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分手后会想要报复呢?(报复性啪啪啪的对象真的都是陌生人吗?)

复仇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它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一样古老,又像最新一季的《权力的游戏》一样新鲜。

不管是热的还是冷的,报复永远不会是一道好菜。对出卖自己的人进行报复是一种自然的反应。根据研究,复仇被称为"惩罚"心理学,我们的复仇情绪被称为"复仇悖论",因为我们认为复仇后我们会感觉更好,但事实却是后来我们感觉更糟。


仇恨和复仇背后的心理学

仇恨和复仇,尤其是分手之后,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背后隐藏着神秘的心理因素。

复仇不是一种疾病,它既不是道德上的沦丧,也不是犯罪,而是被称为一种深藏在人类本性中的一种功能性行为。

根据04年发表在《Science》上的研究,复仇的那一刻,给人们带来的反馈,在一定程度来说反而很有奖赏意义。

研究者扫描了一组曾设想过复仇的人的大脑。他们观察到大脑尾状核中神经活动激增,而尾部核,正是我们处理奖赏信息的一个重要部分。



复仇真的能带来快感吗?

分手后,我们会觉得恨那个人,想要报复他们,复仇成功会让我们感觉更好。但是,尽管在最初的几分钟里,你可以感觉到更好或得到回报,但心理学家们在经过大量研究后得出结论:"总的来说,复仇会延长背叛带来的不愉快感,而且不止如此,对他人进行伤害,是不可能给我们的灵魂带来慰藉的。"

进行恶意的复仇,不仅会带来司法的制裁,还会让我们保持着仇恨的情绪,造成报复的恶性循环。我们被内心的黑暗灭诱惑去惩罚"错误"的人,但最终会惩罚自己,因为复仇无法治愈自己。

有研究使用脑电技术,发现当人们被抛弃、侮辱或背叛时,大脑前额皮层就会出现剧烈波动。增加的神经活动并不一定会让人变得生气,而是将这些愤怒情绪储存了起来,以便未来进行复仇。


分手后的复仇

根据一项关于人际关系的研究,当人们对一个人进行承诺的时候,他们通常会将自己也承诺进去,即使对方有各种小缺点或者对自己并不好,仍然人们仍然会因为承诺的效应不愿离开,只要两个人在一起,这些小缺点或者恶习就显得无足轻重。但是,在"被分手"后,"被分手者"就会因为自己的复出得不到回报,感到极其的愤怒以及感受到被背叛的感觉。

有些人对自己的脆弱感到羞愧和沮丧,他们会通过酗酒或自欺欺人地报复自己。而有的人则可能悄悄地离开,散布关于他们伴侣的恶劣谣言。这种倾向是从大脑的原始部分(小脑)产生的,这是众所周知的,引发人们去爱或去争斗的部位。


报复性啪啪啪

很多人在分手后,或被"背叛"后,会因为情绪的剧烈波动选择宿醉,另外,分手会让人降低警惕性,这些因素相结合,就容易引起报复性的啪啪啪,就像是《天龙八部》中刀白凤对段正淳忍无可忍,移情段延庆一样。大众普遍的脑补景象是在特定氛围中与一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发生不可描述的事,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美国ABC新闻就做过一个涵盖1500人的访问,发现在回复者中,18-29岁这个年龄段的人,约有30%的人进行过报复性啪啪啪。

密苏里大学做了一个有趣的研究,他们访问了170个性活跃的心理系学生(2/3为女性),都在一年前经历过分手。

结果发现,不论是分手方还是被分手方,陌生人都是他们的最低优先级。

  • 只有5%的人在分手后与陌生人进行了不可描述之事。
  • 20%的人选择的对象是最近的前任(所以防火防盗防前任有一定的道理)
  • 21%的人选择的对象是早已相识朋友(加一条防男女闺蜜?)
  • 54%的情况下,选择的对象是之前的恋人(而不像第二条那样只是最近一任的前任)

很显然,分手并不会将情场失意的双方推向陌生人的怀抱,相反地,大部分人(95%)分手后的啪啪啪对象都是自己的朋友(包括前任)。因为分手后最需要的往往是慰藉,谁最能提供呢?显然是朋友(所以男女闺蜜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都是隐形炸弹)。

报复性啪啪啪的行为是错误的吗?

有研究调查了77个18-39岁刚经历过分手的人(其中60人为女性),发现越快进入新恋情,那么他们的悲伤情绪消退地也就越快,而啪啪啪,正是进入新恋情的一条快速通道。

当然,这几个研究的结论并不严谨,因为样本中大部分都是女性,只能提供一个观点而已,不应作为正确理论来作为自己以后行为的借口。


认为复仇能让人从悲伤中获得解脱,让人暂时地获得快乐,帮助人走出失败恋情的阴霾的想法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事实上,复仇往往对你不利,因为它会更加引导注意力到前任的身上,纠缠于伤口,导致更多的愤怒。


"A man that takes revenge keeps his wounds green, which otherwise would heal."– Francis Bacon


  • Barber, L.L. and M.L. Cooper. "Rebound Sex: Motives and Behaviors Following a Relationship Breakup,"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2013) 43:251.
  • Brumbaugh, C.C. and R.C. Fraley. ""Too Fast, Too Soon?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into Rebound Relationships,"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2014) epub ahead of print.
  • De Quervain, D. J., Fischbacher, U., Treyer, V., & Schellhammer, M. (2004). The neural basis of altruistic punishment. Science, 305(5688), 1254.
  • Harmon-Jones, E., & Sigelman, J. (2001). State anger and prefrontal brain activity: Evidence that insult-related relative left-prefrontal activ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experienced anger and aggress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80(5), 797.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叶赌徒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