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中国的各种进步,由衷地感到幸福和自豪。
比如上周看到新闻说,中国的超级稻有可能在10月突破大面积亩产1200公斤大关。都说"民以食为天",袁隆平爷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说,全世界有稻田1.6亿公顷,如果其中一半种上了杂交稻,每公顷将增产2吨,每年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5亿人口。
再比如我们生活中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的电吧。
在建国初期,即使是作为首都的北京,当时也只有三成的居民家中是通电的,其他地区的情况,就更是可想而知了,而如今,即便是在中国最偏远的乡村,人们也可以用上电,要知道,到2017年,全世界仍有8亿多人口处于无电可用的状况下。
光用上电还不够,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清洁能源被提上议程。而中国大力发展的以风能、水能、太阳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多分布在西部偏远地区,要想把西部这些清洁能源输送到能源消耗量巨大的中东部地区,需要跨越2000多公里以上的距离,而要解决这么远距离的能源输送,就不得不提到一项全世界只有中国全面掌握并且开始大规模工程应用的技术——特高压输电技术。
2005年,中国开始研发特高压输电技术;
2010年,中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2011年3月,中国将特高压工程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计划建设"三横三纵一环网"特高压骨干网架和13项直流输电工程(其中特高压直流10项),这一过程中,中国的特高压输电在电压等级、输送电量、距离等方面不断刷新世界纪录;
2016年1月11日,起始于新疆昌吉自治州,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6省(区)最终到达安徽宣城的、全长3324公里的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工程建成后将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输电工程;
……
截至2017年9月,除了在建的项目,中国已经建成投运的就有"八交九直"17个特高压工程,初步形成了西电东送,北电南供的特高压输电网络,使中东部近9亿人用上了西部的清洁能源,节省煤炭9500万吨,相当于四川省一年的煤炭消耗量。
不仅如此,中国的特高压输电技术还不断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地方落地。2009年1月,中国获得菲律宾国家输电网特许经营权40%股权,此后,中国特高压输电的触角先后伸向葡萄牙、澳大利亚、意大利、希腊及香港等7个国家和地区骨干能源网,基本实现了全球布局。目前,境外投资项目做一个成一个,境外资产规模逐年上升,总额达568亿美元,且无一亏损,全部盈利。
此外,中国还正积极开展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的电力能源合作,加快推进有关特高压联网工程的规划、前期建设工作,预计到2025年基本实现与周边国家电网的互联互通。
还有中国的交通。
2013年10月,全长117公里的扎墨公路建成通车,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城——西藏墨脱县也通上了公路,中国的2856个县一个不少,全部紧密相连。
这些年来,中国的建设者们在雪山、断裂带、戈壁沙漠、无人区各种条件恶劣的地方修通了公路,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显示,2018年末,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85万公里,是1949年的60倍,高速公路总里程14.3万公里,总里程居世界第一位。
在铁路方面,1952年,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通车,西南人民近半个世纪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1970年,成昆铁路贯通,这条长1100千米的铁路沿途地质状况极为复杂,被外国专家称为"筑路禁区";1975年,宝成铁路完成铁路电气化工程改造,成为全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1992年,中国境内首条重载铁路同时也是唯一一条煤炭运输专线大秦铁路建成,将山西的煤炭运往秦皇岛港装船南运;1996年,中国铁路史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的工程——京九铁路全线开通;2006年,中国克服多年冻土,修通了青藏铁路;2008年8月,中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开通……
截止2018年末,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13.2万公里,较1949年增长5倍,高铁营业总里程达到3万公里,是2008年的44.5倍,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的三分之二,居世界首位。同时,中国"四纵四横"高铁网建成运营,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
另外,在航空方面,2017年5月5日,中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民用飞机C919首飞成功,从此,中国人拥有了自己的大飞机。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可以说,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祖国发展所带来的便利,作为一个中国人,很幸福。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网易《了不起的中国制造》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4785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带来了什么社会影响及价值?
中国奇才那么多,为什么鲜有诺贝尔奖?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