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回忆

口述 黄璐 整理 法小柯
昨天,电影节开幕了,开心之余,身体有些乏累。
开幕晚宴结束,星星都升了起来,进家已过半夜。

今天计划给团队放个假,好好享受下戛纳的好天气。
我们决定去附近的超市逛逛。

I.
伙伴们一路都很开心,感叹着"太美啦~太美啦~"。想起9年前,第一次到达欧洲,同样觉得这个城市美得不真实。虽然早已没有初见时的兴奋,但依然很喜欢。




Photo | 路过,2016年5月/法国戛纳

戛纳终于又变回了好天气,光线和美,穿梭在小巷里,一路拍照。途中路过一所幼儿园,小朋友们都特别可爱,有个小男孩坐在小椅子上哭,哭得好努力(每个人的小时候都有这样的时刻嚒)。这些拾遗的片段,充满了烟火气。

II.
超市的名字叫Casino,和那年是同一家。去到一个新地方,我很愿意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并不太喜欢游客过多的地方。逛逛菜市场和超市,看看当地的人们都在吃些什么,有些什么奇怪的食材,大概是了解当地生活最快的方式之一吧。



Photo | 小逛一下,去超市买个菜,2016年5月/法国戛纳

法国的超市有很多BIO的东西,质地上更加地道,肉和蔬菜都保留了它们原本的味道。我们买了果汁、酸奶、面包、果酱、鸡蛋、各种蔬菜、各种肉(来搭配带来的各种调料)、大米、一大桶油(因为川菜油特别费油)、沙拉酱(每顿饭都有一大盆沙拉),还有各种生活用品。

出发前,无意中看到关于白斩鸡的做法,很想在这里尝试一下。于是到达的第一天就买了一只法国鸡,把它变成了白斩鸡(这就是它的命运啊)。伙伴们都开玩笑说,从此,法国鸡听到我的名字都闻风丧胆(笑)。

III.
去一个新城市,我偏爱带厨房的公寓,奢华的酒店虽然舒适,却少了几分家的感觉。从前在巴黎拍戏,剧组在Airbnb上租了当地的民宿,从此出行时,无论旅游或工作,我都很喜欢住在公寓里。这样,就好像自己在全世界都有一个家。

在戛纳的日子,并不像去一个遥远的地方旅行,仿佛这里就是在地球另一端的家,不同之处,大概是家门口多了漂亮的海滩。带着市井气的戛纳,与电影宫旁海滨大道(Bd. de la Croisette)上的热闹繁华不同,她是平和的、实在的。我们所住的区,基本都是当地居民,除了一副亚洲人的面孔,人们并不会把我们当成游客。每天推开公寓楼沉甸甸的木门,走在被绿荫庇护通向小区大门的小路上,绿色中藏着各种鸟叫声,在大铁门前按下密码,金属撞击着发出"咔"的一声,出门咯----仿佛自己熟悉的每一天。
Photo | 超市里新鲜的蔬菜,2016年5月/法国戛纳

从超市回来,我们叫了Uber,司机很可爱,不停地用他带着浓重法国腔的英文和我们聊天,最后也不知道彼此到底听懂了多少。苗师傅在他的《让我去那花花世界》里写过"烂英语走天下",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IV.
记忆中9年前来到戛纳,走得匆忙,甚至都没来得及兑换欧元。也许也因为当时年龄小吧,又是第一次来欧洲,站在种满棕榈树的大街上,各种惶恐,总以为自己搞不好就在哪里走丢了,还联系不上任何人,真像《盲山》里演的似的(笑)。

这次会好很多,出发前买好了欧洲电话卡,只要有网络,心里就踏实很多;带好了充足的调料,不会像上次一样,天天吃法餐,虽然美味,但总觉得不满足,可能我有一个中国胃吧。三毛在西班牙留学时,她的母亲从台湾寄给她很多台湾土特产,让她一解思乡之愁。我想,对我来讲,只要能上网,并且带好我喜欢的食物调料,我在哪里都能开心地生活。

这一次,有3个伙伴陪我一起,每天心里都很踏实,一点都不会觉得寂寞,也不害怕了。从前总是一个人到处跑,拍戏也好,旅行也好,到达的第一天,总有一点惶恐,面对周围陌生的人群,会有一点想家。看来我的心里还是爱家的巨蟹座吧。


Day 3 / 5月13日 星期五
我们每个人将叠一只小黄鸟

今天回到了繁忙的工作状态。
很多路上无心的偶遇,让整个行程变得美妙。

I.
这次入围影评人周的影片叫《A Yellow Bird》(黄鸟),来自新加坡导演K. Rajagopal。我在片子里演了一个中国女人,为了孩子,只身一人去新加坡打工,后来遇到一个印度男人的故事。

晨起,新加坡的朋友发来《联合早报》上的报道,配图是我在开幕红毯上的照片,很好看,也许因为这是一部新加坡电影,他们会觉得特别骄傲吧。
电影宫旁边有许多白色的小帐篷,这里是电影节期间各国电影人休息驻足的驿站,称为"世界村(Pavilion Cinema du Monde)",按国家地区划分,每一个小帐篷代表一个国家。
新加坡团队今天刚刚抵达,我们约在新加坡馆见面。大概是久别重逢,我激动地竟然忘了带入场证,于是,团队重逢改在了路边,恍惚中又回到拍摄的日子,我们站在树丛下听导演说戏。导演提议,18日的首映红毯上,每个人身上都放一只纸叠的黄色小鸟,作为我们的宣传。"哈哈,媒体到时一定会很惊讶,咦,为什么是黄色的小鸟呢?讲的什么故事呢?"私底下我们叫导演Raja,他是印度裔,新加坡籍,却讲了一口流利的中文,有一种奇妙的错乱感。在戛纳小城,耳边突然再次响起了新加坡英语,他们喜欢在末尾加个"LA","We go shopping LA",口音很独特,一听就知道是新加坡人,和他们讲话,我也会自动转化成新加坡英语(笑)。



Photo | 电影宫边的旋转木马,2016年5月/法国戛纳

II.
去了朋友的海滩Majestic Beach,很美,今晚盛大的"China Night"(中国之夜)也安排在这里,红毯已经铺上了,看人们忙碌地做着准备。"China Night"限量邀请,每年都是电影节期间最为期待的主题Party之一,也许是出于对电影的热爱以及中国电影市场蕴藏的巨大潜力,或者最为丰盛的美食,吸引了各国的嘉宾,真正变成了"一票难求"。

由于堵车,错过了晚上7:30的电影,根据规定,迟到15分钟,便不可入场。

影院门口有家土耳其餐厅,顺着肉香,我本能地走了进去,等经纪人反应过来,我已经开始点菜了。点菜是最不需要语言的一种生活技能,肢体语言(用手指)最有效。在备餐区发现一种从未见过的菜,我指了指,套餐里原本没有,老板好心,决定送给我。对于吃货,这大概是最高荣誉(笑)。

吃到一半时,门口突然出现一个熟悉的身影,是两年前在罗马尼亚电影节上遇到的意大利导演Aldo,想起刚才在海滩边偶遇蔡明亮的制片人,一见面就激动地大喊:"黄璐,我正在找你呢!"。在戛纳,走着走着,也许就把所有本来想约的人都遇到了。

III.
散步去"中国之夜"的路上,满目都是身穿华服的人。电影节期间,每晚6点后,都会在卢米埃宫安排主竞赛单元的电影首映,每个观众都需要着正装入场,女士晚礼服,男士西服加领结。印象中,9年前,《盲山》的翻译先生由于没有领结被拦在场外,若是导演没有按要求着装,就连自己的片子也不得入内(真是太惨了)。这样的仪式感,让这座城市每天都上演着流动的盛宴。
Photo | 中国之夜,2016年5月/法国戛纳


"中国之夜"几乎汇集了所有参加戛纳电影节的中国电影人和媒体人,见到很多老朋友,在美食、音乐、灯光和海风的背景里,一切都变得柔和起来。

VI.
入夜的戛纳比白天多了几分妩媚,游艇上,看得到山上的点点灯火和墨蓝夜空中的星光,近处层层叠叠的游艇隐匿在透明的夜里。
游艇上的私人Party,聚集了来自大洋彼岸的加拿大电影人,每个人都是讲故事的高手。夜里1点,戛纳依旧灯火通明,慢慢地在这座城市散步,突然会有点不想回住地,戛纳的晚上就应该疯狂一点吧。


Main Title
James Horner - Braveheart (Soundtrack from the Motion Picture)


- 05 -

Day 4 / 5月14日 星期六
像三毛一样迷恋远方

I.
美美的午餐,开启了新的一天。
依旧是我掌勺,法小珂和王琳帮厨,法小珂每次都要拌一大盆沙拉,很好吃。

下午的采访安排在戛纳最美的海滩Majestic Beach,进行了快3个小时,记者是个90后男孩,很有趣,也蛮有深度,让80后的我深感年轻一代的记者也是很有希望的嘛。

II.
"Taiwan Night"(台湾之夜)和"China Night"(中国之夜)的初衷一样,是介绍台湾地区电影的窗口。我曾在台湾拍过好几部影片,和台湾的电影人很熟悉,这样的Party像一场温馨的家庭聚会。无论是台湾电影委员会的伙伴,还是各种曾经有过合作的老友,大家都很高兴在戛纳的重逢。遇到《对面的女孩杀过来》和《相爱的七种设计》的台湾发行,很高兴,今年,这两部片子将陆续在国内上映,希望大家会喜欢。
Photo | 台湾之夜1,2016年5月/法国戛纳



Photo | 台湾之夜2,2016年5月/法国戛纳

9年前的记忆中,一样有许多有趣的Party,由于那时认识的人有限,大部分时间在吃(笑)。现在却刚好相反,随时会碰到熟悉的朋友打招呼,聊聊彼此的新工作。遇到台湾女导演Elsa,她在筹备关于三毛的影片,询问我是否有兴趣。我一直深爱三毛,少年时读三毛的书,也曾迷恋远方,也曾梦想着有一天可以环游世界。会变成今天的自己,大抵也是受了三毛的影响。若是有机会诠释三毛,会太开心地跳起来吧。



Photo | 夜戛纳,海滨大道,2016年5月/法国戛纳

III.
讲两个有趣的小插曲。

Uber在法国使用起来一样很方便,对应国内"优选轿车"(最便宜的),也常常是英菲尼迪和奔驰。这让我们很好奇,若是选了"高级轿车",会派来什么车呢?要不要改天叫个豪车试试?

下午去取包裹。这已是我第二次来取这个礼服的包裹了,来自德国的设计师。第一次中午达到,邮局工作日下午2点上班,未果;今天去取,赶上周六,邮局关门。不仅是邮局,周末时,超市也会关门。这一点是欧洲特有的,想起从前在欧洲拍戏,碰到周末想买菜,还要偷偷地去一个华人开的超市,从后门进去。这样也好,周末休息,可以让人们更好地工作,更好地生活。

IV.
"台湾之夜"同样安排在海滩边搭建起的宽敞帐篷里,人工围起了一米高的沙滩"墙",隔开了自然的海和相聚的人群。更远的海面上,浮着星星点点的游艇,云朵很大,连成一整片,月亮藏在厚厚的云层中,不知归处。爬上高高的沙滩,感觉和人群分开了一点。



Photo | "台湾之夜"签名簿,2016年5月/法国戛纳

我偏爱白色的浪花。


Theme From Schindler's List
John Williams;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Itzhak Perlman - Schindler's List (Soundtrack from the Motion Picture)



- 06 -

Day 5 / 5月15日 星期日
红毯上的小插曲

I.
有朋自远方来。
身在异国,简单的一餐也晕染了一层仪式感。

午餐时,家里迎来了两位许久不见的英国朋友,Natasha和Robin,她们是《She, A Chinese》(中国姑娘)的制片。继我们08年在伦敦合作,已经过去了快8年。那次经历,帮我打开了欧洲市场,也合作了更多的欧洲影片。Natasha带来一束粉色芍药,散发出淡淡的香气。8年了,再次见面,特别亲切,她们一直待我像自己的妹妹一样,也很骄傲我这些年拍了很多电影。

分别时,Natasha紧紧地拥抱我,身体有些微微颤抖,能感觉到她内心的喜悦和不舍。

II.
傍晚,电影节组委会安排了我和Raja导演的主竞赛单元红毯,会有专车接送。

在酒店大堂等车时,出了点小插曲。晚礼服的材质透明,在闪光灯下可以看得到内裤。平儿一边说:你和导演先等着,一边冲了出去。不一会儿匆匆忙忙地跑回来:"我也太不容易啦!我的英文也不好,和售货员比划了半天,告诉他们什么叫内!搭!裤,还只有儿!童!款!"(笑)匆忙在卫生间换完,刚好专车到了。坐在车上,探出头来,被拍到一张照片,笑得特别开心,仿佛回到了

坐车去电影宫的路上,组委会的工作人员教给我们如何在红毯上停留更多的时间,如何照顾到两边的摄影机。我对这些还算熟悉,导演和摄影师习惯于幕后工作,会不适应展现在幕前的镜头中,那样反而会让他们腼腆,倒是躲在摄影机后,会比较安心。

到达红毯入口,我现在对红毯环节一点都不觉得紧张,反而有种:"咦,这么多人都在呀"的欢喜感。听到官方广播喊我的名字,带着浓厚的法文腔:黄璐(Huang Lu)。闪光灯的此起彼伏中,传来摄影师的声音:璐黄(Lu Huang),带着几分滑稽感。

Photo | 专车里,回到小时候的笑容,2016年5月/法国戛纳



坐车去电影宫的路上,组委会的工作人员教给我们如何在红毯上停留更多的时间,如何照顾到两边的摄影机。我对这些还算熟悉,导演和摄影师习惯于幕后工作,会不适应展现在幕前的镜头中,那样反而会让他们腼腆,倒是躲在摄影机后,会比较安心。

到达红毯入口,我现在对红毯环节一点都不觉得紧张,反而有种:"咦,这么多人都在呀"的欢喜感。听到官方广播喊我的名字,带着浓厚的法文腔:黄璐(Huang Lu)。闪光灯的此起彼伏中,传来摄影师的声音:璐黄(Lu Huang),带着几分滑稽感。
hoto | 德彪西厅前的红毯,2016年5月/法国戛纳


新加坡电影今年很厉害,有两部片子入围。除了我们的《A Yellow Bird》(黄鸟),另一部是巫俊峰导演的《Apprentice》(监狱学警),下午在"一种关注"单元进行了首映。"一种关注"的红毯比"主竞赛"的小一些,观众们的穿着也比较随意,舒服得体就好。我回忆起当年《盲山》入围"一种关注"时,还是蓝地毯呢;再次见到"一种关注"的主席Christian(他那时是这个单元的选片人),他一脸笑容地看着我:"9年前,我们也是在这里认识的。"突然觉得,恩,9年了,自己也成长了不少吧。
Photo | 德彪西厅门前 vs《监狱学警》电影票,2016年5月/法国戛纳



《监狱学警》中满是赤裸裸的人性,黑暗的,温暖的,挣扎和纠结,回忆和现实。观众的情绪一直被影片牵着,直至最后一刻。影片中的一幕,执行绞刑的犯人,允许行刑前与家人做最后的告别,有个男孩给他的爸爸送来衣服(是曾经最爱的那件嚒)。荧幕上,衣服被转交到这个男人手中,放映厅冰凉,"除了生死,都是小事",人的一生,真的很快就会过去,生活里,大概有很多事情都不必那么在意。还有一幕,学警带着犯人走向绞刑架,由于恐惧,犯人双腿发软,呼吸不畅,无法前进,学警镇定地安慰他:"深呼吸,别担心,跟着我。"可是,当一个人迈向死亡,大概无论怎样的安慰,都是这一生中最艰难的几步了。按下开关,脚底的木板坠落,生命随之结束。

影片结尾,镜头慢慢移动,停在学警冷峻的面庞上,伴随着嘴角的抽搐,影片戛然而止。主创起立,享受着观众们热烈的掌声,享受着人们的赞美和鼓励。这一幕,总是让我的眼睛变得湿乎乎的,这大概是作为电影人最为荣耀的时刻吧。

走出Debussy厅,阳光突然变得刺眼,经历了两个小时的黑暗,会感觉要更加珍惜自己现在开心温暖的生活。


Photo | Majestic Beach上的采访,2016年5月/法国戛纳

II.
今晚的Party是"新加坡之夜",我穿着夹脚拖,飞奔到会场,一进门就被拉着和剧组一起合影,拍了几张才发现自己穿着拖鞋,现场开始换高跟鞋,大家窃笑。我这个"小糊涂",到底要到哪一天才能聪明起来呢。

欢迎致辞时,播放了两部入围影片《黄鸟》和《监狱学警》的预告片,迎来了大家热烈的欢呼声。新加坡Party的氛围非常好,既热闹又温馨,像一个小小的海边婚礼,好朋友们都在场,表达祝福。衷心祝愿新加坡电影越来越好。

Day 7 / 5月17日 星期二
一份交给家人的答卷

I.
中午匆匆吃了一碗面,和比利时大师Kris约在他下榻的酒店,拍摄一组照片。



Photo | Kris摄影,2016年5月/法国戛纳

9年前,我们在比利时根特电影节上认识。Kris给世界上包括张曼玉、奥黛丽·塔图在内的很多我们所能想到的知名影星拍摄照片,他一直坚持用胶片拍摄,再在暗房里一张一张冲洗出来。在这个年代,确实是很少见、很难得了吧。这些年,每次来欧洲,有机会时,我们都会碰上一面,拍一组照片,有种"一期一会"的默契。跟Kris在一起拍照,丝毫没有工作的感觉,就像和一个老朋友在一起,是最真实、最放松的自己。

II.
下午和伙伴们一同拜访了尼斯边上的香水小镇Eze(埃兹)。
Photo | Eze小镇山上的教堂,2016年5月/法国戛纳


III.
晚上安排了主竞赛单元的首映红毯及放映环节,需要赶回戛纳。


Photo | Personal Shopper 首映红毯,2016年5月/法国戛纳

回程的高速路上,我坐在后座,拉着车上方的扶手,倾斜着身体,尽量保持固定,方便化妆师做出合适的造型。路上多有上下坡和弯道,随着每一次变道,身体也被甩向不同方向,几乎是吊回了全程,感觉可以去表演杂技了(笑)。

匆忙赶到酒店,和法国制片人一同去电影宫参加阿萨亚斯导演的影片《Personal Shopper》(私人采购员)的首映礼。女主角是斯图尔特,她从饰演《暮光之城》为人们所熟知,逐渐成为各大艺术片导演的最爱。


Photo | 电影结束时,全场起立,热烈而长久的掌声,2016年5月/法国戛纳

与往常一样,开场时,大家鼓掌欢迎主创团队;电影结束,掌声变得更加热烈而长久,表达着人们的赞美和感谢。

III.
走出Lumiere大厅,已过午夜。穿着高跟鞋,走在戛纳的大街上,有一点疲惫。于是,像9年前一样,脱下鞋,拎在手里,在石板地上慢慢地走,地面有一点冰凉。


Photo | 《A Yellow Bird》黄鸟 宣传单页,2016年5月/法国戛纳

明天就是电影《A Yellow Bird》(黄鸟)的首映了,我却一点都不觉得紧张。仿佛这是交给家人的一份答卷,无论好与坏,感觉大家都会支持我,爱我的(笑着睡过去)。


- 09 -

Day 8 / 5月18日 星期三
《黄鸟》首映,很多观众泪奔了

I.
今天是《A YellowBird》(黄鸟)的首映。

影评人周的放映影院设在Miramar Theater,首映在11点45分,我们10点半到达时,影院外已经排起了长队。剧组的伙伴们都换上了漂亮的礼服,从新加坡演员、摄影到西班牙制片、法国后期,大家都很激动,来迎接这个Big Day。特别是Raja导演,平日里他喜欢休闲的装束,今天特意换上了干净的衬衫和西服,看起来很清爽。在休息室等候时,大家互相拥抱,彼此合影,影评人周的主席也特意来和我们握手,他看过《盲山》,也知道9年前我因为这部影片入围了戛纳。



Photo | 《黄鸟》主创团队,2016年5月/法国戛纳

终于等到上台的一刻,Raja导演有些哽咽,他说:"这是我的第一部长片,为此我准备了20年。我的妈妈告诉我,当你遇到一只黄鸟,一定要许个愿,愿望就会实现。我很幸运遇到这么好的团队,并且和大家一起来到戛纳。"

入席,放映厅暗下来,只剩下大荧幕上的光影。恍惚中再次回到了新加坡炙热的天气中,也忘记了自己,仿佛在窥视另一个女人的命运:她为了自己的孩子,只身一人来到新加坡打工,经历了种种不幸,好不容易遇到一个懂她、关心她的新加坡印度男孩,然而命运并没有因此而眷顾她,她最终因为非法劳工的缘故被遣返回国。来不及告别,个体在命运的洪荒中显得那么渺小不堪,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不期而遇,刚刚建立起依恋,却又突然消失在彼此的生命里,仿佛从未存在过。



Photo | 影评人周海报前,2016年5月/法国戛纳

我落泪了两次,一次是我给印度男孩讲起自己的女儿和来新加坡的原因,虽然语言不通,那种无奈和伤感却是共通的。另一次,是我发现辛辛苦苦存的钱不见了,那是我为女儿攒的钱啊,所有的希望在那一刻瞬间破灭,只剩下深深的绝望,"为了孩子我什么都可以做"。拍摄时,我刚刚升为人母,对这样的心情感同身受。

影片结束时,发现很多女性观众的脸上也都挂着泪水。大家纷纷过来拥抱我。也许是为人物的悲惨命运感到难过吧,真希望世间可以少一些这样的悲剧。

II.
下午在Nespresso Beach海滩进行了密集采访。由于需要试穿晚上红毯时的礼服,并且赶回电影院和观众做影前见面,我几乎在狂奔中度过了整个下午。终于在最后一分钟,脱下夹脚拖,换上高跟鞋,和剧组伙伴一起上台致敬。想起自己穿着礼服和夹脚拖,在戛纳的街道上狂奔的情景,还真是好笑呢。


Photo | Nespresso Beach上的密集采访,2016年5月/法国戛纳

晚上的红毯环节和剧组一起,大家每个人的手里都拿着一只纸叠的黄色小鸟,坐车去红毯的路上,我拿着这只黄色的小鸟,伸出窗外,在蓝天和棕榈树的背景里,我们就要起飞了。



Photo | 小黄鸟就要起飞了,2016年5月/法国戛纳

III.
晚上,作为唯一受邀的中国演员,参加了好莱坞著名制片人Harvey Weinstein先生的慈善晚宴。晚宴快结束时,Harvey先生请我上台,介绍了自己的作品和这次的入围电影,看到这么多敬仰的前辈坐在台下,突然觉得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Photo | 慈善晚宴上的发言,2016年5月/法国戛纳

The Weinstein Company(TWC) 是好莱坞很棒的电影公司,许多我们喜欢的电影,包括《天堂电影院》、《低俗小说》、《杀死比尔》等等,都来自他们的创作。



Time
Hans Zimmer - Inception (Music from the Motion Picture)



- 10 -

Day 9 / 5月19日 星期四
在戛纳下厨做川菜

《A Yellow Bird》(黄鸟)首映后,今天安排了密集的采访。

I.
自从和媒体的朋友在家中聚餐后,好像"黄璐自己背来了火锅底料和辣椒面"的消息便不胫而走。对于中国胃的我们,能在异国吃到正宗的家乡味道,大概也是一种美好的寄托。

中午时,乐视视频的记者来帮我录制下厨视频。我偷偷想:大概也是听说了我的"辣椒面"传闻,可能不太相信我真的会下厨吧,所以来亲自探探我的厨艺(笑)。我的厨艺其实是这两年才突飞猛进的,之前我也是个完全不会做饭的人。有一天,和爸爸学了一道粉蒸肉,突然发现了自己做饭的天赋。



Photo | 下厨,2016年5月/法国戛纳

我一边切着做白斩鸡的鸡肉,一边和记者朋友聊着天,好像还听见摄像师在吞咽口水,强忍着没笑出声来。开饭喽~白斩鸡,豆瓣鱼,特色沙拉,回锅肉,还有一道煮青口。聊天时,了解到他们夜里4点才睡,早晨8点便又起来工作,非常辛苦。看着他们采访时开怀的大笑,我想他们是真正爱着自己的工作吧。



Photo | 午餐,2016年5月/法国戛纳

II.
外媒的采访安排在电影宫,一家巴黎的杂志,一家巴黎的报纸。采访前需要拍照,我连着换了3、4套服装,在摄影师的指导下配合不同的造型。想起刚刚开始这个行业时,会因为高强度的工作感到疲乏,现在似乎已经驾轻就熟了;反而,如果遇到好的合作伙伴,会给予彼此灵感,有时,拍到最后,反而会进入创作兴奋期。今天,有一个动作需要踩在1米多高的长方形木块上,我怎么也爬不上去,摄影师过来帮忙,把我一把举了上去,想想那个画面,估计会很有趣吧。跳上去后,我立马摆出很酷的表情,心里其实在偷笑。



Photo | 外媒拍照花絮,2016年5月/法国戛纳

外媒的采访用英文进行,侧重电影本身的问题多一些,比如如何跟男演员进行角色磨合,如何和导演、制片沟通等等。有一个小小的感触:有时,一件事用中文表达不好,用英文讲出来,似乎会更有趣一些,大概是自己语法不好,只能试图尝试更多的词汇,反而显得更有意思。

III.
赶去下一个采访的路上,遇到了法国驻华使馆电影中心的负责人伊莎,我们彼此知道都身在戛纳,为电影节忙碌,匆匆合影一张后,相约一定挤出时间来约一面。



Photo | 优酷视频采访,2016年5月/法国戛纳

土豆优酷的视频采访中,为大家细致地介绍了电影宫,以及戛纳电影节的各个单元,各项规则,各种奖项,不同的电影放映厅,以及红毯、明星等各种趣闻,希望对大家更好地了解戛纳电影节,有一点帮助。


- 11 -

Day 10 / 5月20日 星期五
电影人的潜心一志

I.
4:30起床,7:10的航班从尼斯飞往巴黎。



Photo | 见证穷游锦囊的推出,2016年5月/法国戛纳

作为法兰西岛的旅游文化大使,见证穷游网、巴黎大区旅游局和巴黎机场管理局共同推出的旅游锦囊。我一直很喜欢旅行,有幸参与和旅行相关的活动,总是件开心事。活动结束,离回程航班还有4个小时,我们决定坐RER小火车去巴黎城里逛逛。换地铁,转到Republique站, 传说那里有家正宗的四川火锅店,可惜待我们到达,由于错过用餐时间,已经大门紧闭。所幸找到一家美味的牛排店,感觉自己的吃运真是特别好(笑)。



Photo | 浮生半日,2016年5月/法国戛纳

回到戛纳时,已经8点多了,天还是非常的亮,阳光耀眼。南法和巴黎的确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一回到南部,心情也明媚起来。巴黎今天的天空有些灰暗。

II.
伊莎的家庭小聚安排在入夜的戛纳。

伊莎是法国驻华使馆的电影负责人,同时也在负责很多电影的制片工作,大陆第六代导演,包括王小帅,娄烨等,还有不少台湾地区的影片,她都有参与。今晚她亲自下厨招待朋友们。一进门,屋里是淡淡的温馨,饭桌前围坐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人。伊莎在朋友圈里写:"今晚的小聚是家常意大利餐,很开心在同一张桌子上混合了意大利人、法国人、中国人、古巴人、日本人、印尼人!好可惜,韩国人今晚没有来!"



Photo | 伊莎家的电影人小聚,2016年5月/法国戛纳

从阳台望下去,可以看到戛纳高处变得小小的房子。在黄昏的Magic hour(奇妙时刻),远处的帆船随着灯光一闪一闪,好像电影《千与千寻》中幻妙的世界。天色一点点暗下去,我在同一个角度拍下了黄昏和暗夜的不同景色,随着光线的变化,整个世界都变得不一样了。



Photo | 黄昏的戛纳,2016年5月/法国戛纳



Photo | 入夜的戛纳,2016年5月/法国戛纳

屋里,大家正在热烈讨论着当天的电影:某某电影好精彩;某某电影不好看,记者睡了一半;某某电影只能给2分(10分制)。一个意大利人讲:"我早上6:30就去排队看某某电影,看得我非常生气。"想起路上碰到一位老奶奶,说她最想看某部电影,我刚好多一张票,就送给了她,想来她此刻会好生我的气(笑)。谈笑风生中,忽然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电影人聚会吧。

"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扎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做的事。"感谢身边有那么多良师益友,时刻提醒着我。


- 12 -

Day 11 / 5月21日 星期六
闭幕前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I.
今天安排了一整天密集的媒体采访。

电影网的记者黄老师是四川人,我们一边吃着口水鸡,一边聊天。在戛纳见到来自家乡的人,感觉很亲切,一点不像在做采访,仿佛在和朋友唠家常,不时蹦出几句四川话。

腾讯娱乐的直播等开始地点安排在我9年前第一次来到戛纳的地方----德彪西大厅("一种关注"单元的放映厅)。这是我第一次做直播,很有趣,突然发现自己还是有些综艺潜力嘛,和主持人一路聊着戛纳的小八卦,吃着雪糕,不时有小朋友冲进镜头里,非常欢乐,一直走到海滩边。随后关于电影部分的专访,又不自觉地恢复到严肃文艺的样子(笑)。



Photo | 腾讯拍摄,2016年5月/法国戛纳

《看电影》是我从高中起就一直喜欢的杂志,主编阿郎老师曾经在今年北京电影节我的电影《三伏天》首映时担任主持人,这次能在戛纳接受《看电影》的专访,我觉得很荣幸。阿郎老师从2002年开始担任《看电影》杂志的主编,这么多年坚持专注一件事,非常令人佩服。



Photo | 《看电影》拍摄1,2016年5月/法国戛纳


Photo | 芭莎拍摄,2016年5月/法国戛纳

今天讲了一天的话,会感到有点累,但仍努力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谢谢媒体伙伴们的支持和帮助。

II.
和伙伴们的晚餐安排在一家有60年历史的意大利餐厅La Pizza CreSci,上次和意大利导演Aldo慕名前往时,因为排队的人太多,而不幸错过。今日也算在离开戛纳前完成了一个小小的心愿。

明天就是电影节的闭幕日了。无论是否得奖,这次戛纳之行,都无与伦比的美好。


Somewhere in Time
John Barry - Somewhere in Time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 13 -

Day 12 / 5月22日 星期日
戛纳闭幕 眼角湿润

I.
终于还是到了最后一天。

闭幕式上会颁发本届电影节的各大奖项。心情平静,我对奖项没有那么大的执着,一直觉得只要能够入围,就是开心的事。这些天来,无论对我,还是团队的伙伴,面对每天发生的各种小插曲,每个人都特别努力,带有几分有惊无险的戏剧性。感谢王琳、法小珂、平儿的一路同行,还有遇到的好心人。



Photo | 夕阳下海滨大道上伙伴们的合影,2016年5月/法国戛纳

II.
中午出发前,做了最后的午餐,用完了所有带来/买来的调料和食材。下午在Majestic Beach海滩边,和芭莎娱乐进行了最后一场拍照采访,在沙发上安静地等待晚上闭幕式的到来,这是这么多天以来,第一次有时间和团队的伙伴坐下来聊聊天,聊聊戛纳,而不是工作。



Photo | 在沙发上等待闭幕式,2016年5月/法国戛纳

闭幕的红毯环节比开幕式和主竞赛时增添了更多的热烈,闪光灯和呼喊声连成一片,就要说再见了。在红毯上遇到好朋友伊莎,我们开心地打招呼,我看到自己的口红印一下子印在了她的脸上。这一幕,被旁边的记者抓拍下来,这种纪念方式实在是史无前例吧(笑)。



Photo | 闭幕红毯,2016年5月/法国戛纳

III.
观众们身着礼服,端坐在卢米埃大厅中。

电影节的主题音乐响起来,海浪一般的感觉又回来了,鼻子一酸,眼泪快跑了出来。每次参加电影节,都会激励自己,要拍出更多更好的电影,那种,很多年后,也依然是人们心目中的好电影的电影。颁奖环节中,剪辑了新浪潮导演让·皮埃尔·利奥德(Jean-Pierre Leaud)的代表作合集,整个大厅中回响着电影《四百击》的原声音乐,当他缓缓地幕布中走出来,全场起立为这位老人传奇的一生惊叹赞美,掌声不息,实至名归,他捧回了今年的荣誉金棕榈奖。眼角湿润,偷偷擦掉了。

每一位获奖的电影人在台上都有自己不同的风格,有人激动,有人淡定,有人藏不住地大笑,有人在台上喜极而泣,比如有"戛纳电影节亲儿子"之称的多兰,他在台上落泪时,我心里偷笑:他没拿最佳男主角真是太可惜了(笑)。



Photo | 和多兰的合影,2016年5月/法国戛纳

想来,电影实在是一件圣洁而充满魅力的事情。很多年后,人都不在了,可电影依然。

IV.
闭幕晚宴安排在MajesticBeach海滩,汇集了很多大咖,包含这届电影节上所有获奖的电影人。他们在私底下低调而亲切,谈话时会礼貌地望着对方的眼睛。和本届最佳导演Olivier Assayas、最佳男主角Shahab Hosseini,以及我非常喜欢的丹麦演员Mads Mikkelsen合影,曾经觉得他们离我特别遥远,现在,好像在一点点靠近。我那时是他们的粉丝,今天,或许变换电影从业者的心态,看待他们和他们的作品,也期待未来的合作。



Photo | 和Mads Mikkelsen合影,2016年5月/法国戛纳

Party一直持续到凌晨,这是电影节最后的狂欢时刻,华丽的盛宴即将谢幕,戛纳也将恢复平日里的安静。希望明年戛纳电影节70岁生日时,我还能带着作品回到这里。加油。

望着舞池里喧闹的人群,在音乐和灯光的交织中尽情欢愉。一切终将归于平静,生活仍将继续。电影是重要的,但是,生活更为重要。

V.
感谢这13天的陪伴。


- Fin -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黄璐小猪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