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的溃败,还得从防守说起

  今年的凯尔特人,不同于过去了。

  还记得上个赛季,外界是怎么评价凯尔特人的么?

  一个关键词:身高。如果你还有印象,那你一定记得,在每一个系列赛对阵预测中,凯尔特人都绕不开身高这个词眼。他们的外线核心是小托马斯,一个身高只有1米75的小后卫,他们的首发分卫是布拉德利,身高只有1米88,他们的先发小前锋是克劳德,身高只有1米98。虽然他们还是在很多时候展现出了自己极强的防守伸缩性,但不可避免的,在每个位置上,他们都比自己的对手小一号。

  对于篮球这项运动而言,追其根本,强调的还是身高、臂展、体重和力量。这让凯尔特人在对位骑士的时候,难以有效地限制对手的进攻箭头。但今年,不同了。





  凯尔特人在锋线上补进了塔图姆和莫里斯,替补上的奥杰莱也是身高超过2米。在最基本的身体条件上,凯尔特人较上赛季有了极大的提升。最起码,他们不会因为身高、臂展的问题,被对手目空一切地干拔了。可事实其实远不止于此,在运动能力和天赋上,今年凯尔特人已经超过了自己的对手克利夫兰骑士。

  在防守对位上,几乎每个凯尔特人的球员都守过詹姆斯。莫里斯和布朗主防,奥杰莱替补上来也盯过一阵子,遇上换防,霍福德、贝恩斯、斯玛特之类的错位也都防过。

  车轮战式的防守消耗,他们只强调一个原则——将詹姆斯推离篮筐,尽可能让他用最困难的方式完成进攻。

  简单概括着说,就是詹姆斯只要叫挡拆,凯尔特人的大个就收中路,夹击延误,逼詹姆斯减速走左手,让他在左侧低位背打,往底线走就在转身瞬间给下盘对抗,往中线附近转身,就在出手瞬间上夹击干扰跳投。

  整场比赛下来,詹姆斯一共出手了16次,只进了5个。但细看他的进球分布,3秒区以内,5投3中,其余的出手,11投仅2中。凯尔特人的防守方式很好的保护了自己的禁区,让詹姆斯打的很不自在。

  但问题是,詹姆斯会一直如此低迷么?如果是,那骑士绝无半点胜算。但显然,对于这个层级的球员来讲,这不会是他们的常规状态。





  一个很明显的反常出现在第一节。骑士全场的第一分来自于詹姆斯的翻身后仰,接着骑士以7比4开局,但自那以后的半节时间里,詹姆斯再无一次出手,凯尔特人趁机打出一波17比0的进攻高潮,奠定了比赛基调。詹姆斯的下一次出手在什么时候呢?得等到首节比赛还剩下5分钟的时候,三分线外试投不中,但紧接着他又强突了一回,拿到了2分。

  赛后,詹姆斯对比赛的失利给出了自己的回应,他把这场比赛称作是试探性的比赛,并表示自己已经搞清楚了第二场比赛该如何调整与应对。介于他过去的系列赛历史,詹姆斯有这样的自信不无道理。

  真要搞清楚究竟是史蒂文斯排兵布阵如诸葛,还是詹姆斯有意地试探与观察,现在下定论还尚早,我们得等第二场看完再谈。

  所以,让我们先抛开詹姆斯,来谈谈别的东西。比如说,防守。

  骑士没有防守,这是我们谈了一整个赛季的话题了,但他们是不是一点不能防?倒也不是。以本场比赛为例,骑士大概保持了差不多3分钟左右的高强度防守,也就开局7比4那一会,但那之后,骑士的防守强度就一泄到底了。为什么?因为进攻没了。

  说到底,骑士是一支非常依赖"情绪"的球队,而他们的情绪源自于进攻,攻顺了,一顺百顺,攻不顺,垂头丧气,满屏幕都是沮丧式的防守。

  两个防守画面看两队在防守中的韧劲:





  詹姆斯在牛角位背身接球,对的是罗齐尔,绝对的错位,为了防止被单吃,霍福德走到了詹姆斯的身后防止他背身直接拱到篮下,詹姆斯一看霍福德补位过来了,直接甩给了他的防守人也就是乐福,这时候杰伦-布朗放掉了自己的防守人科沃尔,示意塔图姆补位,一换,JR就又空了,乐福交球,JR接球准备跳投,该空了吧?还没有,霍福德从詹姆斯身后一路狂奔过来,赶在出手前完成了一次干扰。

  全场比赛,骑士在三分线外一共出手了26次,只进了4个,命中率只有15.4%。有自己手感不佳,空位投不进的原因在里面,但更多的,是因为凯尔特人坚韧的防守表现。

  那骑士呢?一个常见的回合:





  塔图姆在三分线外叫贝恩斯挡拆,骑士上高位夹击,把塔图姆逼到了很高的位置,没法直接出球,交给站在中线接应的斯玛特,这时候强侧的奥杰莱和篮下的贝恩斯处在二选一的状态下,詹姆斯补位奥杰莱,让胡德收篮下照看贝恩斯,汤普森开始回收篮下,斯玛特长甩给底角的杰伦-布朗,大空位,骑士球员放弃补防,绿军拿下三分。

  而这不过是两支球队在防守端一个缩影。

  整场比赛,凯尔特人都在身体上给予了骑士很强的对抗,持球人想要从外围直接突入禁区,就必须经过层层关卡的阻拦,各种刀球下手,为的就是在慌乱中逼停对手的前进,让他们在一个极不舒服的状态下去处理球。就像下图这两个回合所展示的那样:





  乐福单吃布朗是个错位,所以在乐福下球的瞬间,罗齐尔刀了一下,这让乐福在下意识中选择了收球起步,只能在一个很高的位置选择勾手终结。





  这个回合同样。克拉克森选择收球起步的时间,就是在塔图姆要下手刀球的瞬间,加上内线贝恩斯的补位,这让克拉克森在那个位置无法直接起三步完成终结,只能被迫分给篮下受到层层包围的汤普森,险些失误不说,拿到球之后,他也只能在一个远离篮筐的位置,隔着比自己更高的防守球员强行出手了。

  那作为对比,骑士在遭遇这些情况时的防守是怎样的呢?当然是内外线全失啦。





  一个一模一样的情况。布朗高位跟霍福德打挡拆,霍福德顺下,乐福跟着,布朗单吃科沃尔,慢慢悠悠运球进去,按上图凯尔特人的防守方式,这时候詹姆斯应该在这个位置狠狠地刀一把,逼着布朗在很高的位置起三步,在一个相对慌乱的状态下选择自己攻还是传,但詹姆斯没有这么做。骑士的防守让布朗以一种很轻松的状态运球走到了篮下,逼着乐福二选一,霍福德接高吊,轻松拿下两分。

  简要地概括骑士的防守,就是从内到外都不行。内没有遮天蔽日的屏障,外也没有足够坚韧的防守铁闸,加上整个团队在防守端的默契值不够,沟通交流上失职的情况比比皆是。而把这些都混合在一起,就铸就了骑士今夜的溃败。

  那这些东西会在之后的比赛里变得更好么?当然不会,骑士的赢球哲学就是进攻。他们的改变一定还是从进攻开始调起,不出意外,你会再次看到那个熟悉的勒布朗-詹姆斯。至于结局会如何,谁知道呢。

  但可以肯定的是,第二场比赛,将会决定整轮系列赛的走势。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o代号9527o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健身公司越来越赚钱,上市会是下一步吗?

体育产业生态圈ecosports.cn

从新三板的财报分析来看,不急上市、不忙整合的健身企业表现出色——或许,这正是健身行业的黄金时代!

未来肯定会有健身企业陆续登陆资本市场,而且对照海外市场来看,极有可能不止一两家,只是,这路程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文/ 董 武英,编辑/ 陈 思怡

在此前的一篇关于健身器材的文章中,笔者曾提及2017年健身行业的红利,惠及了行业内诸多相关公司,健身企业也因此受益。而在新三板挂牌的几家健身公司中,这种变化体现地极为明显……

截止2017年12月31日,新三板市场上共有5家以经营健身俱乐部或健身会所为主营业务的体育公司,分别为中航时尚、亚特体育、第一体育、知行健身和骐鸣股份。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除骐鸣股份经营惨淡外,其他四家挂牌公司均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

中航时尚

在这些公司中,中航时尚规模最大,历史也最长。在2017年,中航时尚实现营业收入2.71亿元,较2016年同期增长19.18%。

截止期末,中航时尚旗下已开业30家直营会所、1家加盟会所和1家医疗美容门诊部,拥有"中航健身会"、"优莱荟"、"优和健康家"三个品牌以及多项发展业务,覆盖了运动健身指导、美容保健养护、健康咨询与指导以及健身培训等业务板块。

其中,中航时尚赖以起家的健身业务仍属于核心业务,在2017年其健身服务营收高达1.63亿元,同比增长18.13%,营收占总收入的比例达60%以上。除核心的健身业务外,中航时尚的美容、纤体服务也成为了集团重要的营收组成部分。2017年,这项业务营收高达9981.79万元,同比增幅甚至超过健身业务,达到了21.96%。

在2017年整年,中航时尚新增了6家门店,成为营收增长的主要动力。与此同时,新增的多家门店也意味着成本和费用的增长,但对于中航时尚来说,其扩张的节奏却控制地极为合理。在2017年,中航时尚的毛利率为31.70%,与2016年同期数据31.97%基本保持一致。

此外,在营收增长两成的同时,中航时尚在2017年的净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均与2016年基本持平,分别达1919.49万元和1754.42万元。

目前来看,中航时尚的业务仍集中于深圳地区,其他地区的营收(包括2017年内在西安开设的分店)仅占5.77%。事实上,这种地域性也是整个健身行业的一个鲜明特征。成规模的健身企业,包括那些大型连锁健身房,都有着自己的基本盘。只有在巩固好基本盘之后,向外的扩张之路才会走得更稳健。

亚特体育

如深耕西安市场的陕西亚特体育俱乐部股份有限公司,制定了"继续深耕西安市场,以西部区域为中心向全国辐射"的发展战略。

在2017年,亚特体育新开发门店项目8个,其中就包括在其异地扩张战略下设立的成都分公司。而截止2017年12月底,亚特体育共拥有28家健身俱乐部门店。

2016年7月,亚特体育挂牌新三板。

去年一年,亚特体育实现营业收入7959.98万元,较2016年同期数据6678.59万元增长19.19%。而在挂牌之前的14和15年,亚特体育的营收分别仅有2906.2万元和4688.96万元。

与大多经营健身房业务的公司一样,亚特体育的核心业务是健身会员卡业务和健身私教业务。在2017年,这两项业务收入分别达到了4631.94万元和2881.3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8.19%和36.20%。

而对比中航时尚,亚特体育在2017年的毛利率下降了1.63个百分点,但仍高达38.23%。而得益于其出色的成本和费用控制能力,纵然在2017年新增了多家门店,亚特体育在2017年的净利润仍达到了1832.38万元,同比增长24.69%。

此外,在2017年,亚特体育也在营收多样化上做了不少文章:与西宁型悦型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达成合作,为亚特会员提供营养餐食、饮品等相关服务;并于2017年10月启动设立亚特健身学院,同期与UKK(中国)健身联盟达成战略合作,布局健身教练培训业务,满足企业内部的教练需求和市场化的专业人员输出。

第一体育

就市场现状来看,健身行业的火热直接带动了健身教练培训行业的爆发。同在新三板挂牌,专营健身教练培训业务的赛普健身在2017年业绩暴涨数倍,而上述健身公司中航时尚和亚特体育均有所布局。而至于餐饮业务,虽然能够为俱乐部贡献的收入并不算多,却也基本成为规模化俱乐部运营中的标配。

同为经营健身俱乐部的第一体育甚至专门设立了餐饮分公司。作为健身会所配套,其东城餐饮分公司定位为健康餐饮服务,接待健身会所会员及社区周边客户。在2017年,其餐饮业务收入达570.68万元,较2016年同期增长约1.5倍,占营业收入的14.37%。

2017年9月,第一体育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举办了挂牌敲钟仪式

第一体育在去年8月获批挂牌新三板。在挂牌以来的第一份成绩单中,第一体育实现营业收入3972.59万元,同比增长78.39%,但由于场馆装修和开设新店等原因,其毛利率由2016年的45.13%下滑至36.25%,但单就净利润而言,第一体育的盈利水平与2016年基本保持一致。

相较于其他健身企业,第一体育开展餐饮业务有着先天的优势。第一体育的控股方是港股上市公司、国内领先的绿色节能房地产开发商当代置业,而依托于当代置业的物业布局,第一体育在中高端社区开展健身业务。也正因此,第一体育才能在规模并不算大的情况下,可以在北京、长沙、太原、九江等全国多地开设健身门店,开展健身服务业务。

当代置业为第一体育所能提供的便利自然不止这些。无论是门店租赁和物业管理,还是新店装修和老店翻新,对于作为房地产开发商的当代置业来说自然不在话下。

在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下,第一体育的A轮融资就吸引了无数资本的关注。2017年10月,刚刚挂牌新三板的第一体育完成8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领投方为业内大名鼎鼎的深创投和中金公司,第一创业和包括东北证券等在内的多家券商跟投。

知行健身

由此可以看出,第一体育所拥有的独特社区优势已然得到了资本和市场的认可。在这方面,定位于高校市场的知行健身也在2017年取得了飞速的进步。

知行健身采用的是以直营会所为主的连锁经营模式,虽然服务对象涵盖了从青少年到中老年的各个群体,但就定位而言,知行健身针对的主要是高校市场。在2017年,知行健身新设立了4家分公司,并已开始营业并获取收入。而截止2017年末,知行健身拥有直营门店11家。

行业的发展和公司的扩张也促进了知行健身业绩的增长。在2017年,知行健身实现营业收入2386.22万元,较2016年同比增长66.04%。此外,在已挂牌的健身公司中,知行健身毛利率水平是最高的,在2016年其毛利率高达54.96%,在2017年由于成本的上升,其毛利率下降至46.38%。

新店的开设和营业直接导致知行健身成本和费用的大幅增长。因此,在2017年,若以扣非净利润计算,知行健身出现九万余元的亏损。但若果加上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以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计,知行健身在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49.67万元,同比增长88.76%。

骐鸣股份

相较于以上4家健身企业,骐鸣股份在2017年的业绩虽然谈不上优秀,但仍称得上合格。

骐鸣股份在重庆和中山两地开展健身服务业务,旗下拥有多个健身品牌。在2017年,骐鸣股份实现营业收入4017.42万元,与2016年基本持平。但在营收大增的情况下,骐鸣股份的毛利率直接由2016年的34.04%下滑至16.44%。

成本的大幅上升直接导致了利润的减少,抑或是亏损的增加。在2017年,骐鸣股份净亏损达466.73万元,较2016年同期亏损额121.37万元扩大近3倍。

在连年亏损的情况下,骐鸣股份在2017年末出现资不抵债,净资产为-95.63万元。因此,骐鸣股份也被中小板系统实行了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成了"ST骐鸣"。此外,骐鸣股份旗下中山两公司,也陷入装修合同纠纷,但对公司经营实际影响不大。

中体产业

整体来看,新三板的几家健身公司在2017年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伴随着规模的扩张,健身企业的业绩也在不断地提升,虽然会出现亏损的情况。但在整个行业前景向好的滚滚洪流中,也有一些健身企业也出现了不进则退的情况。

中体产业2017年分行业营收情况表

在目前的资本市场中,中体产业是唯一一家拥有成规模的健身业务的上市公司。在中体产业的上市体系中,休闲健身旗下业务以中体倍力连锁俱乐部和中体健身会为主,近年却也增加了足球公园、休闲赛事等全民健身业务。

但自2015年起,中体产业的休闲健身业务营收已经出现两年连续下降。两年间,其休闲健身业务营收由2015年的5193.30万元持续下滑至17年的4051.55万元,毛利率也由11.66%下滑至2016年的0.6%,再到2017年的-21.17%。

而正是从2016年开始,中体产业不再单独公布中体倍力和中体健身会的年度业绩。而在2015年,年报中的北京中体倍力健身俱乐部有限公司净利润却也仅为14.43万元,另一个健身业务子公司北京中体健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则直接亏损260万元。

中体产业的健身业务由于公开信息过少,很难分析到业绩不断下滑的原因。但从新三板的5家挂牌健身企业的年报中,我们可以看出,整个健身行业的发展的的确确是在不断提速的。

在行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的情况下,健身企业的业绩会不断地变好。也就是说,随着健身企业业绩不断地提高,未来我们必将迎来行业的巨变,也将迎来主营健身业务的上市公司,但并不是现在或近几年。

在中国健身俱乐部发展的二十多年间,曾有健身俱乐部谋求上市,正是上文介绍过的中航时尚。早在2009年,深圳市中航健康时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开启了A股IPO之旅,谋求在刚刚开闸的创业板上市,却最终无疾而终。此后,2014年,中航时尚再次申请IPO,转战中小板,最终却因种种问题被终止审查。随后,中航时尚才无奈挂牌新三板。

除中航时尚外,另有几家健身企业曾有机会登陆资本市场。

2011年12月,浩沙国际在港股成功上市。作为国内领先的泳衣、瑜伽健身、运动内衣等室内运动产品品牌商,和业内领先的健身连锁品牌,浩沙国际的上市体系却仅包含了室内运动服饰业务,而将健身服务业务剥离。此外,去年在体育界引发轩然大波的威康健身,被上市公司贵人鸟谋求收购,最终因种种原因被迫终止。

可以说,目前行业内一些领先的健身企业,已具备了谋求上市的财务条件,但从目前行业现状来看,健身企业上市的时机却很不成熟。其原因则与近年来开启的健身大时代有关。

近年来,健身行业持续火热,健身公司的业绩和经营状况也在不断改善,但在极为广阔的健身市场面前,即使是目前业内领先的公司,也略显渺小。

从新三板这几家健身公司实际情况来看,门店最多的只有几十家,经营范围也局限于一城一地,而在这一城一地中,同类的竞争对手也有不少。这种情况在整个行业中普遍存在,对于健身企业来说,无论是继续深耕当地市场,还是向外开拓新市场,都意味着规模的扩大和业绩的提升

这种情况也意味着,对于目前的健身企业来说,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都十分不稳定,而这也正是整个行业处于成长期的鲜明特征。在目前的时间段内,各家健身公司的主要目标就是迅速发展,至于所谓的"健身行业已掀起并购潮"的说法,在目前是毫无意义的。

在这种行业处于快速成长期的情况下,健身企业普遍缺乏深厚的护城河。无论是地域垄断,还是规模优势,抑或是其他称得上核心竞争力的优势,都称得上是健身企业的护城河。但目前来说,这些公司大多都不具备这些优势。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预计的是,未来肯定会有健身企业登陆资本市场,而且极有可能不止一两家,这正如我们对整个体育产业的预计那样。但无论从行业角度还是企业角度来看,健身企业想要实现上市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所经历的时期或长或短,但肯定不是现在或近年。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体育产业生态圈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为什么越临近考试越不想学习?

其实很多人都有过题主所描述的情景。记得每当临近高考,很多高三的小朋友都会私信我们,很困惑为什么自己越临近考试越想玩手机看小说,自己也知道高考的重要性,但就是停不下来。

我们也在思考这件事,也许这些时候,我们是在故意妨碍自己,也就是在"自我设障"。


什么是自我设障?

自我设障就是指个体针对可能到来的失败威胁,而事先设计障碍的一种防卫行为。绝大多数人对失败有着强烈的恐惧,尤其害怕在重要的场合失败

但值得注意的是,自我设障通常是无意识的,人们很难察觉到我们在给自己设置障碍。

可能我们会使用生病,害羞,焦虑,疼痛等等的抱怨作为借口,甚至常常为还没到来的事情提前好久就找好了借口。有人会开玩笑说:"哎哟,我觉得我考试那天可能会肚子疼。"


人们是怎么给自己设障的?

1. 行为上:我就要故意不干正事

行为的自我设障策略是指个体通过"做点什么破坏性的事情"或是"什么都不做"来阻碍成功结果的出现

拖延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形式,本应该在特定的时间开始或者完成一项任务,却出现故意的耽误和推迟行为。

每逢DDL前一晚,怒敲5000字之后,一篇自己都看不懂的论文诞生了,然后安慰自己,生产垃圾是因为时间紧,潜台词就是"我只是时间不够才草草完成的,如果我早一点开始的话,结果一定会很好"。

其他的行为还包括:

  • 干脆放弃尝试或者减少努力的程度("我只是没努力而已,但凡我稍微努力一下,这都是小case");
  • 故意选择困难的任务或者为自己设置过高的目标("不是我不行,这么困难的目标,换谁都不成!")
  • 重大事件前故意摸鱼("搞砸了?都因为我昨天通宵打游戏了")

2. 言语上:哎呦喂我一点儿书都没看

声称的自我设障策略是指个体用难辨真伪的借口公开表示自己处于不利的竞争情境,(但并不一定减少实际的努力),失败时也容易博取他人的谅解。

我们经常听到有些人在考前故作不经意地提及:

"我昨天看了一宿的美剧,现在好晕啊。"

"最近身体/心情特别不好,太影响状态了。"

"哎呦我什么都没复习,一点书都没看,这次肯定完蛋了。"

如此,就算考不好,理由已经有了(我都说我没复习嘛!),万一考好了,自我概念得到提升(我不复习都这么厉害!)。

3. 抬高、帮助他人:对手这么强,换谁谁都得跪!

一方面,个体在面临竞争或比较的情境时,可能会帮助竞争者,使Ta有更好的表现。

比如复习时把自己整理的资料大放送给所有人。如果最后结果不好,也可以归因为"都是我帮他们,他们才考的比我好的";同时还可以获得不自私、有爱心的美名。

另一方面,抬高对手同样为自己可能的失败做出了铺垫。高手比武之前相互吹嘘一翻"久仰久仰"、"岂敢岂敢",为的是万一落败,好吐一口血对自己说:"不愧是绝世高手,输给Ta,不丢人。"

看,我们不仅没有努力,反而很会为自己找借口,做一些与目标无关的事情妨碍自己的成功。这样看似很吃亏的事情,为什么人们却乐此不疲地在做呢?


我们为什么会妨碍自己取得成功呢?

1. 在别人眼中,我必须是完美的小天使

准备考研、开始创业或是申请新的工作等等——有了想要达到的目标,就意味着我们都有失败的风险,最大的问题是,如果我们失败了,别人会知道。

而维护积极的自我形象是人类的一种本能需求,我们需要保存颜面,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如果我失败了,别人会不会认为我很无能?又或者,如果我一开始成功了,但却没有保持下来,那还不如不成功呢……

例如,公开的销售业绩,如果有一个月我一个不小心得了第一,那么下个月中,我就一定会故意显得懈怠一些,这样就算滑到第二,那也不至于太难堪,同事们可都看着呢。

自我设障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印象管理,在他人眼中我们的失败并非是能力不足的原因,而是我们被"障碍"绊倒了,尽管这些障碍是我们自己设下的。

2. 为了维护脆弱的自尊

别人的看法仅仅是部分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如果我们拼尽全力,结果却仍不如人意,就意味着我们揭开了自己的伪装,需要面对"能力不足"这个残酷的现实了,这简直太可怕了。

一次失败,相较于一次成功来说,会更加影响我们对自己的看法,损害我们的自尊水平。

自我设障恰恰是一个防御性的、顾全面子的借口,是一种对自尊的保护。所以我们把失败归因于一个外部的、不稳定的因素(例如,昨天打一宿游戏,没休息好,才影响了考试发挥),而不是归结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我笨)。

人们常常宁愿因为懒惰而失败而不愿因为愚笨而失败。"我成绩差是因为我没努力"是不是比"成绩差是因为我笨"听起来舒服太多了。

所以,当低自尊的自我设障者预期事情可能会失败时,就会故意在前进的道路上寻找、声称或创造某种看起来有说服力的障碍,使得这个障碍可以完整地解释我们的失败。从而避免去直面失败的真正原因——能力不足,达到自我保护(self-protection)的目的。

3. 万一成功了呢?

自我设障并不意味着结果注定失败。如果在这么"困难"的条件下仍然获得了成功,那不是显得更厉害吗?

就好像我们考完试常常听到一些人会说:"诶我这次考得挺可以啊,其实我前几天压根儿就没复习!"

自我设障后的偶然成功,最后变成了吹嘘自己能力的根据,其实他们想要表达的是:"我才不缺乏实力,正是因为有这种实力,才敢不复习。"

虽然自我设障行为可以短暂地维护自我价值感,但它只是一种自我欺骗的策略。长期自我设障,就无异于自己骗自己,还骗得很开心。老给自己使绊儿的话,总有一天会摔惨的。

那么,如何应对自我设障呢?

1. 觉察自我欺骗的行为

当偷懒或者拖延想法即将出现时,试着给自己拉响警报。要知道,如果你常常故意给自己拖后腿,就很难了解自己真正的能力水平。

试着不再给自己的行为找借口,不再怨天怨地怨空气,而是时刻警惕自己是不是在自我设障,也许察觉到设障,就是迈过障碍的第一步。

2. 挑战不合理信念

很多时候,我们给自己设障是因为脑海中存在一个不合理的信念:我必须要成功。成功可能包括:每次考试都有好成绩、KPI月月超额完成……等等。但这些"必须"让我们又累又恼,哪怕一项没有达成,就跌入"我笨""我愚蠢"的极端。

如果能够尝试去改变自己的错误信念,例如将"我必须成功"转化为"我会尽力",这样的话,就算不成功,起码自己没什么遗憾。这里的"尽力"并不等同于拼命,而是"不能不尽力"。

我们希望事事都按照自己的期望发展,一切尽在掌握中,就连失败,也要在掌握中。

人们如此害怕失败,所以找了各种借口,甚至故意用左脚绊右脚让自己摔倒。被自己的左脚绊倒比起被石头绊倒的好处就在于:有掌控感。

但两脚交替地绊倒自己的同时,也无法好好地在一条路上走下去。在保护着自己脆弱自尊的同时,也困住了自己。

电影《刺猬的优雅》中有这么一句台词,用来当结尾很合适:

追逐星辰,莫似金鱼在缸中了此残生。


如果你也对心理学感兴趣,可以在简单心理获得:

心理自助包:www.jiandanxinli.com/learns(帮你了解自己、情绪调节、增加自信、缓解焦虑、恋爱困惑)

预约心理咨询:jiandanxinli.com(或下载简单心理APP)

成为心理咨询师:https://uni.jiandanxinli.com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简单心理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22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为什么成绩考的越高的人,考完了之后的不确定感越强?
你想对高考考生说什么?你想对高考之后的考生说什么?

arms 礼花盾蛇入门及进阶攻略

arms爱好者一枚~

目前分段是20/20段的体感玩家

原本想上到世界榜再来写这篇攻略的,由于学业原因决定退游一会

所以在退游前留下这份小小的攻略 希望能给你带来小小的帮助


20段时的截图

好了,话不多说,开始讲一下我对蛇的个人看法和见解吧


蛇的简介

详细的介绍在这里----------专栏-arms人物简介

我就不具体赘述了,总结的来说就是: 拳头大,跳跃能力强,蓄力以后可以进行快速的dash,但是相对其他角色,硬直也比较大,所以在做每个操作时,都要谨慎。

那么如何利用好蛇的优秀的移动性能,是所有蛇玩家的核心问题。

因为无论是哪一种玩法和拳套配合的蛇,想要进阶,都是建立在优秀的走位上的。


先放个例子:

arms散步的蛇男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豆腐渣画质,见谅

还有

https://www.zhihu.com/video/979496744782843904

还有进阶用法,就是蛇的前dash可以躲过很多拳套的攻击,合理利用好前dash,能让你的走位能力更上一层:


https://www.zhihu.com/video/979466000337440768

所以最最最基本的练习是 找朋友和你练习,然后你只进行闪避而不出拳,熟练了以后就能轻松散步了,可以轻松让你的朋友怀疑自己的双手

(甚至去嘲讽大佬 :摸到我算我输(不推荐


礼花盾蛇的拳套搭配及打法

首先是礼花的选择:

个人建议是风礼花,虽然经过多个版本的削弱,但是其优秀的击飞性能与礼花蛇的打法十分的适配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礼花盾蛇的强势距离是中近距离

像那种近距离的贴脸打法其实破绽挺大的,也许近距离举盾压制力强,对付萌新也十分好用,但是遇到会玩的高手或者延迟高的时候,是很容易被 后跳(dash)出曲线/前跳/等等破解掉的

而且中近距离有更高的的容错率和闪避空间,因为霸体在面对礼花盾时是可以硬扛没蓄力的礼花和盾的,而面对蓝波的时候,也有更多空间进行立回。


所以依赖反射盾的反射来输出是很不切实际的!

反射盾起到的只是保护自己走位和 反射到拳套时封走位还有弥补失误的作用,这个后面会详细讲述

首先来讲讲礼花的用法:

跳着会使模型变小,跳拳是个不错的选择

因为礼花是由两颗旋转的子弹组成的,所以很容易被中拳和以上的拳套怼掉。个人建议礼花要尽可能预判着出,预判着出就是 在出拳时预判一个身位,让你的对手自己撞上去,这样就会有很客观的命中率和伤害了。

而且礼花要多出,来加快积赚大招的速度。本来轻拳就是要高频出,被防守和躲掉的所面临的风险远远比其他拳套小。


进阶的用法就是,风礼花蓄力击飞后接大招

https://www.zhihu.com/video/979468738400047104

注意注意注意!!!这种操作不要刻意去用,不吹飞不接大什么的是猪头打法

而且不是在墙角或者弹簧床,这种操作很容易空大

而且风礼花吹飞以后,有足够时间前跳接大,距离不够可以前跳骚一手

关于风礼花的用法就不一一赘述了,还是要多打 多打 多打


盾的用法

前面说到反射盾起到的只是保护自己走位和 反射到拳套时封走位和弥补失误的作用

这个保护走位应该怎么用呢?

其一,封锁自己的破绽,在跳跃、礼花还在回收等等操作时候,会出现明显的硬直,这时候就要封住自己的破绽位,如图:

由于礼花的预判失误,如果我往下坠而不做别的操作的话,就会吃到风礼花和鞭的攻击

那么最好的处理办法便是在出盾封住自己前位,封住对面礼花的进攻,从而可以利用小跳来调整自己走位,来躲鞭子。

*那么如果机娘不出拳而是选择继续绕呢?这就涉及一个很重要的意识操作--小跳绕盾:

因为蛇的不蓄力dash性能较差,用dash的效果不如小跳好,利用好小跳让自己处于安全位置,是十分重要的

同样,小跳绕盾也可以用来进攻

这样利用小跳来调整出一个可以出礼花的身位,但是也将自己暴露出盾外,将自己处于危险的地方,所以怎么抉择,就看个人经验了。



其二,盾要记得及时回收,当自己需要调整走位的时候,就及时出掉来回收

注意!当别人在盾前防御时候而你又要回收盾(一般都是盾闪红的时候),这时候就会有一个收盾的硬直

那么这里就是考验你处理方式的时候了,如果处理不好就要挨揍了,最好的处理方式是收盾后瞬间起跳,然后出拳/出投 ,往往会有不错的效果


其三,和礼花的配合

礼花出完,如果看到对面有进攻趋势,可以出礼花然后出盾,和其一有**相似之处

*****那么如果反射到了拳头应该怎么处理呢?

注意注意,放你反射到拳头时,一定要出礼花同时出盾的二段!

此时,你的对手将面临他自己武器,盾,和礼花的夹击,此时对你对手造成伤害的可能性有80%以上



第三个拳套的选择

个人选择是冰棍

因为冰棍是版本拳套,礼花配冰棍和冰棍盾也是一种不错的打法

冰棍对年轻的DNA选手也有奇效

当面临无法使用盾的时候,掏冰棍出来就能为所欲为了(大误

这里就不多说冰棍的用法了

第三个拳套的选择可以随个人喜好,就不赘述了,最好是能与盾和礼花配合的前提下


贴几个出色的蛇玩家视频:

蛇男内战:世界最强 VS 日本最强 | ARMS · PlayNintendo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youtube.com/watch?



同时感谢galin,boll的素材提供

那么这次的攻略就到这了,以后有空会更新对不同人物和对霸体打法

关键还是要多打,积累经验

arms其实是个不错的游戏,希望你能少一点在乎胜负,在玩它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和志同道合朋友

也希望你能喜欢眼镜蛇小子,在国内玩的好这个角色的,还是处于少数

加油!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andylawcai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BIM 会代替现在的 CAD 出图吗?

一直觉得大家对BIM有很多误解,包括题主的问题,重点落在了出图上,然而BIM对CAD的优势并不在于出图。甚至从概念上了讲,很多时候"BIM=CAD"的概念依然是成立的。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首先像答非所问的从几个方面说一下。

1.先扒一扒Revit的"黑历史"

说到BIM,很多人马上会想到Autodesk Revit,然而Revit≠BIM(此处乘于3)。尽管Autodesk是如今BIM软件的主要玩家之一,但是,直到2002年Autodesk收购Revit的时候,业内流行的概念是参数化模型(parametric object & model),而且这一理念是一路传承Sonata,Reflex而来,通俗点说,Sonata是Revit的爷爷,而Reflex是Revit的爸爸。

Autodesk接手Revit的时候,竞争对手Graphisoft的ArchiCAD已经在"虚拟模型"领域耕耘了将近20年,不管在苹果电脑还是个人台式机上都积累了相当的用户。但是ArchiCAD偏向的是高效和方便的建筑设计,着重点放在了立体模型和绘图上。

据说,作为精明商人的Autodesk在接手Revit的时候,发现BIM是个非常有潜力的概念。BIM这个概念首次由G.A. van Nederveen 和 F. P. Tolman在1992年的论文里提出,其实在此10年后一直鲜有人问津。在相当程度上,对BIM的概念的强调,成了Revit和ArchiCAD等参数化模型软件竞争的重点,就是所谓从3D扩展到4D。相对于参数化模型这种针对设计阶段一个和几个专业的软件,BIM则是追求信息化模型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内的运用,涉及从前期到设计再到施工和采购,一直到建筑维护所有过程。所谓的4D多出的这一个维度,指的正是建筑生命周期中的时间线。

然而,就算Revit是第一个强调BIM软件,Autodesk心里清楚BIM是一个任重道远的目标。在参数化对象上,可以说当时ArchiCAD已经比Revit走得靠前太多,在ArchiCAD实现所谓的BIM的目标理论上同样可行,而且用户群和软件优化都更有优势。直到Revit加入Structure和MEP,最终在2013年融合在一起,这个BIM的理念才初具成形,好歹设计中的主要专业都有了。而且随着和产品线上的其他软件结合越来越紧密,像是Civil 3D, Robot等,Autodesk才基本上可以说完成了当初许下的BIM的愿景。

然而由于Revit对象化绘图的各种限制,交互不友好(比如最大槽点版本不向下兼容,文本编辑功能过于简单)以及各地BIM标准不健全,项目标准不清晰,项目参与单位水平参次不齐等原因,其实在很多人手里,Revit依然只是个增强版的参数化设计软件。

2.尴尬的亲儿子

1982年Autodesk开始搞"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的时候,ArchiCAD已经开始走上另一条路了。然而好像Autodesk这条路走下来更成功,不得不说,如果从手绘图纸一步迈到3D模型设计,步子是有点大。

如果早年你在普通配置电脑上用过ArchiCAD做设计,卡顿的时候你就会明白AutoCAD更成功原因了。除了电脑硬件水平的限制问题,设计产品的输出要求也有利于AutoCAD。由于时代性,当时的设计产品是采用纸媒输出,参数化对象在输出的时候优势得不到体现。即便3D化的对象可以同时完成建筑平、立、剖面,但是对某些人来说,参数化对象的限制太多,学习成本高,并不如通用性更强的AutoCAD方便。打个比方,你要用ArchiCAD或者Revit画一个曲线轮廓的墙面混凝土装饰线条,那比起在AutoCAD中简直是难上天,尽管前者保留了更多信息,但是最后大家都是打印成图纸,所以参数化对象的优势没有了,反而绘图时更繁复。

时至今日,如果单论绘图软件,太多数人都不会觉得Revit比CAD好用。以前很多建筑设计公司的工作程序都是CAD绘图--3D建模渲染--PS加工方案--CAD出图,而现在,对他们来说,Revit不过是把绘图和建模渲染结合起来罢了,所以很多建筑设计公司的程序依然是Revit设计建模--渲染至PS方案--转DWG至CAD出图

Autodesk迈向BIM的时机正好是看中电脑的硬件发展以及普及程度。21世纪后,电脑硬件得到发展,使得3D化的绘图不再是负担。而除了在设计环节中运用,很多施工单位,供应商,甚至业主都已经实现计算机化管理。

然而Autodesk并没有放弃亲儿子AutoCAD,一方面是因为BIM的标准和软件都还在发展中,这种不完善导致很多用户依然在使用AutoCAD。另一方面是AutoCAD作为偏重绘图功能软件,并不和Revit有正面的矛盾。毕竟从3D模型到图纸出版,Revit并不完美,有些公司可能居于习惯,也可能居于对图面表达更高的要求,还是会在CAD里完成最后的出图工作。

3.同样尴尬的干儿子

那么,Autodesk这个野心勃勃的BIM目标,现如今实现了吗?

看看 @品略 回答里的图片,整个设计过程中,Revit并不能很好的完成所有涉及的专业。当然,Revit根本没有必要完成设计阶段的所有工作,可以把自己从新定位为一个BIM建模软件,而像是耗能分析、 室内设计等完全可以提供接口交给别的软件。所以问题重点就放到了接口兼容和方向上。以结构计算为例,并不是所有结构工程师都愿意接口到Robot完成分析,甚至是Etabs,因为首先你不能保证所有Revit里模型参数都符合结构分析的要求,其次当你在结构分析软件里完成修改后,Revit是否提供了友好的反向接口。然而事实是,如果采用Revit里的结构模型,结构工程师要在分析软件了做大量调整,等分析完成修改了某些构件,可能又必须要求Revit绘图师完成同样修改,这种接口并不是双向的。

说到对IFC的支持,Revit也是问题种种。就算不扯那么远,由于某种不可描述的原因,版本不兼容根本就是和BIM的理念背道而驰,试想建筑师使用2016版本,而把模型交由使用2017版的结构师完成结构建模,好的,结果是建筑师最好掏钱升级,说好的数据共享呢?更不要说中小型企业对BIM合作服务器架设,大家一般不都是拿个u盘或者是email发来发去?

对比AutoCAD,现阶段Revit的尴尬还有出图方面,作为BIM建模工具,尽管Revit的绘图功能也是越来越强大,但是面对一些非标准的表现向图纸时,还是让绘图员欲哭无泪,举例来说,同一详图中两条隐藏线,一条要用红色短虚线,另一条要绿色长虚线,怎么办?隐藏真实隐藏线,从新绘制线并分配线型,这一套流程下来,除去模型信息不说,并不比AutoCAD表现的友好。

4.那么BIM究竟会不会取代CAD出图?

通过上面的废话,回到题主的问题,我们会发现其中有点小问题。

相比题主的问题,我们应该问"Revit或其他BIM软件会不会取代AutoCAD等计算机绘图软件?"

或者是"BIM的设计方法会不会取代出图?"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觉得可能会,因为现阶段Revit的发展方向是包括出图阶段的,这种建模绘图一体化的思路除了用户需求,可能还有竞争对手的压力因素。所以随着Revit的发展,AutoCAD的用户会越来越少。但是在日新月异的未来,保不齐Revit还没有等到取代AutoCAD的那一天,自己就被别的软件取代了。另外一种可能是Autodesk干脆弱化Revit的详细设计阶段的绘图能力,另一方面加强AutoCAD对Revit的接口专注于详细设计,把AutoCAD和Revit作为BIM里不同阶段的软件,不过从现在来看,这种可能性不高。

对于第二个问题,如果建筑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真的都可以用信息化模型来完成,审查单位,施工单位等都不在需要"图纸"形式的输出产品,那么"出图"这种行为必定会被省略。到时候现场出现问题,业主可能是对你说的是"回去改改模型"而非"回去改改图纸"。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张加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38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在建筑师的眼中,什么是好的医院建筑?
如何自学建筑设计?

帕金森病日 | 2018年最新帕金森病研发药物有哪些?

▎药明康德/报道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这种疾病是由英国医生詹姆斯•帕金森(James Parkinson)命名的,他在1817年首次描述。PD是仅次于阿兹海默病的第二大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影响了美国100多万人,全球400-600万人,它的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而增加。

▲帕金森病及症状(图片来源:123RF)


在帕金森病中,称为黑质的大脑区域中的神经细胞(也称为神经元)开始发生功能障碍或死亡,这一过程称为神经变性。一些神经元负责产生称为多巴胺的化学物质。多巴胺充当神经递质,它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将信息从大脑发送到直接的肌肉运动和协调是至关重要的。


帕金森病是一种进行性疾病,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会加重。随着越来越多的产生多巴胺的神经元死亡,大脑中多巴胺的水平下降,直到患者不能控制正常运动。这种进展非常缓慢,在大约70-80%的神经细胞已经丧失后,症状会出现。


症状

帕金森病的症状可能有所不同,但最常见的症状包括静止时的震颤,运动减慢(运动迟缓),僵硬以及平衡受损。帕金森病也可引起一系列非运动或"看不见"症状,如睡眠问题,便秘,言语不清和心境障碍。

▲帕金森病引起的非运动症状(图片来源:123RF)


诊断帕金森病


由于没有单一的能够明确诊断帕金森病的检测方法,许多早期症状可能与衰老有关,所以诊断帕金森病可能很困难。大多数被诊断出患有此病的人大于60岁,早发性帕金森病会出现在40岁或以下。帕金森病在男性中比在女性中更常见。


预后


帕金森病本身并不被认为是致命的,但是,症状的进展会降低生活质量并导致并发症,如肺炎,如果不治疗可能致命。虽然这种疾病没有治愈的方法,但有一系列的治疗方法可用于缓解症状,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


在用药的情况下,PD患者可能会经历OFF事件("OFF" Episodes),即症状(运动和非运动)的重新出现。它通常发生在早晨,并在一天中定期发作。OFF事件表现为震颤、僵硬或运动迟缓,会严重扰乱患者进行日常活动的能力,给患者和家人带来巨大的负担。据统计,40%-60%的PD患者会出现OFF事件,并且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其出现频率和严重程度可能会恶化。这些患者急需有效的治疗来缓解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盘点了2018年最新的帕金森病临床研发管线。我们统计了在ClinicalTrials.gov上注册的临床1期,2期和3期的帕金森病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纳入统计范围的包括正在招募、招募完成和已发布招募通知的试验,没有包括已经完成、终止、未知、撤回和暂停的试验。


帕金森病临床阶段新药管线盘点

截止2018年3月31日,帕金森病领域共有124项新药临床试验研究,临床2期研究占主导地位。其中包括:处于1期的有41项试验,包括35个小分子药和8个生物药;处于2期的有59项试验,包括57个小分子药和2个生物药;处于3期的有24项试验,包括23个小分子药和1个生物药(注:有些药物可能同时进行多个试验)。

帕金森病新药的临床试验研究主要在美国。按照临床试验的研究机构所在地统计,前5位的国家或地区是:美国有72项试验,法国19项,英国14项,加拿大13项,德国13项(注:可能有多中心临床试验)。


开展帕金森病新药临床试验研究数量最多的公司分别是:艾伯维(AbbVie)6项试验,Sunovion公司4项,NeuroDerm公司4项,Acadia医药3项,Voyager公司2项,Intec公司2项,Axovant公司2项。

与去年同期相比,帕金森病新药的临床研究增加了41项,临床1期研究增长最快。具体包括:临床1期研究增加21项(131.3%),临床2期研究增加15项(37.5%),临床3期研究增加5项(27.8%)。


2008年新增的帕金森病新药临床试验


2018年,新登记13项帕金森病的新药临床试验。6项1期试验平均招募45名受试者,5项2期试验平均招募84名受试者,2项3期试验平均招募67名患者。

▲2018年新登记的帕金森病新药临床研究


下面是2018年新登记的帕金森病临床试验和在研新药介绍。




新药名称:阿扑吗啡舌下膜(APL-130277)

药物机理:多巴胺D2受体激动剂

研究机构:Sunovion

临床阶段:3期


APL-130277是一种新剂型的阿扑吗啡(apomorphine)。阿扑吗啡是一种多巴胺D2受体激动剂,是目前唯一被批准用于晚期PD相关OFF事件的急性、间歇治疗,该药用作OFF事件的急救药品,在美国批准的剂型为皮下注射液。APL-130277是一种舌下薄膜,通过简单的舌下含服给药,目前正被开发作为一种速效药物,一天内可使用多达5次。它可以快速帮助患者从OFF状态转换到ON状态。


近日,基于一项关键3期研究CTH-300(安慰剂对照)的结果,Sunovion公司刚宣布向美国FDA提交了APL-130277的新药申请(NDA),用于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波动(OFF事件)。FDA同时授予其快速通道资格。


2018年1月新登记的试验计划评估APL-130277用于治疗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症状波动的"OFF"事件,与皮下给药的APO-go®(阿扑吗啡)做对照。试验计划招募85名受试者,预期的研究开始日期是2018年5月1日,预计的主要完成日期是2019年5月24日。




新药名称:Pimavanserin

药物机理:血清素 5-HT 2A受体拮抗剂

研究机构:Acadia医药

临床阶段:2期


Pimvanserin由Acadia医药公司开发。与其他抗精神病药不同,pimanvaserin不是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而是血清素 5-HT 2A受体的高度选择性拮抗剂。2016年4月29日,美国FDA批准它用于治疗一些帕金森病患者经历的与精神病相关的幻觉和妄想。


2018年3月新登记的试验目的是评估pimavanserin作为辅助疗法,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SNRI)治疗帕金森病成人抑郁症时的疗效。


试验计划招募65名受试者,预期的研究开始日期是2018年3月9日,预计的主要完成日期是2019年5月。




新药名称:Ceftriaxone

药物机理:抗生素

研究机构:BrainX Corporation

临床阶段:2期


2018年1月新登记的试验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2期研究,旨在研究头孢曲松在轻中度帕金森病失智(PDD)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本研究将招募大约106名患者,最多有84名可评估患者,并在中山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台大医院,台中退伍军人医院及高雄医科大学中和纪念医院进行。


帕金森病失智(PDD)是许多PD患者在诊断后至少一年发生的思考和推理的衰退。PDD具有独特的临床表现和神经病理学。头孢曲松(商品名Rocephin)于1984年首先通过FDA批准用作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药物,临床上广泛使用,目前已取消专利。已有发现头孢曲松具有减少谷氨酸能过度活性和兴奋性中毒的功能,并且可能具有神经保护功能作为PDD治疗的机制。出于这些原因,研究者计划进行头孢曲松的2期临床试验以确定PDD患者的潜在疗效和安全性。


试验计划招募106名受试者,预期的研究开始日期是2018年4月15日,预计的主要完成日期是2019年12月31日。




新药名称:CX-8998

药物机理:Cav3钙离子通道调节剂

研究机构:Cavion

临床阶段:2期


Cavion基于t型钙通道(Cav3)平台开发新型治疗方法,治疗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CX-8998是Cavion公司领先的Cav3调节剂,目前正在进行2期临床试验, 是一种潜在的"best-in-clas"分子, 具有优越的有效性和选择性, 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2018年1月新登记的试验是一项评估CX-8998治疗与帕金森病有关的震颤的2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试验计划招募60名受试者,预期的研究开始日期是2018年4月,预计的主要完成日期是2019年6月。




新药名称:ND0612

药物机理:左旋多巴/卡比多巴(LD / CD)

研究机构:NeuroDerm

临床阶段:3期


ND0612是一种新型左旋多巴/卡比多巴(LD / CD)液体制剂,旨在减少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并发症。ND0612设计为小剂量(ND0612L)和高剂量(ND0612H),通过微型泵皮下(皮下)给药,可以连续24小时LD / CD给药。在一项评估ND0612的2期试验(NCT02577523)中,该新药在42%的患者中消除了OFF事件。此外,ND0612可以使OFF事件的时间从治疗前一天的平均5.6小时降低至治疗后2.8小时。


2018年3月新登记的试验是一项开放性,随机,交叉研究,以评估皮下注射ND0612与晚期PD患者空肠灌注CLES(Carbidopa-Levodopa Enteral Suspension)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试验计划招募50名受试者,预期的研究开始日期是2018年3月,预计的主要完成日期是2018年9月。




注:题图来源123RF


参考资料:

[1] ClinicalTrials.gov

[2] 公司官网

让我们共同关注帕金森病,更多相关内容请访问药明康德传媒网站:

首页-药明康德传媒-生物医药资讯平台,生物科学|科技研究,医疗产品|器械设备,新药研发医学信息平台|WuXi AppTec|药明康德|WuXi Media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药明康德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CBA改革2.0即将上线,目标品牌建设与增收



"CBA公司刚刚从盈方手中接过商务开发权时,距离联赛只有4个月,当时压力大么?"


"我们并没有感觉到压力很大。为什么没有?因为这个事情非常清晰,只有往前走,想什么其他都没用……"


2017-2018赛季结束后,在首钢体育大厦18楼的办公室里,CBA公司商务总经理蒋健对懒熊体育说。


新的五级赞助体系,新的常规赛时间安排,新的季后赛赛制,新的俱乐部权益及收入分配模式……随着辽宁男篮拿到队史第一个总冠军,CBA公司成功走过独立运营联赛的第一个赛季,并在多个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或许,我们可以将其称为CBA改革的"1.0版本"。


而在CBA公司和相关参与者总结"1.0版本"得失的过程中,未来"2.0版本"的雏形也逐渐映入我们的眼帘。


"变革"


管办分离后的首个CBA赛季于2018年4月22日晚落下帷幕,伴随着辽宁男篮夺冠,备受瞩目的2018-19赛季常规赛分组也已出炉,辽宁、深圳、广州、青岛、吉林进入第一组,第二组包括广厦、北京、上海、同曦、天津,第三组则由广东、新疆、浙江、山西、四川组成,剩下的山东、江苏、北控、福建、八一构成最后一组。


早在2017年6月30日,CBA公司就公布了联赛未来五年的竞赛方案,当中提到,2018-19赛季常规赛将增加至46轮,根据上赛季球队最终排名蛇形排列分4组,同组四循环,不同组双循环。在比赛日仍为周二至周日的情况下,由两周5赛调整为一周3赛,季后赛名额也从10支增加至12支。此外,亚洲外援名额进一步缩减,可使用亚外的球队数量从4支减少到2支,如果该球队进入季后赛,同样只能使用双外援(包含亚外在内)。




▲CBA未来5年竞赛方案。


增加联赛场次,延长赛季时间,从而提升联赛的曝光度,做大联赛的价值……这是上个赛季已经验证的成功经验,但增加的节奏怎么把握却是一个问题。如果一次性大幅提升,对球员体能的考验和伤病风险都将加大,同时也将增加俱乐部的成本。


刚刚结束的这个赛季,虽然常规赛场次没有增加,但季后赛席位增加到了10个,由常规赛7-10名球队进行季后赛首轮,相对以往多了一个轮次。


"主要是考虑到CBA联赛有20支球队参赛的现实,原先8个季后赛名额的确略微偏少了些,这个赛季增加到10个,效果大家有目共睹。"CBA公司竞赛管理总经理张雄对懒熊体育表示。


下赛季季后赛名额增加到12队,意味着联赛中有机会参加季后赛的球队比例达到了60%,相比NBA的53.33%(30进16)整体还要高出一些。这一改变的影响在下赛季相信会更大,赛季结束不到一个月,已有4支球队宣布调整主教练,更多变化还在酝酿之中。季后赛名额增加,对于联赛中游球队来说是一种激励,刺激他们为此进行补强,同时也能得到更高的联赛收入分成和票房。


CBA公司显然乐于看到这种变化,这对提升联赛关注度是有帮助的,并且在上个赛季已经有所反映。


"根据CSM的调查,目前给到一些核心数据,今年情况非常好,电视播出的场次、时长、收视率等,都是相当大的涨幅。CBA本身在产生积极的变化,包括场次适量增加,还有我们拆分比赛,除了星期一每天都有比赛,实际上从自身产品的提升来说,不光是比赛的精彩,包括你的安排更有利于传播,有利于赞助商的曝光,这些事我们在这个赛季前有一定计划。"蒋健对懒熊体育说。


对于初次接手CBA联赛商务开发的CBA公司来说,也将增强他们的信心。CBA公司管理层的正式亮相,距离上赛季开打只有不到四个月的时间,联赛的商务开发被认为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当盈方与CBA的商务协议到期后,CBA公司接手时一切相当于从零开始,蒋健和他的团队最终签下5个层级19家赞助商,并且有中国人寿作为官方主赞助商进入,商务开发总收益也创下新高。




▲CBA上赛季部分合作伙伴, DAKA(球星卡)、全体育传媒(摄影图片)并未在图中列出。


在2017年底的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中国篮协主席姚明也提到,"目前管办分离效果良好,本赛季CBA经营收入创历年最高。"


"妥协"


比起4个月搞定19家赞助商,CBA公司做得更好的一点,是成功协调了很多原本看似矛盾的关系。


2016-2017赛季,因为战略合作伙伴李宁在联赛装备的排他性权益,发生了耐克签约球员易建联在赛场"扔鞋"事件。2017-2018赛季,CBA公司显然在新的商务周期汲取了教训,最终广东的易建联和辽宁的郭艾伦成为联赛特许穿鞋球员,二人可穿着个人代言的耐克品牌球鞋(郭艾伦是Jordan Brand品牌代言人)上场比赛。对于这一调整,蒋健表示,在CBA与李宁公司新的合作周期内,共有10个特许穿鞋名额开放给其他品牌,每个品牌的数量有相应的规定,最终耐克以购买的方式获得了两个。



▲易建联是上赛季两位特许穿鞋球员之一。


"做这个事情就是希望规避品牌之间没必要的冲突,事实证明这是值得的,"蒋健说,"在我们现有装备是由一家来做的情况下,通过这样一个局部妥协机制,大家都很满意。"


在新的商务周期,CBA赞助商门类的细分,除了根据行业性质硬性细分(例如今麦郎凉白开、崂山啤酒、黑卡饮料),增加了通过协调让同类企业达成一致共同赞助,这种尝试对于未来CBA赞助商数量的扩大有着特殊的意义,"不要认为所有品牌各行各业都会来赞助CBA,这是非常可笑的,适合跟你合作的可以认为是有限的。"蒋健说。


这个赛季,在联赛的赞助商名单中同时存在一汽大众(轿车)和JEEP(SUV),以及德邦和UPS两家物流公司,这两对在外界看来属于同类型的企业,通常不会成为同一个标的的赞助商。


"一汽大众和JEEP虽然是两个门类,SUV是独立的门类,但是一汽大众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是CBA第一个车的品牌,所以我们很尊重(他们)。这个过程中也要协调,肯定不是说拿着合同来'这就是我那就是你',没有那么简单。再加上李宁有10双鞋的特许,这个我认为在CBA公司第一年商务运营里也算是亮点。而且这个机制,是运营下来大家都满意,德邦跟UPS,一汽大众和JEEP之间大家都觉得没有问题,大家都可以在CBA赛场上,我觉的这个是很重要的。"蒋健对懒熊体育解释说,"这里面做了大量协调工作,最后大家彼此接受,本来是排他的,但通过共享两家都在,都能跟CBA合作,这是人家的愿望得到满足,我认为CBA联赛是最大的赢家。"


赞助体系的调整,带来的权益变化反映到赛场上的方方面面,例如球衣上出现了更多品牌的标识,除了CBA联赛和李宁公司的标识外,还有中国人寿和UPS两家赞助商。场地上的广告位、场边LED的广告时长也相应出现变化,中国人寿的标识占据中圈位置,场边LED上露出的时间也比其他合作伙伴长,另外在赛季初期,李宁继续享有罚球区的广告位置,但两个半场侧边地板上的广告位一度消失,到了季后赛,JEEP又出现在了这两个广告位上。还有在两个参赛球队板凳席的旁边,为今麦郎凉白开设置了一个展位,每到比赛暂停阶段,展位上的礼仪小姐还会上前为运动员递水,赛事直播期间的曝光效果非常明显。




▲中国人寿的标识自赛季开始便占据了中圈。


蒋健谈到CBA与赞助商在合作方面策略的变化,"以前我们谈赞助主要两个功能,一个是品牌推广,另一个是促进生意,以前相对品(牌)推(广)来说促进生意是放在第二位,但现在更多赞助商是希望通过赞助对生意有直接促进,那我们就得适应它,根据需求的变化挖掘自己来匹配,比如我们提出联合推广,就是既推广赞助商也推广品牌,这方面下赛季我们会继续发力。"


今麦郎凉白开被看作一个成功的范例,"上个赛季过程中,我们跟他们高层有多次沟通,反馈是在重点销售区域,通过赞助CBA生意是往上涨,当然它除了CBA,在相关地方台和央视也有很多投放,这样的活跃客户我们特别需要。"


"落差"


媒体合作伙伴方面的变化同样引人关注。除了央视早早敲定10年合同以外,直到联赛开打前一天,腾讯获得2017-2020三个赛季的非独家全场次新媒体版权的消息才公布,随后在联赛开打当天,盛力世家旗下直播TV以黑马姿态杀出,成为另一个媒体合作伙伴。


谈起这段经历,蒋健毫不避讳市场的变化,与预期的落差,以及谈判的艰难。


"大家都在经历变化,不光是我们,还有谈判对象,大家也在经历变化,2017是转折的一年,市场趋于理性——当然我们也希望市场收入越高越好,但我们知道要一个客观合理的收入,否则没有意义,甚至不可实现。"


2016-17赛季,在盈方中国的代理之下,一共有7家新媒体平台拥有CBA联赛新媒体及OTT版权。其中,PPTV、搜狐体育和暴风体育三家为合作伙伴级别的转播商,拥有的权益较高,年价在2000万到4000万人民币之间;腾讯体育、乐视体育获得了OTT版权;另外拥有新媒体版权的还有阿里体育(优酷)和YY直播。上述所有版权播出机构合计投入约在一亿元/年。




▲2016-17赛季CBA的部分合作伙伴,源自该赛季搜狐CBA官网。


不算bilibili单独直播上海男篮的案例,按照常理,还应有一家平台将加入媒体合作伙伴阵营,但最终并没有出现。


"互联网媒体版权规划是卖三家,上赛季卖了两家,还有一家一直在谈但没有谈成,从现在到下个赛季开始,谈第三家,如果有合适的话,"蒋健说,"反正最多卖三家。"


客观来说,上赛季CBA媒体版权的开发效果低于外界预期,这与整个媒体版权市场的变化有很大关系。过去两年多最激进的玩家乐视体育出局,网易、新浪和搜狐基本无意参与,暴风、优酷、YY直播短暂介入后退场,使CBA媒体版权开发面临挑战。


"相对赞助谈判,转播主要是新媒体版权的谈判,还是比较复杂的,复杂的原因主要是形式市场的巨大变化,2016-17年前是高峰,我们正好赶上回调,"蒋健说,"包括我们自己目标和心态的调整,很重要的经历,最终大家能够形成一个合理的安排,腾讯,bilibili是个案也是延续的,还是能够赶上开赛前大家搭上这趟车。"


"尽管过程比较艰难,双方开出的价格也有差距,但在整个谈判的过程中,CBA公司和腾讯是不是都没想过放弃?"


"腾讯有没有想过放弃要去问腾讯,我们是这样一个态度,我们肯定不想放弃。但是第二我们还是要坚持自己的独立性,就是我们之前说的我们不能贱卖。因为这不是一年的事,也不是一次的事,我们要向市场传递一个信号,就是CBA的商务运营他的气质是什么样?气质就是要合理,要先想别人也想自己。"


"4月的市场和后来市场差距——其实4月已经有不利的信息,后来各种信息越来越多。它是一个曲线,不是大家一开始就有很大分歧,而是随着市场的变化很多东西要相应作调整。所以不是我想要十个亿,你给两个亿,这样谈不出来。"蒋健补充说。


"增收"


尽管转播权没能卖出全部席位,价格也跟一度的预期有所差距,但CBA联赛的整体收入还是在上赛季创造了历年新高。一个最直观的反映是,各参赛俱乐部获得的联赛经费有所提升。懒熊体育从部分CBA俱乐部了解到,本赛季的联赛经费分配中,没有进入季后赛的球队得到了接近2000万的收入分成,进入季后赛的球队,其联赛经费在2000万之上,视最终成绩各有不同,但每一级之间整体差距不大。


在上个商务周期内,通过篮协与盈方中国签订的5年每年保底3.36亿元CBA商务开发合同,每家俱乐部每个赛季可得到1500万元上下的联赛分成。这当中根据球队排名也会有所不同,通过查阅两家新三板挂牌俱乐部广州龙狮和江苏同曦的年报,同曦2017年联赛经费收入约为1045万元,2016年约为905万元;龙狮2017年联赛经费收入约为1250万元,2016年约为1478万元。




▲同曦篮球(NEEQ:872371)2017年报中的收入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在年报数据上看,同曦已经连续两年实现超500万元净利润,但以2017年为例,有接近2200万元收入来自关联公司同曦集团的品牌冠名,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高达53%。而龙狮曾从2016年亏损约2480万元,到2017年反盈利约348万元,其中原因是2017年广告收入达到近5000万元,几乎是2016年的三倍,主要来源是与广州证券签署的冠名合作合同金额有大幅提升。


经费收入和广告收入占到了两家俱乐部整体收入的80%以上,这一比例也大致符合CBA20支球队的整体水平。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篮协将原本属于俱乐部的绝大多数商业赞助权益收归联赛所有并统一售卖,留给各俱乐部的商业权益十分有限。在2017年6月30日的发布会上,蒋健就表示,新的商务周期内,俱乐部拥有的商务权利将比此前一个周期大大增加,很多方面俱乐部的商务开发同联赛商务开发之间并不发生冲突。


如今在赛季结束后,蒋健透露上赛季开放给俱乐部的权益有8个,"即使有了机会,能否变现,这是一个经营过程,今年俱乐部有的权益已经用上,有的需要时间消化,我们认为这个正常。"


一个值得探讨的案例是广东宏远与百淬运动饮料的合作,这一消息在季后赛阶段得到公布,理论上来说其与联赛官方供应商黑卡饮料之间有着竞争关系,但最终得以实现,或许正与俱乐部商务权益增加有关。




▲广东宏远本赛季与百淬达成合作。


这样的变化,对于俱乐部提升各自的收入有很大帮助,绝大部分俱乐部过去每年都在赔钱,而且亏损数额越来越大。出于控制成本考虑,大多数CBA俱乐部都只有十几人的规模。在有了充足的收益之后,各家俱乐部的组织架构可以变得更完善,建立真正专业的管理模式,拥有独立的商务开发部门,更好的后勤保障团队,对俱乐部的职业化有很大帮助。


当然,另一个对俱乐部的影响还是在赛场上,而上个赛季联赛的主要调整有两个,一是引入了大数据合作伙伴贝泰科技,使球队和球员的技术统计更加专业并且有据可查,另一个更重要的则是对裁判体系的调整。


CBA联赛的裁判问题长期被球迷诟病,但上赛季新成立的视频回放中心,以及新出台的裁判报告和裁判考核制度,都让人看到了改变。


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新的变化仍然有欠缺磨合的地方,比如视频回放的效率以及球队选择挑战的规则问题,以及FIBA新规实施后所引发对裁判判罚尺度把握的争议,都还需要时间去消化。


"任何行业出台一条新的规则,我想从业者、旁观者都会有一个理解、适应的过程,"CBA公司竞赛总经理张雄说,"CBA联赛在裁判员管理上走专业化、职业化道路,这个方向是不会动摇的,至于下赛季,我们的目标不变,还是力争让CBA赛场上出现职业裁判的身影。"


接下来,对于俱乐部还有一个长期的考验是品牌建设,如何拉近与球迷的关系,这不仅是赛场内的事情,也考验赛场外的运营,并且将切实反映于联赛的门票收入、周边产品销售和赞助商权益激活的方方面面,这同样是一个职业联赛职业化程度的体现。


"我们理想的情况下,今年就会做球迷的调查,当然调查有不同范围和层面,希望跟专业机构合作。今年做这个调查,至少能解决我们一些核心问题,这个调查不是一次性,是形成一个这方面工作的模式、小模型,最终目的是会员制球迷俱乐部,让每个俱乐部的管理人员,都知道他的球迷在哪,开票之前都知道票里大部分,被谁买走。"蒋健说,在他心中,还有很多因为时间和经历等原因,未能在上赛季实现的规划,都将在未来逐步实施。


比起已经成为历史的"1.0版本",CBA公司在未来要面对的挑战和改变显然更多,无论是对赛制的调整,还是商务权益的开发,进入"2.0时代"都只是一个更加精进的过程,任何一个单一的"版本迭代"都远不会是终点。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www.lanxiongsports.com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懒熊体育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