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心理学研究的结果看起来是常识,其实背后的解释很有趣?

亲社会行为吧……

对别人有好处的行为都叫亲社会行为,包括捐助,帮助,志愿活动等等。亲社会行为的产生这个问题,有两种理论打架,一个说人产生亲社会行为是因为产生了共情 (empathy), 感受到了别人怼帮助的需要,也就是共情-利他假设 (empathy-altruism hypothesis,EAH), 另一种说,人产生亲社会行为是因为产生共情,但是共情是一种不开心的体验,因为你感受到了别人的不开心,产生了你自己的痛苦 (personal distress),你想要摆脱痛苦,所以你去帮助别人了,也就回避恶唤起降低假设 (aversive-arousal reduction hypothesis,AARH)。说白了就是关于"亲社会行为到底是利他还是利己"(altruism or ego-centrism)。

验证这两种假设,研究者采取了这样的思路:如果AARH是正确的,那么,人为了摆脱看到别人需要帮助,自己产生的痛苦,就应该会选择最快速,最不费力,最简单的逃避方法。也就是说,如果人能够迅速离开这个让自己难受的情境,个体可能就不会选择帮助别人,产生亲社会行为。而如果EAH是正确的,那么不管在任何情境下,人看到了别人需要帮助,就会去帮助(至少理论上是会的,我们先不考虑责任分散,反社会人格等等情况……关于道德行为的具体产生模型,有机会我再详细写)。

所以研究者设计了一个这样的实验(因为我自己还想做实验招被试,所以就不把具体过程说出来了……),实验中有两种情境,一种情境让被试觉得,自己能够轻松的逃脱这个别人需要帮助的情境,这种逃脱是心理上的 (easy psychological escape), 也就是让被试相信自己能够很快忘记这个情境带来的不愉快(个人痛苦);另一种让被试觉得自己将会记住这个让人难受的情境,如果自己不能让需要帮助的人也摆脱出来的话(difficult psychological escape)。除了情境是否容易逃脱之外,实验者还操纵了被试的共情水平。

最后的结果是这样的:高共情组的被试,在两种情境下,表现出了无显著差异的亲社会行为,而低共情组的被试,在简单逃脱情境下表现出了更少的亲社会行为。(这个研究中对亲社会行为的测量不是全或无,而是多和少)。这个结果说明共情水平高的时候,亲社会行为的产生遵循EAH,共情水平低的时候,亲社会行为用AARH预测比较准确。但是我个人觉得,这个结果实际上支持的是EAH,因为它强调了共情在亲社会行为中的作用。

总结一下,个体确实是会利他的,但是利他行为(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不是全或无,其中至少还存在共情和情境变量的因素(更不用说什么责任分散,人格disposition之类的……)。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常识,但是看完相关研究,脑子里冒出"人性本善"四个大字,虽然这四个字好像并不是对这个研究最好的解释。

心理学家欺骗被试原文:

Stocks, Eric, Lishner, David, & K. Decker, Stephanie. (2009). Altruism or psychological escape: Why does empathy promote prosocial behavior?. Eur. J. Soc. Psychol., 39: 649-665. doi:10.1002/ejsp.561.

Dr. Stocks是个好人,拯救我的作业于水火之中……

关于这个问题比较古早的争论,可以看Batson和Hoffman这两个研究者的文章。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Echo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 个回答,查看全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