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天才坠落之后》一文,问题到底出在哪?

5月3日,《人物》杂志刊发了作者为吴呈杰的《奥数天才坠落之后》,随后,故事主角付云皓发文《在脚踏实地处,付云皓自白书》反驳,称事实不符及质疑作者预设立场。一位新闻系学生黄佶滢向我咨询了其采写操作上的问题。


问:怎么看这两篇呀?我想到了当年庞麦郎那篇,作者是否立场先行?觉得他对成功的理解比较狭隘,这种大量运用外围采访,盖过主人公的声音也是不客观的吧?


回复

细看了两文,简单地说,目前围绕《奥》的反对意见,无非三点:成功观 + 预设立场 + 选择性事实。我不打算就付云皓的人生发表过多的意见,我的观点非常简单:任何人都有选择任何生活方式的自由。

那我们聊什么呢?就事论事最好。既然你问到了报道操作问题,咱们就聊这个,而且从内外两个方面,内即写作者笔下的操作原则,外即从第三方角度来聊聊客观的相对性(或客观的"最大公约数法则")。

为了方便没有时间(或耐心)看完两篇全文的朋友,我先交代一下背景。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奥数天才没有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落入世俗意义上的"平庸"的故事(沉迷游戏、北大肄业、到一所师范教书,职称只是助教)

随后,故事主角付云皓发表了自白书,不认同此报道,主要有几点:

1、作者几乎不采用他的讲述,而采用周边采访;

2、不认同文章的"成功观",自己没有"坠落",做个普通老师很快乐充实;

3、学术没有高低贵贱,基础教育也不low;

4、除了物理确实不太好,其他科目都不错,并非文章里说的"竞赛机器";

5、北大肄业主要是他的责任,没有表达过"大家都应该来帮他"的话。

《人物》报道和付云皓的反驳文

了解了争论背景后,现在我们进入主题。先看选题层面。一个故事是否值得去写是需要研判的,当然有很多体系和方法,我个人则常用"故事——问题——意义"三段法。具体来说,就是问自己三个问题:

1、这个故事精不精彩?

即从叙事美学上分析,冲突是否丰富,情节是否跌宕,人物是否有困境,他有否尝试挣脱……诸如此类。

2、故事是否反映了宏大、公共性问题?

即这个故事要有更广阔的代表性,它是某一个可能影响你、我、他的大问题的缩影。这也是我们关心这个故事的动力,因为它可能还会发生在任何一个人身上。

3、故事是否还蕴含更深远的意义和哲理?

即我们看完故事,理解好问题,是否还能领悟一些普适的道理?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理解社会、人生。

如果一个故事能闯过这三关(或起码闯过前两关),就算成立了。

对照一下付云皓的故事,情节是跌宕的,有欲望,有困境,有挤压,有挣脱,第一关通过;第二关,故事背后有公共教育、奥数、人才培育等问题,有足够的公共性;第三关,故事还能延伸至教育观、成功观、个人自由与世俗枷锁等思考,人生的命题,也通过。

因此,付云皓的选题是没问题的,还很值得做。

我再简化一下付云皓故事的内核,就是一句话——卢梭的"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付的故事很完整地诠释了这句话。接下来,写作者的任务就是寻找这副吞噬自由的"枷锁",以及铸造这副"枷锁"的原因。

具体地说,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一个奥数冠军遵纪守法,也没伤天害理,大可想考哈佛就考哈佛,想回家种田就种田。但在中国,会有无数"枷锁"阻止你选择后者,这些"枷锁"生生不息,代代循环,成为我们文化规制里最顽固的一环。

为了让"枷锁"更具象,我再举另一个同样是奥数冠军的北大学霸安金鹏的故事,和付云皓对照着看更有意思。

20年前,安金鹏获得国际奥数金牌,保送上北大,他老家所在的县的文化局炮制了一个虚假的故事,说安金鹏出身赤贫,母亲借鸡蛋、卖驴供他上学,父亲还得了重病,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奥数夺冠了云云。

这个"炮制鸡汤"在那个时代闪足了金光,还上了《知音》、《读者》和无数的报刊。安金鹏为此困扰了20年,他不接受这种虚构的光环,坚持写文章辟谣:这全都是瞎编的,我们家生活挺好的,我学习和科研,就是喜欢,没那么苦大仇深,卖驴也不是为了我的学费,我爸身体也很好……

安金鹏的辟谣

总之,无论是付云皓还是安金鹏的遭遇,都是上文说的"枷锁",病态的"神童"崇拜思潮和严密的"天才"制造工厂,它们由神童传说、极度困苦的励志故事、家长崇拜、兴趣班、奥数、名校、闪耀的头衔、世界级名声所组成,最终变成一种全社会的认知和价值观暴力。最显著的表现就是神童不站立世界之巅,不成为民族之光,就是堕落和"方仲永"。

说到这,得接着请出卢梭老师另一句更牛叉的话——"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放在奥数天才故事的具体语境中,那就是自认为手握"真理"(崇拜神童)的人,恰恰是这些"真理"最大的奴隶。这种作用与反作用,在一个封闭落后的观念市场里,恰恰是其自我复制和延续的内在路径。

我觉得问题至此已经逐渐清晰了。《奥》文在操作上的问题,就是在揪出"枷锁"的过程中,没有把控住介入的程度,作为写作者,应该冷静、理性、超脱地观察付云皓与"枷锁"的角斗,对任何一方都同等凉热,让读者看清"枷锁"的模样,意识到我们也曾被"枷锁"所伤且可能已是"枷锁"的一部分。不要着急去论证什么,只要给足了事实,读者聪明着呢。

然而,由于作者介入程度的失当,最终导致立意的暧昧,尤其在对待世俗成功观上有默许之意和瓜田李下的色彩。这也是外界"预设立场和选择性事实"的批评来源。我反对一切过激和诛心之论,不至于,但操作技术层面的失误也是难以回避的事实。

再说个细节,文章底部评论区一位读者的留言就挺中肯。她(他)建议标题温情一点,可改为《寂静后的奥数天才》。我觉得挺好。当然,为保持力量感,给标题中的"坠落"二字加上引号也无妨。

读者在评论区的建议

最后,我们再说说客观的相对性,或客观的"最大公约数法则"。付云皓对写作者的指责,自陈部分没什么可说,尊重个人观点。但对作者"我说了那么多,你却更多采用别人的说法,你到底是写我还是别人眼中的我"的质问,则是一个很具代表性的大众对"人物写作"的认知鸿沟。

每个人对外诉说的时候,都有自我美化和合理避险的本能,你我都不例外。一定是当事人想对外界呈现的形象。正因为如此,写作者对故事主角的自述往往最为防范,因为利益相关最大,而越外围的人,利益相关减弱,反而更接近本真。

所以,很多时候,一些影响故事真相的自述,写作者一般会做三个以上的交叉印证,一致才会采信,否则放弃或存疑。有闻必录的话,就会变成一篇极其啰嗦、无序、杂乱的采访记录或个人公关文,读者为什么要费时间和流量去看呢?

总之,一切作品中的客观都是相对,它是穷极所有采访手段能准确印证的部分,也就是"最大公约数"。而作品的最终呈现,一定包含写作者面对所获得的真相的个人理解,它与公众的理解未必重叠,和故事主角希望传递的理解甚至会相差更远。在特稿和非虚构写作里,这再正常不过了。

当然,我也赞同一些网友的建议,如果再增加一篇付云皓的访谈就更好了,更全面,也更直观、平衡。

隔行如隔山,随着各行各业专业化程度的加深,必然存在很多行业内外的认知误解和错位。正如我们越来越看不懂医院的药方,但如果有医生愿意在大门小板凳上科普一下也是非常好的。

最后的最后,作者吴呈杰是2014年江苏高考理科状元,接受采访时被记者问到准备报什么专业,他说"新闻",结果被众记者苦苦相劝,最终读了北大市场营销。3年后还是难忘初心,又做回新闻,并且得了一个非虚构写作大赛的冠军。

这件事本身也成了当时的一个小新闻。生活的戏剧性比小说还精彩,这也是非虚构写作的魅力所在。深度报道已苦日良多,逆向入局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山高路远,以上碎碎念,为吴同学提个醒,也鼓个劲。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叶伟民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