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你心目中的年度十佳电影是哪些?

多图长文预警。

每年年末我会写份院线电影回顾——再次强调:是在院线正式公映的电影,不包括电影节。由于一些原因,2018年有不少院线电影是在工作日期间观看,然后发现——平时不上班的人可真多,看着又不像学生,颇令我好奇。

2018年我在电影院看了42部电影,以《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武士》始,以《地球最后的夜晚》终。某种程度上,我是个"苛刻"的人,每年心目中的院线佳片是绝对达不到十部的;而不满意的电影能达到十几部。由于不想重复答题,所以将令我失望的电影一并写在回答中。以前老有人在评论区说"全是字,太长不看";好好好,这次把海报附上行了吧?这是很主观的回答,如果你不认同就不用专门告诉我了。

以下是我心目中年度院线佳片。

《水形物语》

毫无疑问,2018年我最喜爱的院线电影是《水形物语》,在电影院看了四遍,为此忍受了四遍小黑裙四遍!!!(咆哮。我不止一次表达过对《水形物语》的喜爱;也知道这部电影在国内的争议,尤其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后——那段时间因为看到"政治正确"这个词而吐出来的血够他妈养人鱼了。《水形物语》拿金狮的时候这帮人在哪儿呐?!嗷??!!为了确认《水形物语》是否值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我还费了老鼻子劲儿补全了全部提名影片。在所有提名电影中,如果谁能够胜过《水形物语》,我只服《魅影缝匠》——PTA是真正的大师。以质量论,即使《水形物语》拿不到最佳影片也轮不到《三块广告牌》,所以评论区就憋再杠了我谢谢你了!!

我尤其反感"剧情俗套"这种说法——终于理解为什么(傲娇的)萌萌老师一听到别人说"剧情"、"故事"、"情节"这类词儿就暴跳如雷;我也不止一次批评"一句话剧情梗概"。很多人把"故事(story)"和"剧本(script)"混淆;story telling不等于script,"故事是什么不重要,怎样说故事很重要"。《水形物语》的剧本非常扎实,节奏紧凑、人物饱满、细节丰富,相比《猩红山峰》后半段剧本大崩塌,是巨大进步。再配合陀螺一贯拿手的视觉叙事,《水形物语》是一部必须在大荧幕观看才能体会其魅力的电影。

奥斯卡颁奖典礼,《水形物语》获得最佳影片后staff上台庆祝。这是2018年最让我嗨森的事情之一。

——莎莉-霍金斯演得太好了。2017年是表演大年,西尔莎-罗南、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玛格特-罗比、莎莉-霍金斯,随便放一个到小年都能拿影后。用手语劝说邻居拯救人鱼,是2018年最打动我的表演之一。

《小偷家族》

前半段看似无奇,后半段真相揭晓后直击人心,将电影升至社会批判高度。是枝裕和的电影如同散文,形散神不散,节奏感恰到好处。相比之下,贾樟柯的电影总带有"钝感"(刻意感?),我不太喜欢。这可能是天赋差距。

——安藤樱真厉害啊,演绝望的边缘底层人士堪称一绝。在戛纳电影节看过电影的人都说警察局哭戏极为炸裂;即使有心理准备,在大荧幕上看到还是震得我肝颤——而且是即兴发挥哦。这是2018年最打动我的表演之二。

《水形物语》和《小偷家族》在国内上映时都有删减。尤其是《水形物语》这部R级片,差点剪得气都不顺了。真是!@#¥%……&*(此处省略脏话五千字

上述电影是质量上佳而且我发自内心喜爱的。以下电影于我缺乏情感共鸣,但质量也很好。

《头号玩家》

详细评述:如何评价电影《头号玩家》(Ready Player One)?

这部电影在美国、中国境遇完全不同。美国的口碑、票房中规中矩;而中国在没有大肆宣传的情况下票房爆炸,成为全球票房最高的地区。这可能是中美两地国情不同:在中国,电子游戏一向被视为洪水猛兽,能够有一部电影为其正名,大家当然嗨森。而在美国,电子游戏早已成为大众娱乐一部分,没啥好惊讶的。甚至,美国地区有人批评电影改编去掉了小说的"宅劲儿"——原著小说非常"宅",而中国读者不喜欢这种"宅"。当然,就电影本身质量而言,完成度很高。斯皮尔伯格之前拍砸了好几部商业类型片,通过《头号玩家》证明功力犹存。视觉化呈现比文字更能打动人,我一口气在电影院看了两遍。

《网络谜踪》

本质上是悬疑推理电影,但"形式"做足,而且剧本非常扎实——再次强调,是剧本,不是"剧情"。到电影中段我差不多就猜出谜底,于是关注于电影如何顺理成章的将谜底"推理"出来。《网络谜踪》是一部低成本电影,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目前国内学《头号玩家》不太可能,向《网络谜踪》努力吧。

《我不是药神》。

如果2018年选一部院线最佳国产电影,我选《我不是药神》——听说《狗十三》也不错,但我错过了。这部电影像目前国内流行的印度电影,有明显类型片特点,胜在题材优势——我们需要反映社会现实的电影,"托福"审查制度,如何控制这个"度",难度太大了。甚至它的缺陷也像国内引进的印度电影:部分桥段明显煽情过度。即使如此,在今年一众国产院线片中,它的缺陷最小。

——但有人呼吁让《我不是药神》竞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也是扯,压根不是人家的菜嘛。近几年奥斯卡外语片的精神气质偏向欧洲文艺电影,几乎成为欧洲三大电影节获奖电影保留地——金狮金熊金棕榈统统安排上。贾樟柯的电影精神气质才符合奥斯卡外语片要求,但贾樟柯不复当年之勇——这个槽放后面吐。

《蜘蛛侠 平行宇宙》

画面超级酷炫,在低龄向CG泛滥的3D动画片中堪称一股清风,有点动画渲染的意思。用对话框展示音效和心理,让我想起很多年前玩过的世嘉经典游戏《漫画地带》。剪辑模仿漫画分镜也很好玩,每当进入"好的让我们最后一次再来一遍",观众就忍不住笑起来。不过动画有明显卡顿掉帧感——开始以为是错觉,后来看介绍,这是用3D动画模仿2D动画"一拍二"、"一拍三"的结果。相对来说,表现内容挺传统的,迈尔斯遭受挫折后奋起振作,整个叙事模式就往迪士尼/皮克斯动画的方向跑;我不耐烦的想:"好了好了我知道了快点打起来!!"

——原声大量采用黑炮/R&B歌曲,也很酷炫!!

以下是失望电影。这部分比较拉仇恨,我先把免战牌挂出来。

《暴裂无声》

年度最让我失望的院线电影,没有之一;年度最被高估的院线电影,(大概)没有之一。《无名之辈》也被高估,但《暴裂无声》拍得更差。整部电影都是为最后揭秘铺垫,节奏拖沓冗长,看得我屡屡走神——我简直能够想象导演为剧本得意洋洋的样子。"律师"这一角色满脸写着"我什么都知道但我就是不说"——这不是把观众当傻瓜嘛。

——更别提结尾"山崩"的五毛钱特效。

自从《疯狂的石头》成功后,国内有不少电影模仿这种多线性犯罪片,包括《无名之辈》。当你们把《无名之辈》吹上天的时候,是不是忘了《疯狂的石头》,而《疯狂的石头》也是学《两杆大烟枪》?到底怎么回事?我他妈有这么老吗??《两杆大烟枪》和《疯狂的石头》年代并不久远啊???

《湮灭》

详细评述:如何评价电影《湮灭》(《Annihilation》)?

编剧转职导演往往有这种问题:电影完全为剧本而生,导演技法平平。《湮灭》差《降临》不止一星半点儿,我可是很喜欢原著小说哒。和《降临》一样,第三幕又写崩了:虽然"一发手雷炸掉老巢"可以用剧情逻辑圆过来,但用这种方式作为第三幕表现形式,编剧是想不出更好的桥段吗?照搬原著结局不好吗?

《复仇者联盟3》

详细评述:如何评价《复仇者联盟 3 :无限战争》?

我说过我认为《复仇者联盟2》拍得不好;《黑豹》过于中规中矩,正气凛然到无趣。经过前期宣传轰炸,我对《复仇者联盟3》期待颇高,结果……拍得也不好,缺陷甚至比《黑豹》更明显。问题还是出在剧本上。我知道我知道,用奇异博士的预测未来能力可以把剧情逻辑圆回来,但是电影的推进方式不好,这是剧本的锅。你数数"用宝石换命/换关键信息"梗用了多少次?为什么我方每条叙事线都争先恐后送人头?为什么让星爵两次面对艰难选择,进而扮演如此不讨喜的角色?编剧和星爵有仇吗?

——罗素兄弟擅长小格局动作场面;到史诗级乱战,调度就很平庸。现在"复联"系列已成神仙打架、群魔乱舞,黑寡妇、鹰眼这类没有科技魔法加持的普通人类地位颇尴尬。

我一再强调剧本,因为好剧本是电影成功的一半;不是剧情反转反转再反转才叫好剧本。今年另一部剧本缺陷严重的电影是《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武士》。

由于上一部《原力觉醒》对老三部曲亦步亦趋,招致不少批评,《最后的绝地武士》决定不走寻常路——未免太不寻常了。我倒不在乎卢克OOC,只是...剧本中塞满各种"意想不到",前后线索不能自圆其说,让我想起多年前的好莱坞版《哥斯拉》。

举个例子:蕾伊来到绝地武士圣殿,激动地说:"我有印象!我来过这里!"观众想:"哦哦哦!雅巴里蕾伊和绝地武士有关 !"

——然后凯洛-伦说蕾伊的父母是nobody,蕾伊和绝地武士毫无关系。纳尼?蕾伊对圣殿有印象的事儿是怎么回事?不解释一下吗?

再举个例子:片末反抗军被第一秩序围困在机库,无路可逃。这时卢克出现,为反抗军争取时间。波-达默龙鸡冻的说:"卢克能进来,说明有秘密通道,大家快找!"找找找,还真找出来了。

——然后揭示卢克是幻影....就算剧情逻辑能圆过来,前面的伏笔算废了。

除此之外,阿米琳-霍尔多将军一脸"我什么都知道但我就是不说"的坏蛋气质,事后证明是大好人,又是拙劣的"故意向观众隐瞒关键信息"手法;黑客突兀的叛变,导致赌场星球大冒险成为废戏;电影主线方向几经变换,我的表情都换不过来....

反正"星战"系列一向在国内不吃香。第八部国内票房惨淡,第九部会否引进都难说。

《神秘巨星》

近几年印度电影在国内走红,主要占了关注社会现实的题材优势,要说拍得有多好...值得商榷。有一个问题,这些电影都拍得太"满"太"直白":道理一定要说全说透,生怕观众get不到;BGM从头响到尾,犹如大型爱慕微;各种煽情桥段,不把观众眼泪煽出来誓不罢休。比如《神秘巨星》最后"让奖",明显太"过"。我对印度电影有点审美疲劳了。

——家暴老爸出场时,和我一起看电影的老妈幽幽的说:"你爹除了不家暴,和他一样。"我冷笑:"是对你不家暴吧,我小时候可没少被揍得鼻青脸肿。"

《江湖儿女 》

贾樟柯啊....怎么说呢,《江湖儿女》比《山河故人》稍好——虽然也没好多少。此前有媒体鼓吹赵涛可以拿影后,我还以为她开窍了;实际看后——"我去你们不能这样睁眼说瞎话吧!!"在一部电影中,赵涛的演技犹如惊涛骇浪般起伏不定。她现在非常吃角色,气质越来越像贵妇,根本演不了小镇(社会地位)女青年(年龄)。

看这姿势,你没感受到赵一曼般的浩然正气吗?就差喊口号了。

对比十二年前的《三峡好人》,那时赵涛至少能够贴近角色;现在她根本演不好。随着电影时间线推移,她的年龄逐渐贴合角色,演技违和程度随之降低。至于吹嘘《江湖儿女》有多好的,现在的贾樟柯差是枝裕和........反正就是差得远。

有些电影我的期待度很低,所以并不失望,比如《邪不压正》、《毒液》和《神奇动物在哪里2》。有些电影虽然夸得厉害,比如《无名之辈》、《海王》、《犬之岛》、《快把我哥带走》,我觉得....就这样吧——但是用"三观"给《寂静之地》打低分,这也太他妈扯了!!另外,我知道那部在知乎引起轩然大波的电影,但我没看也不想掺和这事儿,所以就不用跟我提它了。

有一部电影看完后不知该用什么表情。

《地球最后的夜晚》

《路边野餐》是2016年我最喜爱的华语电影。当年抓住短暂的公映期冲进影院,大为震撼。所以《地球最后的夜晚》是2018年我最期待的电影。看完电影...倒说不上失望或者惊喜。《地球最后的夜晚》相当于《路边野餐》的制作升级加量加料版,甚至放大了《路边野餐》优缺点。

《路边野餐》和《地球最后的夜晚》都很刻意做作——请注意,我说"刻意做作"并不是批评,而是客观描述。毕赣很喜欢在电影中制造互文,比如《地球最后的夜晚》中的野柚子、小白猫、乒乓球拍、红色染发、电动玩具货车、旋转屋子....发现这些呼应是观众的小乐趣。有时我甚至想,如果毕赣不当导演,当 编剧也许更有前途。

——更别提令人目瞪口呆长达一个小时的长镜头。观影中我经常想:我靠这是怎么拍出来的!

但是,如果去掉互文和长镜头,"刻意做作"就成了贬义词,国内艺术片导演毛病一样不少。《地球最后的夜晚》的互文伏笔埋得很浅白,基本上全靠台词。你数数"旋转屋子" 在台词中 出现多少次,生怕观众get不到。以至于后来我都担心这个意象不会出现。

另一个毛病则是台词太"尬",听的我直翻白眼。我脑补了一下老家亲戚用方言说这些文绉绉的台词——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国内导演对艺术片是有什么误解吗?艺术片不代表不说人话啊喂~~~~

至于口碑两极分化...这是营销的锅,与电影质量无关。如果2016年我看《地球最后的夜晚》在先,估计还是会被震得七荤八素。换言之,《地球最后的夜晚》与《路边野餐》质量相当受众相同,强行扩大受众只会适得其反。当年《猩红山峰》口碑票房皆败,陀螺耿耿于怀,因为发行方将这部哥特浪漫片宣传为恐怖片。陀螺说:"此事教训是电影宣发不要强行扩大受众。"在国内市场,艺术片就憋指望赚钱了。

——老妈在影院看《地球最后的夜晚》中途睡着好几次。每当听见鼾声,我就轻轻捏捏她的手,把她唤醒........出了影院老妈辩解道:"是你说电影很好睡嘛。"我说电影很好睡没错,但我不是叫你真的睡过去啊喂~~~~~唉,果然还是应该带家人看《蜘蛛侠 平行宇宙》的...(捂面

今年是好莱坞小年,不过对国内没啥影响——该上的烂片一样不少。我依然在电影院获得不少乐趣,这是好事情。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丁勾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617 个回答,查看全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