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加班到半夜12点多,回到家已经1点多了。我回到空无一人的家里,喂好我的小宠物,倒头就睡了。
今天中午和同事聊天,她讲起那天回到家的情形。父母焦急地在楼下等待,责怪她选择这份工作。她跟我谈起这些时,无比的疲惫和难受,她感觉,自己承受不起父母这份责怪带来的内疚。
最近的工作很忙,所以有几次都回去比较晚,同事常常叫顺风车回家。这个事情也被她父母责怪了,以至于她也感觉顺风车是不是好像不安全。她告诉我,她能够理解,处处遭受父母的指责和批评,这是"父母的焦虑",可是"因为他们是我的父母,是这个世界上不可替代的存在,所以得到他们的支持,对我来说很重要。"
所以,她很希望自己的选择能够得到父母的支持。可是,父母不支持自己,是一个很难改变的既定事实。
我回想自己过去几个假期回家的情形,如果我和同学、朋友嗨到半夜12点以后,我妈也常常难以入睡,哪怕在沙发上睡着了,也总是半梦半醒,不停地在窗户里看看我有没有回来。焦虑体质,是这个世界上,妈妈们的集体人格。
可是,我和同事非常不同的是,我从来不会感觉到内疚。
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我开始意识到,不论我如何做,我妈都会焦虑。那份焦虑不是因为我怎么样了,而是因为她对自身处境不可控的担心和焦虑。这不可控的一部分,就是她儿子是不受她控制的。
慢慢地,我知道,表面上,她焦虑的是我半夜12点还没有回家,加班到12点如此辛苦劳累。可是根源上,她焦虑的是自身处境的不可控,只是恰好,我成为了她处境的一部分。
恰好,我成为你处境的一部分,这是一种缘分,还是一种责任?
我和对象吵架的时候,常常令我非常无奈。我最常问的一句话是:"你到底要我怎么样,你才满意?"对象的回答往往包含这样一个含义:"你怎么做都不能令我满意。"
在争吵中,我们对一个对象生气、愤怒后,这份愤怒的情绪往往不会因对方的任何行为而消逝。因为,我们气愤的不再是对方最初那个行为,气愤慢慢变成对自身处境的极度不满。正如王小波的那个金句: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我们因无法控制自身处境而感到愤怒。恰好,你成为了我当下处境不可控的最重要的一部分。
曾经有来访者告诉我,有一次他做出了一个重大选择。那个是他一直都非常想实现的愿望,但他不确定自己能否坚持,能否面临这个选择带来的各种挑战和不确定。而且他非常清楚地知道,这个选择会遭到母亲的极力反对。所以他打电话给母亲,告诉她自己的选择,果然母亲表达了不同意。随后,他据理力争,表达这是自己非常想要的东西。没有经过几轮争论,电话那头的母亲竟然表示:"那好吧,你去做吧。"
这个反应,令来访者措手不及。他告诉我,他从很多心理学权威那里,学到了这样一个观念——我的问题很多是来自父母和家庭成长环境。所以,父母对待我的方式,成为了一种可以解释自身痛苦的理由。但是,这个电话突然让他觉得,自己的母亲并不是想象的那样。这个理由好像突然不存在了,这令他非常困惑,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做。
"所以,之前的痛苦,都是你妈(停顿)逼的。可是当你妈(停顿)不逼你了,你反而不知所措了。"
"是的,而且好像,我只是找了一个借口。如果我没有做好,我能够说这是因为我妈总是反对我,没有给我支持。但是,现在我只能自己承担这个责任。"
"听起来,你不想承担选择的责任。"
最近我上完了一门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网络课程。存在主义中,自由和责任的主题令我印象深刻。在亚隆的书中,有一个极端的心理治疗的对话案例:
这是凯泽提出的"治疗师不存在规则"——
患者:可以告诉我治疗包含什么内容吗?我是指有什么步骤。
咨询师:步骤?我不确定是否完全了解你的意思,但是如果我理解正确的话,我的回答是没有步骤。
患者:(礼貌地微笑)噢,当然了,我只是想问你想让我做什么。
咨询师:我认为刚才说的"步骤"就是这个意思。
患者:我不明白(沉默了20秒)。我的意思是是,当然了,你必然会期望我做什么,不是吗?
咨询师:你似乎很确信在这里必然会被期望做某些事。
患者: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咨询师:就我所知,不是的。
患者:那,我……我……我不懂了。
咨询师:(微笑)我认为你理解我的意思,只是你不敢相信。
患者:你说的没错,我的确不认为你真的是这个意思。
咨询师:(停了10秒钟)我的确是这个意思。
患者:(不安地沉默了60秒,继续尝试)我可以谈一谈我的惊恐发作吗?
咨询师:你好像无法相信我的话。
患者:很抱歉……我不是故意的……可事实上,我完全无法确定我是否真的……对不起,你刚才怎么说的?
咨询师:我说,你好像无法相信我的话。
患者:(微微摇头,好像有些生气)不是,我的意思是是我是否可以……(抬起头,和咨询师目光交汇,笑起来。)
不能对自身处境承担全部责任,是我们共同的焦虑来源。在存在主义中,这个来源的终极议题是——这个世界没有一个既定存在的意义。
2017年最火的一本书《未来简史》中,作者提到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现代化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人们通过放弃既定意义,来换取力量。当科学击败宗教的那一刻,人类开始不再相信,有一个上帝在创造人类社会的意义,我们行善、积德、修行都有一个既定意义——获得来世幸福(或死后上天堂)。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的"宗教"——人文主义。简单来说,人文主义主张:人的内在体验是世界运行的宗旨。作者用5张图片解释了人文主义的方方面面——1,人文主义政治:选民能做出最好的选择。2,人文主义经济:顾客永远是对的。3,人文主义美学:看的人觉得美,就是美。4,人文主义伦理:感觉对了,就做吧(同性恋合法)。5,人文主义教育:为自己而思考。
所以,内在体验的多样化让世界的宗旨开始变得不确定,变得复杂而分裂。一方面,我们享受着人文主义带来的极大自由——我可以成为我自己,而不是上帝的子民。另一方面,面对人文主义背后巨大的重担,为自己的自由选择承担责任时,我们不堪重负。
"我支持民主党,觉得虐恋文学很美,喜欢消费速配社交软件,学习小众技能,可是,我这样做,对吗?"当我们在做出选择时,就是一次次地创造个人意义,可是这意义是我个人赋予的,它没有根基。在存在主义中,这种"无根感"成为我们惶恐的来源。我们需要一个根基作为避风港湾。
所以,家庭成为了这个避风港。当我们问出这个"对吗?"的时候,自动脑补了父母的回答"对的,去做吧""不对,这是在浪费生命。"
当处境令人痛苦,进退两难的时候,我们还可以说"都是你妈(停顿)逼的"。不是吗?
所以现在你觉得:恰好,我成为你处境的一部分,是一种缘分,还是一种责任呢?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曾旻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