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心理学类研究中,被试的排除标准包括「具有心理学背景」?

很多心理学类的研究会排除心理学背景的被试,甚至也有一些主试把有心理学背景的被试和职业被试一样称为"被污染的被试",原因大概有以下两点~


1.具有心理学背景的被试对经典的实验范式/相关心理学理论比较了解,容易猜出实验目的

有不少答主提到了"需求特征",那么,什么是需求特征呢?

需求特征:被试可能会自发地对主试的实验目的产生一个假设或猜想,然后以一种自以为能满足这一假想的实验目的的方式进行反应。

其典型表现有霍桑效应(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的情况)和安慰剂效应(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

对于有心理学背景的被试来说,"安慰剂效应"还有另外一种可能——猜到了自己被分在对照组啊!(主试发给我的据说有神奇功效的药水,其实是白开水吧?)

心理学专业的被试的需求特征也分为几种情况:

1)对经典的实验范式很了解

例如,Stroop、Simon、Flanker、反眼跳任务(anti-saccadetask) 等都是研究冲突效应的几种经典的实验范式。即使心理学的学生学业不精,不知道眼前的实验都是什么范式,他们往往也可以识别出这是冲突范式,从而猜测出实验目的。

2)对相关的心理学理论很了解

例如,我参加过一个关于情绪启动和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TAT)的实验,观看了一组有关灾难、环境污染等可能引发人消极情绪的图片(情绪启动)以后,我需要根据主试呈现给我的一张含义模糊的图片编一个故事(主题统觉测验)。当时作为心理系大一学生的我,其实已经知道TAT的原理是投射,因此我根据我猜到的实验目的,把一些消极的内容有意识地投射到了我编的那个故事里(我编了一个消沉的悲剧)。没错,我是有意识地这样做的。

所以,我真的被那些图片启动了消极情绪了吗?我编的故事反映的都是我潜意识里被主试的图片所启动的消极情绪吗?

3)社会赞许性

社会赞许性(social desirability)是指人们倾向于做出一些迎合社会需要的行为。

社会赞许性其实是普遍存在的,而对于有心理学背景的人来说,这一点可能也是基于他们对于心理学相关知识的了解。

例如题主提到的单相抑郁出现双相表现的前瞻性研究,双相障碍的筛查工具信效度研究等。相比非心理学背景的受测者来说,有心理学背景的人对于抑郁、双相障碍的相关知识更为了解,他们更清楚每道题测的是什么,而有的受测者受到社会赞许性的影响,就可能倾向于选择更加"正确"的选项,那么这些测量工具的信效度结果就受到影响了。

另一方面,这些量表的使用范围是广大群众,他们中更多是非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人,对于题目的理解可能与心理学专业的人不同。那么假如量表中的有些题目描述得过于专业了,用了太多专业术语,非心理学专业的人就会理解困难。为了验证量表真正的信效度,为了保证量表的适用范围,这些研究就不能让太多心理学背景的受测者参与进来。


2.具有心理学背景的被试可能有更多练习效应,相比其他被试容易取得更好的成绩

1)有更多机会参与同类实验

心理系学生在招募被试时,通常会标"招非心理系被试(大一除外)",因此心理系大一的学生作为心理学的小白,会有很多机会去参与心理学实验。

当然,勤奋好学又满怀科研梦想的心理系小白们也很乐意去参与实验,近距离接触和体验自己未来可能要做的事情,顺便与直系学长学姐们建立更多的联系。

因此,心理系学生在大一期间参与心理学实验的机会往往是大于其他专业的学生的,而现在很多心理学实验需要测按键的反应时,那么他们的按键反应就容易出现练习效应。也就是经过大量的"按键-反应"练习,他们的反应时成绩容易因为多次练习而逐渐提升。

2)熟悉实验范式

另外,心理学的学生在学习实验心理学的过程中,几乎会把心理学实验的各个经典范式体验一遍,而现在很多心理类实验的范式是从经典实验范式改编过来的,因此有心理学背景的被试相比其他被试会更加熟悉此类实验的"套路",从而比其他被试取得更好的成绩,作为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再举个例子,如果一个有心理学背景的人和非心理学背景的人比赛,用最快的速度读出下方的文字/颜色,谁会胜出呢?

如果有心理学背景的人赢了,也许不一定是TA有多么聪明,而是TA在课内外做过很多次关于Stroop效应的实验呀~


当然了,也有一些心理学实验招募被试时并不排除心理学背景的被试

1.因变量的操作性定义是不受被试主观控制的生理指标(如血压、心率、脑电等等),当然,这些指标也不会受到练习效应的影响

2.实验设计非常新颖,实验目的非常不好猜

3.研究对象就是有心理学背景的人

4.经费不足(发不起被试费),所以实在招不到被试的心理学毕业生们(只好互相帮助了T_T)

……


学心理咨询,到简单心理Uni: 简单心理Uni - 最有态度的心理咨询学习社群


我们还有公众号哟~ 关注简单心理Uni (微信号:jdxl-uni) ,行业大咖的免费课程、专业咨询文章、读书会、专题课程,与10万+成长中的咨询师一起学习一起飞!


「简单心理Uni金牌基础训练课程·2018年春季班」正在招募中~2年,理论、实习、督导缺一不可的系统培训,和你一起成为可靠的咨询师!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简单心理Uni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8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为什么很多人都认为做科研就得忍受清贫的生活?
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如何进行心理干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