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不要臉”能混得更好,那我們為什麼長期以來都要接受“要臉”的教育呢?

在经济学研究中教育和工作的选择是不可分割的双生子,人如何通过接受"要脸"的教育来"不要脸"得混得更好,是近20年来一代代劳动/教育微观经济学者们笔耕不辍一直致力研究的问题。希望以下这篇1997年发表在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上的文章能够对知乎上回答此类问题或多或少带来一些启发,同时也有助于知乎上对微观结构经济学有兴趣的人了解究竟什么是结构经济模型。

Michael P. Keane 和Kenneth I. Wolpin 1997年的这篇名字叫 The Carrer Decisions of Young Men的论文可以说是劳动经济学和教育经济学里面的九阴真经式的论文,之后20年来所有讨论个人教育和劳动选择的论文几乎都是从这篇论文的结果演化而来,无出其左右(1435次引用)。Keane和Wolpin也因此被誉为教育经济学目前还活在世上的两大绝顶高手,世称北Wolpin南Keane。这篇paper虽然写于20年前,但是所呈现的技巧之成熟,以及发现之重要俱已登峰造极,下面我只是选取简要内容述之。

这是第一篇用微观动态结构模型来估计年轻男性教育,工作以及职业选择的论文。作者使用了包含11年观测数据的,1979年的美国公布的国家劳动力市场统计数据(NLSY)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非常酷炫的动态结构模型,完美拟合了北美年轻男性是如何规划投资个人的人力/技术资本积累(human capital)从而导致最后的教育和职业选择之路的。这篇文章相比之前用简单线性回归模型来拟合数据而言,做出的最大贡献是通过经济学的手段完美诠释了史记中陈涉世家的这段故事: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勿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叹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传统的理论认为如果每个人的劳动市场的借贷条件和经济水平相当的话,那么他们也应该在教育的选择上相仿。而Keane and Wolpin则掀开桌子叱喝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你现在的教育选择实际上是取决于你自己之后想要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啊!正是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下面我们来简单看看他们究竟是如何证明的。

作者使用了NLSY数据中年龄在16到26岁的1400位白人男性作为观测。每一年他们都会是一下五种类型中的一种:读书人(接受教育,广积粮,缓称王),白领工作者(收入颇丰的职场胜者),蓝领工作者(收入普通的职场工作者),以及从军或家庭工作者(基本上最后一类涵盖了没有明显收入衡量的职业人群,比如说家庭工作和部队军人都是那种明面上没有工作,但是实际上是存在或高或低产出的人)。

1997年的第一版模型其实是相当简单的,我们可以把他想象成一个养成型的RPG游戏。在每一期,每一个人都会选择这五种职业中的一种,比如说选择读书人这个职业,基本上就放弃了工资收入,但是你可以积累个人经验值(也就是RPG游戏中的智力成长)。如果工作的话,你无法积累个人经验值,但是你可以积累战斗经验值(也就是RPG游戏中的武力成长)。智力偏高型的人可能更适合做白领(也就是RPG中的法师),而武力偏高的人可能更适合做蓝领(也就是RPG中的战士)。当然你也可以成为辅助(家庭工作者)或者狂战士(军人)。

当然根据不同职业的选择,以及不同的技能点(智力:受教育程度,武力:工作年限)的设定,以及不同的职业选择会产生不同的长期动态的报酬。模型当然也包含了各种随机的因素,例如有些人虽然读书少,但是就是当了白领或者赚到了很多钱,这里人算是天选之人。也有一些人读书很多,最后过着贫苦的日子,也就是俗称的天厌之子…… 每一个玩家(白人男性)小心翼翼地规划自己的人生之路(接受怎么样的教育,以及怎么样混),他们也在每一期面临着命运之神的无情审判,每一期都可能会遇到好事(某一种职业获得丰厚的回报),也可能会遇到坏事(即使再努力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他们就这样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过着自己的人生……

我们先来通过下图看看数据大概是什么样子的:



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86%的人选择在16岁的时候上学,但是在17岁的时候就只剩下75%的人了,18岁的时候就剩下42%的人了(由此可见上大学是在当时对于大多数美国白人男性来说多艰难的一个决定)之后便逐年递减,一直到22岁的时候出现另一个高峰(因为大学毕业),而到了25岁的时候只有5%的人还在坚持接受"要脸"的教育。当然相比选择继续教育的百分比逐年递减,相对而言是工作的倾向性逐年递增,37%的人在18岁时候选择工作,而到了23岁的时候77%的人都会放弃继续接受教育,投入职场。

而一旦职业选择选定了,实际上是很难在各种职业之间相互转换的,从下面这张表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上学可以说是相对而言最难在短期(1年)内轻易改变的选择了。上学是一份"难进难出"的职业,上一期在上学那么下一期有69%的可能你还是会上学。如果你这一期在上学那么有91%的可能性你上一期也是在学校里面读书。相比而言从事辅助类职业的家庭工作者,可以说是"易进易出",超过一半的家庭工作者这一年从事家庭工作,下一年或去上班或去学习。同样如果你这一年是家庭工作者,超过一半的人上一年可能在学校或者在工作。家庭工作可以说对于大部分白人男性而言都是一份"过渡性"的工作。



如果我们观测回报率(工资)的话,我们也可以从下面的表格看到,对于不同程度的教育累计对于不同的职业在不同年龄是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的。比如说白领和蓝领在21岁时候的工资非常相近,但是21岁就是一个分水岭,之后白领的工资会高出蓝领20%左右(可以猜想是因为大学本科文凭的作用)。而从事军事职业的人员回报整体较低,当然这是因为我们只能看到他们的收入部分,许多隐性收入并不能直接观察到。



模型当然做出了一些假设上的妥协,比如说我们假设一个人最终的工作年限是65年,65年之后游戏结束,不管是从事何种职业一律歇菜。模型的估计显示了对于一个白领职员来说,多受一年教育会在将来每一年都给他9.4%的职业技能(工资)加成,对于蓝领来说则是只有1.9%的加成,而对于军事职业者是4.4%(如果算上隐性收入的话实际上真是数字应该更高,实际上这很好解释了为什么现在部队其实很看重文凭,因为文凭在部队里面可能意味着更好的上升通道)。

从工作经验的累积角度来看则恰恰相反。第一年的白领工作经验会给当下工资直接带来11.7%的加成,蓝领工作则在这方面超出,第一年工作直接带来14.3%的经验加成(工资)提升,如果能工作满25年的话(达成"老师傅"成就),每年还有9.8%的额外提升。在第一年参与工作之后,每一年的工作经验会分别给白领和蓝领职员带来6.7和7.5的工资加成。而模型也估计了当时的大学本科的上学成本大概是3000美金一年,读硕士成本是2万6000美金。

作者根据把模型的估计直接应用到了实际数据当中去并且制成了下面的图片,作者通过实际看到的数据(黑色粗线)用估计出来的数据结合动态规划预测了25岁之后到65岁每个年龄段不同职业的分布。我在这里不一一例举所有的职业的图片,我们只看白领和蓝领的职业分布情况。如果我们简单的用静态模型(让我们说,我们用一个AI模型,或者是机器学习的方法,只使用16~25岁年龄段的数据去拟合)去解释或者拟合教育和职业选择的现象的话,已有的数据很容易导致一个非常偏差的错误预测(65岁的时候社会上只剩下白领职业者)。相反的结构动态模型在这里体现了强大合力的经济学解释能力,如果我们考虑知识资本的累积以及工作经验的因素,把人的长期选择看成是一次次不厌其烦小心翼翼的动态最优的选择结果的话,在65岁的时候大概会有50~60%的人选择白领,剩下的人选择蓝领。这样的估计和预测显然更符合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现象。



当然作为一篇九阴真经式的论文,作者还做了许多其他的延伸,以上介绍的内容只是这篇51页论文的前21页的结果。在拓展模型中,作者分别细化考虑了各种可能的招式(九阴白骨抓和摧心掌),例如寻找工作的成本,工作环境的隐性报酬,学习时候重读高中或者大学的成本(中断学业之后又返回校园的成本),年轻时候闲置在家的成本(做一个三和大神得有多少成本),获得高中或者大学文凭的心理优越感,以及年轻时候当兵的成本等等等等,再次不一一赘述。

最后一点有趣之处是文章还通过估计的结果重现了两种反事实(即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但是可以通过结构模型完美呈现的)分析,研究了政府如果事实补贴政策那么对于每一个白人青年男子会产生什么样子的影响。作者做了非常显示的假想,比如说我们每年补助本科的大学生2000美金的话会怎么样?(大概相当于减少了50%左右的学费)作者发现如果国家愿意下血本实施这样的政策,直接的影响就是整体高中的毕业率会从74.8%提升到78.3%,大学本科生的比例会从24.2%提升至31.3%。直接原因是因为累积知识变得更廉价了,所以更多人愿意选择去读书,而没有那么急躁想要急着走上社会。

作者也把所有的人分为四种类型来分别看这样的补贴政策产生的具体影响,第一类人是学习偏好型(也就是问题中特别"要脸"的人),第二类人是高中毕业就去工作的崇尚技术的蓝领工作者(可能对应的是题目中"爱混"的人),第三类是军事迷(那些从事军事工作的年轻人),第四类是佛系青年,他们喜欢读书,更喜欢呆在家,所有的时间不是读书就是呆在家。

研究发现这样的学费补贴对于学习狂人来说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不管多少钱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望永无止尽。而对于第二类和第三类人来说这样的buff加成(学费的减少)完全是效果加成翻倍的效果。对于军事迷来说,他们会增加自己的学习时间,可能因为这样的补贴使得他们更倾向于去为了做一个有文化的军官而不是上阵杀敌的小兵而奋斗。而对于那些高中毕业就去工作的蓝领职业者来说,当知识的获取变得廉价的时候,哪怕是再喜欢混的人也会变得求知若渴(哪怕是三和大神们都愿意多读个半年书)。



Keane and Wolpin的这篇论文虽然简单,但是十分行之有效地解释了他们在数据中看到的现象。并且引发了后来人前赴后继的讨论和补充。当然我们另一方面也要知道,模型永远只是现实生活的一个缩影,没有完美的模型,就好像也没有完美的技术。各种被经济学家们发现的精巧的模型和技巧只是天地之精,但是人才是万物之灵,模型和技巧能发挥到大的作用和威力,一切都取决于我们具体在生活当中如何去运用这些技巧和方法。

我想简而言之地在最后回答这个问题:不管是接受"要脸"的教育,还是"不要脸"的混,实际上没有好坏,每个人都有自己手里的一本经,不能因为你读的是楚辞汉赋,就去怀疑别人读的宋词元曲。而接受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人自己了解自己的过程。汝之砒霜,彼之蜜糖,不要看轻别人的志向,也永远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

(编辑不易,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颢卿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20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学心理学的人养小孩会有什么不同吗?
怎样看待衡水中学这样的「超级学校」的存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