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宝如 《百年京跤》
在我年纪尚轻的那个年代,前门外天桥一直是京城的乐园。是平民娱乐之所,同时呢,这里也是南半城生活用品的集散地。 珠市口北有肉市、果子市、粮食店、珠宝市。珠市口南有铺陈市和草市。天桥有菜市、布巷子、粮食市等行业批发市场。北京解放以前,天桥电车总站对面的马路东边儿有一个大菜市,菜市向南是六合宫平民住宅,延伸直至天坛西门北。民国初年,宋哲元为了表现亲民的一面,就在永定门外候庄南厂和天桥地区建了一批低矮的平房称作"平民住宅",房子修成排一排的,很是规整。爱廉馆官南边儿到天坛西门是粮食市场,在那儿我经常看到一些闲散的人嘴里不停地员手里拿着几块银元,一边走一一边掂着手里的钱发出清脆的声响,嘴里不停地念叨着: "买两块,卖两块,买两块,,卖两块......"1948年,社会动荡,货币贬值,银元是当时人们比较信赖的货币。于是就有了这些倒卖银元的小贩,这一情形在北京解放后就没有了。 在平民住宅的北头,也就是六合宫的北口, 是南城最大的蔬菜集散地。每天早展,南郊的菜农们顶着城门将菜品用排子车拉到天桥菜市,再由菜行负责将这些菜品对外批发,主要是批发给南城的各大菜店,叫"菜床"。这便是菜农——菜行——菜床的一整套模式,其中菜行在中间起着中介的作用。
每天早晨是菜市最为热闹的时间。菜农要卖菜,菜摊、小贩、各大饭庄以及机关食堂等要买菜,这一卖一买还不能直接进行,菜农只负责把菜运过来,所以中间得有个替他们卖菜的中介,就是菜行了。菜行又叫"菜经纪"。菜农把新鲜的蔬菜运到某个菜行,就由那个菜行负责销售,先把菜分等定价,然后过称收钱,收完了以后给菜农应得的那部分,菜农拿了钱以后就可以吃饭、洗澡、逛天桥了,下午再回家去。
菜行不需要投资,它不像其他行业那样需要有一个门面店铺,"硬件"方面,就只需要拿-一杆秤站块空地就可以了。当然,同其他行业一样,在菜行混得有营业执照,早年叫帖,由官府发放,又叫龙票,这就是菜行的营业执照了。菜行的龙票可以传辈。据说早年在菜市站住脚要得到龙票很难,要长时间持有龙票就更难了,几代人要在菜行站住脚都得有一一定基础。所以,想在菜行干,开始时很容易,但要立住脚扎下根就没那么容易了。当然,有龙票只是一个基本条件,指望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就能挣钱养家是不现实的,干莱行的还要有以下几个条件:
一:要有人缘。对谁都要笑脸相迎, 说话要和气,也要看场合,见什么人说什么话,随机应变。
二、要稳得住菜价。 菜价涨涨落落的,要从中看得出行情,这个就叫作"快马赶不上青菜行"。
三、要舍得花钱。仗义疏财,广交朋友、官私酒吃,这些也是必备条件。
四、要镇的住场,必须粗暴蛮横,北京话叫作"耍胳膊根"或者"耍大胳膊",遇到闹事的即刻摆平,所以菜行人都能练武摔跤。
五、要公平交易,一碗水端平,要叫菜农不少卖钱,买家不多花钱。稳得住菜农才能拐来买家,才会一直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天桥菜市中有很多人是习武练跤出身,所以天桥菜市也是一个摔跤高手云集之地。每天中午之前卖完菜了,大家就聚在一起练跤,后来菜市跤场搬到了先农坛,大伙儿也仍旧坚持练。1957年崇文区组建摔跤队,菜蔬公司有侯水奎、张景云、付有才等人选。天桥菜市经纪人里头练武的也很多。早年的天桥有六家菜行,每一家都有习武的背景。第一家是林文华、林文方兄弟俩开的华方园菜行。林家兄弟自幼习武练跤,凭着一身好功夫在天桥称霸一方。新中国成立后林文华兄弟俩被镇压了。第二家是义和菜行,掌柜的叫常三,家住三里河,掌秤的是绰号"一撮毛"的梁四,他也是从小习武练跤,每天打赤膊穿靴子,下午到宝跤场帮场。第三家是永兴菜行,这家菜行,连同德盛轩剧场前边儿的存车场是由一一家人经营的。妹妹张九姑娘经营菜行,哥哥张八(张德泉)经营存车场。每天早上郊区来的菜农把菜卸在菜市,车就停在路西的张八车场,连带着做生意,所以兄妹两家的生意都做得很兴旺。张德泉也是从小练武的,一身功夫还是由名家传授,师傅是民国初年京城武术名家"大枪候"。他长拳短打无一不精,尤其善练大枪,条枪一丈多长,连枪头带枪把杆得有几十斤,练起来虎虎生风。其单手握枪三起三落堪称一绝。张德泉的儿子(张文元)随父亲从小练武,在宝三跤场和天桥股场练摔跤,也练出了一身好功夫。第四家是正大菜行由大友二友兄弟二人掌管,行里头的经纪人叫孙殿忠。他的大哥是耍人的,在社会上混饭,三弟是宝三跤场的伙计孙殿启,人称"小奔头"。孙殿忠人称"二瞪眼",他和他弟弟孙殿启长得很像,都前额骨发达,一说话就瞪眼。在新中国成立前孙殿忠有个让人吃惊的身份,他是地下共产党员。他在菜行一直
直受进步思想的影响,凭借自己的身份以及家庭和社会影响,为解放北京做了很多工作,每天他在菜市拿秤开票,散市以后就在跤场说跤练功,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就开始自己的地下革命工作,勤勤恳恳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他熟悉京城来行又没什么文化,就一直在菜现公司做党委书记,直到"文化大革命"以后病故。第五家是兴龙莱行,掌柜的是刘文启。这刘文启算得上是奇人一个。他从小学武术,一身好功夫,但他在穿着上十分另类。一年四季都穿着灯笼裤,脚上穿着一双小圆口布鞋,鞋面上挂有五毒弯子图案。他每日就以这身"招风"的装扮招摇过市,对旁人诧异的眼光浑然不在意。他同外五区的警察和燕儿胡同的侦组队是朋友,都打成了一片,还和杂吧地儿的混混为伍,每日跑到天桥把式场和摔跤场玩,和人聊天,同武行跤友拜把兄弟,人家都欢迎他,因为他大方,看玩意儿大把地给钱。大家都称他作假侦缉队,他乐呵呵的倒是挺自得。第六家是红兴菜行,掌柜的叫王西亭,这人是个好财买脸的纨绔子弟,吃喝嫖赌抽大烟啥都干,世人称他是大烟鬼。其他的菜行还有吉祥和山药行。每天山药上市专由山药行开秤定价,这就形成了专卖,叫山药专卖。
整个南半城的菜蔬都由天桥菜市来供应,新中国成立以后菜市搬到了天桥南纬路南上坡按行归口,各行独立成市,天桥的六家菜行仍旧经营着,一直到1956年六家菜行归并成为崇文区菜蔬公司。至此,天桥菜市成为了历史。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李宝如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