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eoMaradona | vol. 1

微信公众号「摩绪奴」

欢迎转发

拒绝转载



摩绪奴按:


目力所及,互联网上能不太费力找到的马拉多纳全场比赛录像,已有百馀场。所以我称本系列为「马拉多纳博物馆」,「博」大致可保。精力于是放在「精」上。


本系列主要想达到两个目的:让不了解马拉多纳者了解,为了解者提供单场或系列比赛的精华汇编,以作讨论例证。



须知:


- 精力有限,文字、GIF 又均是随整理录像而成,各辑之间于时序上并不保证连贯,难免不成章法。


- 我尽量写得简洁,只交代必要背景。



素材源自:1982-83 赛季联赛杯半决赛次回合 | 巴萨 5-2 马德里竞技

马拉多纳年龄:22 岁 235 天



梅诺蒂三月上任,是役(6 月 22 日)排出马拉多纳巴萨生涯中最常用的无锋阵(以现存全场录像为范围),大致可看作 4-2-1-3 阵型——米盖利同亚历山科搭档中后卫,左胡利奥·阿尔贝托,右桑切斯;两名防守型中场,佩里科·阿隆索在左,维克托·穆尼奥斯在右;舒斯特前后串联;三名前锋中,马科斯·阿隆索在左,卡拉斯科在右,马拉多纳居中,可视为假九号,亦可视为前幺。


如果对此阵不熟悉,可参照 2010 年世界杯贝尔萨的智利首战洪都拉斯——舒斯特的角色相当于马蒂亚斯·费尔南德斯,马拉多纳的角色则可大致视作巴尔迪维亚,只不过前者能力更强,(加之一部分时代原因)能一人分饰两角,保证足够的纵向威胁。


详细观之,因这支马德里竞技实力不足,巴萨很快拢住局面。


开场不到十分钟,马拉多纳先凭借个人能力助攻舒斯特得分(1-0):


上半场结束前,又助攻卡拉斯科,锁定胜局(3-0):


下半场中段,又主罚任意球得分,扩大优势(4-0):


值得一提的是,马拉多纳身为历史级 / 殿堂级任意球大师,本场主罚直接任意球效率极高——5 次主罚,进一球(见上),击中门框两次,逼迫对方门将做出极限扑救一次,只有一次因高度不足踢中人墙。


其馀三脚任意球:


除过人助攻、主罚直接任意球这些「规定动作」外,马拉多纳本场踢假九号,于战术作用上亦发挥得不错。马拉多纳无法像中锋那样起到稳定的支点作用,但他背身技术极佳,传球神出鬼没(舒斯特、卡拉斯科、维克托·穆尼奥斯都能前插),对手中后卫防起来并不容易(禁区前沿犯规成本太大)。


馀下能体现马拉多纳能力的几个球:

所见即所得


据各种资料可知,马拉多纳吸毒始于 1983 年,同年 9 月又被「毕尔巴鄂屠夫」戈伊科耶切亚踢断了腿。因此,本场所属时期,理论上才是阿根廷巨星在墨西哥世界杯之前的「完全体」。



下期见。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摩绪奴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适合老年人的住宅是什么样的?

之前去台北的时候参观了一个台湾知名设计师为一对内地的富豪夫妻设计的退休公寓(步行就能到蒋介石宋美龄的故居士林官邸、阳明山公园,离家不远就有一家医院),除了感叹有钱人想得真周到以外,也是被设计师对于老年生活的细微观察折服!

即将退休的业主接下来便想和太太一块儿在这里安度晚年。业主面对人生的态度非常豁达,认为人生每一阶段都是必经的过程,只要事先有所准备,当问题真的来临时,也就不会慌乱无措。他甚至考虑到未来如果需要看护时,可以将书房变为护理室。如此现实的考量与长远规划,其实才是美好生活的强大支撑。

为了让日渐年迈的老人在居住空间中应对各种可能遇到的问题,设计师是这么规划的:

接手时是一栋完全没有隔断的毛胚房,所有的功能分区都是设计师与业主进行沟通后精心规划出来的。

1.看得到看不到的都是大开销

台湾少有家庭会安装地暖,其实台湾的冬季很湿冷,在全屋装上地暖对老年人来说会十分舒适。

隔墙材质不是一般木隔板或轻质隔墙板,而是选用价格更高预铸陶粒板(特耐墙),施工快,隔音效果也更好。另外整个家里的收纳性家具全是以上好木料环保加工制成,加上台湾人工成本比较高,所以才会有上面大家看到的数字。很多时候我们把钱花在看不到的地方,实际上保证了更优质、舒服的居住体验。

2.老年公寓安全第一 轮椅也能畅行无阻

设计师说这是以退休生活为考量的老龄住宅,所以全屋必须做到移动自如的无障碍空间、所有的宽距也可让辅助行走的轮椅通行无阻。因为地暖的关系,玄关进入客厅有一定高低差(如果全屋抬高则无法正常开关门),所以选用大理石以平缓坡度作衔接处理,以防被绊倒。

厨房容易有泼水或油污情形,选用大理石地板较易清洁。厨房石材和客厅木地板的厚度不一样,要做到无缝接轨需要经过严密计算。这样无层差的设计方便长者进出,减少他们跌倒碰撞的风险。

走廊推拉门暗藏无高低差的行李箱专属收纳柜,降低长者搬动行李受伤的可能性。

家中所有木柜的边缘均镶上刨圆边的防撞边条,让长者可以安心在家走动。

3.在阳台鱼池,弄花种草

原先开发商规划每家住户阳台统一种植一棵白水木。业主觉得透明玻璃护栏少了安全感,加上平时喜欢种养花草,跟开发商协商沟通后,在不影响建筑外立面前提下在这里设计了一个鱼塘荷花池。

阳台下原先规划有一米深的空间,让植物自由生长。设计师将水池浮出台面约30厘米,下面还有30厘米的深度,这样无论是养鱼或种花都是较适宜的生态环境。另外水池选用不锈钢材质,不会有漏水的问题。

4.把窗外风景揽进来

全敞式折叠门推开后,打破客厅与阳台界线,将鱼池与植物景观引入室内。流水可调节室内温湿度,也提供长者一个舒缓身心的活动区,就算长时间在家也可以处的怡然自在、待的养心愉快。

落地门台贯穿客餐厅带来一整天的明亮采光,室内间接照明以光带环绕,柔化了天际边线,空间感更为通透宽敞。

5.老年人也爱开放式厨房

很多人认为开放式厨房是老年人的大忌,其实不然。决定选择的不是年龄,而是生活习惯,因为业主饮食清淡,加上太太下厨时喜欢跟家人聊聊天,所以不需特别隔出一间密闭热炒区,开放式中岛带来超方便的操作体验,除了满足夫妻二人的日常使用,也让空间更加开阔敞亮。

厨房吊顶里藏有各项机电设施,天花较为低矮,为了让空间感更为宽敞,将橡木线条从壁面延伸至天顶,让厨房有拉长纵深的放大效果。

6.上好实木 馨香满屋

业主特别喜欢木头质朴的纹理和香味,所以设计师尽量选用未加雕琢的自然实木,就算有木节坑疤都无所谓。客餐厅使用的进口北美烟熏橡木,为了确保安全无毒性将原料都拉到台湾制作,希望做到低甲醛居家环境。

主卧房的衣柜和书房的书柜都是以桧木为材料,请到大溪专门作佛桌的老师傅来制作,没上钉子、没上油漆、没上胶,以传统榫接工艺制作而成。据说桧木里含有丰富的芬多精,能保持香味100年不变,加上房间里的桧木没上油漆的关系,保留了木头毛细孔,直到现在整间屋子都弥漫着桧木的馨香。台湾是桧木的故乡,但由于造价原因,选择了相对便宜的老挝香桧,没想到效果一样很棒。

7.屋内屋外,表里如一

设计师喜欢室内外的设计感是一致且相互延伸,这栋建筑物以内敛低调的清水混凝土和原木为主要材质,在屋内也希望能运用相同的色调和元素,"仿清水混凝土"可以用天然矿石粉的户外水泥漆来制成。

落地窗台的风琴帘,色调质感与清水模一样内敛雅致,可以上下自由调节掩映街景同时兼顾隐私。

8.透视卫生间 老伴安心照应

很多老年人的意外事故都是发生在卫生间里,所以洗手台面隔间墙上特意留了两个固定窗,引光入室的同时,也方便夫妻俩相互看顾对方,以防在浴室里的突发状况。

浴室的双向推拉门的设计,是考虑日后若以轮椅进出会更为方便。地面使用木纹砖可让地暖穿透力更好,也更具防滑功能。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家芝太太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44 个回答,查看全部。

为什么很多人分手后会想要报复呢?(报复性啪啪啪的对象真的都是陌生人吗?)

复仇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它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一样古老,又像最新一季的《权力的游戏》一样新鲜。

不管是热的还是冷的,报复永远不会是一道好菜。对出卖自己的人进行报复是一种自然的反应。根据研究,复仇被称为"惩罚"心理学,我们的复仇情绪被称为"复仇悖论",因为我们认为复仇后我们会感觉更好,但事实却是后来我们感觉更糟。


仇恨和复仇背后的心理学

仇恨和复仇,尤其是分手之后,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背后隐藏着神秘的心理因素。

复仇不是一种疾病,它既不是道德上的沦丧,也不是犯罪,而是被称为一种深藏在人类本性中的一种功能性行为。

根据04年发表在《Science》上的研究,复仇的那一刻,给人们带来的反馈,在一定程度来说反而很有奖赏意义。

研究者扫描了一组曾设想过复仇的人的大脑。他们观察到大脑尾状核中神经活动激增,而尾部核,正是我们处理奖赏信息的一个重要部分。



复仇真的能带来快感吗?

分手后,我们会觉得恨那个人,想要报复他们,复仇成功会让我们感觉更好。但是,尽管在最初的几分钟里,你可以感觉到更好或得到回报,但心理学家们在经过大量研究后得出结论:"总的来说,复仇会延长背叛带来的不愉快感,而且不止如此,对他人进行伤害,是不可能给我们的灵魂带来慰藉的。"

进行恶意的复仇,不仅会带来司法的制裁,还会让我们保持着仇恨的情绪,造成报复的恶性循环。我们被内心的黑暗灭诱惑去惩罚"错误"的人,但最终会惩罚自己,因为复仇无法治愈自己。

有研究使用脑电技术,发现当人们被抛弃、侮辱或背叛时,大脑前额皮层就会出现剧烈波动。增加的神经活动并不一定会让人变得生气,而是将这些愤怒情绪储存了起来,以便未来进行复仇。


分手后的复仇

根据一项关于人际关系的研究,当人们对一个人进行承诺的时候,他们通常会将自己也承诺进去,即使对方有各种小缺点或者对自己并不好,仍然人们仍然会因为承诺的效应不愿离开,只要两个人在一起,这些小缺点或者恶习就显得无足轻重。但是,在"被分手"后,"被分手者"就会因为自己的复出得不到回报,感到极其的愤怒以及感受到被背叛的感觉。

有些人对自己的脆弱感到羞愧和沮丧,他们会通过酗酒或自欺欺人地报复自己。而有的人则可能悄悄地离开,散布关于他们伴侣的恶劣谣言。这种倾向是从大脑的原始部分(小脑)产生的,这是众所周知的,引发人们去爱或去争斗的部位。


报复性啪啪啪

很多人在分手后,或被"背叛"后,会因为情绪的剧烈波动选择宿醉,另外,分手会让人降低警惕性,这些因素相结合,就容易引起报复性的啪啪啪,就像是《天龙八部》中刀白凤对段正淳忍无可忍,移情段延庆一样。大众普遍的脑补景象是在特定氛围中与一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发生不可描述的事,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美国ABC新闻就做过一个涵盖1500人的访问,发现在回复者中,18-29岁这个年龄段的人,约有30%的人进行过报复性啪啪啪。

密苏里大学做了一个有趣的研究,他们访问了170个性活跃的心理系学生(2/3为女性),都在一年前经历过分手。

结果发现,不论是分手方还是被分手方,陌生人都是他们的最低优先级。

  • 只有5%的人在分手后与陌生人进行了不可描述之事。
  • 20%的人选择的对象是最近的前任(所以防火防盗防前任有一定的道理)
  • 21%的人选择的对象是早已相识朋友(加一条防男女闺蜜?)
  • 54%的情况下,选择的对象是之前的恋人(而不像第二条那样只是最近一任的前任)

很显然,分手并不会将情场失意的双方推向陌生人的怀抱,相反地,大部分人(95%)分手后的啪啪啪对象都是自己的朋友(包括前任)。因为分手后最需要的往往是慰藉,谁最能提供呢?显然是朋友(所以男女闺蜜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都是隐形炸弹)。

报复性啪啪啪的行为是错误的吗?

有研究调查了77个18-39岁刚经历过分手的人(其中60人为女性),发现越快进入新恋情,那么他们的悲伤情绪消退地也就越快,而啪啪啪,正是进入新恋情的一条快速通道。

当然,这几个研究的结论并不严谨,因为样本中大部分都是女性,只能提供一个观点而已,不应作为正确理论来作为自己以后行为的借口。


认为复仇能让人从悲伤中获得解脱,让人暂时地获得快乐,帮助人走出失败恋情的阴霾的想法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事实上,复仇往往对你不利,因为它会更加引导注意力到前任的身上,纠缠于伤口,导致更多的愤怒。


"A man that takes revenge keeps his wounds green, which otherwise would heal."– Francis Bacon


  • Barber, L.L. and M.L. Cooper. "Rebound Sex: Motives and Behaviors Following a Relationship Breakup,"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2013) 43:251.
  • Brumbaugh, C.C. and R.C. Fraley. ""Too Fast, Too Soon?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into Rebound Relationships,"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2014) epub ahead of print.
  • De Quervain, D. J., Fischbacher, U., Treyer, V., & Schellhammer, M. (2004). The neural basis of altruistic punishment. Science, 305(5688), 1254.
  • Harmon-Jones, E., & Sigelman, J. (2001). State anger and prefrontal brain activity: Evidence that insult-related relative left-prefrontal activ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experienced anger and aggress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80(5), 797.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叶赌徒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在禁雷运动下被“迫害”的《扫雷》

国际禁止扫雷运动提出,微软应该从Windows操作系统中删掉《扫雷》,因为 "《扫雷》伤害了冒着生命危险排雷的勇士,以及广大的地雷受害者"。


文 / Ideon

1988年,正在微软实习的程序员Wes Cherry利用工作的闲暇时间,写出了一个被比尔·盖茨啧啧称赞的小游戏:《纸牌》

当时微软正在开发自己的图形化操作系统Windows,正需要一个帮助用户从命令行过度到图形操作的练习途径,《纸牌》充分利用了"点击"、"拖拽"等鼠标动作,因此被盖茨看中,顺理成章成为Windows3操作系统的标配游戏。

《纸牌》的沙滩卡背有一个笑脸彩蛋,正是《扫雷》中的笑脸来源

Windows3的《纸牌》广受用户欢迎,微软很快将更多游戏提上了日程。盖茨在公司内部举办了一次征集活动,鼓励下属提交自己的设计作品。

程序员Robert Donner看到机会,便拿出了自己之前设计好的游戏《扫雷》交上了去。

1989年的时候,已经就职于微软的Robert Donner为了锻炼自己的编程技术,写出了一个以"穿越雷区"为目的的小游戏,并发给一些朋友测试。在朋友的建议下,小游戏的游戏方式和目标逐渐有了更多变化,最终逐渐成型,并被Robert命名为《扫雷》。

颇具游戏乐趣的《扫雷》成功入选,并且在1990年Windows3第一个付费娱乐扩展包中的多款游戏中脱颖而出,成为了真正的"巨作"。

《扫雷》版本命名不一,例如PMMine、Mine、Win Mine、Minesweeper,本文一概以《扫雷》称呼

微软的操作系统斩获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当时的计算机用户深入附送的小游戏中不可自拔。Windows95、98两代操作系统大获成功,免费赠送的《扫雷》更是一举成为了普及率最高的电脑游戏之一。随机的挑战让人难以生厌,在作死的边缘试探实在太刺激不过了,广大PC用户深深爱上了这个有阶梯性难度提升,并且还存在一定运气成分的游戏。

但就在这个时候,"国际禁止扫雷运动"(ICBW)找上了微软。

扫雷

《扫雷》的玩法并非完全原创,ZX Spectrum电脑上的游戏《Mined-Out》早在1983年便确立了在方格地图中探雷、救人的游戏玩法,这类游戏从一开始就围绕着"地雷"做文章。

Windows95、98在那个年代普及了图形化操作系统,但无奈正巧碰上了"国际禁止地雷运动"(ICBL)声音最大的时候。

《Mined-Out》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虽然以投降结束了战斗,但也同样饱受战争之苦。二战末期,轴心国在意大利境内部署了大量的地雷,成为战后国家的一个巨大负担。从1944年8月到1948年6月,超过1600名人员勘查了十万公顷的土地,清除未爆弹和地雷1300万个。这一行动耗资超过80亿里拉,更是造成了525人受伤,390死亡。

在意大利排雷的美国士兵

但历史再一次让意大利人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东西方开始冷战,他们又重新运转起地雷的生产线。在暴利和宽松的武器出口限制的双重驱使下,意大利的反步兵和反坦克地雷销往全球各地,尤其是军火商眼中的"热点地区",例如伊拉克、摩洛哥、索马里。1976年-1994年,意大利地雷售出数百万个,企业政府都赚得盆满钵满。

地雷(尤其是以杀伤人员为目标的地雷)被视为一种极不人道的武器。二战、冷战,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的纷繁战乱中,地雷不仅制造了大量士兵伤亡,还直接威胁着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二十世纪90年代初,全球各个地区的六个非政府团体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反地雷组织"。

国际反地雷组织掀起了"国际禁止地雷运动",被视为罪魁祸首之一的意大利首当其冲成为了这一运动的谴责目标。巨大的舆论压力让意大利政府连两年都没坚持下来,就草草关闭了地雷生产线,设立了更加严格的出口规范。

首战告捷的国际禁止地雷运动敦促更多国家认同该组织"禁止使用、生产、储存和转让杀伤人员地雷"的目标,短短几年内便争取到了122个国家签署了《渥太华公约》。1997年,国际反地雷组织和它的创始人Jody Williams一同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没有人能质疑"国际禁止地雷运动"的正当性。

推动禁雷活动的Jody Williams

在浩浩荡荡的反地雷运动压力之下,即便是行业巨头微软也不敢怠慢。2001年意大利网民发起的另一个运动,国际禁止扫雷运动(ICBW)提出,微软应该从Windows操作系统中删掉《扫雷》,因为"《扫雷》伤害了冒着生命危险排雷的勇士,以及广大的地雷受害者"

"《扫雷》单纯只是一个简单的小游戏,它怎么就能如此轻易冒犯这么一大批地雷受害者?"对于从未亲身体验过战争的程序员来说,听到这个邀请无疑会觉得有些牵强,但是考虑到政治正确,微软不可能拒绝合作,因此他们采用了一个折中的手段。

千禧年微软推出Windows2000,对《扫雷》做出了一个修改:Windows2000意大利版在安装时,会用一个名叫《花田》的游戏替换《扫雷》。《花田》的游戏本质和《扫雷》没有区别,仅是把地雷换成了花朵,把爆炸音效更改为开花。简单的替换留下不少漏洞,在游戏的说明文档中,人们依旧能找到"扫雷"的影子。

意大利版的XP和2000都预安装了《花田》游戏,这个主题又继承到了Vista上

接下来,"国际禁止扫雷运动"又呼吁更多人主动删掉电脑中的《扫雷》游戏,并且敦促微软和美国政府,用其他游戏替换掉Windows中默认安装的《扫雷》。

这一阶段,微软正忙着解决操作系统内核迭代的问题,商用Windows2000和家用Windows ME已经足够令人头大了,整个公司都忙着开发XP,自然没有顾得上单单一款小游戏。2001年Windows XP正式发布,《扫雷》依然采用了2000时的解决方案:意大利版直接用《花田》替代。

国际禁止扫雷运动ICBW

另一方面,"国际禁止扫雷运动"也并不顺利。禁止扫雷的呼吁并没有获得广泛支持,一段时间过去后只收到了不到700份删除游戏的记录邮件。发达国家的计算机普及率要远远高于深受地雷之痛的地区,许多Windows用户觉得《扫雷》的问题无关痛痒,更多人对这一活动一无所知,即便知道了也只是抱着"关我屁事"的态度冷眼旁观。

Windows XP大获成功,之后开发Windows Vista时,工程师们希望借此机会重绘界面,让游戏变得更加现代化,同时由于时代久远,他们也认为是时候重新编写下《扫雷》的程序了。但是数年来,"国际禁止扫雷运动"从未停下脚步,总有一小撮用户群不断向微软发来邮件,要求删除系统中自带的《扫雷》,或者换成其他不会令人反感的游戏。

微软的用户体验研究经理Dave Vronay发牢骚说,Windows团队已经对这一问题做出了最大的努力,但被迫接受了自己无法取悦所有人的现实。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不能简单忽视掉的政治正确问题,微软安排许多律师和地缘政治人士,让他们提交对地雷敏感的地区和国家名单。

于是,当Windows Vista安装时,如果操作系统的区域设置在名单当中,便会把默认安装游戏设置为《花田》,区域以外的国家继续安装《扫雷》。并且,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求更改不同的版本。

Vista版本用户可以自由选择《扫雷》还是《花田》

因为Vista上不能通过简单替换图标、音效和名称生成另外一个程序,所以微软的工程师单独为重写《扫雷》和《花田》两款游戏花了一些时间。另外还有一个更加现实的问题,《扫雷》只是一个非常简单常见的应用程序,考虑到回报微软根本不会给一个小小的《扫雷》提供更多额外的人工和资金成本,所以Vista发售前,经过重写后的游戏已经不能再进行改动了。

《花田》和《扫雷》自由切换的功能开发完成后,微软遇到了一个更头疼的问题:一些国家远比想象中重视"国际禁止扫雷运动",它们甚至不希望用户有玩到《扫雷》的可能。这时候Windows Vista已经接近完成,《扫雷》和《花田》不可能再单独做出调整,自暴自弃的微软无奈提出了最简单暴力的解决方案:

"如果贵国实在无法接受,那以后就彻底删掉这个游戏吧。"


最后的胜利者

截止至2018年3月,《渥太华公约》共有164个缔约国,众多国家约定,未来不再生产、售卖、保存对人地雷,并保证在数年内清除雷区,援助地雷受害者及其家属。国际禁止地雷组织推动的"国际禁雷运动"无疑大大推动战乱和存在战争潜力地区的和平进程,为世界和平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实至名归。

虚拟世界的一隅,Windows自带的游戏《扫雷》也经历了不少波折。Vista失败之后匆忙上阵的Win7依然没有空暇对《扫雷》做出实质上的修改。到Windows8上市时,不少人发出了疑惑的声音:"《扫雷》怎么没了?" 其实玩家可以从应用商店中下载到最新版本的《扫雷》,但是这版再次经历重做,"地雷"元素差不多都消失了。

国际禁止扫雷运动没有获得形式上的成功,也不像禁雷运动获得了广泛支持,但是长达十年的坚持不懈最终还是让这个运动达成了最初的目的。政治上的正确让互联网行业巨头低头让步,但代价便是如今Windows的默认安装包已经不再包含《扫雷》游戏,曾经红极一时的《扫雷》竞速赛也不会用Win8这个华而不实的妥协版本。

Win8版的扫雷

关于《扫雷》的争论持续了十几年,过程中也的确有玩家认为这是政治正确一方的过度主张,不过既然作为当事人一方的微软都没有表达出异见,也自然没有外人敢于为《扫雷》公开站台。

或许是跟风闹事,或许是借势讽刺,"国际禁止扫雷运动"之后,又有人在NBC社区平台上推动了另外一场充满争议的战争:全球禁止《纸牌》运动。

"Windows《纸牌》严重伤害了受赌博所害的个人和家庭,建议禁止。"

这次事件很快销声匿迹,被人遗忘了。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游研社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