为Nike Zoom MMW 4),这双鞋配上超现代的中底设计,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而这双MMW,则完全突破了很多人理解的设计中直线元素使用所可以承受的上限

而最后一双,是即将大火的New Balance 327。在轻薄的鞋面上使用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N"字Logo,拿去了New Balance鞋子一贯的厚重感,配合上稍显"出格"的中底设计,用和LDWaffle同样的想法做出了一双属于自己的新板鞋。

其中底的侧面和后面,都在传统材料的基础上做出了更多的棱角和突出

这三个品牌的设计之间并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但是他们确实又在相近的时间内做出了相似理解的优秀产品。这什么趋势呢?

其实相比与所谓的"新板鞋",这种机能风是更明显的趋势,只是由于生产方面的原因,大部分类似的款式对应的价格注定无法让这种风格成为一种主流,比如这款让人眼前一亮却钱包黯淡的Acronym x 《死亡搁浅》套装

其实"新板鞋"并不是一个传统上大的趋势,而是在老爹鞋大势之后略有苗头的高街户外/Urban Track趋势被发掘在成本上的不可控之后,开始反向"生活化"产生的中间趋势。

所以作为"机能风"的生活化替代,一水儿的黑色被拿掉;复杂的锁扣,绑带被拿掉;留下的,更多是中底上的棱角

它们依旧是生活类鞋款,但是会有那么一丢丢酷:

  • 鞋底的翘起,
  • 中底的突出,
  • 用直线取代曲线,

……

当然,还会有更多我们未发掘的方向。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ZOOOOOOM桂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如果给NBA 19-20赛季的得分后卫排名,你会怎么排?

你们是来争第二的吧。




有关SG的话题,第一名,不需要任何数据支持,就能轻易的得出结论,哈登实在领先SG这个位置太多了。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哈登太无敌,还是当今联盟其他SG太弱,才造成了哈子哥一枝独秀的现象?


我猜给大部分球迷一点时间捋一捋,大体上都能得出相似的结论——兼而有之。哈登的确是历史罕见的得分奇才,但SG虽然是一个诞生了GOAT的位置,也有过四大分卫的辉煌,却是一个很容易就"丢失人才"的位置,即便是四大分卫,麦迪算作小前锋也没问题,AI作为"双能卫",生涯始末两头都在打控卫。哈登在过去几个赛季里,不也被本文作者,为了可耻的提升竞争气氛,放在了"控卫的盛世"话题里讨论?


好吧,到底有多"凋敝",我们还是先来看看这个位置上到底有哪些球员。


下表是本赛季出场时间在1000分钟以上的61名得分后卫,跟上一期控卫的内容类似,根据BBR网站的高阶数据,PER、WS/48、BPM、GmSc,ESPN的影响力数据RPM,538的影响力数据RAPTOR,以及BBALL的影响力数据PIPM,对这61名得分后卫做了一个平均排名,如表所示:





登哥果然碾压没悬念,所有项目第一。


但咱们先不忙讲登哥。


这个榜单的前十名是:

哈登;

朱-霍乐迪;

布克;

纽曼-鲍威尔;

迪温琴佐;

丁威迪;

布拉德利-比尔;

亚历山大;

乔丹-克拉克森;

小哈达威;


虽然还没排就想得到,SG这个位置上一家独大的现象会非常严重,但我猜各位也想不到是这样的结果,前十的榜单上有不少预期的名字没出现,以及,有些名字出现在前十,又太过诡异了......


1.为什么霍乐迪是第二,比尔呢?





因为当前联盟,得分后卫缺少攻防兼备的人才,朱-霍乐迪作为一防级别选手,进攻也有一定的打底,靠两端的综合能力,就很容易压制一帮攻防失衡的砍分大神。有类似情况的,也包括鲍威尔和迪温琴佐,特别是迪温琴佐,能挤入前五,防守占了太大的优势。


(这个榜单只是纯粹高阶数据对比,并不代表球员的真实能力,因为与防守影响力相关的RPM、PIPM和RAPTOR这几项数据,很吃球员的努力程度和球队的防守环境。)


比尔在这个榜单上当然是吃亏的,他的防守绝对不至于差到,多项防守高阶数据在榜单里几乎垫底的程度,奇才整支球队不把重心放在这一端是事实,不太可能指望球队的砍分大佬把热情放在这上面。


比尔的开发进攻能力已经得到了极为充分的认可,这是他的一些进阶数据跟哈登的对比:




好吧,跟登哥比,那还是明显逊色嘛......


但能跟登哥比一下进攻的球员就不多。比尔在进入2020年之后,场均33.6分,36.7%的回合占有率,都是同期联盟第1,并且这段时间里,比尔还维持了60.3%的真实命中率。




攻防综合表现,跟效率优秀的顶级开发进攻表现,两相对比,哪个更有说服力?


如果一个球员开发进攻强到了比尔这个级别,那么毫无疑问是后者。所以,假如你觉得比尔才是第二得分后卫,我认为完全没有问题——因为我也这么认为。


2.这是个最佳第六人榜单?





最佳得分后卫榜单里,前10名有4个是超级第六人——鲍威尔、迪温琴佐、丁威迪和克拉克森——这就让人觉得,SG位置的人才配置恐怕真的有点问题,这么多开发进攻能力强势的得分后卫,只从板凳席站出来贡献火力,就说明对于很多球队来说,SG提供的开发进攻贡献,并不是首选。


当然,问题会更加具体一些,比如,因为欧文伤停,丁威迪本赛季首发了49次,他只是名义上的超六,并且丁威迪在生涯更长的时间里,也包括本赛季,起码有一半的时间是在打控卫。


当今联盟有非常明显的趋势,主攻手的打法极端化,对于优势更适合技能点混搭的2号位来说,定位有些尴尬:


打最大错位优势,更能带动队友的挡拆,1号位比2号位合适;

打成本低的一对一单挑,更能靠体能压进去的3~4号位,就比2号位合适。


因为不太可能后场3个位置都配置主攻手,那么在1号位和3号位各有明显主攻优势的情况下,2号位想脱颖而出就太难了,大部分球队会在这个位置配置这些类型的球员:


能打持球,有无球兼备,但不提供传控贡献的副攻手(小哈达威);

无球开发进攻的大神型射手,提供战术价值(雷迪克);

3D工兵(丹尼格林);


这些特点的球员,配角属性过于明显,在数据上想特别拔尖就很困难。而一些能力拔尖的2号位,他们又因为定位冲突,不得不去替补席,比如:


纽曼-鲍威尔作为一个有无球兼备,能攻能防的侧翼,在作为纯3D上,体型不如3号位上的OG阿奴诺比,作为开发进攻手,传控又不如后场的洛瑞和范弗利特,所以他只能被牺牲,放在替补席上。当然,鲍威尔换一个球队,首发的希望很大,猛龙配角配置太变态,侧翼竞争激烈,鲍威尔身后还有特伦斯-戴维斯,而此人在轮换中的地位,又被三连冠麦考迷之压制;


克拉克森本赛季进步极大,真实命中率提升至了生涯最佳的58.3%,是把砍分好手,但他一向存在的问题是,打1号位,带动能力略有不足,更适合当纯得分手,打2号位体型又不适合跟一个纯1号位同时出场,所以只能去替补席。


体型限制了向上摇摆,传球限制了向下摇摆,只提供得分,那就不一定非要上首发,这个问题在2号位很常见。


当然,2号位两边都有劣势也意味着,两边都沾得上光,如果能力够强予以兼顾,又是另一种效果——既能打出1号位的传控效果,又能如锋线一样大量单挑,那么......那么这就是登哥了。


3.米切尔、拉文、CJ麦科勒姆为什么没进前10





米切尔和拉文的问题要分两方面看:


第一,防守差。米切尔的身高虚报严重,真实身高完全是一般的控卫体型,但凭借对抗能力和臂展,过去两个赛季这一端不差。但本赛季米切尔的抢断率和封盖率双双下滑至水准线以下,这会极大的影响高阶数据对他防守评价。至于拉文,他防守差的问题恐怕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


第二,进攻也被高估。米切尔和拉文没进前10,并不都是防守拖累——同样被防守所累的布克就进了。可见只要你进攻足够好,防守的坑也填的上。


对比米切尔、拉文和布克的产效数据:





不难看出,除了失误明显高于米切尔,布克在得分效率和带动队友上,高了那哥俩不知道几个档次,再考虑到本赛季布克在无球端的牵制力,三人的进攻已经完全不能放在一块讨论了。


这个对比说明了,当下联盟的顶级主攻手,进攻标准提升到了什么程度:


拉文、米切尔式的高产+中效+专注个人砍分,已经不够看了。


拉文和米切尔的数据,仅仅是90年代得分手的标准,但他们是在当今联盟环境下,打出的90年代类型的数据。





拉文尚有一些解释的余地,公牛进攻环境很差,可米切尔处于什么环境里呢?


全射手+顶级终结者配置,这已经是能提供给后场球员的,最适合的进攻环境,米切尔交出的表现却很奇怪:


篮下频率24%,仅仅高于33%的同位置球员,比上赛季的自己低5个百分点,同时每场比赛只有4.2个助攻——在大量打挡拆的情况下。


尽管他45%的中距离命中率,和高产得分手里最低的失误率非常性感——迈克尔-乔丹也是这样的特点——但这种打法在便秘的空间环境下才有足够的吸引力,以爵士的配置看,米切尔的逆潮流选择, 其实是在暴殄天物。


在过去爵士缺少主攻手,空间存在瑕疵的情况下,米切尔这种打法,尚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现在反而成了向上提升的局限——麦克康利的回暖,的确能让爵士更强,但爵士最后来到什么样的位置,还是要看米切尔成长到什么程度了,他现在的路子,有点跑偏了。


当然了,米切尔应该进我们榜单的前10,既然克拉克森都能排第9,没理由米切尔不在前10。这是我们榜单的局限性,米切尔更多的出场时间优势没能体现出来——放心吧,没人觉得米切尔不如克拉克森的,但我们更关心的是,问题出在哪,搞清楚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





比起为米切尔和拉文申辩,我更想说CJ被低估了。米切尔和拉文是明显的球队大当家,第一选择,CJ作为二当家,副攻手定位,他没有把全部的进攻潜能释放出来。


本赛季在利拉德缺阵期间,6场比赛,CJ场均33.3分,8.3助攻,2.51助失比,真实命中率59.5%,表现极为强势。尽管这个样本很小,但CJ这几年的表现,都存在进攻尚有余力的现象,他往上加产量,回合占有率到30%时,一定做不到高产+高效,但他的传控表现应该不会差。


4.哈登的防守被低估了





也许过去你认为,哈登是一个糟糕的防守者,但现在的事实是,在同位置排,哈登防守很好。


这个榜单里,哈登的D-PIPM排名第8,D-RAPTOR第12,DRPM第24,即便你觉得单赛季的影响力数据没有说服力,过去两个赛季,哈登的DRPM也不差。




我们也都知道,哈登防守优缺鲜明,强项是身体壮实能扛人,下手快能切球,弱点时防无球是大短板,遇到速度快的灵活后卫也防不住,不是一个无尿点的防守人。


问题就是,你得看看SG这个位置上,进攻猛的,都是一帮什么球员:


布克什么防守?

拉文什么防守?

比尔这赛季不防守;

希尔德?雷迪克?路威?


本赛季但凡数据像点样的——假设以GmSc排在得分后卫前20位标准——就只有斯马特和霍乐迪两人,能在防守高阶数据上压过哈登,那么,哈登在承担全联盟最高球权的情况下,还能交出这样不算差的防守表现,我说一句:


本赛季,在得分后卫里比,哈登攻防一体,不过分吧?


别杠,注意我的限定范围!


所以大家想想,得分后卫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是一个顶尖人才流失的位置:


体型优秀的侧翼主攻手,他们会被拉去打小前锋;


传控更好的侧翼主攻手,他们就打控卫了。


若不是这几个赛季,马赛克队始终有一个明星控卫在手,哈登恐怕也要被划归到1号位,若不是哈登撑着,2号位实在有点凄凉。


这还没有完,体型优秀的侧翼3D,他们也会被划归小前锋,而体型小的3D,就是没有体型大的3D吃香啊——如果体型小了,就多少要求有点主攻,或者更好的投射。


所以,得分后卫,成了各种"锁死上限","攻防不能兼顾","体型有局限性","不会传球的纯得分手",这种奇怪类型球员的大集合了。


还真是略凄凉啊。





现在想想,克莱-汤普森为何特别?


因为,即便你可以找出无数个理由,指出克莱在主攻上的局限性,以及防守端如何被高估,在得分后卫这个特殊的位置上,克莱就拥有:


最顶级的得分后卫标志技能——无球,这才是二号位进攻端最持久的优势;

突破了二号位最常见的局限性——攻防不能兼顾,体型偏小;


那么,在不太可能被划到1号位和3号位的2号位里,克莱的加点,就是最典型的体现得分后卫优势的模板了。


也许我们一直误解了,乔丹科比式打法的核心向二号位,才不那么典型吧,他们会所有的开发进攻技术,以所有的姿势完成出手,这对天赋和技术的要求实在太高,而今天的篮球,创造出一次不错的投篮机会,哪需要那么困难呢?


认清现实吧,无限挡拆的控卫,以及,各式各样的小前锋统治着进攻,4-5号位摇摆的内线,或者真正顶级的护筐手在统治着防守,得分后卫,配角化了。


时代变了。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静易墨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2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得分后卫(二号位)是怎么定义的?现在 NBA 有哪些符合定义的得分后卫?
如何评价 NBA15-16 赛季最佳防守阵容?

11部委联合发文延迟国六排放标准,对于要买车的你有什么影响?

事实上,早在2月份,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就在与企业紧密沟通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代表汽车行业向政府部门提交了《新冠肺炎疫情对轻型车国六标准实施的影响及建议》,建议对国六PN限值新标准给予适当延缓实施。

此前,根据中汽协对行业主要整车生产企业的调研结果表明,虽然目前国六库存车数量约在300万辆左右,但其中相当部分车型PN限值为6.0×1012个/km,而原计划将于2020年7月1日实施的国六PN限值则要求达到6.0×1011个/km,在疫情影响下,这将导致大部分企业库存难以按期消化。
  此外,受疫情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节奏、销售计划已被打乱,一些认证和实验无法按计划完成,若7月实施新标准,企业产销均面临极大困难。所以中汽协建议给予库存销售过渡期,将PN限值新标准的实施时间适当延缓。
  如今,在国家稳经济、促消费的主基调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关于此项国六切换的建议最终被政府部门所采纳。

以下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兼副秘书长叶盛基从行业组织的角度,从5个方面对该政策的出台背景、中汽协的观点以及该政策对汽车行业发展的意义进行的点评

1、汽车行业坚持绿色发展、节能减排,一直是国家环保升级的积极践行者。中国汽车行业用了较短的时间周期不断提升产品清洁化水平,大大缩短了与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在汽车环保排放水平上的差距。在这一点,不管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企业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成效有目共睹。

2、汽车行业坚决执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法规。2019年的国六排放标准提前实施,是在原本就技术难度大、时间紧的排放升级基础上,又提前了一年实施。汽车行业顶住压力,积极支持国家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工作部署。行业企业纷纷调整原有产品升级计划,加快产品的研发、生产准备,有的两步并成一步走(直接开发国六b产品)。

3、受国内外宏观形势、消费信心不足影响,2019年汽车市场再度大幅下滑。汽车行业2018年下半年,汽车市场出现了严重的负增长,给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带来了巨大影响。原有的营销和生产计划被打乱,产品积压的问题在行业普遍存在,而2019年7月1日实施的重点地区,实际执行的市场覆盖面大。两方面影响的叠加让企业在市场端一时应接不暇。2019年上半年,为了完成标准切换行业付出了巨大的经济成本,也证明了用停止市场销售的方式执行法规是不科学的做法,应当是规定停止生产的时间,剩下的交给市场、企业去消化库存。

4.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六PN限值实施适应性调整。今年国六PN限值升级(由PN12升级PN11,颗粒排放物指标降低10倍)又赶上了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一季度行业运行处于停摆状态。通过分析去年的经验、教训,协会提前调研分析,加紧与政府部门沟通,客观反映了当前汽车行业发展态势和企业关于国六PN限值实施的具体情况,共同研究措施应对疫情带来的突发状况,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的理解和认可。如今,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1部委联合发布:轻型汽车(总质量不超过3.5吨)国六排放标准颗粒物数量限值生产过渡期截止时间,由2020年7月1日前调整为2021年1月1日前;2020年7月1日前生产、进口的国五排放标准轻型汽车,2021年1月1日前允许在目前尚未实施国六排放标准的地区销售和注册登记。未经批准,各地不得提前实施国家确定的汽车排放标准。

汽车行业欣慰地看到国家和地方政府一系列有助于排放治理的综合配套措施的出台,包括全国范围促进国三排放水平以下的老旧车淘汰等政策的陆续实施。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在行业治理水平上的明显提升。

5.汽车强国建设需要科学的治理体系。重要体现之一在于政府部门科学出台政策,引领产业科学发展。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持续践行了科技的进步,承担了社会的责任,也稳定了经济增长。在环保治理等国家战略执行过程中,既要只争朝夕,提高法规、标准的水平,又要科学、有序的稳步推进。只有产业健康发展,政策执行少走弯路,才能保证国家经济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附:有关轻型车国六排放标准

一、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时间

为防治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2016年12月23日,生态环境部、国家质监总局发布了《轻型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GB 18352.6—2016)标准,并且根据不同的标准限值要求,制定国6a和国6b两个阶段依次实施轻型车国六标准。要求2020年7月1日起,所有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汽车应符合标准国6a阶段要求,2023年7月1日起,所有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汽车应符合标准国6b阶段要求。

二、标准的有关要求

1、执行国6a和国6b阶段标准要求的主要区别在于车辆常温下冷启动后的各项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有所不同,其中国6b大幅严于国6a。标准中定义的车辆排放污染物主要包括: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碳氢化物(THC、NMHC)、颗粒物(PM)以及粒子直径超过23nm的粒子数量(PN)、氧化亚氮(Nz0,俗称笑气)等。

2、"粒子数量(PN)限值"是首次出现在我国车辆排放标准中的考核指标,因此无论是在国6a还是国6b阶段,这项指标的要求是相同的,即标准均要求车辆PN的排放限值为6.0×1011个/km。同时,考虑到国六标准提前实施情况,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对2020年7月1日前,提前实施国六标准地区车辆的PN限值实施过渡期要求(PN过渡期限值为6.0×1012个/km)。

三、轻型车国六标准所要求的车型

轻型车国六标准适用于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M1类、M2类及N1类车辆。主要包括乘用车(汽油)、轻客(汽油、柴油)、轻卡(汽油、柴油)、微卡(汽油、柴油)、皮卡(汽油、柴油)等。

1、M1类指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不超过九座的载客汽车;

2、M2类指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超过九座的载客汽车且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5000Kg的载客汽车;

3、N1类指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载货汽车;

四、轻型车国六标准和国五标准比较

1、增加了部分试验项目。主要包括:增加了行驶污染物排放(RDE)要求;增加了加油过程污染物排放要求;增加低温冷起动排放要求等,标准对车辆的排放要求大大强化。

2、国六号称最严标准,主要体现在相对国五排放限值要求更为严格,项目增多,指标加严幅度大。

——国6a阶段的排放标准与国五标准相比主要增加、加严项目包括:增加氧化亚氮(Nz0,俗称笑气)、粒子数量(PN)的限值要求;CO加严30%;

——国6b与国五标准相比更为严格,包括:氮氧化物排放下降42%,颗粒物下降33%,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蒸发排放限值下降65%,总碳氢化合物(THC)和非甲烷碳氢化合物(NMHC)分别下降50%。

五、重点区域等标准提前实施情况

2018年6月27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要求2019年7月1日起,重点区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汾渭平原)、珠三角地区、成渝地区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文件发布之后,各地也出台了地方提前实施国六标准的政策文件。

按照国家及地方文件要求,2019年7月1日,重点区域、珠三角、成渝地区(整车销量占全国销量70%左右)轻型车已经如期提前实施国六标准。

六、国六产品PN限值实施情况

2019年7月1日,重点区域等省市提前实施国六标准,上述区域在售国六产品实施过渡期PN限值为6.0×1012个/km。按照标准要求,2020年7月1日后PN限值执行6.0×1011 个/km。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0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7月1日的汽车销售新规怎么看?
买什么价位车合适?

塑料在未来会变成什么?人们又能做点什么呢?

今年5月1日开始,最新制定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正式启用,严格的垃圾分类举措将重新定义这座城市的街头巷尾。也许,类似去年上海市垃圾分类时的全网狂欢场面将再度出现,不知又有多少类似于"你是什么垃圾"的段子被网友们制造出来。


垃圾是"被放错位置的资源"。厨余垃圾和剩饭剩菜等有机垃圾可以用来生产肥料或者沼气,金属、玻璃、塑料、废纸、布料、大木材、废轮胎等垃圾可以回收,重新加工成产品。即便是看似无用的建筑垃圾,人们也可以用填海造陆的方式让它发挥一些余温。



在所有的垃圾中,有一大类垃圾非常特殊: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简称高聚物。它们是一大类相对纯粹的人类造物,是现代有机合成工业将许多简单有机物组合而成的物质。人们根据弹性、塑性等性能差异又将这类物质划分为三种用途不同的材料:塑料、橡胶合成纤维



尽管在自然界也有许多天然的高分子有机物,如松香等由树木分泌的天然树脂,但它们的分子更轻、结构更简单,通常作为工业合成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的原料。换言之,经过人类有机合成工业制造的高聚物,在自然界中几乎没有类似物质


正是凭借在自然界中的独特性和在人类生活中广泛的应用,高聚物制品具有十分特别的地位:一方面是在20世纪之前的世界里几乎不存在,另一方面则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出现爆炸式增长,充斥在每个现代人的周围,这给了它们转变为人类文明纪念碑的机会。

它们将占领全球的每个角落,在地质历史中留下自己的印记,并最终转变为一种出人意料的物质。

但就像所有伟大的故事都有一个平凡的开头一样,这趟专属于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的华丽变身之旅,也始于那辆早已默默消失在巷口的垃圾车。



01 踏上旅程:塑料去哪儿?

由于近年来国内的垃圾分类效果实在不理想,塑料垃圾(本节所指的塑料垃圾不包括废旧轮胎)在离开我们的视野后,通常仍与其他垃圾混合在一起,即便是北京也不例外。人们必须用机械和人工的方式进行分拣后,才能分别送往垃圾填埋场、焚烧站或回收企业[1-2]。大城市尚且如此,欠发达地区的情况可想而知。

2009至2013年,我国废塑料垃圾的回收率为23%-29%(发改委算法,为废塑料回收量/塑料总消费量)[3-4]。如果考虑到一些塑料制品的使用年限长,不会在短期内被人们丢弃,那么按照国际通行算法,这一数据将变成41%-47%(国际通行算法,为废塑料回收量/废塑料产生量)[4]。



但考虑到垃圾分类回收在中国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发达国家是否就做的更好呢?

在德国,2013年产生废塑料共计568万吨,其中有57%被焚烧,42%被分类回收。乍一看,这个比例似乎与中国在一个水平(按国际标准计算),但这里面也有一半以上作为"废塑料资源"出口到其他国家(如中国),真正自行处理加工的废塑料,只占到19%,其中仅有1%作为原料进行再利用[4]。

在美国,2013年废塑料产生量为2300万吨,分类回收了270万吨,毛回收率占到10%左右。而根据2012年数据,有215万吨分类好的废塑料出口到其他国家(其中出口中国169万吨,为历史峰值,占79%),本土加工利用废塑料的比例仅为2%[4]。



如果要给"废塑料去哪儿了"找一个国家作答案,那便是中国。2018年"洋垃圾"进口禁令之前,中国每年进口超过700万吨塑料垃圾[5-6]。其中,绝大多数来源于欧美发达国家。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自1992年以来,中国一共回收处理了1.06亿吨废塑料,占全球同期回收废塑料总量的45.1%以上[7-8],为世界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由于多年为全世界处理废塑料,中国早已培养出一个胃口惊人的废塑料处理行业,对废塑料的实际回收利用水平明显高于美国和欧盟[4]。2018年1月1日"洋垃圾"进口禁令生效之后,这个全球最大规模的废塑料处理行业竟出现供不应求——2019年全年处理废塑料仅为1890万吨,分类回收工作遇到的瓶颈,直接制约了废塑料处理的能力。


塑料回收利用率在全球范围内偏低的另一面,自然是居高不下的焚烧率、填埋率和遗弃率。2019年,中国产生废塑料6300万吨,其中有7%遭到遗弃,32%被填埋在垃圾场——这意味着,有39%进入了自然界[9]。



有学者做过估算,从1950年至2015年,人类已经生产出共计83亿吨的塑料,其中有25亿吨仍然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作用(比如每个人家里都会有的一些"祖传老电器"),有7亿吨被扔进焚化炉烧成一缕黑烟,通过回收的方式重新进入人们生活的废塑料仅有5亿吨,剩下的46亿吨则以填埋和遗弃的方式,流失在自然界的各个角落[11]



5亿吨被回收的塑料经过二次利用后,又会有相当一部分被遗弃或焚烧。于是,最终被焚烧的废塑料达到8亿吨,而遗弃或填埋的废塑料达到49亿吨——这意味着,人类生产的所有塑料制品,有近59%留在了自然界。

在当代,废塑料的处置情况仅比历史总体情况好一点:有55%的废塑料被遗弃或填埋,25%被焚烧,20%得到回收利用[12]。



就这样,因为人类自己的漫不经心和乱扔垃圾,性质稳定的塑料垃圾正在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占领"地球,将自己变成这颗星球历史的一部分。



在时光的轻抚下,这些被人们抛弃在自然界的塑料垃圾将存在多久?


02 旅程中:塑料有多难分解?

全球海洋和陆地上的塑料污染早已不是新闻,至少49亿吨的塑料已经成为这颗星球的一部分,参与到地球所有的生态系统里。其中可降解塑料的比例能够忽略不计——因为即便是可降解塑料占全球产能25%的中国,2018年的生物降解塑料产量仅有65万吨,还不到中国当年塑料产量的1%[13-14]。而其中可以完全降解的塑料,仅有不足10万吨。

对于已经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的难降解塑料,它们大多被人类工程师有意设计成经久耐用的结构,分解速度慢到令人发指。在海洋等环境中,塑料可以在紫外线、温度、水流、砂石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逐渐遭受物理破坏、化学分解和生物降解作用



物理破坏,能将塑料破碎成大小不一的碎块,从大块塑料转变为小块塑料、微塑料甚至纳米塑料;化学分解可以将塑料转变为其他物质,有助于它们破碎甚至消失;生物降解对于塑料的最终消失至关重要,总有一些奇怪的微生物以塑料为食物,它们或许是未来帮助人们处理塑料垃圾问题的关键之一。

塑料分解所需要的时间也很重要。如果你关注环境话题,相信一定通过不同途径了解到许多关于塑料分解的时间数据,它们通常是数年到数百年不等,如下图所示。


但实际情况却是,塑料对于自然来说还是一种非常年轻的物质,类似上图的数据其实并不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人们对于塑料在真实环境里的分解速率还缺乏明确的认识。在仅有的一些研究中,人们只是将塑料样品表面厚度、直径的减少作为"分解"的参考指标,强调一大块塑料的体积损失和质量损失,并未深究它到底变成什么[16-18]。

废塑料残留质量的角度,有研究者效仿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建立起一个"质量半衰期"的塑料分解速率概念,如下表所示[17]。



由此可见,不同塑料在不同的环境中有截然不同的保存时间。一个漂在海面的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矿泉水瓶,可能两年半后就能在紫外线、微生物和海浪的共同作用下损失一半的质量。



但是,一个埋在地下的HDPE(高密度聚乙烯,一种再生塑料)水管,可能需要5000年以上才能损失一半的质量。还有一些PS(聚苯乙烯)塑料制品,不排除要数千甚至数万年后才能损失一半的质量。



笼统地说,塑料可以在海面留存成百上千年在土地里留存成千上万年,也不排除数万年之久,这是现阶段人们对塑料留存时间的初步认识。更多的细节,比如沉积到深海沉积物中的微塑料会存续多长时间,目前还是未知数。而且质量的损失不等于化学意义上的完全分解——它们也有可能只是碎成了微塑料,并且人们对微塑料留存在自然界时间更不了解。

虽然不是永恒,但对于人的寿命、国家的兴亡、王朝的更迭来说,胜似永恒。

但有没有一种可能,让塑料存续得更久?

还记得前文里的琥珀吗?目前已知最古老的琥珀,形成于3.2亿年的石炭纪[20]。琥珀由树木分泌的天然树脂形成,其有机质结构远比塑料简单。但是,在适当的环境中,固态树脂却能在地层里保存数亿年,在经过一系列化学改造后,转变为琥珀,为人们打开一扇通往古代的大门。



塑料垃圾,在某种意义上会有着与天然树脂类似的命运,它们不会一直停留在海面或者地表一动不动,而是会逐渐停止运动,沉到泥沙中去,最后转变为地层中的物质。这就为塑料转变成人类文明的纪念碑,提供了可能性。


03 永恒的塑料:人类文明的纪念碑

塑料碎片已经实现了字面意义的"无处不在":从天上的云中水滴到地下的石油钻井,从数千米高的高山之巅到几千米深的大海之渊,从赤道地区的偏远岛屿到两极和高原的冰层,从马里亚纳海沟的深海动物到夏夜路边摊上的小海鲜,大大小小的塑料碎片分布在你我不曾注意的地方,甚至也分布在你我体内,为人类世地球送上最独特的点缀[21-30]。

如前文所述,在不同的环境中,受塑料材质、紫外线强弱、温度高低、微生物种类多寡及活动是否活跃等因素影响,塑料在自然界的存续时间大为不同,短则数年数十年,长则数千数万年。

但在一些地质过程的帮助下,塑料可能在地球上保存更久。

飘散到极地或者高山的微塑料,可能会比其他环境的微塑料保存得更好。当微塑料随着雨雪落到冰面上以后[30],它们会被逐渐冻结在冰里。冰层会遏制大多数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也能渐渐隔绝氧气和紫外线,有利于塑料的保存。如果转变为冰川内的塑料,则能够在冰川的生命周期里一直保存——它可能是数十万至数千万年。



在陆地上,数十亿吨计的塑料被埋在地下的垃圾坑里,可以保存至少成千上万年。但地下垃圾场并非一成不变,它们可能被后世的人们意外挖出,可能发生滑坡,也可能被河流侵蚀。最后,一部分填埋塑料可能在一段时间后,重新归于江河湖海。



如果埋藏地点未遭破坏,配合上地表一直缓缓下沉,最终让含有塑料的砂土深埋地下转变为岩石,那么天然树脂转变为琥珀的过程也有可能出现。这个过程可短可长,短则几十上百年,长则超过数十万年。在一些地质过程活跃的地区,一些塑料经过几十年已经与周围的砂粒粘为一体,成为学术意义上成立、但超过人们平常认识的岩石,只不过此类岩石并不稳定,随后还会发生其他变化[31]。



就像天然树脂一样,即使一些塑料已经保存在岩石中,它们也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形成我们无法预知的模样,也许它们会保留一点塑料的外观,也许会变成碳化的颗粒。就像这片远古的树叶,曾经复杂的生命物质沐浴在阳光之下,如今仅剩黑色的碳膜



即便岩石里的塑料消失,但它的形状可以继续存在,会有其他的矿物充填这个空间变成一个"带有形状信息的化石",例如下图就是菊石的生物遗骸消失后,黄铁矿充填在遗骸存在过的空间里,长出菊石的形状和精细结构。换言之,后世的某处砂岩地层里,或许可以发现一串(塑料)珍珠耳坠形状的"黄铁矿充填物",也许可以将它命名为"黄铁矿化耳坠化石",作为人类世的一种"技术化石",成为人类文明的纪念碑。



海底(及湖底)则是这颗星球上规模最大的微塑料埋藏地——垃圾填埋场里埋着的,主要是大块塑料。虽然海水里也漂浮着许多塑料,但微塑料最终会大部分沉到在幽深的海底(及湖底),与淤泥混合在一起[22,31]。



即便是地球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也早在1998年就发现了塑料垃圾。近年来研究也进一步表明,此处的淤泥中存在数量惊人的微塑料[33-34]。

延伸阅读:

海底深处一万米到底有什么?


总有一天,这些海底或湖底的淤泥,将会一如亿万年前的淤泥,变成富含有机物的泥岩。微塑料也会借此机会混进深海/深湖泥岩里,将旅途进行到底。它们的终极命运并不会与周围的生物残渣存在什么不同——都会遭受微生物降解、都会遭受氧化破坏、都会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释放出一些物质、都会残留下一些东西。

这些释放出来的物质,被我们叫作石油和天然气[35]。



殊途终将同归

千百万年前乃至更古老时代的生物残骸,将石油和天然气馈赠给当代地球,人们将它们加工成塑料;千百万年以后,保存在地层里的塑料将有可能重新转变为石油或天然气,完成一个精彩的超级轮回[19,37-38]。

在实验室里,人们早已可以利用特定的催化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使塑料分解成简单的烃类,生产出柴油、汽油甚至更简单的甲烷、乙烯[39-43],类似的过程一样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出现,只是需要的时间十分漫长。



也许,数百万年或数千万年后,这颗星球上的石油资源里,会有一部分来源于今日人类排放到大自然里的数十亿吨塑料,和未来将会继续排放的N亿吨塑料。

而只有到了那时,塑料的旅程才算真正结束。

源于石油,归于石油,这是专属于塑料垃圾的终极旅程。而在这个旅程里,它也留下了一些"技术化石",作为记录人类文明的永恒纪念碑。


30.Plastiglomerate,一种当代形成的全新岩石 | 这个单词来源于塑料(plastic)和砾岩(conglomerate),用来描述在自然火场中融化的塑料将一些砂石、贝壳或其他生物硬体,及其他人造物质粘合起来的产物,也许可以翻译为"塑化砾岩"。它质地比较坚硬,也许可以作为"技术化石",在自然界里存在很久。图源@文献[45]

该如何评价塑料的终极旅程,和它给人们留下的文明丰碑?

从石油到塑料,人类的工业文明将自然造物转变为工业造物,创造出一种自然界不曾拥有的物质形态,创造出古人不曾享有的便捷材料和便利生活。这是塑料旅程的前半段,辉煌并且荣耀。



从塑料原材料到微塑料垃圾,人类的无序活动为世界加入了一种新的物质,却没有很好地处置它们,使之散布全球,成为"人类世地球"的一部分,保留在这个时代形成的地质记录里,默默记载下人类活动后果。它们就像一座座丰碑,定格下这个时代的剪影。这是塑料旅程的后半段,苍白并且沉默。



从微塑料到地层中的分散高分子有机质,再到未来将要形成的石油和天然气,自然的伟力终将接手一切,用漫长的时光来消弭人类无序活动引发的种种后果。这是塑料旅程的终点,波澜不惊,但却也有几分精彩的回味。

这样的旅程应该对人们有所启迪。增加可降解塑料的产能、增加塑料无害化分解途径的研究、增加废塑料制油的产能、增加塑料回收利用的力量,都是人们应该从中学到的东西。

但人改变自己的意识和行为同样需要一个过程。如果一定要在现在找出一个第一步,严格的垃圾分类措施,或许是改变未来的一个小小起点。



末了,是时候问自己一声了:

明天就要严格实施垃圾分类了,家里的分类垃圾桶,都准备好了吗?



| END |

全文完,感谢阅读。

这是新栏目"星球科学评论"的Vol.009篇文章,欢迎关注。

星球科学评论
  • 策划撰稿@云舞空城
  • 视觉设计 | 陈随
  • 图片编辑 | 谢禹涵
  • 内容审校 | 王昆,巩向杰
  • 封面来源 | VCG


【参考文献】

npr.org/sections/goatsa
  • [9]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再生塑料分会. 2019年中国废塑料回收量1890万吨 回收率30%. 2020-04-01. (replastics.org/news_det
  • [10] 商务部.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17[J]. 资源再生, 2017(5).
  • [11] Geyer, R., Jambeck, J. R., & Law, K. L. (2017). Production, use, and fate of all plastics ever made. Science Advances, 3(7), e1700782. doi:10.1126/sciadv.1700782
  • [12] Hannah Ritchie and Max Roser (2020) - "Plastic Pollution". Published online at OurWorldInData.org. Retrieved from: 'ourworldindata.org/plas' [Online Resource]
ourworldindata.org/plas
  • [13] 消费日报网. 我国成世界塑料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 可降解塑料产量占世界产能25%. 2019-09-12. (xincailiao.com/news/newPlastic Pollution[13] 消费日报网. 我国成世界塑料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 可降解塑料产量占世界产能25%. 2019-09-12. (xincailiao.com/news/new
  • [14] 中国产业信息网. 2018年中国可降解塑料行业发展背景、产能需求及相关政策分析. 2020-02-06. (chyxx.com/industry/2020
  • [15] Booth A, Kubowicz S, Beegle-Krause C, et al. Microplastic in global and Norwegian marine environments: Distributions, degradation mechanisms and transport[J]. Norwegian Environment Agency. M-918, 2017.
  • [16] Weinstein J E, Crocker B K, Gray A D. From macroplastic to microplastic: Degradation of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 polypropylene, and polystyrene in a salt marsh habitat[J].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 2016, 35(7): 1632-1640.
  • [17] Chamas A, Moon H, Zheng J, et al. Degradation Rates of Plastics in the Environment[J].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2020, 8(9): 3494-3511.
  • [18] Brandon J, Goldstein M, Ohman M D. Long-term aging and degradation of microplastic particles: Comparing in situ oceanic and experimental weathering patterns[J].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2016, 110(1): 299-308.
  • [19] Zalasiewicz J, Waters C N, do Sul J A I, et al. The geological cycle of plastics and their use as a stratigraphic indicator of the Anthropocene[J]. Anthropocene, 2016, 13: 4-17.
  • [20] 宗普, 薛进庄, 唐宾. 追溯最古老的琥珀——树脂植物的起源与演化[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4(S2):111-116.
  • [21] LAURA PARKER. In a first, microplastics found in human poop. 2018-10-22. National Geographic. (nationalgeographic.com/
  • [22] Van Cauwenberghe L, Vanreusel A, Mees J, et al. Microplastic pollution in deep-sea sediments[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3, 182: 495-499.
  • [23] Andrady, A. L. (2017). The plastic in microplastics: A review.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119(1), 12–22.
  • [24] 张翔, 李铁成, 周红杰,等. 长庆油田气田水平井酸化压裂中树脂球的应用研究[J]. 中国石油石化, 2016, 000(0z2):227-228.
  • [25] 李小刚, 廖梓佳, 杨兆中, et al. 压裂用支撑剂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J]. 硅酸盐通报, 2018(6):1920-1923.
  • [26] University of Exeter. Micro-plastics in the Antarctic. 2018-06-11. Phys.org. (phys.org/news/2018-06-m
  • [27] Kelly A, Lannuzel D, Rodemann T, et al. Microplastic contamination in east Antarctic sea ice[J].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2020, 154: 111130.
  • [28] Zhang Y, Gao T, Kang S, et al. Importance of atmospheric transport for microplastics deposited in remote areas[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9, 254: 112953.
  • [29] Zhang Y, Kang S, Allen S, et al. Atmospheric microplastics: A review on current status and perspectives[J]. Earth-Science Reviews, 2020: 103118.
  • [30] Bergmann M, Mützel S, Primpke S, et al. White and wonderful? Microplastics prevail in snow from the Alps to the Arctic[J]. Science advances, 2019, 5(8): eaax1157.
  • [31] Woodall L C, Sanchez-Vidal A, Canals M, et al. The deep sea is a major sink for microplastic debris[J]. 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2014, 1(4): 140317.
  • [32] Fernandino G, Elliff C I, Francischini H, et al. Anthropoquinas: First description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n-made materials in recently formed coastal sedimentary rocks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J].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2020, 154: 111044.
  • [33] Peng, X., Chen, M., Chen, S., Dasgupta, S., Xu, H., Ta, K., Du, M., Li, J., Guo, Z., Bai, S. (2018) Microplastics contaminate the deepest part of the world's ocean. Geochem. Persp. Let. 9, 1–5.
  • [34] 星球研究所. 海底深处一万米到底有什么?2019-08-16. 知乎. (zhihu.com/question/3401
  • [35] 柳广弟, 张厚福. 石油地质学第四版[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9
  • [36] 斯坦福大学地球学院. Unravelling hydrocarbon charge history of the Shublik Formation, Central North Slope of Alaska. (bpsm.stanford.edu/unrav
  • [37] Gabbott S, Key S, Russell C, et al. The geography and geology of plastics: their environmental distribution and fate[M]//Plastic Waste and Recycling. Academic Press, 2020: 33-63.
  • [38] Taffel S. Technofossils of the Anthropocene: Media, Geology, and Plastics[J]. Cultural Politics, 2016, 12(3): 355-375.
  • [39] 钱伯章. 英国建第一套废塑料生产柴油商业化装置[J]. 国外塑料, 2011, 029(002):69.
  • [40] 陆江银. 废旧塑料催化裂解制汽油的研究[J].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01, 013(002):52-57.
  • [41] 刘塑边. 西安石油学院研制的废塑料炼油装置问世[J]. 工程塑料应用, 2003(07):27.
  • [42] 李厚洋. 废弃橡胶/塑料共热解制取液态油的实验研究[D]. 2015.
  • [43] 魏鑫嘉, 刘博洋, 王鸣,等. 废塑料裂解及塑料油精制研究进展[J]. 工业催化, 2019(2).
  • [44] Caitlin Taylor. Burning the Midnight Plastic: Researchers turn ocean debris into usable oil. 2017-04-10. 北卡大学威尔明顿分校新闻中心.
Burning the Midnight Plastic: Researchers turn ocean debris into usable oil
  • [45] Corcoran P L, Jazvac K. The consequence that is plastiglomerate[J]. 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 2020, 1(1): 6-7.
  • [46] Worm B, Lotze H K, Jubinville I, et al. Plastic as a persistent marine pollutant[J]. Annual Review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2017, 42: 1-26.
  • [47]Zalasiewicz J, Gabbott S, Waters C N. Plastic Waste: How Plastics Have Become Part of the Earth's Geological Cycle[C]//Waste. Academic Press, 2019: 443-452.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星球研究所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2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固体废物一般是如何处理的?
现在地球环境这么恶劣为什么各国没有把环境治理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