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说一件很简单,但90%的父母都没能做好的事

今天想说一件非常简单,却是被父母忽略了太久的事:倾听。

我们常常以为用耳朵听(hear),就已经是听了,其实我们错误地翻译和理解了孩子的很多话。

真正的听,

不仅要用耳朵听声音(hear)

更要用头脑去听内容(listen)

和用心去感悟(Feel)

试着回想一下,你有没有因为孩子的口出狂言而恼怒过:

  • 去接在幼儿园玩了一天的孩子,没想到孩子开口第一句是"不要妈妈来接,我要爸爸"
  • 抢走孩子的iPad或者遥控器,孩子就大声说"我恨你""我要打死你"!
  • 督促孩子好好吃饭,不然饿了没东西吃,但他们就是说"我才不饿,不吃!不吃!"

从这些对话里,我们听到的往往是孩子的"不要妈妈""我恨你""我要打死你"和固执的"不"。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子吗?

记得之前我写过的母女对峙视频,就是一个生活中挺常见的场景:

小女孩犯错了(具体原因不明),坚持自己已经认识到错误并请求让自己静一静,父母则坚持认为孩子态度不端正,还没认识到错误,双方因此僵持不下。

戳这里查看视频

在这两分钟对话里,小女孩分别说了:怎么样*7次、自己静一静*3次

视频里女孩高八度的反问——怎么样?!非常刺耳。

这导致本来就因为女儿做错事而生气的妈妈更加愤怒,于是,妈妈只听见了女孩这7次声嘶力竭的反问,给她贴上"凶、倔,态度不端正"的标签。

而那女孩说了3遍的"自己静一静",却被妈妈完全忽略了。

直到最后,女孩实在是无力挣扎了,又重复了两遍自己的诉求,父母才迫不得已同意了。

当父母对着"怎么样"愤怒不已,听不到孩子心声的时候,孩子歇斯底里的呐喊,就像是一场孤立无援的控诉。

孩子:我不会说

但希望你能耐心地听一听


虽然视频中小女孩和父母的对峙,看似只是特殊事件冲突下的特例,但实际上,即便是日常生活小事,想要保持敏锐的倾听感知力,对父母而言都不容易。

就像新一季的《妈妈是超人》里,黄圣依就是一个没有听到孩子心声的妈妈。

有一次,黄圣依带安迪去商城玩,提议和安迪一起拍大头贴,但安迪一开始就不太情愿,拍照时躲躲闪闪的。

黄圣依不顾孩子表达出来的抗拒,一直把安迪往自己身边拽,最后安迪直接臭脸,自己跑了出去。

黄圣依追出去,还一直在说,这个很可爱,我们玩一下好不好?

安迪委屈得要哭了出来,黄圣依这才问安迪,你怎么了?可以跟我说说吗?

原来,安迪一直生闷气,是因为刚才被妈妈拽痛了。

最后,黄圣依跟安迪说了对不起,安迪才露出了笑容。

这只是视频片段,但已经可以感受到安迪和黄圣依平时的相处状况。可以想象同在一个屋檐下,却是两条平行线、甚至不同频的沟通方式,孩子渴望得到的反馈,一直石沉大海。

这种长年累月的疏离和对峙,对任何亲子关系都是损耗。

很多时候,年幼孩子说的每一句话背后,都是他们内心需求的表达和渴望的转述。

萌芽社群的妈妈Sharon跟我分享过一件事情。

她老公因为出差有大半个月没有回家,那天老公终于在孩子睡前到家了。Sharon和女儿正在读睡前故事,老公走进卧室就跟女儿说:"爸爸好久没有和你一起睡觉了,今天可以陪你和妈妈。"

结果四岁半的女儿不仅不开心,还开始用脚踢爸爸,嘴上拼命嚷着说着:"爸爸走,爸爸走!"

Sharon老公看到孩子这副阵仗,也有点受打击,就真的离开了卧室,去客厅忙工作上的事情。

结果爸爸一走,女儿就开始哭,哭得稀里哗啦。Sharon只好一边安慰女儿一边问,是不是因为爸爸太久没回来,所以生气了?

她本想孩子干嘛这么大了还闹脾气,本来老公出差回来一家人团聚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

女儿边啜泣边说,"我爸爸离开我太久了,我爸爸离开我太久了"。

这句话让Sharon觉得很奇怪,于是她当晚给我留言,"萌芽,女儿这么说,是生气爸爸离开太久了吗?她到底在想什么?"

我是这样回答的,"Sharon,我想孩子已经表达得很清楚了,她感觉爸爸离开两天就像两个月一样,她不是生气爸爸离开那么久,是她好想爸爸,可她又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那份生疏却复杂的想念。"

这是一句笨拙而温馨的情话,可惜爸爸妈妈都没有听懂。

当孩子对亲情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就会感到孤独与悲伤;当孩子的安全感没有得到满足时,她就会感到害怕。

一句"爸爸你走",其实是在说,我好想念你,我也好想你可以主动拥抱我,因为我有点生疏,不知道如何面对分别那么多天的你。

孩子的情绪处理机制并不成熟,语言沟通能力也并不成熟,很多时候他们的表达方式往往不能快速跟上想倾述的内容。

他们只能采用笨拙而又偏执的方式,用仅有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还有一些内心不能言说清楚的话。

这些话,不是用语言"说"出来,而是用眼睛、脸部表情、身体动作"做"出来。如果我们不懂得倾听,就会听不见。

孩子眼里没有小事,当他们内心掀起翻天覆地的变化时,我们常常一不小心就从他们身旁漠然路过。

大人:我会努力

学习听到你的心声


作为父母,作为成人,我们理应更成熟。

成熟的标志,不是一味证明自己是对的,而是即使在认为自己对的情况下,也要耐心听听孩子的心声,读懂他们所需要的,然后进行合宜调整。

正如"倾听"一词的释义那样:

倾听,就是用尊重的心态去理解其他人正在经历的事情。

倾听,需要全身心地去体验那份内在的感受和需要,暂时把自己的判断、观点和恐惧放在一边。

因为在交流中,人们首先并且最最需要的,尤其是在痛苦的时候,是被全身心地倾听。

而全身心地倾听是需要练习的,我们需要学习怎么克制住非倾听式的回应,比如像在和孩子说话时,忍不住想要给出建议、说教和安慰的冲动等。

学习主动倾听是一种好的方式。

相比"被动倾听","主动倾听"就像用头脑去听(listen)内容。即便是最普通的日常交流里,我们都需要通过一些方式让对方感觉到自己是在认真听,比如通过表情、肢体动作、简短回应等等,让孩子强烈感受到"我在听你说"。

1. 我们可以看着孩子的眼睛跟他们说话,因为眼神交流可以帮我们读懂社交信号,比如对方不开心或者愤怒等情绪,都能够从眼神中很容易就识别出来。

而如果我们不看着孩子的眼睛,就不能体会到他们的感受和情绪,也就不可能明白孩子给自己的暗示。

2. 我们可以有一些肢体动作,比如:身体微微前倾,适度地微微点头;

3. 也可以用一些简短语气词来回应,比觉得孩子说得对的时候,用一些肯定语气词"嗯"、"哦","是的","对"等等。

这样的回应,不仅让孩子觉得你在认真倾听,还赞同他的想法,他会更加有动力说下去。

4. 如果和孩子发生了争执,你不知道孩子为什么生气了,也可以猜测孩子语言和行为背后的需要,用"你感到……是因为……吗"这样的句式,帮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促进交流。

需要注意的是,要懂得区分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方式的区别。

比如,当我们从孩子手里收走iPad,孩子开始大哭大闹,我们就以为玩iPad是孩子的需要;但其实,玩耍才是孩子的需要,而玩iPad只是满足玩耍需要的一种方式而已。

好的倾听,是尊重孩子的一种方式,能让我们最大程度地避免得出错误的结论,了解到孩子真正的想法和需求,甚至重要的线索。

更重要的是,孩子从小就会以身边的人为模板,如果父母在人际交流里不懂得倾听,不善言辞,那么孩子也无从习得倾听和表达的技能。

如果每次说话时,我们都看着孩子的眼睛,那孩子在沟通中也会看着别人的眼睛;

如果我们懂得聆听孩子的需求,并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那孩子在和别人交流时,也会懂得如何尊重对方。


这届奥斯卡最佳真人短片《沉默的孩子》是一个关于倾听的更极端的故事。

在这个家里,女孩天生有听力障碍,她听不到别人说的话,也无法正常地把想法说给别人听。

她眼里的家人往往是下面这样一副情景。彼此欢声笑语,她却置身事外。

平时,大人们总是一副很忙的样子,没有时间耐心地停下来听她说什么。

在妈妈眼中,她就是个不爱说话,很安静,抢遥控器还会发脾气的孩子。

直到妈妈请了一个教聋哑孩子的老师来教她学说话。

她的声音才第一次被听见。

老师并没有遵照女孩妈妈的意愿,强迫女孩学说话,她教女孩手语,因为这才是适合听障孩子的语言。

女孩学得飞快,因为有人能听懂自己的心声,她觉得很快乐。

每次,和老师一起学习手语,被倾听,可以表达,是女孩最快乐的时光。

她不再是那个妈妈眼中沉默的孩子,而是一个喜欢软糖、玩藏宝游戏、调皮可爱的小女孩。

但在女孩的妈妈眼里,听见"孩子心里的声音"并不是那么重要。

在老师提议家人一起学习手语的时候,她立刻以很忙拒绝了;还因为老师不能教会孩子说话,辞退了老师。

最后,女孩被送到了普通学校,和正常孩子一起上学,在那里,没人能听到她想说什么,她又变得沉默起来,回到了最初那个不快乐的世界。

其他孩子在操场上玩得很开心,只有女孩孤独地站在墙角,抬头看到了站在栅栏外的手语老师,用手语说出了没跟妈妈说过的"我爱你"。

命运切断了孩子的口语表达,妈妈切断了孩子的手语表达,当世界上没有人听到孩子的声音时,她的心灵也被关闭了。

每个孩子的声音需要被听见,谁愿意冷漠和孤单地徘徊在沟通大门之外呢,要打开这道门,需要我们的努力。

而倾听孩子的过程,就像是去学习一门与孩子心灵对话的手语。

这门技能,我们都得学。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萌芽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