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史上有被取消或被搁置的计划吗?都有哪些背后的故事?

被取消或者搁置的计划有很多。

中国航天起步并不算太晚,1970年我们就把第一颗卫星送上天了,后续其实启动了很多项目,但由于财力不足等等原因,许多都下马,或者暂停了。

下面说一个鲜为人知的"灯塔一号"计划。

美国的GPS系统,中国的北斗系统,现在已经无人不知了,但是他们的前世,知道的人不多。"灯塔一号"计划就是北斗的前世。


GPS系统的前世

我们先说一下GPS系统的前世,也就是"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美国人当然要密切跟踪了,生怕卫星扔一个炸弹下来。跟踪过程中,无意发现收到的无线电信号出现了多普勒频移效应。也就是说当卫星飞近地面接收机时,收到的信号频率逐渐升高;而飞过以后,频率就逐渐降低。这个和火车靠近我们,声音变得刺耳,远离时,变得低沉是一个道理。然后老美就想到,可以用这个效应来确定卫星轨道。反过来,如果卫星的轨道已知,就可以通过多普勒效应确定地面接收机的位置。

在大海上航向,准确确定位置非常不容易。为了解决北极星核潜艇在深海航行和执行军事任务时需要精确定位,1958年美国启动了"子午仪计划"。我非常怀疑,这应该就是为了让北极星核潜艇能够准确的发射导弹,以便准确打击苏联。如果没有精确的初始位置,就没法给导弹注入初始参数。

从1960年4月到80年代初,"子午仪计划"共发射30多颗。1964年6月发射第一颗定型导航卫星"子午仪5C-1"号,交付海军使用;1967年7月"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组网实用并允许民用。1972年开始执行"子午仪"改进计划(TIP),共发射3颗卫星,主要试验扰动补偿系统,大大提高了轨道预报精度。1981 年5月发射经过改进的实用型"子午仪"号卫星(NOVA);1996年,"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退出历史舞台。

再后来,就是GPS系统的时代了。


北斗系统的前世

不知道中国当时是怎么考虑的,在1960年代末就启动了类似"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的一个计划,叫做"灯塔一号"计划(691工程)。"灯塔"这个名字挺好的,不比"北斗"差。


提起"灯塔",我们现在完全无感,但在那个年代,大家都心中会响起一首解放初期传唱颂扬共产党的歌:"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灯塔"与"北斗"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象征高挂天宇、永远不落的指路明灯。


1967年,海军提出发展导航卫星的建议。1968年7月9日,国防科工委提出尽快完成方案论证。1970年11月论证结束,并命名为灯塔一号导航卫星。1972年—1979年,完成了第一批样星的模装和试验,1980年12月31日,停止研制,最终下马。


几乎和美国同时起步的中国导航卫星计划灯塔一号,熬过了最艰难的文革岁月,却在改革开放时下马了,因为缺乏文献资料,当时这个项目一定是高度保密的,所以具体原因已经无法确知,现在连张照片都找不到。


多可惜啊,先后历时十几年,不知多少科学家、工程师为它付出心血。正样星都研制完成,却最终没有机会发射。现在还能查到很多名人简历里提到曾经参与灯塔一号计划。比如:

陈景贵,卫星电源专家。男,1942年5月出生,吉林省辉南县人。196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化学专业毕业。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十八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研究所所长,天津市科协五届常委。主持了我国"灯塔一号"导航卫星太阳电池方阵的研制及"东方红二号"同步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甲"、"实践二号"卫星电源系统的总体设计,创立了一套卫星电源设计理论,为我国卫星电源系统设计奠定了技术基础。


唐军: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十八研究所研究员 1940年生。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十八研究所研究员。1969年主持"灯塔1号"导航卫星太阳阵研制,成功地研制了壳式叠瓦太阳电池阵,为国内首创,并主持生产了正样产品,通过了卫星总体各项考核试验。

我猜测,灯塔计划下马和运十等型号下马的原因都类似:中国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且在那个年代,还认识不到导航卫星有如此之大的民用价值,国家财力有限,只能忍痛割爱。


时隔20年之后,中国重启自己的导航卫星计划,2000年10月31日,北斗-1A卫星发射成功。2018年3月30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三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2018年底继续加速建设,密集发射,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2016年11月10日,中国成功发射脉冲星试验卫星,被称作宇宙灯塔。


在第三个中国航天日的今天,真希望把灯塔一号找出来,放进国家博物馆。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逝水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3 个回答,查看全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