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榜及中国队出线形势分析

随着 VGJ.S在GESC泰国站夺冠,最新的积分榜如下:

三幻神中的最后一个幻神秘密也已经上岸,预示着Ti8的直邀名额只剩下五个。


如今本赛季只剩下3个Major,分别是MDL长沙站,ESL伯明翰以及超级Major,所以还有12支队(不计重复)可以获得本赛季最后的积分。由于这三个比赛都有三,四名之分,所以这12支队获得的分数分别为

三个Major的预选赛都已经结束,我们来看看都有谁参赛并可以获得积分。

(注:在锁定期后换人的队伍如OG,LFY,IGV等无论拿到多少积分都只能参加海选,所以已在此表格里剔除)

从上表可以看出,只有一张门票的有VGJ.T,FNC,OP,Vega,TFT和IG,除了VGJ.T,FNC外,余下的出线概率几乎接近于0,其余队伍都手握两张以上门票,均有冲击前八的可能。需要注意的是,虽然TNC只有495分,确有可能成为搅局者的潜力。震中杯里FTM一战成名,但没有获得这三个比赛的门票,只能昙花一现。而TNC还有无限可能。


接下来我们看看中国队的出线形式。

凭借震中杯冠军和DAC亚军,手握4071分的LGD现在积分榜排名第四,无法出线的情况只在理论上存在。我粗略算了一下,在一分不得的情况下,需要满足以下情况LGD才会丢掉直邀资格。1.迷你司机获得超级Major季军,积分4162;2.NB获得MDL的亚军和ESL季军,积分4245;3.VG 获得MDL季军和ESL亚军,积分4185;4.VGJ.T获得超级Major冠军,积分5310;5.EG获得ESL冠军和超级Major亚军,积分5610。所以LGD在剩下的比赛基本可以躺着了……

目前直邀资格分数线是4747,随着比赛的进行还会继续下降,所以LGD在ESL甚至MDL结束后就可能拿到直邀资格了。


NB积分2220排名第6,而且手握三张门票,出线的形势还是不错。不过NB自从梦幻联赛第九季后就颗粒无收,而且在DAC和震中杯的表现也非常低迷。如果在后续的比赛继续一分不得,且Navi和EG各收获一个亚军(或者超级Major季军),加上VG随便拿到点积分,就会丢掉直邀。不过,发生这情况的可能性也不大。希望NB在接下的比赛中努力,不需要冠亚军,至少拿到分数,就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VG积分2160排名第7,只比NB少60分,同样手握三张门票,所以出现形势和NB一样。如果不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也可以寄希望于EG和Navi拿不到足够的分数,成功的可能性还是挺大的。


VGJ.T积分1935排名第8,且只有超级Major一张门票,形势最为严峻。EG只要获得一个季军积分,或者Navi和FNC获得一个亚军(或超级Major季军),就能把VGJ.T挤出前八,所以希望VGJ.T在超级Major好好发挥,砍下积分争取最后一个直邀名额。


IG只有MDL长沙一张门票,获得冠军也只有2250分,无法超越迷你司机的3150。所以即使集齐天时地利人和,今年也不可能有五支中国队获得直邀。如果IG被直邀,必然有另一只中国队被挤出前八。虽然如此,IG也可以为自己奋力一搏,虽然可能性几乎为0。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流火乱舞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宝宝湿疹,能用沐浴液吗?关于湿疹的误区你知道吗?

湿疹,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一种对患者是躯体折磨(难以抑制的瘙痒感)而对医生是心理打击(难以言表的挫败感)的疾病。

湿疹的发病原因很复杂,认为是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目前没有药物可以绝对避免湿疹的复发,但科学、合理地用药和护理是减轻湿疹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湿疹的发病不分年龄,婴儿也是常见的发病人群之一。

面对本应该是肌肤光滑细腻的宝宝,却长满了红斑,甚至有时还皮肤有"流水",父母内心的焦虑可想而知。面对患有湿疹的婴儿,宝爸宝妈往往不知如何是好,甚至产生一些误区。

误区一:母乳喂养的宝宝有湿疹,宝妈饮食要讲究,对一些正常食物忌口

专家建议:目前的研究认为,母亲的饮食对于母乳的影响很小,不论妈妈吃山珍海味还是粗茶淡饭,对于宝宝来讲,其母乳的品质都是有保障的。母亲吃的太差,更多的会对其自身产生不好的影响,而不会影响她所分泌的母乳。因此,孩子湿疹的严重性和母亲吃什么没有关联,宝妈不需要纠结。

误区二:夏天到了,宝宝也爱长痱子,有时也是红红的,这就是湿疹

专家建议: 痱子和湿疹,的确都是婴幼儿容易出现的皮肤问题。可以从以下个方面区分:1.痱子是由于室内温度过高,衣物过多,导致排汗异常引起;而湿疹的原因很多,往往没有确切的诱发因素。2.痱子通常在颈部、背部、大腿根部等皮肤皱褶及衣物遮盖处容易出现;而湿疹常见于面部、头部,严重者可以泛发全身。3.痱子通过加强室内通风、适当减少衣物就可以逐步好转;而湿疹则需要使用保湿剂,甚至弱效激素才可以控制。

误区三 :湿疹就是因为皮肤"湿",不需要保湿

专家建议:湿疹的名字具有迷惑性,患有湿疹的皮肤在急性期可以出现渗液,看上去是湿乎乎的,这是表皮细胞受到不良刺激后细胞水肿,组织液外渗引起。但随着湿疹病程的发展,进入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后,细胞水肿减轻,渗液减少,此时的皮肤就如干瘪的土地,急需水份的滋养。因此,这个阶段要加强保湿,恢复皮肤正常的屏障结构。

误区四 :宝宝有了湿疹,保湿剂一定要用最贵的

专家建议:保湿已经成为治疗湿疹的基础护理步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保湿剂中含有的油性成分越大,其治疗作用越好。同一个保湿剂对同的湿疹患者,其功效也不尽相同,因此,只要选择合适的就好,不必追求一定要最贵的、进口的。不论是乳膏、霜剂或者水剂的保湿剂,每天都需要至少使用2次,每次要涂抹厚厚的一层,并且每次洗浴后的3分钟内就要使用,这对于乳膏或霜剂是发挥最大效果的关键时间。

误区五 :直接用激素来处理宝宝湿疹

专家建议:非常轻微的湿疹,通过洗浴和保湿剂就可以得到控制。中度或以上的湿疹则需要使用激素软膏来处理。通常选择弱效激素药膏,仅用于红斑、瘙痒和肥厚的皮损区,正常皮肤无需使用,尽量不用在皮肤皱褶区,如腋下、腹股沟处。每天使用不超过2次,要用足量,每次使用后局部要摸上去是"发黏的"才好,等几分钟让皮肤吸收,并且,先用激素,后用保湿剂。

误区六 :湿疹宝宝洗澡不能用沐浴液

专家建议:给宝宝洗澡,推荐采用淋浴方式,水温不能太高,温水即可。每次洗浴时间少于10分钟。大多数温和的儿童沐浴露是安全的,但最好选择无香型和无色的,其成分越少,越好。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护膝-髌骨带、有孔护膝、无孔护膝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感觉之前的答案有些不负责任,重新编辑一下,病情请遵从医嘱,除非是手术完、运动时和保暖否则不建议长时间佩带护具,买护具前一定要对护具的种类和作用有明确的认知。-------------------------------------------------------------------------------------------------------------------------------------------------------------------------------------------鄙人是运动员长期有膝伤,护膝的种类自认为是接触的比较多的,分类并不专业,但是日常所能接触到的范畴都有了。


先说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说的护膝就是那种直接套在膝盖上的护膝,有孔和无孔是透气性能的区别,弹性材料穿脱方便,提供少许的制动力,可以给膝盖的局部施加压力,有的里面有些绒毛可以保暖,但是针对性不强,属于日常保健的范畴吧。


运动护膝,专员的运动护膝在多方位提供了稳定性的支持,比如各个方向的绑带可以使膝关节保证最大程度稳定的情况下兼顾灵活,尤其是十字韧带出现问题的时候最需要这种护膝。

膑骨带是为给膑骨部位加压专门设计的一种护膝,属于运动护膝的范畴用于膑韧带拉伤,膑骨软化等等一系列膑骨疼痛以及防止斌韧带拉伤。当然还有专业性更强的护膝系列,比如专门为运动员研发护具在体育界口碑良好的麦克达威品牌系列护具。髌腱炎是个靠养的病,髌骨下端压痛要停止一切跑跳运动。


还有一种是支架式的护膝,NFL可以看到有不少球员在用,当然是在有伤病的情况下迫不得已上场才用得到。


希望大家能明白护膝只不过是保护膝盖的附件罢了,真正重要的是你自己的膝关节。有些小朋友打篮球,跑步,很拼命,运动知识缺乏也很不注意自己的姿势,不知道保护自己的膝盖。见过很多运动员年纪轻轻膝盖就饱受摧残的例子,如果是一个有天赋的运动员膝伤无疑是对运动生涯毁灭性的打击。从NBA的德里克罗斯,到NFL的罗伯特格里芬三世,活生生血淋漓的例子。注意运动姿势,注意休息,注意运动前的热身,运动后的拉伸放松。希望能帮到大家认识到保护膝盖的重要性。

我了解的就这么多吧,想起来再补充,手机写答案不容易还误删了一次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linpinkark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6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是什么支撑你跑完五公里?
你跑步的时候在想什么?

攀登珠峰是一种什么体验?

今年的珠峰登山季,吸引了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爱好者。国内知名户外大神王铁男、夏伯渝、寒啸、宋玉江等及北大登山队都在征战队伍之中。攀登珠峰到底需要做哪些准备?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点?本文由Sabrina回忆了2017年珠峰南坡商业攀登的过程,总结了自己认为需要注意的点。希望对即将踏上珠峰之路或者想了解珠峰攀登的你有点帮助。


于我而言,最后一天的登顶所感受到的身体上或是精神上的都是天堂和地狱的同时存在。身体上的痛苦,我当时就想着下山后怎么去把这种感受切到肌肤里,融到血液里。可是发现,根本没法形容,只是觉得无法形容这种痛苦才是最好的形容,才能让我有无限种可能去时时偷偷回味。

Sabrina2017年登顶珠峰(右一)

1-前期准备

资料收集、体能训练、物资准备

2-抵达加德满都→EBC徒步

大约需要8天时间

3-攀登罗布切峰

抵达珠峰大本营前,攀登6119米的罗布切峰,进行适应性攀登。

4-珠峰大本营休整

抵达5400米的珠峰大本营后,休整数日,期间进行冰川训练。

5-珠峰大本营-三号营地适应性攀登

从5400米的大本营上升至7300米的C3营地,再返回大本营,大约需要5天时间。

6-从大本营返回低海拔进行休整

食物补给、恢复体能、缓解"昆布咳",等待天气窗口返回大本营。

7-返回大本营-正式攀登,完成冲顶

返回大本营,等待天气窗口正式冲顶8848米的顶峰,预计在5月20日左右登顶。


前期准备

离正式攀登只有四个月的时间,集中看一些关于珠峰攀登的书,推荐《进入空气稀薄地带》。在YouTube上找珠峰南坡攀登的纪录片,有无数的片子等着你去看。去把自己带入到这个环境,在出发前做到心中有数。当然,这都是别人笔下和眼中的珠峰,你的珠峰要自己去体会。

开始锻炼身体,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不管是游泳、跑步还是跑楼梯,只要你制定好计划就是对自己负责。记住在出发的前一个月慢慢把运动量减下来,让身体休息到最好的状态迎接挑战。

准备出发的物资,除了仔细检查必须的装备外,还要带上自己常用的药以及有可能需要用到的药。譬如,为应对著名的"昆布干咳"你需要带上各种润喉、润肺的药,有必要的话也要带上上呼吸道感染的消炎药。还有就是带上消磨时光的书以及各种自己喜欢的娱乐产品。


拉练:加德满都-EBC徒步-罗布切峰攀登

抵达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后,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消化道,不卫生的东西不吃,现在开始你要对自己做的每一件都清楚的知道它是有助于你实现目标的。

在加德满都拿到登山许可证。左:天巴夏尔巴,珠峰北坡最年轻的登顶记录保持者右:巅峰探游创始人孙斌,珠峰南坡、北坡登顶者

接下去是开始徒步著名的EBC,也是适应海拔上升的过程。每天需要徒步大约4-6个小时,抵达罗布切峰大本营大约需要7天。其中,在南池市场(Namche Bazar)会有两天休整的时间,可以看看还有什么是需要补给的,这是抵达珠峰大本营前最后一个可以买到比较大件的装备的镇子了。

南池市场
2017年EBC徒步途中

抵达珠峰大本营前,需要攀登一座适应性山峰,可以是岛峰也可以是罗布切峰。因为这两座山峰有着跟珠峰相近的地形,把它们作为训练山峰也就意味着减少了真正在珠峰上训练的次数,这样可以减少通过昆布冰川(珠峰南坡攀登中最危险的"死亡地带")的次数。

2017年巅峰探游珠峰队员登顶罗布切峰


珠峰大本营休整

从罗布切村徒步4-5个小时,抵达让人向往已久的珠峰大本营。远处看,这里像个散落着五彩帐篷的村落,也是个小联合国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者和几十家探险公司会在这驻扎到5月底珠峰春季攀登结束。这里将是你接下去五十多天的家了,先把自己收拾好,包括加衣服、喝水、补充能量、整理帐篷,把睡觉的地方整理的舒舒服服也是为攀登做准备。

珠峰南坡大本营

大本营在环山的山谷里,所以经常会有周边的山峰发生雪崩。不要惊慌,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威胁到大本营。2015年的地震除外,是特殊自然灾害。

大本营的日子就这样开始了,有太阳的时候可以晒晒太阳,洗洗衣服,天气合适也可以快速的冲个澡,但是要在不能感冒的前提下进行。晚上还有大的球型帐篷可以看看投影电影,跟队员聊聊天。不要忘了一定要多喝水,可以做任何不会影响攀登的事。天气合适也可以去附近的冰塔林练习攀冰,会有一天的时间,向导专门组织带领大队员练习如何安全通过昆布冰川的铝梯和如何换锁等专业技能。

希望这个时候"昆布干咳"不会找上你,注意口部和脖子的保暖,还是要多喝水,喝大量的水。这几天可以好好舒舒服服的享受大本营的生活,因为基本上你已经适应了海拔,睡觉和吃饭变的很香了。

昆布冰川进行冰川训练
Sabrina在昆布冰川过梯子训练
队员在大本营洗衣服


珠峰大本营-C3适应性攀登

大本营-C1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队员们要开始向更高海拔进行适应性攀登了,向导会在经过监测天气预报的情况下选择凌晨两点左右出发。穿戴好装备,会有一名夏尔巴协作跟着你一起走。从大本营的中心走到昆布冰川的边缘预计一个小时左右,然后就开始挂上上升器,向上攀登啦。


昆布冰川的边缘有无数一两层楼高的冰塔林,在漆黑中穿过时,偶尔会听见冰塔里层"咔"的巨响,是因为冰裂的声音。不要惊慌,不要向四处逃散,更不要大声喊叫,因为在黑暗中无法判断声音来自哪个方向。跟随向导原地观察情况,待无大碍时迅速通过。


经过了这一段后,我们已经穿过了冰塔林,天也清冷的亮了,向冰川深处走去。在破碎的冰川中行进,在遇到裂开的需要跨过去的冰裂缝时,尽量把高山靴的前端踩到裂缝边缘,看清另一段的裂缝边缘,大步跨过,不要犹豫。

请记住,任何时候,你的安全绳索都是挂在路绳上的。在通过一些冰崩易发地带或是冰塔悬在头顶上时尽全力快速通过。

2017年巅峰探游珠峰队员通过昆布冰川

等天再亮一点,就开始陆陆续续出现大的冰裂缝,这时就需要在架好的铝梯上操作了。用冰爪的前脚齿搭在梯架上,很自然的后脚齿就会搭在后一格的梯架上了,踩稳之后,一步一步走。每一步都要干净利索,确保在切换两脚之间不要磕绊。铝梯架的坡度都不同,有四个梯子首位相接向上攀登的,有两个梯子相接过冰裂缝的,还有向下的坡度。不管什么角度,确保走好每一步就可以了,不要害怕,即使从梯子上掉下去,你的身上有两根保护绳可以拉住你。

2017年铝梯的数量在23个左右,当行进到昆布冰川的上端时已经是六个小时以后了。这里的视野非常好,5900米的一号营地离你不远了,再穿越几个跨越的冰裂缝基本不需要费劲的向上攀登了。抵达一号营地差不多中午的时间,如果天气好,在帐篷里还是被晒的暖暖的,记住多喝水,吃东西,补充能量。

2017年巅峰探游珠峰队员攀爬梯子
珠峰南坡C1营地

C1-C2

第二天早上,向C2营地出发,从C1到C2是整段路程中走的稍微轻松一段,400多米的海拔上升,大约需要5-6小时。基本是缓慢的上升,但是有两处的陡坡需要你一鼓作气拉着上升器蹬上去。

如果你里戴近视眼镜外戴雪镜,请确保呼出的热气不要在眼镜上结霜,否则会影响视线和判断。

在快接近C2营地大概两个小时的距离里,是行走在"寂静山谷"里。你的右侧是努子峰,左边的山峰山体坡度是雪崩易发的坡度,也是要尽量快速行进,注意观察四周情况。

大概是中午就可以到C2了,这是个奢侈的营地,有大的厨帐,可以休息吃饭。一般计划在这里做两天的休整,利用这两天好好适应新的海拔高度。

2017年巅峰探游珠峰队员前往C2营地途中
珠峰南坡C2营地

C2-C3

两天后出发向7300米的三号营地前进,二号营地向山谷深处走大概两个小时后就到了洛子冰壁下,这是一段大约800米海拔的攀升,这意味着坡度相对较陡,大约在40度以上,最陡的一段大概在60度左右,但幸好只是很短的一段。


在这一整个冰壁的攀爬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落石。第一,注意前方队员的报警,他们会喊"Rock!"。第二,边爬边抬头注意上方,如果看见远处滚落的石头越来越大,那一定是朝着你的正上方来的,迅速判断和躲避。向导也会把攀爬时间放在不容易发生落石的清晨,避让中午温度相对较高的时刻。

2017年巅峰探游珠峰队员攀登洛子壁

另外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向导带着你超车,就是前面有队员走的慢,你们要超过他们。你跟向导其中一个人的一条安全绳一定是永远在路绳上的,就是说在超车时需要用两根安全绳进行操作。


经过一天艰苦的攀登,下午就会到7300米的三号营地。这里的景色无敌,向二号营地的方向望去,陡升的坡度让身后的景色宛如是两边被巨人提起向中间合拢的已经分辨不出方向的圆形世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三号营地是搭在斜坡上的一块凸出地带,最宽处也只是搭了帐篷外多出的一米宽的地方。所以,进出帐篷要注意不要被帐篷的绳子绊倒,自己穿的冰爪不要扎破帐篷。


请记住你已经在7300米的高度了,如果不舒服就吸氧,这个时候可以练习如何舒服的晚上睡觉吸氧。

珠峰南坡C3营地

C3-C2-大本营

适应训练到三号营地就结束了,第二天一早就开始下撤。这个时候,你带着已经增加了的红细胞下撤了,二号营地睡一晚。当然昆布冰川需要重新走一次,这个时候已经不那么害怕了,就更要把注意力放在周围的环境变化上和脚下的每一步上。


恭喜,你已经回到大本营了。这个时候你已经跟你的向导一起经历了困难,磨合了一周。如果确定是相同的向导带你冲顶,就要进行更好的沟通。有不同的想法可以提出进行探讨以达成一致。


到低海拔进行休整

差不多时间也是五月初了,这时你可以选择下撤到南池镇休整五天,补充能量。也可以选择回到更低海拔的加德满都彻底放松,又或者飞回到只有几百米海拔的家呆上三四天,一解思家之苦。还有另外一种选择就是待在大本营哪里也不去,表面上看是一直处于高海拔,但是适应期间消耗的能量没有及时得到补给,权衡利弊,并不推荐这种。

记得我回到大本营是2017年5月8日,从北京的海拔到5400米的珠峰大本营只花了一天的时间,但是并不觉得难受。因为你已经适应了高海拔,就是携氧红细胞的增多,它们并不会在一周的时间里消失,所以放心的回到低海拔好好休息吧。

接下去的日子就是等待修路队把路绳修到顶的好消息和登顶窗口期的出现。2017年的窗口期并不是那么明显,时间也短,一直到5月16号我们才得到路绳到顶峰的消息。在这之前尼泊尔官方发布的数据是注册攀登的人数是500多人,但是正式攀登开始时却只有不到300人了。这是为什么?原来这一部分"消失"的人包括,身体不适撤退的,在等待中心理崩溃撤退的等。

在这还要强调一点,心理的强大比身体素质更重要。如何进行心理建设呢,我想不出太好的办法。只是想说,还未攀登,勿言放弃。

2017年部分中国珠峰队员,在大本营进行煨桑祈福仪式


正式冲顶8848

等待到好的窗口期,队员们分别返回大本营,准备正式攀登珠峰。


依旧是进昆布冰川,只是这次不在一号营地停留,直接上二号营地。向导会做出判断,是休整一天还是两天,这根据气象预报来决定。之前从大本营到三号营地都有过介绍了,现在看三号营地到7950米南拗营地。

总体来说从三号营地到四号营地之间没有太困难的点,但是由于距离遥远还是会很累,幸好这时候队员都戴上了氧气面罩,相对会轻松点。600多米的海拔上升,下午四点多才可以到四号营地。一般情况,天气良好,风速不超过30米每秒的情况下,都会在当天晚上8点多出发开始冲刺登顶。

珠峰南坡C4营地


做好当晚从四号营地出发冲顶的准备:

首先身体上的,到了营地抓紧时间补充能量,检查贴身衣物是否干燥,需要更换,最重要的是袜子。

■ 检查装备,雪镜、头灯、手套是否都有备份。

■ 准备好一切后,尽量可以在出发前排空大小便。

■ 然后是氧气装备的检查,包括氧气面罩,出发时会携带的氧气瓶数,都要预先跟你的向导协商好。建议速度不是很快的人出发时多备一瓶氧气,这样也许就需要两个向导,可以分摊你的氧气重量,这对于你跟向导来说都会轻松很多。个人建议,自己再备一个氧气面罩放背包里,这是重要装备的备份,可以确保在最快的时间里有氧气面罩可以更换。依照这次的氧气阀门有四个调节刻度,每个刻度之间有还有半度可以调节,代表的是单位时间输出氧气量的多少。建议,出发时开到刻度2,在陡坡或希拉里台阶那里可以开到3。我们可以计算出一瓶氧气的可使用时间,这样可以监控氧气的使用量,可以计算出什么时候需要换氧气瓶。在极高海拔,氧气的充足是个很严肃的事情,所以在出发前,请确定一切有关氧气使用量的问题。

■ 做完这些准备,还有就是食物跟水了。基于上山拿取的不便,有可能完全没有机会去喝水,但是又很渴,怎么办呢?用小容量的水袋,不超过500毫升的,装在大羽绒服的上身里侧口袋里。食物推荐能量胶会快速便捷的补充能量,可以将之跟水袋放在一起。另一个内侧口袋装手机或是卡片机,以便登顶照相用,这个位置的温度可以杜绝电池在极寒下迅速罢工的问题。如果还有位置,可以装一面在顶峰一定要增加仪式感的旗子或是照片,依据个人喜好。

充足的氧气瓶

准备妥当了,平复心情,毕竟目标越来越近了。越是这时越需要你有冷静的头脑去做正确的判断,毕竟山永远在那里,对吧,好好休息下,不管能不能睡的着。

我诚恳的讲一件事,在8000米的高度,每个人都会有变化。这个变化表现在情绪的无限扩大,表现在对高海拔的不确定因素的过度恐惧上。例如,悲伤、歇斯底里、暴躁,想通过情绪的发泄去化解内心的恐惧其实是没有任何一点帮助的,只能是更多的消耗氧气跟能量。既然目标已经确定,我们就尽量去做可以完成目标的事。

为了防止堵车,现在出发的时间都被提早了,今年我们就是晚上八点出发的,所以才会有了最早登顶珠峰的纪录。

特别是女生,出发前再去如厕一次,脱解安全带跟羽绒衣裤实在是件不方便的事。

好了,开开心心出发吧,就像每次的冲顶一样。如果音乐会让你更精神的话,不妨戴上耳机,听听喜欢的歌,可以驱除睡意。讲一件在行进中很重要的事,就是如何避免在冲顶途中睡着?这个话题绕不开,也许你会很精神的走到顶,那真的恭喜你。可是,我这次就是经历了困到差点边走边睡的状态,非常危险。原本高海拔就会造成嗜睡,而且之前的两三天睡眠时间也是不足,又因为是在当晚出发的,所以困意无边无际的袭来时,该怎么办?我个人的经验是可以嘴里含几片清凉的润喉糖或是话梅,一来可以止渴润燥,二来会清醒一点;还有就是刚才说的听音乐;再有就是一定要持续的思考问题,可以是跟自己的心灵对话,也可以是其他事或人,总之是让你越想越精神的问题。

冲顶过程中会遇到几个稍难的点:

第一处遇到的就是著名的珠峰"黄带",故名思之,此处是裸露在冰雪外的黄色颜色,夜晚在头灯的近距离照射下黄色的岩石里还会有亮亮的晶体反射。裸露出岩石通常是因为坡度大,这个时候,在陡坡的冰岩混合地带每一步都要确保踩稳,这时腿部的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不要犹豫,不要停留,一股作气向上攀登。整个"黄带"从8200米到大约8600米之间,但是它只是有几处会相对陡一些。


再有就是"希拉里台阶"了,它太有名了,甚至让人会有心理上的恐惧。其实,之前你可以翻看一些视频去了解希拉里台阶,越熟悉的事物恐惧就会减少。如果之前的大雪在台阶上堆积了,那就简单了许多,那块五、六米高的大石头就可以沿着前面队员踩出来的冰坑上去。如果没有,也不用担心,它只是比其他地方陡了一些,有一定冰岩混合技术攀登的都没有问题。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经常容易出现拥堵现象,因为上下只有一根路绳。有可能会因为拥堵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所以手脚的保暖也很重要。重要的是,这里是海拔8750米,离顶峰不远了,只要你能保持着清醒的大脑以及足够的贮备体能用来下撤,这是关键。

过了这一关,再有一个多小时你就站在世界之巅,如果那时刚好是日出,那将是最美的时刻。

2017年5月22日珠峰顶峰

望着你刚刚上来的身后的长长的山脊,你得清醒的知道还有一半的路。所以,尽可能快的开始下撤吧。

这个时候,天全亮了。之前路上的一些景物在黑夜的保护中并没有被你所关注。但是现在,在下撤的途中,会看见几巨冰冷的尸体,或远或近,年代或许已久,或许前几日还是如同你我一样鲜活的生命。这个时候,跟在你的向导后面,他们会在接近尸体的地方停留上几分钟,沉默,以示尊重。

我个人的感觉,在极高海拔看见之前的人们因为梦想而永远的把躯体留在了冰冷的珠峰,那种死亡的感觉不是很确切,甚至感觉他们只是在休息。并且当时的震撼中其实伤感的成分并不是占很多,因为来到这都是每个人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我更多的在想,如何走好每一步,否则躺在这会很冷吧。

海拔在降低,安全在增加。在合适的地方,天气良好的情况下,可以补充点能量了。晚上八点出发,第二天下午一点回到四号营地,我的速度算走的慢的。现在基本上你已经安全了,当然精疲力竭,之前经历的一幕幕再度浮现,跟当时的感觉有出入,但相信我,回到地面,之后回想当时身体心理的感觉又随着海拔的完全降低出入的程度就越大了。


关于下撤这里只在昆布冰川这段再做一点点叙述。时间已经是5月的20号前后了,有可能在25号以后了。这时由于印度洋季风的影响,温度升高,冰川的变化非常大。冰的融化速度非常快,之前的冰柱子都有可能在滴水了。所以,还是强调一点,避开中午气温最高的那段时间,过昆布冰川时,在冰崩雪崩易发的地方一定要快速通过。

终于安全回到大本营了,第二天坐上飞往加德满都的直升机,这才是真正结束了珠峰的攀登,只有登顶并安全回家才是完成了目标。

撰文 | 2017珠峰登顶者Sabrina

摄影 | 2017珠峰登顶者宋强

首发于公众号:巅峰探游SE(summitxp)

Sabrina2017年登顶珠峰,完成攀登七大洲最高峰徒步抵达南北两极点的创举成为全球第五位完成"7+2"探险的华人女性!

扩展阅读:

户外探险杂志:珠峰上的"尸体"……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阮籍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如何毁掉一个孩子?控制他

失去掌控感的人生是怎么样的呢?

我会想起之前跟进过的一个家庭的故事。

那个年轻人20多岁,刚毕业就一直在换工作,但是每一份都不长,后来父亲突发意外过世,妈妈改嫁,之后他就整整3年没有出过家门。

在家里打游戏机、睡觉、早上妈妈给他带吃的,自己随便煮食,衣服也是傍晚妈妈会带回去洗。

妈妈一开始以为是家庭的变故对孩子的影响太大,再后来是恨铁不成钢,百般劝说无果,终于来找我们,希望专业机构可以提供心理咨询和社工援助服务。

走访他家的情况,整个体验并不好。一个家庭3年没有正经打扫过,整个房间的衣服堆成山,被单透着潮湿的霉气,地板污渍横行,电器大半是坏的,试想想,窝在这样环境里的人,如何能像正常人那样过日子?

当时在心理咨询室,我问他,"这三年来,你一个人近乎孤岛般的生活,你平日里会想些什么呢?"

他当时耷拉着脑袋在我面前转笔,转了好几分钟,咨询室就好像空气停滞一般。最后,他抬头告诉我:"我一直在想,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后来,在整个咨询的过程中,我慢慢地接触到这样子一个故事。

他父亲是一个非常严厉的人,从小到大对他的控制欲都很强。以至于不管他做什么决定,从选择兴趣班、交哪些朋友,到报考哪所学校、选择哪份工作,都是父亲说了算。在毕业后,他一直兜兜转转去寻找能够让他觉得"有意思"的工作,却始终没有找到。

而当他仍在浮萍般飘荡的过程中,父亲突然离世,他连最后的人生船帆都没有了。

"我觉得我的人生从那一刻开始脱轨,如果说之前已经濒临脱轨,那么父亲走的那一刻,我的人生就瓦解了。" 他整个人趴弯着腰,似乎用尽了一生的力气,才能在咨询室里把内心的无助感说出口。

这个案子,对我的冲击很大。当我在养育两个孩子的时候,我有时候看回之前的卷宗,也会想起这个年轻人。这或许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孩子的将来。

掌控感是内驱力的重要船桨

这个年轻人,所失去的,便是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感。

掌控感是一种对于生命的总体感觉。拥有掌控感的孩子,感觉自己对生活和行动拥有话语权,不仅能够依据自己的内心做出选择,也有能力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孩子能够意识到,自己才是生活的主人。

它的定义最早来源于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他形容掌控感是面对困难时"停留在那个情境之中采取行动,试图通过改变情境来终止抑郁的情绪"的表现。

他还指出,掌控感是一种通过经历而内化的体验。要获得掌控感,必须完整经历失败、心情抑郁、不断尝试直到成功。换句话说:我们无法通过保护孩子,或控制环境,将孩子的人生快进。

掌控感对于孩子人生的重要性,在我看来,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却可能常被父母忽略。掌控感是孩子内驱力重要的船桨。

我们这一代,基本上都是在一个从小父母说了算环境下长大的,很多时候,长辈们会认为,这是最高效的捷径。

父母可能:

1、总觉得我们做的不对,或者做得不够好;

2、总忍不住为我们担心,出门一趟都得时刻汇报行程;

3、总是很少称赞我们,原因是担心我们骄傲自满;

4、能帮我们跑腿做完的事情,父母都乐意代劳;

5、很多大的决定,从升学、到兴趣班到工作,往往是父母说了算;

6、总说我们不会照顾自己,离开了父母就活不下去了;

7、很希望我们可以一直在身边,甚至害怕我们换城市生活。

有些控制欲微小到我们都察觉不到,比如规定孩子每天必须几点起床,认为孩子应该选几个兴趣班才行,甚至认为孩子的生活作息得这样安排,才健康……

这些细心操持的规则聚拢在一起,就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网,笼盖在关系里,成了无事不唠叨,凡事都干涉的控制型家庭

"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这些坑我不教你避开,就没有人教你了。"

"你是我的孩子,我不替你做主,谁替你做主。"

"那么大的人了,都不会照顾自己,离开了我你还真的就是一条虫呢。"

笼盖在这样的家庭关系里的我们,大多数,都成了一群听话却缺乏内驱力的成年人

没什么事情需要担心的,所以也很难找到内在渴望的力量;不需要自己去想办法驱动自己,所以生活成了简单的单线循环。

到做决定的时候,究竟是父母的决定,还是自己的决定,似乎已经并不重要。

有一些孩子,会逐渐地把这些父母的想法内化为自己的想法,而当这些想法被挑战,或者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时候,这种人生的目标会崩塌得猝不及防

我们依赖于环境太久,要变迁的时候,往往就缺乏了面对变化的力量。

为什么我开头那个年轻人的例子会如此棘手,正是因为他已经失去了对自己人生的选择意识。他从来没有体验过何为"自我的状态",导致当生命的支柱垮掉的时候,那一刻他的人生也同时崩溃、清盘,徒剩一副躯壳。


父母要放下对孩子

不切实际的要求和期望


要帮助提升孩子的掌控感,父母首先得学习放下不切实际的期望和要求。

不管你是否承认,每一个孩子都是带着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感诞生于世的。早在孩子开口说话之前,他便已经对周围环境的关联性非常敏感。他会好奇自己的哭声和行为能否吸引父母到身边,他会好奇自己的行为能否左右结果。

孩子不停舞动双脚,引发风铃发声,他们会因此发出满足和喜悦的笑声。那便是孩子最纯粹的,对掌控权的那份乐观和积极的心情。

那份笑声,并不是因为风铃转动的声音,而是因为摇动风铃的过程。

亲子游戏,能够最小成本且最高效地帮助激发孩子正面回馈循环。你只需要每天都注意增加游戏的机会,加强孩子的掌控感,便可以激发孩子内心对掌控权的渴望。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切实际的期望和要求,往往是父母在互动过程中不自知的"拦路虎"

你是否会对每一场游戏都有期望,希望孩子能够在游戏中出类拨萃,甚至有一个好的结果。如果发现孩子玩两下乐高就兴趣索然,或者不按照教材中的指引做的时候,你内心是否会有许多焦虑、害怕和不安?

李松蔚在《奇葩大会》上有句话我特别喜欢,他说:

当我们发现这个人和这本书说的不一样,我们的第一反应居然不是这本书写错了,而是这个人是不是长错了

当我们为了标准而去标签孩子的时候,我们往往失去了正常和孩子交流的基础,我们甚至没有勇气,去回应孩子提出来的"拒绝信号"。

提高孩子的掌控感,需要父母在和孩子相处过程中,给予孩子拒绝的勇气,并尊重孩子的选择。而孩子一旦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你就要坐下来,看到他,接收这个信号。

你接收到孩子的掌控信号越多,你就越容易放下自己对孩子不切实际的期望和要求。


父母要避免

时刻待命般的援助和保护


要帮助提升孩子的掌控感,父母还要学习避免时刻待命般的援助和保护。

很多时候,我们常说,父母不是不操心,而是太操心。

我们很希望孩子可以养成面对挑战不退缩的习惯,所以下意识便是保护孩子那份"我们认为纯粹而美好的初心"。很典型的一个行为,便是时刻待命般的援助和保护。

前段时间有个粉丝妈妈来找我请教,因为总觉得小儿子一一的挫败感非常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信心不足,觉得自己做不好,总是求救"妈妈,你来吧,妈妈,你来吧"。她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我让她给我举个例子,还原下"妈妈,你来吧"这句话的场景。

她说,同样是堆积木,3岁的小儿子一一的速度远远没法和7岁的大儿子恩恩比,一一看到哥哥堆得又高、又好看,速度也快,就焦躁不安,生气地把积木都踢倒,然后在地板上嚎啕大哭。

这个时候,妈妈第一想法,是要给一一面对挫败的自信。

妈妈:"一一,你别哭了,我觉得你的积木堆得又高又好看,其实你做的已经很棒了。"

一一:"才不是呢,哥哥的那个才好,我怎么样都堆不起来。"

妈妈:"怎么会呢,我觉得你的积木就像一个火箭,耸立在客厅里真好看。"

一一:"那不是火箭,我想和哥哥一样做城堡!我搭不了那么大的城堡!"

妈妈:"不是的,你当然可以做成城堡,来我帮你,我们一起搭一个大大的城堡,而且那个城堡是一一的城堡。"

一一:"妈妈,你来吧。妈妈,你来吧。"

我听完,告诉她两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示范对孩子无条件的支持,不代表无条件地撒谎保护

因为也养育着两个孩子,我深刻感觉到,不同年龄段的水平发展根本不会在同一水平线上,即使只相差半年。

一一明确知道自己做的和哥哥的不一样,这时,一味强调"你的积木好看""你已经很棒了""怎么会没有哥哥好呢",其实并不能让孩子信服。

第二个误区是,示范时刻待命般的援助,逐渐降低孩子对自身的掌控感

当孩子表达"我搭不了那么大的城堡"时,其实是一个求助。妈妈接收到信息后,下意识反应"不是的,你当然可以做成城堡,来我帮你",这个过程,会逐渐倾斜关系的天平,并且告诉孩子一个信息:当事情失控时,你需要立即向人求助。

避免时刻待命般的援助和保护,妈妈得诚实面对孩子的能力状况,坦白的告诉一一,"你和哥哥的年龄不一样,发展水平也肯定不同"。

让孩子明白目前水平不一致,并不是因为孩子能力不够,而是客观的现实标准,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面对挑战不退缩,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这便是我们自尊感的最好的来源。

避免时刻待命般的援助和保护,妈妈需要给予孩子面对失败和挫败的勇气,坦白地告诉一一,"是的,做不到哥哥那种城堡,让你觉得很挫败"。

情感上的同理和支持,是孩子掌控力量的源泉,而和孩子一起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孩子破解难题的指向标,不妨问问孩子,"你觉得我们可以怎么做呢?"让孩子自己提出想法,提不出来也没关系,那就陪他一起去面对。


父母要学习

提升掌控感的对话方式


要提升孩子的掌控感,父母第三步要学习提升孩子的掌控感的对话方式。

孩子的由内而生的掌控感是需要被记录和强化的,而父母的每一次的言语认可,是孩子最初、也最重要的力量来源。好的对话方式,可以勾起孩子内在的一致性,帮孩子看到自己的价值,这便是孩子每次掌控行为的印记。


1. 面对问题的时候,能帮助提升孩子的掌控感的对话方式,首先要关心人,而非关心事件

孩子的生活永远都是大大小小的失控与控制交织的瞬间,而当我们以关心孩子的角度出发的时候,我们会好奇孩子的选择,好奇孩子会如何面对这些事情,我们因好奇而发出好奇提问的时候,往往给予孩子的信任感和掌控权越大。

你可以尝试关心孩子:

"怎么了?"

"还好吗?"

或提出你的好奇心:

"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很好奇你们怎么了?"

这些开头的词汇和句式,其实都比较中性。我在心理咨询中也常用,因为它既可以避开"不信任"的感受,也可以给对方一些线索,让人能够开展对话,告诉你缘由。

带两个孩子长大,肯定免不了冲突。每次冲突出现,我都知道不应该成为孩子问题的法官,也不是孩子事件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我每次响应孩子的矛盾,"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其实是引导孩子自己去梳理和回看环境和整个事件。

当孩子开始愿意觉察环境和整个事件的时候,孩子的内在自我觉察力,也在一步一步复苏。


2. 面对问题的时候,能帮助提升孩子的掌控感的对话方式,其次在于好奇和关注孩子的应对状况。

让孩子回看整个事件和环境,其实是帮助降低孩子解决问题的难度,而孩子的处理事情的思考和行动,便是孩子每一次掌控力强化的结果。

你可以尝试问问孩子:

"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怎么处理呢?"

很多时候,当我们看到孩子遇到了问题,本能反应是想方设法,无形中忽视了孩子自身在事件中的责任意识。

每次两个孩子起冲突,我都会问问他们:

"那怎么办才好呢?"

这些对话是不会打死结的,也是孩子之间诉求的真实呈现,帮助孩子在觉察后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

有时候,孩子自行解决问题的方式,往往会超出成人的预想。比如我家两个孩子就争夺玩具这件事情,自行讨论过的解决办法,最起码有以下7种:

1.哥哥拿旧玩具"收买"弟弟的新玩具;

2.哥哥和弟弟一起把玩具"回收"(都不玩了);

3.突然变成了一场假装游戏,孩子们成了玩具车的车主;

4.弟弟躲在床底下装小精灵(因为我们之前说过,小精灵有魔力,就是把东西变不见了),告诉哥哥"车不见啦,车不见啦";

5.两个孩子玩起了猜拳,最后决定玩具的归属权;

6.大家作罢,决定轮流玩玩具;

7.直接交换,并且用沙漏来设定时间……

这些方法,我亲眼目睹过,并默默记录下来。

当孩子们求助或者想不到的时候,我都会提醒他们,"你们之间自行解决过哦,不妨再想想"

很多时候,问题的价值并不在于结果本身,而是过程。要知道,当孩子明白自己的字词、语句和做法可以影响他人和环境的时候,恰恰是最好的掌控力习得来源。


我们总在说,很想把孩子养育成一个成年人,能够掌控好自己的人生。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又往往保护着孩子到远离人生的地步。

很多时候,真的是不自知就入了坑。我们满心关怀,却不确定如何使劲,才是对的。

但学龄前,其实是每一个上岗任职的父母最低成本的试错期。谁都是第一次当父母,所有事情都需要不断学习。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每个父母的状况都不同,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持最大的真诚,时刻保持觉醒和反思的状态。

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孩子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犯自己可能会犯的错误,最后找到自己的责任和位置,这样子孩子才能更容易去搞清楚,到底他想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做哪些事情能让自己充满热情。

我们应该是孩子勇气的力量,是孩子真实的源泉,更是孩子的根和翅膀。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萌芽研究所BUD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劳动纠纷之双倍工资赔偿|实习律师手记

作为一个刚刚进入律师这个修罗场的萌新,每次能够亲身接触一些案子的时候我都是异常兴奋的,相信每一个新手都会有我这样的体验,尤其是自己独立负责的案子,案子虽小,五脏俱全,案子的每一个小小的进展都能够牵引自己的神经,或兴奋,或紧张,或沮丧,也开始慢慢体会到了前人所说的"理论和实践的差距"。


我接触的第一个案子是朋友小P的劳动纠纷,和小P吃火锅的时候小P提到近期被公司派去听了一个普法讲座,主讲人提到了劳动合同以及社会保险等法律知识,回到公司后老板说,小P啊,讲座讲什么了,给大家说说,让大家学习学习,提高下法律意识。


小P心想:

我该不该告诉老板讲座讲了不签劳动合同要给双倍工资;

我该不该告诉老板讲座讲了用人单位要给员工上五险一金;

我该不该听老板的话给员工普普法,告诉他们公司应该从第二个月开始给员工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当然小P还是机智的(毕竟是我的朋友),小P选择了闷声发大财,来问了问我这个具备基本法律素养的准律师,小P说他近期有辞职的打算,我告诉他如果后期想要双倍工资赔偿,现在注意保留证据,于是小P在准备辞职的时候准备了充足的证据足以证明他在公司上班的事实。


劳社部发【2005】12号: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在办理了离职手续后,小P毫不留情地将公司起诉到了劳动仲裁委员会。


公司在接到仲裁委电话的时候也是吃了一惊,表示愿意私下进行调解,于是小P在仲裁委签了一份表示愿意接受调解的文件,打算与公司先调解看看,当时公司约了小P去公司面谈。


小P妈妈在得知小P竟然把前东家告上法庭的时候担心地说,要不算了吧,人家公司会不会找你麻烦回头报复啊?


小P嘴上说着没事,却还是怂怂地带了一个朋友一起去公司谈,我当时因为有工作在身只能通过法律为可爱的小P提供心理支持。像小P这样的案子事实没有问题(证据足够),法律适用没有问题,基本就是一告一个准了,拿到赔偿只是时间问题。


公司与小P的调解相当顺利。谈判结束后,小P开心地和我说公司将其请求的赔偿金额一次性全部支付给他了。

我猜老板心里肯定在后悔为什么当初要让小P去听那个法律讲座。此处应有狗头。


明明拿到赔偿的不是我,我却比小P还开心。第一次提供法律咨询的案子就这样顺利地结束了。其实都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接触案子,不过这对于半年前司法考试成绩还未公布的我已经是极大的鼓舞了。我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充满了期待,渴望着在不久的将来能够真正地去接触案子。




于是没过多久我又为自己揽来了第二份劳动纠纷的案子……

同样是索要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赔偿。但这次却没那么容易。


彼时司法考试刚刚公布,得知通过考试的我总是心血来潮地拉着一个人给ta普法,讲讲民法的意思自治和刑法的罪刑法定,喂喂喂,别走啊,给你讲点干货嘛,劳动法需不需要了解一下啊?不要钱哦。


终于我成功吸引了美女小D的注意力,小D弱弱地提了一下她的上一份工作,在美容院工作五个月,未签劳动合同,没有签到,没有工牌,没有工资流水,发工资通过微信转账和支付宝转账,无备注,无聊天记录(在离职之后小D便删去了同事和老板的微信),证明转账即工资的难度也不小。


我沉思了一下,说,没事,拿来搞一搞嘛,给我练练手。嘻嘻嘻


我整理了一下索赔金额,一万出头,帮小D写了一份起诉书,粗略整理了一下证据:


小D共发过四次工资,三次通过微信,一次通过支付宝,支付宝转账可以点击账单详情里的"申请电子回单"(如下图)

申请后支付宝会发一封邮件到你的邮箱里(具体页面如下图所示)

现在支付宝都是实名认证的,通过帐号认定是某个人并不难,此外,"摘要"会显示当时转账时添加的备注,具有极大证明力,然而我可爱的朋友小D当时发工资时老板没有写备注,不像人精小P,即使通过微信支付宝转账也会问一句,这是这个月的工资吗?只要对方说一句"是的",这个证据的证明力就高了很多。


「敲黑板,划重点,一定要注意保留证据,如最开始面试的时候公司发的邀请面试的邮件,填的各种文件,工作之后的签到表,转账记录,聊天记录,工牌等等,重要的电话记得录音。」


微信转账只能截图打印出来,没有支付宝转账的证明力高。当然也可以进行公证,但是公证花费较高。一般微信通过本人手机号注册,能够证明手机号的持有者再进行公证,也是可以证明待证事实的。


其余证据还有工作时的合照和视频,支付宝聊天记录,后续起诉后公司一工作人员还给小D打了一个电话进行沟通,我提醒小D进行录音并将证据固定下来了。


以上就是所有证据了。看着这些证据,我心里有点虚,如果对方请一个律师将这些证据一一驳回,这个案子还真的很难打。但是,我猜,我估计,我预测对方不会请律师,甚至大概率会自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八条: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但涉及身分关系的案件除外。

对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事实,另一方当事人既未表示承认也未否认,经审判人员充分说明并询问后,其仍不明确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视为对该项事实的承认。


如果对方自认,我们就不需要证明小D与其劳动关系的存在了,只需证明每个月的工资数额。虽然微信截图证明力不高,但结合其他证据,我觉得胜算还是不小的,即使无法证明每个月的实发工资,至少也可以按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来算。


那么,就开始吧。


我和小D到了市区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才知小D的前用人单位的登记地和营业地都在龙泉驿区,不在该劳动仲裁委员会的管辖范围内(吃一堑长一智,下次立案前应该查清楚,查不清楚也应该先打电话进行沟通询问),路途遥远,小D决定下次回家时再顺路提交起诉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后来小D去提交起诉状的时候,本以为会很顺利,没想到刚去就碰了壁,小D给我打电话说对方告知她的材料不符合受理条件,我说然后呢,她说然后我就给你打电话了,我默默地说了句你怎么那么怂,让她把电话给立案庭的人,我问一下。


  • 请问哪里不符合受理条件呢?
  • 这个请求补缴社保和公积金不归我们管啊。
  • 好,那把那条删了吧,我们不要了。可以了吗?
  • 你这个证据不足以证明有劳动关系的存在啊?

我内心默默地翻了个白眼,心想,证据够不够不是开庭审理的范畴吗?还没立案你和我说证据不够?现在不是立案登记制吗?

  • 好的,那你给我开一个不予立案受理通知书吧。

然后对方沉默了良久。。。


时间长到我以为是我这边信号不好听不到对方说话。


后来小D告诉我,那个人接电话的时候脸特别臭,说你真应该看看他没说话那段时间的表情。嗯,不管怎么样,材料总算交上去了。


过了几日,小D拿到了不予立案受理通知书,仲裁不予受理,可以直接去法院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去法院顺利立了案,交了费,耐心等待开庭。


第一次开庭时我已经回到天津,没办法陪小D去处理后续,只能提供远程不靠谱指导。小D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到法院时法官告知没通知到对方,今天开不了庭了。。。


是忘记寄传票了,还是寄了没寄到?算了算了,只好等下次了。


没有实战经验的我又学到一个技能,勤打电话少跑腿,尤其是路途遥远的情况,一定要先打电话确认,然后再去。


咻,时间到了下次开庭,这次通知到了,然而对方没来,法官给他打电话:


  • 哎呦,我记错时间了,我现在不在成都啊,回不来啊,这样吧,我们先调解调解吧。


传票上写得明明白白,说记错时间确定不是在逗我玩?


拖延战术是吧。可以的。


还好过了几日被告给小D打电话沟通赔偿事宜,同意赔偿五千块钱,小D再三思考之后决定接受这个赔偿。


于是,这个案子也以调解告终。

标的虽小,意义重大。算是自己经手的第一个案子,从拉案源到后续仲裁,诉讼,调解,即便只有五千块钱,也是成就感满满。



后续一点叨逼叨:

写文章呢,出于两个原因。一是整理思路,记录办案过程,提高自己写文章的逻辑能力。二是进行微不足道的普法,希望有类似经历的朋友能够通过这篇文章学到一点法律以保护自己的权利。


劳动法内容细且杂,作为劳动者的我们要手握法律这门兵器,不用则已,用则惊人。在碰到被资本家坑的时候,不至于只能依靠信访,静坐去请求政府出面。

双倍工资只是很小的一部知识,除此以外,经济补偿金,工伤赔偿,五险一金等知识,后续有机会再写。


——来自一个想想个slogan但是想不出来的小可爱。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李小妹妹妹妹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科研之余,参加中科院公众科学日的筹备和志愿者工作是怎样的体验?



上面那位老师提到的,井盖进化论。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张华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3 个回答,查看全部。

睡前忍不住吃东西,我是夜食癖么?


昨晚我洗漱完躺到床上,一边捏着自己肚子上的肉,一边仇恨着自己,吃下了一包猪肉脯。每天我都咬牙切齿地想这一定是最后一次我在睡前吃东西,明天开始我宁可早点起来吃,也不要睡前吃这些东西。——请告诉我我是不是一个人?

有趣的是,我们都知道早上多食,晚上少食的道理,也明知道夜间进食是不健康的,却仍然控制不住自己这样的行为。有时我们是真的饿了,更多的时候,我们也说不上来为什么,但不在晚上吃点什么,似乎就做不下去事情,或是睡不安稳觉。

那么是什么让我们想要在夜间吃东西呢?

夜食癖真的是一种病

长期的夜间进食,无论是习惯性在夜间吃零食,还是白天节食而晚间进行卡路里补偿,都可能诱发一种进食障碍——夜食癖(Night-Eating Syndrome, NES)。但不是每个爱在晚上吃东西的人都有这种病

夜食癖在DSM-5中属于进食障碍的一种,调查显示,人群中有1-2%的人患有夜食癖,而过于肥胖的人中,10%都患有夜食癖。

夜食癖指的是反复出现的夜间饮食过量。它与暴食症经常共病,但与暴食症的区别在于,夜食癖患者会表现出在夜间有大量不必要的进食,或不能控制自己地在夜间进食。他们往往会在晚饭后吃过多的食物(往往是高热量、不健康的食物),特别是会在夜间入睡后还会醒来继续进食,即使完全不觉得饿

夜食癖患者不仅会在晚间进食,可能还会在清晨有厌食、失眠等症状。他们的症状与患者的作息时间或当地人们的进食时间习惯无关。换句话说,即使在每天下午五点吃饭、八点上床睡觉的情况下,夜食癖患者仍然会在夜间醒来,到厨房找东西吃,而且可能会吃下和晚饭差不多量的食物。

区别于通常意义上的夜间进食,对于患有夜食癖的人们来说,夜间进食并不是令人愉悦的,而是会让他们感到痛苦万分,容易引发低自尊及抑郁症状,严重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及社会功能。通常,患者会对自己夜间进食的情况有觉察,并且感觉没有办法控制自己夜间进食的行为,或因此而感到羞愧、有罪责感。

关于夜食癖的成因目前没有定论,去年发表在Cell Reports上的一篇论文称,夜间进食与基因有一定关系——有一些人生来就比较爱在夜间吃东西。

在本文的一开始,如果你怀疑自己不是偶尔的夜间进食,或是生活作息导致饮食习惯的暂时改变,而是得了夜食癖,建议及时寻求专业精神科医生的帮助。

夜间进食是上古遗传的本能

晚上想吃更多的东西,也许是我们身体的本能。哈佛大学Frank Sheer等人的实验证明,我们天生的昼夜节律就决定了每天晚上是我们最饿的时候。

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s)就像是我们体内的一个时钟。在Frank Sheer的实验中,12名健康的、非肥胖的成年男性在昏暗的实验室环境中生活了13天,每天睡眠充足,并且每隔4小时吃同样的、适量卡路里的食物。在饮食被完全规范化的情况下,这些被试最饿的时候还是晚上:饥饿的高峰期在晚上8点,低谷期则在早晨8点。并且,比起在白天时,在晚上,被试对于甜的、咸的及淀粉类的食物有更多的渴求。

这项实验的合作者、俄勒冈职业健康研究中心的Steven Shea认为,可以从进化的角度来解释这一研究结果

对于我们的祖先而言,食物是稀有资源,他们不知道今天吃完一餐之后,明天会不会有下一餐,所以对生存最为有利的做法就是在晚间尽可能吃更多的食物,让食物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和糖原以储存能量,这样,一旦第二天没有及时找到食物,身体也有足够供给日常活动的能量。

夜间进食是"吃不饱"的,会让你越吃越多

最新的一项研究则表明,对于我们的大脑而言,夜间进食比白天进食更难令人有饱腹感,因此,我们会倾向于在夜间吃得更多。

Travis Masterson教授发现,白天和夜间相比,同样的食物能够带来的满足感有区别。研究发现,同样的食物在夜间较少能激发我们大脑中通知"吃饱了好满足"的区域。因此,在夜里,无论是看到高卡路里还是低卡路里的食物,相较于白天时,我们都不容易觉得"够了"。因为我们的大脑在夜间更不容易被我们吃到的食物满足,这让我们主观上感觉自己没有吃够,继而去吃更多的食物

也是因此,肥胖问题专家Edward Saltzman指出,夜间进食更有可能带来一些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当我们习惯了在晚上进食,就会越吃越多。




夜间进食是你在消化一整天的情绪

人们在夜间进食,很多时候是为了缓解在一天之中受到的情绪影响,以此来分散注意力,或是试图让自己感到愉快。

已有多项研究证明消极情绪和吃不健康的食物的关系,这叫做安慰性进食(comfort eating)。不过,比起白天进食,夜间进食更容易让人们形成情绪化进食的习惯。也就是说,习惯晚上吃东西的你,更容易形成心情不好就要吃东西的压力处理方式。

(关于情绪化进食,可点击查看KY往期文章 食物与情绪

如果想在夜间停止进食,最根本的办法还是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把睡觉和起床的时间前移。因为在我们清醒时,人体的本能决定了我们需要每隔4-5小时进食一次。熬夜党如果在凌晨两三点左右甚至更晚才去睡觉,晚饭过去4-5小时之后就很难拒绝夜宵了。

此外,如果真的晚睡,又觉得很饿,建议选择接近正餐的食物,而非垃圾食品。我们很容易想当然地以为,夜间吃点零食垫垫肚子,就不会一次吃太多。但这些食物往往高糖、高脂,有些调味剂还会让你不知不觉越吃越多。比较健康的做法是,准备一顿类似"迷你正餐"的夜宵,比如少量的米饭配炒菜,小份的青菜煮面加一只荷包蛋,半份三明治、低脂酸奶配全谷物麦片等。一来它是定量的,不会像零食那样不知不觉吃很多;二来正餐的营养一般比较均衡,含有较多蛋白质,会比较容易饱腹,也会有助于我们在夜间保持清醒。

书上说在每次夜间进食前,要提醒自己:这些食物能够让你得到一时的满足,但并不能真的改善你的情绪,只会让体重刹不住车。写完了这篇文章,我打算从今晚开始践行上述建议。你们猜,我一会儿会不会吃东西?

Orz.



References: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5. (5th ed.). (2013).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Garaulet, M., Gómez-Abellán, P., Alburquerque-Béjar, J., Lee, Y., Ordovás, J., & Scheer, F. (2013). Timing of food intake predicts weight loss effectiven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37, 624-624.
Glatter, R. (2014, February 24). Night eating syndrome: A warning sign? Retrieved December 6, 2015, from forbes.com/sites/robert
MITMedical. (n.d.). Late-night eating.
Magee, E. (2005, December 13). Put the brakes on nighttime overeating. Retrieved December 6, 2015, from webmd.com/diet/put-the-
Masterson, T., Kirwan, C., Davidson, L., & Lecheminant, J. (2015). Neural reactivity to visual food stimuli is reduced in some areas of the brain during evening hours compared to morning hours: An fMRI study in women. Brain Imaging and Behavior.
Gluck M. E., Venti C. A., Salbe A. D., Krakoff J. (2008) Nighttime eating: Commonly observed and related to weight gain in an inpatient food intake study. Am J Clin Nutr. 88., 900-905.
Scheer, F., Morris, C., & Shea, S. (2013). The internal circadian clock increases hunger and appetite in the evening independent of food intake and other behaviors. Obesity, 21, 421-423.
Van Allen, J. (2015, August 24). Why eating late at night may be particularly bad for you and your diet. Retrieved December 6, 2015, from washingtonpost.com/nati
Zawilska, J., Santorek-Strumiłło, E., & Kuna, P. (2010). Nighttime eating disorders -- Clinical symptoms and treatment. Przegl Lek, 67, 536-540.

KY作者 / 陈紫嫣 香港科技大学

编辑 / KY主创们


想更有针对性地解决拖延症、提升自我管理能力,请关注KY心理课:【KnowYourself】KnowYourself, 宇宙中最酷的泛心理学社区,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喜欢。-跟谁学官网

点击查看过往高赞回答:

年轻人千万别碰哪些东西?

有哪些看似聪明,实则很傻的行为?

有哪些看似很傻,实则聪明的行为?

为什么有些人恋爱中感到不合适,就分手?

是不是文化程度越低的女孩,越把希望寄托于嫁人,而不是自己努力?

点击查看相关微信文章:

睡前忍不住吃东西,我是夜食癖么?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KnowYourself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