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头社和他们的骨气(上):原创动画的坚持

  Bones,这家被国内动画粉丝亲切地叫成"骨头社"的动画制作公司,在今年四月前后一共推出了三部动画,分别是与Netflix合作的《A.I.C.O. 化身》、樋口真嗣和冈田麿里一同创作《桧曾根与玛索丹》和漫画改编的《我的英雄学院》。在动画产量上,"骨头社"只能算是中游水平,但放眼日本动画公司内,骨头社的风格特征还是十分明显的——一个是坚持原创,一个是打戏的作画非常出众。

充满童趣的原创动画《桧曾根与玛索丹》

  关于"骨头社"这两大特点,我也将分为两篇文章,分别介绍骨头社的原创动画和其改编动画。当然,骨头社的作品无论是原创作品还是改编作品,打戏都是非常出色的。关于原创篇,我会着重以原创阵容和故事进行讲述;而在改编篇,我会着重讲下骨头社的"打"。

  首先,我们从骨头社的原创作品开始讲起。



有骨气的原创动画大厂

我用一只眼睛凝视昨天,一只眼睛遥望明天。
——《星际牛仔》

  如果要说骨头社的起源,我们可以追溯到比《机动战士高达》更早的作品,1977年播出的《超电磁侠波鲁吉斯V》。骨头社的前身正是创造出了《圣战士丹拜因》《重战机L-GAIM》《高达Z》《高达ZZ》和《魔神英雄传》等超级名作的日升二组。骨头社创始人和现任社长南雅彦在《机动武斗传G高达》的制作中担任制作人,这个职位也延续到了1998年的《星际牛仔》。

在《高达》所有动画中都特立独行的《高达G》正是出自日升二组之手

  《星际牛仔》诞生于1998年,我更愿意叫那个时间为"后EVA时代"。在《新世纪福音战士》这个旷古烁今的作品后,日本动画进入了创作高峰,有特色的动画作品百花齐放,其中的佼佼者就是《星际牛仔》。

  这部动画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男人、一个大叔、一个女人、一个小屁孩和一只柯基在太空遨游所经历的奇闻异事。菅野洋子的爵士乐配合上浩瀚的宇宙,无不透露出一股别样的格调。动画制作非常精良,经典台词一抓一大把,更重要是它所讲述有韵味的单元剧故事几乎各个经典。本作也取得了相当高的商业成就,卷均6万5的销量放眼整个日本动画都是佼佼者。

《星际牛仔》剧中的主角团队

  这部作品的内核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独立出来的骨头社对原创动画的创作理念——要卖力地作画、要有格调、要有情怀,还要不妥协,就像社长南雅彦关于"BONES"这个公司名字的解释一样——"要做有骨气的动画"。

《星际牛仔》出色的动作作画

  创作《星际牛仔》的这群动画师成为了骨头社最初的创业团队:制作人南雅彦、作画监督逢坂浩司和川元利浩从日升出来成立了骨头社;作品的作画核心"国宝"中村丰成为了骨头社现如今的招牌人物;伊藤嘉之、入江泰浩、大冢健等原画也保持着骨头社深入合作的状态,成为骨头社不少动画的中坚力量。

动画《白箱》neta的南雅彦社长

  在《星际牛仔》播出的16年后,南雅彦又找到了《星际牛仔》的监督渡边信一郎,一起又做出一部依旧有关宇宙、太空飞船和玩世不恭的赏金猎人的故事,它的名字叫《太空丹迪》。在《太空丹迪》播放的时候,有不少人把它当做《星际牛仔》的精神续作来看,不过就当时的反应来看,那些观众是失望的。

  与《星际牛仔》相对整体的剧情而言,《太空丹迪》的故事和风格更为"实验性"——每一话一个独立的监督、每一话一个完全独立的故事、每一话不同的作画风格。除了几个主要角色,你几乎看不到每一话之间的联系。

  而类似于平行世界的"单元剧",正是整个动画最为特别之处。就像人们想象中的宇宙一样,它的未知、它的多样给了作品极大的创作空间。第一话开场的生物链一样的"大鱼吃小鱼"、拉面回的独特拉面、汤浅政明和大平晋也非常风格化的"流体作画"、捏他《高达V》反派的机器人设计,和那些在观众心中荡起些许温存的浪漫故事,构成了区别于其他太空故事的另类体验。

  这部作品在阵容上也当属日本动画"老害"大集合,很多日本动画界有头有脸的原画师都通过渡边监督和南雅彦社长的人脉在本作发挥了一技之长,像"师匠"本田雄在第五话"出外靠朋友,宇宙皆有情"的出色作画(小女孩哭戏)博得了满堂喝彩,可谓是另一个"日本动画人博览会"(注:庵野秀明创立的KHARA所推出的动画企划)。

《太空丹迪》中大平晋也所负责的流体作画

  如果硬要从《星际牛仔》和《太空丹迪》找到共同点的话,那就是浪漫到死的文艺气质和动画人对动画深切的爱。而这些也是骨头社原创动画的特点——不随波逐流、特立独行、浪漫。国内网友更是把这个特点概括成一个字——"浪"。

从《东京地震8.0》,到《黑之契约者》系列和《无皇刃谭》,骨头社的原创动画们无不透露出一股"浪"的气质。


  它就像一个玩世不恭的中年男人,吊儿郎当地叼着一颗烟,为你讲述着他所经历的故事。至于这些故事,是他随口编造的也好,是他亲身经历的也罢,当他一开口,这些琐事根本无需纠结。毕竟"有趣",就够了。

骨头社的特质真的很像这个男人

  这些原创作品,有些在商业上经历了相当大的失败,甚至有网友开起了跟索尼一样"骨头社今天倒闭了吗"的玩笑。但骨头社依旧像块难啃的骨头一样,始终坚持着"浪",始终坚持着他们所认定的"骨气"。

  我也想,这也是"骨头社"之所以叫"Bones"的原因吧。



从日升承接下来的"萝卜魂"

不要哀求,学会争取,若是如此,终有所获。

——《交响诗篇》

  前文说到,骨头社的前身是日升二组。日升作为日本机器人动画的高产担当,骨头社自然也继承了这个"优良传统",出品了许多优秀的萝卜作品。

  骨头社第一个为人所熟知的作品——《翼神传说》正是一部"萝卜"动画。这部被后世冠以"EVA-like"的作品,让骨头社开始进入观众的视野。本作跟《EVA》一样,存在着大量"故弄玄虚"的名词、设定,像敌方的兵器都是以音乐名词作为代替,第一话出现的Allegretto,就是小快板的英文单词。

  动画中充斥了大量的意识流内容,这点对于观众来说并不是很友好。但作品出色的素质展现了骨头社极强的制作能力,作品的越到后来越加丰满的情感描写也让不少观众感动。可能这部作品相比于现在有点"古老",但在日本却相当受欢迎。其碟片销量在骨头社所有萝卜动画中排在第二,12000的销量也几乎保证了骨头社日后的运营。日本著名宅男论坛2CH对本作的讨论也是持续不断。

  而本作几乎奠定了骨头社所有萝卜片的基调,萝卜只是载体,真正重要的是其蕴含的感情以及所涉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翼神传说》TV版的动画结局令人怅然,但其所蕴含的些许温存却足够温暖。就像作品最后一话的标题一样:"遥远的彼方-Time Enough For Love-"——有足够的时间去追求爱。

意识流的《翼神传说》

  说到骨头社Boy meets girl的极致,莫过于《交响诗篇》了。个人认为,它就是千禧年后最浪漫的萝卜动画。

  主角萨斯顿是一个14岁梦想着成为"滑空手"的少年,而一架LFO(Light Finding Operation,本作萝卜的统称)从天而降打破了他原本的生活。这架LFO的驾驶员是个叫做"优莱卡"的女孩子,于是,"男孩遇到了女孩"的故事,开始了。

"于是少年遇到了少女"

  不得不说,骨头社在《交响诗篇》找到骨头社专属萝卜动画的制作方向,不再像《翼神传说》故弄玄虚,也不再跟着《EVA》的脚步前进。《交响诗篇》塑造了一个异常丰满的世界:科技与神学的交融、灾难与灭世的隐喻和异常复杂的阵营纠葛。就如它的名字也一样,像极了一首异常磅礴的交响乐。但它仅仅是作为书写一个男孩和女孩从相识、相知到相识的爱情故事,以及关于一个男孩到男人的成长故事的背景而已。

  这看似奢侈的内容分配,可是带来的震撼却是最大的。当二人经历了战争、分离,甚至是连彼此的种族都不一样的时候,还能够相拥着踩着滑板在天空中穿梭着、翱翔着,最浪漫的爱情也不过如此吧。骨头社用最为奢侈的世界塑造、最为浪漫的天空翱翔、极为精彩的萝卜战斗,却讲着内核最为朴素的故事,就像作品无时不刻在说的句子——"不要哀求,学会争取,若是如此,终有所获",简单直接王道,却也最为浪漫、最为触动人心。

他们在天空中牵手飞翔

  之后,便是《驭星者 闪亮的塔科特》,它在国内有个流传更广的名字,叫《银河美少年》。当宫野真守"不知廉耻"地喊一句"银河美少年"的时候,我们知道这场宇宙Drama开始了。《Darling in the FRANXX》的火爆让《银河美少年》再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主要是主角机体Tauburn有点像前者的主角机"鹤望兰",被网友戏称为"鹤望兰"的哥哥。

Tauburn和鹤望兰

  不同于《翼神传说》和《交响诗篇》偏正剧的剧情讲述方式,《银河美少年》透露出一股舞台剧式的Drama感:"银河美少年"这样在现在看来有点"羞耻"的台词、反派人物出击时用自拍式的"剪刀手"和一本正经地喊出的"绮罗星"、几乎一话击破一个反派的剧情设置、Tauburn耍着细剑时类似欧洲舞台剧中的贵族的架势、多女多男式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感情纠葛等。就动画的风格,这部作品像极了舞台剧。同样的,它也有舞台剧式的古典浪漫。

  神前晓所作曲的巫女歌一响起,就拉开了一对一萝卜对决的帷幕,就像中世纪的贵族和骑士们的决斗。机体们一招一式、一板一眼地对决,非常复古。剧中背景和人物关系错综复杂,甚至在人物动机上都没有过多考虑逻辑自洽的问题,相当任性,尽管我知道这严格意义算是缺点,但这个,依旧可以称得上"古典"。片中甚至还抛弃了当今世界主流的一夫一妻式的伦理观,直接出现"让剧中每个人都幸福就好了"如此简单粗暴的结局,也流露出一种极其复古式的浪漫。

于是他和他和她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对了,还有她

  我知道剧中的很多设定异常让人感觉到"胃痛",甚至不能理解。但这种几乎颠覆式的复古体验放眼整个日本动画,都未曾让我感受到。我一直坚信,今石洋之所监督的《斩服少女》中校园内各个社团的部长拥有不同的能力,就是受到了他所参与的《银河美少年》的启发。

  它是一部极其"自high"的作品,它也是一部相当浪漫的作品。

  我们可以看到,骨头社所创造的萝卜动画不同于日升等公司所创造的那种一板一眼式的作品,它们看起来有些"邪道"——它们的机体都是修长的人形,机械本身的厚重感不强;它们都不是很严肃;它们也没有像超级系作品那样令人热血喷张,但总有那个最直击心灵的感动。

"英姿飒爽"的骨头社专属萝卜

  骨头社的萝卜动画都是大背景下的小故事,它们都有各自的浪漫,包括我没有提到的《地球队长》。



骨头社的终极情怀——《超人幻想》

超人一定会有成对的邪恶,我是要打倒名为"你的邪恶"的超人。

——《超人幻想》

  《超人幻想》是一部披着"超人"和"超自然"外皮下的日本近现代历史,故事中"神化"年号就是对应着"昭和",故事中所有带时间的事件全部有真实原型。从"甲壳虫乐队日本演唱会 "到"冷战",从日本冬奥会再到日本早年的食品安全危机。你很难看到一部动画有如此大的现实叙事野心。

动画直接影射越战

  《超人幻想》,也是一部给日本动画、特摄历史的一部情书。动画致敬了大量日本早期的经典作品,《铁臂阿童木》《奥特曼》《哥斯拉》《魔神Z》《超级战队》等等不一而足。作品中大量的致敬元素,在国内"宅龄"再长的粉丝也很难一一辨别。你很难看到这样一部动画,融合了那么多的经典作品元素。

neta《铁臂阿童木》的角色

  《超人幻想》就是这么一部作品,它影射着历史,无论这段历史是光彩的,还是黑暗的,它无一丝避讳。该讽刺就讽刺,该刻薄就刻薄,该赞扬就赞扬,该歌颂就歌颂。它怀念当年的"黄金时代"——思想的不断碰撞、意识的逐渐启蒙、作品的花样迭出。它也讽刺当年的"黑暗时代"——被践踏的公民权利、被黑暗笼罩的国会、被威胁的国家安全。你看不到这部作品的态度,它究竟是缅怀,还是痛恨。他只是用一种浪漫的艺术形式来把那段历史揭开,就像硬币的正反面、就像光明和黑暗,它们都是真实发生的、真实存在的,就够了。

  我可以言之凿凿,这样的作品,真的只有骨头社能做。这家公司太"浪"了,"浪"到它会毫不顾忌作品所能带来的商业效应,只为表达观点、看法和情怀,他们早在《东京地震8.0》和《UN-GO》中就已经做过了;"浪"到所创作的动画作品很有可能会触碰到政治敏感(人体试验、美国对日本的控制),这部即使是在对文艺作品的宽容度极高的日本很有可能都会"撞线"的动画作品;"浪"到用一部作品讲述那段尘封已久、谁也不愿再提的历史,这段历史很有可能会刺激到国民可能已经愈合的伤疤。

  骨头社的"浪"更是浪漫。在《超人幻想》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到对英雄、超人憧憬的浪漫,对多元化的浪漫、对时代缅怀的浪漫。就像最后一话结尾,当孩子们拿起那些英雄的人偶,那英雄就永远存在——一种童趣的浪漫。

当孩子拿起英雄的人偶时,说明英雄一直都存在人们心中

  可能这也是它们叫"骨头社"的原因,他们这群骨头硬得要死,如果有想做的动画和题材,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制作,尽管它们大概率让金主的钱打水漂、很有可能费力不讨好。但是只要想做,那就做了。如果这点创作的自由度都没有,还谈什么"有骨气"?

  如果有人问我,哪部作品最能够反映出骨头社的气质,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出《超人幻想》这部作品。这也是《超人幻想》我一定要单独拿出来,成为这篇文章一大部分的原因。



多样的原创尝试

  在今年四月这个档期,骨头社一口气推出了两部原创作品,一个是Netflix所投资的《A.I.C.O.化身》,一个是讲述航空自卫队的《桧曾根与玛索丹》。这两部作品除了原创之外风马牛不相及,但这也能证明了骨头社能够驾驭不同题材、不同风格原创作品的能力。

  《A.I.C.O.化身》讲述的是设定严谨的科幻故事。2035年,人工生命体的研发出现问题,发生了"大爆炸",失控的人工生命体成为了"混沌",充斥在整个峡谷。而在大爆炸失去亲人的橘爱子遇到了转校生神崎雄哉,雄哉告知爱子其实她的母亲和弟弟都还活着,就在大爆炸的中心,还告诉了爱子,她正是解决大爆炸的核心。随后爱子与雄哉,以及护卫部队一起前往大爆炸中心。

《A.I.C.O.化身》的科幻设定在个人看来很严谨

  本作最值得称道的地方是剧情的编排和设计,本作从头到尾都是在"挖坑"和"填坑",但故事的完整性非常强。故事整体节奏非常快,并通过设置悬念吊足了观众胃口;而最后结尾的大型反转,揭露爱子和雄哉的真实身份时让人大呼过瘾。角色在动机方面也处理得非常饱满且合理。

  本作属于偏"硬科幻"的作品,因此在画面的风格上还是战斗上,处理方式都是偏真实的。或许这部作品在作画上,远没有骨头社其他天马行空的作品来得过瘾、来得有张力,并没有体现骨头社传统"能打"的优势,但在画面和故事的配合上,展现了骨头社足以驾驭该题材的实力。

结尾的故事不断地反转,非常过瘾

  总得来说,《A.I.C.O.化身》就剧情来说,不失为一部好作品;而本季骨头社第二部原创作品——《桧曾根与玛索丹》,则走在了另一个方向。

  《桧曾根与玛索丹》的创作阵容异常豪华,有Gonzo创始人樋口真嗣、日本动画界顶级剧作者冈田磨里和新晋动画导演小林宽。故事讲述的刚加入日本航空自卫队的甘粕桧曾根,在偶然的情况下当上了伪装成战斗机的龙的驾驶员,在桧曾根与龙之间,发生了相当多有趣的故事。

现实的生活,因为龙的存在变得更有趣了

  与《A.I.C.O.化身》用真实的手法展现未来的故事截然相反,《桧曾根与玛索丹》所选择的是用幻想的形式来体现现实的内容。故事发生在现在,无论是日本航空自卫队的飞机、军事基地,乃至角色的服装、建筑,无一例外地存在在这个世界上。但故事巧妙地加入了神话幻想的元素——"龙",让这样一个现实题材,充满了幻想的意味,这种违和感展现出了作品的独特魅力。

  而在人设和动画的风格上,骨头社很罕见地使用了吉卜力式的简单线条,并在作画上也效仿吉卜力"全动画"的风格,某些桥段的原画张数相当之充足。在这个肉眼可见,不出意外销量应该会"暴死"的动画里,骨头社果断地进行创新,也不得不佩服骨头社的魄力。

龙能变形成战斗机

  同样出色的是人物性格。主角甘粕桧曾根直率还略微有点读不懂空气的性格,为作品制造了相当多的笑料,经常脱口而出的大实话伤人伤己,也充分了制造了戏剧冲突。女二贝崎名绪则是大大咧咧的性格,随时可能找别人麻烦,她与甘粕桧曾根的互动可谓是剧中最大的亮点。而在动画第四话出现的三位"驭龙者",虽然稍显脸谱化,但也是各有各的特色。相信随着动画的播出,这些角色也肯定会丰满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甘粕桧曾根脱口而出的大实话像极了《吹响吧!上低音号》的女主角(性格糟糕的)黄前久美子,而黄前久美子的声优黑泽朋世正是女二贝崎名绪的声优,不知道黑泽朋世在面对与她之前配过的角色性格同样糟糕的角色,是作何感想。

性格糟糕的黄前……哦不,甘粕桧曾根

  总之,骨头社四月这两部原创动画,题材、风格、内容、氛围截然不同,展现出骨头社在原创动画领域中极强的驾驭能力。

  国内网友经常形容骨头社"浪"。这个极具我家乡特色的词汇想要表达的是,骨头社好不容易作品大卖,却又做出来个不叫座的作品,硬生生地看着自己赔钱。看着骨头社销量排行榜上大量的2000张销量以内的作品,确实觉得非常惋惜。过硬的作画实力、日升二组的出身、肉眼可见的大量资源,却创作了大量"暴死"作品。

  但或许,这就是骨头社,如一块硬骨头一样的动画公司。他们执拗地不会转弯,去做大量迎合市场的作品;他们心中有点身为动画人的偏执,总是在做自己喜欢的原创作品。他们还极其珍视原画师们个人风格,中村丰、金子秀一、三轮和宏、龟田祥伦、新井墩等等原画师都在各自作品中展现出独一无二的作画风格,这对多人写作的动画领域来说极为难得。

新井墩在《银河美少年》"海带"似的阴影,惊为天人


  骨头社,真就像创始人南雅彦的那句愿景——"要做有骨气的动画"一样,有种坚持原创、坚持做自己想做的动画的骨气。

来,有骨气地笑一个


骨头社和他们的骨气(上):原创动画的坚持 - vgtime.com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游戏时光VGtime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