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 FAST 新发现了一颗毫秒脉冲星?

作者:蕉叶 @蕉叶

4月18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首次发现的毫秒脉冲星得到国际认证,这是 FAST 继发现脉冲星之后的另一重要成果。这颗毫秒脉冲星J0318+0253的周期为5.19毫秒。

什么是毫秒脉冲星?FAST之前找到的脉冲星又是什么脉冲星?究竟还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脉冲星?

戳这里复习:FAST 首次发现脉冲星,对 FAST 和中国天文学界有什么意义?


脉冲星有三类,怎么划分的呢?

望远镜对准脉冲星进行观测,往往能收到周期性的脉冲信号。这也正是脉冲星名字的由来。而这个周期,就是脉冲星一个重要观测参数。

说到这,有人可能要抢答了:毫秒脉冲星就是周期是毫秒量级的脉冲星。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故事还是要从脉冲星的分类讲起。

虽然脉冲星的分类和它的周期有关,但并不只是单单依据周期进行"一刀切",而还要看周期变化率

我们观测到的脉冲星信号,虽然在短时间内周期几乎看不出变化,但如果分析长时间的观测数据就会发现,它们的周期是会变化的。而周期变化的快慢,即周期变化率,也是脉冲星一个重要的观测量。

如果以脉冲星的周期为横轴,周期变化率为纵轴,在二维图上点出已知的脉冲星,那么将得到以下这么一张神奇的关系图。

大家可以看到,图上的标记大致分成了三块。

  • 中间主要由黑色点组成的一块数量最多,我们有时统称其为"正常脉冲星",周期大概在0.5秒左右。周期变化率则说明,每隔一秒,这些脉冲星的周期就会缩短大概 10^{-15} 秒。
  • 右上角有少量空心三角形抱团。观测表明这些脉冲星的磁场比较强大,所以我们称它们为"磁星"。磁星的周期比正常脉冲星要长一些,周期更不稳定(周期变化率更大)。
  • 左下角主要由带圆圈黑点组成的一坨,就是今天的主角——毫秒脉冲星。这些脉冲星的周期大部分在10毫秒以下,同时它们的周期变化率比正常脉冲星小了约十万倍。


毫秒脉冲星是从正常脉冲星变来的?!

从上图可以看到,如果单纯以周期"一刀切",那么有一小部分的正常脉冲星(主要是正常脉冲星左上角部分)也会被划分到毫秒脉冲星里面。

觉得文字看的晕的,请直接看下图

为啥要在意小部分正常脉冲星是否被错误地划分到毫秒脉冲星里面呢?

因为这两者的性质不一样啊!

我们看到,图上用了不用的符号来表示脉冲星。不用的符号代表了对应的脉冲星带有附加属性。带圆圈黑点是处于双星系统中的脉冲星;五角星是和超新星遗迹挨在一起的脉冲星;空心三角是伽马或X射线观测到的脉冲星;实心三角是在射电波段没有辐射的脉冲星

这里只说说其中的两类:双星系统中的脉冲星,及与超新星遗迹一起的脉冲星。

仔细观察脉冲星"周期/周期变化率"关系图,我们会发现那些与超新星遗迹在一起的脉冲星(五角星)都集中在正常脉冲星左上角。脉冲星诞生于超新星爆炸,而超新星遗迹就是爆炸遗留下来的气体。著名的蟹状星云就是一个超新星爆炸遗迹,而星云中间还有一颗著名的脉冲星,即蟹状星云脉冲星。

为啥只有这么少量的脉冲星是待在超新星遗迹边上的?

答案是:这些都是些年轻的脉冲星。而当脉冲星"长大"(这里只是表示年龄变大,不是指体积、质量变大)之后,就会离开"襁褓"了。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吉他星云及其中的脉冲星。

在吉他星云"琴头"部位里藏有一颗脉冲星。一般认为,这次超新星爆炸得不太均匀,使原本生成于"琴腹"中的脉冲星被炸飞了出去,慢慢地拉出现在看到类似吉他的星云形状。由于这颗脉冲星被炸飞出去的速度很快,现在正以大约1600公里每秒的速度远离星云,所以如果每隔几年去拍一张照片,能看出星云明显被拉得更长了。

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脉冲星就远离了其原本所在的超新星遗迹。此外,根据能量守恒我们知道,脉冲星不可能一直辐射能量而不损失能量。脉冲星损失的正是它的自转动能。这将导致它的周期逐渐变长(谢谢 @御坂19009号 指出的问题,此处为 周期变长),进而慢慢落入到正常脉冲星那一大团黑点里面了。

如果故事继续发展下去,脉冲星的自转能量进一步损失,那它在"周期/周期变化率"关系图中的位置就会慢慢往右下角移动,最终进入右下角灰色三角区域——脉冲星"坟墓"区。进入坟墓之前,脉冲星的辐射会变得时有时无,最终进入坟墓"死去",不再发出辐射。不过,"坟墓"区仅仅只是理论研究结果,实际上也有"僵尸"脉冲星存在(处在坟墓中但仍然发出信号)。

FAST此前发现的脉冲星,都属于"正常脉冲星"。其中有一颗比较靠近"坟墓",辐射时有时无,很多时候探测不到它的信号。

有一部分脉冲星比较幸运,它们边上有另外一颗恒星。这就是双星中的脉冲星。这些脉冲星,当距离边上的恒星足够近时,可以通过吸收对方的物质来"抵抗衰老"。在吸收物质的过程中,这些脉冲星的自转速度会越来越快,脉冲信号的周期随着变短。它们的周期变化率也会变小,即周期更加稳定。它们就这样靠着他星的能量,慢慢地从"正常脉冲星"那一堆分布中朝左下角移动,最终成为一颗毫秒脉冲星。


我知道大家看字又要看晕了,请看下图总结

脉冲星的分类,最终还和它们的演化阶段有关系。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不能单靠周期来划分脉冲星类型的原因之一。

所以回到题目,这次发现的毫秒脉冲星究竟是个啥?

答:是一类依靠吸积伴星物质加速成为周期又短又稳定的脉冲星。

呵~科学家们还真是严格呢!

出品:科普中国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中国科普博览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2 个回答,查看全部。

4月28日决战成都!EDG与RNG谁将问鼎LPL

https://www.zhihu.com/video/973511536627621888

4月28日(本周六)15点,2018LPL春季赛总决赛将在成都大魔方演艺中心正式上演,卫冕冠军EDG将第四次与老对手RNG在决赛舞台上针锋相对。本场比赛胜者除了将加冕LPL春季赛冠军外,还将获得代表LPL赛区出征2018季中冠军赛的资格。

EDG与RNG是目前联赛中参加过LPL决赛次数最多的两支队伍,且在此前的四个赛季中,有三次都是这两支老牌豪门共同角逐最后的冠军宝座。从交手成绩来看,在三次决赛中EDG两次问鼎占据上风,且在上一赛季队伍在面对RNG时更是打出让二追三创造了历史。但另一边RNG虽然在常规赛中表现平平,但如今他们在季后赛中已经完成"一穿三"壮举,其中更是击败了本赛季势不可挡的IG。本场比赛一方志在卫冕,一方誓要复仇,谁能最终捧起冠军奖杯,值得玩家们期待。

虽然Uzi在赛季初期的缺阵给RNG带来了不可忽略的影响,但中单Xiaohu在常规赛中起伏不定的状态,同样是队伍低迷的关键。不过从最近三场季后赛的比赛中可以看出,Xiaohu目前的状态有着极大的提升。通过对于版本的深刻理解,在季后赛中Xiaohu共使用过七名不同的英雄,且无论是偏向保护的卡尔玛还是团战发力的发条,都是打出了不错的效果。尤其是使用版本强势的斯维因,E技能的精准命中与连招的流畅释放更是令人惊艳,在对阵IG的比赛中,对手也是五次将这名英雄送上ban位。

另一边本赛季的Scout延续了稳定且出色的表现,在此前对阵RW的比赛中,他斩获了个人本赛季的第15次MVP,同时也刷新了自己所保持的单赛季MVP次数纪录。从最近的英雄使用情况来看,除了版本强势的斯维因,Scout更多的使用跑图能力出色的岩雀,这也符合他队伍核心节奏点的作用。此外,无论是得益于Haro的进步还是Clearlove的回归,EDG前期的中野联动在近来明显更为出色。而值得一提的是,季后赛中Mlxg的登场同样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Xiaohu,所以本场比赛两队的中野交锋势必将成为关键。

在当前LPL所使用的8.6版本中,卡莎这名AD英雄成为了各大战队B/P环节所考虑的重中之重。在此前的比赛中,Uzi在面对IG时三局拿到卡莎共拿下33次击杀,其中更是有着五杀的惊艳表现,足可见他对于这名英雄的熟练使用。而另一边iBoy虽然未曾在比赛中使用过这名英雄,但EDG在对阵RW时使用打野千珏对卡莎的进场收割进行反制,可以说是收效显著。本场比赛两队将如何围绕这名英雄进行战术布置,值得玩家们关注。

4月28日,LPL春季赛的最终决战将正式打响。RNG能否在两度与冠军擦身而过后成功问鼎,EDG又能否继三连冠后再次卫冕LPL冠军,《英雄联盟》将与广大玩家共同关注。英雄,一起去超越!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英雄联盟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借Megalo box和拳击来谈谈我对ARMS这款游戏战斗时的理解和思路

图为第四话megalo box中的一个场景(拳手心中的浪漫吧)

最近火爆的动漫megalo box让笔者非常喜欢、无论是画面风格还是音乐都赞爆。甚至在听到音乐后有带起手套走上擂台进行战斗的冲动,当然现实生活中不太现实,但是游戏中你就可以做到。每当我玩ARMS的时候我就有这种感觉我就是这个角色。角色要配合我的移动而不是我去控制他移动。

笔者之前写了一篇关于ARMS命中机制的文章,多次提到自己喜欢穿梭在拳头之中。

飞机君要努力:享受穿梭在拳头里的愉悦~享受命中对手的快感~!谈谈ARMS拳套的命中机制。

今天想借这款动漫和一些拳击知识来介绍一下我在玩ARMS的时候我的战斗思路是什么样子的。

joe通过对手的进攻习惯抓住了对手的弱点直接已发勾拳入魂KO恶人

先谈谈闪避,这在体育竞技对抗也是存在。

拳击的躲闪技巧?

话题可能扯的有点远但是道理是相通的,学会闪避才能在在对抗中存活才能在对抗中抓住对手的进攻节奏予以还击。那么ARMS的是如何闪避呢?

其实目前大多数玩家都是习惯性左右闪避线拳套、前后闪避曲线拳套注意这句话里的"习惯性"这里大部分人只是出一拳动一次左右前后都很随缘。对于新人来说培养这个习惯确实可以有效躲避一部分攻击,但是作为进阶的玩家来说必须要"克制自己动的欲望"。

这里科普一个称呼"自然体"即为攻防一体的姿态在现实拳击散打中可以显示为拳击手摆出姿态进行小碎步移动,在ARMS里即为单纯的走路不使用DASH移动。为什么这么说呢!

把ARMS打拳比作打牌,在你什么都不做的时候~你手里所掌握的牌是最多的打法也最灵活,然而你一旦做出行动,你手里就失去了这张牌,你所能做的选择就更少了,这也是为什么高端玩家都会说这个游戏后手吃香。其实只要反应足够几乎所有的游戏在不存在大招的情况下后手就是"天下第一"而存在大招的设置打破这一平衡你需要积攒大招你才能在战斗中掌握主动权,所以一味的后手也是不对的那么下面要给大家介绍一种先手的办法。

勇利这里使用了拳击中的Flicker jab刺拳技术单手点joe

对就是出单拳点对手,出单拳不移动是出牌最少的先手方式(几乎不影响闪避各种攻击)等待对手的进攻予以还击。ARMS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就是打牌不过加入了精神和技艺以及经验和诡诈的计谋。

回到前言:

1.新手习惯性闪避可以闪避大部分同级别玩家的拳头因为大多数不准或者出的很直不会考虑封走位和预判

2.大概段位在18段左右玩家已经有出预判拳的意识出拳会往目标左右预判出(瞎出就能打中人,自己只需观察对手习惯然后走位到位就好)所以相对闪避的要求是少乱动尽量不要有习惯性操作

3.20段玩家已经在考虑抓硬直进攻出拳封走位(攻击对手也可以用作保护自己)、他们闪避的方法在原有克制自己的习惯性操作的基础上增加了防守意识

4.20段往上走我个人感觉的在闪避上需要的习惯是见招拆招的后手意识、并不是后手出拳而是后手闪避、拳头不到跟前不闪避。而且闪避也尽量做到动作最小化不要浪费进攻的间隙和给对手缓冲的机会。这也是我个人最近热衷连续普通拳立回战斗的原因。

这种擦身而过拳头的感觉真的带劲

补充一下:因为ARMS这个游戏的多样性其实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所擅长的进行练习,一条路走到极端也是可以弥补其他不足的例如:防反怪兽、后手怪兽、春哥蓝波怪兽、会长压制怪兽、跳跳蛇小丑丝带女孩狂魔等等这些人也在笔者身边也是有例子的。所以不必拘泥一种玩法我这里只是介绍我对抗理念。

其实常见的玩家战斗方式有一下几类:打控制、打击倒、打远程poke压制、打近身压制。什么猥琐摸奖、中距离硬肛对拳、贴身骑脸。每一种都是乐趣希望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战斗方法能遇到不一样的对手才是乐趣。不要抱怨为什么这个打法恶心、为什么这些东西不砍如果真的影响到平衡了官方是会砍的,玩家需要做的是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动画中的武艺】无名野狗的骨气——"Joe VS 勇利"一番战分析【MEGALOBOX】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上面的Joe VS 勇利的战斗有我之前介绍的单拳点人、攻防姿态以及与现实战斗中拳击内容的交互、最后介绍的也很有意思假动作与利用对手的经验反套路对手这里举个例子:出拳佯装往左手诱导对手出拳攻击右侧预判而立马反向移动攻击空挡是本人喜欢的操作。

恐惧是本能、玩家需要克服他、但不是鲁莽

最后我想说的是战斗无须畏惧相信自己的技术、游戏大不了从来。输在冲锋的路上、赢在冲锋的路上是我选择的战斗。(其实还是主要要说一些人因为畏惧对手持有大招而过于保守被翻盘、其实可以在保持持续的进攻中提高防守大招的警惕的具体的一些操作我会在之后的文章中写明思路)

战斗出自己的姿态

之后笔者会介绍一些其他战斗方法的思路以及打法对抗。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飞机君要努力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人生总要有点奋斗的目标:聊聊北京车展的那些豪华品牌车型

这两年,国产汽车品牌越来越重视内外观设计、性价比、质感及品质。使得国产品牌一路高歌猛进,直接把韩系、法系车打得找不着北,美系车也岌岌可危。这说明很多消费者购车的消费区间在10-25万元左右,也侧面表明这些消费者的下一个购车目标很可能就是30万+的豪华品牌入门车了。

所以为什么我们不能把这些努力努力就触手可及的车型当成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即使是两倍、三倍甚至十倍于自己爱车车价的车型也未尝不可,毕竟"人如果没有理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这两天正值北京车展期间,得空抽出了点时间赶在媒体日人稍微少点的时候进去转了转,所以也正好趁这个机会跟大家聊一聊北京车展上的一些豪华品牌车型。


宝马

宝马X2

这辆车就顺带提一下。其实本不想提,但毕竟是新发布的一款车型,有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感觉。

宝马X2在现场真的感受不出有什么特点,感觉仅仅就是丰富产品线火急火燎做出来的产物,而且从周围的人数情况来看并没有什么人对这辆车有兴趣。外观有点类似奔驰GLA的风格,我是觉得颜值比宝马X1 Li差远了;内饰同样没什么新意。


宝马X3

在2018款宝马X3出来之前,宝马X3都是以进口的形式进入国内的。而它的主要竞争对手奥迪Q5和奔驰GLC(老款GLK)都在很多年前就早已进行了国产,这就使得本就没什么卖点的宝马X3在竞争开始前就处在了劣势。

在我看来,老款宝马X3的唯一噱头就是<进口>;宝马粉赖以吹嘘的操控?不存在的,你跟一辆SUV谈操控就跟和一辆法拉利谈空间一样可笑。宝马X3在最后的几年只能通过大幅的优惠来获取一些销量,反观奥迪Q5呢?上市7年后,即使是在生命末期,销量一样让宝马X3高不可攀。知乎上不是专门有一个问题对这种现象进行讨论的吗?

奥迪 Q5 自 2011 年国产上市至今已近七年,为何仍然可以月销量过万?

现在宝马终于开窍了,决定趁着宝马X3大改款之际进行国产化来提高它的性价比,争取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但是!!万万没想到!!竞争对手之一的奥迪Q5在同一时间居然发布了加长版本的Q5L。整整比人慢了一步、后知后觉的宝马只能跟没有加长的GLC玩了,不过又谈何容易?奔驰GLC自上市之日起销量就高居不下,到现在还有些地方在加价,炙手可热程度可见一斑。

顺便提一嘴,老款Q5及现款GLC销量都在一万台左右徘徊。

新宝马X3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饰都没有让我眼前一亮(哦对宝马没有内饰设计师),外观不仔细看跟X1 Li都分不清。但我在体验的过程中依旧看到不少意向车主过来体验进行对比,说明国产后确实吸引了一部分用户。

说说我的体验感受吧。前排中控和仪表没什么新意,宝马老套路,仪表换成了现在流行的液晶仪表。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它座椅,尤其是后排,硬不说,靠背基本毫无人体工程学可言,完全感受不出这是一辆40万+SUV该有的品质;前排座椅略微好一些。我相信购买这辆车用户的诉求肯定包括偶尔的自驾,但我觉得新宝马X3的后排不足矣维持超过两小时行程的乘坐,持续坐超过两小时十有八九会腰酸背痛腿抽筋,甚至可能还没有这么久。这样的后排舒适度只适合放放宠物或者儿童座椅。

动力方面国产X3搭载了2.0T发动机,分高低功率。低功率184马力,高功率252马力。附国产后的价格,起步价与竞争对手持平。

另外北京车展上还发布了宝马的iX3,应该会在2020年上市销售吧。


宝马8系概念车

时隔X年,宝马8系终于又复产了,新款宝马8系的复产是为了应对奔驰S级coupe,奥迪暂时在这个价位没有双门车型与之竞争。第一代的宝马8系生产年份在1989-1999年,当年高高在上的售价导致第一代宝马8系在国内仅有屈指可数的几辆。那时候能买宝马8系的主儿现在应该换上保时捷918或者布加迪了吧。

因为不能坐进去体验,我就简单说说新款宝马8系的视觉效果吧。实车看起来冲击感还是很强烈的,可以说算是一款脱离宝马家族化设计的一款车,当然了这也可能是因为概念车的缘故。与奔驰S级Coupe的优雅不同,8系一眼看上去就很战斗。尤其是猪鼻子那块,有一个很明显的回收姿态;侧身及车尾有很多很明显的肌肉线条;尾灯是继宝马6系及宝马i系列之后又一款与其他量产车型有明显区别的一款。很多车型在量产后的造型会与概念车天差地别,所以希望8系最终的量产版本能像宝马i8一样尽可能的保留概念车的特色。

https://www.zhihu.com/video/973205319019581440

奥迪

奥迪Q5L

经过近十年的生命周期,奥迪Q5也迎来了大换代。这一次,奥迪又一次证明了自己对中国人的了解,首次在同级别SUV中对Q5进行了加长。其实各大车厂在尝到轿车加长的甜头之后,也陆续把加长运用到了SUV身上。比如大众途观L、大众探歌、宝马X1 Li等等,除去还未发售的探歌外,其余加长SUV车型在加长后的销量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现。

这辆车在外观方面没有给我太大的惊喜,仅仅是在细节上进行了略微的改动。主要是内饰方面以及轴距的加长。加长过后Q5L比上一代车型轴距增长101mm,整车长度达到4765mm。

奥迪Q5L的内饰秉承了类似A4内饰的设计理念,很遗憾并没有像A6、A7以及A8一样大幅使用液晶屏,不过仪表依旧是液晶的。

上文有提到,我对宝马X3的座椅舒适度特别不满意,于是乎特地用心感受了一下Q5L的座椅。不得不说,Q5L的座椅舒适度比X3的座椅舒适度高太多了。后排座椅柔软,坐下去之后有不小的下沉缓冲空间,靠背也比较舒适。但又有一个新的问题,为什么我感觉Q5L前排座椅会比后排座椅硬一些???也许是因为奥迪觉得这辆车的后排乘客比前排乘客更重要?

但无论如何,舒适的座椅以及加长后的轴距,奥迪新Q5L比宝马新X3更适合带着一家去长途旅行。


奥迪RS4 Avant

奥迪展台最骚也是最吸引我目光的就是这台骚绿的RS4,真的特别喜欢这台车。从颜值上来说, RS4比RS6要清秀很多,个人也更倾向RS4的外观。

简单说说它的2.9T双涡轮增压发动机。这台发动机是奥迪与保时捷一起研发的,同样的发动机也用在了新款的Panamera上。在RS4,这台发动机最大450马力,600N·m,百公里加速4.1秒。具体这款2.9T发动机的构造可以看我放在下面的视频。

RS4有几个让我略意外的点:

1、它的预售价。要知道普通版A4的起步价是比TT的起步价要低不少的,按照常规的定价规则来说,它们的高性能版本RS4价格也应该比TTRS要低。但实际上,TTRS的售价在84.8万,而RS4的售价在91万。

我还以为是排量税的原因,毕竟TTRS用的是2.5T发动机,而RS4用的是2.9T发动机,在国内相差3%的排量税。后来我让德国的朋友帮忙查了下他们那儿的价格,发现TTRS起步价6.7万欧;RS4起步价8.07万欧。RS4在德国居然比TTRS价格高了20%,不知道国内到底是RS4价格定低了还是TTRS价格定高了。

2、看见图中的门把手了吗?我以为门把手是常规的水平拉开方式,没想到居然是往上提的…没想明白往上提为什么要做成这种造型。既然想做成这种开门方式,还不如把门把手设计成隐藏在车门上的,还能减小点风阻。


给大家看下我在现场拍的RS4 的2.9T双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构造吧。

https://www.zhihu.com/video/973207035160104960

奔驰

奔驰迈巴赫S680

迈巴赫在经过了几次停产、复产轮回后,上一款纯正迈巴赫57和62s终于在2013年因为高昂、对标宾利和劳斯莱拉的售价停产了。2015年,奔驰再次将迈巴赫品牌投入使用,不过这一次,迈巴赫不再是独立的品牌,而是成了奔驰旗下的子品牌。其实我在家乡见到过一次62s,说实话除了长,比劳斯莱斯低矮很多的车头并不能提供什么气场。

这次北京车展上,奔驰搬出了奔驰S级迈巴赫版的次顶配S680 Maybach来镇台(最顶配是S650 Pullman Maybach)。由于马力的增加,新款命名从S400、S500、S600改为了S450、S560、S680。超过5.45米的车身长度、复古的大饼轮圈、致敬老款迈巴赫的双色车身,这一系列组合在一起,使得这辆车的强大气场完全不输宾利、劳斯莱斯。

这辆车前排不是重点,跟普通版没有什么太大区别,主要是后排。更大的空间,处处为了提高后排乘客舒适度的配置等等应有尽有。尤其是腿托,抬起后可以使腿完全水平放直。但是说实话,奔驰迈巴赫的座椅并没有让我拥有想象中的舒适感,不是说舒适感差,而是可能因为我之前的期待值太高,有了落差。同时也证明最完美的舒适感不仅仅是靠座椅就能改变的,而是需要完美的座椅、底盘、悬架共同来提供的。

放一段歪果仁解剖奔驰S级座椅的视频,看看奔驰S级的座椅到底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翻译出处见水印)

https://www.zhihu.com/video/973207249795182592


奔驰全新G级

今年奔驰展台最吸引目光的除了新款CLS和全新A级三厢轿车外,还有一辆男女老少通吃的车型——奔驰G级。

新款大G外观依旧保持了硬朗的风格,最大的改变也就是使用了LED大灯,看起来现代感更强烈些。在G63上,中网也从横状变为了类似AMG GTR上的那种多幅竖状中网。

最主要还是内饰上的改变,使用了奔驰最新的家族化设计。尤其是类似奔驰S级上中控+仪表的大屏,大大提升了整体的豪华感和科技感。老款塑料覆盖件的部分在新款上使用铝来替代,另外还增加了在行政车上才有的实体表,看时间是次要,最主要是这一系列的改变削弱了老款的廉价感,使整体档次提升了好几倍。

我有一位朋友是老款奔驰G63 AMG的车主,得知我要去北京车展后特地嘱咐我,替他感受一下新款大G座椅的舒适度。能让车主那么惦记,说明老款大G的舒适性确实是让车主头疼的一大问题。感受下来,新款大G座椅的舒适度要比老款好上一些,包裹性还不错。

大改款后更精致上档次的内饰+更舒服的座椅,使得新款奔驰G级从一辆情怀车变成了一辆内外兼修的车型。相信新款大G上市后又是一波加价。

PS:大G类似子弹上膛的关门声实在是太好听了…视频里的声音有点失真。

https://www.zhihu.com/video/973207488212004864


奔驰A级三厢

我自认为这是一款足矣撼动入门豪华车市场的一款车。其实两厢还好,因为大部分中国人并不能get到两厢的点,包括我也是,觉得两厢车略丑。但奔驰的市场部明显要比宝马的市场部要精明许多,他们料定新奔驰A级的内饰会在同级别引发巨大反响,所以打算一不做二不休专门为中国市场打造一款符合中国人审美和国情的三厢车长轴版去与新款内饰相结合。但不得不说,奔驰这次确实做对了。

奔驰A级轿车版算是在豪华紧凑车型中首次加长。相对于A级短轴版,长轴版轴距增加了60mm,达到了2789mm;并且奔驰还贴心的将后排坐垫长度增加了20mm。我现场体验了一下A级轿车长轴版的后排,比同级别竞争对手大了很多。

虽然我觉得这辆车并没有CLA好看,但冲着这碾压竞争对手的内饰,在与CLA中间我必然会去选A级三厢。至于奥迪A3和宝马1系三厢?不存在的,虽然并不能完全吃掉它们的市场份额,但大大瓜分还是有可能的。

另外,这款车会搭载四缸全铝发动机,你们可以不用担心可能会出现类似宝马1系三厢三缸机的情况了。

但是!这里必然得有个但是!奔驰为了让E级S级的车主们心里不膈应,特地把内饰设计的廉价了一些。你可以看到奔驰A级里的那两块大屏就像是后期单独粘上去的一样,其实把"粘上去"设计成"嵌进去"并不需要太大功夫,但奔驰并没有这么做。

另外刚刚的对比仅仅是在豪华品牌的入门级车型之间,并没有提到非豪华品牌的车型,在这里顺带提一下大众。近两年大众集团旗下的品牌都开始大规模使用液晶屏,例如奥迪的A6、A8;保时捷的Panamera、Cayenne;再比如大众的途锐、甚至是捷达。这样的内饰用在价格高昂的豪华品牌车型上并不能让人激动,但用在平民车型上这就不一样了,毕竟科技感在之前是与这些廉价车型不沾边的。

而作为大众最美车型的CC经过上一次的毁容之后,这次大改款终于又变得让人眼前一亮。不像A级那种粘上去的设计,CC的双屏内饰显得非常自然,整体的科技感与豪华感真的不输A级。类似的售价区间、类似的消费群体,说不定会使得这两个品牌并不在一个等级的车型发生些意想不到的竞争。


捷豹

捷豹F-Type

在这次车展上我另一个关注的车型就是捷豹F-Type的2.0T版本,毕竟F-Type是我大学时期心目中的女神。据传由于排量的降低,使得捷豹F-Type的起步价从79.8万降到了59.8万。

虽然捷豹F-Type在外观内饰上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但2.0T这个价格可以说是大大扰乱了同级别小跑们的竞争。要知道保时捷的718算上选配,起码在70多万;而捷豹F-Type直接把门槛下探到了59.8万,算上以后的优惠,50万拿下捷豹F-Type不是梦。

而这又有了一个新的问题,降价完的捷豹F-Type可能会把手伸向低一等级的宝马Z4以及奔驰SLC之类的市场,可以说是上下通吃。

如果捷豹能把旗下车型的品控进一步提升的话,我相信捷豹F-Type遍大街也不是不可能。至于我嘛,因为当女神从遥不可及变得更多人唾手可得的时候,我便放弃了对她的仰慕。


总结

其实北京车展上还有很多车型值得关注,在这里我只是把豪华品牌的一些值得关注车型进行了简单的梳理。还有很多层出不穷的新能源品牌和型号没有提到,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亲自去北京车展看看。

文章最后给大家放一个彩蛋吧。玛莎拉蒂GT已经上市十多年了,当年的内饰早已跟不上现在的潮流。给大家看看HAMAN改装的玛莎拉蒂GT内饰吧(没错,就是那个做音响的哈曼卡顿)。

https://www.zhihu.com/video/973208587116449792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老司机会翻车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熔丝和断路器串联,越级跳闸,怎么解决?

题主的图上,断路器和熔断器构成了配电的上下级。上下级之间有一个配合问题,如果配合不好,将失去选择性。选择性就是指器件跳闸有顺序有选择。也就是说,短路时应该下级发生短路的熔断器先熔断,而不是上级开关先跳,否则就停电范围扩大了。图上的器件,看上去上级6A,下级2.5A,好像上面比下面大好多,能够很好工作;但实际上,在短路发生时,短路电流可能达到数百甚至上千安培,而器件的动作有快慢,电流小的不一定动作快,电流大的不一定动作慢,很可能失去选择性。

如果要校验设计是否满足选择性,有很多办法。图上这种低压回路,一般可以采取如下办法校验:

一种是直接找器件厂家资料。很多厂家的详细设计资料上都有熔断器和断路器的配合表,直接查表就行。这个方案比较简单,但是我在手中的资料找了一下,发现不仅西门子,而且施耐德等,都只有上级是熔断器,下级是断路器的配合表,没有题主这种反过来的表。因此这个方法失败。

第二种办法就只能简单粗暴地画曲线图了。所有配电保护器件,都有一个时间电流曲线,就是时间为纵轴,电流为横轴的曲线图,用来表示开关的动作特性。比如下图是西门子样本上微型断路器标准的C曲线图。

然后我们还要找一个熔断器的曲线。题主的熔断器是2.5A,这不是IEC标准电流,IEC或其他欧洲DIN、VDE、BS等只有1A、2A、4A等。这个2.5A应该是对应美国UL标准的熔断器。我们找一个美国标准慢速熔断器的时间曲线图,如下图:

就是图上2-1/2这个熔断器。然后我们需要把这两个曲线放到一张图里。这事我以前真干过,所以我拿出了以前用过的对数图,找几个特征点,简单拟合一下,把他们画一起。要特别注意,断路器图上的横轴是短路电流与断路器额定电流的倍数,纵轴上部单位是分钟,所以要转换一下单位和刻度。

拟合好的曲线如下图。其中红色的是6A C曲线断路器,绿色的是慢速2.5A熔断器。

可以清楚地看到,在30A、大约0.13s的位置有一个交点。在这个交点的左侧,同一个短路电流值下,绿色的熔断器要动作更快,断路器要慢,意味着有良好的选择性,短路时熔断器首先熔断,满足技术要求。但是在交点右侧,断路器动作快于熔断器,意味着失去了选择性。

其实,30A时C曲线的断路器已经进入了瞬时动作区,就是说如果发生短路,断路器不存在延时,将立即跳闸,动作时间只有本身的机械跳闸时间(大约10ms)。

当然,如果对所在的配电系统有足够了解,可以计算短路点的短路电流,如果小于30A(并有一定裕度),按上面的结论是可以有选择性的。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短路电流可能大于30A。这样的话,就会发生题主所说的问题,断路器先动作,故障范围扩大了。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水牛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5 个回答,查看全部。

同为 ALS 患者,霍金的经历对渐冻病人的治疗和护理有哪些借鉴意义 ?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正确认识这个疾病,让 ALS 患者得到理解、关注和尊重,促进 ALS 的治疗研究,可能是更为重要的事情。


肌萎缩侧索硬化,是什么?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俗称「渐冻人」,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指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患者逐渐出现并加重的肌无力、肌萎缩、吞咽困难、喝水呛咳以及说话不清,伴有肌肉跳动,检查身体发现腱反射(包括膝跳反射等)增强等症状。

我第一次知道 ALS 的时候还在念书,因为导师参编了全国统编教材,其中「运动神经元病」内容让我帮忙起草,ALS 是这类疾病的其中之一。

当时在国内对这个疾病的认识还不是很多,我不得不翻阅了大量的资料进行编写。但只是在写教科书文字的时候,其实对这个疾病并没有深入的认识,直到到后来成为医生后在临床上接诊了几个这样的病人,我才亲身感受到了整个病的「沉重」。


极其罕见的疾病

ALS 是一种罕见病,每 10 万人中大约有 4~6 人有可能罹患这种疾病。支配肌肉运动的神经元因为人类尚不知道的原因慢慢变性,随着这些运动神经元的慢慢死亡消失,肌肉慢慢失去运动的能力,一点点的萎缩,直到死亡。

绝大部分 ALS 患者都是成年以后发病,这样一种获得性疾病,意味着一个人慢慢失去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最开始,可能只是无意中发现手指不那么灵活,然后是没有办法单手拿茶杯,要不了多久就会出现没有办法梳头,而那种正常人极其轻松的双手交叉放在脑后的潇洒动作也渐行渐远,再也不能完成……

每一个神经科专科医生都知道,当上肢的各种运动障碍出现后不久,下肢也不可避免的被波及。从可以单车环骑青海湖,到上两层楼都困难或许只是十几个月的距离。

而当肌肉的萎缩来及到负责说话的肌肉以后,ALS 患者就会慢慢失去说话的能力,最后只能通过眼动仪来帮助表达,而当进食和呼吸的肌肉受累,意味着死亡很近了。在这段时间内,总是无法吸足一口氧气的感觉时刻伴随着患者,那种感觉就像噩梦中的「鬼压身」和水下的窒息感。


极其痛苦的疾病

对于 ALS 患者,最痛苦的不是不能运动和最终的死亡,而是在整个病程中,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大脑和良好的皮肤感觉能力。

你触摸他的身体,他能感知,但是无法给你回应;你与他说话,他能清楚的听到,但是做不出合适的表情。他清醒的大脑看着肌肉一点点消失,甚至在肌肉和支配神经元失联之前会有肉眼可见的跳动,那其实是肌肉最后的挣扎。

我想早点死,你能帮我一把吗?

曾经有两个 ALS 患者这样跟我这样说,这样的场景并不是电影的情节,而是真实的发生,彼时他们连自杀都不可能完成,当你看到他们的痛苦,即便是目击了无数死亡的专业医生,也很难平静。

一个成年的健康人,本可以坐卧跑跳,可以拥抱和接吻,可以有性爱,可以在山顶大口呼吸和呼喊,但在几年之后,这些都只能在记忆中回味,并在现实中看见自己迅速枯萎的生命。


那些年的「冰桶挑战」

2014 年前后,新西兰的一个癌症协会,发起了一项叫「冰桶挑战(Ice Bucket Challenge)」的活动,这是一项在社交网络上发起的筹款活动,旨在引起人们对 ALS 的关注。

参加「冰桶挑战」的人,需要将一个水桶中的冰块和水倒在自己头上,并且将整个过程拍成视频,上传至社交网络。

参加者完成挑战的同时,另外最多可以点名三个人要求其效仿;被点名者需要在 24 小时内,接受「挑战」或选择向慈善团体捐款 100 美元,当然也可以同时进行。

当年,这项活动影响非常大,仅在美国,就有 170 万人参与挑战,250 万人捐款,总捐款金额据闻超过 1.15 亿美元。

所有在夏天冰桶挑战中热闹的人们,其实都值得感谢,多少让社会对 ALS 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知,冰水的凉爽,社交的狂欢,营销的红利,各取所需,也不是什么坏事儿。

但这其实并不够,我们需要真正了解的是这个病痛是个如此沉重话题,它可以被轻松快乐的「冰桶挑战」传播开,但是我们无法改变它的确就是一个既无法预防,也还无法治愈的疾病,ALS 是整个人类依旧无法点亮的黑暗。

当你想起 ALS 这个疾病的时候,希望能真正感受到它的「重量」,也希望让更多人愿意去了解以及帮助更多人了解 ALS 这个疾病的沉重,这差不多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丁香园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42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一所医院的病理医师在做病理报告时是独立作出判断的吗?
癌症会遗传或隔代遗传吗?

世界杯历史50大轶闻(1-10)

说在前面:在世界杯倒计时50天之际,爆棚视频为大家细数世界杯历史上的50大轶闻,从1930年第一届世界杯起,按时间排列,每期10则,共分5期,从4月25日起连续5天发布。

撰稿 I 达达的红白心


1."拼船"参加世界杯

很多人都知道,第一届世界杯是1930年在乌拉圭举行的。由于交通不便,法国、前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和比利时成为了第一届世界杯唯四参赛的欧洲球队。

其中法国、比利时和罗马尼亚选择拼船同行,罗马尼亚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折腾到热那亚,从热那亚出发的渡轮接上法国队和比利时队开始斜穿大西洋,船上还有当时的国际足联主席雷米特,他的行李箱里就装着冠军奖杯雷米特杯。

在船上,三个国家的球员只能在甲板上训练,因为怕泄露战术,训练的时候教练也不敢说话。其中的一个法国球员吕西安-洛朗成为了史上第一个世界杯上进球的射手,他说:"船上有游泳池,可以看电影,可以听乐队演奏,我当时经常怀疑我们为什么还要跑去乌拉圭?"

历经半个月,这三支球队才抵达里约热内卢,为什么不直接去乌拉圭呢?因为这艘船还要去接巴西队……后来的后来,这一船的四支球队拖着疲惫的身体,踢完小组赛就都被淘汰了,又花了半个月回去。一共在乌拉圭呆了7天,路上花了30多天。

1930年,法国队在渡轮上前往乌拉圭

2.一场决赛,两个比赛用球

第一届世界杯因为制度尚不完善,比赛的时候出现了好多突发情况。就在决赛乌拉圭vs阿根廷之前,双方因为比赛用球起了争执。当时不像现在,有"桑巴荣耀""电视之星"这种高质量的统一用球,每个球队都想用自己惯用的球。

在决赛之前,比赛双方采用的方法是协商用谁家的球,最后一般就其中一方进行妥协,但是乌拉圭和阿根廷都觉得决赛马虎不得,拒绝妥协,于是国际足联决定上半场用阿根廷惯用球,下半场用乌拉圭惯用球。而上半场用着"主场球"取得领先的阿根廷人,下半场居然真的被乌拉圭逆转了,错失了捧起雷米特杯的机会。

1930年世界杯决赛阿根廷用球(左)和乌拉圭用球(右)

3.穿西装执法的裁判

首个世界杯决赛裁判是个比利时人,叫约翰-朗恩纳斯。他原本是个球员,但是天资不足,又想从事足球,就当了裁判。

说真的,他并不是非常称职,裁判证考了两次才过,经常忘记时间没吹终场哨,他执法第一场比赛之后,其中一队教练告诉他,朗恩纳斯,如果我再在比赛里看见你,我就踢断你的腿。除了口头威胁之外,他还在去坐火车的路上被砖拍了,因为肚子和脸被踢伤而上了法庭等等。

不过他还是没放弃他的裁判梦想,跟着一起拼船去了乌拉圭,在船上天天做俯卧撑,希望自己好好发挥。当他知道他可以执法决赛的时候,朗恩纳斯超兴奋,从行李箱里翻出了他最贵最好的一套西装,穿着去赛场了,这张怪异的照片永远留在了世界杯历史上。

和赛场气氛格格不入的朗恩纳斯

4.傲娇的乌拉圭连续罢赛

1934年世界杯是唯一一届上届冠军缺席的世界杯。由于1930年世界杯在遥远的乌拉圭举行,欧洲各国都不想参加,乌拉圭足协便提出承包各国的差旅费和食宿费,但欧洲列强依然十动然拒。雷米特磨破了嘴皮子才说动了四个国家参赛,让第一届世界杯不那么太难看。

第二届世界杯的主办国是意大利,就在筹备预选赛的时候,乌拉圭突然声明我们不参加了,理由是第一届世界杯很多欧洲国家不来乌拉圭,现在为什么要让我们坐船去欧洲?我们要抗议。就这样,傲娇的乌拉圭没去参赛。

1938年第三届世界杯,乌拉圭再次罢赛,因为第三届的东道主是法国,乌拉圭足协表示了愤怒,为什么欧洲可以连续主办两届世界杯?是不是欺负南美洲?如果不能让欧洲和南美洲轮流主办,那我们就不去踢。就这样乌拉圭在刷数据的黄金年代连续放弃机会,主要是当时世界杯也无足轻重,没人能料到现在大家会为了世界杯抢破头。


5.中国人走上世界杯,比你想的更早

2002年是我国第一次进入世界杯决赛圈,不过其实早在1938年,第二届世界杯上就有华人的影子了。

荷属东印度,就是现在的印度尼西亚,入围了那一年的世界杯正赛,阵中有三个华人,Tan See Han(替补,未出场),Tan Mo Heng(首发门将)和Tan Hong Djien(首发前锋)。

其中这个主力门将Tan Mo Heng还有自己的小癖好,上场之前抱了一个……娃娃?之类的东西,放在球门里当吉祥物,下图最右的浅色球衣男子就是Tan Mo Heng了,很可惜娃娃好像不太起作用,荷属东印度该届世界杯只踢了一场,被匈牙利横扫了一个6-0,然后就回家了。

荷属东印度1938年世界杯阵容

6.意大利蓝衣变黑衣

1938年意大利夺得了世界杯冠军,在当时的形势看来,这和墨索里尼的压迫分不开。是年,墨索里尼与希特勒达成政治一致,他并不懂足球,甚至不喜欢足球,但他要求意大利队必须在1938年法国世界杯上夺冠。

开赛前,意大利队收到了墨索里尼的电报:要么夺冠,要么死。球员就在这种紧张而恐惧的气氛下上了场。墨索里尼还要求意大利把蓝色的球衣换成黑色,因为黑色代表着一种你懂的但是小编发出来就会被封号的主义,在赛前列队时还要行礼。主教练波佐事后回忆:"敬礼的时候,满场都是嘘声和骂声,我忘了嘘声持续了多久,失去了时间的意识,只是僵硬地伸出手臂,德国裁判和对方球员也担忧地看着我们。"

1938年,黑衫意大利在开赛前行礼

7.藏在鞋盒里的奖杯

1938年世界杯是二战前的最后一届世界杯,正是因此,1934、38年的冠军意大利持有冠军奖杯的时间长达16年。二战打响前,意大利足协的副主席巴拉西去了罗马的一家银行,那是雷米特杯的储存地。他偷偷把雷米特杯带回了家,放在鞋盒里,塞在床底下,目的是不让敌军在二战中将雷米特杯掠夺走。

战争期间,没有一个敌人想到,意大利足球联合会主席家的床下会藏着雷米特杯,它就这样被完好地保存到1950年。

二战期间守护雷米特杯的意大利官员巴拉西

8.心魔难破,意大利乘船参赛

在1950年世界杯举办的前一年,震惊世界的苏佩加空难发生了。都灵队飞机撞毁,31个人遇难,几乎包含了整个意大利国家队。由于阵容受损严重,虽然意大利作为上届冠军自动获得了1950年世界杯的参赛资格,但是他们选择放弃。

在国际足联的劝说下,意大利最终还是同意前往巴西参加世界杯。当时的交通条件已经比1930年好太多,各个国家队都乘飞机参赛了,但是由于难以从苏佩加空难的阴霾中走出来,意大利队没有坐飞机去南美,而是像1930年那样,乘船漂泊了半个月。带着这样的竞技状态,那届世界杯卫冕冠军意大利小组赛便铩羽而归。

苏佩加空难中坠毁的飞机

9.夺冠无需踢决赛

1950年世界杯,本届终于不再罢赛的乌拉圭捧得了桂冠,但是乌拉圭夺冠并没有踢决赛。因为1950年的赛制独一无二,四个小组第一乌拉圭、巴西、瑞典、西班牙出线后,没有采取两两淘汰赛的制度,而是采用了单循环赛积分,胜2平1负0,最后乌拉圭积5分获得冠军,这是唯一一个没有参加决赛的世界杯冠军。

为什么会改成这种赛制呢?因为东道主巴西投入大量资金建立场馆(其中包括著名的马拉卡纳球场),为了回本,巴西提出了这个赛制,目的是三场变六场,多赚门票,同时表示,如果不按这个来,巴西就退赛。最后获得了国际足联的妥协。

1950年世界杯乌拉圭夺冠阵容

10.被虐杀的足球英雄

1950年,英格兰第一次参加世界杯。

自恃为现代足球的发源地,英格兰认为自己本次出征必然夺冠,谁知第二战就被美国1-0击败。对于美国人来说这是梦幻一般的结果,打进唯一一粒进球的人叫格特延斯,他甚至都不是一个美国人,也没有美国国籍,而是一个海地人,在美国业余联赛踢球,主业是洗碗工。

1964年,格特延斯已经淡出了足球视野,他的家人因为政治犯罪逃离了海地。格特延斯认为自己身为体育人物,绝对会受到保护,便留在了海地。

但仅仅过了一天,他就被逮捕了,关押在1×1×1.2米的牢笼中,睡在自己的排泄物上,而且这所关押政治犯的监狱以酷刑而著名。没过几天,当年的美国英雄就被折磨而死了。至今,我们连他的死亡日期都难以确定,因为在那座监狱里,死亡也许都没有人知道,很多人的尸体会在牢笼里放到发臭才被狱警发现,然后扔到监狱后面的万人坑里。

1950年世界杯,格特延斯被球队举起庆祝

世界杯50大轶闻(11-20)将于明晚发布,敬请关注知乎 @爆棚视频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爆棚视频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