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博物馆、美术馆等展陈中的仓储式设计?

看起来题主身份倾向于展览部门及该环节相关从业者,但还是建议稍微从纯空间设计中跳出来从更宏观一点的角度看问题。

如果仅仅将仓储式展陈当成手法或者风格,确实很难评价其本身的好坏,路径只决定方向但通常不决定走了多远,同一种方法下有做得非常成功的也有非常失败的。

建筑师柯布西耶讲"建筑与风格无关",实际是提醒我们直面空间设计时所有风格或方法在应用时面对的原始问题,而后才能对这些方式的适宜性以及有效性作出判断。展陈设计也一样。评价展陈设计方式的好坏,要看其对原始问题的解决程度。

原始问题是什么?从题主描述时间节点其实能反映出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变成了主要矛盾的"目前"。

文化需求的增长带来的是对文博信息需求的爆发增长,而面对这种增长时博物馆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藏品展品数量之间悬殊的比例;同时经过了近十年的大规模扩建场馆时期,直接对空间的扩容基本已经到头——扩容几倍的空间如何面对成百上千倍的藏品展品比?

所以,推进数字化博物馆是这一时期的一大举措。而博物馆实体中,除了加大投入,频繁换展的时间维度操作以外,在单位空间内增加展陈密度,提高藏品—展品的转化率,从而使观众获得更多信息,则是另一种重要手段。

仓储式展陈由此逐步进入国内博物馆语境。

直接开放库房与设立藏品中心两种方式的展陈手段均可有效提升展品密度,但库房只有在满足多种要求时才能开放而国内有条件者极少,且多为库房原样,是展陈仓储而非仓储式展陈,观览行为需将就库房条件;将一座建筑或一个展览空间作为藏品中心进行仓储式陈列则介于库房与展厅之间,可以讨论更多的观览设计问题。

此情况下,在展品选择中,并不一定需要过多地关注单个展品的视觉表现力,因为密集型展示本身具有的视觉表现已足够。展品的选择应适当,最好以库房的一般收藏状态分类管理呈现,使观众能看到尽可能多的展品,为他们提供比较相似展品,观察一类藏品风格变化的机会。所以从这角度上讲,关于某些专题展和特展在文物量极大的情况下,仓储式陈列的意义才更为突出,而基本陈列可能多数情况并不适用。至于同一个展厅中这种陈列手段出现的次数其实应根据展品数量及性质而确定,仓储柜出现的位置和观看方式才是空间设计要讨论的问题。应牢记博物馆建筑及陈设设计提供的是关联人和物的场所和方式,而非其自身。

除新建博物馆之外,由于大部分仓储式展陈都是在即有空间中进行二次设计,空间本身的体积也是固定的,如何在现有空间中通过空间设计呈现出更多的展品信息是第一个问题,而多个展品之间的视觉影响易形成相互干扰,而(即便是同一类)文物在大小尺寸不同的情况下,其并置之时的空间效率也需要仔细讨论,所以展品在仓储柜中的位置经营也同样值得考虑——问题推进至此才能进一步切换回建筑学角度讨论:如何通过空间布置构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最直接的问题即文物间的位置关系(学术建构与空间经营之间的平衡)、仓储柜的空间利用问题(效率)、以及仓储柜同时作展柜时所面对的怎么看(人本)的问题。

这些问题解决得巧妙与否才是判断一个博物馆展陈设计好坏的标准。


说点题外话,既然已经从博物馆语境回到建筑学角度,不妨从经典中汲取营养——仓储式展厅的设计者,或许应更重视对路斯的理解:忽略掉那些极简的外表,直接看其操作。体积规划在处理展厅空间利用率与展品类别差异之间的矛盾方面有效性极高,而对展柜/储藏柜来讲,体积规划也能更有效地解决展品量带来的空间问题,而舞台理论则能带来对展柜界面操作的启示。

所以,可以将仓储式展陈的展厅设计看作是嵌套的raumplan,并用舞台台口与景深设计的方式思考空间之间的关联以及人与展品之间的关联,以在解决极端问题的同时获取一些空间品质——毕竟只有强排的方案通常是无趣的。

所以隐藏的问题是,这种设计非常考验设计师对藏品数量、尺寸以及展示角度及观看方式的了解与理解程度。

以上为最近在做的项目的随笔,希望能有所帮助。

国际博物馆日,向所有博物馆人致敬。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知乎用户(登录查看详情)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2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2014 年你看过哪些难忘的展览?
美国有哪些值得一去的博物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