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看恐怖片不害怕,有的人却被吓得要死?

看了一圈答案,很多答主主要集中在了个人体验和恐怖片的专业布局方面,而在这里我就从生物学角度,简单阐述一下胆大、胆小的生物学原理。

为什么恐怖片让你产生恐惧感?

这个问题就回到了恐惧感的生理机制,2013年加州理工学院的Ralph Adolphs在学术期刊Current Biology上发表了一篇相当详尽的关于恐惧的生物学综述。

首先,恐惧感在激发层面,可以分为三种,通过远程激发的,通过皮肤接触的以及通过内脏感知的恐惧。而我们所说的恐怖片所带来的恐惧,就是典型视觉和听觉上的远程冲击。还有例如进鬼屋这种更直接的恐惧激发,就是混合了远程和触觉两方面的激发。而我们眼睛和耳朵所收集到的信号,通过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听觉中枢、丘脑等的处理,最终到达基地外侧杏仁核,从而产生了该区域的持续神经高电位,而进一步带来了例如颤抖、焦虑和行动停滞这样的所谓恐惧的表现。


下面就回答一下题中关于胆大和胆小的原因。首先,从定义上,胆大和胆小这两个非常口语化的词所指向的无非就是人对恐惧刺激的敏感性。在熟悉了上述恐惧的生理学机制以后,这个生物通路上的任何一个环节的个体化差异,都有可能引起所谓的胆大和胆小的区别,例如对同一恐惧刺激的摄入程度、大脑皮层的处理速度,杏仁核的电位强度以及后续的反射性的敏感度。

先天性的"胆大和胆小"

顾名思义,先天性主要就是由基因调控的可遗传的因素。在这里列举几个引用率比较高的调控恐惧反应的基因和其作用。

Zinc transporter 3 (ZnT-3)

2006年哥伦比亚大学的Vadim Bolshakov组在PNAS是发表了一篇阐述锌离子转运体3在杏仁核外侧核以及听觉中枢3号颞区调控恐惧反应的研究。简而言之,该基因锁编码的蛋白在人脑区中因人而异,表达量较高的那部分"胆小"人群会对听觉的恐惧更加敏感,而反之,表达量较低的人群就表现出了"胆大"。

上图概括了这一机制的原委。这类锌离子通道仅在中枢的输入端有富集,导致了此处大量的含锌离子的神经囊泡参与了下游的反应,消除了GABA的神经抑制功能,而使得杏仁核持续放电,更敏感地产生了恐惧的反应。

stathmin

同样来自于Vadim Bolshakov组,于2005年发布在Cell 上的一篇研究。

他们发现这个stathmin基因所表达的蛋白Oncoprotein 18高度富集在杏仁核外侧核。 Stathmin基因敲除鼠明显表现出杏仁核维管束的增加,这一变化也使得维管束构建神经通道的速度和弹性急剧降低,从而破坏了杏仁核信号传递的长期势差,导致这一基因缺陷的老鼠表现出先天性和获得性的恐惧迟钝和记忆衰退。所以在这个层面上,由于stathmin这个基因的缺失而引起的迟钝,绝不是大多数人所希望具备的"胆大"。

BDNF-Trk B Signaling

最后一个要介绍的基因是脑源性神经趋向因子-酪氨酸激酶B通路对恐惧的调控。

BDNF作为一个神经激素,在杏仁核、海马体以及前额叶皮质中都有大量的表达。其下游激活的酪氨酸激酶B通路能有效引起大量基因的转录,从而维持恐惧感应的正常运作。但是在一部分人群中,这个通路中一些蛋白的功能性点突变会极大影响人对于恐惧信息的获取和感知。例如,TrkB下游的PLC蛋白中的Y816氨基酸的失活突变,就会引起这一部分人群对于感知恐惧存在缺陷,而FRS2中的Y515的突变则会引起大脑后期处理改恐惧信息的迟钝。这些基因的多态性,也直接影响了人群对于恐惧感之的敏感度。

获得性的"胆大"和"胆小"

当然,人之所以会对恐怖片中的那些"鬼怪"、"幽灵"、"小丑"产生恐惧感,一定是有后天长期记忆的影响。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只有记忆存储中对这些事物产生了不好的联系,才会进而转化为恐惧的情绪表现,而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获得性恐惧。(learned fear)

介绍一个很著名的心理学实验(Little Albert Experiment).

1920年心理学家Rosalie Rayner对一个化名为Albert的九个月的婴儿,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试验。首先在他面前展示了他之前从未接触过的白鼠、兔子、狗、毛绒面具、烧焦的报纸等事物,Albert在脑电波测试中并未对其中任何一项事物产生恐惧感以及相关反应。随后,Albert和白鼠被放置于一个垫子上,Albert每触摸一次白鼠,Rayner就在后面用锤子发出刺耳的声音,在经历了数十次这样的尝试以后,Albert在见到老鼠时都会产生自发的恐惧感。

举这个实验的例子,就是为了说明,恐惧其实很大程度上和后天的接触环境和文化背景有关。例如,同一电影中出现的形象,在某些文化背景下视为恐怖的代表,而在另一文化背景下却是吉祥的象征,这也能侧面解释很多人对同一事物的"胆大"和"胆小"的反应。

回答就到这里,权当抛砖引玉,欢迎各位提出讨论。这类社会性的现象,绝大多数都是由先天性基因和后天性环境所综合形成的,所以一定要根据实际的背景去推断和分析,切不可泛泛而谈。最后,放上引用的文献。

  1. Adolphs, Ralph. "The biology of fear." Current Biology 23.2 (2013): R79-R93.
  2. Kodirov, Sodikdjon A., et al. "Synaptically released zinc gates long-term potentiation in fear conditioning pathway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3.41 (2006): 15218-15223.
  3. Shumyatsky, Gleb P., et al. "Stathmin, a gene enriched in the amygdala, controls both learned and innate fear." Cell 123.4 (2005): 697-709.
  4. Mahan, Amy L., and Kerry J. Ressler. "Fear conditioning, synaptic plasticity and the amygdala: implications for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Trends in neurosciences 35.1 (2012): 24-35.
  5. Harris, Ben. "Whatever happened to little Albert?." American psychologist 34.2 (1979): 151.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Vaciry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36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恐怖片」和「惊悚片」有什么区别?
人会预感到死亡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