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9分迟暮喜剧《柯明斯基理论》?

先问个问题:变老之后,你会忧愁什么?

三天两头的大病小病,退休待在家里无聊得发慌,寡人一个,没钱也没有颜值了,被人嫌弃,年轻的梦想还没完成但也无力完成了…

听起来老年是否又是一无是处的"丧"?其实也不一定,也可能是一段暖心的老年生活小品。

《柯明斯基理论》就可以说是这样一部相当冷门但非常优秀的美剧。在此就不介绍两位主演——迈克尔·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与艾伦·阿金(Alan Arkin)——是怎样的影视圈「教父级人物」了,聊一聊当两位真正的"老戏骨"相逢,他们会给出一份什么样的老年生活样本吧。

可以这么说,人生有许多面,《狗十三》展现了青春的困境,《柯明斯基理论》则展现了老年的困境——以喜剧的方式;《我的天才女友》描绘了两个女性之间隐秘而微妙的友谊,《柯明斯基理论》则描绘了两个男性之间从一起打拼到互相扶持的友谊——以一种毒舌互损的方式。


你会成为什么样的老头/老太太

为什么叫《柯明斯基理论》?

可能是本剧编剧的个人风格,在这之前他是《生活大爆炸》的编剧;

可能是主角之一柯明斯基这个老演员总结出来的表演理论,剧里的他经营着一家表演培训中心,他对年轻人说,表演就是扮演上帝,要创造万物,你要生命,BOOM一下就活了,你要死亡,BOOM一下就死了,当学生在笔记本上写下关键词"BOOM"并划上两道横线以示重点的时候,你就知道这是部喜剧了;

当然也可能这标题就是这部剧的故事核心——逐渐退出世界舞台的老年人和他们的生存智慧。

是什么样的老年人呢?

一个是上面提到的桑迪·柯明斯基,他踏进教室的开场语是——说了一百遍了,我是演员,不是水管工,不要再把马桶堵了。

另一个是他的经纪人兼老友诺曼,承受着妻子因病逝世的痛苦,还要面对一个嗑药的45岁女儿,当他要为逝去的妻子购买棺材时,他与销售人员来回商讨了半天,始终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浮木或沉船木造的棺材就不能实现?去海边找几块木头,回来做成棺材不就行了吗?

桑迪和诺曼必然没有想过自己走到事业和生活的老年期会是什么样的状态,自然也不会想到会成为什么样的老人,他们最没想到的是,这个世界竟然变得如此难以相处。

但其实,难以相处,又挑剔,又敏感脆弱,才是他们这群老年人在外人眼里的常态。

德国一份研究显示,根据大五人格模型(the Big Five),老年人的人格特征发展与年轻人相反,所呈现的趋势是:除了情绪不稳定性在走高,逐渐偏向神经质,其他几个正面积极的特征,外向性、宜人性、责任心、开放性都在逐渐走低。

这是因为老年人知道自己身心机能在衰退,所以为了避免危险和注重健康,他们会变得更为小心翼翼、斤斤计较;在文化生活、社交生活、智力活动上,他们也不再那么积极主动,不再那么包容一切;他们可能也不会再愿意按部就班地去尽职工作……

于是,我们看到了剧中这两个固执又古怪的老头子。


理想降级的,不止是年轻人

年老,不止意味着你与这个世界难以相处,如果世界是个丛林,那么年老也意味着必然地退出竞争中心。

换句话说,理想降级,不止发生在年轻人身上,同样也发生在老年人身上。

桑迪有着三段不幸的婚姻,有过事业的辉煌,如今虽"贵为"表演大师,可是向桑迪学习表演的学生会接到一个洗发水广告,然后投资比特币,回头嘲笑他都不知道比特币。

而他的老朋友诺曼会告诉他,虽然《生活大爆炸》的那群小孩子每周赚100万,可是这样的情景喜剧,他连一个客串的角色都接不到。剩下唯一维持自尊和事业的恐怕就是他的表演培训机构。

诺曼自己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在公司会议里听下属发言他甚至需要有人翻译。

从这两位主角身上挪开,剧中一个不起眼的龙套角色也许更能揭示美国老年人的现状——一个步履蹒跚端盘送水的服务员。

据美国劳工部的资料现实,从2008-2018,虽然美国的生育率没有明显下降,也不缺劳动力,但过去十几年来,美国的新增就业机会一直未能超过失业人数,然而就在今年,首次实现了超越。

这转好的现象被归因于某些特定领域,比如快餐行业正是劳动力短缺的时候,而这些年轻人不太会看上的、门槛低薪酬低的体力活,老年人就成了主力。

目前美国的退休年龄是65岁,65岁以上的劳动力增速是16-25岁劳动力的四至五倍,而老年人喜欢当一个洗碗工,或者带上炸鸡店的帽子,一是因为这可以填充他们退休后的时间,二是洗碗端盘收账的工作容易胜任,三是大部分快餐行业也愿意雇佣老年人,因为他们待人更为和善。

想象一下,年轻时,你曾经是某个行业的佼佼者甚至领导人,年老时,你可能正走在餐厅油腻的走廊上颤巍巍地端着一盘薯条炸鸡。

做一个很"酷"的老人

还是回到一开始的问题,这很丧吗?

美国的老年服务员会告诉你,不会啊,我很喜欢这个快餐店的氛围,《柯明斯基理论》也会告诉你,不会啊,你也可以很酷。

尽管剧中的这几个老人家,他们的生活会让我们跟着一起发愁发笑,但我们不会为他们担心。

最为印象深刻的例子,便是诺曼妻子艾琳,一位忍受着长期病痛最终离世的老人。看看她是如何对待自己的葬礼的。

她提前写好葬礼安排指南,除了交待棺材要用浮木或沉船木的材质制作以外,还交待要有黑人女歌手演唱《果酱女郎》,要有喜剧表演者担当主持,要有变装者献唱,甚至细致到葬礼上的某个人她很喜欢,可以说话,但最好不超过4-5分钟,否则就应该请他出去了。

虽然在这部剧里,艾琳活不过两集,而且并没有几个镜头,但一个葬礼,就能看出她不是一个郁郁寡欢的病人,相反,她有着极为洒脱的人生态度。

与这些美国的老人相比,尽管有文化的差别,有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差别,但年老必然遇到的打击是一样的,一样与时代脱轨、经历人生的失意和被遗弃、经历生死离别。

可同时,你又会觉得,尽管他们也要遭遇这些必然的苦难,但他们还是会享受生活。

桑迪在课上结识了一位与自己年龄相当的老年学生,他们也许会有一场黄昏恋,有意思的是,第一次约会赶上艾琳病发入院,第二次约会,就是艾琳的葬礼。可是桑迪会开玩笑说,这挺自然的。

理所当然地想到自己老去的父母,似乎父母永远在为我们担心,结婚生子,成家立业,然后是小孩的成长和教育,好像他们一辈子都应该为我们操心才对得起"父母"两个字,而我们其实希望他们能够好好享受自己的生活。

也许剧中的老人最令人羡慕的地方是,他们拥有的从容和坦然。


苦难是美好的果皮

关于优秀的喜剧,我们早就达成了共识:悲剧是喜剧的内核。

但《柯明斯基理论》并不丧,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部成功的喜剧,比如《马男波杰克》也是一部很成功的喜剧,但你会觉得丧,可是在桑迪和诺曼的老年生活里,我们还能达成另一个共识,那就是美好通常是被苦难包裹着的。

电影《大鱼》里说,事情越艰难,往往最后越能得到丰厚的果实。恐怕所有苦与甜的关系也是如此。

我们当然可以破口大骂生活真痛苦!但,这会不会也是我们品尝美好的一个良机?

既然老年是每个人最终要独自走完的必经之路,那么最后以让·雅克·卢梭在《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中的所思所想作结也许最恰当不过:

"当我静静思考自己的灵魂在一生中面对不同处境所表现出的不同状态时,让我极度惊讶的一点是:虽然遭受了种种的阴谋算计,但是我对于善与恶的感知与我所经历的种种磨难相比竟然完全不成比例。

我人生中短暂的兴盛时期对我的影响内在而持久,却几乎没有在我心中留下什么愉快的回忆;相反,在我经受人生的种种苦难时,我却时常感到温存而令人动容的美好情感,仿佛一剂良药敷在我伤痕累累的心上,将痛苦转化成了快感。

时过境迁,我只能回忆起这些美好的情感,不再记得与之同时加诸我身的折磨。看起来,我似乎在苦痛中更多地品尝了生命的美好,好像只有当命运将情感紧紧束缚在我心头,让我专注本心,丝毫没有为他人在意的身外之物分心的时候,我才是真正地活着。

至于别人在意的那些事情,本身并不值得费心,只有自以为幸福的人才会将那些事情当作头等大事。"


参考资料
《人到老年,性情大变?》,果壳
《美国老年劳动力增速四倍于年轻人,快餐店成这些老人新去处》,好奇心日报

本文原载于看理想公众号(ID: ikanlixiang),原标题为《 豆瓣9分的冷门美剧,原来人生可以一直幽默到老》,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看理想。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看理想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5 个回答,查看全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