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饮食”有利于健康,这已经是常识了,为什么还需要研究?

感觉最近自己越来越水了,悔过,赶紧更点有用的。。。 商业转载请私信联系授权,知乎日报除外。

昨天,在一个生物医学相关的人士组成的微信群里,有人分享了这篇哈佛大学营养流行病学系的研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称,坚持高质量饮食,可延长寿命

一看到这个"无非是又把常识证明了一遍"的O疼标题,群里其他人就开始了吐槽模式:

是呀,一般人都知道,坚持高质量饮食可以让人活得更久,这不是常识吗?还需要你哈佛科学家来搞什么研究来证明?读书读傻了吗?

其实,哈佛的科学家们才不傻呢。这条看似常识,其实还有很多细节没搞清楚~不信的话,咱们来试试~

————

【场景1】

现在假设你想活得更久。你知道高质量饮食可以让人活得更久,那么现在摆在你面前的第一个问题是:该怎么吃才算是高质量饮食?

你挠了挠脑袋,想了下,大概吃的贵就算是高质量饮食吧。于是你每天都去楼下川菜馆点回锅肉和水煮肉片,外加一个煨排骨汤。

两个月以后,你去医院体检,发现自己得了高血脂。你知道高血脂对身体不好,长期下去肯定会死得早,于是对此表示不服,然后跑过来找我算账:你们营养学家说好的高质量膳食可以让人活得更久呢?!

【场景2】

已经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你,在五十五岁那一年被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也就是冠心病。

医生说高质量饮食可以让你活得更久,并且请了营养科会诊,让营养师根据你的身体情况,结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制定好了高质量膳食的食谱。

终于这次,你吃上了真·高质量膳食。然而不幸的是,十年后,你六十五岁,还是因为心肌梗塞死了。

你的亲友们对此表示不服,然后纷纷跑过来找我算账:你们营养学家说好的高质量膳食可以让人活得更久呢?!这离中国平均寿命都还差了十年呢!!

————

看出问题来了吗?虽然"高质量饮食可以让人活得更久"这个常识我们都有,但是我们还有两个问题不知道:

  • 具体什么样的膳食才能叫做"高质量膳食"?
  • 高质量膳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让人活的更久"?

而且,对于凡事讲证据的营养学家,在让大众拿走"高质量膳食可以让人活的更久"这个结论之前,还有一个问题也是很重要的:

  • 给出"高质量膳食可以让人活的更久"这个结论,有哪些依据?依据可靠吗?

所以,尽管吃瓜群众都觉得似乎这已经是常识了,但学术界现在仍然还在不懈地对"高质量膳食"会如何改善我们的健康进行研究。

现在,理解了继续研究的必要性之后,我们回到文章一开始提到的那篇研究。

哈佛这篇研究做了什么?

大家都知道,《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是一本逼格非常高的杂志,科学家写了论文,要是能发在那上面,那可是要拿来吹一辈子的啊!

那么哈佛大学营养流行病学系这篇这篇研究,到底做了什么厉害的事呢?

  • 使用"膳食指数"清晰定义膳食质量

首先,这篇研究使用备选健康饮食指数A(lternative)HEI、地中海膳食指数,以及DASH膳食指数作为标准,对总共7.4万人的膳食摄入做出了评价。这些方法的本质是:

  1. 根据现有研究结果,想出一个理想的餐食搭配;
  2. 把组成这样的餐食搭配的各个组分作为一道道"题",组成一张"卷子",叫"膳食指数";
  3. 用你每个组分吃了多少作为"答案"来做卷子,最终得到一个分数。

(▲替代健康饮食指数AHEI的评分标准,翻译时调整了排版,删去了无关内容。钠的0分标准是最高百分位,满分标准是最低百分位)

比如说,要求女性全麦类吃到75g,你如果只吃了7.5g,那这道题的10分里,你就只有(7.5g / 75g)*10分 = 1分;吃到60g,这道题的10分你就能有(60g / 75g)*10分 = 8分。其他项依此类推,最后加在一起得到总分。

  • 通过各种措施,保证研究结果可靠性

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可靠,这篇研究不仅仅是采取一次调查观察"有没有关联",它要的是有先有后的"因果关系"。因此,它进行了长达十二年的观察。

这种长时间观察,让科学家能够先看到谁膳食指数得分高,谁膳食指数得分低,然后再看到谁先死,谁后死。这样一来,由于膳食指数得分的高低变成了"肯定发生在前"的因素,就杜绝了类似"因为快死了所以才改善膳食"的反因果现象。

另外,这篇研究样本量非常大,总共加在一起有7.4万人,即使还有一些研究设计中未知的干扰因素,这么大的样本量也足够让这些干扰因素在人群中接近均匀分布,从而让膳食指数得分代表的膳食质量好坏与死亡风险高低之间的关系从幕后走到台前,浮出水面。

哈佛这篇研究得到了什么

  • 以AHEI等"膳食指数"得分定义的膳食质量高的人,死亡的风险确实更低,也就是继续活下去的机会更高

从这个研究的结果来看,的确,在这十二年里,膳食质量高的人里虽然也有过世的,但人数没有膳食质量低的那些人里死的那么多。

也就是说,以AHEI、地中海饮食指数、DASH指数定义的膳食质量高的人,死亡的风险确实更低。

考虑到死亡风险低就意味着更可能活下来,因此即使是《中国循环杂志》这样的严谨学术期刊,也在微信文章的标题里用了"延长寿命"这样一个像在搞大新闻的表述。


  •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同样适用于改善饮食

由于不是每个人生下来就会健康饮食,那么显然会有很多人是"中途皈依"健康饮食。这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举动,也还不晚吗?还能收获到健康饮食的好处吗?

这篇研究采取的连续观察的方法,正好可以看到这些改变的发生过程和后续结果,而答案是肯定的:只要你愿意改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身体随时都愿意以健康来回报你。

这张图里,baseline scores是指第一次观察时的膳食质量评分,黑白灰的柱子则分别代表12年后膳食质量低、中、高。

可以看到,如果以"一直都瞎吃"的人作为标准,那么无论你刚开始时膳食质量是否是很低,只要你的膳食质量在后面的时间里有所提升,你的死亡风险就会下降。


总结

我们在最前面提到了,关于"高质量饮食可以让人活得更久"这个常识,我们还有三个问题不知道:

  • 具体什么样的膳食才能叫做"高质量膳食"?
  • 高质量膳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让人活得更久"?
  • 给出"高质量膳食可以让人活得更久"这个结论,有哪些依据?依据可靠吗?

而这篇研究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是:

  • 研究暂且定义,备选健康饮食指数AHEI等三种膳食指数的分数高的膳食,叫做"高质量膳食"。
  • 三种膳食指数都出现了得分高的人比得分低的人死亡风险更小的现象,也就是,膳食质量高的人更可能继续活完研究观察期间的12年。不过,受观察终点指标制约,具体"让人活得更久"的程度则因人而异。
  • 研究的样本量大,膳食调查方法恰当,又属于前瞻性观察设计,可以确定因果关系,因此论证能力非常强,依据较为可靠。

也就是说,哈佛这篇研究的意思就是:

  • 以AHEI、地中海饮食指数、DASH指数定义的标准这样吃,都可以降低在未来12年内死掉的风险;但具体能让你多活多少岁,就不知道了。
  • 就算一开始不好好吃饭,只要后面改正过来了,死亡的风险一样会降低。
  • 而且,这个结论比较可靠。

看到这里,大家准备好了改善膳食质量了吗?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喔,哈哈~

不过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基于国外食物特点构建的膳食指数,在食物种类和具体摄入量上,拿到国内适用之后,可能会遇到一些麻烦,比如找不到某种食物/某种食物我们吃不惯。

幸运的是,因为它们本身只是评价一个人是否遵从某个预定的饮食结构,所以它们也只是众多高质量膳食中的一种选择。具体到我们个人的膳食指导,是完全可以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替代的。

对于中国居民,同样像国外这些膳食模式这样根据科学研究结果回顾之后提出的膳食模式,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各位可以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去了解~


P.S.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尝试了一下,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尽量不用专有名词。。不知道会不会太口水了点,各位观众老爷请评论意见~ P.P.S. 我自己也有一项研究是关于膳食指数的。具体来说,是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重新开发了一个更符合中国人膳食特点的膳食指数。这项指数目前在横断面研究的数据中表现出了与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等指标的良好的相关性。
我会在今年的国际营养大会(IUNS 21st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Nutrition,ICN)上以oral presentation的形式报告这项研究,欢迎各位参会的同道来听~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KellyWeaver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