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又敲响战鼓了,不仅球迷们热情澎湃,非球迷也要赶着热潮"看世界杯",就算不看比赛,也要看看新闻,生怕自己落了伍。实际上不单是世界杯,最近有什么社会热点、什么电视剧最火、什么网综最热、什么电影票房最高,都可能变成被追踪的信息,大家都得去了解一下,不知道的话就少了社交的话题。闲聊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成为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桥梁。
闲聊是非关主题、不重要的聊天。不论是在工作场合、社交场合,甚至家人之间,闲聊都是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面对陌生人,闲聊是打开话题、建立关系的重要步骤。即使面对熟悉的人,简短的闲聊,也可以帮助打发多余时间,缓解焦虑紧张的情绪和气氛。也正因为如此,闲聊,尤其是用来打开话题的小对话,往往是内容很宽泛、中立温和,且每个人都能参与的话题,比方说天气、交通、热点新闻、假期安排等等。重要的体育赛事由于不涉及敏感话题(一般来说)、知晓度高、可谈论的内容也比较丰富,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和技能,甚至看不懂比赛的人都能聊聊运动员的长相和场外的八卦,每个人都能说上两句,因此也成为很好的闲聊话题。
通过闲聊,我们还能发现对方的喜好和特点。有个成语叫"相谈甚欢",还有句话叫"话不投机半句多"。实际上闲聊的开始往往是没有什么主题的,但随着双方的意见和信息交换,对话就会向着双方都有兴趣或者有共同点的方向发展。人们总是更喜欢那些跟自己拥有同样观点、喜欢同样事物的人,闲聊可能发现甚至放大共同爱好,也可能增加彼此的好感。
虽然闲聊有着很多好处,但很多人却要费心思找和别人的闲聊话题,不单不"闲",还让自己很焦虑,严重的甚至有躯体反应,比如脸红心跳、手心冒汗。《不知好歹》的歌词里有这样的句子"每个人都有些什么,我不能不买,每个人追捧谁和谁,我不能例外,否则给误会我不属于这个年代,怕朋友把我一脚踢开"。怕错过、怕落伍,其核心是一种社会焦虑,特点是总想跟上别人的脚步,别人做什么自己也不能不做,生怕错过哪怕是一点点的社交机会、新鲜事物或者其他的"好事儿"。
这种"生怕错过"(Fear of missing out)的情况并不少见,40%的人多多少少都经历过,女性、年轻人更多。"生怕错过"与我们认为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有关系:如果认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最重要的,那很可能便会有"怕朋友把我一脚踢开"的恐惧。这种恐惧甚至会影响到生活目标和自我认知——跟不跟得上时代、跟不跟得上别人成了成败标准,而追求这样的"成功"就成了生活目标。根据自我决定理论,人类的三种需求包括有自我能力、自主感和社会联系,三种需求都被满足,心理满足感就更高。但害怕跟不上别人的人,过分依赖于社会联系,自我能力、自主感都不强,因而心理满足感也不高。
社交网络也在助长"生怕错过",我们越来越容易看到别人在做什么,隔着网络也让自己的"跟随"成本变低——大家都运动了,我也要照张"运动照"。"我分享、故我存在",变成了通病。忙着"观察别人"、"加入别人"好像成了个人之间比赛,却丧失了"闲聊"本来的社会互动本质,这也会丧失闲聊带来的好处。在一项研究中,素不相识的人进行一些初步了解的闲聊,结果发现闲聊对于之后认知任务表现的促进作用,与进行智力任务当做热身一样。但如果闲聊变成有含有竞争性质的对话,对于后续认知任务就不会有促进作用。这是因为当聊天带有竞争目的,会让人们产生回避或者退缩的意图,从而不会促进认知表现。之后的实验里,又对竞争性进行了区别:如果竞争性对话被设计成猜测对方想法,同样也会达到促进后续认知任务表现的作用。也就是说,聊天过程中所调用起的社会认知能力,促进了随后的一般认知表现。但是当社交只想着比赛,也就不仅丧失社会交往的乐趣,甚至丧失了可能带来的认知收益。
球场上比赛再激烈,也是为了给世界带来激情和快乐。不管是真球迷还是伪球迷,开开心心地看球,不要让看球成为一种负担。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王日出
来源:PsyCh Journal 杂志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中科院之声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