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如何进行竞品分析?

我研究了超过100份竞品分析报告,对于怎样进行竞品分析也有了一些心得,在这个问题下分享给大家,希望多多少少对你们能有一些帮助。

很多人都写过竞品分析报告,但真正能把竞品分析做好的同学很少。很多所谓的"竞品分析",都还停留在"罗列"和"套公式"的阶段,看似堆砌了一堆信息,但最后却并未得到任何真正有价值的核心结论。

我自己在几周前就曾经亲自踩过类似的坑——当时,老黄(三节课联合创始人黄有璨)让我去研究一款阅读产品,并找一下跟它相似的另一款产品进行一下比对,然后出篇心得。

于是,我在网上看了两篇竞品分析,参照了它们的结构,随意找了另一款阅读类产品当作竞品,查了点资料,列了两款产品目前的用户体量等数据,又介绍了下两款产品的基本操作有些什么差异,再主观表达了下我更喜欢哪一款产品之类的,就上交了报告。

结果自然是被批得很惨……老黄说:这样的东西,看起来基本没啥亮点和价值啊!

这时候,我才发现,真的要做好竞品分析,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于是,我痛定思痛,重新认真研究了超过100份好的和不好的竞品分析报告,在这个过程中,我对于"如何做好竞品分析",以及"做好竞品分析的价值在哪里"有了完全不一样的思考。

现在,我认为:如果能够做好竞品分析,你的学习速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将是有可能被提升至少3-4倍的。

在我看来,真正写好一份竞品分析,可能需要逐次回答清楚4个问题。


问题1:你的目的是什么?你到底需要分析什么?

很多人做竞品分析,可能是直接随意找了款直观感觉相近的产品,然后网上找个框架往上一套(比如什么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之类的)就直接开始分析了。

但是,这样的分析往往是"失焦"的——也就是说,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做这个竞品分析的目的是什么,只是在机械完成动作而已。

这里一定要强调一句——只有先搞清楚了你的目的,你才能知道到底该去重点分析些什么,也才能让你的分析价值和效率变得更高。

举个例子,这就好比两个人都在看科特勒的《营销管理》这本书,但其中,A只是单纯觉得自己想要学习好"营销"而在阅读,而另一个人B,则有着非常具体的问题想要解决——ta可能重点就是想要解决他们公司的众多产品到底如何定价才会更好的问题,在看书时也会更多针对ta想要解决的问题去收集很多信息和尝试进行实践的话,你觉得A和B之间,谁的学习效率更高?

所以,任何分析报告式的东西,明确目的一定是第一位的。

我们不妨直接上张图——

如上图所示,在研究一款产品时,我们可研究的部分可能包括了行业现状和格局、需求场景、业务形态+业务流程、功能结构、交互体验&页面UI、数据表现、功能迭代路径、运营路径等等多个部分,而在做竞品分析的时候,应该是结合我们不同的目的去聚焦到不同的方面进行研究和比对的,而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上来就把所有的信息都罗列一遍,那样很可能就导致你罗列的信息成了无效信息。

比如说——

  • 如果你是要看看两款产品哪一款更有前途更有生命力,那可能重点应该看一些行业现状、市场前景、业务形态、数据表现、功能迭代、运营路径这样的东西对比;
  • 如果你是想要看看竞品的哪些功能做得比较好,能不能更高效抄过来,那可能重点应该结合具体产品功能看一些需求场景、业务流程、交互体验、界面UI等等这样的东西,每一个人家做得更好的功能,你都应该要能够清楚明确的看得到到底人家哪里跟你不一样,具体怎么个好法;
  • 如果你是要重点研究下对方可能接下来会做些什么事,可能重点应该放在业务形态、数据表现、功能迭代、运营路径上;
  • 如果你其实对于一个领域还没啥了解,只是想要通过对于两款产品的深度比对和研究来更好了解这个领域的产品,那你可能需要一个较为完整的横向对比,但在此基础上仍然需要有关注侧重点;

……

而当你已经明确了你的目的和你要重点关注的信息之后,接下来就可以进入到第二步了——选择竞品。


问题2:我们该如何选择竞品?

竞品的选择听起来不应该是一个问题,但恰恰是在这里,可能很多人都会受到巨大的局限。

比如说,假如你在美团外卖工作,为了要寻找你们整个点餐、下单、支付、配送的体验流程的优化节点和空间,现在需要去做个竞品分析,你觉得你会选择哪款产品来作为你的竞品进行研究?

我猜,90%以上的人都会说:饿了么。

但,为什么我们不是通过对淘宝、京东等产品的研究来提升我们的购买和下单体验?为什么我们不是通过研究Enjoy、大众点评这样的东西来了解用户在"觅食"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哪些问题,以及哪些看起来细小的体验对于用户可能是会有极大增益的?为什么我们不能通过研究闪送、花点时间这样的产品来提升自己的配送、收货等体验?

所以,竞品的选择,其实同样存在学问。基本上,有5种选择"竞品"的角度和方式——

1、核心服务+核心用户都基本相同的产品

这类产品,我们称之为直接竞品,即提供的核心服务、市场目标方向、客户群体等与我们的产品基本一致,产品功能和用户需求相似度极高的产品。

选择直接竞品进行研究是最常见的方式,可以有助于更直观的就自己与对方在各方面的优劣形成对比,找准自身定位和认知。

比如说,美团外卖和饿了么,基本就算是直接竞品。

但,如果始终选择直接竞品进行研究,很容易形成自己的"局限",在各种思路、想法上都越来越保守,难有创造性的想法出现。

2、核心用户群高度相同,暂时不提供我们的核心功能与服务,但可能通过后期升级很容易加上相关功能的产品

假如你的产品所对标的市场上存在这一类产品,一定要提前进行一些战略规划和设计以进行防守,否则很可能会遭遇对方的"暗度陈仓"。对于这类竞品的分析,往往也需要更多从市场格局、产品演化路径等维度来进行研究。

给这类竞品举个最典型的例子,就像是早期的嘀嗒拼车和滴滴打车之间的关系一样。

通过研究这一类竞品,你可以对于自己产品的版本规划、迭代演化路径等形成更具体的认知,同时也能够对于用户的某些行为特征和喜好产生更深入的认知。

3、目标人群可能不太相同,但某些产品功能模块和服务流程比较相近的产品

对于这类产品在业务流程、交互细节等层面进行研究,往往会有助于在具体产品功能的设计上产生一些灵感,给你带来许多启发。

比如说上面提到的例子,一个美团外卖的产品经理,完全有可能通过对于"花点时间"这类产品的研究来实现对于自身配送流程和体验的提升。

4、目标人群有一定共性,产品提供的核心服务不太一样,但在特定场景下对于同一类用户需求和用户的使用时间形成挤占的产品。

比如说,当年的微博对于开心网这样的产品来说,差不多就是这个状态。

对于这一类竞品,进行比对研究时要重点抓准用户的需求、场景和深层次的使用动机,甚至还要再多找到几款满足用户的类似需求类似属性的产品进行比对,再来思考如何能在自己已有的产品形态中面向用户的需求设计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5、核心目标用户是同一类人,但满足的需求不同,也不太会形成竞争关系的产品。

对于这类产品,更多的时候,我们可以在"产品"和"运营"角度分析对方如何吸引用户,从中获得参考和借鉴。

例如某大学生职业培训机构通过研究某英语四六级培训机构的获客方式,发现他们一开始都会送新学员一套价值299元的超值礼包(里面包括4、6级资料,核心单词书籍,以及名师出版的最新学习书籍等),利用这种方式在大学生群体里打造出了良好口碑。于是某大学生培训机构迅速模仿,也设计出一个价值几百元的超值礼包,并取得了良好的获客效果。

以上,是关于竞品的选择。一般来说,如果是面向行业和产业格局层面的竞品分析,我们建议可以选择124来进行研究。如果是希望深度了解用户的竞品分析,我们建议可以选择145来进行研究。而如果是围绕着某些产品功能的改进和优化的竞品分析,建议可以选择135来进行研究。


问题3:明确目的,选择好竞品后,该如何收集资料与信息?

还是回到上面这张图——

基本上,这张图上的信息,就是我们在竞品分析的过程中最常需要去完成收集的信息了。

这里挑几个重要的来具体讲讲怎么收集——

1.行业现状、市场格局等

关于一个行业的行业报告、产业链等信息,往往在艾瑞咨询、易观、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等地会有大量可下载可查找到的东西。比如下图,就是我在艾瑞找到的一个内容付费产业的报告。

2.产品的数据表现+版本迭代情况

版本迭代信息就不说了。产品的数据表现通常包括排名、用户规模、活跃用户规模、收入情况、用户评价等。下面提供几个我自己找到的数据信息来源——

1)产品版本迭代信息+实时应用商店排名、所获用户评论数等信息,可以在鸟哥ASO、App store,App annie等平台中查到;(下图为微信一周数据报告+用户对天猫APP的产品评论,来源:鸟哥ASO+App annie)

2)安卓平台的下载量可以在酷传查到;

3)APP的活跃用户数规模可以在易观、Questmoble查到,但可能需要付费;

4)收入情况等,一般只能依赖于对方在PR和接受采访时公开透露过的数据信息来获得。一般对于B轮以后的公司,或多或少都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过自己的用户规模、收入情况等信息,可通过百度等进行检索查到,比如搜索"美团外卖 用户规模"或者"美团外卖 用户增长"等;

3.产品的运营事件和运营信息

相对来说,一款产品的具体运营动作可能更难获取到一些。一般我们只能通过搜索+产品本身的微博、微信公号、知乎等渠道来进行信息搜集。一般对成熟一点的产品,大规模的运营事件都会单独进行报道和传播,但中早期的产品就不一定了。

另外还有个思路,就是先拉出一款产品的用户增长曲线,然后找到几个显著的增长点,再反过来去查,在这个点上,该产品是不是做过一些运营方面的动作。比如下面这张网易云音乐的下载量增长图上,我们就可以重点去看,云音乐到底在2.0、2.2、2.7这三个版本所对应的时间周期上,都做了些什么运营动作?

4.产品的业务逻辑和业务流程梳理

这两个就比较直接了,基本要依赖于你对于产品进行实际的体验和研究,然后梳理而成。

需要说明的是,"业务逻辑"指的是:这个产品的服务运转过程中,一共涉及到几种角色,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整个业务是如何运转的?

而"业务流程"则指的是:用户体验和使用一个产品的某项服务时,具体的流程到底是什么?分为哪些步骤和环节?

比如说,这是一个豆瓣APP的"业务逻辑图":

而这是一个用户在美团外卖上下单点外卖的"业务流程"图:

其他需求场景、页面UI啥的,属于比较好理解的部分,上网一搜就都知道,就不花费篇幅细讲了。


问题4:完成了信息收集,接下来到底要怎么在竞品间进行分析?

这里给大家列出了一些常见的对比分析方向,直接看吧。

1、对比产品的数据表现,市场认可程度等

这里可以通过具体的下载量、用户量、市场份额等多种数据去分析我们产品和竞品在当前市场中分别的地位,和标杆产品之间的差距在哪里。

接下来,通过数据所展示的差距,我们可以具体分析在某一方面或者某几个方面的提高措施。比我们一段时间的下载量比竞品要低很多,我们应该研究下是产品本身问题,还是运营活动没做到位。通过调查,来指导下一步的具体活动。

2、对比产品的业务模式、业务逻辑之间的差异

这里就可以通过上面提到的"业务逻辑图"来对于两款产品的业务运转方式和商业模式进行对比和研究,找到差异。

如果你觉得某款产品的业务模式有其独到之处,那还可以进一步分析:这样的业务模式需要什么样的资源、能力和前提,如果我们要学习,该做些什么?

3、研究产品基因对产品产生的影响

我们在分析产品时,很容易只在乎数据而忽视其背后的公司,但每个产品都是有其特殊基因的,而不同公司出来的产品肯定是不一样的。公司的资源、文化信念、具体团队,都会对产品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例如:QQ音乐刚推出时,市面上有很多同类型的音乐播放器,而QQ音乐背靠腾讯的优势资源,步步为营,在音乐版权的获取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用户在选择一款音乐播放器时的标准其实也很简单,归纳起来就六个字:好找歌,能下载,而QQ音乐在这方面就做的很好。

4、对比产品结构和用户使用流程

这里需要我们将竞品的功能结构图和用户使用流程图画出来,这样我们可以从整体上对竞品的功能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通过流程图的展示,我们可以对照我们和对方的功能安排,用户操作的方便程度,重要功能的展示情况等。

如果对方的用户引导和核心功能展示比我们更好,那我们可以考虑是都借鉴对方的产品结构设计,对自身产品进行优化。

5、对比特色功能和用户场景

特色功能是可以区别产品,并且可以拉开产品层次的地方。这里,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用户场景来分析特色功能:用户在什么场景下会使用这些功能?这些功能满足了用户多少需求,对用户的价值到底有多大?

比如说,下面是早期美团外卖与百度外卖在"餐厅展示排序"这个功能模块下的差异——百度外卖多了一个"距离最近"的排序维度,那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思考:为什么百度外卖要加这个维度?用户点外卖,关心的本质问题是从下单到收餐的时间,那么"距离"会不会是影响"时间"的一个表象因素?

如果进一步思考完了,我们觉得这个功能是有价值的,那么就要进一步看对方产品的用户评价——用户喜不喜欢?我们可不可以模仿?如果模仿的话如何做?

6、对比产品的交互设计

基于产品功能的优先级,所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先分析架构,再看具体的交互设计。

可以问几个问题:主要功能入口是否清晰明确?各入口间跳转是否会迷失?最重要的页面有没有直接展示?通过分析,看看竞品的在交互设计上有没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我们是否可以做到更好等等。

举个例子:加入对方的产品的页面风格比我们更好看,更受用户欢迎,那我们可以基于自己产品的定位和基因,考虑是否可以借鉴。

7、对比双方的运营策略

产品发展每个阶段的运营策略和手段是不同,我们可以对产品之前不同阶段的运营策略及手段进行搜集和分析。同时,之后定期跟踪竞品的运营活动,了解其动态和发展,为我们产品的运营提供借鉴。

例如,同样是春节联欢晚会的红包活动,微信的抢红包当年就比支付宝的集五福效果更好,通过对其各自运营活动的研究,可以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具体在自己身上,通过我们和竞品各自运营活动所产生的效果,可以学习对方比较好的活动。

8、对比产品的版本迭代和演化路径

通过梳理竞品发展的历程,找出其关键的时间节点、版本更新情况和当时的运营手段,往往能够得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比如对方在某个时间段增长迅猛,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能不能借鉴),也能够对其未来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预测。

所以,这里建议是把两个东西放在一张图上来进行对比——产品增长曲线和产品版本迭代路径。(如下图是豆瓣APP的产品增长曲线+产品迭代路径合一)

以上,就是我作为一个此前不那么懂互联网的实习生,在研究阅读了近百篇竞品分析报告后作出的一些总结,希望对你有一些参考。

因为个人能力所限,内容偏颇之处难免,还请大家多多提意见。

另外,我们也为大家准备了一篇"罗列式"的竞品分析报告,和一篇"目的相对明确"的竞品分析报告真文,供大家进行学习,它们都出自于三节课的老学员(他们在完成这份报告时都只是大学生,但现在已经是大厂PM了),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在三节课服务号中回复"竞品分析",即可获取。


最后,送你一份学了就能用的干货,关注公众号三节课服务号,回复"3"即可免费获得。

里面有——

  • 一套完整可复用的结构化思维,能帮你提升逻辑能力,可用于沟通协作、写作和解决问题
  • 一套OKR思维,能帮你制定清晰的可执行可落地的目标
  • 小白也能学会的数据爬虫方法(各大网站均可爬)
  • ...

其中第一个和第二个,是我司必学的。第三个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还有更多惊喜在等你,包括但不限于提升工作效率的方法、互联网人必学的12个Excel技巧、找工作的套路等等等!

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就点个赞呗,十分感谢!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三节课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25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如何做一份好的角色设计?
你曾经做了哪些失败的产品或功能?

世界杯讲古:范佩西的成才之路,最该感谢的人是他

https://www.zhihu.com/video/972221899946770432

2006年德国世界杯,范佩西第一次代表荷兰登上世界杯的舞台。然而在这之前,他曾经历过一段跌宕的职业生涯。范佩西的性格是如何得到磨炼的?又是谁将他从一个桀骜不驯的年轻球员打造成了大赛中的冷静射手?本期《世界杯讲古》, @于鑫淼 带你走进通往世界杯之路上的范佩西。

讲述人 I 于鑫淼

出品 I 爆棚视频

2006年德国世界杯,22岁的范佩西第一次登上了世界杯的舞台。对阵科特迪瓦,他用一次潇洒的任意球激活了自己的世界杯进球账户。

2001年,17岁的范佩西进入了费耶诺德的一线队。费耶诺德是荷兰足球的传统强队。一个赛季后,范佩西成为了荷甲联赛的最佳新人。优异的表现,让他在18岁那年赢得了一份3年半的新合同。

在对阵阿尔维克的比赛中,本该由范霍伊东克主罚的任意球被范佩西抢走。对于比自己大14岁的球员,范佩西毫不谦让。他认为,他的脚法更好。不仅是对队内的老大哥,对待主教练范马尔维克,他同样如此。

在2002年欧洲超级杯的赛前热身中,范佩西顶撞了范马尔维克。随后,他被安排独自回国。类似的事情频频发生,这让范佩西逐渐失去了一线队的位置。

03/04赛季,他大部分时间在替补席上度过,还曾一度被下放到预备队。在范马尔维克看来:范佩西有能力,但也有些自负。在费耶诺德的足球文化中,傲慢是不受欢迎的。在经历了种种不愉快后,俱乐部打算将其出售。

阿森纳在此时伸出了橄榄枝。04年夏天,20岁的范佩西来到了英格兰。温格在中锋和边锋两个位置上都给了范佩西机会。联赛杯对阵曼城,他为球队首开纪录。这粒进球被温格称作是"真正阿森纳式的进球"。接下来的一周,在阿森纳对阵南安普顿的比赛中,范佩西替补登场5分钟后,便打入了自己的英超处子球。欧冠比赛对阵罗森博格,他也收获了自己欧冠的处子球。

范佩西在更高的舞台上展现才华,但他却没有收敛他的坏脾气。04年12月,联赛杯对阵曼联。他和理查德森发生冲突,并给了对方一肘,吃到了黄牌。赛后温格表示:"范佩西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不过范佩西显然不是个乖孩子,2个月后他又一次肘击对手,并在比赛的下半时吃到了第二张黄牌,两黄一红,范佩西被直接罚下。

这个时候,温格展现出了管理球员的艺术。尽管他很生气,但他没有直接训斥弟子。而是找来范佩西,进行了一次谈话。

温格:"如果你想达到顶级的表现,必须做出改变。"

范佩西:"改变什么?"

温格:"这需要你自己去思考。"

范佩西想到的办法是观察老队员是怎样踢球的,他们有哪些比自己更职业的地方。足总杯半决赛上,范佩西挨了一肘子。不过此时的他已经能驾驭住自己的火气了。他没有还击,而是在仅有的8分钟出场时间里打进2球带领球队取胜。

04/05赛季结束后,范佩西入选了荷兰国家队。

正处在顺风顺水的范佩西却遭到了一次场外事件的影响。在一场国家队比赛结束的晚上,范佩西在鹿特丹的一间酒吧喝的兴起,随后又前往夜总会欣赏艳舞,借着酒兴他与一位脱衣舞女郎开了房,这名女子在日后质控范佩西强奸。警方以涉嫌强奸罪将范佩西拘留两周。如果指控成立,他的护照将被扣押,也就无法随同阿森纳备战新赛季。

最终的结果是指控方没有足够的证据,范佩西在14天后被释放。温格对待此事选择了冷处理,他没有让范佩西随队参加赛季前的热身赛,而是给他放了一周的假,好让他在这件事中解脱出来。

而后归队训练的范佩西,在与比利时球队比佛伦的友谊赛中,第一次带上了阿森纳的队长袖标。得到信任的荷兰人,在比赛中梅开二度。

05/06赛季,互相信任的师徒二人都没有辜负彼此的决心。在对阵切尔西的社区盾比赛中,范佩西替补登场。英超首轮对阵纽卡斯尔的比赛中他收获了进球。11月的3场联赛范佩西场场都有入球,并荣膺了当月的最佳球员。

7个月后,范佩西出现在了世界杯的舞台上。曾经的问题球员,在经过温格的打磨后,站在了世界足球的最高舞台上。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爆棚视频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好车不贵:北京车展必看6款性价比车型

这次2018北京车展,高大上的豪车超跑报道大家可能看得很多了,这里重点说说20万以下价位,在这次车展上看到的"感觉很值"的几款车型。


20万买个豪车——奔驰A级三厢

20万级别的豪华品牌入门三厢车,之前都是在宝马1系和奥迪A3间犹豫,这次奔驰告诉大家什么叫"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外型保持着新一代奔驰车系的气势,不会有"便宜豪车"的感觉。

内饰完全超出期待,贯穿式双屏幕非常抢眼。


金属质感的装饰不同于之前的奔驰车系,足够创新。

车内阅读灯也能玩出花儿,做出水晶石英灯的质感。

由于A级三厢版带个L,特意为中国加长,前排空间没毛病,后排腿部空间够用,后排175以上高个子会稍微顶头憋屈。

有1.4T和2.0T两款动力可选,匹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低配车型使用扭力梁后悬挂,高配是多连杆独立后悬挂。

价格尚未公布,但估计搭配1.4T发动机的起步价在20出头。


巴博斯(Brabus)爆改VV7和四驱VV6

长城站台上一款"性能范儿"展示车WEY RS7,基于VV7平台打造,查了相关资料才知道操刀的竟然是著名高性能品牌巴博斯(Brabus)旗下的CRD!!!

在不变动原车线条下,使用大量碳纤维材质的外包围,加上巨大尺寸的轮圈和强力制动。本来就很有范儿的VV7大改后直奔高性能车去了,也许能让本来不出彩的操控大幅度提升?

好吧,这款车还没有量产的消息,大家看看就好。关键是WEY的另一款VV6,之前VV7和VV5被吐槽的"没有四驱的SUV",在VV6上终于实现了。

长宽高分别为4585mm/1860mm/1720mm,轴距为2680mm。车身长度要比VV5S加长了123mm,车身高度比大尺寸的VV7还要高65mm,定价将介于VV5和VV7之间,尺寸接近VV7,可以说性价比更高,更均衡。

全新VV6搭载了2.0T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以及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器,该版本起步价估计在16万,据闻后期VV6或将推出一款1.5T版本,价格可能会低至14万左右,进一步提升性价比。


比领克01更快更便宜——领克02

经过几个月前领克01高性价比入市被抢购的热潮,北京车展上亮相的领克02同样基于沃尔沃CMA平台,沃尔沃同款1.5T和2.0T两款发动机,1.5T的三缸发动机最大输出分别为156马力和179马力,2.0T发动机最大输出190马力,由于车重和尺寸更小,性能将比领克01更激进。

外形线条比领克01更年轻流畅,同样丰富的配色选择。

车展上尚未公布价格,预计比领克01低2-3万左右入市,自动挡起步价约在13万左右。



国产轿车新标杆——吉利博瑞GE

在车展前,我的票圈就被博瑞GE的各种亮眼功能刷屏了。

车展上看到实车,无论外观内饰,博瑞GE都已经达到合资车里的高水准。

贯穿整个驾驶舱的大屏幕,座椅的NAPPA真皮质感非常柔软细腻,乘坐的"沙发感"也十分足,之前老博瑞上的一点"笨重感"也消失无踪,总的来说外形更年轻,内饰更高级。

以上都是表面功夫!!!核心在于博瑞GE和上面的领克02都是基于沃尔沃共同研发的CMA平台打造的,而且搭载了1.5TD+7DCT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和48V轻混系统(MHEV)。当然博瑞上的"主被动安全系统"也是必须继承的。(如胎压胎温监测、ESP车身稳定系统、BA刹车辅助、7安全气囊、PAS智能泊车辅助、SVA盲点监测、城市预碰撞系统、LDW主动偏航系统、ACC自适应巡航等等)

1.5TD+7DCT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由吉利和沃尔沃联合研发,官方宣称百公里加权油耗(油耗的加权平均数)1.6L,快充只有1.5小时就能完成,纯电续航里程60km+。

48V轻混系统(MHEV)综合油耗仅有5.8L,这个不用插电也省油,适用性更广泛,价格估计会更便宜。

价格未公布,预计7月正式上市销售,估计起步价在15万内。


12万续航500km纯电车现在就有?——江淮IEVA50

威马ES5、上汽MARVEL X等一堆续航和加速爆炸的纯电车抢足了眼球,但现在预付都要今年9月份后才陆续交付,江淮家的IEVA50已经进入量产状态,号称最长续航500km,工况续航400km,补贴后价格12.25-14.45万,对于急着入手纯电车的刚需朋友,也值得考虑。

内饰没有惊喜,一贯的江淮风格,只能说够用。这车的性价比主要体现在续航里程和不用排长队,现在就能买到。


最少的钱买最大气的车——上汽大众朗逸PLUS

车展之前看图片,觉得朗逸PLUS只是老瓶装新酒。

直到北京车展现场看到了实车——这造型也太大气了点吧,简单地说一眼看上去这车又大又高级,比速腾还贵。很符合"花最少的钱买看起来最贵的车"的中国买车哲学。

空间方面有所提升,倒没有外观那样太大惊喜,内饰和大众其他MQB平台的车保持一致,

超级深的后备箱。

关键是用了大众新的MQB平台,这个平台下的7代高尔夫等车都还比较好开完善,如果价格合理,继续保持销量冠军没毛病。


有注意到了么?这次北京车展,20W以下的亮点车型,自主品牌真的很多呢。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汽车奇谈高小强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如何理解“如实陈述义务”与“不得自证其罪原则”之间存在的法条冲突?

这个题目下有好几个很优秀的答案,我就简单补充一下。
如果我们进行体系解释,会发现不得强迫自证其罪条文是规定在禁止刑讯逼供后面的,为什么?


首先,为什么要禁止刑讯逼供?法学家们可以给出很多解释,我们不能否认这些解释的道理所在,但在我国语境下,事实上有一个原因的重要性要远大于其他原因:冤假错案。刑讯逼供会导致无罪之人在严刑拷问之下招供,造成一系列冤假错案。在民族文化极为重视实体真相的我国,这种冤假错案是社会所难以接受的。无论是《窦娥冤》这样的传统戏曲,还是各大影视作品对于洗冤故事的描绘,都体现了我们国家和人民数千年来骨子里对于清白、实体真相的高度重视。我们不否认禁止刑讯逼供的人权保障意义,立法者也绝对对此有所考虑。但是,对被告人的人权保障事实上长期以来都不属于我国法律文化的一部分,人们只在乎这个人到底是不是好人,如果是,那就不应该严刑拷打;如果不是,或许不少人还巴不得打得更重点:你还敢狡辩?上点狠招,看你招不招(可以回想一下各种影视作品对类似情景的描绘,个人认为影视作品可以说是对社会文化的生动写照)。

再回到不得强迫自证其罪,这一条规定在禁止刑讯逼供后面,甚至两者连句号都没有,显然是把前者当作后者的补充。因此立法者确立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目的,其实主要也是为了防范冤假错案,避免通过刑讯逼供让清白无辜之人难以忍受痛苦而招供,造成冤假错案,从而造成不利的社会影响。至于人权保障,不过是附属的意义罢了。


事实上,防范冤假错案长期以来都是我们国家刑事司法改革的基本目的。例如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庭审实质化、员额制改革等等,只要仔细阅读相关文件就不难发现,背后最重要的目的都是为了防范冤假错案。在我国,立法者其实并不怎么在乎(注意是并不怎么在乎而不是不在乎)法律是否符合现代法治的基本要求,也不在乎对于被追诉人的人权保障是否充分,他们只在乎人民、社会对于法律,对于司法,对于政治体制是否满意而已。为什么学界呼吁了二十年的司法审查制度迟迟没有得到立法确认?为什么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随着死刑案件证据规定而出现的?其实都与这种立法逻辑有相当大的关联。立法者如果觉得制度运行没啥问题,就算不符合法治原则,也不会愿意去改,而一旦发现可能导致错案影响社会稳定,就会有改革的动力。

说这么多,不是要对我们国家立法进行批判,而仅仅是试图描述我国的这样一种立法文化。价值中立、尽量减少主观判断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我们无法也不应当对这种潜在的保守的、服务于政治的立法逻辑轻易作出对与错的评价,毕竟无论哪个法治国家的法律,实际上都是经历了本土化改造,以适应本国社会治理和传统文化。然而遗憾的是,过去我们太多的法学家奉西方法治理论为真理,只知道大声呼吁法律移植而忽略了本土语境。并且,每当确立一项西方制度,都有人抱有过高的期待,一旦实践出现异化,就指责实务人员不遵守法律,并发文意图推进法律的再修改和进一步完善。西方理论与我国实践潜规则的冲突与博弈,学术界与实务界的互相埋怨,从未停止。如果承认这些前提,我们就会发现,过于鼓吹一些法律制度背后的人权保障价值或者其他价值,可能是只见树不见林的过分解读。我们不应忽略这些制度的法治意义,但也应当注意到其背后的本土逻辑和制约。否则,对于旁观者,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对于研究者,理论与实践的背离将会继续存在。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LawDog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9 个回答,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