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 @Frida Lee 邀请回答,顺便 @曾旻 (终于不是250了……)
看起来,这是一个文艺作品题。然而,机智的心理学家早已看穿了一切!
这其实是一个社会心理学题!
阅读或者观看文艺作品,我们总会与小说、电影电视中的人物产生某种联结。仿佛他们的悲喜就是我们的悲喜,他们的一举一动也牵动着我们。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书评、影评中这样写:"《xxx》生动刻画了当下日常生活,让人有极强的带入感……"。
所以,我们就来说说阅读小说时候的"代入感"。
(不过,可能需要加一个限定条件是"相对质量好的文艺作品"。有些小说或者影视剧,实在让人跳戏……)
Gabriel & Young (2011) Becoming a Vampire Without Being Bitten: The Narrative Collective-Assimilation Hypothesis. PS.
(讲真,这篇论文的题目放在学术界可以说很文艺了…)
这项发表在顶级期刊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阅读小说时候的代入感以及背后的心理机制。
有句话说的好,we are social animals。我们都是社会人。
社会人就会有一种与社会,与群体保持联系的需要——归属需要(Need to belong)。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揭示了归属需要对个体心理行为的影响。如果从正面不好理解,你可以试着这样想——如果你被一个群体所排斥了——归属需要无法满足——你会有怎样的体验。
研究者正是基于这一需要理论进而提出了 The Narrative Collective-Assimilation Hypothesis(叙述集体同化假设)。这个假设的核心是叙述性的故事会让我们产生对叙述的心理同化效应。
简单说,当你阅读某本小说的时候,你会把自己当成是小说中的主人公,与ta同呼吸,共命运。比如当你阅读《红楼梦》的时候,你会不会想着自己生在贾府呢?或者当你阅读(观看)《甄嬛传》的时候,你会不会想着自己也是哪位小主?再或者,当你阅读《福尔摩斯》的时候,你又会不会把自己也当做侦探,与他一起思索解密呢?
研究者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设,分别让被试阅读两本书,来看看会不会产生所谓的"角色代入感",一本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一本是《暮光之城》。所以看到了吧,描写现实社会的小说都是小case了,要读就来点脱离现实的。
研究者先测量了被试对集体的归属强度(Collective Self-Construal),这是一个重要的调节变量。然后两组被试各自阅读两本小说中的部分章节,最后一同完成内隐联想测验(IAT)和外显量表回答作为指标用以检验研究假设。
先来看看IAT。这是一个在心理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范式,简单来说逻辑就是人们会把与"我"有关的东西联系更加紧密,看到与"我"有关的东西反应更快,做出反应的时间更短。
很明显,阅读《哈利波特》的被试他们将自己与巫师等概念(魔杖,扫帚,魔咒,魔药)联系更加紧密;而阅读《暮光之城》的被试则将自己与吸血鬼等概念(血液,不死,尖牙,咬)联系更加紧密。
再来看外显问答。
被试需要回答这些问题(讲真,这几个问题真的好好笑)——
《暮光》组:"与一般人相比,你觉得自己能跳多高?""不睡觉,你能活多久""你的牙齿有多锋利"。
《哈利》组:"你觉得自己有多么英国范""你认为,如果你非常用心,就可以用意念移动物体""你认为自己可以从一个地方消失,再从另外一个地方出现"。
结果如下图
同IAT结果差不多,《哈利》组会让被试觉得自己更加拥有巫师的能力——意念移动,瞬间位移等;而《暮光》组则让被试觉得自己拥有吸血鬼的特点——牙齿锋利等。
(讲真,我自己在读HP的时候真的很入戏,时常想为什么猫头鹰没有找我,给我发出一封霍格沃茨的入学通知书,哭晕~~~)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调节变量就是CSC。从结果也可以看出,如果你对集体的归属强度没有那么大,你可能就不会那么入戏了。
(所以,这是不是"戏精"的指标,值得深思……)
这项研究为我们揭示了阅读时候的心理同化效应,也就是说我们会把自己当成是和主人公一样身份的人。既然如此,也难怪我们会主角的悲喜而难过抑或开心了。
正所谓"因为爱着你的爱,所以痛着你的痛"。
看了小猪佩奇,你会觉得自己是社会人吗?
关于内隐联想测验更多的介绍,欢迎戳下文——
陈昆廷:内隐联想测验(IAT)简介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狼宝宝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6 个回答,查看全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