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能看到,中国足球青训正在进步。我们也相信,中国足球能在未来10年内诞生新的"黄金一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青训工作就是完美无缺的。
岁末年初,我采访了多位青训教练、小球员家长、赛事组织者和资深记者,每个人都有许多吐槽和建议。
经过整理,我们总结了四点最值得推荐给管理者的建议。这四点并非翻江倒海的巨大工程,恰恰相反,都是涉及利益集团较少、阻力相对较小、可执行力较强的具体工作。其中有一些思路,管理者们肯定也意识到了,但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认识到其内在逻辑。因为更多的人思路统一了,执行力才能更强一些。至少,不会又因为四五年的任期,改弦更张,从头再来。
1.制定足球游戏案例集,吸引最优秀的小学生
中国足球要培养一流人才,第一步,就是要把最聪明、情商最高、身体素质最好的小学生吸引到足球行业,让他们爱上踢球,而不是被电竞、篮球等项目抢去。庆幸地是,电脑/手机游戏被校方和家长等各方遏制,而篮球到了初高中才更适合学生玩耍。备受重视的足球,先天优势明显。
但是,你不得不承认:对大多数小学生而言,目前足球的吸引力和参与便利性远不如《王者荣耀》《穿越火线》这些手机游戏。尤其随着年龄的增长,主动放弃踢球的好苗子也逐渐增多。
是足球不好玩吗?
并不是。小学生都是好动的,都是喜欢体育课的。当一群小学生在操场上围着球乱踢时,你能看到他们无比快乐的神情。
但是一旦进入更精英化的培训,许多好苗子要面对的,是枯燥的基本功训练、教练不顾颜面的呵斥甚至体罚、完全不尊重小球员意愿的战术或人员安排……这对很多从小被宠溺的独生子女而言,是很难接受的。
大空翼足球教育创始人、北京大学毕业生蒋沈雄表示:"那些看上去很严肃认真的训练是否就一定适合孩子们的呢?还是说,训练的一切都是以乐趣为主,充满了欢声笑语的训练就是最为专业的呢?"
对于这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青少年足球教练当然要背锅,但我们无法要求一个月薪两三千的体育老师,有超出这个社会平均水平的教育理念。而且校方的成绩压力,也造成了这样的恶果。
著名解说员张路坚持认为:"中国足球没有人才,是因为小学无人踢球……千万不要在小学搞校队,否则三年必死!为什么?校队要出成绩就要刻苦训练,完全不顾少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就把成人专业队那一套照搬过来,什么三从一大,魔鬼训练,大松博文训练法等等。结果使不少孩子受到身心双重的伤害,造成发育不良,骨骼畸形,心脏损伤等问题,有些很有天赋的孩子就这样被练废了。"
另外,发展心理学专家Juan Pascual-Leone认为,八九岁的孩子非常有"目标意识",他们认准目标,就一定要达到。所以,这个时间段,是培养他们的最佳时间段。
所以,发展中国足球青训,有一件优先级极高的工作:从娃娃抓起、寓教于乐,重点培养孩子们对足球的兴趣。
具体而言,就是结合国内外的成功案例,制定一套寓教于乐的足球游戏案例集,供青少年足球教练因时因地、分阶段使用。各特色学校和青训中心试用过后,更需要定期召开研讨会,不断优化教材和案例。同时,在C级和D级教练培训和考试时,也需要加入这一方面的内容。
早在两千多年前,《论语》就说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很多学生厌学、逃课,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老师讲课太无聊、太死板、不懂因材施教。当前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而不是拿着一套课件教几十年,否则,你如何去和那些智商顶级、背后资本和高科技能力雄厚、对青少年心理了如指掌的游戏策划师抗衡?
说到底,足球既是一种教育,也是娱乐的一个小类。在娱乐活动百花齐放的今天,足球必须变得更好玩一些。否则,你无法阻止小学生们花更多的时间去追星、看动漫、玩手机游戏、跳街舞、学说唱、刷抖音、看综艺、刷电视剧……
足球对他们而言,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重要。
2、重视仪式感,培养小球员的终极梦想
对小球员来说,要想让他们将足球作为终身爱好或事业,第一是能力,第二是兴趣,第三就是梦想。
就像《灌篮高手》漫画中最著名的三句话:
1.我是个天才!——樱木花道。
2.教练,我想打篮球。——三井寿。
2.我的梦想是,称霸全国!——赤木刚宪。
对于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能力和兴趣基础上的梦想,能让他们将足球/篮球/棒球视为终身的伴侣。日本的"甲子园",便是无数棒球少年的圣地,这也是他们为之竭力奋斗的动力。
所有的小球员,无不梦想和小伙伴们一起,在一个观众山呼海啸、全国电视直播的知名大球场,拼尽全力奉献青春。
在我之前一篇文章《火爆的日本高中足球,我们最应该学些什么?》中曾提到过:"当初电通公司的锅岛德行希望将高中足球大会打造成"足球的甲子园",意图把比赛移师关东时,曾提出《日本足球协会改革案》的成田十次郎博士,就提出三个条件:1.比赛必须在国立竞技场举行(2018年决赛在琦玉体育场),使之成为与"棒球甲子园"齐名的最高赛事。2.必须对全国及地方赛事进行电视转播。3.必须组织优秀的球员进行海外远征。"
相比之下,我们的青超总决赛,四个年龄段的举办地分别是:广东省恒大足球学校(U17)、江苏省无锡体育中心(U15)、云南省昆明科化足球训练基地(U14)、安徽省合肥奥体中心(U13)。
观众寥寥,气氛冷清。
梦想之所以可贵,便在于其高于现实。如果好不容易拼到了最后的"决战紫禁之巅",结果总决赛场地和平时训练场地没什么区别,难免让人意兴阑珊。
就像许多顶级球员的梦想舞台——欧冠联赛,如果没有赛前庄严激昂的欧冠主题曲,没有场地中央那30多个人摇曳着欧冠LOGO,你总会感觉缺少些什么。
小时候,我们总是期待过年,因为过年有许多平常没有的玩意儿:压岁钱、新衣服、年货、大鱼大肉、还有各种烟花庆典和活动。对于足协而言,也需要全力打造一个青少年足球赛事的"新年",值得所有小球员仰望和向往。否则,青超比赛,对他们而言只是一场接一场的比赛任务。
如今许多中国现役球员,便是在青春期缺乏兴趣和梦想的熏陶,加上爱国主义教育的缺失,导致他们只把踢球作为谋生赚钱的工具。比赛奖金多才尽力踢,没把足球当做一项不容玷污的运动。往往踢到30岁左右,便已经完全厌恶足球,缺乏持续进步的动力。
日本教练冈田武史直言:"在我看来,中国的球员缺少梦想的指引,大家似乎只是想从中赚钱,一旦得到了金钱的满足,他们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如果放在日本联赛的话,很多中国球员根本没有出场比赛的机会,但现实情况却是,他们竟然在中国拿着让人惊讶的薪水……"
我们需要重视梦想的价值,尤其在足球这个高淘汰率、人与人相互合作竞争、精神力量无比重要的行业。
每一位职业球员,都会经历常人难以忍受的身体和心理的折磨,当15岁的梅西哭着给远在阿根廷的母亲打电话时,当13岁的C罗在里斯本被队友嘲笑乡下口音时,是执着的梦想,帮助这两位绝世天才挺过难关。
在BBC《人生七年》系列纪录片中,绝大多数人都受困于出身,无法完成阶级跨越。唯有那些对某一领域极具兴趣、充满梦想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就如约克郡一位农夫的儿子尼克·希乔恩,在7岁那年拍摄的纪录片中,他对着镜头说:"当我长大后,我想解开所有关于月球或其他天体的秘密。"后来,他考上了牛津大学攻读物理学,28岁那年,他前往美国研究核聚变技术。在《42岁》那期纪录片中,希乔恩已经成了一名大学教授。
2018年7月,我在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看了两场北京市校园足球特色校(传统校)联赛暨耐克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包括初中组和高中组),现场来了近10000名观众、北京电视台体育频道直播、场边甚至还有超大屏幕实时回放精彩瞬间。比赛结束后,更有C罗与小球员踢球互动及颁奖(当时C罗正好配合耐克活动来华)。
这样的阵势,小球员们无论胜利还是失败,必然会终身铭记这场比赛的许多瞬间,这些也将成为他们日后事业和生活中的宝贵财富。
所以,我们希望,在2019年的青超赛场和高中足球锦标赛,赛事主办方能从每年的预算中,多拨出那么一些钱,邀请一些明星或名宿应援,重点+持续打造最后的总决赛,让小球员们多一些盼头。而不是简单地向上级汇报:今年我们组办了XXXX场比赛,覆盖学校XXX个,参赛人数达XXXXX人。
青少年足球领域,也要去产能,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充分调动媒体力量,打造明星IP
2018年,我国6项男女足青少年比赛达到3792场。足协的努力,值得肯定。青超联赛,也确实给许多球队提供了比赛机会。
但是,目前的青超联赛,存在很明显的短板。
① 媒体资源不足,对赞助商缺乏吸引力。光靠肆客和PP体育等几个垂直平台直播,覆盖面太小。除非青超能撬动腾讯、优酷或爱奇艺等大媒体平台,让他们提供优质的推广位,甚至让CCTV和地方卫视转播,否则影响力将非常有限。
青超既没有顶级媒体资源,又没有足量的观众,如何吸引赞助商的投放?为了维持青超运行,恒大集团去年投了6000万冠名费,但在经济寒冬的情况下,我们并不能保证恒大、万达这些集团继续砸钱为中国足球做贡献。如果缺少大金主,青超庞大的运营经费,从何而来?
②品牌包装水准低下,难以形成广泛传播。就比赛观赏性和竞技水准而言,青超目前还远逊于日本高中足球锦标赛。而品牌包装能力,从粉丝量只有2825的官方账号@青超联赛NYSL 便可以看出,还处于起步阶段。
青超需要尽快实现自力更生,在资本寒冬活下去。
上周在懒熊体育的一个论坛上,新浪体育总经理魏江雷直言:"中国体育的品牌包装落后娱乐业10年。"而我们许多官方足球赛事的品牌包装,则至少落后20年。虽说我们对于新生事物应该足够宽容,但是,未来五年内,我并不看好各大足球官方机构,能做出什么吸引年轻人的有趣内容。
相比之下,中国足球小将凭借董路团队的造势宣传,已经成为中国青少年足球领域最火的IP。而广东省民间青少年足球联赛,也在南方起跑体育的运作下,将联赛覆盖到了300多支球队。
董路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媒体评论人、足球评论员,深谙网络受众的喜好,49岁的他,网感极强。而南方起跑体育的创始团队,也出自于南方报系和《广州日报》等媒体。
为什么要提他们的媒体背景?因为日本高中足球锦标赛的诞生,就是源自于两家大型报社朝日新闻大阪本社和大阪毎日新闻社的竞争。对于青少年比赛,媒体必须占据主导地位,而不只是一个日常播报比分和视频集锦的小组。
对于刚起步的官方青少年足球赛事,可以考虑以下两个方向的媒体包装:
① 打造明星IP。品牌包装的前提,是有一个好的产品基础。中国足球小将之所以能成功,要感谢邝兆镭和万项等能力突出、特点鲜明的明星小球员。广东民间青少年足球联赛的崛起,也要归功于古广明足球俱乐部和梅州客家这几支头牌球队。
所以对青超联赛而言,一些有潜力的小球员、精彩的瞬间、有故事的球队,需要及时、持续、适度地宣传曝光。譬如每轮联赛,以视频剪辑或小球员报告的形式,重点推出2-3名高光球员。
② 鼓励各队"自吹自擂"。除了官方的推广,各支球队也需要有自己的小通讯社。赛事组织者可以通过相关规定、增设"文化建设奖",鼓励各队在推广宣传方面进行良性竞争,充分调动各队的积极性。
就如中超联赛中,@CSL中超联赛 这个官方账号在1月上半月的互动量(转评赞)只有208,甚至还不如保级球队重庆斯威的1/10(转评赞总数2322)。当然青少年球队的互动量肯定远逊于中超球队,但充分激活这几十支球队的推广潜力,总比官方不痛不痒的内容好得多。
4、推广创新模式,重视地域粘性
简单说,做好青训,最重要的无非就是做好三件事:抓住好的苗子,培养好的教练,打造好的赛事。
前面所说的寓教于乐、宣扬梦想、打造品牌,都是为了做好这三件事,并打造一个可持续生态的微观工作。
那宏观上,为了让这个生态更好地运行,我们的管理者又应该做些什么呢?
因势利导。
我国的一位伟人曾说过:"我们的国家这样大,人口这样多,情况这样复杂,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推广各个试点的先进经验,造就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如今杭州、成都、西安、武汉等所谓"新一线城市"的竞争,也促进了各地政府办事效率和工作居住环境的改善。
而且,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了,各级足球管理机构作为一个单项体育协会,既无足够强的信息收集能力,又无令行禁止的强大行政力量,无法大包大揽地承担所有工作。
所以,管理者需要指明前进方向,激励成员。更需要制定好规则,净化环境,及时清理破坏规则的投机者。具体而言,至少有两件事可以做。
① 大力宣传地方创新模式,提升媒体能力。
"你在中国看了这么多青少年赛事,有没有让你觉得不错的?"我将这个问题抛给了网易体育记者李思明,对方提了一个:"上次我去天津津南区的一个社区青少年足球锦标赛,比赛就在小区附近的足球场踢的。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一个小孩,比赛前他对他爸说'哎呀!我忘带足球鞋了!'然后就跑到旁边的居民楼把球鞋带下来了,这种感觉特别好……"
现如今,中国有不少值得推广的地方青少年赛事,但他们的媒体资源非常有限,如果管理者能帮助他们邀请媒体前往报道,一方面可以增加这些赛事的曝光,扩大影响力,得到赞助商和当地政府更多的关注。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媒体的归纳总结和宣传渠道,传递给其他省市的地方足协和赛事组织者,促进共同提高。
过去三年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总数达到38个,但进度如何?有哪些及时的经验总结?我们希望有更多信息公开和媒体报道。
在抖音、微博、新闻门户等各大平台上,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和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不断制造热点话题,提升网感。口碑不佳的足协,近些年也确实做了不少实事,所以更需要与时俱进,加强宣传和沟通,吸取大众的建议反馈,提升自己的正面形象和面对公众的能力。否则,一旦发生危机公关,就很可能自乱阵脚。
② 适度引导地域竞争。
"中国足球有一个系统的青训教学大纲,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会不会更好地推动青训发展?"我将这个问题抛给了远在阿联酋的马德兴老师。
马老师并不认同:"最好的方式应该是有一个统一的理念,而不是具体的大纲。广东有南派风格、上海有海派,辽宁也有自己的北派风格,怎么能统一教?"
"如果调动各省的积极性,进行良性竞争呢?"
马老师想了想,说了一句:"那倒是可以的。"
中国确实太大了,各省的气候、民众性格、教育水准、高考难度、民营经济发展、政府对足球的重视、平均身高、足球氛围、用地紧张程度……都是千差万别,都能影响足球青训的发展模式。
所以,我们建议以省级/市级为单位,进行横向评定、鼓励良性竞争,强调地域粘性和地域荣誉感,从最底层开始增加社区/学校球队的群众基础,并排除超级球队参赛。
自下而上,夯实基础,建好青少年赛事的金字塔,而不是打造一个"空中楼阁足球联赛"。
想象一下,如果苏州学府中学和南京金陵中学的江苏区总决赛,能在江苏体育频道直播,吸引两个城市数十万的居民观看直播,并有数万人前去现场助威,那肯定是……不现实的。
毕竟,日本高中棒球大赛的景象,我们目前还只能仰望——第100届甲子园金足农业与日大三高的半决赛,直播比赛的NHK电视台在秋田县的收视率达到了53.8%,最高收视率一度达到了66%!
但如果我们的赛事主办方能要求各队在赛季前发布具有地域特色的slogan,组织现役知名球星或名宿前去现场开球或颁奖,鼓励师生、家长、啦啦队前往现场观赛,并邀请当地媒体和两地职业俱乐部的球迷会前往报道和助威,相信也能逐步增强比赛的热度和地域粘性。
社区地域属性,是足球最重要的属性之一。在中超愈发强调地域性的今天,青少年赛事也需要强调其社区性。
2018年世界杯冠军法国,国家总人口不足6800万。而中国人口超过法国的省份,有多达7个(广东、山东、河南、四川、江苏、河北、湖南)。
日本足球近些年人才辈出,也是得益于各地方足协的努力。据不完全统计,静冈县足协每年主办或协办的各类足球赛事超过40项,作为SBS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的承办方之一,他们邀请日本和其他国家青年队与本地球队交手,至2018年已经办了42届。由此,静冈也培养了川口能活、内田笃人、长谷部诚、小野伸二、中山雅史、三浦知良等多位知名国脚。
说到底,足协没有足够的力量去调动所有的资源,但可以做为一个杠杆,去撬动各地的资源。
谁才是真正的"足球之乡"?哪些省市贡献了最多的职业球员?哪些赛事才是真正的"模范青少年足球赛事"?评定的公开标准怎样才算公正?如何撮合政府、媒体、学校、赞助商和各地足协的资源整合?这是我们的管理者需要好好考虑的问题。
说在最后
我们上述的四点建议,可能有部分内容并非完全有效。但肆客作为一家足球媒体,希望能够抛砖引玉,给中国足球的管理者提供更多建设性的思路,而不是否定一切地批评,或者毫无思考地照搬国外经验。
正如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奥曼所言:"如果是两个理性而真诚的真理追求者争论问题,争论的结果必然是二人达成一致。"
愿中国足球,有更多理性而真诚的讨论。
撰稿:钟方亮
采访:钟方亮、贺佩苇、周亚波、周邦红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钟方亮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