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点、条纹、格子图案是谁设计的,怎么流行起来的?

你卡要扒的是今年爆红again的元素——波点。




老实说波点不是啥新鲜的时髦元素了

但它从诞生发展到现在,历经了几百年的变迁

依然能坚挺地站立在大众面前不说

在每个时代还能发展其独特的风貌


这种优秀就让人动容

是什么让波点经久不衰呢?

欢迎和我一同走进——波点的前世今生



波点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欧洲的中世纪时期了,但当时波点的名声有一点令人担忧,不受欢迎就算了,甚至成为大家厌恶的存在。

因为波点这种密集的圆形,很容易让当时的人联想起肆虐的麻疹、疔疮等恶心的皮肤病。


不过后来医疗水平慢慢提升,商业也不断发展。到了文艺复兴中后期的时候,波点以一种我不能理解的方式开始逐渐受到法国女性的欢迎,它让自己作为一种美!容!手!法!来努力改善名声。

这就像今天有些小姐姐为了更加迷人,喜欢在眼睛旁边画一颗泪痣。法国女人把修剪成圆形的小布块贴在脸上以遮盖瑕疵(大概是痘痘贴的雏形吧哈哈



她们还给这一行为取了个莫名其妙的名字——「小苍蝇」,把肩负遮瑕重担的波点比喻成小苍蝇,那个时候的波点一定会深夜在化妆盒里流两行清泪吧。

当然这些故事都只是波点登上历史舞台的前奏,一直到19世纪中期,纺织技术发展得很给力,一些中欧民族也开始前往美洲大陆打造美国梦。这正是因为他们的贡献,"Polka"一词终于正式加在了"Dot"的前面,形成了今天我们熟知的「波尔卡圆点」印花纹路。(鼓掌!!)


那么Polka这个词到底是个啥意思呢?其实它指的是一种中欧流行的欢快舞蹈,友好的中欧人民很乐意传播文化的种子,把它带到美国后,超级受当地人民的欢迎。


大家开始争相模仿Polka舞者的服饰穿着,最后索性就以PolkaDot来命名跳舞时所穿的民族服饰上的波点纹路了。


从那一刻开始,波点迅速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之中并成为了时装史上重要的一部分。

波点的个人奋斗史真的是可歌可泣,起初翻身后的波点作为传统女式泳装的理想布料,只是在海滩上超级受欢迎。但到了19世纪后期,孜孜不倦努力着的波点已经慢慢出现在各种日常服装及礼服上了。



紧接着20世纪的来临,让服装样式越来越多的同时,波点也有了更大的人生规划——做时装界的大佬。果不其然,在这个世纪里,波点不断进取不断奋斗,最后造成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越了时装的范畴。

人生就是这样,有了努力,运气也会来帮助你。波点在打造带有自己风格的时尚偶像的路上,不可谓不幸运。历史上第一个波点装偶像不是个真实的人,是迪士尼童话故事中米奇的女朋友米妮小姐。


928年的时候,华特·迪士尼先生在设计米奇伴侣的时候绞尽脑汁,在米妮的服装上尝试了条纹、格子甚至编织等纹路,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直到有一天,他不小心把墨水滴到了草稿上,才意识到波点的时尚,于是我们有了今天红裙白波点的米妮。


托米妮小仙女的福,全世界的孩子从小就感受到了波点的魅力。遥望童年,我还记得在生日、节日上女孩子们都会争相模仿米妮的穿着,时髦偶像的魅力可见一斑!


米妮诞生后的1930年代是波点的第一个高峰。当时流行用雪纺和丝绸做衣服,大家都迷恋柔软的触感,为了与此相搭配,波点极其实务,变得小而讲究,一般都是以黑色、藏青或红色为主。



1933年VOGUE上的这张波点套装照,至今看起来都像个时尚大佬。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到了1940年代,波点沦落成了保守、过时的象征。好在也是有人记得它,40年代的经典电影《魂断蓝桥》,费雯·丽饰演的芭蕾舞女演员,一袭轻盈的波点长裙让英俊的英国上尉军官为她陷入爱河的一幕,估计是波点捱过低谷期的少许慰藉了。


50年代,波点卷土重来,再次袭卷时尚圈,并且一口气造就了20世纪波点的巅峰。

波点出现在各种各样的服饰之上,席卷各个领域,黑、白、粉红是当时最流行的波点颜色。



它也遇到了赏识它真正魅力的人——将波点元素运用得出神入化50年代的服装设计师。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Dior先生,他把波点与NewLook精神相结合,把波点散播于豪门巨贾之间,赋予了波点优雅的印记,这些照片美得我哟,又一次肝儿颤~



明星们也对波点情有独钟。

在电影《七年之痒》中,波点泳衣覆盖了玛丽莲·梦露傲人的身材。


赫本在她的经典电影《龙凤配》中也贡献了波点的经典造型,高腰的波点连衣裙内搭黑色圆领打底衫,高贵优雅。


在她的日常造型中波点也是多次出现。

与此同时,50年代的各种时尚杂志的封面也充斥着波点元素。

这张BAZAAR 1952年的封面恐怕密集恐惧症患者看了会睡不着觉吧。


到了60年代,波点继续大行其道,甚至成为了波普文化的核心元素

世界著名的波点女王草间弥生就是在这个时期被人们所熟知,随后这个古怪的奶奶用半个世纪的波点艺术创作影响了整个世界。她曾霸气地说:地球也不过只是百万个圆点中的一个。


草间弥生10岁左右就开始运用非对称的袖半身红半身白的毛衣装饰自己,圆点和她的精神病一样,成为这位艺术家身上最深的印记。



紧接着,欧普艺术在西欧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出现了,这是一种新的强调令人眩晕的艺术效果的风格流派。条纹、方块等几何形状是这个流派的代表元素,而波点也恰好被融入了这股主要潮流,成为"摩登派"的主要元素之一。


60年代摩登派穿着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摇摆伦敦"的设计师Mary Quant,他突破性地把鲜艳的撞色用在波点上,并印在迷你裙、裤袜、鞋子甚至帽子上。蓝黄、绿红的波点配色在当时可是惊世骇俗了。


之后时尚的轮回又转到了不知道哪里,70年代的波点再次变得不温不火,不过也依旧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缓慢扩散。

但我们都知道,80年代时尚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复古风潮的影响,于是50年代的经典再次流行了起来。

想必这个时候波点已经看开:时尚特么就是个轮回!在辉煌的时候尽情绚烂吧!于是,粉红与黑、黑与白的波点组合高调地出现在了高垫肩的西装与紧身裤上。


8090年代的电影中波点也成了常驻客。《风月俏佳人》中,麻雀变凤凰的茱莉亚罗伯茨的一身白点棕色底连衣裙,就给我们描绘了波点在那个时代的风情,成为了一代人心中的经典。


这个时期的代表设计师是Carolina Herrera,她把波点大量用在她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这段时间中的设计之中,令当时的金融新贵们了解了美式奢华波点的魅力。



当然,她的品牌至今依旧非常喜爱波点元素。她甚至有四款香水是用波点纹作为包装。



另一个在这个时期开始为人所知的人物就是朋克教母Vivienne Westwood(西太后),她把波点带到了伦敦的街头,把不羁的朋克摇滚精神融入波点当中。

而跨越两个世纪的热衷于波点的服装设计师还有我们都熟悉的川久保玲,她把波点大量地运用在她的解构服装哲学之中。

每一季波点都会出现在她的男女装系列当中,从排列规律的小圆点到变幻莫测的大圆点,也不知道是波点悄咪咪说的,还是川久保龄自己感悟到的,总之她的服装作品都在不遗余力地告知世人:波点的无限可能性。


与H&M合作时,她又选择波点作为主打款式,让波点在高街界又狠狠地火了一把。正确展示了真爱粉的顶级操作——让它火。


进入21世纪,许是知道在新人辈出的时尚圈真的不好混,波点的轮回于是更加繁密,每两三年又要在T台上来一次大爆发。

其中2011年的波点狂潮让我记忆犹新。在2011秋冬的Marc Jacobs秀场上,波点无论在材质、大小或色彩上都贯穿了Marc Jacobs的整个系列,再次逼死密集恐惧症患者。




还有Stella McCartney的秀场也让我印象深刻,整个系列都运用了大面积的波点,下面这几件波点短裙当时可是各大女星红毯的最爱哦。



而我们所在的2018,无疑又是波点的一次爆发。开年时热巴走的D&G大秀刷屏了朋友圈。


这个动图我看了180遍。


Jacquemus 2018春夏系列里面的两个波点look,也是超级有feel,两颊绯红的模特们顺着连廊缓缓走下的时候,充斥着阳光、海滩和性感的气息,看了就让人忍不住45度仰望天花板,想念自己在海岛度假时头顶的那片蓝天。


伦敦时装周2018秋冬Erdem秀上的模特们,则梳着20年代复古卷发,带着黑色和白色的薄纱圆点的面纱,穿着有珠饰、刺绣、亮片装饰的华服,为观众展现了一幅1920年代珠光宝气的画面。


还有Jason Wu 2018春夏系列,轻盈面料配合花朵、抽象图案和细波点的印花拼接,简单利落又不失个性,看秀场图就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春夏气息以及,肥要开始减起来了。



而Blumarine 2018春夏系列则像一个满怀诗意的梦了,激起我作诗的无限欲望。

啊,那一条条波点拼接蕾丝的仙女裙

轻盈的面料、飘逸的轮廓

简单的黑白

浪漫又性感。


还有大家熟知的Christian Dior 2018春夏高级定制的秀,也是运用了大量象征着超现实主义的黑白棋盘格和波点,艺术氛围和戏剧感都很足,让你分不清梦境与现实。


另外,Vivetta的2018秋冬系列也大量运用了波点、桃心、蝴蝶结元素,甜到极致,满满的少女梦幻感以及甜美的优雅,穿上大概也就16岁吧。


说了这么多,波点究竟有多厉害大家也知道了,那到底如何follow这一季的流行趋势,将波点融入到日常穿搭中呢?

相信波点的穿搭文大家也看了不少,所以我就不多废话了,直接给出几个简单的准则~

波点怎么选?


大 小

大波点给人的感觉更复古大方,而小波点则更秀气。






值得注意的是大波点视觉上有扩张感,对胸大的姑娘们不太友好!胸小的姑娘就follow your heart ,大小波点随意穿。

排 列

除了大小还有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波点的间距,形状和大小分布规则的波点会更好驾驭,不规则的波点穿得不好很容易迷之土气。这里我献上一句我的时尚准则:绝对不争土美一枝花。


颜 色

白底黑点的图案更有小清新温柔的感觉,适合身材比较苗条的姑娘们;黑底白波点的单品则比较大气性感,而且有个显瘦功能可以了解一下。


而彩色的波点则各有各的风情,我更建议大家选有些复古感的纯色,比如下图这种红、黄、蓝。


材 质

波点单品在面料方面主要是纺纱的和棉布面料为主,纺纱更具现代感,而棉布则更具有文艺感,根据自己的喜好风格选就可以啦~

波点怎么搭?


1、中性风平衡:波点本身女性气质很浓,这时需要牛仔、机车夹克、西装这类硬朗单品来平衡。

春夏我最建议的搭配就是牛仔单品,干净清爽。


秋冬则更适合用皮质单品来平衡波点的甜美。

2、波点其实还是属于比较显胖的纹路,所以最好还是将波点穿到你最瘦的部位,并遵循上波点下简洁,下波点上简洁的原则,要知道波点本身就够抢眼了!


3、一整身密密麻麻的波点只适合身材好到爆和非常自信的姑娘,一般人可是驾驭不了的哦。


彩蛋部分

当然关于波点的故事还没有讲完,看了上面的文章是不是觉得似乎只有女生才穿波点?

其实在历史的舞台上还有四位男功臣,根据他们在波点流行度的贡献度上,可以颁他们一个"四大波点天王"的称号,这四位洋气度爆表的男士可厉害坏了,分别把波点推广到了政治、音乐、艺术与体育四大领域,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第一位:英国首相丘吉尔,他在就任期间时常穿戴波点纹路的领结。

我也是搜图的时候才发现丘吉尔的波点领结,一直从头发茂密戴到秃顶越来越严重。一生的光荣事迹,都由脖子前的波点领结一起见证,绝对的深度波点控患者。

所以凭借他伟大的历史地位,波点已经成为了政界常见的一种装饰纹路。


英国首相布莱尔就时常佩戴波点纹领带

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更曾把波点纹带到了他的就职典礼上。

第二位:摇滚歌手Bob Dylan(鲍勃·迪伦),他把波点带入了摇滚文化之中。

从1960年代中期开始,他就迷上了波点衫,到1980年代,波点衫更成为了他演唱会的指定款式,从年轻穿到老,很深情很专一。

所以现在在很多摇滚歌手身上看到大面积的波点也不足为奇。

第三位:波普艺术家Roy Lichtenstein。

他恐怕是草间弥生之外最有名的波点大师,用波点作画,将漫画和广告相结合,把波点融入到美国的流行文化中。看名字你可能并不知道他是谁,但他的画,你绝对见过无数次。

第四个:环法自行车爬坡赛的冠军。


从1975年开始,环法自行车赛爬坡段的成绩最佳者,不仅会被冠以"山地之王"的名号,还会获得一件白底红点衫,从此波点在运动界也享有了崇高的地位。

好了到这里真的写完了

扒历史了解文化的过程中我对波点的喜爱度

也像房价一样持续走高

它可恬淡典雅,也可复古俏皮

虽然风格多变,但脾气甚好

与其他单品的兼容度极高!

总之夸他的话说不完

波点真的是无比神奇的存在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卡大人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9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哪些服装设计的作品是以经典名画做为灵感的?
怎么穿出日系风格?

骨头社和他们的骨气(上):原创动画的坚持

  Bones,这家被国内动画粉丝亲切地叫成"骨头社"的动画制作公司,在今年四月前后一共推出了三部动画,分别是与Netflix合作的《A.I.C.O. 化身》、樋口真嗣和冈田麿里一同创作《桧曾根与玛索丹》和漫画改编的《我的英雄学院》。在动画产量上,"骨头社"只能算是中游水平,但放眼日本动画公司内,骨头社的风格特征还是十分明显的——一个是坚持原创,一个是打戏的作画非常出众。

充满童趣的原创动画《桧曾根与玛索丹》

  关于"骨头社"这两大特点,我也将分为两篇文章,分别介绍骨头社的原创动画和其改编动画。当然,骨头社的作品无论是原创作品还是改编作品,打戏都是非常出色的。关于原创篇,我会着重以原创阵容和故事进行讲述;而在改编篇,我会着重讲下骨头社的"打"。

  首先,我们从骨头社的原创作品开始讲起。



有骨气的原创动画大厂

我用一只眼睛凝视昨天,一只眼睛遥望明天。
——《星际牛仔》

  如果要说骨头社的起源,我们可以追溯到比《机动战士高达》更早的作品,1977年播出的《超电磁侠波鲁吉斯V》。骨头社的前身正是创造出了《圣战士丹拜因》《重战机L-GAIM》《高达Z》《高达ZZ》和《魔神英雄传》等超级名作的日升二组。骨头社创始人和现任社长南雅彦在《机动武斗传G高达》的制作中担任制作人,这个职位也延续到了1998年的《星际牛仔》。

在《高达》所有动画中都特立独行的《高达G》正是出自日升二组之手

  《星际牛仔》诞生于1998年,我更愿意叫那个时间为"后EVA时代"。在《新世纪福音战士》这个旷古烁今的作品后,日本动画进入了创作高峰,有特色的动画作品百花齐放,其中的佼佼者就是《星际牛仔》。

  这部动画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男人、一个大叔、一个女人、一个小屁孩和一只柯基在太空遨游所经历的奇闻异事。菅野洋子的爵士乐配合上浩瀚的宇宙,无不透露出一股别样的格调。动画制作非常精良,经典台词一抓一大把,更重要是它所讲述有韵味的单元剧故事几乎各个经典。本作也取得了相当高的商业成就,卷均6万5的销量放眼整个日本动画都是佼佼者。

《星际牛仔》剧中的主角团队

  这部作品的内核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独立出来的骨头社对原创动画的创作理念——要卖力地作画、要有格调、要有情怀,还要不妥协,就像社长南雅彦关于"BONES"这个公司名字的解释一样——"要做有骨气的动画"。

《星际牛仔》出色的动作作画

  创作《星际牛仔》的这群动画师成为了骨头社最初的创业团队:制作人南雅彦、作画监督逢坂浩司和川元利浩从日升出来成立了骨头社;作品的作画核心"国宝"中村丰成为了骨头社现如今的招牌人物;伊藤嘉之、入江泰浩、大冢健等原画也保持着骨头社深入合作的状态,成为骨头社不少动画的中坚力量。

动画《白箱》neta的南雅彦社长

  在《星际牛仔》播出的16年后,南雅彦又找到了《星际牛仔》的监督渡边信一郎,一起又做出一部依旧有关宇宙、太空飞船和玩世不恭的赏金猎人的故事,它的名字叫《太空丹迪》。在《太空丹迪》播放的时候,有不少人把它当做《星际牛仔》的精神续作来看,不过就当时的反应来看,那些观众是失望的。

  与《星际牛仔》相对整体的剧情而言,《太空丹迪》的故事和风格更为"实验性"——每一话一个独立的监督、每一话一个完全独立的故事、每一话不同的作画风格。除了几个主要角色,你几乎看不到每一话之间的联系。

  而类似于平行世界的"单元剧",正是整个动画最为特别之处。就像人们想象中的宇宙一样,它的未知、它的多样给了作品极大的创作空间。第一话开场的生物链一样的"大鱼吃小鱼"、拉面回的独特拉面、汤浅政明和大平晋也非常风格化的"流体作画"、捏他《高达V》反派的机器人设计,和那些在观众心中荡起些许温存的浪漫故事,构成了区别于其他太空故事的另类体验。

  这部作品在阵容上也当属日本动画"老害"大集合,很多日本动画界有头有脸的原画师都通过渡边监督和南雅彦社长的人脉在本作发挥了一技之长,像"师匠"本田雄在第五话"出外靠朋友,宇宙皆有情"的出色作画(小女孩哭戏)博得了满堂喝彩,可谓是另一个"日本动画人博览会"(注:庵野秀明创立的KHARA所推出的动画企划)。

《太空丹迪》中大平晋也所负责的流体作画

  如果硬要从《星际牛仔》和《太空丹迪》找到共同点的话,那就是浪漫到死的文艺气质和动画人对动画深切的爱。而这些也是骨头社原创动画的特点——不随波逐流、特立独行、浪漫。国内网友更是把这个特点概括成一个字——"浪"。

从《东京地震8.0》,到《黑之契约者》系列和《无皇刃谭》,骨头社的原创动画们无不透露出一股"浪"的气质。


  它就像一个玩世不恭的中年男人,吊儿郎当地叼着一颗烟,为你讲述着他所经历的故事。至于这些故事,是他随口编造的也好,是他亲身经历的也罢,当他一开口,这些琐事根本无需纠结。毕竟"有趣",就够了。

骨头社的特质真的很像这个男人

  这些原创作品,有些在商业上经历了相当大的失败,甚至有网友开起了跟索尼一样"骨头社今天倒闭了吗"的玩笑。但骨头社依旧像块难啃的骨头一样,始终坚持着"浪",始终坚持着他们所认定的"骨气"。

  我也想,这也是"骨头社"之所以叫"Bones"的原因吧。



从日升承接下来的"萝卜魂"

不要哀求,学会争取,若是如此,终有所获。

——《交响诗篇》

  前文说到,骨头社的前身是日升二组。日升作为日本机器人动画的高产担当,骨头社自然也继承了这个"优良传统",出品了许多优秀的萝卜作品。

  骨头社第一个为人所熟知的作品——《翼神传说》正是一部"萝卜"动画。这部被后世冠以"EVA-like"的作品,让骨头社开始进入观众的视野。本作跟《EVA》一样,存在着大量"故弄玄虚"的名词、设定,像敌方的兵器都是以音乐名词作为代替,第一话出现的Allegretto,就是小快板的英文单词。

  动画中充斥了大量的意识流内容,这点对于观众来说并不是很友好。但作品出色的素质展现了骨头社极强的制作能力,作品的越到后来越加丰满的情感描写也让不少观众感动。可能这部作品相比于现在有点"古老",但在日本却相当受欢迎。其碟片销量在骨头社所有萝卜动画中排在第二,12000的销量也几乎保证了骨头社日后的运营。日本著名宅男论坛2CH对本作的讨论也是持续不断。

  而本作几乎奠定了骨头社所有萝卜片的基调,萝卜只是载体,真正重要的是其蕴含的感情以及所涉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翼神传说》TV版的动画结局令人怅然,但其所蕴含的些许温存却足够温暖。就像作品最后一话的标题一样:"遥远的彼方-Time Enough For Love-"——有足够的时间去追求爱。

意识流的《翼神传说》

  说到骨头社Boy meets girl的极致,莫过于《交响诗篇》了。个人认为,它就是千禧年后最浪漫的萝卜动画。

  主角萨斯顿是一个14岁梦想着成为"滑空手"的少年,而一架LFO(Light Finding Operation,本作萝卜的统称)从天而降打破了他原本的生活。这架LFO的驾驶员是个叫做"优莱卡"的女孩子,于是,"男孩遇到了女孩"的故事,开始了。

"于是少年遇到了少女"

  不得不说,骨头社在《交响诗篇》找到骨头社专属萝卜动画的制作方向,不再像《翼神传说》故弄玄虚,也不再跟着《EVA》的脚步前进。《交响诗篇》塑造了一个异常丰满的世界:科技与神学的交融、灾难与灭世的隐喻和异常复杂的阵营纠葛。就如它的名字也一样,像极了一首异常磅礴的交响乐。但它仅仅是作为书写一个男孩和女孩从相识、相知到相识的爱情故事,以及关于一个男孩到男人的成长故事的背景而已。

  这看似奢侈的内容分配,可是带来的震撼却是最大的。当二人经历了战争、分离,甚至是连彼此的种族都不一样的时候,还能够相拥着踩着滑板在天空中穿梭着、翱翔着,最浪漫的爱情也不过如此吧。骨头社用最为奢侈的世界塑造、最为浪漫的天空翱翔、极为精彩的萝卜战斗,却讲着内核最为朴素的故事,就像作品无时不刻在说的句子——"不要哀求,学会争取,若是如此,终有所获",简单直接王道,却也最为浪漫、最为触动人心。

他们在天空中牵手飞翔

  之后,便是《驭星者 闪亮的塔科特》,它在国内有个流传更广的名字,叫《银河美少年》。当宫野真守"不知廉耻"地喊一句"银河美少年"的时候,我们知道这场宇宙Drama开始了。《Darling in the FRANXX》的火爆让《银河美少年》再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主要是主角机体Tauburn有点像前者的主角机"鹤望兰",被网友戏称为"鹤望兰"的哥哥。

Tauburn和鹤望兰

  不同于《翼神传说》和《交响诗篇》偏正剧的剧情讲述方式,《银河美少年》透露出一股舞台剧式的Drama感:"银河美少年"这样在现在看来有点"羞耻"的台词、反派人物出击时用自拍式的"剪刀手"和一本正经地喊出的"绮罗星"、几乎一话击破一个反派的剧情设置、Tauburn耍着细剑时类似欧洲舞台剧中的贵族的架势、多女多男式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感情纠葛等。就动画的风格,这部作品像极了舞台剧。同样的,它也有舞台剧式的古典浪漫。

  神前晓所作曲的巫女歌一响起,就拉开了一对一萝卜对决的帷幕,就像中世纪的贵族和骑士们的决斗。机体们一招一式、一板一眼地对决,非常复古。剧中背景和人物关系错综复杂,甚至在人物动机上都没有过多考虑逻辑自洽的问题,相当任性,尽管我知道这严格意义算是缺点,但这个,依旧可以称得上"古典"。片中甚至还抛弃了当今世界主流的一夫一妻式的伦理观,直接出现"让剧中每个人都幸福就好了"如此简单粗暴的结局,也流露出一种极其复古式的浪漫。

于是他和他和她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对了,还有她

  我知道剧中的很多设定异常让人感觉到"胃痛",甚至不能理解。但这种几乎颠覆式的复古体验放眼整个日本动画,都未曾让我感受到。我一直坚信,今石洋之所监督的《斩服少女》中校园内各个社团的部长拥有不同的能力,就是受到了他所参与的《银河美少年》的启发。

  它是一部极其"自high"的作品,它也是一部相当浪漫的作品。

  我们可以看到,骨头社所创造的萝卜动画不同于日升等公司所创造的那种一板一眼式的作品,它们看起来有些"邪道"——它们的机体都是修长的人形,机械本身的厚重感不强;它们都不是很严肃;它们也没有像超级系作品那样令人热血喷张,但总有那个最直击心灵的感动。

"英姿飒爽"的骨头社专属萝卜

  骨头社的萝卜动画都是大背景下的小故事,它们都有各自的浪漫,包括我没有提到的《地球队长》。



骨头社的终极情怀——《超人幻想》

超人一定会有成对的邪恶,我是要打倒名为"你的邪恶"的超人。

——《超人幻想》

  《超人幻想》是一部披着"超人"和"超自然"外皮下的日本近现代历史,故事中"神化"年号就是对应着"昭和",故事中所有带时间的事件全部有真实原型。从"甲壳虫乐队日本演唱会 "到"冷战",从日本冬奥会再到日本早年的食品安全危机。你很难看到一部动画有如此大的现实叙事野心。

动画直接影射越战

  《超人幻想》,也是一部给日本动画、特摄历史的一部情书。动画致敬了大量日本早期的经典作品,《铁臂阿童木》《奥特曼》《哥斯拉》《魔神Z》《超级战队》等等不一而足。作品中大量的致敬元素,在国内"宅龄"再长的粉丝也很难一一辨别。你很难看到这样一部动画,融合了那么多的经典作品元素。

neta《铁臂阿童木》的角色

  《超人幻想》就是这么一部作品,它影射着历史,无论这段历史是光彩的,还是黑暗的,它无一丝避讳。该讽刺就讽刺,该刻薄就刻薄,该赞扬就赞扬,该歌颂就歌颂。它怀念当年的"黄金时代"——思想的不断碰撞、意识的逐渐启蒙、作品的花样迭出。它也讽刺当年的"黑暗时代"——被践踏的公民权利、被黑暗笼罩的国会、被威胁的国家安全。你看不到这部作品的态度,它究竟是缅怀,还是痛恨。他只是用一种浪漫的艺术形式来把那段历史揭开,就像硬币的正反面、就像光明和黑暗,它们都是真实发生的、真实存在的,就够了。

  我可以言之凿凿,这样的作品,真的只有骨头社能做。这家公司太"浪"了,"浪"到它会毫不顾忌作品所能带来的商业效应,只为表达观点、看法和情怀,他们早在《东京地震8.0》和《UN-GO》中就已经做过了;"浪"到所创作的动画作品很有可能会触碰到政治敏感(人体试验、美国对日本的控制),这部即使是在对文艺作品的宽容度极高的日本很有可能都会"撞线"的动画作品;"浪"到用一部作品讲述那段尘封已久、谁也不愿再提的历史,这段历史很有可能会刺激到国民可能已经愈合的伤疤。

  骨头社的"浪"更是浪漫。在《超人幻想》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到对英雄、超人憧憬的浪漫,对多元化的浪漫、对时代缅怀的浪漫。就像最后一话结尾,当孩子们拿起那些英雄的人偶,那英雄就永远存在——一种童趣的浪漫。

当孩子拿起英雄的人偶时,说明英雄一直都存在人们心中

  可能这也是它们叫"骨头社"的原因,他们这群骨头硬得要死,如果有想做的动画和题材,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制作,尽管它们大概率让金主的钱打水漂、很有可能费力不讨好。但是只要想做,那就做了。如果这点创作的自由度都没有,还谈什么"有骨气"?

  如果有人问我,哪部作品最能够反映出骨头社的气质,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出《超人幻想》这部作品。这也是《超人幻想》我一定要单独拿出来,成为这篇文章一大部分的原因。



多样的原创尝试

  在今年四月这个档期,骨头社一口气推出了两部原创作品,一个是Netflix所投资的《A.I.C.O.化身》,一个是讲述航空自卫队的《桧曾根与玛索丹》。这两部作品除了原创之外风马牛不相及,但这也能证明了骨头社能够驾驭不同题材、不同风格原创作品的能力。

  《A.I.C.O.化身》讲述的是设定严谨的科幻故事。2035年,人工生命体的研发出现问题,发生了"大爆炸",失控的人工生命体成为了"混沌",充斥在整个峡谷。而在大爆炸失去亲人的橘爱子遇到了转校生神崎雄哉,雄哉告知爱子其实她的母亲和弟弟都还活着,就在大爆炸的中心,还告诉了爱子,她正是解决大爆炸的核心。随后爱子与雄哉,以及护卫部队一起前往大爆炸中心。

《A.I.C.O.化身》的科幻设定在个人看来很严谨

  本作最值得称道的地方是剧情的编排和设计,本作从头到尾都是在"挖坑"和"填坑",但故事的完整性非常强。故事整体节奏非常快,并通过设置悬念吊足了观众胃口;而最后结尾的大型反转,揭露爱子和雄哉的真实身份时让人大呼过瘾。角色在动机方面也处理得非常饱满且合理。

  本作属于偏"硬科幻"的作品,因此在画面的风格上还是战斗上,处理方式都是偏真实的。或许这部作品在作画上,远没有骨头社其他天马行空的作品来得过瘾、来得有张力,并没有体现骨头社传统"能打"的优势,但在画面和故事的配合上,展现了骨头社足以驾驭该题材的实力。

结尾的故事不断地反转,非常过瘾

  总得来说,《A.I.C.O.化身》就剧情来说,不失为一部好作品;而本季骨头社第二部原创作品——《桧曾根与玛索丹》,则走在了另一个方向。

  《桧曾根与玛索丹》的创作阵容异常豪华,有Gonzo创始人樋口真嗣、日本动画界顶级剧作者冈田磨里和新晋动画导演小林宽。故事讲述的刚加入日本航空自卫队的甘粕桧曾根,在偶然的情况下当上了伪装成战斗机的龙的驾驶员,在桧曾根与龙之间,发生了相当多有趣的故事。

现实的生活,因为龙的存在变得更有趣了

  与《A.I.C.O.化身》用真实的手法展现未来的故事截然相反,《桧曾根与玛索丹》所选择的是用幻想的形式来体现现实的内容。故事发生在现在,无论是日本航空自卫队的飞机、军事基地,乃至角色的服装、建筑,无一例外地存在在这个世界上。但故事巧妙地加入了神话幻想的元素——"龙",让这样一个现实题材,充满了幻想的意味,这种违和感展现出了作品的独特魅力。

  而在人设和动画的风格上,骨头社很罕见地使用了吉卜力式的简单线条,并在作画上也效仿吉卜力"全动画"的风格,某些桥段的原画张数相当之充足。在这个肉眼可见,不出意外销量应该会"暴死"的动画里,骨头社果断地进行创新,也不得不佩服骨头社的魄力。

龙能变形成战斗机

  同样出色的是人物性格。主角甘粕桧曾根直率还略微有点读不懂空气的性格,为作品制造了相当多的笑料,经常脱口而出的大实话伤人伤己,也充分了制造了戏剧冲突。女二贝崎名绪则是大大咧咧的性格,随时可能找别人麻烦,她与甘粕桧曾根的互动可谓是剧中最大的亮点。而在动画第四话出现的三位"驭龙者",虽然稍显脸谱化,但也是各有各的特色。相信随着动画的播出,这些角色也肯定会丰满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甘粕桧曾根脱口而出的大实话像极了《吹响吧!上低音号》的女主角(性格糟糕的)黄前久美子,而黄前久美子的声优黑泽朋世正是女二贝崎名绪的声优,不知道黑泽朋世在面对与她之前配过的角色性格同样糟糕的角色,是作何感想。

性格糟糕的黄前……哦不,甘粕桧曾根

  总之,骨头社四月这两部原创动画,题材、风格、内容、氛围截然不同,展现出骨头社在原创动画领域中极强的驾驭能力。

  国内网友经常形容骨头社"浪"。这个极具我家乡特色的词汇想要表达的是,骨头社好不容易作品大卖,却又做出来个不叫座的作品,硬生生地看着自己赔钱。看着骨头社销量排行榜上大量的2000张销量以内的作品,确实觉得非常惋惜。过硬的作画实力、日升二组的出身、肉眼可见的大量资源,却创作了大量"暴死"作品。

  但或许,这就是骨头社,如一块硬骨头一样的动画公司。他们执拗地不会转弯,去做大量迎合市场的作品;他们心中有点身为动画人的偏执,总是在做自己喜欢的原创作品。他们还极其珍视原画师们个人风格,中村丰、金子秀一、三轮和宏、龟田祥伦、新井墩等等原画师都在各自作品中展现出独一无二的作画风格,这对多人写作的动画领域来说极为难得。

新井墩在《银河美少年》"海带"似的阴影,惊为天人


  骨头社,真就像创始人南雅彦的那句愿景——"要做有骨气的动画"一样,有种坚持原创、坚持做自己想做的动画的骨气。

来,有骨气地笑一个


骨头社和他们的骨气(上):原创动画的坚持 - vgtime.com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游戏时光VGtime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李立宏,宽厚的声音匠人

立宏的新书出版,要我写个推荐的序,我没犹豫就答应了。

看完书稿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本关于声音艺术的业务随笔,很严肃也很严谨,我读起来都要琢磨半天,显然没有资格写序。不过既然承诺了也不好变卦,于是我决定写一写我认识的李立宏这个人,毕竟我与他相识已经36年,算老朋友了。1982年,李立宏和我同时考入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他在播音系,我在电视系。


要说我上大学有点戏剧性。高考前,我所在的皖北小县城,很少人知道北京广播学院是干什么的,我从中学校园里张贴的无数高校招生简章里发现了这所学校,毕竟当时广播和电视在中国还是一个新奇的产业。不过对未知的世界,我从来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填报志愿时,我毫不犹豫地选了广播学院的的新闻编采和文艺编辑,并且阴差阳错地被电视新闻摄影专业录取。要知道这时候的我,别说摄影机,就是照相机我都没有摸过。


到北京后,我才发现与北京西北部众多而密集的高校不同,这个简称"广院"的高校,遗落在首都遥远的东郊,校门前是大片的菜地和一条从不见行船的运粮河。然而这丝毫没有妨碍广院的知名度,尤其是播音系,当时是全国高校中唯一有专业设置的,收音机里的很多声音,都来自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因此,办完报到手续,都没来得及与同宿舍室友混熟,我就打听播音专业的宿舍在哪里。得知就在隔壁,我立即虔诚地蹑手蹑脚过去,想看一看未来播音员何等尊容。


隔壁宿舍敞着门,录音机放着音乐,着实浪漫啊!一位个子不高的同学(后来知道这位同学叫张晓,日后的著名主播和陕西电视台领导)站在架子床边上,手扶着长条桌,目光炯炯地和我打着招呼:"朋友……"我激动地刚想接下句儿,他紧接着朗声道:"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 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 如果你已经忘记了的话,那么,你,听,吧!"天哪,我像被闪电击中,呆呆地焊在地上,任由黄河壶口瀑布般的声浪冲刷。


这一次突如其来而又字正腔圆的正面遭遇,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播音班的同学都有着无缝钢管一样均匀的漂亮声线,以及蒸汽机车一样澎湃的胸腔共鸣。上基础课的时候,我和他们一个大班,时常有"金属音"绕梁。回到宿舍,我们又是邻居,在公共水房光屁股冲凉时,也能感觉一边呻吟的"气泡声"。这些"金嗓子喉宝"们总是那样宽音大嗓,哪怕说及细微的生活琐事,也像话剧演员运丹田之气买包子那样浑厚。总之,播音班的同学和我们常人不一样。


不过也有例外,这个同学就是李立宏。


非常和善的李立宏


李立宏是北京人,很腼腆,也非常和善,黑边眼镜后面,藏着一对弯弯的、永远含笑的的眼睛。更重要的是,他说话永远慢条斯理,跟谁都聊得来,而且一点儿不咋呼,甚至说话还夹杂一些北京土著的习惯。所以,给大家的感觉更有亲和力,和我们摄影班这种"蓝领专业"关系也比较好,这非常难得。

为什么说难得?一般来说,在广院,摄影班与播音班关系比较微妙。这主要是性别原因,播音班女生比例高,而摄影班秃小子多。再者,摄影班要拍人像作业,可以堂而皇之到播音班女生宿舍找模特儿。所以很多播音班女生都会得到男性老师或是男同学的谆谆告诫,那就是珍爱生命远离摄影班。前两天我的校友师妹、央视主持人王梁还说起过当年播音面试的往事,招生老师早早给她打预防针:"到学校之后,摄影班的肯定会找你们拍照,你要小心,其实他们大部分时候都没装胶卷的哦。"哈哈。


虽然拍照片是艺术创作,但一来二去难免心生情愫,播音和摄影两个专业间总会传出一些佳话。不过佳话大都缘于异性相吸,立宏是为数不多的能和我们打成一片的男生。之所以有这么好的人缘,是和立宏温厚谦和的性格相关。同窗四年,我从来没有见过他和谁红过脸,也从来不抢什么风头,他爱聊天,喜欢倾听,但很少发表自己的看法。所以,有时候我也会觉得他没有个性,太"面",跟老太太似的。他听了,最多说一句"小黑子你大爷",或是呵呵一乐就过去了。


广院的宿舍楼,几乎每天清晨,我们都是被墙根儿的各种动静惊醒的,那是播音班在练声。推开窗户一看,嗯,这一拨儿是新闻和报纸摘要,那一拨儿是阅读与欣赏。他们对着墙壁,完美地复刻着广播里的声音,但又真真切切、声情并茂地活在我们身边,这种感觉奇妙极了,以至于其他专业的同学也都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很多绕口令儿,红凤凰粉凤凰扁担长板凳宽八百标兵奔北坡北边炮兵并排跑……


李立宏也是众多早起练声的学生之一。平心而论,在没有开始专业训练之前,立宏的"声音条件"不够出众,甚至和我们相差无几。他们班有几位,像王英光、李易、苏晓飞、赵赫等,嗓音里有人们难以抗拒的魅力。但日复一日的训练,到了毕业之前,立宏已经有了长足进步,专业课成绩在班里已经名列前茅。他的气息控制能力出色,词语文本呈现平实而厚重,绝无任何炫技的成分。更重要的是,他的声音处理,与咱们传承自战争年代的新闻播音有着明显的风格差异。


1986年左右,是我和立宏相处最多的一段时间。那一年,我们大学毕业,立宏留校在播音系任教,我则在电视系继续读硕士。我住四号楼研究生宿舍,他住相邻的三号楼教工宿舍。由于他的好人缘,很多毕业的同学回校,都会到他那里落脚,我也经常参与一起吃饭,吹牛。硕士第一年基础课,教师和课程设置几乎与本科一模一样,我有些无聊,有一天便找到李立宏:"我实在闲得难受,要么你教我播音吧。"


李立宏那时候正忙着和低年级的学妹恋爱,有一搭无一搭的就答应了。从吐字发声开始,没到一个月,他就发现我的声音太容易疲劳。"你干不了这行",立宏摊开双手。这件事让我很沮丧,不过后来播音系李刚教授也从专业角度证实,我变声期缺少保护,声带边缘破损严重,也就是说,生理条件决定我根本不可能像立宏一样靠器官吃饭,"声优之梦"就这么破碎了。


就这样错过的师徒


尽管和李立宏没有成为师徒,但我们已经是很好的朋友。我说话刻薄,经常拿他取笑。他性格温厚,怎么挤兑都不生气。那个阶段是他的事业的起步期,每周都有几天,一大早赶郊县公交车进城,满腔热忱地参与一些译制片的配音工作。今天在东单的儿艺,明天在万寿寺的总政,后天又到北太平庄的铁路党校……成天在录音棚里度日。我看着他每天能挣几十块钱,几乎是自己一个月的生活费,总是眼红地让他请客,去教工食堂吃小炒。吃饭时,又会叫他"棚虫儿",嘲笑他担任的角色都是影视剧中不见经传的人物,路人甲、匪兵乙什么的。立宏总是呵呵,说不过是糊口啦。

上世纪八十年代,大量国外影视作品被翻译成中文。李立宏认为,那是译制片的黄金时代,也是他事业延展最重要的时间节点。海量的片源、密集的工作、一批造诣颇深的专业演员和以央视的吴珊导演为代表的严谨的译制队伍,让他从一名播音学徒逐渐走上了声音艺术工作者的道路。与此同时,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类型的电影、电视剧、动画片,丰富的样式以及背后差异性文化,又让他惊喜地发现了自己声音的可塑性,并拓宽了对不同题材影片的声音驾驭能力。


美国作家格拉威尔有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之说,他认为,一万小时的训练,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密集的、连续多年的译制片配音工作,让李立宏开始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工作中的李立宏


立宏的记忆里,他进入声音状态的第一个角色叫沃尔特,一位石油富商,他是央视翻译的美剧《豪门恩怨》中的一个人物。立宏很喜欢这个老头儿不屈不挠的个性,然而就在他渐入佳境酝酿感情准备爆发的时候,这部超级漫长的肥皂剧出了一点bug——可能是饰演沃尔特的演员与摄制组的纠纷,导致这个角色在剧中突然消失,而且没有任何交代!这情形,就像电影里的尴尬桥段:瘦小苦主在游泳池边刚搭讪了一位美女,脚边平静的水面突然冒出了她八块腹肌的壮汉男友……当然,今天立宏回忆起这个出师未捷无疾而终的角色,叙述中更多带着无厘头的喜感,但我知道,当初他应该是倾注了心血的。


好在这之后,李立宏也因为沃尔特得到了更多行业内人士的认可,越来越多的机会摆在他面前,无论是施瓦辛格还是周润发的电影,无论是小熊维尼还是加菲猫,都有他的声音存在。尤其是他在《哆啦A梦》中塑造的大雄,几乎是国内一代儿童的集体记忆。我们外语系留校的一个同学,有个漂亮的女儿叫双双,三、四岁的双双一听李立宏说话就出神儿,她总说自己最大的梦想,就是长大了嫁给大雄,当然这是玩笑了。


时间像流水一样。到了九十年代中期,立宏和同班同学李易已经是北京配音圈儿里响当当的人物了。他们的配音业务也从译制片,扩展到电视剧、广告、专题片和纪录片。当时我已经在央视工作了五、六年,一直拍纪录片,当我苦哈哈地从大山里拍片出来,体重只剩下54公斤,却发现李立宏和李易都已经胖成了加菲猫的样子,生活太好了吧?而且,他居然已经有了自己的汽车!见我心理不平衡,立宏笑着说,你只看见贼吃肉没看见贼挨打啊。


这里必须说一下李易。在李立宏声音之旅的路途上,李易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人之一。大学毕业后,李易分配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组,他苍凉冷峻的声线有着极高的辨识度,加上组织能力强,人又聪明,让他很快成为配音界的领军人物。李立宏最初的许多译制片配音,都是同学李易接活儿,俩人一起去做。他们的关系,就像他们日后在《加菲猫》中分别演绎的角色,李易是乔恩,立宏是加菲猫。立宏说他特别喜欢加菲,这只猫很像生活里的自己,有点慵懒,能吃能睡,而且有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但很幸运,他遇到了乔恩。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2013年李易罹病辞世,立宏会那么悲恸了。他回忆起刚入行时,和李易后半夜从棚里出来,冬夜大雾,一人一辆自行车,用声音相互提醒,费了两个多小时才回到广院的情形。立宏在文章里写道:"回想我们一起走过的路,一起上课,一起练声,一起配音,一起发福……无奈,没能一起变老。" 李易去世后,立宏调整了很长时间。从某种程度上说,李易不仅是他的兄弟和搭档,也是他和这个陌生世界打交道的钥匙。


李立宏热爱自己的事业,但他并不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相反,与身处的社会或者江湖,总有很多隔膜。生活里他很少用微信,甚至因为职业原因也很少接手机,嫌烦。记得有一年遇见他,我打趣道,"别的同学都评了正教授了哦,你怎么还是个讲师啊?"他想了想,慢吞吞地反驳说:"你也差不多啊,到现在还是个副科级不是?"我想了想还真是,骨子里我和立宏是一类人,面对一些不公待遇更多选择忍气吞声,自恃可以靠手艺吃饭,不太愿意摧眉折腰。


不过遗憾的是,相当长的时间我和立宏都没有在工作上合作过。偶尔在央视的配音间见他,我都会开玩笑说,下一次你降降价,让我折磨一下你。尽管他已经是国内一线声优,但在我眼里他依旧是我要好的同学,是那种逆来顺受,从来不抱怨,然后总会温吞吞准点到来的人。2012年,做《舌尖上的中国》,我和团队决定用李立宏配旁白。但正是这次的合作,让我认识到了李立宏的另一面。


纪录片解说,国内许多老师的方法是,依赖自己良好的声音条件,很职业地把声音机械均匀地录在一条磁带或硬盘上,由剪辑师自己去剪。这种方法,对那些解说词为主导的纪录片是可行的,但我不喜欢。所以配音前我跟立宏说,这次的片子是拍出来而不是写出来的,希望你对着画面解说。李立宏非常吃惊,说自己的解说生涯里,"从来没有不看画面配过一次音。"我将信将疑:"现在还有这么认真的人啊?"


正式配音之前,他一板一眼对着镜头把文稿先默念一遍——要知道声音机房是按时间收费的,我心里难免焦急,好在声音出来确实与众不同。两集解说结束,我决定把工作先停一下,立宏声音珠圆玉润,但我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仔细想了十来天之后,我觉得可能找到了答案,于是给立宏打电话,说我们的工作可以继续了。到了录音间,他奇怪为什么中间有这么长时间的暂停,我解释说,声音很完美,但在气质上或许要添加一个东西——一个叫好奇心的东西。《舌尖上的中国》实际上是透过食物来展现中国人的生活和中国人的传统的纪录片,对我来说,食物是认知这个世界的特殊通道,而我对食物是永远抱持着好奇的态度的。


立宏点点头,只酝酿了几分钟,就开始配新一集的旁白。我在外面一下子就感受到了他在语言上微妙的改变,这种变化不仅来自立宏纯熟的语言技巧,也来自我们相处三十年的天然默契——这正是我要的感觉!李立宏录完出来,我兴奋地让他听了两段回放,然后就拉着他去外头抽烟。抽了几口,他突然跟我说:"黑子,你把上次录完的那两集拿回来,我想重新录。"


今天说这个话题,可以更加平心静气。当时舌尖对我来说,也就是一个自己早就想拍,终于把它拍出来的作品而已,我完全没有意识到后来它会有这么大的反响。再加上我是个很吝啬的人,从预算上觉得重新录制,机房加人员的费用是笔不小的开销,于是打圆场说:"其实呢,那两集的解说也还行,要么就别费这个劲了。"


李立宏一天到晚笑眯眯的,两个眼睛常年眯成了缝,但在那一刻,他突然变得很严肃。立宏说:"如果你觉得有费用的问题,这个费用我来出。"这下,轮到我不好意思了,一个劲想往他脸上飞弹幕:义薄云天……人格闪亮……德艺双馨……


义薄云天……人格闪亮……德艺双馨的立宏老师


后来,到了《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李立宏照样和从前一样,一定要提前三天拿到解说稿,提前一天拿到DVD光碟,然后再上配音台。在他的身上,我能感受到的是一种老派的职业坚持,这在今天的时代格外稀有。这种坚持也感染着我们,在我们团队接下来做的《寻味顺德》和电影《舌尖上的新年》时,导演都很努力,都知道李老师的工作太多,如果不把文稿反复推敲,真有点对不起他。


《舌尖上的中国》给我和立宏都赢得了很多荣誉,但李立宏从来没有把这些当做一回事儿,倒是有两件小事情让我有些感慨。第一件是有一年,全国纪录片行业会,他专门出面主持了一个论坛单元,谈纪录片的配音,这是纪录片圈儿的首次,也是我头回在这样的公众场合看到立宏,从前他是不掺乎这些事情的。第二件事听着又有些喜感的悲催,后来李立宏无论是给电视剧还是纪录片配音,他已经无法救药地被标上了舌尖的印记。有一次,一个讲中国近代史的系列片,重大题材领导小组审片,一位专家非常认真的说,六集节目我觉得都很好,但能不能考虑换一下配音,也不知为什么,我听到这个声音,总觉得会饿。


其实,配音的时候,李立宏自己也饿。有个场景是这样的,他在录音间里面解说得深情款款意犹未尽,外面录音师礼貌地按下了内部通话的按钮:"对不起,李老师,这段儿重来……"立宏一脸愠怒地看着外面,旋即明白了:"好好好,重来,肯定是我不争气的肚子又叫了!"哈哈哈哈,这段花絮我有视频,那动静之大!才真的是肚脐眼儿说话——丹田之气哈。


真快,想想我认识李立宏已经36年了。当初入校相识,我和他都像一张白纸,属于"没有基础"或者"专业先天不足"的学生。值得欣慰的是,这些年过去了,我和他都年过半百,两鬓苍苍,却仍然从事着当年的专业,不仅没有改行,而且依然对自己的事业抱有深深的热爱。或许,这就是我们六零后这一代人相似的宿命吧。当然还有一点相似——经过几年的美食历练,我也终于可耻地胖了,成功地发福成了另一只加菲猫。


儿时梦想嫁给大雄的双双与两只加菲猫的合影





----------------------------------

欢迎关注:

陈晓卿微信公众号:人老猪黄 ( chen_xq2016 )

陈晓卿微博:@陈晓卿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陈晓卿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