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火的白藜芦醇到底是什么?

红葡萄酒中所含的白藜芦醇,经常被当作"有科学证据支持"的保健成分而受到追捧。近30年来,关于它的研究论文多达上万篇。

2012 年,一位相当具有影响力的美国教授被证实学术造假,而白藜芦醇的功效研究正是他的重点领域。虽然白藜芦醇是否有效,并不会因为这起学术丑闻而改变,但不少学者不得不承认,这种物质对人体的功效仍然属于"水中看花"。


学术造假事件

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卫生中心是白藜芦醇功效研究的重镇之一。其心血管研究中心主任、外科系教授迪帕克·达斯(Dipak K.Das)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发表了数以百计的研究论文,其中大量是关于白藜芦醇的。2008 年,康涅狄格大学收到了一份匿名举报,说达斯的实验室没有人能熟练进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的操作,却发表了许多该操作的图片。大学立即组成调查组,开始调查。

2012 年, 调查完成,形成了长达 60000 页的报告,光是摘要就有 60 页。结论是:达斯教授发表的论文中有 145 处篡改和伪造数据。据此,大学冻结了达斯教授的科研经费,并且拒绝了他向联邦政府申请到的 89 万美元的科研经费。除此之外,大学还向 11 家学术刊物通报了调查结果,导致 20 篇论文被撤销。

2012 年 5 月,达斯教授被康涅狄格大学开除。他拒绝承认学术造假,在2013 年宣称起诉康涅狄格大学,指控大学侵犯了他的名誉权,并索赔 3500 万美元。后来,他又发起了另一起诉讼,要求恢复工作。不过,还没有等到开庭,他就离开了人世。

达斯教授曾经发表了大量关于白藜芦醇的论文,很多论文经常在白藜芦醇的营销中被引用。这一学术丑闻使得白藜芦醇的研究受到了许多怀疑。

University Suspects Fraud by a Researcher Who Studied Red Wine


研究,起源于脑补的营销概念

白藜芦醇是否真的有效,并不会因这起学术丑闻所改变。不过,白藜芦醇的研究颇有"先打靶,后画圈"的嫌疑。

1939 年, 日本学者从一种有毒植物白藜芦中分离出了一种新的化合物,根据其化学结构命名为"白藜芦醇"。在此后的几十年中,又在其他一些植物中发现了它的存在。

1980 年代之后,有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它的生物活性,不过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这种物质开始变"热"是在 1990 年代。1991 年,美国有个电视节目介绍了著名的"法国悖论":法国人吃很多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却不高,并且给出了一个可能的解释——法国人大量喝红葡萄酒,是葡萄酒起到了保护心脏的作用。

这一消息引发了公众的巨大关注,葡萄酒商们当然更高兴, 大力推动"红葡萄酒有益健康"这个概念。喝葡萄酒所伴随的生活方式、葡萄酒爱好者的经济状况、葡萄酒中的酒精、单宁等成分,也都作为"法国悖论"的原因得到了许多研究,不过结论都不那么赏心悦目,基本上属于"或许是,不确实"的状态。在这样的热潮中,白藜芦醇得到了空前的关注。


结论依旧雾里看花

白藜芦醇是一种酚类化合物。某些植物在受到真菌、病毒之类的外来侵袭时,会产生白藜芦醇进行防御。这样的代谢产物一般具有抗氧化、抗菌功效,所以对动物或者人有生物活性也毫不意外。关键是:这种物质有什么样的活性?需要吃多少才能体现出活性?在这个量下会不会有毒副作用?

迄今为止,对白藜芦醇的活性研究,多集中在"保护心血管""抗癌""抗衰老"这几方面。在 2010年之前的十几年中,研究大多是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细胞实验可以直接显示物质对细胞的作用,动物试验则可用大剂量去探索"可能的功效"和安全性。这些实验可以用来引导人体试验的设计,但要证实白藜芦醇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和安全性,还必须进行大规模的人体试验。

Resveratrol: The Hard Sell on Anti-Aging

2010 年,世界上研究白藜芦醇的科学家们举行了一个"白藜芦醇与健康国际研讨会"。交流讨论的结论是:"在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中展示了希望,但需要人体试验。"2012 年12月召开了第二届研讨会,有了更多更新的研究,然而总的结论还是依旧。过去几年中,零星出现了一些小规模的临床试验。到了 2014 年底,又举行了第三届研讨会,出现了更多研究,动物试验结果和作用机理的研究也更为广泛,但对于人体中的作用,依然还是雾里看花。商家可以拿着这些研究去忽悠公众,而科学界的从业人员却总是说"这些研究不足以得出有效的结论"。


我们到底需要它吗?

按照白藜芦醇与健康国际研讨会的的总结,有充分的证据支持白藜芦醇在动物试验中的健康功效。不过,动物实验中的"有效剂量"都很大,换算到人身上,相当于需要每天几百到两千毫克。而一瓶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总共只含有几毫克,白葡萄酒中更只有零点几毫克。

也就是说,哪怕是"大量"喝红葡萄酒,人们从饮食中获得的白藜芦醇还是很有限的。这么低剂量的白藜芦醇能否产生健康功效,无法由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来推测。而要达到动物实验中"有效"的剂量,只能通过白藜芦醇补充剂来实现。基于这样的思路,保健品商家就推出了各种各样的补充剂产品。

Resveratrol and Clinical Trials: The Crossroad from In Vitro Studies to Human Evidence

不过,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白藜芦醇补充剂,消费者需要明白,补充剂经过提取加工和服用,其代谢与剂量效应关系有可能不同;即使是服用补充剂,每日推荐的服用量也只是在几十到几百毫克之间,与动物实验中的"有效剂量"仍有差距;另外,大剂量服用白藜芦醇补充剂的安全性,只有短期的实验证据,长期服用是否产生危害,现在还无从得知。

What Is New for an Old Molecule? Systematic Review and Recommendations on the Use of Resveratrol

简而言之,基于目前的科学证据,服用白藜芦醇补充剂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合理食谱、营养均衡,才是最稳妥、更合理的选择。


云无心 美国普度大学食品工程博士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新发现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3 个回答,查看全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