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复仇者联盟 3 :无限战争》?

本答案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不涉及剧透,知友们可以放心阅读。在中间有明显的分割线和提醒,后半段的内容会和剧情有关。建议还没看电影的各位可以先不要读,以防剧透。

终于终于,能放心刷微博朋友圈和知乎了。之前为了防止被剧透,直接把朋友圈都关了。昨天看完之后心潮澎湃很想直接趁热打铁写答案,但实在是……太困了……所以还是等到今天,好好写。


-

无剧透部分。


先解答一个最常见的问题,看妇联3之前,是不是要补课。类似的问题,每一部漫威电影上映前都会有人问。针对这次的无限战争,如果能把漫威电影宇宙完完整整全都补完当然是最好。如果时间有限,想针对性补课,我个人提供三个方案:


- 简略路线。如果只想用最短的时间了解背景知识,那建议补看或者回看一下《银河护卫队》,《复仇者联盟2》和《美国队长3:内战》。看完这三部片子,基本能对妇联3的主要人物关系和背景故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比如旺达和幻视,斯塔克和罗杰斯,班纳和娜塔莎,罗斯将军和复仇者,等等。


- 宝石路线。将关于无限宝石的几部关键影片拿出来看一下,这样不仅能理解电影中不断出现的无限宝石到底是什么来头有什么功能,也能借助这个方法把几大主角的剧情的串联起来。所以,按照这个逻辑,需要补课《美国队长》,《复仇者联盟》,《雷神2》,《银河护卫队》,《奇异博士》。每一部都交代了宝石的去向。


- 角色路线。如果有特别喜欢的角色,建议要将所有和他有关的片子补一遍或者重温一遍,确保 get 所有的剧情以及梗。 这里我就不一 一推荐了,毕竟大家喜欢的人物不同,只要安排自己喜欢的片子即可。这部电影有趣的地方,就在于你可以从不同角色角度来理解剧情。举例来说,所以如果你是雷神的死忠粉,请补完雷神三部曲以及两部复仇者联盟,这样你在妇联3会有很爽快的观影体验,甚至可以看做是他的个人电影…………



电影中争议最大,但也最值得观后反复玩味的,就是灭霸。之前在预告分析的时候提到过,灭霸在妇联3中一定会戏份很重,毕竟之前所有的电影宇宙片子加起来关于他的剧情也不超过十分钟。想要塑造一个深入人心的反派,一定要给他足够的剧情和人物关系。很多人的观影感受是:在灭霸的那段长时间剧情里,几乎都快睡着了。但其实关于他的剧情,正是这部片子里有趣的地方,它挑战了很多传统的电影设定,为漫威粉丝和普通观众带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反派。所以,还没看的同学,请不要睡着,细细玩味这段剧情。

不过呢………………灭霸的下巴造型………………真的太魔性了………………

而正义的这一方,戏份的分配并没有完全和大家想象中一样。很多人抱怨的一点是美国队长为什么戏份这么少,明明人气和钢铁侠不相上下;而漫威电影宇宙的女头牌黑寡妇更是露脸甚少。相对而言大家觉得比较小众的例如德拉克斯抑或人气不算最顶尖的雷神却有着不少甚至是大量的剧情篇幅。

虽然有点怨言,但其实也可以理解。例如雷神的戏份必然要多,毕竟他是真正的神,有更强的力量来改变战局;而银河护卫队这一批则是因为卡魔拉的关系必然地位同时得到提升。所以总体来说,无论是哪家的粉丝,还是没有明显偏好的影迷,最后大家都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


剧情方面,漫威在经典和革新之间有不少的取舍。美国队长格斗技巧和拳拳到肉,浩克肆无忌惮的smash以及黑寡妇四两拨千斤的一斗多,这些经典的场景没看到。对核心主角而言,他们已经到了足够成熟,到了需要一些改变和颠覆来重新创造生命力的时候。比如,这大概是所有漫威电影里,班纳本色出演时间最长的一部片子……以往深沉忧郁的班纳博士,这一部片子里直接成了最强笑点贡献者,强到让我觉得有点尴尬了……但我个人不排斥这样的尝试,所有的笑点确实很逗。再如蜘蛛侠的新战甲,钢铁侠的纳米技术,都是在成熟角色上的大小革新,包括美国队长的新造型……

有创新和颠覆的同时,肯定还是有更多的经典被保留,不然怎么对死忠粉有交代呢?我最喜欢的,是巴恩斯的枪和他的作战模式,完全沿袭了之前的经典风格,让人非常怀念。战争机器也是。这些配角的经典属性绝对不能挪走,不然辨识度几乎就不存在了。例如猎鹰的小飞机………………从一架增加到了三架,整体的风格也基本是没有什么变化。如果对漫威电影宇宙很熟悉,那就能轻松get这些点。

最不满意的地方,应该是最后的大战。这一段,逻辑漏洞稍微多了点,有种囫囵吞枣的感觉。稍微细数数就能有 2-3 套更好的方案。所以最后打得,有点没脑子……这样的超级大战,理论上是罗杰斯最好的发挥平台,分配战术,指挥作战,毕竟身边有维罗妮卡,黑豹,战争机器,巴恩斯一批猛将,还有大量瓦坎达战士。完全可以打出更精彩的战役。



接下来是含有剧透的部分了。




含剧透影评。


全片我只有一个地方觉得无比突兀,但又有一种多年以来的洞被完美填上的快感,那就是红骷髅!尼玛啊我们找了你多少年了你知道吗?自从那次你神秘消失在天空,就成了漫威电影宇宙最大的迷。我们逐秒暂停电影片段,尝试去分析你到底去哪儿了。没想到啊你丫的居然跑到这儿来了!看到他的一瞬间i心里真的是五味杂陈啊,并且光速脑补了中间可能存在的 N 种可能性。喜欢美国队长的各位想必都是深恨红骷髅,这混蛋剥夺了罗杰斯和卡特的爱情啊。


他的出现真的是把预告片看烂都无法预测出来的……甚至把它当彩蛋都行了。


说实话,像妇联 3 这样的电影,真的是难拍。说起来一切都是水到渠成顺利成章,但布局了十年的临门一脚,要在两个多小时内完成,并不容易。其实在超级成功的《复仇者联盟》第一部之后,漫威连续两部的大集合作品都受到了不少批评,尤其是内战,头重脚轻让这部大作收到不少批评。而妇联3所面临的压力远胜于之前的漫威电影,从最后影片的完成度以及与影迷期待值之间的匹配度来看,妇联 3 应该算是比较成功了。要知道,很多影迷看完内战,内心是有巨大的落差感的。


而妇联3则基本满足了粉丝的期待,甚至,连对牺牲的恐惧,也都"满足"了……洛基,海姆达尔,幻视都被用粗暴残忍的方式杀害;而最后那个响指则夺去了一半人的性命,包括黑豹星爵以及最凄惨的小蜘蛛,毕竟还是个孩子啊……很多人都说他们会有机会复活,但很明显不是所有角色都有机会。德拉克斯,巴恩斯很有可能就这样离开了。虽然残酷,但这是妇联3这样级别电影所需要做出的决定。如果还是闹半天最后大团队无伤亡,那也未免显得有点儿戏。

不过呢,最后的集体大消亡显得太刻意,不太能调动起观众情绪。如果都像海姆达尔那样力尽而亡,估计剧情节奏感会更强,当然编剧收到的刀片也会更多。



当然你永远不知道洛基到底死没死……


正如之前所说,妇联3最有意思的,还是琢磨灭霸这个人,结局的时候,他如自己所承诺的,完成了任务,开始过起了每天看日出的生活。这个反派心中有爱,行动目的明确,大量杀戮并不单纯为了毁灭。所以,之后他出于什么原因会重回江湖,令人好奇。

这就说到另一个话题了,就是这部电影对未来漫威电影宇宙继续发展的承接和开拓作用。对漫威来说,十年一役只是阶段性成果,未来的计划不会停。结局彩蛋里的惊奇队长不必多说,没有出场的斯考特必然也会在接下来的电影中交代缘由。未来,当漫威把收购的事情全部理顺,正式将福斯并入之后,漫威电影宇宙很有可能迎来更宽广的平台。妇联3还没有"破"得太多,这个任务应该会留给4。


-

最后,一点私货给美国队长。以下内容接近脑残粉:


他出场那下子,真是一下子没绷住要哭出来,吓到了边上的女士……这个感觉,说出来很微妙。美国队长这个形象实在是太深入人心(至少是我心了)。内战这一次,对他自己本身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你会忍不住去想,在这次之后他到底是怎么过来的,经历了什么,思考了什么,会不会有什么变化。结果很高兴的是,他还是这个样子,还是坚定着自己一直以来的信念。最后对灭霸那一下,也许是他最无力最无可奈可的一次。

而且,也许大家都发现了,钢铁侠深深爱上了盾牌……各种形状的都掏出来了,也实在是没想到。好兄弟还是好兄弟。导演的小心机是,从头到尾,他俩还是没有见面。


妇联四再见,届时是最大的告别了吧。



对了,如果你需要比较完整的漫威电影宇宙科普:也许是最完整的漫威电影宇宙图文时间线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知乎用户(登录查看详情)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3740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如何评价《复仇者联盟 2:奥创纪元》?
如何评价《雷神 2》?

深度解析 | 实现数字化企业—正当时!

汉诺威帷幕刚落,工业界的种种讨论还火热着。我们特别借机为大家带来这篇由两位西门子专家撰写的观点文章,和你聊一聊为什么实现数字化企业——正当时。

本文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实现数字化企业—正当时!」这是2018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西门子的参展主题。

要说工业博览会,全球各地加起来每年少说要举办成千上万场,但在工业人心中,汉诺威这个招牌应该无出其右。这个源于二战后的工业展,至今已经举办了71届,每年的这个时候,全世界工业人就像「朝圣」一样,来到这个德国小镇。当然这种朝圣无关信仰,目的只是为了一探这一年的工业发展趋势,并且寻找一切可能的商业机会。

有趣的是,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的标志就是希腊神话中主管集市与交易的赫尔墨斯神的侧头像,这种设置也给这种朝圣带来了更多的仪式感。

据统计,今年的汉诺威吸引了全球21万参观者,虽然这一数字相比第一届--1947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76万人的参观规模,只有不到三分之一;但有理由相信因为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关注这一「工业盛世」的人员规模应该不低于千万级别。

今年展会上依然出现了很多所谓「黑科技」,比如Festo推出的最新一代仿生机器人Bionic Wheel Bot、Bionic Flying Fox;西门子用AI技术打造的增加生产柔性的Autonomous系统;Rethink开发的带外力感知和虚实结合的协作机器人;Autodesk同慕尼黑工业大学实验室共同打造的人形机器人;还有各种超导、磁悬浮的炫酷应用以及结合VR、AR、MR虚拟现实效果等等。

这些黑科技确实给我们带来了足够的视觉享受,让我们对未来的制造业发展打开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但「欢愉」过后,对于每位从业者来说,更关心的还是当下我们能做什么?应该怎样做?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借用开头西门子今年的参展主题便可回答:那就是,实现数字化企业-正当时!

何谓「正当时」?通俗的话讲就是时机已到!

如果按照2013年工业4.0正式发布,到现在已经5年。而5年往往被做为衡量一个经济周期的重要时间尺度。这5年关于「数字化领域」,无论是在政策、生态、市场、还是技术、人才等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不仅是全球工业领域,中国制造业更是如此。

正如兵法有云: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我们就借用这古人的成功三要素来分析一下实现数字化企业是否正当时!

天时篇

「纵横六界,诸事皆有缘法。万物已循因缘,恒大者则为'天道'」

政策层面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这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记得这一规划刚发布时,有些朋友就急着拿它与德国《工业4.0》和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进行对比,尤其关注技术趋势上给出的结构模型之间的差别。而我认为这种对比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首先,这不是一份技术白皮书,工业4.0也不是。

其次,国情不同、制造业发展程度不同,这也是德美之间路线不同的跟本原因。

那么《中国制造2025》到底是什么?我认为,它是中国制造领域的顶层设计,关键在于「一二三四五五十」的总体架构设计。


关于文件内容不再赘述,我只说发布这三年我的观察:《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制造业的灯塔,确确实实对中国制造这艘大船起到了引航的作用。

首先制造业是一个行业大概念,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定义,制造业分为31个行业大类,共645个子类。而整个国民经济中像制造业这样的门类一共有20个,分成了97个大类及1380个子类;也就是说制造业只是社会各门类的二十分之一,却占到整个子类的一半。所以制造业算是个「成分」及其复杂的行业。

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社会需要,这些不同的「成分」都对应相应的部委,每个行业都有各自的「顶层设计」,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部制带来的合并潮,加之一些行业专属部委转化为国资企业,一时间对于整个制造业发展来说从顶层规划上出现了缺失,其中最显著的问题是很多行业从「供不应求」变为「产能过剩」。

任何一个行业发展如果没有一个好的顶层设计,终将无的放矢。因此这一轮进行的供给侧改革,令某些行业在经历阵痛之后开始看到了曙光。关注二级市场的朋友应该都知道,第一季度财报发布后,很多家钢企开始由亏转盈了。

除了方向指引外,企业更关心真金白银。对于大多数制造型企业来说,压根不存在先试先行这个概念,这是很多互联网人跨界进入制造业面临的最根本的矛盾,在互联网人心中「迭代思维」非常重要,他们信奉边做边思考,小问题可以不断修复,快速进步。而在制造人眼中,稳定大于一切,不是不支持新技术发展,而是经受不起不稳定带来的后果。所以制造业常规模式是先小试、再中试、最后才能量产。

当然这除了思维模式差别以外,重要的还是行业差别所致。所以要有突破,就要有企业敢于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对于这些勇敢者就应该予以鼓励和支持,树立样板和典型。所以工信部一系列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以及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就给很多龙头企业带来了名利双收的效应,促使他们敢于吃螃蟹。而他们落地应用后又给广大的中小企业树立了标杆,促使他们也开始尝试创新和改革。当然同时也带动了地方政府给予支持和补贴。这种正向的循环对于这一轮工业革命的落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种扶持力度还在不断加大,而带来的效应也在不断加大。这里给出几组数据,2015年批复的新模式项目数共计50个,总投资约101亿;到了2016年整体翻倍,项目数99个,投资约200亿;2017年又翻了1.5倍,项目数159个,投资约335亿。项目涵盖了几乎所有主流离散行业,所有制造业大省,参与的企业达上百个。

生态层面

记得2013年我们「工业4.0小组」在研究产业落地问题时,想画出一张「智能制造产业地图」。但遗憾的是,我们虽然描绘出其中所有应该具备的角色,却发现很多角色还没有相应的企业出现。

而现在各类生态圈已经悄然成型,我把它们总结为四种生态模式。

第一种:以第三方研究所为核心的智库圈

这种模式的牵头方往往为国家机构下属研究中心或者一些第三方非盈利机构,组织定义为XX联盟或者XX协会。这种组织往往会针对某一个话题进行研究,制定标准,也会经常组织一些会员间活动,论坛,以此促进会员间的沟通,并对一些前沿观点进行布道。比如国际上有德国老牌劲旅弗劳恩霍夫协会、Smart FactoryKL,以及美国制造创新研究院(NNMI)等;国内如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创新联盟、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等。

第二种:以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的行业联盟

这种模式的目标是要增加所属行业的话语权。这种行业协会古而有之,而目前很多制造型的行业都在其协会名称前加入了新的定语,即智能XX行业协会。这种组织按行业划分有很多,不再具体举例。

第三种:以几家制造解决方案大厂为核心构建的产业生态圈

这种模式相比前两种来说商业合作意义更大,因为在这种圈里,往往某一技术或者产品只有一家存在,大家均处在产业上下游中,互相没有市场利益冲突,完全可以抱团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这种模式很受国外服务型制造企业的欢迎。比如以GE+PTC为核心构建的产业联盟、以思科+罗克韦尔+发那科+达索为核心的产业联合体等。

第四种:以平台型企业为核心构建的产业互联网生态圈

这是一种全新的生态,以往在工业圈不常见,但有了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的概念,这种模式随之出现,并且即刻成为行业大佬的必争之地。比如西门子在全球提出的Mindsphere World;比如云服务提供商AWS, Microsoft等构建的工业云生态圈等。包括国内阿里云、树根互联等也都在积极布局各自的生态圈。

有了产业政策和生态建设的双重加持,「天时」已现,未来当来。

地利篇

「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库不盈。」

资本层面

对于传统制造型企业来说,往往更喜欢债务性融资而非权益性融资。而权益性融资往往出现在企业上市前期和上市后;在企业发展初期很少同互联网企业一样,利用风投模式进行操作。这不仅仅是因为制造业自身运营模式导致的回报周期较长,更主要还是受限于制造型企业领导人的思维模式与习惯。

因为过度依赖银行输血的模式,制造业遭遇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这是因为银行贷款是典型的顺周期特征。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企业效益也好,银行乐于贷款,发行债券也比较容易;经济形势不好,企业效益下滑,银行出于风险防控考虑会惜贷、压贷甚至断贷、抽贷,发行债券也变得困难。

数据显示,2006-2016年的十年间,中国制造业的贷款比重从25%下降到16.2%。受此影响,制造业投资增幅从2012年起持续下滑,一直下降到2016年的4.2%,五年时间下降了27.4个百分点,持续时间之长、降幅之大,前所未有。这正好与中国经济形势进入新常态的节奏相吻合。

令人欣喜的是,对于这个问题,国家和业内均已提出很多策略并且使用很多手段来解决制造业融资难且贵的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产融合作,建立产融信息对接平台,创新金融支持方式,提升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的能力和效率」。

这绝不是发发文而已,随便找个银行从业人员或者VC、PE去聊聊,就会发现很多工作在不断推进之中。当然除了政策支持,企业自身也要不断进步,要学会利用各种融资手段,而不是紧盯银行贷款,学会并善于找钱已经成为制造型企业的必修课。

市场层面

从宏观层面上看,4月份发布的PMI(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4%;这已经是该指数连续19个月保持在在荣枯线上方;虽然我们不能单从一个指标来判断经济走势,但综合很多大型企业的一线销售数据来看,是符合现状的,制造业这种保持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而从微观角度看,我们一直在强调市场4.0的到来是本轮倒逼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市场4.0我们定义其为碎片化经济,这是基于全球化经济所产生的重大变革。这种变化来自于消费阶层不断增加所带来的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的需求。这种需求的变化又促使我们的企业能够提供基于覆盖整个价值链的具有IP价值的产品和灵活性的生产方式。

我们的企业在经历了需求驱动、效率驱动、创新驱动三种模式之后,真正开始进入数据驱动时代。而数据驱动的保障就是要充分利用各种数字化技术。

技术层面

这轮工业革命,各国叫法不同,但有一点共识,就是大家要达到的终极目标,都是智能制造。而智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中国工程院出版的《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有个著名观点,就是把智能制造的发展过程描述为三个基本范式的演进。即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演变。

我十分同意这个观点,但我认为从产业发展角度应该稍微做些改变。变成智能制造发展过程就两个阶段,阶段一:数字化;阶段二:智能化。而网络化始终贯穿始终。

因为数字化和智能化都是生产力的改造,而网络化的重点在于协同,是生产关系的改造(区块链技术我也归结其为网络化的一种技术方式)。所以生产关系应该跟随生产力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如果描述的更细致一点,网络化又可以分为数字化网络时代及智能化网络时代。

因此,相比各种AI技术带来的炫酷,综合考虑成本因素,现阶段我们的首要核心就是落地数字化及网络化。尤其现阶段很多企业已经陆续完成自动化改造,可以开始迈开步子往前行。

这一点上今年的汉诺威并没有让我们失望,各大企业和联盟纷纷给出了数字化工厂的实践案例,甚至祭出了自己的数字化咨询业务。而西门子更是突出,不再展示自己的安贝格数字化工厂和成都数字化工厂,而是直接就给出了涉及能源、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食品饮料、电子、石油天然气、纤维等针对不同行业的具体解决方案。

比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西门子的解决方案涵盖了从汽车设计到生产计划到实际建设和随后的服务, 一个集成的数据库使得可以持续分析和优化所有工作流和流程。通过先进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和数字化企业套件, 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 在设计阶段, NX用于创建一个数字双胞胎的新车。然后, 可以在完全虚拟环境中模拟和测试此虚拟产品。模拟包括车辆周围的气流、 驱动性能、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电池和所有电气部件。

• Tecnomatix的产线规划, 为机器人和生产线的详细仿真铺平道路。通过完全集成的自动化 (TIA) 和 TIA Portal, 使工程更快, 更容易,无论是在现有的生产线的汽车与内燃机和新生产线的电动汽车。

•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生成的数据用于创建产品和生产性能的数字化双胞胎, MindApps将分析数据用于连续监控生产设备。数字化双胞胎可以用于持续优化, 并反馈到所有阶段, 包括设计, 创建一个优化的闭环。

最后要说的一点,工业互联网绝对已经成为了实现数字化的最佳助攻手的角色。因为工业互联网对数据的渴求为实现数字化后企业进一步升级找到了出口。

综合资本、市场、技术三要素,「地利已成」,未来当来!

人和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所言,三者之中,「人和」是最重要的,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从制造业的发展来看,我相信人心从未如此齐过。

一来,是因为外部市场压力和内部管理需求压力带来的双重挤压,使得企业领导者不得不主动思考转型和改变。

二来,政策的不断激励和引导,让企业领导者有了迈出一步的决心。

三是,铺天盖地的论坛、培训以及自媒体文章,全天候,无差别的对企业领导者进行「洗脑」,让企业家有了思维认知的升华。

第三点,在近年来尤为明显。我清楚的记得三四年前我去给企业做培训,总要先讲一讲什么是工业4.0?哪个是数字化工厂?为什么要进行智能制造?有什么意义和好处?而现在再给企业做培训,基本都是直接讲如何进行数字化工厂规划,实施路径是什么,用到哪些技术,什么产品,哪些公司来做等等务实的信息。

对于这种转变真的要好好感谢行业里第一批布道者和企业,尤其是第一代工业知识「网红」们,他们不仅懂趋势,懂技术;更重要的是他们善于研究「思维模型」。能帮助企业家们把认知水平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后面需要第二代「网红」能够接好接力棒,帮助企业不仅是认知水平,更要在技术能力上更上一层楼。

不仅是制造型企业领导者,对于从事智能制造服务的各个企业和个人也处在一个高度心齐的水平上。首先大家对于技术的发展趋于一致,其次大家对业务实施模式也基本达成共识。那就是一个企业要想实施数字化改造,必须先要有自上而下完整的顶层设计,才能开始自下而上的分布实施。并且在这个圈内,大家开始逐渐摒弃产品时代固有的门户之见,开始热衷相互交流、切磋和探讨。这点从我经常出没的几个专业群里,就能感到明显的变化。

还有一个显著的变化,那就是越来越多以前跟制造业不沾边的群体开始关注这个领域,比如投资人、媒体人、互联网从业者等等。他们不仅仅是关注,还带来很多新的思想,而且对于制造业的理解越来越专业和深入。这些都是对于行业发展非常积极的信号。

业主、服务商、媒体人、投资者越来越多人对数字化制造达成共识,「人和已至」,未来当来!

写在最后

虽然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维度我们能得出「实现数字化企业-正当时」这个结论。

但我们依然不能盲目乐观,我们依然面临很多挑战。

比如工业系统实施的不确定性带来高昂的实施成本;比如优秀的数字化人才在制造业里依然短缺;比如企业组织结构是否能跟随数字化的发展;比如网络化带来的数据安全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都现实存在,但却又都无法阻止我们奔向数字化前进的脚步,数字化已改变着我们的一切,我们能做的就是用最好的姿态去迎接它的到来。


作者简介:

王永宗

西门子数字化工厂及过程工业与驱动集团高级销售经理,南开大学MBA,天津市自动化学会理事,数字化研习社数字化制造板块版主,畅销书《大话工业4.0》作者之一,公众号《帝企鹅说》主编。微信号supersamren

黄昌夏

西门子数字化工厂集团数字化业务高级顾问,南山工业书院研究组成员,参与撰写《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7(汽车蓝皮书)》、《美国制造创新研究院解读》等著作。在数字化工厂、工业互联网、制造企业技术战略、智能制造市场发展与生态演进等领域具有独到的见解,业界人称黄小邪。微信号huangchangxia001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西门子中国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头号玩家女主的胎记什么来头?

眼下正在热映的「头号玩家」,由于集合了多个流行文化元素,深得青年一代欢迎,票房长虹。大家都热衷于从片中找到隐喻和彩蛋。有人在网络上问:女主角的胎记象征着什么?

皮肤科医生会告诉你:什么也没象征,那就是个鲜红斑痣。


鲜红斑痣是痣还是血管瘤?

很多人听到痣就会以为鲜红斑痣很小,但其实这是个命名上的陷阱,鲜红斑痣的英文port wine stain直译应该是葡萄酒色斑,这个名字可能就会更少引起误解。大多数时候,鲜红斑痣是片状的色斑,90%发生在头颈部,眉眼和后颈是最常见的部位。从颜色来说,鲜红斑痣这个名称也起得很烂,因为它并不一定是鲜红的,而是幼时粉红,越老越暗,就变成暗红或者紫红。


另外一个有趣的点是,从某种程度上,色素痣,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痣,它其实可以算是一种良性肿瘤,因为黑素细胞异常增殖并且抱成一团(痣细胞团),如果哪天突然细胞核也出现异型性(当然这个概率并不高),那么就成恶性黑素瘤了。而鲜红斑痣连肿瘤都不算,它没有血管内皮的异常增生,只有毛细血管异常扩张,所以鲜红斑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血管瘤」,只能算「血管畸形」。


你可别把这些错认为鲜红斑痣!

一个非常难以鉴别的新生儿血管问题是新生儿红斑,民间俗称做鲑鱼斑、鹳咬痕。新生儿红斑非常常见,大概40-60%的新生儿都存在。尽管和鲜红斑痣一样都好发于眼睑、眉间和后颈,但它们有两点不同之处:

1. 鲜红斑痣很少跨越中线,大多是单侧发病,而新生儿红斑根本没有在care中线这件事的,

2. 鲜红斑痣不会消退,新生儿红斑大多数在一两岁的时候就自行消退了。

有的时候连医生也无法分辨,就会建议家长先观察,如果到了一两岁还是毫无消退迹象,其实也还不算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就像电影中所说的一样,鲜红斑痣是出生或者出生后不久就出现的。而另一个常见的婴幼儿血管问题——草莓状血管瘤,通常是在出生后一个月时才出现。鲜红斑痣作为血管畸形,发展很缓慢,而血管瘤则增大、增厚得很快。但是草莓状血管瘤有一点比鲜红斑痣强的,就是草莓状血管瘤有可能自行消退:尽管在3-6月龄时发展很快,但6-12月龄时就开始出现消退迹象,大约一半的孩子到了5岁草莓就完全消退了,所以大多数草莓只要注意别磕破,可以就这么等着,等它自己退。如果到6岁还没有消退的,这个时候还是要去医院打激光,不然即使退了也还容易留个瘢痕,不好看。


鲜红斑痣到底需不需要治?

鲜红斑痣的发病率在0.3-0.5%左右,一千人里你能遇到三五个,这个概率其实不算很低。但是大部分鲜红斑痣最后没有选择治疗。因为轻度的鲜红斑痣只是个美容问题,对整体健康没有什么损害。但是它确实不会自行消退。


少数人因为面积较大,又或者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块斑增厚,形成结节,结节又容易破溃出血,那么就会去考虑治疗。不过其实到了这个时候,治疗已经有点晚,效果可能会比较差了。


另外一小部分患者,鲜红斑痣的位置就像这位电影女主角一样,单侧眉毛眼睛全部受累,这其实对应三叉神经的眼支和上颌支,这种情况可能会伴有眼和神经系统的异常,会需要再到眼科去完善相关检查,看是否需要眼科治疗。


鲜红斑痣怎么治?

前面我们提到,鲜红斑痣的治疗是讲时机的,但是两岁肯定不算太晚。实际上多晚算晚呢?这个学界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并不存在一个像分水岭一样的年龄界线。但是共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变厚,斑片本身也伴有软组织增生,变得更深在,皮肤颜色也渐渐不再白皙,色素变多,这些都对治疗用的激光的穿透力、靶向性都造成了更大的挑战。所以最好是在孩子能沟通、能配合以后,就赶紧去医院咨询,安排治疗。


目前治疗鲜红斑痣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激光。但是这里面可以分出好几种,我们可以了解一下常见的三种:


  • 脉冲染料激光:这是最经典的一种。它利用的原理是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靶组织,比如585nm激光,它的靶子是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一下子吸收了大量的激光,自己的能量就很高,温度急剧上升,就把这些异常扩张的毛细血管焊死。而与此同时正常的皮肤受到的影响非常微小,因为它们并不吸收这种激光。
  • 双波长激光:尽管脉冲染料激光的原理看上去很完美,但一个尴尬的现实是由于585nm的波长太短,穿透浅,对于比较深在的皮损效果很差。于是就有人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穿透力更强的Nd:YAG激光,两种光轮流出光,配合治疗。但Nd:YAG激光又不是血红蛋白的特异吸收光谱,所以它就打不准,比较容易造成正常皮肤组织的损伤,出现红斑、水肿和水泡。
  • 光动力治疗:既要能量够大,又要打得准确,科学家们就又研发出了光动力。它的原理是先往血管里注入光敏剂,然后再用激光照射皮损,这样血管对激光的敏感性就特别高,而且就在血管里,不会漏到组织里。这有点类似于厨师炒菜的时候要颠锅勾火,直接炒菜点不着,加用热油引火不就点着了吗?而且就在锅里,只要你别失手把锅摔了。


现在我们明白了,鲜红斑痣的治疗需要讲究时机,需要个体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需要钱。回到电影,看看萨曼莎·库克女士的斑,都长这么大了还是没去做掉,真的很符合穷人的身份。不过不要紧,影片的结局很美好,在2045年的世界,也许已经有了比现在更好的治疗手段,相信她拿到钱后,应该会拔腿就去找个好医生的!




原文首发于春雨医生,转载需获取许可。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陈语岚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齐天大圣上树后的视野机制是什么?

获得树上齐天大圣视野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 摧毁树木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齐天大圣上树之后我们之所以没有视野是因为DOTA2中的单位无法获得地形比自己高的区域的视野。因此,我们想要获得其视野,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将其与我们置于同一地形,而摧毁树木正好能达到此效果。

DOTA2中可摧毁树木的技能以及道具相当多,具体见下图:

摧毁树木不但能够达到获得视野的目的,而且还能对齐天大圣造成4秒的眩晕,大大增加击杀的可能性。

  • 空中视野

DOTA2中,空中视野不会被树木以及障碍物所阻碍,同时也能获得高地上的视野,看到树上的齐天大圣自然不在话下。而很多英雄都能利用其技能获得空中视野。

DOTA2中可获得空中视野的技能

冰魂大招冰晶炮轰在技能达到指定位置以及释放都将获得飞行视野,不过范围有所不同。弹道飞行时视野范围为500,释放后为650。

上述技能中,部分技能需要满足特定条件才能获得空中视野。如小精灵幽魂需碰到敌方英雄、工程师遥控炸弹需要引爆、屠夫肉钩需要钩中目标(友军敌军皆可)等等。

血魔血之祭祀于7.14版本变为地面视野,不能获得空中视野。双头龙冰封路径能看到高台大圣,不过并不能看到树上的大圣(如下图)。

共享视野

另外,DOTA2中部分技能能够让我们共享敌方的视野,其中部分能够让我们看到敌人的视野,部分只能看到敌方英雄的模型。

DOTA2中可获得共享视野的技能:

上述技能除了噬魂鬼的感染无法对敌方英雄释放外,无法与敌方英雄共享视野,其他技能皆可。不过其中部分技能需要在齐天大圣上树前释放,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其模型或者视野。

  • 攻击或施法、使用道具

如果一个敌方单位在战争迷雾中攻击或以一个友方单位为目标施法或使用道具时,那么我们就能获得其周围100范围的视野,持续2秒。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获得视野的方法需要同时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敌方单位,可是敌方英雄,可是敌方英雄所控制的单位(如德鲁伊小熊、萨满蛇棒、支配控制的单位等),亦可是小兵。

2、首次攻击、施法与使用道具不能获得对方视野,第二次开始起才能获得视野。

3、攻击、施法或使用道具可混用,并非一定要连续两次攻击或连续两次施法。如攻击后施法或使用道具也可获得敌方视野。

4、两次动作间隔不能太长。

5、释放技能必须为指向性技能。

只要满足上述几个条件,我们就能看到树上的齐天大圣了。不过由于视野范围只有100,因此位置一定要离大圣足够近(如上图)。

以上所介绍的四种思路都是行之有效的,都能获得齐天大圣上树后的视野。具体在比赛中使用何种方法,还需我们随机应变,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EHOME电子竞技俱乐部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2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如何评价《Free to Play》这部电影?
如果知乎被放到 DotA 中,会被提什么问题?

火箭VS爵士,勇士VS鹈鹕,系列赛总结。火勇前瞻预告

火箭VS爵士 系列赛总结





如果NBA是录播,那么没有比克里斯保罗追逐西决地板更好的NBA剧本了,MVP以22投15铁的方式配合出演,而保罗41+7+10的数据都如此玄学,冥冥中自有炮意,休斯顿5月8日,有关西决的一切话题终结于此,祝贺CP3,用最英雄的方式踏上西决地板。


这轮系列赛,爵士在手中资源能力范围内,可能已经做到了最好。爵士进攻资源匮乏的问题,不只是卢比奥受伤的原因,他们本身阵容配置就过于倾向防守,常见的进攻端优质资源,爵士基本都没有:


1.射手数量不够。爵士首发阵容只有英格尔斯一个理论上稳定的三分射手,米切尔的定点效率也不错,但投射起伏较大,罗伊斯-奥尼尔也不怎么样,费沃斯的三分基本是有当没有了。与火箭这轮系列赛,克劳德、伯克斯、艾克萨姆的投篮手感倒是都超出了预期水平,但也不足以改变火箭的防守。其实爵士应该早一点尝试把克劳德拿到首发,把费沃斯作为替补中锋使用,让首发的空间再好一点。


2.没有低位单打手。爵士一堆壮汉找不出一个能在低位一对一惩罚火箭无限换防的内线出来,单纯靠假掩护提前拆的无球战术,很难打出稳定输出。


3.没有战术型无球大战。类似科沃尔、雷迪克这种跑动能力强,可以无球利用掩护开发进攻的移动炮台,爵士也没有。这种类型的球员,只要有一个,带来的空间和战术价值相当于有两个射手。


最让爵士难受的,还是火箭的无限换防,以及首发阵容防守弱点少——火箭首发不是没有防守弱点,比如哈登防无球、哈登防面框、低位打保罗、低位打阿里扎都可以利用,但爵士本身没有低位资源,战术型无球大神也没有,唯一能针对的就是哈登防面框这一点,米切尔和英格尔斯的确很努力在这方面做文章,可爵士本身不好的阵容空间,导致即使突破了哈登还要面对火箭大量协防,就算爵士射手们超常发挥投进了不少惩罚性三分,卡佩拉的护框依然回避不了,而米切尔和英格尔斯又都没有哈登那么强的给内线喂空接球的能力,对卡佩拉的护框基本给不出惩罚。


但爵士还是能赢下一场,G5也打出了悬念,靠的是什么呢?


G2大家都知道,爵士靠假掩护提前拆打了火箭一个措手不及,这也是我们在前瞻里预料过爵士可能会打的战术,但我们也知道,这种战术维持不了稳定输出。


爵士进攻能续上,主要靠的是强突轮转阶段火箭的几个错位点,以及几个运动能力超强的后场推反击的能力。这轮系列赛,火箭在衔接段没打过爵士,有两个人的在场数据非常难看:





爵士的阵地进攻基本就靠这两个人活着了。安德森跌出轮换后,爵士找内内也比较多。常规赛的时候,我写火箭角色球员报告时说,内内的换防弹性不错。当时有球迷提醒我说,内叔这赛季下滑挺大的,当时我还觉得内内常规赛可能比较养生,季后赛应该问题不大,但从这轮系列赛看,内内现在大防小的确不如过去了,也可能是爵士这几个持球手的运动能力太好,突破不好防,但从卡佩拉的防守效果看,内内与卡佩拉的差距比上个赛季要明显多了。


爵士本身不是一支喜欢打快节奏的球队,不强调转换,喜欢落下来打阵地。但与火箭这轮系列赛,实在是阵地战缺少进攻武器,被逼的愣是场均打了19.7次转换,他们常规赛场均只有14.5次。


爵士基本上把他们能力范围内,能抓住的火箭防守弱点都抓住了,然而就是这样,最终交出的进攻成绩也只有百回合99.1分。米切尔以31.5%的回合占有率拿到了44.9%的真实命中率,球权扛了不少,但效率不佳,爵士想把系列赛打出悬念,可能需要米切尔至少打出35%的回合占有率,55%以上的真实命中率,当然,我们不能过高要求一名新秀,以他们自己的阵容配置,以及火箭的防守策略,其实不太适合米切尔这种突破+干拔三分打法的单打手——这种情况,最适合的球员其实是科比。


防守端,爵士沿袭了江湖上流行的中锋收篮下等哈登的防守策略,从头贯彻到尾,虽然最开始的几场被哈登出色的手感,以及配合卡佩拉抄后门的战术打的有点怀疑人生,但后面几场哈登手感下滑,爵士又增加了侧翼回收卡住卡佩拉的力度,这种防守策略开始显示作用,火箭最终交出53.1%的篮下命中率是爵士可以接受的数据。


然而,火箭夏季的两笔引援让系列赛变得有惊无险。圣保罗爸爸的杀人中距离是克制一切护框壁垒的最佳武器,总是在底角被放空的塔克,两个底角三分合计19中10,在塔克打中锋的阵容里,他也用外拆三分惩罚了爵士,成为火箭这轮系列赛表现最突出的侧翼球员。


总体上,爵士对火箭的防守还是成功的,火箭百回合得109分比他们常规赛要少3.2分——这已经是全联盟防守最强的球队之一给出的成绩单,可见火箭火力之凶猛。


受伤的米切尔说,他不想这样就结束,让我想起樱木花道的第一场练习赛,输给陵南后还在叫嚷着传球啊,输给海南后的泪洒赛场。樱木比米切尔幸运,一场练习赛的输赢根本不重要,而预选赛输给海南,他们依然还有出线希望,可爵士已经没有了再打G6的资格,没有卢比奥,中途又失去攻防两端表现出色的艾克萨姆,G5第四节米切尔不甘心的受伤下场,爵士打光了最后一刻子弹,虽败犹荣。


可米切尔还是比樱木幸运,虽然他们都是赛场新人,但米切尔再过5个月就会重新踏上征程,他的未来不可限量,而我们用整个青春也没能等来全国大赛的动画版,以及主人公们下一季的征程。




勇士VS鹈鹕 系列赛总结






相比爵士防守尽力,进攻无力的挣扎,鹈鹕对勇士,其实比爵士对火箭要更有周旋的余地——他们进攻端有浓眉这个对位优势点。


但鹈鹕的表现有点令人意外。他们对勇士的进攻效率只有98.5,还不如缺兵少将,进攻风格被火箭完克的爵士。防守效率106.8反倒是有点出人意料,浓眉的大范围协防能力的确对勇士挡拆战术起到了限制作用,但还有一个原因是,结合出手难度和出手位置来看,勇士这轮系列赛本该投出更好的投篮效率。


鹈鹕防不住勇士,是一个开赛前大部分专家公认的情况。后场和侧翼身高太矮,杜兰特和汤神这两个点对位对不上,是鹈鹕系列赛被动的原罪。


可是,从数据上反映来看,勇士赢下系列赛最核心的原因好像不在这。勇士的绕掩护接球投篮效率只有每回合0.989分,比常规赛每回合1.131分要低不少,这个大家都知道,这轮汤神的手感不好;面框单打每回合0.686分,这可能是小样本下的意外,杜兰特这轮系列赛有打铁的场次;挡拆持球每回合0.64分,锅是库里的,复出后库里持球投的状态不好。


真正反映勇士身高优势的是杜兰特那些背身打小个,勇士这轮系列赛背身单打效率每回合1.2分,但低位本来就是勇士进攻占比不高的项目。其实勇士这轮系列赛阵地战进攻效率并不高,每回合0.922分远低于常规赛的每回合1.012分,其实勇士与马刺的系列赛,阵地战每回合0.949分,效率也不高,但那轮系列赛前场篮板抢的多,导致进攻回合多,走的是量。


勇士赢球真正的关键是防守支持下的转换进攻,这轮系列赛每场要打多达21.4次的转换进攻,效率达到了每回合1.252分。勇士的转换进攻从来都是全联盟最难防的,而鹈鹕自己的进攻打不好,又给了勇士太多打转换的机会——说白了,鹈鹕最主要的还是没把进攻打好,导致了攻防两端全溃,比分被拉开基本都是自己屡屡打不进,然后勇士一波反击就被带走了。


鹈鹕的进攻为什么打不好呢?


两个关键字:放空;协防


勇士无限换防的防守体系,最怕两种人——一种是低位怪兽;一种是面框单打手。拆解掩护之后逼迫单打,一对一能力强到可以改变勇士的防守,进攻就好打了。


鹈鹕有两个人符合这个条件——浓眉和霍勒迪。但浓眉不是典型的低位怪兽,浓眉的低位很多都是伪背身,他其实是个无球打法为主的内线,但也没关系,他的能力已经超出了限定进攻类型的程度,勇士如果一对一防他,只有追梦可以限制一下浓眉的效率,其他人都做不到——追梦这轮系列赛一对一防浓眉之好,也超出了我们以往的印象。


至于霍勒迪,他是一个终结能力超强,但投射不够稳定的持球手,相比欧文、哈登这种全面型单打手,勇士并不足够怕他,勇士对付他的办法是杜兰特对霍勒迪,格林对浓眉,霍勒迪与浓眉挡拆选择换防,这样大打小和小打大都没有错位,再加上霍勒迪投射不够稳定,在他挡拆找库里时勇士也可以选择绕防。


但即使这样,霍勒迪和浓眉也不该分别只交出53.8%和53.3%的真实命中率,远低于他们的常规赛水准。关键原因就是鹈鹕阵容里隆多和希尔两个投射能力有限的球员太拖空间,导致球队协防压力太大。


当然,你可以说,隆多和希尔在进攻端都给出了放空回应——前者这轮系列赛三分命中率41.7%,后者有一场连中三元。问题是,两个人一共就进了9个三分球,加一起场均不到2个,这个损失勇士给得起,他们也完全没能让勇士改变防守策略,即使刚投进三分,勇士对他们出手依然不理不睬。


对于鹈鹕来说,他们也不好做其他选择。隆多作为转换进攻推进器,阵地战跑无球战术很重要的润滑剂,希尔则是鹈鹕少有的体型正常的侧翼,轮转阶段上场加强防守也很重要——毕竟鹈鹕能用的球员也不多。


但G5下半场,鹈鹕还是只用了3分钟隆多,G5第四节,鹈鹕摆出霍勒迪+克拉克+摩尔+米罗蒂奇+浓眉这套阵容后,进攻效率达到了128.8,追分势头很猛,当然也和勇士最后打的比较松懈有关。实际上,鹈鹕这套空间出色的阵容在常规赛用了44分钟,进攻效率就有121.9,效果就非常好,但这套阵容显然也不像能长期使用的阵容。


今年的季后赛,应该让鹈鹕好好思考一下,未来阵容的配置问题了。坐拥浓眉+米罗蒂奇这样联盟里少见的超强进攻内线组合,加上攻防全面的霍勒迪,以这三个人为核心架构建队,鹈鹕在未来实力差不了。其他球员要如何配置,还是需要鹈鹕认真思考,引入体型正常的3D侧翼是首要任务,考神的续约也是一个难题。


从鹈鹕与开拓者系列赛后,一直有球迷问有关隆多的问题,我当时说,还不是评价的时候——不合时宜的情况下给情怀球星负面评价,往往是找喷。现在我大致说一下吧:


有球迷问我隆多是不是联盟防守最好的控卫,以及隆多+霍勒迪是不是联盟防守最佳的后场组合——隆多防守真实正负值排控卫第46,跟利拉德的排名比较接近,霍勒迪排第4。如果你觉得防守真实正负值反映不了全部,那么鹈鹕对位策略一般这么做——给霍勒迪分一个最高的或者最强的(杜兰特、利拉德),给摩尔分剩下两个进攻相对比较强的(库里、CJ麦科勒姆),给隆多剩下的(特纳、汤神)。


更多的还是不说了,总而言之,情怀是一码,能力是一码,还是要分开吹。




最后说一点勇士与火箭系列赛前瞻的事。预计可能会写两到三期,题目可能会叫天外飞仙与剑神一笑——其实很早就把题目和构架想好了,现在要做的是整理两支球队这赛季的数据,回看交战录像,要好好准备一下,不会马上就发,还是请大家耐心等一下。我知道你们很着急,但现在只能说一点,常规赛交战的结果没有意义,不要拿火箭2-1勇士作为参考,实际上,火箭与勇士的常规赛交战净胜分,勇士是赢分的,就算抛开哈登和杜兰特没有参加的第二场,勇士也没输多少,第一场和第三场都是五五开的比赛。最没有意义的就是这个比分结果,但比赛本身的过程很有价值,从比赛中找到彼此针对的方式,对位克制关系非常重要,我已经把第三场看了三遍,从中还是能发现不少问题,但这轮系列赛的前瞻还是非常难做,因为两支球队最核心的问题是轮转球员变了——勇士这边被虐最惨,但双方交战出场时间极多的麦考已经在轮转之外了(但不排除科尔在他伤愈后再次使用);火箭这边被虐最惨,双方交战出场时间极多的安德森也调出轮转了(火箭这赛季最英明的变阵就是塔克进首发,拿掉安德森)。


详细的内容,还是给我一点时间吧,总而言之,很多事情没有那么想当然。


关注微信公众号:静易墨

微信号:jingyimo456

扫描二维码关注静易墨~~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静易墨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