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历史50大轶事21-30:一场世预赛,死了几千人

写在前面:在世界杯倒计时50天之际,爆棚体育视频为大家细数世界杯历史上的50大轶闻,从1930年第一届世界杯起,按时间排列,每期10则,共分5期,从4月25日起连续5天发布。

往期详见:世界杯历史50大轶闻(1-10):1938年世界杯上的中国人

世界杯历史50大轶事(11-20):迷之性侵案导致错失世界杯

21.两罐鱼子酱的贿赂

1962世界杯决赛的主裁判是苏联人,名叫拉特舍夫,不过我们要说的不是他在1962年的故事,而是他在下届,1966年世界杯的故事。

1966年,拉特舍夫从裁判变成了裁判审核委员会的一员,这时候,他的苏联老乡,同样是裁判的巴赫拉莫夫找到他,说,我们来自同一个国家,你一定要帮我,我特别特别想当世界杯决赛的裁判!然后塞给了拉特舍夫两大罐鱼子酱。

拉特舍夫公开这件事的时候,巴赫拉莫夫已经去世了。他对记者说:"你知道吧,鱼子酱,这是一种非常好吃的东西,但是我拒绝了。委员会里还有一个马来西亚官员,被我拒绝后,巴赫拉莫夫就去找他了,后来巴赫拉莫夫成为了1966年世界杯决赛的边裁,我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被指责用鱼子酱贿赂官员的苏联裁判巴赫拉莫夫

可能很多人知道,1966年英格兰世界杯决赛的德英大战,德国通过一次疑似手球把比赛拖入加时,加时期间英格兰球员赫斯特打入过和兰帕德门线冤案几乎一模一样的一粒进球,唯一不同的是,当值边裁断定这粒进球有效。至于到底进没进,至今没有准确答案,而当时判定进球有效的边裁正是走后门上任的巴赫拉莫夫。


22.功臣之狗

雷米特金杯实在是命途多舛,不仅仅在二战期间被足协副主席藏在了鞋盒里,还在1966年世界杯前夕又一次失踪。警察找了七天没找到,最后被一条狗找到了,雷米特杯被报纸裹着,丢在一个脏了吧唧的灌木丛里。

上交雷米特杯的狗主人叫科比特,带着金杯走进伦敦警局的时候,他还一度被怀疑是偷了金杯来自首的。不过真相大白之后,他和他的狗皮克尔斯一起被邀请去参加1966年英格兰的夺冠宴会(皮克尔斯还在宴会上舔干净了主人的盘子,得到了英格兰球员的赞赏)。该届世界杯的第二年,皮克尔斯就去世了,科比特给他立了一块墓碑,上面写着"皮克尔斯,1966年世界杯的发现者"。

"我经常也给他的墓碑倒一杯酒。"科比特说:"我觉得我的狗是体育界最有名的狗。"

科比特和皮克尔斯一家

23.转瞬即逝的亚洲之光

1966年的世界杯正赛名单中,有一个很醒目的名字,朝鲜。

朝鲜进入正赛有很大的运气成分,但是无论如何,他们都作为唯一一支亚洲球队前往了英伦。结果没想到,踢得还挺好,力压意大利和智利小组赛出线,当时朝鲜驻地在英国米德尔斯堡,当地居民简直就立刻成为朝鲜二十年球迷一般,满大街追着要签名。

进了淘汰赛之后,朝鲜队遇到了葡萄牙队,要前往利物浦参赛(还有3000名米德尔斯堡球迷跟着远征了),到了那里,朝鲜下榻的酒店叫Loyola Hall,万万没想到,势不可挡的亚洲之光折在了这个酒店上。

这个酒店本来是庄园,因为无后,主人把庄园捐给了教会,在里面挂满十字架,耶稣受难图什么的。朝鲜球员怎么见过这种架势?大家吓得不行,队内中场朴斗翼后来回忆,因为害怕,很多人,包括他自己,都跑到队友房间结伴捱了一宿。第二天对葡萄牙的比赛,状态不好的朝鲜队被葡萄牙逆转,3-5落败。朝鲜的第一次世界杯之旅就这样结束了,临行时,路边是千千万万送别的米德尔斯堡球迷。

米德尔斯堡球迷送别朝鲜国家队

24.一场世预赛引发的战争

1970年世预赛,中北美及加勒比地区加起来,只有一个进入决赛圈的名额。

其中一场淘汰赛,对阵双方是萨尔瓦多和洪都拉斯。他们是邻国,当时由于土地资源等问题,大量萨尔瓦多人迁往洪都拉斯谋生,从事农业。为了把土地资源把握在洪都拉斯人手中,洪政府变出台了一个政策,强行回收萨尔瓦多裔人手中的土地,两国关系因此恶化。

不巧,就在这时两国在世预赛中相遇。首回合洪都拉斯主场,客队球迷为了影响主队比赛,在洪都拉斯队下榻的酒店外连夜制造噪音,但洪都拉斯依旧1-0取胜,这个结果让一个18岁的萨尔瓦多女孩难以承受,开枪自尽了。她的棺材上蒙上了国旗,球队矛盾上升到了民族国家矛盾,带着这样的情绪,萨尔瓦多在主场迎来了洪都拉斯。

因为战争从洪都拉斯步行迁往危地马拉避难的妇女

因为战争从洪都拉斯步行迁往危地马拉避难的妇女

首回合就不太消停的萨尔瓦多球迷,回到了自己家门口更加肆无忌惮,杀害了两名洪都拉斯球迷,洪都拉斯也0-3败北。在当时,各胜一场要加赛,加赛的地点是墨西哥城,在5000名远征球迷的注视下,萨尔瓦多取胜。赛后一小时,两国就宣布断交,战争迅速打响,100小时之后双方被调停,洪都拉斯有2000人战死,萨尔瓦多数十万人因此流离失所。虽然战争只持续了四天,但是最终达成两国和平解决,则用了十年之多。


25.被一瓶啤酒拖垮的英格兰

1970年世界杯,英格兰队前往炎热的墨西哥,他们的驻地不远处有一个瓜迪拉哈拉度假村,有高尔夫球场,有酒吧,有游泳池……进去玩要花1500英镑,在当时是一大笔钱。每次经过度假村,球员们都央求教练拉姆齐,可不可以带我们进去看看?小组赛出线之后,拉姆齐终于同意了,在度假村里,球队点了一瓶啤酒,递给主力门将班克斯,而就在这一刻,英格兰本届世界杯的前途也断送了。

班克斯回忆当时的情况:"我不记得我拿那瓶啤酒之前盖子是不是已经被打开了,但是我喝完半小时就非常难受。回到酒店的当晚,我躺在厕所的时间比躺在床上都多,这不是正常的腹泻,我感觉自己就像小奶猫一样,一碰就会死。"

首轮淘汰赛面对德国,班克斯感觉自己稍微好了一点,还是随队出征了,在赛前会议的时候却再次复发,队医把晕厥在会议室的班克斯抬回了卧室,并且临时安排替补门将博内蒂出战。他在之前仅仅在一场友谊赛中登过场,这场比赛德国人3-2取胜,替补门将博内蒂频频失误。

博内蒂瞬间成为了千夫所指的对象,甚至他的母亲都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恳请大家不要再攻击自己的儿子。这场比赛后,英格兰回了老家,而博内蒂再也没有进过国家队。至于当初罪魁祸首的那瓶啤酒到底有没有问题,已经很难追究了。


26.贝利的隐形营销

1970年,阿迪达斯和彪马两大体育用品巨头实力抗衡,而彼时的贝利是世界头牌球星。

世界杯期间,贝利本来没有签约阿迪和彪马中的任何一家公司,但彪马一名员工借谈赞助的名义进入巴西队,塞给贝利25000美元,贝利收了钱,在1/4决赛开球前向裁判申请把鞋带绑紧一点。就这样,贝利系了16秒鞋带,鞋上的彪马商标随着转播信号传遍了全世界。

贝利在赛前"无意"展示自己的彪马球鞋

27.克鲁伊夫的特制球衣

阿迪与彪马之争不仅仅存在于1970年,下届世界杯,他们又把矛盾的焦点放在了另一位巨星,克鲁伊夫的身上。

1974年世界杯,荷兰签约了阿迪达斯,但是阵中头牌克鲁伊夫是彪马的签约球员,因此,克鲁伊夫和荷兰足协陷入了僵局。他坚持在全队都身着阿迪球衣的时候,穿彪马训练。世界杯越来越近,荷兰足协让步了,他们让阿迪为克鲁伊夫特制了一款球衣,袖子上阿迪三道杠变成两道杠,克鲁伊夫就这样穿着这件酷似山寨品的球衣征战了1974年世界杯。

1974年荷兰队赛前合影,只有队长克鲁伊夫的球衣是两道杠

28. 讨薪队长贝肯鲍尔

1974年世界杯之前,本应该专心备战的西德因为奖金问题和足协起了龃龉,当时西德的夺冠奖金是每人3万马克,而意大利队的是每人12万马克,荷兰是10万马克,这种悬殊的奖金差异让西德国脚们瞬间没有了为国出战的动力。

不满的球员想给西德足协打电话,要求提高奖金,但是教练舍恩斥责了球员过于贪婪不应该向足协要钱。而急性子的后卫布莱特纳,当晚就收拾行李准备回家,更加惹恼了舍恩。

这时,队长贝肯鲍尔决定为球员出头,第二天,他没有向教练申请,直接打电话给足协要求提高奖金。足协做出的决定是将3万马克翻倍,再加上赞助商阿迪达斯的钱,一共是7万马克,差不多达到了球员7.5万马克的期望。可是在表达意见时,依然有一半的人不同意舍弃那5000马克,贝肯鲍尔见状,自己主动表达了对足协的支持,接受了这份奖金。

贝肯鲍尔此举,平息队内的矛盾,保持了东道主西德在世界杯赛场上的颜面,稳定军心。74年世界杯德国本土夺冠,贝肯鲍尔此举关系重大。

1974年,贝肯鲍尔带领西德夺冠

29.世界杯笑柄背后的恐怖故事

1974年是刚果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参加世界杯正赛,可是过程和结果都有些荒谬的色彩。

那时候的刚果叫"扎伊尔",统治者叫蒙博托,是非洲著名的暴君之一,为了鼓励球队,蒙博托在每次胜利(或体面输给强队之后),都会给球员发大量的奖金和地皮。世界杯首轮他们面对苏格兰,虽然输了0-2,但是球队表现不俗,球员觉得,按惯例,他们应该有奖金。

但是直到四天后面对南斯拉夫,也没有一点奖金的消息,扎伊尔球员的消极应战让南斯拉夫狂入9球。愤怒的暴君蒙博托通知球队:如果最后一轮对巴西你们输3球以上,就别想活着回家。

对巴西一役,第79分钟,巴西3-0领先扎伊尔了,并且获得了一个中路任意球,如果这个球打进,后果每一个扎伊尔球员都知道。就在巴西球员开始助跑准备罚球的时候,扎伊尔人墙中的一名球员,伊隆加,突然冲了出来,一个大脚把球踢向了远方的天空。巴西球员震惊了,裁判震惊了,全世界每一个看到这一幕的人都感觉,这个非洲国家太可笑了。

但是只有场上的扎伊尔球员明白,那个球,真的不可以打进。至于小组赛总成绩14-0?无所谓了,能活着还不知足吗?

伊隆加踢飞任意球沦为笑柄

30.西德"歪门邪道"的心理战

1974年世界杯决赛在慕尼黑奥林匹克球场举行,比赛双方是荷兰vs德国。这场比赛万众瞩目,德国媒体《图片报》在比赛前一天发表了一片文章,题目是《克鲁伊夫、香槟和裸女》,声称荷兰球员在酒店的游泳池里和裸体女郎开Party,《图片报》没有公布图片,只是发了一张泳池的照片,但是他们对外宣称是有确凿的图片证据的。

图片报的爆料是事实还是捏造,已经不得而知了,应该只是东道主德国的自家媒体在给决赛对手使用心理战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荷兰队因此受到了极大影响。据称,克鲁伊夫在决赛前几小时还在打电话和妻子丹妮发誓,说自己没有和别的女人一起裸泳。除了他之外,还有四五名荷兰球员的注意力完全被自己老婆的质疑吸引走了。

荷兰队内斯肯斯开场2分钟点球破门后被德国逆转

比赛当天,开球时间比预计稍晚了一些,因为双方球员已经列队入场之后,才发现角旗杆没插,只能让球员等着,把角旗杆插上。最后荷兰痛失冠军,很难不和德国人的种种心理干扰联系起来。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爆棚视频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如何通俗地解释建筑设计里的「空间原型」概念?

谢谢邀请,原型是我一直很感兴趣的一个话题,但是空间原型只是原型(类型)中的一个部分,同时是一个一直在变化的概念。

直接摘一段自己的论文,嫌太长也可以直接跳到最后一段。

-

在建筑学语境的原型概念是一个伴随着整个建筑理论发展的重要思考,这个概念的产生从文艺复兴时学科兴起便已出现。其起源一方面可以看作文艺复兴时期理性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建筑学借由人的居住原型寻找学科自身正当性的一个诉求。

这个思考最早在洛吉耶(abbé-Marc-Antoine Laugier)的《建筑学的文章》(Essai surl' architecture)中便出现。洛吉耶的原型概念更多的指向于一个特定形式原始茅屋,以及其中建筑元素的理性构成。他描绘了四颗树成为立柱,并位于一个方形的四角;枝桠成为梁,水平从柱子间穿过;树枝斜撑成为屋顶,是稳定的三角形(Laugier 1755)。这个原始的茅屋被洛吉耶看作是所有建筑形式的起源,同时也是所有建筑学的准则。洛吉耶回归历史原初寻找建筑形式语汇的意义的思考非常有开拓性和启发性,影响了后来包括森佩尔,柯布等人在内的一系列人(Rykwert 2006)。

昆西(Quatremére de Quincy)在18世纪时期提出了另一种原型的思考。这一思考主要体现在他在百科全书(Encyclopedie)中关于原型这一词条的修订上。昆西认为,原型有着多重的意义:可以被用以指代模型(model),基质(matrix),印记(imprint),模具(mould),浮雕(figure in relief)等。但是他试图通过将"原型"(type)一词与"模型"(model)一词的对照来明确其定义。他认为模型是对于一个物体的机械性复制;而原型则指的是一个比喻性的整体。"模型"是一个被复制和模仿的形式;而"原型"则是概念工作的基础,并且类型们彼此间从不相似(De Quincy Q, Younés S 1999)。例如,我们认为,一个雕塑是被临摹的物体的"模型",而非"原型";但是一个模模糊糊的概念,灵感则可以变为艺术创作的"原型"。因此"模型"更多的与艺术工作的具体操作手法有关,同时其中隐含了对于精确性的要求;而"原型"中的一切概念却模糊不定,因而具有在不同的创作者脑海中不尽相同的独特性。不同于洛吉耶认为"原始茅屋中拥有所有的建筑学形式的原则"这一观点,昆西认为原型的源头是一类事物所共有的一个普遍的形式,结构或者是特征。他的贡献在于第一次将关于原型的讨论系统化,并且突破了古典建筑语汇的限制。

迪朗(J. N. L. Durand)也受到洛吉耶的原始茅屋概念的启发,在稍晚的时候发展了另一个关于原型的阐释。迪朗的独特之处是利用原型的视角来研究建筑的形式构成。在他的著作《古代与现代各类建筑汇编》(Recueil et parallele des edifices de tout genre)中,他提出了一种原型视角的建筑分类方式。他将所有的建筑的平面,立面和剖面按照相同的比例和技法绘制,并试图总结其中的构成秩序。他认为这种分类既是功能性(functional)也是形态性(morphological)的,是"基于他们的类别,被按照相似的程度排列的"(Vidler 1977)。他的目的在于剥离建筑的外在特征和装饰之后分析建筑的形式秩序和几何关系。在迪朗看来,风格仅仅如同一件衣服,而重要的是在其背后的形式秩序。

或许是其有别于巴黎美术学院的背景,对于迪朗而言,建筑设计是生产性的。其的主要任务是基于不同的经济,社会需求对建筑要素基于构件,位置经营和内在秩序进行合理组合。这个思考非常与有现代性,因而班纳姆(Banham R.)曾称赞他是现代主义设计方法的先驱(Banham 1980)。他也是第一个试图将建筑的秩序从既有的建筑传统中分离的人,即认为建筑的构成秩序不再和历史的装饰内容有关。这个观点构成了建筑自治中重要的一环。综上,由于迪朗理论中隐含的对与设计方法的关注,以及对于建筑秩序问题的本质的追索,使得迪朗的原型理论成为了现代主义以来基于原型进行设计这一概念的开创者。

现代主义时期的原型理论主要受到了社会结构变化和大规模生产的巨大影响,同时在战后的大量建造需求和政治态度上的左倾背景下展开。这些因素既是现代性自身的特征,也与战后重建的现实境况密不可分。现代主义时期的理论通过研究工业生产的过程,来试图寻找建筑设计的模式和方法。在德国,战后建筑设计对于标准化和类型化的强调可以看作是这一影响的表现。这个时期的建筑设计被视为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其重要的职责在于为城市内的居民提供干净,健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并且试图满足不同的社会经济状态的居民的需求。同时一系列的科技与工业的发展使得人们开始将兴趣转移至对于人的需求的科学性的关注。例如各类最小尺度的探讨与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因而这个时期的原型概念在对与设计方法的追求方面类似于迪朗的原型理念,但是内在的驱动力是对于干净和舒适的空间的追求,而非一个内在的秩序。

同时,建筑的形式生成与空间需求开始受到工业的大规模生产的巨大影响。这种影响是复合的,不仅仅是工业生产的物质性,更是源自工业生产的方法行思考的巨大冲击。"一个从最小的零件和工具到最复杂的机器的金字塔形式的生产结构,被类比做从柱子到房屋到城市的结构"(Vidler 1977)。由于受到了大规模生产的巨大影响,原型不可避免的脱离了与迪朗对历史和建筑气质的关注,从而和无限的机械性复制,工业化,资本主义等概念相关。这个时期的原型概念,或多或少的跌落到了昆西的"模型"概念。即,复制的意义大于了创造的意义。

在现代主义中的原型概念的最大特征是理性,功能性,机械性。格里高蒂(Gregotti V.)认为这个时期的原型概念蜕变为了一种刻板(stereotype),他总结道"生产指向的模型从根本上反对了独特性的出现"。他认为原型多少需要一种象征的特质,也就是试图去表达一些设计师的思考而非仅仅是生产(Gregotti 1985)。莫内欧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20世纪初期的原型思考有着三个特征:功能决定主义,拒绝先例而偏好纯粹的形式,对于大规模生产的追随(Moneo 1978)。

虽然现代主义者对于原型的理解大多被批评由于使其蜕变至模型范畴而失去了创造性,但是柯布西耶在其中的贡献仍然是不容忽视的。柯布西耶的多米诺体系可以被视作原型的一种演变。这个体系的贡献在于强调了空间的灵活性和结构的联系性之间的互动。另外,柯布西耶在多米诺体系中所倡导的各种要素的组合关系,其实暗示了一个新的关于原型的概念,即"原型可以被分离成很多部分,用以满足建筑的多方面需求,例如结构,材料,技术,几何,风格等等"(Reichlin 1985)。柯布西耶的思考代表着原型的思考变成了一个包含空间和结构等要素的更为复合的体系。这也令他走出了迪朗纯粹形而上的秩序性讨论,在方法论的层面具有了更多实践意义。

新理性主义视角的原型理论出现在上个世纪60年代,也就是在现代主义由于被简化为国际式而受到多方批判的时候。新理性主义的原型概念主张回到迪朗的原型思考之中,强调形式和历史的紧密关系,并以此作为武器批判现代主义的机械式生产下被破坏的支离破碎的原型概念。这个思考的中心是对于传统城市的生长的回溯;以及对于从房屋到街道,到城市的紧密的联系的再思考。新理性主义者强调要素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并主张通过形态学来理解形式,并给予其持续发展的指导。莫内欧认为,这个时期的原型概念找到了其最为系统性和复杂性的理论基础(Moneo 1978)。

穆拉托里(Saverio Muratori)在《威尼斯的开放城市历史研究》(Studi per una operante storia urbana di Venezia)中对威尼斯城市的分析或许可以被看作新理性主义中对于原型研究的开始。在这本书中,穆拉托里在类型学和形态学上对威尼斯城市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原型是一种被隐藏在不同尺度历史城市的连续性中的形式结构,而威尼斯的城市发展就是一个联系城市中各种不同的要素来形成城市形态的过程(Muratori 1960)。在他的研究中,原型被解释为城市的内在生成机制。这些原型包含了所有的,可以适应于不同尺度城市的构成要素,例如广场,市政厅,民居,以及教堂等等。穆拉托里的原型思考将视角带到了更大的城市范畴内,拓展了其时间性上的可能,并且创造了威尼斯学派的城市形态学研究方法。

在此之后,另一位在新理性主义的原型研究上作出巨大贡献的是罗西(Aldo Rossi)。他受到了昆西的巨大影响。罗西的观点在他的《城市建筑学》一书中得到了明确反应。罗西的分析视角并不被特殊的时间段,经济发展阶段,建筑尺度和功能所局限。他强调对于相似性的关注。他的一个独特的观点是"城市自身就是一个建筑体"。因而与其说时间仅仅是城市中的一个要素,不如说像建筑一样,城市也是被浸入在时间中,并且成为呈现时间所赋予的所有活动的一个载体。因而,罗西拒绝将城市的发展按照历史阶段的概念进行切分,因为他认为这导致了普遍性和永恒性的丧失。于此恰恰相反,罗西认为城市的永恒性,普遍性以及集体特征才是原型的体现。罗西将原型定义为对于城市中那些不可被继续削减的建筑要素的存在。

莫内欧将罗西对于原型的理解概括为想象和推理的并峙:想象是特质的,个人的,和定性的;推理是普世的,本质的,具有内在逻辑的。但他批评道,"罗西的原型是一种仅仅与他(观察者)自身以及他理想的环境相交流的东西,成为了仅仅是一个对于完美过去而存在的沉默提醒者,一个完美到甚至不存在的过去" (Moneo 1978)。斯科拉里(Scolari M)也批评罗西将建筑学的学科特质降低为仅仅是一种建造职业以提高城市的地位(Scolari 1985)。而欧克林(Werner Oechslin)则批评其"由于挪用和简化带来了争议"(Oechslin 1986)。而布拉汉姆(William W. Braham)更是直接评价之后基于罗西的理论所进行的其他实践为"完全丧失了自1960年代在意大利的讨论中关于建筑类型和城市形态中得来的敏感的联系"(Braham 2000)。这些批评的主要着眼点主要在于当原型被固化为一种和历史之间存在强烈联系的概念时候,便会丧失了其作为方法论和理论源泉的生机。

在罗西的众多追随者中,柯瑞克(Rob Krier)对于空间原型这一观点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贡献。在他的《城市空间》(Urban Space)一书中,他对于城市空间的的三类空间原型进行了定义,即:方形,圆形,三角形。另外他还定义了影响这些空间原型的机制,如倾斜(angling),分割(segmentation),增加(addition),融合(merging),重叠(overlapping)以及混合(amagamation)等。柯瑞克认为,追随功能的形式将无可避免的走入死路,而空间原型将可以使形式剥离掉直接而初级的功能存在。柯瑞克的原型概念的贡献在于进一步拓展了罗西的城市建筑视角,并且将研究的重点放置于空间之中(Krier 1979)。

回顾原型的发展,有关建筑原型的研究经历了众多阶段。从最开始洛吉耶关于建筑形式语言的起源的讨论;到了昆西对原型的形而上意义的追问;之后的迪朗将其带入到实际层面,开始基于方法论和建筑秩序的原型意义的建构;其后虽然在现代主义时期大多被误读为一种机械的复制,但是柯布西耶等人为其带入了空间的意义;在新理性主义中,穆拉托里重新回到了昆西原型的讨论,并将原型的视野扩展到了城市形态层面;罗西系统的建构了一个城市视野下,具有时间性的原型概念;而柯瑞克则又一次在城市的视角引入了空间原型的概念,并且将原型的分析方法与设计方法相连接。

虽然关于原型的概念不断的被批判和重新建立,但是对于脉络的回溯可以清晰的看出,在对于原型的研究和思考中,原型不断的以一种秩序的意向出现,进而被形式化,而后再被空间化。并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方法论的出现。因而可以说,原型视角的设计方法是一种从秩序到形式再到空间的分析与设计方法,有着在设计中惊人的生命力。

-

Banham R. Theory and design in the first machine age[M]. MIT Press, 1980.

Braham W. After typology: the suffering of diagrams[J]. Departmental Papers (Architecture), 2000: 24.

De Quincy Q, Younés S. The true, the fictive, and the real: the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architecture of Quatremère de Quincy[M]. Papadakis Publisher, 1999.

Gregotti V. The Grounds of Typology[J]. Casabella, 509-510 (1985), 1985: 4-8.

Krier R, Rowe C. Urban space[M]. London: Academy editions, 1979

Laugier M A. An Essay on Architecture, trans[J]. Wolfgang and Anni Hermann (Los Angeles, California: Hennessey & Ingalls, 1977), 1977.

Oechslin W. Premises for the Resumption of the Discussion of Typology[J]. Assemblage, 1986 (1): 37-53.

Reichlin B. TYPE AND TRADITION OF THE MODERN IN ARCHITECTURE-ILLUSTRATED[J]. CASABELLA, 1985, 49(509): 32-39.

Rykwert J, Laanes C. On Adam's house in paradise: the idea of the primitive hut in architectural history[M]. New York: Museum of modern art, 1972.

SCOLARI M. THE TYPOLOGICAL COMMITMENT IN TOWN-PLANNING-ILLUSTRATED[J]. CASABELLA, 1985, 49(509): 42-45.

Moneo R. On typology[J]. Oppositions, 1978, 13(1): 22-45.

Muratori S. Studi per una operante storia urbana di Venezia[J]. Palladio, 1960, 1959: 1-113. 22.

Vidler A. The idea of typ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academic ideal, 1750-1830[M]. MIT Press, 1977.

Vidler A. The Third Typology. Oppositions 7[J]. 1977.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知乎用户(登录查看详情)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7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建筑设计如何从概念设计入手?
在建筑师的眼中,什么是好的医院建筑?

你在卫生间里都经历了什么?请简述其过程

屙尿,拉屎,打手枪。(任一答案3分)


第一个问题当然很简单啦,3分轻松拿到手。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到底是怎么屙尿,拉屎,打手枪的?

——不可描述。

……:)


既然本栏是神经科学专栏,那么重要的当然是脱了裤子之后发生的事(脱裤子前也挺重要的,待会儿再说)。很多人觉得屙尿——我们现在换个术语吧,排尿(micturition,not peeing,是个很简单的过程,其实也不然。在排尿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ANS)

本科的时候除了人体解剖课,心理学很少会涉及到自主神经系统,甚至整个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y nervous system,PNS)都很少涉及。而究竟ANS或者PNS都在干什么,头脑中仅有一些模糊的印象。为了说明白排尿这件小事,首先我们得弄清楚自主神经系统中都有哪些工种,它们又是如何各司其责的。

是的,今天是标题党。原八股标题是"浅述自主神经系统(一):结构与运作方式"。


回顾一下,神经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3分)

神经系统由中枢部分和外周部分组成,即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周围神经系统。前者由脑(brain)和脊髓(spinal cord)组成。后者由脑神经、脊神经和各种神经节组成。有人可能会疑惑,脑神经不属于脑吗,脊神经不属于脊髓吗?不属于。脑和脊髓是中枢站,它向各个末端器官接受并发出指令,而负责传递信息的这些工种就是脑神经和脊神经。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你可以把脑神经和脊神经理解为"路",而神经节是路上的驿站。实际上,脑神经更好的说法是颅神经(cranial nerve),共12对,其起始点或终止点为脑干神经核团。

那么,颅神经12对,神经核团有多少个?是12对吗?(2分)

不,一共是16对。接下来我们会涉及到其中的一些核团。


为什么我要用这种考试问答的形式写文呢?(3分)

因为讲述解剖部分的两位老师上课时就一直在进行这种提问,制造一种口头考试的氛围,并且时不时发出"(卧槽,)这都没有人能够答得上来""不是吧这么简单""这届药丸"的贩卖焦虑型感叹,以博得我们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但不得不说,管用(微笑)。


好了,我们回到之前的话题上。

结构上来说,周围神经系统包括颅神经、脊神经和神经节。所谓12对颅神经,就是常背的"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十迷走十一副十二舌下完"。这12对神经的解剖学位置比较复杂。

而脊神经(spinal nerves)虽然多达31对,但结构上最为清楚。顺着脊柱数下来,颈神经(cervical nerves)8对,胸神经(thoracic nerves)12对,腰神经(lumbar nerves)5对,骶神经(sacral nerves)5对,尾神经(coccygeal nerve)1对。

那么什么是神经节(ganglion)?它指的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组神经元胞体。而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神经元胞体群被称作"核团(nucleus)"。有些人会立刻想到大脑中的基底神经节(basal ganglia)。这是个错误用法。后来被纠正为"基底核团(basal nucleus)",但大家都叫惯了,也就这么一直叫了。

功能上来说,周围神经系统可再细分为躯体神经系统(Somatic nervous system)和自主神经系统。颅神经、脊神经和神经节都是部分属于躯体神经系统,部分属于自主神经系统。

那我们要怎么确定,脑干和脊髓中向下传送信息的运动神经元究竟是属于躯体神经系统还是自主神经系统呢?(2分)

很简单,躯体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元(somatic motor neurons)是一辆运动信息的直达快车,它直接抵达目标肌肉,且基本上为骨骼肌(skeletal muscles),中间不经历神经元换元自主神经系统包含交感神经系统(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副交感神经系统(para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和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肠神经系统比较特殊,它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此不做展开讨论。脑干和脊髓内的自主神经都不是直达末端器官的,信息首先经过神经节前神经元(preganglionic neurons),之后传递到神经节后神经元(postganglionic neurons),其目标器官为心肌(cardiac muscles),平滑肌(smooth muscles)和腺体(glands)

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元既有许多相似之处,也存在不少差异。

首先,我们所说的(副)交感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元,指的是节后神经元(postganglionic neurons)。它们都是由节前神经元控制的,后者释放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产生兴奋作用,其胞体位于脊髓和脑干中,具体位置因功能(交感/副交感)而异。这第一条差异,就是节前神经元的位置差异。如果把脑干-脊髓看做一条线,那么你就会发现,副交感和交感神经系统的节前神经元排布像夹心饼干:副交感节前神经元(脑干)——交感节前神经元(颈部~腰部)——福交感节前神经元(骶部)。具体参见下图,绿色的是节前神经元,棕黄色的为节后神经元。

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与副交感分区示意图(Principles of Neural Science, 5th Edition)

也许你会觉得这么看很不对称,好像副交感神经系统少了很多条控制线。虽然脊髓的颈段~腰段都没有副交感的节前神经元,但请注意,第十迷走神经发出了许多支线来控制不同的平滑肌和腺体,因此,背侧迷走运动神经核团(dorsal motor nucleus of Vagus)是最重要的节前神经核团(因此关于迷走神经要背的内容很多,怨念)。

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在结构上的另一个差异在于其节后神经元的位置不同。副交感的节后神经元靠近末端(见上图),而交感的节后神经元有两处位置:椎旁神经节(paravertebral ganglia)和锥前神经节(preverteral ganglia),参见下图。

交感神经系统的信息外流需要经过椎旁神经节或锥前神经节(Principles of Neural Science, 5th edition)

第三个不同在于,交感节后神经元可以投射到多个器官,而副交感节后神经元只投射到单一器官。


除了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还有一种神经节没有提到。那就是感觉神经节。与只有一条轴突、没有树突的运动神经元不同,感觉神经元有两条分叉,一条用于收集末梢感觉信息,一条用于向上级传递信息(轴突)。感觉神经节即是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

躯体与自主神经系统的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Joan Holstege's lecture note)



好啦,现在我们终于可以来讲排尿这件小事了!

排尿(Micturition),俗称之一是放水。假设你有一个装满了水的气球,你的左手正紧紧捏着吹气口。你要怎样才能使水流出来呢?

——在圆鼓鼓的气球上扎孔

……这个气球可金贵了,有钱也别这么干。

"传统"的放水方法当然是,放松左手,同时右手捏一下气球。

这个方法也适用于排尿。要完成的事情也是两件:放松尿道(urethra),同时收缩膀胱(bladder)。猜一下这个过程主要是谁主导的,交感还是副交感?

当然是副交感。毕竟战斗时候尿裤子很伤士气,也给了敌人进攻的时机。

我们先来讨论一下膀胱空空如也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要舒张膀胱,收缩尿道

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共同完成排尿反射(Principles of Neural Science, 5th edition)

当你的膀胱为空时,1)骨盆神经的感觉神经元末梢在膀胱的平滑肌中受到了轻微刺激;2)这个信息被copy了三份,一份由背外侧索(图中棕色线条)向上传递至腰部,激活位于该处脊髓的交感节前神经元,一份传给腹角内的α运动神经元,令其收缩外括约肌,还有一份传给副交感节前神经元;3)交感节前神经元激活交感节后神经元,由交感神经元抑制膀胱平滑肌使其舒张,同时激活尿道使其收紧;4)交感神经元发出另一支线抑制副交感膀胱神经节前神经元突触的递质释放活动。

而你感觉憋不住了的时候,1)感觉神经元末梢受到了强力刺激,前述的一连串反应虽然都保留了,但是奈何这刺激太大,交感节后神经元压不住副交感节前神经元的突触递质释放,于是,2)副交感节后神经元被激活,开始向膀胱平滑肌发送兴奋性刺激令其收缩,向尿道发送抑制性刺激令其舒张;3)背外侧索将感觉信息上传给导水管周围灰质,继而激活脑桥中的排尿中枢(micturition center),排尿指令快速直达地传回骶部脊髓中的副交感节前神经元,大大加强了2)的过程,同时通过中间神经元来抑制腹角内的α运动神经元,抑制外括约肌的收缩;4)排尿中枢下达的指令也在腰部脊髓处经由中间神经元抑制了交感节前神经元,从而抑制了交感节后神经元的运动。

于是,尿得酣畅淋漓。

需要注意到的是,排尿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一共发生了三件事:抑制交感神经,激活副交感神经,抑制躯体运动神经元。以及,所有的平滑肌都同时受到了兴奋性和抑制性的输入,而只有平滑肌(此处为外括约肌)只接受兴奋性输入。另外,交感节后神经元抑制膀胱平滑肌和刺激尿道时所用的神经递质都是去甲肾上腺素。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是因为接受递质的受体存在差异。

再说说脱裤子前的事。

排尿指令也受到大脑前额叶的控制,毕竟平时我们不能想尿就尿的。刚出生的小宝宝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无法控制自己的排尿行为,所以总是说尿就尿了(尿完还要哭着让你给擦屁股)。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元也老了,其控制能力下降,有一些年迈的老人也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排尿,会出现小便失禁的情况。所以有时,老人家不愿参加一些耗时很久的活动,可能因为怕自己憋不住,在众人面前出糗。


和排尿一样,性器官的勃起也受到了交感、副交感和躯体神经系统的调控。与排尿不太一样的是,似乎勃起反射不需要以生殖器官感觉末梢受到刺激作为起始点,在生殖器官不接受外部刺激的时候也可以发生充血勃起。当然如果有外部刺激,会加快这一过程。下面贴出示意图,不赘述了。

人类男性性功能的自主神经调控(Neuroscience, 3rd edition)

久坐俩小时终于写完了。

刚刚我的排尿中枢已经被抑制很久了,我打算去趟卫生间。

ヾ( ̄▽ ̄)Bye~Bye~



参考资料:

Basal ganglia - Wikipedia

Kandel, E. R. (2013). Principles of neural science. New York; Toronto: McGraw-Hill Medical.

Purves, D. (Ed.). (2004). Neuroscience (3rd ed). Sunderland, Mass: Sinauer Associates, Publishers.

韩济生. (2009). 神经科学.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知乎用户(登录查看详情)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纵观全世界车企,在新能源布局与发展上,哪家最早、哪家最快、哪家最好?

新能源汽车分为好几类呢

一、纯电动汽车EV

作为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纯电动汽车,在动力上已经没有太多文章可以做,更多的目光聚焦在电池管理以及电动化与智能网联之间的融合上。目前全球上来看,

第一梯队:Tesla、保时捷

Tesla(发展快)则是因为地处硅谷聚集了EE/AI行业精英、在电池管理系统上拥有丰富经验,加上未来A.I.智能驾驶的加持,让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充满想象。

Porsche(起点高)在电动车驾驶调教、四轮驱动、超级充电方面让人充满期待,友商们也一直在关注Mission E的发布进展。

二、混合动力汽车

混动车一般分为常规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在中国对新能源车发展引导上,仅有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被归类为新能源车。Anyway我们一起看看

  • 非插电式混合动力HEV

第一梯队:丰田 (全面领先)

毫无以为丰田是非插电式混合动力的领头羊,成熟的Prius车型,经营十年的THS系统,不断优化的阿特金森发动机技术,足以其他让友商失去对这个细分领域的兴趣。

  • 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

第一梯队:BMW,Benz,GM,本田,上汽

插电混动方面各个厂商技术实力较为平均,BMW在i8项目投入巨大,Benz则是不声不响的全面应用了插电混动,GM则是在Volt上做了很多积累,本田技研实力毋庸置疑,上汽则是赶上了国内政策的东风,在插电混动技术上迎头赶上。

三、燃料电池汽车FCV

第一梯队:丰田(全面领先)

丰田(曾经)在燃料电池上押宝,在整个燃料电池系统的优化和集成上面处于业界全面领先地位。首款面向正常消费者级别的燃料电池车Mirai的上市也是给行业内人员一些振奋。

但是从17、18年丰田的动作来看,丰田并不打算继续将全部未来押宝在燃料电池汽车上,而是将目光转向了电动车。在2018年初的底特律车展上,这辆Mirai竟然连个讲解员都没有配,就这么孤零零的放在了展台的角落,少人问津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知乎用户(登录查看详情)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36 个回答,查看全部。

陕西九名初中生被砍死事件背后之“十年何以不让仇恨自灭”?

黄坚明:广强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刑事大要案辩护律师

美国校园枪击案频发,那是国外新闻,不会让我们感到切身之痛。俄罗斯的恐怖事件,苦难是异国他乡无辜母亲,离我们拥挤的布满安防设备地铁生活有点远。桂林致17死的龙舟翻船事件,那是死者不穿救生衣和未经政府批准的违规训练等因素所致。遗憾的是,此事未彻底平息,陕西风波再起。新华网报道:米脂县第三中学19名学生被砍,致9人死亡,死者7女2男。对此,笔者特别关注两细节:一是犯罪嫌疑人赵某出生日期是"1990年1月20日",绝非"保命无忧"的未成年人;事件起因竟然是赵某十几年前就读初中时被其他同学欺负。笔者深感纳闷:十年光阴,为何不能让小小的仇恨种子自灭呢?

笔者至今不忘一事。时间应是2005年9月中旬,笔者回广西本科母校看望某留校同学时,其向笔者陈述:"就在昨天,一本科生在楼梯乱砍,多名女学生被砍,其中一女生已被捅死,其他周边女生太过于恐惧,脚迈不动,当时根本不会逃。"此时笔者在读法律硕士,已看过不少书本上的刑事案件,心理承受力强些。笔者虽深记此事,但当时内心的相对平静,反而让笔者可以看清亲历砍人事件女同学脸上的恐惧表情。笔者在本科母校就读时,也曾和同宿舍的全校足球明星同学起冲突,各自动手在所难免,但好在没有发生流血事件,其他在场同学也帮忙劝止。但几年后发生的马某爵事件,让甚多有志青年抒发"感谢同学当年不杀之恩"的感情。陕西19名学生被砍致9人死亡事件的发生,估计会让不少中年家长堪忧:幼儿园周边环节本已不够安全,"禽兽教师"事件也时而发生,现在又要考察小孩就读中小学是否常有欺凌事件,难保又要祈祷小孩前辈校友"不杀之恩"?活着不易,这么多无辜学生家长,正蒙受丧子丧女之痛,何日才能迈过这一关呢?

上述犯罪嫌疑人赵某,当年就读中学是否被同学欺凌,被欺凌到何等程度,笔者不得而知。此事件既拷问法律人,更拷问教书育人的学校老师和我们的社会。是谁?是什么因素让赵某心里的仇恨种子不自灭呢?又是什么让赵某挥刀砍向无辜的十九名学弟学妹呢?笔者才智不够,对社会学问题研究不多,无法对此作出更深刻的解读。

但人非圣贤,必然有爱有恨,由爱转恨,由恨转爱,恨生恨灭,这是生活常态。笔者为何喜欢广州这座城市,最直接原因是切身感受,觉得这里法治环境相对较好,也给自己带来一定的职业成就感。如笔者和梁栩境律师亲办的、被媒体纷纷报道为"1.87海洛因"走私毒品大案,李某涉嫌贩卖260公斤冰毒大案,吴某涉嫌贩卖毒品案,最后均取得无罪辩护成功的结果。笔者当事人也曾亲自到广州市某区检察院控告该院全国优秀检察官,要求该区检察院、法院整体回避某案,最终广州中院裁定将该案移交另外一个区的检察院和法院管辖该案。尽管笔者曾和上述优秀检察官当面争辩得"面红耳赤",但事件平息后,笔者也是发自内心的认可该检察官。当广州市检经办人员询问其本人对该案的观点时,该检察官也是说出对我们有利的意见。

反之,笔者前段时间到内蒙古某地办案,结果被当地看守所及刑警队办案人员违法禁止笔者会见当事人。当律师合法会见权被违法剥夺时,哪怕笔者再有修养,笔者也是要骂人的。笔者到公安局刑警队交涉无果,找公安局督察人员陈情;找督察人员督察无效,笔者再找监察委和司法局交涉;找监察委和司法局无果后,笔者再向检察院、看守所领导反映相关情况。需要强调的是,当地司法局领导对律师的合理意见还是比较重视的,局长当着笔者的面,给当地公安局领导打电话,还安排办公室主任陪同笔者到公安局交涉,要求办案机关安排律师会见。但比较遗憾的是,最后还是没有无法会见当事人。笔者自然不会就此罢休,还通过其他渠道继续合法抗议,最后笔者被安排会见了当事人。但笔者看到当事人手上被捆绑、吊打的痕迹,带着脚镣"蹩脚"走路时的痛苦状,笔者对办案人员的"恨"油然而生,这样的司法环境,怎能让笔者爱上内蒙古呢?

回到陕西九名初中生被砍死事件,不管犯罪嫌疑人赵某内心有何痛苦,有何合理辩解,其面临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但更值得法律人关注的是:赵某内心所谓的不公,缺乏适当的人性关怀和心理压力排泄,估计案发前的生活也不容易,最后在十几年后酿造了今天的惊天惨案。显然,并非被羁押之人才渴望公平和关爱,并非仅仅是律师才渴望公平和程序公正,社会上任何人都渴望爱和关注,而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天使或恶魔。笔者发自内心的渴望法治,希望公正永在身边。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金牙大状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一个不应该被遗忘的故事:记隔壁办公室的同事查克

撰文 | 孙睿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博士研究生)

责编 | 陈晓雪

知识分子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

2016年11月16日,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市。美国国际神经科学协会年会展(Society for Neuroscience)的最后一天。

上午十一点多,我按照计划听完了几个我感兴趣的学术报告,鬼使神差地走进了会展中心一楼的学术展板大厅。

在这个面积为五万七千二百平方米的大厅,几千块学术展板鳞次栉比。每块展板旁边都站着人。他们可能是研究生、博士后研究员,甚至可能是教授。他们时刻准备着向会场上的人展示他们印在学术展板上的研究成果。

会场实在太大,没走多久,我便累了。

来会议之前,我认真研习了会议安排并计划好了自己的大致行程:每天几点去哪里听报告,几点去哪里看谁的学术展板展示。当天是会议的最后一天,我已身心俱疲。过去五天内收到的信息似乎随时要在我脑内爆炸。我只好放弃原先的计划,开始随意地在展板和展板之间乱走。

不如从排在最末尾的展板开始吧!我突发奇想。

我走到了最末尾的展区。这个区域跟其他区域相比,显得很冷清。大部分展板无人问津。不过,有一个展板旁边围了三四个人。我走近一看,展板的负责人是位老教授,正在精神抖擞地跟几位研究生模样的年轻人介绍他最新的神经网络模型。他还把他的展板内容印制了许多份A4大小的传单,发给每位在他的展板前驻足的人。


►图一:丹尼尔·加德纳教授在2016年美国国际神经科学协会年会展上的学术海报传单(摄影:孙睿晨)


我领了一份他的展板传单。传单上印着他的名字——丹尼尔·加德纳(Daniel Gardner)。我半途才加入他的讲解,很多细节听不太懂,只好低头缩在角落研读他的传单。

在读到神经网络模型在动物模型中的实例时,传单上提到了查尔斯·史蒂芬斯(Charles Franklin Stevens)教授最新的研究: 关于果蝇嗅觉的压缩感测假说。我眼前一亮。

"我认识史蒂芬斯教授!他就在我办公室隔壁!"我脱口而出。

正在解说的加德纳教授突然停下来,转向了我。

"真的吗?!"他问道。

我点点头。我本以为他要批评我打断了他的思路,却没想到他关心的却是查尔斯。

"请你务必替我问他好,好吗?昨天在埃尔文的报告上,我们几个朋友都去了,但却没有见到查克。我们都想知道他最近还好吗?"

"啊,他很好呢!我会向他转达您的问候的。请问怎么称呼您?"我答道。

"非常谢谢你答应帮忙转达我的问候。三十多年前,不,快四十年前,我和埃尔文都在查尔斯的实验室当过几年博士后研究员。我们已经很多年没见了,希望他还记得我。那个……可以麻烦你帮我顺便再传一句话吗?"

"是什么呢?"我问。

"就是……请告诉查克,虽然他可能不愿意来听埃尔文的讲座,但我们……包括埃尔文……我们都懂的。希望他一切都好。"加德纳教授的话中充满了遗憾。


►图二:查尔斯·史蒂芬斯教授(图片来源:萨克研究所官网[1])


查尔斯·史蒂芬斯教授今年83岁了。认识他的人都称呼他查克(Chuck)。从1990年起,他在萨克研究所当了28年的研究课题组长(Principal Investigator),同时在研究所隔壁的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的兼任教授(注:萨克研究所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仅一街之隔)。

2015年夏天,查尔斯缩减了自己在萨克研究所的实验室规模,并在我所在的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卡弗里大脑与心灵研究所(Kavli Institute for Brain and Mind)挂了名,把办公室搬到了我所在的实验室的隔壁。

他经常早早来到办公室办公。每次我在走廊上遇见他,他总是背着一个黑色的书包,戴着眼镜,穿着深色的薄毛衣或套头衫、千篇一律的牛仔裤以及一双旧皮鞋。


►图三:查克(图中)和他的夫人(图左一)每天早上在学校的咖啡厅读论文(摄影:孙睿晨)


他刚搬来的那段时间我正在发愁怎么分析实验数据,于是我经常跑到他办公室请教。有一天,他建议我用R(一种编程语言)分析数据。他说他刚学会R,并且正在用R语言处理他的一篇手稿里的数据(那篇文章正是加德纳教授的学术海报后来引用到的关于果蝇嗅觉的研究)。

我当时刚刚接触R这个编程语言,所以听他这么说,有些惊讶。在他读书时,关于如何使用电脑处理大批量数据的知识并不在教学大纲内。

查克1956年从哈佛大学本科毕业,1960年获得耶鲁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63年获得洛克菲勒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1970年,他拿到终身教职之后才申请到一笔专门资助研究器材的经费,给自己买了一台晶体管计算机。

而1977年第一台个人电脑出现时,已经是查克博士毕业的十四年后[3]。

"您什么时候开始学习使用R语言的呢?"我好奇地问他。

"2014年1月左右吧。"他笑眯眯地说。

"您不觉得学习这个编程语言的时候有些困难吗?"我追问——2014年时他也已经78岁了。

"其实是有困难的。唔……最大的问题是,每次学完,过了一段时间,就忘了。所以我给自己写了一篇R语言总结,每当我学会一组新的函数时,我就记到那上面去,这样下次我需要用的时候,只需要再读读自己的笔记。不然的话,我就得重新学一遍,实在是很不方便。"他边说边把他的R语言笔记展示给我。

我看着他的学习笔记,心里暗暗下决心,希望自己到了80岁时也能面对勇敢拥抱学习新知识。


►图四:查克的R语言学习总结。该总结题目为"R语言梗概"(Bare Bones R),一共24页。查克在文档最后一页列出了该文档的所有修改日期。(摄影:孙睿晨)


自那次关于R语言的讨论以后,我和查克成了好朋友。查克喜欢和后辈们聊天,也从不回避后辈的任何问题。

我实验不顺利的时候,常常找查克吐苦水。查克总是一边鼓励我不要放弃尝试,一边跟我一次开动脑筋,思考解决方案。

其实,他从1963年当上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助理教授时,他就从来没有放弃对年轻人的支持,没有放弃对科研的热爱。

1968年,查克凭借对猫的嗅觉中枢神经元生理特性的研究在学界声名鹊起,并顺利评上了华盛顿大学终身教授 [4]。这次升职意味着他可以进行学术休假了。他想了想,决定带着家人看看欧洲。于是,1969年,查克到达荷兰莱登大学(Leiden University)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学术休假。

在荷兰访学期间,他抽空去德国转了一圈,顺道拜访了在慕尼黑工业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任教的朋友汉斯·拉克斯(Hans-Dieter Lux)。

那个时候,一名名叫埃尔文·内尔(Erwin Neher)的年轻人正在汉斯的实验室里用电压钳技术(voltage clamp)来研究蜗牛运动神经元的膜电流特性;

那个时候,离神经生物学领域里的第一个理论模型获得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还不到十年(即著名的霍奇金-赫胥黎的动作电位模型,Hodgkin-Huxley model)[5];

那个时候,人们还不知道细胞膜表面上的离子通道(ion channel)是否真实存在。

不管如何,查克在汉斯的实验室见到了埃尔文。那次会面让查克与埃尔文发现了他们对神经元的生理特性有着共同的兴趣。他们都迫切地想知道:单个神经元到底是怎么产生冲动的,由一个个神经元联结形成的神经网络到底是怎么工作的,以及最为精密的神经网络——大脑——到底是怎么产生思维的。

那次会面的六年后,也就是1975年,查克把实验室从华盛顿大学搬到了耶鲁大学。同一年,埃尔文从德国飞到了美国,到达查克的新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员。

想研究单个神经元是怎么产生冲动的,就需要一种能够测量神经元的膜内外的电流变化方法。

当时最流行的神经生理学用于研究膜电流的方法是电压钳。电压钳的工作原理是实验者把膜电位固定在某一数值,然后测量这个过程中膜电流的变化[6]。

实验者将两个微电极插入同一个细胞,其中一个电极用于接地,另一个用于对抗因离子通道开闭而产生的通道电流,从而使两点极间的电位差保持恒定。这个过程中被记录下来的对抗电流的数值就是膜电流的实时变化(其本质是膜电流的相反数)。

这个技术虽然能够测量一个神经元的整体膜电流变化,但是通过这个技术得到的电流图噪声太大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单个神经元表面有很多个离子通道,而每个离子通道的开闭都会对这个神经元的整体膜电流产生影响。那个时候,研究神经生理的一些学者甚至还专门建立了噪声分析(noise analysis)的研究领域,以期找到这些让人头疼的噪声背后的某种规律[7]。

查克想,如果能测量单个离子通道的电流变化就好了。

在1975年之前,查克和埃尔文各自琢磨如何能够测量到单个离子通道的信号已经好几年了。查克的课题组发表了好几篇关于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一种神经递质)引起的青蛙肌肉神经节点的神经细胞膜电流变化的论文,而埃尔文和他的好朋友博尔特·萨克曼(Bert Sakmann)也尝试了给同样的神经细胞不同化学药物,并观察到了与查克所观察到的类似的膜电流变化[8-13]。这几篇论文有很多相似的元素:一模一样的细胞样品,非常类似的玻璃电极,以及对单个离子通道是否存在这个问题的不相上下的强烈好奇心。

如果不是因为查克实验室里刚好有埃尔文用惯了的实验装置,埃尔文应该不可能在到达美国后很迅速地投入到测量单个离子通道工作中。虽然埃尔文的实验大部分是失败的,但是查克一直鼓励他不要放弃,就像他今天鼓励我不要放弃一样。查克也同时跟埃尔文一起做实验,陪着他一起尝试不同的方法,一起探讨如何改进实验步骤,改进实验仪器。

1975年12月的一天,埃尔文像往常一样开始做实验。他准备好试验样品,小心翼翼的放置好电极,然后便盯着示波器。示波器上闲置着与平常无异的充满噪声的电流信号,似乎并没有进展。他挪了一下手中连着玻璃微吸管的塑料管子。

就在这个时候,奇迹发生了。

噪声消失了。示波器上的电流信号,突然变成了一条直线。然后,这条直线中出现了一个,两个……许多个独立的、清晰可见的跳动。


►图五:首次被记录下来的通过单个离子通道的电流变化。(图片来自埃尔文于1976年发表的论文[14])


那天晚上,埃尔文第一次实现了微电极与神经细胞膜的高阻封接(Giga-seal)。他记录到了神经细胞膜上单个离子通道的电位变化。

那一刻,埃尔文非常激动。查克听到这个消息时也同样激动,并连连催他把结果赶紧整理写作出来。埃尔文一刻都没有耽搁,利用圣诞假期把文章初稿写出来了。在最后修改的时候,埃尔文问了查克一句:"我要不要把你的名字放到作者列表?"

查克想了想,说:"如果你觉得不必要的话就不用放啦。"

然后呢?

埃尔文1976年1月初把修改好的初稿投到了《自然》(Nature)杂志。文章两个月后正式发表。

那篇文章的题目是"被去除神经的青蛙肌肉纤维上单通道电流的测量"(Single-channel currents recorded from membrane of denervated frog muscle fibres),作者只有两位。第一位是埃尔文,第二位是埃尔文在德国的同事兼好友,博尔特[14]。这篇文章中所报道的测量技术日后被埃尔文命名为膜片钳(Patch Clamp)。

文章末尾,埃尔文写道:我们向为本文提供了部分实验帮助的乔治·亨利·斯坦巴克(当时查克实验室里的一位博士后研究员)提供感谢。本文经费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是由美国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查克教授的,另一部分则是由马克思普朗克研究院提供给博尔特("We thank J.H. Steinbach for help with some experiments. Supported by a USPHS grant fo Dr. C.F. Stevens, and a stipend for Max Planck-Gesellshaft.")。埃尔文当时在耶鲁大学的研究是完全由查克用自己的经费资助的。

在那篇文章发表之后,埃尔文又接着发表了几篇论文。几乎在每篇的末尾,埃尔文都悄悄地提到了查克。

在1978年发表的"局部麻醉能通过单个乙酰胆碱受体通道短暂的阻碍膜电流"(Local anaesthetics transiently block currents through single acetylcholine‐receptor channels)一文末尾,埃尔文提到:"本研究是在查克位于耶鲁大学生理学系的实验室里完成的。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提供给查克的经费被用来资助本课题。我们感谢包括查克在内的多位研究人员对本工作提供的帮助和许多富有建设性的讨论与建议。(This work was conducted in the laboratory of Dr. C.F. Stevens at the Physiology Department, Yale Universityand was supported by N.I.H. grant to C.F. Stevens. We appreciate the help we received through many stimulating discussions with Drs. C.F. Stevens, K.G. Beamand R.L. Ruff. J.H.S. was supported by a Muscular Dystrophy Association postdoctoral fellowship.)" [15]

埃尔文于1978年发表的另一篇文章"细胞外膜片钳:一种能测量生物膜表面单个离子通道打开时产生的电流的方法"(The Extracellular Patch Clamp: A Method for Resolving Currents through Individual Open Channels in Biological Membranes)的文章末尾提到:"本研究的部分工作是在查克位于耶鲁大学生理学系的实验室里完成的。埃尔文是由查克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我们想对查克的支持和鼓励表达感谢。(Part of this work was conducted in the laboratory of Dr. Ch. F. Stevens, at the Physiology Department of Yale University. E. N. was supported during that time by NS grant No. 12961 to Dr. Stevens…We want to thank Dr. Stevens for his support and encouragement.)" [16]

在这两篇文章中,查克的名字都不在作者列表上。

1991年10月。

埃尔文和博尔特因发明了膜片钳技术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17]。

查克的名字不在榜上。

2016年11月16日。

那天下午我从美国国际神经科学协会年会展回到实验室,刚好又遇见了查克。

他在办公室里聚精会神的读着论文。

我敲了敲他办公室的门。他应声抬头,看见是我,便招呼我进来。

"查克!我今天遇到了你的以前的一位博士后研究员!"我一边拉了一把椅子坐到他的办公桌对面,一边兴致勃勃的跟他说。

"哦?你碰见了谁呀?"

"丹尼尔·加德纳教授。"

"哦!我记得他!他怎么样啊?"查克笑着说道。

"他给我讲了一下他最新的关于神经网络的研究,他还引用了你的压缩感应假说呢!哦对了,他托我问你好,还说很希望能在会场看见你。"我说。

近年来,查克越来越厌烦应付审稿人奇怪的修改要求(比如说,许多审稿人为了显示自己更聪明,经常要求投稿人做这个实验,补那个数据),于是他常常把新写好的论文投到《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简称PNAS)。美国科学院院士亲自撰写的论文不需要经过耗时冗长的同行评审过程便能被直接发表。查克1982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但是这几年才开始主攻PNAS杂志。之前我提到的他最新的关于果蝇嗅觉系统采取压缩感应的计算原理的研究,便是他于2016年3月寄出,当年6月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上的他独自完成的工作[18]。在从事科研工作这么多年里,查克从细胞膜表面的离子通道到神经网络模型,全部研究了一遍。他是真的很想知道,大脑是怎样产生思维的。这个关于果蝇神经网络的最新的研究,也只是他每日思考的众多问题中的一个。

"哈哈,我太老啦,这个年会每年都规模超大。我从会场东边走到西边,都要走好半天。不过我好久没见他们了,他们要想见我,可以来我办公室找我嘛。正好今年的年会在圣地亚哥举办。"听到老朋友的消息,查克乐呵呵的。

看查克这么开心,我想了想,还是决定不转达加德纳教授特意拜托我的那句话。

别人懂不懂查克的想法,又有什么关系呢?


►图六:查尔斯·史蒂芬斯(CharlesFranklin Stevens, Ph.D.)教授(作者:刘呗宁)


---完---


后 记

如果你是查克,你会怎么做呢?

不管你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不应该被遗忘的故事。埃尔文后来在各个场合都表达了对查克的感谢,也承认了查克对膜片钳技术的重要贡献。

查克是我见过的活得最快乐的科学家。他最烦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对学生又极好。当我知道他所经历过的事情(包括他和埃尔文的这段往事,也包括他前几年二女儿因癌症去世)之后,我越发敬佩他的乐观豁达。当我跟他表达了写作本文的意愿时,他没有拒绝。他说虽然他可能不愿意读关于自己的文章,但乐意回答我的问题。

在本文写作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的帮助:查克教授解答了我许多关于膜片钳技术的问题,哈佛大学吴小骥博士帮我查证了查克教授的在校记录。诺贝尔奖官网有个传统:每位诺奖得主都有一副肖像画。我想,查克也应该这样的一幅肖像画。于是,我有幸再次请到刘呗宁先生帮忙创作了查克教授的人物肖像。

我同时写作了本故事的英文版"My Office Neighbour",里面的内容与本文不完全一样,但也是关于查克的真实的故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移步今天推送的第二条。

最后,大家如果对文章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务必留言给我。

最后的最后,给大家一个彩蛋(图七)。


►图七:查克的学术简历。由于我和查克先生聊天很随意,经常遇到笔记本不在身上的情况,于是就随手把笔记记在了他送给我的简历的背面。(摄影:孙睿晨)


参考资料:

1. 萨克研究所关于查克的介绍:salk.edu/scientist/char

2. 来自于查克的学术简历(见图七)

3. en.wikipedia.org/wiki/P

4. Biedenbach, M.A. and Stevens, C. F. (1966) Intracellular postsynaptic potentials and location of synapses in pyramidal cells of the cat olfactory cortex.Nature 212:361-366.

5. 诺贝尔奖官网对于霍奇金与赫胥黎的介绍:

nobelprize.org/nobel_pr

6. Stevens, C.F. (1969) Voltage clamp analysis of a repetitively firing neuron. In: Basic Mechanisms of the Epilepsies (H. H. Jasper, A. A. Ward, Jr.and A. Pope, eds),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pp. 76-82.

7. Stevens, C. F. (1972) Inferences about membrane properties from electrical noise measurements.Biophys J. 12:1028-1047.

8. Anderson, C.R. and Stevens, C. F. (1973) Voltage clamp and analysis of acetylcholine produced end-plate current fluctuations at frog neuro muscular junction. J Physiol (Lond) 235:655-691.

9. Colquhoun, D., Dionne, V. E., Steinbach, J. H. and Stevens, C.F. (1975) Conductance of channels opened by acetylcholine-like drugs in the muscle end-plate. Nature 253:204-206.

10. Dionne, V. and Stevens, C. F. (1975) Voltage dependence of agonist effectiveness at the frog neuro muscular junction: resolution of aparadox. J Physiol 251:245-270.

11. Neher, E. (1971) Two fast transient current components during voltage clamp on snail neurons. J Gen. Physiol. 58:36-53.

12. Neher, E. (1975) Ionic specificity of the gramicidin channel and the thallous ion.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401:540-544.

13. Neher, E. and Sakmann, B. (1975) Voltage-dependence of drug-induced conductance in frog neuro muscular junction. Proc. Nat. Acad. Sci.USA 72 (6):2140-2144.

14. Neher, E. and Sakmann B. (1976) Single-channel currents recorded from membrane of denervated frog muscle fibres. Nature 260: 799-802.

15. Neher, E. and Steinbach J. H. (1978) Local anaesthetics transiently block currents through single acetylcholine‐receptor channels. J Physiol. 277(1):153-176.

16. Neher, E. Sakmann, B. and Steinbach J. H. (1978) The extracellular patch clamp: A method for resolving currents through individual open channels in biological membranes. Pfltigers Arch. 375:219-228.

17. 诺贝尔奖官网对于埃尔文和博尔特的介绍:

nobelprize.org/nobel_pr

18. Stevens, C. F. (2016) A statistical property of fly odor responses is conserved across odors. Proc. Nat. Acad. Sci. USA, 113(24): 6737-6742.


制版编辑:黄玉莹 |

本页刊发内容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及使用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zizaifenxiang@163.com

商务合作请联系

business@zhishifenzi.com

知识分子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知识分子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自然·天文》新年首刊:天文科研工作者们的选择

大家知道,理工科领域(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简称STEM)的博士毕业生,只有很少一部分最终能在学术圈找到终身职位(tenure)(不过文科是不是更少?),但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高校和科研机构中终身职位的比例还在不断下降(Cyranoski et al., 2011; Powell, 2015)。结果就是想要继续留在学术圈,想要向争取终身职位努力的绝大部分博士毕业生,会经历越来越长的科研临时工(最普遍的就是每2-3年一期的博士后)生涯,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初级科研人员会因为种种原因而离开学术圈,甚至有些已经在学术圈获得tenure-track甚至tenure的科研人员也会因为种种原因考虑离开或已经离开学术圈转投工业界。

2018年1月3日,Nature Astronomy的新年首刊把目光聚焦在了天文科研工作者们的职业状态和职业选择上,于是有了这期专刊:学术之外的事业(Careers beyond academia)。

虽然这期专刊中的很多内容很快就在知乎、微博和微信引起了(天文圈范围内的)一些讨论,例如 @黄崧前辈发的「想法」,但笔者仔细阅读了这几篇文章之后,觉得还是有很多值得思考和深挖的细节被忽略了,另一方面,同样的事实和数据在不同性别的读者眼中,或许会有不同的视角和看法,所以觉得还是有必要再专门和大家深入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以及,虽然这次调查的目标是天文工作者群体,但个人认为结论其实很有普适意义,对整个理工科群体甚至整个科研群体都有值得参考之处。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本文会涉及很多笔者作为一个女性科研工作者的个人经历和感受,务请读者谨慎区分下文中的"事实"和"观点"。


1、研究背景和对象

2016年春季,通过在Facebook的'Jobs for Astronomers'小组投放问卷进行的调查,目标群体是从博士生到已获得永久职位的各个阶段的天文科研工作者们(包括天体物理和行星科学),第一轮调查的对象是262名至今还在学术圈的天文科研工作者们,第二轮调查的对象是204名已经转行的曾经的天文科研工作者们


2、当我们想要离开学术圈时我们在想什么?

对262名(145名男性117名女性)目前依然从事天文科研工作们的调查显示,导致他/她们考虑转行离开科研岗位的最重要的因素上体现出了较大的性别差异:

  • 对男性而言,对"职业前景不确定性/不稳定"的忧虑遥遥领先;
  • 对女性而言,"精神状态"、"家庭问题"和"职业前景的不确定性"都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尤其是"家庭问题"。

初看之下,这组结果体现了两个问题:

  • "厌倦了职业前景不确定性",也就是因为长期无法获得永久职位而不得辗转于一期又一期的短期临时科研岗位,不得不每两三年就换一个地方甚至国家,以及始终沉浸在赶紧找下家的忧虑和如果找不到下家怎么办的恐惧中,这是不管男女都重点考虑的因素
  • 女性似乎比男性面临更多地精神压力和家庭压力。仅从实然而非应然的角度来看,这个结果其实一点都不反直觉,下面我们多谈几句这两点。


2.1 女性科研工作者们的精神压力

在"精神状态不佳"这个选项里,有一点是"冒充者综合征",意思是虽然有些人在学业和事业上比较成功,但他/她们心里总觉得那些都是假的,是外界被自己所欺骗了,而实际的自己并没有那么优秀……这个词在博士群体中很有共鸣,通俗地说就是总是觉得自己"可能读了个假博士"……

这篇文章的结论一度让我以为在高学历人群中女性中"冒充者综合症"的"患病率"比男性高,但在 @INT 童鞋的帮助下实际调查了一下目前的研究结果,发现并没有这样的倾向。目前总体认为冒充者综合症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Parkman, 2016),有些研究甚至认为男性的冒充者综合征可能比女性更加严重 (Topping, 1984)。

那么更加可能的情况是:1) 自我报告的冒充者综合征和实际的冒充者综合征存在偏差,也就是说男性在自我报告中展示出的冒充者综合征比女性低,但是通过量表测出的冒充者综合征比女性更高或者实际没有显著差别。这一点虽然没有直接的相关性研究证实,但一些间接的研究表明自我报告和通过量表测量得的个人评估结果存在一定差异(Dudău, 2014);2) 问卷的选项太过笼统,把"焦虑""抑郁""冒充者综合征"等精神问题放到了一起,但实际上这个结果并不仅仅是单个症状的结果的体现。

但考虑到目前学术圈整体对女性依然充满偏见和不友好,"女性科研工作者有更大的精神压力"这一结论并没有意外之处。

在博士学习和科研工作期间,女性科研工作者会遭受直接或间接的歧视。在与男性合作的文章中,女性总是被认为贡献更小(Sarsons, 2017);在文章发表以后,女性研究者的论文引用次数更少(Sugimoto, et al., 2013);女性教授也被要求承担更多的行政服务,而这些行政服务对于晋升的帮助是微乎其微的(Mitchell and Hesli, 2013; Misra, 2011)。
而即使在克服了社会的种种偏见,坚持在学术领域进行下去的女性科研工作者也更难得到回报。相比于男性科研工作者们而言,同等条件的女性科研工作者们在学术圈求职的过程中受青睐的程度更低(Moss-Racusin, et al., 2012),论文更难发表(Krawczyk and Smyk, 2016; Hengel, 2017),获得的项目基金更少(Ley and Hamilton, 2008),收入更低(Shen, 2013),更难晋升(Ginther and Kahn, 2004)。预期的低回报和在学术界可能遭遇的困难导致女性理性地选择了更少地进入学术领域,或在学术道路上更加不坚定。
——主要引自 @INT 童鞋的为什么学术界的女性那么稀少?,语句有改动和删减


总之,整体学术圈对女性的偏见和不友好,以及由此造成的文章发表、基金申请和升职的障碍均高于同水平的男性,这些都是女性面临更多精神压力的来源。



2.2 女性科研工作者们的家庭压力

不管是社会的要求还是女性自身成长环境的影响,都会让女性比男性更关注于家庭,对"平衡家庭与工作"有更高期待和忧虑,怀孕和生育养育子女的过程中女性也往往不可避免地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此次被调查的女性天文科研工作者也明确表示了对"育儿问题"的担忧。所以女性科研工作者比男性有更多家庭压力这似乎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结果。

就笔者所接触的女性科研工作者人群,如果配偶和工作单位的育儿支持度不够,又没有足够满意的第三方(夫妻双方的父母亲人、保姆、幼托等)帮助育儿的情况下,年轻的女性科研工作者"生一个孩子耽误三年科研"的情况并不少见,也并不危言耸听。这当然并不是说生一个孩子三年不工作,而是对育儿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会严重影响对科研学习和工作的连贯性,毕竟在已经忙碌不已分身乏术的休息时间之后,要以长期缺乏优质睡眠和不断惦记孩子的状况这样的精神状态,再去面对一定的授课任务和行政琐事,很难再有长期大段心无旁骛的时间去全身心投入科研,科研效率和产出的降低是很那避免的,而因为育儿导致的工作效率降低,又会进一步引起职场上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和刻板印象的强化。

当然,固然哪里都有"我实验室那个师姐/小导师"生了孩子也一点没耽误科研,paper发得又快又好blabla,但要知道每个个体的家庭育儿环境是不同的,她的配偶、家人是否能提供足够的支持(毕竟"我隔壁实验室那个师兄啊自从家里有了孩子周末都来实验室加班打游戏了就是为了不带娃"也是不少见的)这一点上就已经千差万别,更何况,我个人并不赞同把一个领域能力出众效率拔群到碾压外界客观环境的那类人作为一个群体的榜样和常态来鼓吹,这对广大普通科研工作者的没有实际帮助。

再加上女性自身的特殊性也有一定影响,例如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机会成为单亲妈妈或者未婚妈妈(主要是男性很少有这个机会……),那么生育和养育对工作的影响就直接double起跳了。笔者印象比较深的是《科学》杂志2017年的一篇生活小随笔(Mayer, 2017),主人公是密歇根科技大学的副教授Audrey Mayer,讲她年轻的时候其实没有科研以外的生活,全天泡在实验室或者出野外,她非常享受这样的生活,其间一度参加一个政府项目,只能一周工作40个小时而且到点就要回家,她觉得难受极了,所以结束这个项目回到她原本的工作状态令她开心不已……然后她生了孩子,成了单身妈妈,只能强行结束了她7-24全负荷运转的科研状态,并表示可能只有等她的儿子上了大学她才能完全回归无所顾忌的全天候科研生活了吧。当然,这篇散文本身还是很积极向上的,作者表示为了孩子妥协她的工作状态是很值得的,能牺牲一部分工作的快乐来陪伴儿子也是很值得的。

问卷中"家庭问题"的另一个选项也很长见识:Two-body problem (career),查了一下才知道这是职场,尤其是学术圈的一个术语,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中文译法,所以我叫它"双职工问题",意思是一对伴侣很难在同一所大学/科研机构或者地理距离很近的两所大学/科研机构获得正式职位,毕竟一个人想要获得tenure-track已经不易,两个人在同一所学校获得tenure-track更是难上加难。

而在这一选项上女性显著高于男性的结果,笔者认为不仅仅在于男女主观上对家庭的态度差异,还有一大可能的原因是:统计意义上,男性面临双职工困境的比例本身就没有女性高。虽然没有找到直接的研究证实,但间接来看这一推测是可靠的:一方面,男性科研工作者的人数还是显著高于女性,另一方面在日常接触的科研工作者的家庭来看,男性科研工作者有一个同为科研工作者的妻子,这一比例显著低于女性科研工作者有一个同为科研工作者的丈夫。


总之,过去以及现在的现实就是,在实力相同的情况下,女性更经常被要求"平衡家庭与工作",有更多职业上的客观困境,却很少得到育儿方面的支持。


2.3 其他

还有一些具体因素是很多受访者反复提及的,不分男女。如:过长的工作时间、"不发表就完蛋(publish or perish)"的压力;对博士生和青年科研工作者来说来说,导师的虐待、骚扰和凌霸也是一部分人考虑离开学术圈的原因之一;对科研圈目前"追求短期效益而非长期的真正的科学价值"这种价值取向和"花(浪)费了太多时间在申请项目和写proposal"的工作方式的不认可也有一定受众。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已经拿到永久职位的研究者们也常常考虑转行。在已经拿到永久职位的32名调查者中,30名都表示也会"偶尔或经常地"考虑转行。这类人考虑的主要因素是"精神压力""不健康竞争"和"缺乏尊重、不友好的工作环境"。



3、当我们想要离开学术圈的时候什么可以让我们留下来?

问及这262名目前依然从事天文科研工作们如果哪些因素得到改善他/她们会考虑继续留在学术圈而不转行时,结果依然显示出了明显的性别差异:

虽然"更长的工作合同"是不管男女都最看重的,但男性最关注的前三点其实是同质的,全部都是关于"事业稳定"和"自我实现",而女性最关注的前三点涉及"事业稳定"、"家庭育儿" 和"对少数群体更平等健康的环境"三个不同的方面,从这个角度来说,女性对工作的要求更加多元而男性就要专一的多?(误)。

而女性比男性更关注家庭和育儿问题,这一结论似乎和上一部分的结论是一致的。



4、已经离开学术圈的我们为什么要离开?

第二轮问卷调查的对象是204名(男性104人,女性100人)已经转行的曾经的天文科研工作者们,问及导致他/她们最终转行离开科研圈的最主要因素时,结果就更加有趣了。

首先是导致男女科研工作者转行的最主要原因上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性:

对"职业前景不确定性/不稳定"的忧虑都遥遥领先……而排第二的都是"家庭问题"……

当时 @河马老师 戏言"发现一个隐含结论:女人的抱怨不是真的!"我一开始是没有明白的……

然后再仔细一想……这这这和前面两个结果都不一样啊!你看女性明明在第一个问卷里表示导致她们考虑离开科研岗位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家庭问题啊!怎么到了实际考虑离开的时候最重要的因素就变成工作不稳定了呢?!

从这个角度来说,男性的抱怨也不那么真实……男性在前两个问卷里的关注点完全都在工作稳定和自我实现上,但到了实际考虑离开的时候对家庭问题的考虑也不少啊……

但再仔细一想,我觉得除了自我报告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这种可能性之外,还有两点也是可能的重要因素:

  • "考虑离开"和"实际离开"是两回事而女性更加有可能为还没有发生的问题而忧虑。例如第一轮调查中的很多女性可能目前本身还没有家庭和子女、没有面临双职工困境的时候就已经在因此而考虑转行,而男性在本身没有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就不太会因此而忧虑;
  • 选项的设置本身不是相互独立的,反而是高度关联的。不管是家庭问题、双职工问题、精神压力、常常搬家……这些问题的一大根源就在于"工作不稳定"或者说"得不到长期合同",所以这些问题最终都可能以"工作不稳定"为导火索而爆发,成为大家最终决定转行的主因。


5、转行之后的我们满意吗?

官方劝退广告表示……83%的女性和77%的男性都表示转行之后比之前满意……

此外,问及154名被调查者"如果条件许可是否还会再次回归学术圈"的时候,57%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会",28%的被调查者表示如果导致他/她们转行的问题有所改善的话可以考虑,而15%的选择"会"的被调查者……主要出于对科研的真爱……


6、转行之后的我们去了哪里?

大部分男性天文科研工作者转行去了数据科学和编程,大部分女性天文工作者的转行首选是教育行业其次是数据科学

68%的男性被调查者和60%的女性被调查者是在博士或者第一期博士后期间或结束之后转行的,好消息是44%的被调查者们在转行之前就已经拿到新的offer了。

这期《自然·天文》还请出了五位已经转行的曾经的天文科研工作者们现身说法,介绍他/她们过去的天文工作,为什么转行,以及转行之后的工作状态。这五个方向是:

  • 数据科学
  • 科学写作
  • 学术期刊编辑
  • 教育和公众宣传
  • 在私营企业做科研

覆盖面非常之广,可以说是科研工作者考虑转行的几个主流选择了。而对于知乎广大的科研工作者们,其实我们正在从事的就是科学写作教育公众宣传,也就是科普,比如我和 @刘博洋@太空精酿 初级科研人员,还有 @狐狸先生@河马老师@Flyingspace@ZX Huo 等这样已经很有成就的科研工作者们。我想,科普即使不成为我们将来的全职工作,也有很大的概率会成为我们相伴一生的业余爱好。


7、结语

学术不易,且行且珍惜,这不仅仅适用于对天文科研工作者,也适用于所有科研工作者。《自然·天文》这期官方劝退广告想告诉大家的就是:

1) 目前的科研圈确实存在很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不是短期可以改善的,但我们应当努力为下一代科研工作者们有更健康的工作环境而努力;

2) 不要把科研的不顺利或者转行当做人生的失败,人生那么长,换个环境又能海阔天空了。



PS:这篇写的太吃力了,社会学和心理学好难啊……再次感谢 @INT 童鞋的帮助和指导,文中所有问题欢迎大家踊跃带paper来讨论~

最后,还是欢迎大家关注本专栏的同名微信公众号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haibaraemily_planets),不要问我为什么不是完全同名的,扎心……


参考

  • Cyranoski, D., Gilbert, N., Ledford, H., Nayar, A., & Yahia, M. (2011). Education: the PhD factory. Nature news, 472(7343), 276-279.
  • Powell, K. (2015). The future of the postdoc. Nature, 520(7546), 144-147.
  • Clance, P. R., & Imes, S. A. (1978). The imposter phenomenon in high achieving women: Dynamics and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 Practice, 15(3), 241.
  • Sakulku, J., & Alexander, J. (2011). The impostor phenomen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 (IJBS), 6(1).
  • Parkman, A. (2016). The imposter phenomenon in higher education: Incidence and impact.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16(1), 51.
  • Topping, M. E. H. (1984). The impostor phenomenon: A study of its construct and incidence in university faculty members.
  • Dudău, D. P. (2014). The relation between perfectionism and impostor phenomenon.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27, 129-133.
  • Larivière, V., Ni, C., Gingras, Y., Cronin, B., & Sugimoto, C. R. (2013). Bibliometrics: Global gender disparities in science. Nature News, 504(7479), 211.
  • Krawczyk, M., & Smyk, M. (2016). Author׳ s gender affects rating of academic articles: Evidence from an incentivized, deception-free laboratory experiment.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90, 326-335
  • Heilman, M. E. and M. C. Haynes (2005). "No Credit Where Credit Is Due: Attributional Rationalization of Women's Success in Male-female Team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90 (5), pp. 905–916.
  • Sarsons, H. (2017). "Recognition for Group Work: Gender Differences in Academi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7 (5), pp. 141–145.
  • Mitchell, S. M., & Hesli, V. L. (2013). Women don't ask? Women don't say no? Bargaining and service in the political science profession. PS: Political Science & Politics, 46(2), 355-369.
  • Misra, J., Lundquist, J. H., & Templer, A. (2012). Gender, work time, and care responsibilities among faculty. In Sociological Forum (Vol. 27, No. 2, pp. 300-323).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 Moss-Racusin, C. A., Dovidio, J. F., Brescoll, V. L., Graham, M. J., & Handelsman, J. (2012). Science faculty's subtle gender biases favor male student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9(41), 16474-16479.
  • Krawczyk, M., & Smyk, M. (2016). Author׳ s gender affects rating of academic articles: Evidence from an incentivized, deception-free laboratory experiment.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90, 326-335.
  • Hengel, E. (2017). Publishing while Female. Are women held to higher standards? Evidence from peer review (No. 1753). Faculty of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 Mayer, A. L. (2017). A scientist on any schedule. Science, 355(6323), 426-426.
  • Ley, T. J., & Hamilton, B. H. (2008). The gender gap in NIH grant applications. Science, 322(5907), 1472-1474.
  • Shen, H. (2013). Inequality quantified: Mind the gender gap. Nature 495(7439) , 22–24.
  • Ginther, D. K., & Kahn, S. (2004). Women in economics: moving up or falling off the academic career ladder?.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8(3), 193-214.
  • "Solving" the Two-Body Problem
  • Solving the Two-Body Problem
  • 其实,我就是个骗子……吗?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 为什么学术界的女性那么稀少?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haibaraemily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绝艺」成为中国国家围棋队指定训练 AI 后会有哪些影响?

近日,腾讯棋牌宣布旗下AI"绝艺"出任"中国国家围棋队训练专用AI"。以AI做陪练一事,在棋迷群体中饱受争议;支持者称其为必然趋势,而反对者认为AI磨灭了棋手的个性。本回答将详述笔者对此问题的看法,以为一家之言。

自AlphaGo(阿尔法围棋)问世以来,围绕新一代围棋AI的争议未曾中断过。方方面面的热议声中,有关AI辅助训练的讨论不算热门,却是务实的。AlphaGo归隐山林,只留下一本残破的轩辕剑谱(AlphaGo教学工具)。此谱虽为AlphaGo亲手所写,却只覆盖布局变化的一小部分,难以满足棋手的需求。由此,后AlphaGo时代的棋界扛把子绝艺,作为国产人工智能承担辅助国手的责任,可谓当仁不让。早在2017年3月,绝艺刚刚走入大众视野之时,网络上就有国家队用绝艺训练的猜测:

同贴中另一位网友对此表示不屑:

实际上,当年国手们与绝艺的关系更接近于"测试员"。当时绝艺虽强,但并不稳定,偶尔但持续地犯一些错,对人类棋手的胜率一直未能接近100%。柯洁透露过,他曾热衷于在测试中找绝艺的bug,也是同一时期。此时绝艺尚未系统性地被国手用于训练。

AlphaGo与柯洁一战之后,棋手受AI影响日益显著,棋迷间的争议声音也愈来愈大。有棋迷直言 "现代围棋逐步沦为一种快餐文化,大家都只重视比赛成绩。尤其是在AlphaGo出现之后,大家都模仿其招式,逐步失去了个性和创造力。" 关于棋手个性的类似评论在棋界其实并不新鲜,前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很普遍。在老棋迷的记忆中,代表上世纪八十年代最高水平的日本"六大超一流"棋手风格各异、百花齐放,欣赏他们的棋是一种享受。相形之下,中国的九零后年轻棋手普遍嗜好战斗,热衷于研究布局套路,棋风貌似千篇一律,看上去没什么美感。果真如此吗?

时越号称 "场均一条龙" ,杀力惊人;陈耀烨官子精准,号称 "二路陈",偏好在序盘捞实空;同样热衷实地的还有范廷钰,"少年石佛" 的判断也以冷静著称;唐韦星性格坚韧,对战强手时常上演逆转好戏;柯洁全面、均衡,布局灵活多变,可根据对手特点做针对性调整。

棋界不乏有个性的棋手,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当年 "六超" 中的大竹英雄,实在看不出有什么棋风,日本记者干脆给他贴上 "美的大竹" 的标签。毕竟棋迷爱看由个性迥异的棋手组成的江湖。写围棋报导的媒体朋友,也可以借鉴日本同行的宣传手法。

至于 "模仿AI招式导致棋风趋同、棋手失去创造力" 这样的观点,不过是新瓶装旧酒而已。各路围棋AI不约而同地酷爱 "点三三" ,人类棋手也纷纷学习,频繁在布局阶段走这招曾被认为大亏的点三三。在部分棋迷眼里,这是棋手盲目模仿、失去创造力的表现。笔者不敢苟同。棋手普遍习惯了点三三,但对后续着法各有不同见解。比如柯洁对战AlphaGo的第一局,右下角点三三的新变,就是人类棋手独立的研究成果。

相比于棋手们网络对战Master时面对点三三的无所适从,此处柯洁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融入了自己的理解,效果尚可。

还有一类观点认为,AI下棋依赖大量计算,人类下棋主要靠直觉,而计算力远远不如AI,因此人类棋手不应模仿AI的招法。笔者认为此种说法也很肤浅。

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人类棋手下棋,形势判断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判断力与计算力相对独立。对于人类棋手来说,判断永远是个难题,不可能做到绝对精确。在学棋的时候,棋童尚能通过请教老师来改进判断;等到棋手自己成为顶尖人物,还能请教谁呢?举个例子,在没有AlphaGo的时代,国家队想研究"靠穿无忧角"这个劫材的价值,用的方法是四个角摆同样的棋型,如下图:

然后规定白棋反贴20目,让各个棋手对战。一段时间以后棋手普遍反映还是黑棋好下,说明被靠穿无忧角黑棋亏得不算多。

此种研究方法具有创意、精神可嘉,比单纯的直觉和经验更可靠;可惜非常低效,不可能大批量研究。现在国家队有绝艺做辅助,像这样的问题不过是动动鼠标,几秒钟就可以得到一个胜率。花更少的时间,输出更可靠的结果,这就是人工智能作为工具的意义。人类棋手的计算力受到大脑结构的限制,无法和人工智能相比;但提升判断力同样是进步的途径,人工智能将在此发挥不可磨灭的作用。

事实上,很多棋手已经从AI中尝到了甜头。业余豪强苏广悦与Leela特训,棋力显著进步。他在比赛中借鉴从Leela学到的妙手,大获成功,如愿夺得黄河杯,晋升业余7段。而职业棋手则研究AlphaGo留下的布局宝典,摈弃明显错误的定式,布局整体水准普遍提升了一先。笔者相信完全体的绝艺能给国手以更多的启发。

除了用绝艺做陪练以外,棋手们也参考她的意见辅助网络平台的解说。正如笔者曾畅想的那样,绝艺帮助众多新手棋迷了解棋局形势(又称坐过山车,大误),广受棋迷欢迎。她被萌萌哒棋迷们称为"小狐狸"。

不过,仅仅受欢迎是不够的,围棋终究是靠实力说话的游戏。就在昨天,AI新贵 "星阵围棋"在对抗赛中大胜柯洁;棋迷自发训练的LeelaZero作为开源AI,在近期同样表现不俗。各路AI强手对绝艺并不稳固的盟主大位虎视眈眈。另一场规模更大的AI大战也不远:腾讯棋牌将举办 "2018腾讯世界人工智能围棋大赛" ,5月起向全世界开放报名,绝艺将确定参赛。

当下围棋界的比赛,人类棋手的比拼和AI之间的较量并行不悖,是一种健康的生态。人类下的棋在AI眼里也许充满了失误,却有独特的人与人之间心理、情感上的博弈,还有国与国之间的恩恩怨怨,从来不缺看点。而最强AI之间的较量,则在技术上更胜一筹。看官们可以各取所需,不亦快哉。

好戏连台,百家争鸣,围棋AI新时代,谁是最强AI?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不会功夫的潘达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3 个回答,查看全部。

鹈鹕VS勇士前瞻:可以预见的对攻大战,善防者立于不败之地

简单回顾下首轮比赛。


鹈鹕。大型鸟类。身长可达150公分。大者翼展至三米。飞行速度高达40公里每小时。善于游泳。喜欢于高空俯冲攻击鱼类觅食。

解读下:多栖、长大、动于九天之上。


过去的这轮系列赛里,鹈鹕内外开花,从后场双盾到前场浓眉充分诠释了一寸长一寸强,而快速的节奏则如起于九天之上。


鹈鹕首轮的防守策略概括如下。


之一,包夹持球人,让阿米奴、努尔基奇们去处理球。

阿米奴持球每年都有进步,但也不过是没人防守可以长驱直入偷个鸡的水平。努尔基奇是个低效的低位单打手,传球技巧和视野都极有限。特纳本来可以干部分二传手的活,还因伤缺席了一场。而且众所周知,开拓者大约只有后场双枪和阿米奴这三个三分手,于是球场空间也差。阿米奴系列赛三分投得不错,但得到的空位也实在是多,这是鹈鹕所允许的,无补于大局。

看鹈鹕对开拓者的比赛,我不自禁想,如果给开拓者一个追梦-格林或者一个艾尔-霍福德,会怎样呢?

另外,经历了这个系列赛,利拉德更进一步的方向无比明确了。他在破包夹上,与史蒂芬-库里的差距实在有点大,而无球能力的欠缺也让他游离于体系之外。固然斯托茨教练没有找到好的应对方法,利拉德自己连续四场的无从调整也是开拓者无反手之力的重要原因。




之二,近框或者突破中途的协防来得快,侵略性十足。

也不是没有单防利拉德或者麦科勒姆的时候。但是,当双枪以为自己有突破机会的时候,半路上协防的就来骚扰了,常常能出抢断。即便侥幸过了协防,篮下还有安东尼-戴维斯遮天蔽日等着呢!

而且协防不限于针对后场双枪。埃文-特纳、努尔基奇们一旦到了足以产生威胁的位置,协防也随之而来。


之三,尽力扑防。

包夹、收缩协防的一个必然后果是会漏空位。但除了努尔基奇被逼的高位投篮之外,对其他有投篮威胁的球员都竭力补位干扰。

鹈鹕球员在首轮系列赛里防守习惯最好的一点是,时刻伸长手臂干扰。

值得一提的是米罗蒂奇的防守。白人射手,不够快。但是高大,力量对上努尔基奇也不吃亏。于是无论协防补位还是单防都干得不错。还有一个意义是,他可以在某些时候在篮下先抗一把,等戴维斯回来。考虑到戴维斯的机动性,这一点延误时间就足够了。



进攻端,鹈鹕相对常规赛有以下几点改变。


之一,后卫们突破几乎倍增。

朱-霍乐迪常规赛场均突破12.3次,场均真实突破次数6.24次,每次能得到1.2分;季后赛场均突破19.8次,场均真实突破10.68次,每次得到1.22分。

拉简-隆多常规赛场均突破8次,场均真实突破次数2.93次,每次能得到1.02分;季后赛场均突破15.8次,场均真实突破7.02次,每次得到0.93分。

两人的突破直接得分产出几乎翻了一倍。

开拓者常规赛护框联盟第一,季后赛首轮联盟倒数第一,生生让鹈鹕后场打成了虚假繁荣。

原因何在呢?


之二,鹈鹕挡拆进攻占比大幅提升。

鹈鹕挡拆持球人进攻占比从常规赛的13%提升到20.8%;挡拆掩护人进攻从常规赛的5.8%提升到7%。

波特兰开拓者是怎么应对鹈鹕的挡拆呢?努尔基奇镇守内线的多——鹈鹕的俩后卫中远距离威胁实在有限,因此这不失是个好策略,但是由于安东尼-戴维斯的存在,双鬼拍门,努尔基奇自然疲于奔命。



比如这球,隆多长驱直入,浓眉哥笑纳一饼。


至于勇士。

死亡五小之后又见死亡五大。

该阵容首轮百回合净胜21.4分,是极具威胁的攻防阵容。当然这一净胜分在首轮的16支首发阵容中,低于鹈鹕的30.1,也低于犹他爵士的28.7。

而且勇士的专注度彻底回来了。他们知道没有库里,防守是致胜的基础,他们定下的基调也首先是一支防守强队。

针对马刺,重点对付阿尔德里奇,包夹轮转迅速。会放空投篮威胁小的点,比如托尼-帕克,比如德章泰-默里。对有持球威胁的,比如帕蒂-米尔斯,曾经有过丧心病狂的施压,从无球到有球,密不透风。

进攻端,凯文-杜兰特是不声不响的大基础,克雷手感在,必赢,而首轮,克雷只凉了一场。


另外首轮几个数据可以一窥勇士令人发指的强大攻防。

马刺有双塔,但勇士场均抢下47.4个篮板,仅次于费城76人和犹他爵士两支有神塔坐镇的防守强队;此消彼长,圣安东尼奥马刺场均只有37.6个篮板,首轮最少。

首轮金州勇士场均被盖帽3次,首轮所有球队最低。马刺控制禁区控制得很好,但除非传切得到easyball机会,勇士并不莽撞地去挑战马刺的禁区。勇士首轮在限制区场均出手20.8次,只比马刺高——勇士自己的禁区也不容侵犯。同时,金州勇士首轮在中距离(油漆区以外,三分线以内)场均命中12.6球,命中率高达53.8,比第二的密尔沃基雄鹿足足高了9个百分点。

金州勇士首轮限制对手篮下命中率60.6%,首轮第五。

……

以上,这支勇士,你要去想他的命门在哪里,想来想去,还是在于内线。但是从首轮看,内线只是看起来像命门。


回到正题。次轮鹈鹕对上勇士,会打成什么样子呢?


先谈论不确定因素,第一场库里不出战,是新奥尔良鹈鹕难得的机会。

只谈论第一场。一个大前提,缺少库里的勇士,进攻天赋并不比鹈鹕强。


基于此,鹈鹕的防守可以做这些工作。


继续包夹持球人,但不必指望效果太好。因为如果持球人时伊戈达拉呢?如果持球人时德雷蒙德-格林呢?上线包夹投射能力一般的持球人,怕不是要让凯文-杜兰特心花怒放。

所以,包夹持球人必然是包夹凯文-杜兰特。但有个问题,鹈鹕在首轮,利用身高臂展的优势,充分罩住了达米安-利拉德和C.J.麦科勒姆,这两位出球很困难。而要想让凯文-杜兰特出球困难,恐怕得安东尼-戴维斯来帮忙包夹。然而安东尼-戴维斯一旦提上包夹,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勇士拥有足够多的二传手,伊戈达拉、大卫-韦斯特、格林,克雷-汤普森在做二传给麦基空接时也不错。


外线放空伊戈达拉、格林。伊戈达拉首轮三分投得不错,但放空他仍然是一个收益大于风险的选择。鹈鹕似乎并没有一个合适的人来对位克雷-汤普森,隆多和霍乐迪首轮占到的身高臂长优势,次轮在汤普森这里效果无疑要打折扣的。所以,适当放空格林和伊戈达拉,便能布置更多的力量来围剿汤普森的跑位。凯文-杜兰特是无论怎么都会得到二十七八分到三十分的,如果鹈鹕能搅乱汤普森的节奏,先下一城的机会会增大。


如果选择了包夹持球人,鹈鹕需要在轮转补位干扰上更积极一点。勇士的转移球比开拓者要快得多,也更有耐心寻找更好的机会。鹈鹕如果把握不好这个度,会疲于奔命。


第一场如果库里不在,勇士的防守挑战会小一些。

首先,针对戴维斯,低位要球时,做好包夹轮转。



上图是一个应对低位单打的经典包夹轮转。阿德直接转移弱侧底角是不现实的。面对包夹传盖伊,格林补;再传丹尼-格林,克雷补;欲转底角,伊戈达拉补。格林无奈自己上篮,麦基放掉外线的阿德补位护框。

联盟里没有一个队,能像勇士这样将轮转补位做得如此完美。而五大阵容,兼顾尺寸与机动性。联盟也没有哪个队拥有如此多的兼具尺寸、技巧、灵活性的防守好手。


不过戴维斯最大的威胁还来自于无球。

说点俏皮话,饼皇不在休斯顿,严格意义上这个时代最强的饼皇是浓眉。这么说,浓眉才是休斯顿火箭内线最完美的答案。

浓眉常规赛场均空切得到4.5分,每回合1.58分,优于联盟95%的球员;场均作为挡拆无球人得到4.18分,优于联盟71%的球员。

而季后赛首轮浓眉作为挡拆掩护人场均得到10.3分,遥遥领先于第二的迈尔斯-特纳,每回合得分高大1.64分;而场均利用空切得到7.5分,同样是首轮第一,每回合高达1.76分。

说浓眉首轮将开拓者的内线防守达成了糟朽的蜘蛛网都不为过。

所以,第二轮对勇士而言,怎么防守无球的安东尼-戴维斯是个大难题。麦基、格林、杜兰特、鲁尼、大卫-韦斯特,车轮战是必须的。一个要点是,勇士需要一个人,像对克雷的防守一样,时时刻刻与浓眉无球缠斗,从防守接球做起。格林无疑是最合适的人,但是格林轮转补位的意义更大。科尔会舍得战术上这种兑子吗?我倾向于不会,安东尼-戴维斯和凯文-杜兰特一样,无论你怎么防,他都会拿下30分的,区别只在于打得舒服不舒服。所以,有球格林无疑要主防,无球为什么不试试鲁尼和麦基呢?

库里回来之前,杜兰特和安东尼-戴维斯是彼此无法解决的点,勇士相对占优的是,他们有足够的厚度来消耗戴维斯。


霍乐迪会面对克雷的紧密防守。遇挡拆换防,霍乐迪又会对上伊戈达拉,对上追梦格林,对上凯文-杜兰特,对上贾维尔-麦基。窃为霍乐迪担忧。第二轮,霍乐迪面前的篱笆墙会长高很多。


伊戈达拉对上拉简隆多,指挥官对指挥官,也都不怎么投篮。这是正常对位。


但是我迫不及待想看看,科尔会安排谁来对阵尼古拉-米罗蒂奇。五大阵容正常对位会是追梦-格林,但是我猜汤普森和伊戈达拉或许会错位主防,然后让凯文-杜兰特游弋在隆多和浓眉之间。


然后,史蒂芬-库里就回来了。

然后史蒂芬-库里和二传手们就可以给达米安-利拉德上破包夹教学课了——如果利拉德有看这轮系列赛的话。但很大可能不会,因为库里,杜兰特和汤普森同时在场,包夹持球人对鹈鹕而言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史蒂芬-库里在,勇士的首发阵容有了防守的相对弱点。

不过鹈鹕首发阵容里,依托万-摩尔和拉简隆多的个人攻击力均有限,科尔教练可以安排库里去防守二人中的一个,藏起来很容易。

当然,用当下流行的逼换防策略,仍然可以就库里做文章。让霍乐迪去和库里防守的人打挡拆。诚然,霍乐迪首轮打得不错,但霍乐迪的个人攻击力强过凯里-欧文吗?

可以指望霍乐迪消耗库里,但会很有限。而且,勇士的轮转复位,不仔细研究,我们是无从感受有多严密的。


所以,于鹈鹕而言,面对勇士的全阵容,不如寄希望于自己打出正常的进攻水平,同时在基本对位上竭尽全力。

针对勇士的后场双枪,鹈鹕的后场双枪有值得信赖的防守能力去尽力限制。然后让安东尼-戴维斯去主防凯文-杜兰特。这样,针对勇士的强点,有一个不至于难看的对位安排。


第二轮对阵的浅显基本情况如上。能想到的再补充一些。


看张攻防图。



这是常规赛数据。

勇士进攻做得好的地方:极其高效的挡拆;极其高效的无球进攻;不可阻挡的转换进攻。

鹈鹕防守做得好的地方:禁区相关的进攻——低位单打、补篮;转换进攻防守;面框单打防守也不错。

鹈鹕进攻做得好的地方:内线机动进攻——安东尼-戴维斯代表的一切:补篮、空切、挡拆顺下、低位单打(印象流认为浓眉如今低位单打仍然不好的是不对的)。基于米罗蒂奇的加盟和霍乐迪的复苏,球队当下的面框持球进攻和定点进攻,比数据体现的好。

勇士防守做得好的地方:除了挡拆顺下,几乎全部在平均水准以上;对挡拆持球人的防守相对更出色。


所以,再提下转换进攻。

鹈鹕的进攻节奏是很快的。首轮与开拓者的对决是经典的节奏之争,鹈鹕完胜。他们打出了比常规赛更高效的转换进攻。

这其中得益于朱-霍乐迪惊为天人的表现,他首轮场均转换进攻可以得到6.8分,暂时与勒布朗-詹姆斯持平并列第四,而每回合高达1.58分。

但如数据显示,鹈鹕常规赛转换进攻效率是低于平均水准的。首轮,朱-霍乐迪攥住了利拉德的蛋蛋,于是予取予求。

而第二轮对面的勇士,容错率更高,蛋蛋的盔甲也更厚,不容易抓,此消彼长,霍乐迪的转换进攻效率向平均水准回归是可以预料的。

同时,第二轮不存在节奏的争夺。勇士也是一支快节奏球队,是全联盟最擅长打转换的球队。

首轮对马刺,勇士没有很好的空间,但他们仍打出了联盟第五的场均转换得分,每回合1.26分则仅次于猛龙。

凯文-杜兰特本人,首轮场均转换进攻得分7.2分,仅次于扬尼斯-阿德托昆博,每回合高达1.33分。勇士完整的转换进攻形态是,克雷和库里左右翼,如搭弓,杜兰特中路,如上箭(窃以为说成上长矛更贴切)。这将极大考验鹈鹕的退防。


最后一点,谈谈安东尼-戴维斯的防守。

最佳防守球员级别的:强机动、无处不在、油漆区活动者(进阶的防守者都懂得在这一区域蠕动)。

但是本赛季,拥有最佳防守球员级别球员的球队,基本上我们都同意是防守强队。戈贝尔的骑士、恩比德的76人、打开开关的格林、霍福德为中轴的凯尔特人。而提及鹈鹕,我会打个疑问?他们是防守强队吗?

全明星赛后,鹈鹕百回合失分103分,同期联盟第五低。数据告诉我,鹈鹕无疑已经是防守强队了。

看两个动图。



之一,外线施压,迅速回防内线补位。



之二,油漆区蠕动者,禁区守护。

不过,鹈鹕的防守只是初见成效。从第一个动图里看,阿米奴首先是被放空的射手,努尔基奇在篮下也是空位。纠及轮转上的严密,鹈鹕还有较多工作要做。

但不管怎么说,在第二轮,浓眉的防守会令勇士忌惮,甚至可能决定某场比赛的走势。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学为圣人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如何评价 Nintendo Labo?

任天堂Labo以"组装、游玩和探索体验"为核心,目标用户是"年轻人,或者内心依然年轻的人"。售价70美元的Labo Variety Kit绝对能满足前者(年轻人)的需求:在孩子们的手中,这5款组装玩具新鲜感十足,将数字和实体游戏结合到了一起。但对成年人来说,组装Labo的过程就有些无聊、简单了,相配套的游戏也缺乏干货。


从概念上来说,Labo的DIY玩法非常有趣,原因如下:任天堂将数字和实体游戏结合到了一起,看起来十分奇妙,玩具本身也充满教育意义。而且Labo不仅仅给你提供了一架小型纸钢琴,你在拼装一个个部件的过程中也能学习到它的工作原理。

组装

Variety Kit包含五个"Toy-Con"套装:钓鱼竿、摩托车把、小屋、遥控车以及钢琴。组装这些玩具的过程有趣而益智。每套组件最初都是一套纸板,上面有预设计的图案,图案周围还有便于玩家拆卸的小孔。Switch充当了电子说明书,里面有详细的教程,会手把手地指导玩家完成组装。你可以在任意角度移动、翻转、放大数字模型,也可以在TV模式下用Joy-Con进行操作。

详细的说明书很有必要,因为每一件Toy-Con都需要精确无误的组装才能够使用。便于互动的电子说明书能让玩家们清楚地知道接下来的步骤,然后更高效地完成它们。笔者组装时从来不会说搞不清哪块纸板的位置,或者不清楚纸板之间该怎么拼接。

组装Labo需要很多时间和耐心。除了10分钟就能搞定的遥控车以外,其它每个Toy-Con都需要笔者花费2小时来组装。如果带着8岁的儿子一起做手工的话,这个过程则会长达4-5个小时。当然了,具体时长因人而异。


花费这么多时间是值得的,因为这是非常棒的亲子协作互动——比拼装乐高还要棒。笔者让儿子负责组装,自己则负责阅读Switch上的电子说明书。每当他遭遇困难时,笔者都会鼓励他观察3D模型来,找到解决方案。这有点像组装宜家家具的过程——但是充满乐趣。每当看到孩子解决问题后露出的惊喜和兴奋表情,笔者的内心都无比满足。

组装Toy-Con的难度绝对不算高。对于成年人来说,这些玩具是只是简化展示了Labo的潜力,让你在和孩子一起玩时能获得惊喜。首次组装完成Toy-Con;首次用手柄操作遥控车;首次按下钢琴键或者按钮、然后看到Switch屏幕的反馈……这些都能满足你的探索欲。

组装的过程大体上很有趣,但组装一些精细的Toy-Con时会让人感觉有些重复——特别是钢琴,你需要接连组装13个几乎完全一样的琴键。

笔者入手Labo不到一周,目前来看纸板的质量相当不错。偶尔会有一两个部件脱落,但没有出现过无法修复的情况。当然它们毕竟只是纸板,所以还是轻拿轻放比较好。Labo和乐高比较类似,耐久度差远了,但就算真坏了,你再买点替代纸板就OK了。

每一件Labo套装都附带了额外材料,以便你组装额外的Toy-Con。任天堂也鼓励玩家使用其它的纸板或者什么材料通(来进行组装)。相信"年轻人,或者内心依然年轻的人"一定会玩出各种花样。

游玩

不幸的是,当你组装完以后,这些Toy-Con的乐趣就大幅减少了。因为Labo配套的游戏只是一些简单、直接的街机风游戏,它们的卖点只是"虚拟和现实无缝结合"的心意。

以小屋游戏为例:玩家要从小屋的各个方向插入不同的配件来开启相应的小游戏,然后为虚拟宠物提供食物和道具物品。小游戏中最好玩的是保龄球游戏和《大金刚》粉丝们都会喜爱的矿车竞速游戏——它们很有趣,但是很短,缺乏长期游玩的价值。


通过Toy-Con车把进行操控的摩托车游戏有点像《马力欧赛车8(Mario Kart 8)》,但是流程太短了,感觉就是个demo。游戏仅有三条赛道,唯一有变化的就是难度。玩家可以通过Joy-Con上的红外传感器为游戏增添乐趣。通过扫描现实中的物体,玩家可以在游戏中建造出自定义赛场。笔者就曾扫描过自己的右手,将手指设置成了赛道中的跳台。(你不能在屏幕上直接画一条赛道,必须要扫描实物。)这是一个有趣的创意,但是自制赛道往往没那么有趣,比不了官方的。

钓鱼游戏总体来说令人满意。钓竿Toy-Con可以通过内部的橡皮筋来模仿鱼儿咬钩时的阻力,越是接近水面的鱼越容易钓到,而水深则会加大钓鱼的难度。小鱼往往比较接近水面,而潜伏在深水区的大鱼们则需要一定的技巧才会上钩。第一次钓起鲨鱼的感觉无疑是很棒的,但是鉴于游戏中总共只有10种鱼类,所以可重玩性依旧不高。


与小屋、钢琴、钓竿不同的是,遥控车Toy-Con能够带来更多超出屏幕以外的体验,它更像是玩具而非游戏。你需要在遥控车的两侧各安装一个Joy-Con,然后通过Switch的触摸屏操控它前进。小车是由震动而非轮胎驱动的,它移动的流畅程度大大超出了笔者的想象。遥控车的最大惊喜是它能够通过红外传感器向玩家发送它的第一视角画面。虽然图像画质很差,但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创意。遥控车甚至还具备追逐功能:它能在几英尺以外追踪贴有反光带的物体。

与之类似,钢琴Toy-Con的乐器属性也要大于它的游戏属性。它的配套游戏并没有什么特定的任务设置,就像一台真正的琴一样,你可以用它来演奏、编曲、录制音乐。它能发出一些不同寻常的声音,你可以通过调整钢琴上方的把手来改变声音的类型,也能通过移动侧面的纸片来调整钢琴的音域。

Switch有配套的录音师app,玩家可以通过钢琴Toy-Con来录制自己的音乐,但它暂时还无法取代现有的录音设备。虽然它比不了苹果的Garageband那样强大,但对于孩子和充满想象力的音乐家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开始。遗憾的是Labo Variety Kit并没有配套的节奏游戏或其它玩法,除非你喜欢自己作曲,不然也找不到什么重玩它的理由。


笔者入手Labo不到一个星期,但在配套游戏如此之少的情况下,Toy-Con的吸引力正在逐渐减弱。不管是对于大人还是孩子来说,一旦你完成了Labo的组装,它的可重玩性就变得很低了。这是Labo Variety Kit存在的最大缺陷:缺乏真正与之配套的大作。它就是一道开胃小菜——也许会是一道大餐的前奏,但至少现在,主菜还没有端上来。

探索

Labo的设计初衷是激发玩家的好奇心,这在Toy-Con Garage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菜单底部隐藏着一个小按钮,点开之后你能够通过Toy-Con Garage来自定义你的Toy-Con了。这个编程系统十分简单明了,通过Switch的触摸屏,你能在操作系统中融入许多自己的奇思妙想。例如你可以用摩托车的车把来操控遥控车。只要你有足够的创意,Toy-Con Garage就能让你开发出许多与众不同的操作方式,甚至创造出全新的Toy-Con。

Toy-Con Garage为玩家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创意的舞台,现在网上已经出现一些自制的图纸了。一名玩家制作出了一只Game&Watch Toy-Con,而且在Switch上开发出了对应程序。 然而现在的Labo还远远没有达到能够腾飞的程度,我们甚至无法确定它是不是一个比《马力欧制造(Mario Maker)》更好的创意平台。现在玩家还没有渠道向其他Labo用户分享自己的作品,但其中的潜力。

评测成绩

Labo的魅力在于组装这些复杂纸箱的过程。对于普通成年人来说,组装过程没什么挑战,有些无聊,不过和小孩子一起尝试组装Labo的过程会增加很多乐趣。可惜的是,一旦组装好了,Labo就没太多可玩性了。当然如果你有孩子的话,看他们和这件DIY玩具互动的场景总是很美妙的。

原文链接:http://cn.ign.com/nintendo-labo/21975/review/labo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IGN娱乐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133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随着 iPhone 等智能手机越来越强大,掌机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任天堂「枯萎技術的水平思考」是否还适应现今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