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甲子年50讲】 28 运载器漫谈



文:晟宇(视频讲解)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联系


https://www.zhihu.com/video/979485516906975232

前言


这次主要是做一次真正的知识的搬运工,火箭实际上并不在我的知识范畴之内,不过既然是航天总是绕不过去的一块内容。所以我选择一种比较有取舍的方式,就是用数量来掩盖质量,既然我们人类已经研发的火箭型号已经如此众多,我就报报菜名了。


由于火箭现在还是我们进入太空的唯一手段,所以在报菜名之前,还是要简单的讲一下火箭的原理和一些要素。





火箭的原理和吹饱了气球放开气嘴就会飞走一样,利用的是气体的反推。不同的是气球的力量来自气球的收缩,火箭的动力来源于燃料在有限空间中燃烧带来的高压。


衡量火箭的能力一般考虑几个要素。首先是推力,表示能推动多大的东西,也就是能把多少东西送入太空,所以这是火箭的核心指标。但是由于重型的火箭需要用很多燃料推动剩余的燃料来进行不断的飞行,所以意味着推力越大的火箭,携带燃料增加的量就会更多。


然后是质量比,就是火箭充满燃料和排空燃料的比值,比值越大以为只火箭能带的燃料也就越多,能获得的速度也就越大。


最后是比冲,衡量的是推进剂的能力,也就是推力除以1秒内推进剂的消耗质量的数值。当然这个数值越高,说明获得同样推力消耗的推进比较少,那推进剂就比较好了。



一切始于V2


其实一战之后,德国就开始这种神秘武器的研究了,在二战期间时机遇上了天才,冯布劳恩带领的团队获得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的支持,成功研发了V2。随着二战结束,美国和苏联开始了V2主要研发人员的争夺,当然美国占了优势。





美国并没有在一开始就发挥出其获得如此多资料和专家的优势,不慌不忙地开展了导弹和火箭的研制,从红石导弹开始,开始了火箭研发之旅。而与此同时的苏联显然在科罗廖夫的带领下利用充足的资源快速发展,并利用R-7取得了领先。而一开始的冯布劳恩显然还没有完全受到重视,直到美国落后了。



美国的火箭发展


从红石开始衍生除了另外几种火箭,其中包括朱庇特-C探空火箭,改造之后成为朱诺1号,把美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探险者1号送入太空。算是美国火箭的起步了。






在卫星的第一争夺中失败了,美国开始积极发展载人航天计划,也就是水星计划,计划使用的就是宇宙神火箭。虽然还是苏联拿下了第一,不过速度已经很接近了。宇宙神本来已经退役,后来在航天飞机失败后再起启用,并不断地提高发射能力,采用了和半人马座火箭的结合,提升了运载能力,并一直发展到宇宙神5号,实现了同步轨道13吨的运载能力。另外新视野和好奇号都是它发射的。


大力神最早使用来做替代导弹的,最后也发展出来了自己的特色,它采用2级发射,从大力神2号开始美国的导弹都采用惯性导航装置。大力神支持了水星计划的实现,和阿波罗计划完成对接。大力神号系列火箭长生了很多的子型号,也说明其重要性,不但在军事,也承担了很多商业和科学发射。包括著名的旅行者号就是由大力神3号E型火箭发射的。另外大力神4号将卡西尼号送入土星轨道。


德尔塔系列火箭和大力神,宇宙神并称三大火箭,是美国发射数量最多的火箭约300多枚。日本在研制N-1等火箭时也引入了德尔塔的技术。发展到4号的德尔塔火箭身形巨大发射质量却很低,很灵巧。





当然还有天才研制的土星系列,是的美国远远甩开苏联实现了载人登月。F-1发动机更是让人惊叹。大有大的问题,随着空间竞赛的胜利,土星V号没了用武之地,所停止了建设。


接下来出现的航天飞机可以说是非常革命性的,本来也预计能实现低成本的重复进入太空,结果是成本高昂,加上几次重大事故,是的该计划以失败告终。但是也创造了很多奇迹,包括对哈勃望远镜的多次维修。


之后的战神和飞马座火箭分别面向载人航天和小型快速发射,前者后来搁置,后者的应用空间也比较有限。


现在最吸引眼球的就是SpaceX的猎鹰系列火箭,通过一些列的回收试验的成功,开始了运载的低成本打造,具有革命性意义。



俄罗斯(苏联)的火箭发展


苏联在早期充足资源支持和天才科学家的合力下,完成了R-7这个非常成功的火箭型号的研制,不但高可靠,能力也非常出色,完成了早期优势的建立。并一直使用到今天。


另外还有除了试验阶段几乎没有失败过的联盟号火箭,发射了1800多次,可以说是非常的惊人了。


此外还有多次发射的宇宙号火箭虽然和宇宙号卫星系列重名,但是并没有多少关系。宇宙号也发射了700多枚。


接下来就是和闪电卫星非常有关系的闪电火箭,专门发射闪电轨道的卫星的4级火箭,可以说非常有特色,该火箭也发射过火星等行星探测器,于2010年退役。





接下来就是专门用于空间站建设的质子号火箭,质子号火箭不但成功的保障了苏联的空间站建设,后来也华丽转身完成了商业化,发挥了其高可靠和低成本的优势。


剩下的就是失败的大工程了,一个是用于载人登月和火星的N-1火箭,最后缺钱却资源,多次失败后被放弃了。同样的还有用于航天飞机暴风雪号的能源号火箭,虽然也很有特色,也是由于资源和苏联国家进程的变化而被终止。



其他国际的发展


法国是第三个发射人造卫星国家。曾经在法国读书时老师说美国搞了1000个德国科学家,苏联搞了500个,法国只抢到12个,不过也成了第三强。从钻石号火箭开始,法国可以说以一己之力撑起了欧洲的太空探索事业,最终形成了阿丽亚娜系列火箭,在国家发射市场上占据牢固的地位。


我们国家的长征系列火箭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产物,使得我国迈入航天大国的行列,之后我会专门找一期来进行介绍。






另外印度也发展出了自己低成本的PSLV和高运力GSLV结合的运载体系,在世界上接到了很多商业订单,算是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日本的运载器发展也非常有特色,首先是系列固体燃料火箭的研发,拥有世界最大的固体燃料火箭M-V。同时在液体火箭上也研发出了运力很强的可用于载人航天的H系列火箭。另外在轻小型火箭方面也颇有建树。


接着运载器这个话题,我们下一次就聊聊航天器的推进系统,看看再火箭的推力结束后,航天器自己还能做些什么,欢迎继续关注。


本文主要参考《火箭的科学》一书。


同时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宇聊


能看到晟宇其他方面的一些分享。


[航天甲子年五十讲] 往期回顾

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01 飞天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02 轨道力学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03 轨道摄动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04 奔月:从地球到月球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05 空间任务几何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06 空间环境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07 卫星设计流程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08 载人航天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09 空间机器人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10 空间望远镜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11 微小卫星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12 空间分布式系统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13 深空探测史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14 深空探测器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15 星际"WiFi"深空网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16 通信卫星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17 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18 NGSO 通信卫星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19 空间组网技术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20 卫星自组织网络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21 LEO星座网络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22 导航卫星发展史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23 导航卫星定位原理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24 导航卫星误差分析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25 北斗导航卫星发展历程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26 卫星平台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27 卫星研制流程

如果想和晟宇在商业航天领域深入交流,从【在行】里相约吧~

张晟宇- 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高级主管 | 到「在行」来约见我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张晟宇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为什么专利所比律所合并要「难和慢」?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王梨华 知产团

原标题:为何专利所合并比律所难与慢

面对激烈的法律服务市场竞争,最近,律师事务所出现一波合并潮和加盟潮,有的是小所合并到大所去,有的是几个所合并成更大的所,还有的是加盟到北京或上海的分所。而专利代理机构却很少有像事务所之间的大规模合并或加盟,究其原文,本文做简要探讨。

1、律所主要的经营模式是合伙制,专利所主要的经营模式是公司制

律师事务所和大部分的专利事务所虽然都是无限连带责任,但律所绝大多数是合作制,而专利代理机构绝大多数是公司制,律所虽然有主任与副主任等管理人或者管理合伙人,但往往每个合伙人的权利与义务基本相等,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大股东概念,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老板"概念,律所主任更多的是协调组织工作,同时有了律所主任的头衔理论上可以享受一些更好的机会与资源,当然前提是其他合伙人的信任与支持,主任是靠全体合伙人选举产生,每个合伙人都是一人一票。

而专利代理机构大多是公司制,且往往存在一个大股东或者绝对大股东,老板的概念比较明显,以股份多少决定事务所的当家人,所以很少存在选举的流程,日常事务性基本是老板一个人说了算(Ps:民主点的老板会征求其他股东或者其他高管的意见),对于人事、财务、分配都有绝对的话语权,对专利代理机构的命运和个人的前途密切挂钩。


2、律所的竞争总体激烈于专利所

律所主要的人员均为律师,需要其提供更加全面化的法律服务,因此对于单一律师很难全方位服务客户,要求律师或律师团队甚至整个律所能够全面服务企业,特别是竞争激烈的法律服务市场,需要律师的综合化,遇到自己不擅长的专业领域,律所其他律师可以参与服务,对于小的事务所而言就很难适应新时期的市场要求,此时合并或加盟就成立必然选择。

而专利代理机构主要是单一的专利申请与维权服务,客户对其期待值不会太全面,代理人之间合作案件的机会不多,专利代理服务的个性化与高要求化还没有全面来临,代理人之间的依赖程度不高,同时事务所沉淀了大量的客户,能维持整个事务所的长期生存与发展,因此其合并与加盟的紧迫感不强,动力也不足。

3、律所的事务所未分配利润比例少,而专利所的税后可分配利润多

事务所大多数采用提成制,平时的创收绝大部分分配给合伙人或律师,剩余的事务所所得额除去共同管理成本后,事务所最后留下的未分配利润比例较少,很多时候都未到事务所创收额的5%-10%。


而专利事务所则不一样,有一些专利所老板平时都不参与分配,甚至都不领工资,到年底后税后的可分配利润较多,这些利润大部分由专利所老板或前几大股东分红。


4、律所的"股份"难估值与转让,专利所的股权可适度估值和转让

专利法律事务一半依赖专利代理人一半依赖事务所,律师事务则高度依赖律师个人,律师诉讼业务全程由律师个人完成,律师个人的流动可以迅速带走客户与业务。


专利所从业务接洽、专利撰写、专利流程管理需要经历多部门配合(Ps:当然有些专利所专利代理人完成了从业务接洽到撰写到流程服务的所有内容,这样客户是比较喜欢,但专利代理人如果要专注某一个领域,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若专利代理人流动了,客户还是一定程度在意专利代理机构的整体能力,可以仍然停留在专利代理机构而只需要更换其他专利代理人即可,特别是大的企业更是如此(Ps:越是小的企业或个人越容易认准某个专利代理人,会"跟随"具体的专利代理人随波逐流)。


所以专利所只要老板不变心,专利所会积累大量的客户,专利所的客户资源会有价值,且专利所很多是有限公司,可以体现股份的价值(Ps:当然实际上真正来流转的股权很少,大部分老板也舍不得把股份稀释出来)。

5、难合的不是员工而是老板

律所每个合伙人或律师独立性更强,每个律所采用的管理模式基本相同(Ps:主要就是提成比例的分配方式)。事务所之间进行合并可以快速实现模式对接,一个10个合伙人的律所与另外一个10个合伙人的律师合并成一个20个人的合伙人的律所理论上没有太大的制度障碍,对于每个合伙人也没有原则上的利益损失。

而专利所则有大股东,大股东的利益的满足与平衡有时候是最难的,主要有剩余价值或大部分留所利润的存在。

同时两个专利所之间合并,到底谁当老大都是很难协调的问题,而之前很多专利所的老板自立门户的目的就是为了能自己说了算,现在又要重新和别人合伙合作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往往合并难的不在于员工,而在于老板。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王梨华 知产团

编辑:IPRdaily赵珍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IPRdaily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为什么自然界存在键角为60°白磷,却不存在键角为90°的立方体磷8和接近109°28′的小型磷富勒烷?

提示:完全理解答案的内容可能需要高于高中化学水平的知识水平。


不请自来。强答一个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近期刷知乎刷到的最蛋疼的化学问题之一了,因为题目描述里说的都是事实,但是是很反直觉的事实。

后一个问题是很好回答的。实际上109°28'是正四面体情况下的夹角,也就是说原子采取比较标准的sp3杂化的时候才有这个夹角张力最小的情况。但是别忘了:

(1)磷原子有孤对电子;

(2)磷原子的s轨道和p轨道之间能量差比较大,sp3杂化在能量上没那么有利,反而是纯粹拿p轨道或只带着一点点s成分的杂化轨道比较常见。磷化氢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H-P-H键角97°)。

白磷分子里,因为是正四面体分布,所以四个磷原子的孤对电子最大分布的方向之间的夹角就是一个钝角109°28',换句话说它们在空间上可以离得很远。而对于P20这样的簇而言,很明显这个夹角是锐角。这个不难证明,因为对于这种高对称性的几何体,孤对电子的最大分布方向就是沿着这个几何体外接球球心到相应的顶点之间的连线的。所以说,这些簇里虽然环张力减小了,但是孤对电子受到的排斥增大了,两个因素综合一下,还是后面那个作用更强一点,所以就没有这个分子了。P60就更明显了,键角过大导致张力重新变大,成键用了太多的s轨道(这个接近sp2了),而且把孤对电子挤到了明显高能量的p轨道成分更大的杂化轨道里(孤对电子喜欢在s成分大的杂化轨道里待着,这种孤对电子待在p轨道成分很大的杂化轨道里的情况能量一般都很高,除非被离域掉了,但显然这儿不行),孤对电子的斥力又很大,所以怎么想都不是很稳定。

P8这个情况就更复杂了。因为90°属于对于磷而言比较舒服的键角,但是算出来的结果发现立方烷形的P8却是所有可能的P8的簇状异构体里能量最高的一个。这个问题涉及到了磷的环张力问题。和碳相比,小键角有助于释放孤对电子斥力,而且磷原子之间的单键键长又明显比碳的长,所以整体环张力大概也就是同样顶点数目的碳环的1/3~1/6这样,所以相对来说三元环的张力对结构的影响比较小。磷的环张力在顺序上也有些不太一样,磷的三元环和五元环环张力都非常小,六元环的要高一些,而四元环却显著高于其他所有这些环。如果代入碳的情况这个现象会很难理解。六元环的不稳定性是孤对电子排斥造成的,而四元环的却是两个平行的P-P单键之间的斥力造成的。三元环里的P-P香蕉键反而让每根键电子云密度最大的区域互相远离了,结果反而减小了环张力。四元环这里就很难受了,它基本都是正常的单键,但是键比较弱,变形性比较强,结果两个平行键之间的斥力就不能忽略了。这个现象造成了磷的四元环相比其他环系非常非常不稳定。立方烷这样遍地都是平行P-P单键的结构就更难稳定存在了。

其实能写的还有超级多,写的时候时间比较紧张,所以回头有时间了来更这个答案,补上图片说明和例子什么的(


先分段更新一下。

首先先来介绍一下题目里涉及到的几个分子吧。四面体P4、立方体P8、十二面体P20都具有正多面体的结构,它们实际上恰好可以看作是一类被称为柏拉图烃的烃类的广义等电子体。柏拉图烃其实就是具有正多面体骨架结构的烃类(柏拉图第一次提出这些正多面体),一共有三个,正四面体烷、立方烷、正十二面体烷。因为正八面体和正二十面体都没办法凭借四价碳的四面体构型来搭建,所以没有对应的柏拉图烃。这三个烃的每个顶点都是一个次甲基CH,它恰好可以再形成三根共价键,与三价磷原子的成键特性类似。所以我们可以猜想:把次甲基替换成磷原子,同样可以得到满足八隅律的电中性簇状分子。而这里提到的三个分子就是把所有的次甲基都换成磷原子得到的分子。

三个柏拉图烃的稳定性与它们的环张力密切相关。由于sp3杂化的四价碳形成两根共价键的理想键角大约是109.5°,因此C-C-C键角108°的正十二面体烷有最好的稳定性,它有12个五边形面。相比之下,有6个四元环的立方烷稳定性就差一些,在Ag+等Lewis酸催化下,可以发生重排反应,生成更稳定的异构体楔烷:

正四面体烷C4H4是最不稳定的异构体,至今还没有被分离出来。目前只合成了一些取代的衍生物,比如C4(C(CH3)3)4这种靠大体积取代基(在动力学上)稳定化的衍生物。

而对于磷而言,情况却大不一样。白磷我们几乎都见过,组成白磷的正四面体P4分子就是正四面体烷的广义等电子体。反过来,理应更稳定的立方烷型P8和正十二面体烷型P20却从没被合成出来。这就是我说的反直觉的地方。在这两个结构中,正十二面体P20的解释更简单粗暴一些,所以我们先解决这个问题。

在解释这一点之前,首先稍微介绍一下磷原子成键的本性。

磷是个第三周期VA族元素,这一族元素有个什么特点呢,就是它最外层有5个电子,所以如果磷以sp3杂化的形式成三根键满足八隅律之后,总有一个杂化轨道里会放着一对孤对电子。我们都知道孤对电子的排斥是比一般的单键成键电子对要大的,所以对于氮、磷这些元素的三价化合物来说,最舒服的键角不是109.5°,而是会更小一些(孤对电子倾向于那个s轨道成分大一些的杂化轨道,而杂化轨道s轨道成分越小,键角越小)。单单就磷来说,因为第三周期s轨道和p轨道的能量差更大一些(或者可以理解成孤对电子斥力更大了),所以成键用的p轨道就比第二周期的氮更多一点,比如磷化氢里这个键角就是97°。

磷的另一个特点是成的键很弱。因为第三周期p轨道的半径很大,所以P-P单键的重叠其实并不是非常有效,这就造成P-P单键的牢固程度远远比不上第二周期的C-C单键,重排的活化能也比C-C单键小很多。我们很少见到C-C单键直接发生重排,但在磷化学里P-P单键重排的现象非常普遍,以至于我们实际上很难得到热力学上不够稳定的磷簇的异构体,它们会自己发生各种重排形成稳定的异构体。

所以现在来讨论一下P4和P20的问题。在刚才讨论的基础上,我们要讨论这些化合物的P-P单键,还要关注到一个问题,就是孤对电子之间的斥力。孤对电子之间的斥力可以很大,因此让孤对电子彼此靠近是一个影响很大的去稳定化因素。这个时候就要考虑一下孤对电子最大分布方向之间的夹角。对于多面体而言,这个夹角很好讨论,因为孤对电子最大分布的方向一定在正多面体几何中心到孤对电子所属原子的连线上,并且背离几何中心。对于P4和P20的情况,就是下图这样的:

很明显,P4里不同磷原子上孤对电子的夹角是大于90°的,因此孤对电子之间的斥力被大大减小了。这个因素是P4相比很多其它磷簇稳定的重要原因。而对于P20而言,这个夹角则是一个锐角,孤对电子之间有比较大的斥力。在这种情况下,孤对电子受到成键电子的斥力也变大了(因为键角变大了,相应地单键和孤对电子之间的夹角就变小了)。那么环张力呢?对于磷原子而言,三元环和五元环实际上具有相当接近的环张力(具体内容先卖个关子放到P8那里讲,嘿嘿),所以从P4到P20,虽然环张力的确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但这种缓解的程度并不足以抵消孤对电子斥力增大带来的去稳定化效应。总的结果使得5P4→P20这个反应是吸热的,焓变大概是20-50kcal/mol(不同文献似乎有不同的说法,但是吸热是一定的)。(更正一下,之前说零点几个kcal/mol是有问题的,我把另一篇文献里的数据和这个搞混了= =)。

还没有任何实验结果表明P20和相关的衍生结构被合成过,不过也不用太灰心,因为沿着元素周期表往下走一格,砷是可以形成As20这样的十二面体簇的。这个簇出现在阴离子[As@Ni12@As20]3-里,这个离子拥有相当漂亮的结构:

(Ref:Moses M J, Fettinger J C, Eichhorn B W, et al. Interpenetrating As20 Fullerene and Ni12 Icosahedra in the Onion-Skin [As@Ni12@As20]3 Ion[J]. Science, 2003, 300(5620): 778-780.)

在这个结构里面As20是与Ni12簇配位的,这个配位作用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孤对电子的排斥力,将这个结构稳定下来了。(此外热力学上As20也是比As4略微稳定一些的,这里就不展开介绍了)


接下来是解释起来比较棘手的P8。之前已经提到了,磷在形成三根键的时候,会比较喜欢尽可能少用s轨道,所以成键的键角会接近90°。这么一看,对于立方烷而言,所有键角都是90°,理论上应该没什么环张力才对。

可能有童鞋会套用P20的结论,联想到孤对电子斥力的问题。没错,孤对电子斥力的确对P8里四元环的张力有一定的贡献。对于四面体而言,我们很容易知道孤对电子最大分布方向之间的夹角是109.5°(考虑一下甲烷的那种正四面体构型,再看看上文的那张图,是不是有些类似?),而对于立方烷,我们也很容易算出来这个夹角是 2arccos(\sqrt{2}/\sqrt{3})\approx70.53°

这个角度明显比109.5°小了很多。似乎问题到这里就解决了。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之前提到了影响这些物种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环张力。这里首先介绍一下张力能(strain energy)的概念。我们都知道可以用键能的差来粗略地计算反应的焓变,但对于带环的化合物来讲,这个数据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偏差,这部分偏差就可能是由环本身的张力引起的。比如对于三元环来讲,生成三元环的能量要比用键能算出来的数值高,这就是因为三元环的张力提高了能量。我们把多出来的这部分能量就叫做张力能。

张力能是可以用来衡量环张力和物质的稳定性的。而且环张力还有个好处,就是如果进行粗略计算的话,(至少对于碳氢化合物而言)它和键能一样是具有加和性的。因为我没有找到同时计算了P8和P20稳定性的文献(不敢把不同文献的数据拿来比较,毕竟可以差非常多),所以可以大概用这个方法来做一个简单的估计。下面每个环的数据和张力能算法都来自参考文献,思路大概是这样的:比如白磷P4有4个三元环(4个面,这里不讨论有多少个独立环的问题),那么它的环张力就是总环张力的1/4。考虑下面这个反应:

用键能算,反应前后P-P键数都是12,P-H键数都是24,但产物里一个环都没有,所以所有的焓变ΔH都可以归结为环张力解除的贡献。由于P4有4个三元环,一个三元环的环张力就是-ΔH/4(张力能为正)。同理,把P4换成立方烷P8,可以得到四元环的张力能;换成楔烷(见上文)P8,因为三元环和四元环的张力能都知道了,就可以算出来五元环的张力能。利用相同的方法,作者算了一大堆环的张力,就是下面这个表:

(Ref:Gimarc B M, Warren D S. Relative energies and strain energies of proposed structures for octaphosphorus[J]. Inorganic Chemistry, 1993, 32(9): 1850-1856.)

仔细一看就会发现四元环在这堆环系里简直是一股清流。三元环和五元环的张力能大约都是5kcal/mol,但是四元环的居然高达12.6kcal/mol。要知道五元环的情况可是有更大的孤对电子斥力,这么说有点说不过去吧。

我们可以用这个大概来算一下立方烷P8和十二面体P20的相对能量高低。考虑反应2.5P8→P20,因为这些分子里多面体的每一条棱都是一个P-P键,由Euler多面体公式,我们不难知道立方体有12条棱、十二面体有30条棱,因此这个转换反应中改变的P-P键数量是(30-12×2.5)=0。于是现在所有的焓变都是由环张力贡献的了。一个立方体含有6个四元环,一个十二面体含有12个五元环,反应过程中生成了12个五元环、拆开了(6×2.5)=15个四元环。所以这个反应的焓变大致就是(12×4.9-15×12.6)kcal/mol=-130.2kcal/mol。对于kcal/mol不熟悉的童鞋,可以用1cal=4.18J换算一下,这个反应的焓变达到了-544kJ/mol,是超强的放热反应。所以毫无疑问,在稳定性上,P20远远胜过立方体烷P8。

到这里有的童鞋可能会说——不对啊,你用的楔烷里五元环不一定是平面的,这个算出来结果可以比较吗?我们之前提到过从P4生成P20的最大焓变大约为50kcal/mol,用这个数据估算出来的P20分子内五元环的张力不会超过6kcal/mol。即使用这个数据去计算上面那个反应的焓变,算出来也有-117kcal/mol左右。可见无论怎么算,P20的稳定性都是更胜一筹的。

那么,算了半天,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呢?刚才提到了四元环的张力能异常地大,实际上讨论也就要从四元环本身开始。对于磷而言,90°几乎是理想键角,因此键角的偏离并不应该是主要的因素,因此早在1981年就有理论化学家提出"顺式平行"的P-P键之间的斥力可能是四元环不稳定性的主要贡献(Trinquier G, Malrieu J P, Daudey J P. AB initio study of the regular polyhedral molecules N4, P4, As4, N8, P8 and As8[J]. Chemical Physics Letters, 1981, 80(3): 552-557.)。之前提到了磷形成的单键电子云弥散,比较容易受极化而变形,因此实际上P-P单键的排斥也要比C-C单键的更大一些(类似于弥散的孤对电子之间斥力更大的原理)。在磷的化合物里,如果同时出现了两根平行的P-P单键,那么有两种平行排列的方式:

显然右边的顺式结构中,由于两根P-P键正对,因此这类结构稳定性要更差一些,这也造成了磷四元环的极大的不稳定性。P8立方烷里,这种平行的键比比皆是,因此造成了它比P4和P20都要更加不稳定。

实际上合成立方烷结构P8的尝试早在1987年就已经有了。当时的尝试是利用下面这个反应,左边的反应物相当于一个P6 6-试剂,利用亲核取代反应来制备立方烷P8:

想法很美好,可惜实践起来只得到了聚合的磷单质(类似红磷一类的物质)。这也从实验角度侧面印证了P8立方烷结构的不稳定性(会生成更稳定的结构)。

(Ref:Scherer O J, Swarowsky H, Wolmershauser G, et al. [(η5-C5Me5)2 Ti2P6], a Distorted Dimetallaphosphacubane†[J]. Angewandte Chemie, 1987, 26(11): 1153-1155.)

不过之前说过立方烷会重排为楔烷。而与之相似地,楔烷则是P8的异构体里最稳定的一个,有些计算甚至认为它的热力学稳定性比白磷P4还要好,只是生成P4在熵角度更有利。用激光轰击红磷可以得到一些小的磷团簇,而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就是P8,它正是被推测拥有类似楔烷的结构。

接下来再对环张力的问题做一点说明,比如,为什么三元环和五元环对于磷而言具有几乎一样的低环张力?难道三元环环张力不应该很大吗?

五元环环张力小是很好解释的。因为只要不是在P20这样的刚性结构中,五元环都会发生折叠来减小孤对电子之间的斥力。这样一来就可以保证相应的化合物同时满足键角张力减小、成键电子对斥力减小和孤对电子斥力减小的要求。有一类通式为(RP)n的烃基磷类化合物,里面的磷就经常是形成五元环的,比如(CH3)5P5就是以环状(H3C-P)5的结构存在的。五元环的稳定性在磷的化合物里要显著地好于六元环。只有磷与吸电子的基团比如卤素相连时,六元环才有可能变得稳定(因为吸电子基团把孤对电子"拉"向了原子,从而减小了孤对电子之间的斥力)。一个这类的典型例子是P6Cl6。另一方面,椅式的P6六元环稳定性又要比船式的好很多(可以从那个表里看出来船式六元环的张力比四元环大很多)。

三元环的环张力看上去是比较难解释的问题,但这里涉及了两个因素:香蕉键和孤对电子。三元环减小孤对电子斥力的特点已经说过很多次了,这里重点提一下香蕉键。由于三元环要求的60°键角小于s-p杂化可以形成的最小轨道夹角,也就是p轨道之间的夹角——90°,因此在成键的时候,两个原子拿来成键的轨道并不是标准的"头碰头"重叠,而是会形成一个夹角,看上去就是向环外弯曲了,因此被叫做"香蕉键"。这种弯曲牺牲了键能(因为不是最大重叠状态,这也是三元环张力的主要来源),但是相应地减小了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避免了类似于四元环里那种尴尬的局面。

另一个经常被拿来解释三元环稳定性的概念是σ-芳香性。这个概念认为和我们熟知的"π-芳香性"类似,σ键体系也可能有环电流,从而扩大分子里电子的运动范围,使得体系获得额外的稳定性。之前提到过磷的成键电子对比较弥散,因此相应的σ-芳香性作用也比较强,这个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能是很大程度上)稳定了磷形成的三元环。不过这个问题展开说又会有很多内容,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Resazurin Lee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3 个回答,查看全部。

美国疫苗癌症根治率97%!挺好的研究,只不过有个小问题……

文|菠萝

(一)

最近一篇"美国癌症疫苗研发成功,彻底根治率达97%!"的文章刷屏了,于是后台各种求鉴定:这到底是什么样的疫苗?什么时候能用到人身上?能治疗什么癌症?

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当然是:这个东西靠谱么?

靠不靠谱,取决于你站在哪个角度来看:科学研究上,它挺靠谱的;临床应用上,它还差得很远。

首先,从科学上讲,这是篇很正规的论文。它发表在《科学》子刊《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而且来自斯坦福大牛Ronald Levy的实验室。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淋巴瘤研究大咖,被誉为癌症免疫抗体疗法的鼻祖之一,因为他的研究直接带来了治疗淋巴瘤的免疫靶向药物美罗华。

从这种背景,就能肯定这不是"澳洲攻克癌症"那种东拼西凑,LOW爆了的空穴来风。

论文本身从科学上讲是有很重要意义的。它提出的"OX40抗体+免疫刺激剂"的局部疫苗注射方法,值得菠萝这样的专业科研人员仔细品味。

但是……

"美国癌症疫苗研发成功,彻底根治率达97%!"是标题党。更准确的应该是:"癌症疫苗在动物模型身上效果挺好,几十只小老鼠身上的一点点小肿瘤消失了。"

当然,这样的标题根本没人读,更没法达到自媒体追求的10万+。


(二)

如果大众看到这篇文章的兴奋度是100的话,研究癌症免疫的科研人员兴奋度应该是30,在药厂工作的人兴奋度恐怕只有5。

因为它离人体临床成功还很远很远。大众兴奋得太早,对患者来说,并没有直接帮助。

大家可能不知道,让老鼠的癌症消失一点都不难。很多人都擅长治愈癌症,只不过是治愈老鼠的!

几乎每一位做癌症研究的科学家,都治愈过很多患癌的老鼠。可惜并没什么卵用。99%以上这样的研究,一旦上到人体就挂掉了。

癌症疫苗的研究也是这样。

癌症疫苗是抗癌新药研究的圣杯!谁都想一针下去再也不得癌症,或者把已有的癌症清除掉。这个概念已经出现了近百年,在历史上也热了很多次。科学家开发出来的,能治愈老鼠肿瘤的各类疫苗没有上千,也有几百。但和其它抗癌方法一样,一旦到人体上尝试,就无效了。

为啥呢?

很简单,因为人不是老鼠。

美国癌症基因研究的大咖Bert Vogelstein教授曾戏言,战胜癌症非常简单,只要把病人都变成老鼠就好。


(三)

玩笑归玩笑。为什么很多抗癌药能治愈老鼠,但对人无效?

原因多种多样,每个药都是不同的。


第一,老鼠和人的生物学不同。

不仅老鼠身上的癌细胞和人体的癌细胞本身并不相同,老鼠免疫系统和人免疫系统也是有明显差异的。比如,有些药物能激活老鼠免疫,但对人效果很差,自然只能治愈老鼠肿瘤。


第二,老鼠肿瘤异质性远低于人。

人体内的肿瘤通常是经过10~20年的漫长进化形成的,就像地球上同时有各种各样动物一样,每个癌症病人身上通常也有很多个特性不同的肿瘤同时存在,我们把这个现象称为"肿瘤异质性"。

由于异质性存在,有时抗癌药只能杀死90%人体癌细胞,而不是100%,这导致肿瘤耐药和复发。

但实验室用的老鼠肿瘤模型,几个礼拜就长起来了,没有这个进化过程,肿瘤细胞来源很单一,而不是多种混合。因此,药物一旦起效,很容易杀死99%,甚至100%的癌细胞。


第三,老鼠肿瘤比人的小太多太多。

个人认为这是老鼠肿瘤好治,而人肿瘤难治的最核心区别。科学家做试验的老鼠个体本身就不大,身上长的肿瘤就更小,经常只是一颗葡萄,甚至豌豆那么大。而人体的肿瘤,经常是一个橙子,甚至一个西瓜那么大!要干掉豌豆肿瘤和西瓜肿瘤,区别太大了。

所谓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绑成团。当肿瘤变大的时候,几个零散小混混就成了组织严密的黑社会,产生质变,治疗难度增加无数倍。

比如,抗癌药物很难渗透到大肿瘤里面去,只能杀死表面的一些细胞。

比如,大肿瘤内部能形成强抑制环境,让免疫细胞无法下手。

比如,当癌细胞多了后,它们之间还会互相支持,帮助耐药。

总而言之,人的大肿瘤和老鼠小小肿瘤完全不是一类东西。

治愈老鼠很简单,治愈人很难。

(四)

我写这篇文章主要不是为了泼冷水,而是想借机帮大家稍微了解一下人和老鼠肿瘤的区别,以后能自己判断一个东西是否靠谱,离临床还有多远。

治愈老鼠也并不是毫无意义。

除了给下一步科研铺垫,帮助了解癌症生物学。最重要的,小肿瘤更好治这个事实,是支撑肿瘤早筛的一个最重要原因。

早筛查,早治疗,早治愈。

如果我们能开发新技术,比如敏感和特异的液体活检,在肿瘤只有豌豆大小的时候就发现它并下手,那未来真的很有可能像治愈老鼠一样,很轻松地治愈病人了。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菠萝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深蹲,硬拉,卧推重量的提升取决于什么?哪些因素?

题主所说的"深蹲,硬拉,卧推重量的提升",在我看来,实际上就是力量表现的提高。


那我就想问了,我们运动,我们健身,我们进行力量训练,我们一直在说"提高力量"、"力量提高",而提高力量的本质是什么呢?

可能有些人认为我们没有必要知道这个,认为我们只要付诸努力就能获得回报,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身体发展有自己的科学规律,如果你不遵守它,再大的努力也只是炮灰而已。


 内容提要 1 力量表现提高,本质由动作承载 2 力量提高的生理学基础 2-1 肌肉生理横截面 2-2 神经肌肉系统协调性 2-3 运动神经中枢功能 3 提高力量表现的秘♂籍  

力量表现提高,本质由动作承载

若我们了解提高力量的生理学本质,绝对有助于指导我们的训练计划设计、提高我们的力量表现,进而让我们的训练事半功倍!

力量表现的提高需要具体的动作来承载。

说白了,你说你力量大,那么你怎么表现呢?看块头么?看体重么?看肤色么?还是看嗓门?

于是乎我们为了互相比较力量的大小,设计出了掰手腕、拉钩、大力士、力量举等专门的竞技项目。而目前国际公认的比较力量大小的指标是经典力量举三项——深蹲、硬拉、卧推。

好,前言已毕,言归正传!


力量表现提高,知其基础,应对有方

力量提高的生理学基础有三!


1肌肉生理横断面

"肌肉生理横断面(*注1)"这种说法比较文艺,用大白话理解就是我们肌肉的围度或者体积或者大小!

这是我们提高力量表现的物质基础。

拥有更大更多的肌肉,相当于一个公司资金实力雄厚,那么发展的潜力也就非常巨大。而且,提高肌肉的横截面积,往往也是我们提高力量表现要做的第一件事。

提高肌肉的横截面积,我们往往选择8~12RM,相当于最大随意收缩力量的65~75%左右(各个机构给出的范围不一样)。

因为根据肌纤维募集的size principle,这个强度范围可以动员的肌纤维较多;再根据肌肉成长所需的代谢压力要求,这个负荷的重复次数刚好满足;再再配合相对紧凑合理的间歇,诱导肌肉生长相关激素的分泌,简直完美!

*注1:肌肉生理横截面,简单说就是肌肉的横截面积,其意义请参照【关于肌肉,你必须要知道的4件事】。测量方法,请参照Learn and talk about Physiological cross-sectional area, Muscular system, Physiology



2神经肌肉系统协调性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台电脑,那么我们增加肌肉的生理横断面,就相当于升级我们电脑的硬件:不断地更换更好的主板、更好的CPU、更大的硬盘、更多的内存条。

那么这里所谓的"神经肌肉系统协调性"就相当于我们的软件系统。仅仅拥有强大的硬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匹配的操作系统才能发挥出真正的效率。

发展神经肌肉系统的协调性,我们往往采用更大的重量,进行更大强度的训练。

比如3~5RM的次极限重量,对应的最大随意收缩百分比应该在87~95%左右(当然,不同机构给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总之,一个虽然很重、但是仍可以拼了老命重复3~5次的重量就好。


3运动神经中枢功能

说到这里可能会比较玄幻,但是这也是最最重要的环节!

还是那个比喻,人体是一台电脑,有了更好的硬件、更先进的操作系统,碰到一个不会用电脑的白痴也是白瞎。

更高的工作效率一定体现在人、系统、硬件之间的完美结合。在力量表现中,我们的运动神经中枢就扮演着这样的角色。

动作是否合理、是否精准、是否熟练,所有的一切都是你使用身体过程的表现。而这种表现的提升除了精准动作的百万次重复之外,就是在极端状态下的调动能力依然尽量精准而稳定。

所以对于此处的训练最常用的两种方法——GTG & 极限力量

所谓GTG,就是我们常说的非疲劳训练法(*注2)。

并不用很大的重量,并不重复很多的次数,并没有明确的训练计划,而是以日、周、月为单位尽可能多地重复。

可以穿插在其他练习的组间间歇,可以安排在你平常最常走过的位置,也可以有计划地每隔1~2小时完成一次,比如每一个课间都跑去操场做几个引体向上。

*注2:GTG训练法,详见【GTG(非疲劳)训练法详述与爆发力训练浅谈】


所谓极限力量,就是我们上面说的极端状态下的支配能力!

运动神经中枢的功能更多的是一种适应性的反射,而这种反射是依托一定条件存在的,比如在20RM下的深蹲状态肯定和1RM下的深蹲状态不一样。

如果我们要想更强、表现出更大的力量,就要将我们的神经系统推向一个更高的高度去建立一种新的适应,所以这就要进行1RM甚至超1RM的极限力量练习。同样,这也就是1RM+的强度在训练学上的意义。


OK,说了这么多,我想大家对于如何提高自己的力量表现一定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去操作呢?


提高力量表现,秘♂籍在于适当的训练计划

在此介绍一个经典的力量训练线性周期。

注意:以上介绍的三点,互为基础,也互为辅助,在训练安排上需要遵守一定的逻辑顺序。

第一阶段

首先!我们需要发展我们的肌肉围度,来进行物质储备。

虽然肌肉生理横断面的增加同样会显著地提高我们的力量表现,但是这是一种低效率的力量表现,并且肌肉的增长还会带来显著的体重增加;此外,在不用药物的情况下也是有生理极限的。

此阶段可以持续4~8周。



第二阶段

神经肌肉系统协调性的改善,也就是所谓的力量发展期。

这个阶段我们采用的训练强度明显提高了一个台阶,旨在提高我们现有肌肉量的使用效率,能够更深层次地挖掘它们的潜力。

由于强度较高,不宜持续过久,建议4~6周。



第三阶段

极限表现的突破!

我们会将训练强度调至极限强度,并且周期性突破极限。

当然,为了避免疲劳的产生,这个周期持续的时间相对较短,1~2周左右。并且期间也会穿插次极限强度的训练作为调整和准备。而整个周期内挑战极限的次数大约在1~3次左右,也不会太多。



第四阶段

要想办法保持这个成绩,你要做的不应是继续重复你的1RM+的负荷,这样你会疲劳而"一怒毁终生"的。

你应该做的是短暂的调整与评估,然后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重复第一阶段。


小结

此周期训练安排的方法比较经典,不管对于力量举爱好者、健美爱好者,还是普通的运动爱好者都有效,都适用

只不过力量举爱好者可能更多地将重心放在第二三阶段,而健美爱好者的重心在第一阶段,二三阶段仅为辅助。



关于训练计划的制订,请参照:

手把手教你训练计划设计

如何科学制定适合自己的健身计划


关于力量的增长,请参照:

#可以只长力量不长肌肉吗?#强壮但不笨重,有力更有速度



嗯,写完感觉有点跑题,就先这样吧……


北京下雪了,有人跟我去吃拉面么?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邵苏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5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长时间坚持健身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容貌吗?
女性体重 120 斤和 100 斤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吗?

卧推前肩袖如何热身?

谢邀,多图请注意流量


这个问题问的特别好因为?大家终于对于肩袖训练提起了重视。


先说点个人经历;我与卧推,肩袖那点事儿


2015年3月,福临的卧推到了115,体重73,进行DUP线性加重计划,一周3次卧推,卧推技术中窄距。在进行水平方向,竖直方向,推类动作时,肩部出现撕裂感,剧痛,经物理治疗师诊断检修撕裂,停止卧推2个月,恢复训练2个月左右恢复力量水平。


卧推热身; 哑铃曲臂夹肘肩外旋,哑铃曲臂肩外旋


2016年2月中旬,卧推140左右,体重74,进行shieko改良版的苏联计划,宽握距高桥。在进行水平方向,推类动作时,肩部出现刺痛,无力感,经物理治疗师诊断肩峰下撞击综合症,停止卧推一个月


卧推热身; YTWL,哑铃曲臂夹肘肩外旋,哑铃曲臂肩外旋


2016年受伤,至今。体重上升,力量恢复,并超过之前。并且感觉到,肩膀无比强壮,有力,健康。

卧推热身;福小热上肢热身(肩袖热身的一个集合),弹力带版,或哑铃版。


计划安排与之前的区别;


训练中加入FACE PULL,对握引体,俯卧撑,耸肩作为训练的主要训练项目之一,在此强调下,FACEPULL面拉是有史以来在上肢力量训练中最被低估的动作,并且计划安排上我重新审视了肩胛骨这块有意思的骨头。把肩袖训练以及热身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我们为什么要做肩袖训练?

肩袖训练的价值1.检修的训练 减小甚至避免了,在卧推时肩部受伤风险


肩袖这四块肌肉,在卧推起到的是稳定肌的作用。足够的肩部的稳定性,与灵活性能够有效地避免我们卧推时的肩部疼痛,同时帮助我们推起更高重量,增强你卧推时的运动表现。

卧推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向卧推凳上,一躺,并直接推起。而是肩后缩,并伴随的肩下降,为卧推提供稳定性。

而决定肩部稳定性的恰恰我们脆弱的肩袖肌群,这几块肌肉劳苦功高,在卧推的时候扮演那么重要的角色(小圆肌/冈下肌/冈上肌/肩胛下肌)

但我们并没有对他们提起重视,最后导致它们罢sun工shang。


肩袖训练的价值2. 提高运动表现 - 你弱点的强弱决定你到底有多强。


肩袖的力量,往往阻碍你卧推的发展,肱骨外旋肌的力量会限制你内旋肌的肌肉力量的发展,身体的调节机制是很聪明的机制,阴阳不会差太多。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卧推的突破都伴随了肩袖力量的增强。

如果你长期进行推类动作而不注意,肌肉之间的拮抗关系,胸肌和背阔,并且没有强大的肩袖力量去平衡强大的胸肌和背阔。这样就会导致肩关节长期处于内旋状态,圆肩的体态就来了。

@何树丰 在健身圆桌里跟我交流过一个问题,"是不是练多少推,就要练多少拉"我的回答;"是,但也不完全是",背阔肌,和胸肌都有连接着肱骨,并且有使肩内旋的功能,长期只练"推"(卧推)和"拉"(划船),而忽略肩袖的力量训练,肩肱节律就完了,这也是我第二次受伤的元凶


如何做肩袖热身呢?

截取福小热中的肩袖热身

1.后缩肩胛骨


(后缩肩胛骨时,可想象肩胛骨中间有根笔,用力去夹紧那根笔)


2.屈肘后缩肩胛


(更大幅度的实现后缩肩胛)

3拇指向上十字飞鸟

(注意如果在动作过程中出现前后晃动,可以收紧腹部,夹紧屁股,维持动作稳定)

4. 'Y'肩屈


5.直臂下压肩伸


6.倒V字肩环绕

(双手画圆)

7.肩内旋+肩外旋

(这个动作可能会有些迷惑,但其实很简单,这是一种提高效率的训练方法,左手练内旋,右手练外旋,反之,左手练外旋,右手练内旋)


8.拇指向后十字飞鸟



9.'一'字肩环绕


10.面拉(水平外展+外旋)

(在顶端的时候,想象自己在做健美的正展肱二头肌)

11.肩胛骨推举

(对抗弹力带向前的阻力,做弹力带推举)

这就是卧推前一个完整检修热身,你也可以选出你需要的动作加入你的主项训练动作,或把弹力带换成哑铃。


祝诸位热身愉快。

------------------------------------------------------------------------------------------------------------------------

如果看照片,还是看不懂的话,可以关注我微信公众号;福临的训练世界

去看视频版肩袖热身。


福临公众号做号上肢热身视频的时候,专门做了哑铃版,以及弹力带版。

有的朋友,在公众号后台问我,福临这样的热身是否过于繁琐,复杂了。

我的回答是:刚刚好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郭福临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7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是什么支撑你跑完五公里?
你跑步的时候在想什么?

股东合作协议之基本条款




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起步于"",但是最后一定长久于"",笔者作为商事股权律师经常帮助客户设计股权合作模式,当然也经常帮助客户解决股东争议纠纷,深刻总结真是觉得此话非虚。回顾经我手设计的股权合作模式当然很多,但是在我手里处理的股东争议却也不少,总结来说主要不是商业模式不对,也多不是经营不善,而是股东之间没有合作的先期约定,没有完善的议事规则公司治理方式,导致后续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找不到解决的依据,出现争议甚至纠纷,内耗频繁。所以今天笔者想借此话题和大家分享一下股东合作协议之基本条款,大家可以借鉴参考,希望对大家会有一些裨益。


第一、 鉴于条款

在每一份合同中,鉴于条款都是非常重要的交易流程条款,当然在股东合作协议中也不例外。股东之间合作的前提、基础和背景非常重要,根据项目背景不同,合作方式不同,条款内容不一,一般双方的合作目的都会在鉴于条款中予以披露。

第二、注册资本条款

根据最新修订的公司法,注册资本一般可以认缴出资,一般行业也没有最低限额的强制性规定。但是针对有限公司,股东仍应在认缴出资的范围内承担有限责任,认缴出资并不意味着可无期限不履行出资义务。笔者建议,创始股东在设立公司时,仍应理性、客观地协商确定注册资本及出资期限,切忌不切实际地认缴出资及毫不忌讳地违反出资义务。


第三、 出资和股权比例条款

因为股权中包含人力资本的要素(可查看文末,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笔者往期文章:《合伙创业,股权的要素就是钱?》),所以股东合作考虑股权比例并不必然唯出资论。但是鉴于目前的公司法只允许货币出资或者可以货币评估的财产出资,所以投资人可以帮助创始人出资的形式完成"出大钱,占小股"的约定,或者合伙人之间可以约定动态股权比例的形式,比如以先期约定可评估的贡献值允许创始合伙人之一单独增资,增加股权比例的形式完成股权比例的调整。


第四、 股权成熟和回购条款

股权成熟条款其实是"舶来品",

但是在"人力驾驭资本"的年代,该条款之于股东合作协议却十分必须而且实用。股权成熟也是限制性股权的意思,就是在股权没有成熟的时候,它的权利受到限制,没有取得完整的所有权。一般股权成熟可与项目的成熟同步,也可以根据融资情况分步约定成熟,还可以根据时间来分步成熟。股权成熟和股权回购条款一般是捆绑的,即如果股权还未成熟,此时发生了约定的回购情形,则未成熟的股权一般是无偿回购,已成熟的股权以约定的合理价格回购。


第五、股权预留条款

由于很多创业者在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往往无法一下子凑齐所有的"班子成员",核心合伙团队可能缺人,那么就可以预留部分股权;或者有些企业刚刚开始的时候创始人之间的贡献、作用差不多,但是根据企业的发展发生了变化,如果股权没有动态变化就会为以后的争议埋下隐患,此时股权预留条款也可以发挥作用。另外,我们常说的股权激励也需要预留股权去实施。


第六、 股东会职权和董事会职权条款

股东会职权在公司法第三十七条中有明确规定,但是法律允许在此之外,章程可以另行增加规定其他职权。所以股东合作协议中也可以根据公司具体情形同步增设一些职权,主要可以是针对公司的一些重大决策。

董事会职权条款也在公司法第四十六中有明确规定,同样允许章程可以规定增设。所以在股东合作协议中可以同步增设或者细化部分条款,比如对于公司投资的具体比例,担保的具体金额限制等。


第七、 议事规则条款

议事规则相对来说最容易被忽视。笔者在处理很多股东之间的争议时发现,一般在设立公司时都没有具体的议事规则,会议的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议事方式基本自治。和和气气的时候都不计较,有争议的时候问题比比皆是。比如:会议通知以何种形式发出,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通知发往的地址,是股东的法定地址还是实际地址?地址变更如何处理?如果某股东将通知退回,是认定其未收到通知还是拒绝参加会议?未收到通知但参加了会议,事后却提出异议,那么应认定股东会召集瑕疵,需要重新召集,还是认定有效?

大家是不是从来没想过?笔者也不是空问和空想,这些问题股东之间发生争议的时候都或多或少遇到过,笔者总结部分而已,所以细节很重要,议事规则的先期约定很重要。如果在议事规则中做出了明确规定,那么大家均按此实施就不会出现问题。

第八、 离婚股权分割条款

离婚股权的分割,主要是针对股东离婚的情形。一般我们建议分家分钱不分权,就是股东在先期就与配偶进行约定,离婚仅能分割婚姻存续期间股权的财产性权益,对于股东资格无权分割。


第九、 股权继承条款

股权继承的条款,主要是针对极端情况发生的预先安排。公司法第七十五条规定,股东资格是可以被继承的,除非公司章程另行规定。股东之间,尤其是创业之初的有限公司首先是人和,所以一般在创始股东合作协议中同步做出约定,发生继承情形权利人只能取得股权中财产权利,无权继承股东资格。


第十、竞业禁止条款

笔者从事股权业务多年发现,很多合伙人之间由于利益分配的问题产生争议后,其中一方股权退出后常常会另起炉灶从事老本行,也就是竞争性行业,有些股东还可能带走一个团队从事竞争业务,对公司和留下来的股东来说都是很大的打击。对于公司高管,劳动合同法中有明确规定可以做出竞业禁止的约定,但是需要自离职之日起支付经济补偿金。其实,股东之间也可以约定竞业禁止条款,而且无需约定补偿,可以约定比较大的违约责任去约束。当然,这个条款如何适用和约定,可以根据具体行业和情形做出不同的取舍。


第十一条、知识产权和保密条款

知识产权主要是针对一些科技型企业,股东之间的合作基础可能就是看中了前期部分股东的知识产权,如果知识产权没有变更至企业名下,则等于合作的前提条件没有成就,所以先期要做好约定。

另外,保密条款也是合同基本的保障条款,对于股东之间的约定和合作事项涉及商业秘密,各方均有保密义务。


第十二、违约责任与争议解决条款

这个条款也是每份合同必备的保障条款,股东合作协议自不例外。如果股东之间对于前面的具体事项、各方权利和义务等均作了明确约定却缺乏违约责任去约束,那么违约的成本就大大降低,风险就会凸显。所以要在股东合作协议中作出明确的违约责任约定,对各方一视同仁,违约就要付出代价。该条款作为大家诚信履行上述条款的保障必不可少。




以上就是股东合作协议的一些基础性条款。借用真格基金徐小平的一句话,"不要用兄弟情谊去追求共同利益,而要用共同利益去追求兄弟情谊。"那么如何守住这个共同利益,笔者认为规则预期约定很重要,希望上述的小文可以给予大家一些启示和帮助。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杨甜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你知道哪些名人鲜为人知的一面?

我在法国有幸采访到了纪梵希先生和拉法兰先生:

纪梵希老先生对赫本绝对是真爱,说起她来就滔滔不绝。那天采访我们从下午开始,聊到四五点钟时,老先生体力有些跟不上了,语速也慢了下来,但说到赫本时的那种情感始终那么强烈。其实我们准备了很多方面的问题,老先生回答时都很认真,眼睛里流露出的是祥和,唯独说到赫本时,他的眼神变得"热情洋溢",自己仿佛也一下就变成了年轻人,活力无限。而且似乎很多问题他都能说到赫本。

除此之外,采访中还有一段话我印象很深。老先生非常喜欢中国的丝绸。他说有一年收到从里昂发来的丝绸,自己闻到了丝绸上的味道,于是他拉下一角布料缠在轮子上,看到了丝绸的颜色、质感和厚度,他觉得非常美,于是就一直想到丝绸的故乡,看看它到底是如何制作的。"我觉得,从一只小小的飞蛾,变成一种曼妙的布料,并且给女性增添靓丽的美感,是多么神奇的工艺啊!"他说在里昂曾经有很多丝绸业者,但现在这些作坊都倒闭了,因为生活很艰难,没有人愿意再去定制那种一碰就容易损伤的柔弱布料了,所以这种美好也就越来越少了。


对于时尚和美的话题,老先生对当下其实是有些看法的。他觉得时尚在当下很多元,但所坚持的优雅却越来越少,而自己有幸在年轻时就接触到了很多美好,这让他无比幸福。

和布吕尼总强调自己很幸运一样,老先生常用幸福这个词,因为他从小就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并且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很让人遗憾的是,老先生在采访最后时说,因为丝绸、因为自己在中国上学的侄孙,他很想来中国看看。可惜如今这个愿望无法实现了。

说起拉法兰先生,他是个很有趣的人,他的办公室里有很多中国元素的东西,书籍、字画、瓷器等,毕竟人家是地地道道的中国通嘛。非典期间,外媒对中国其实是有些质疑和看法的,但拉法兰先生并没有改变自己的出访计划,依然如期来到了中国。他也是西方第一位访华的大国领导人,为中法友谊再一次做出巨大贡献。

而拉法兰先生第一次来到中国是整整四十年前。那时的中国刚刚走出文革,仍有许多急需改善的方面,但他在孩子和年轻人的脸上看到了希望和朝气,他就知道当这一代人长大了,中国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他的预言实现了。法国是个很自由的国度,拉法兰先生没必要为了迎合采访而特意说中国的好话。他对于中国的喜爱完全是发自内心的,比如他对于中国文化有深入了解。他说孔子的"仁爱"理念对于当今世界有很强的普世价值,而"阴阳"概念在法国被称之为"复杂范式思维",两者是有很强的相关性的。这也是为什么中法两国艺术家之间长久以来都有深入交流和互动的前提。

拉法兰先生对于中国的了解是之前我没想到的。拉法兰先生和中国打了这么多年交道,其中有一个人不得不提,就是吴建民先生。吴建民一生致力于中法友谊的建设,与拉法兰先生也相识很久。在拉法兰先生采访的当天,我们的问题都已经问完了,拉法兰先生却主动要求自己要说一段话:

我有几句心里话,要对不久前离世的一位朋友说。他曾经就任中国驻法大使,为中法两国之间的友情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他就是吴建民先生。吴先生思维缜密而积极,为法国文明与中国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做出了很多努力。他是一位深沉的朋友,我们曾经一起为推动中法交流的文化丝绸之路项目工作,我们现在还好继续这个项目,并把对他的思念融入其中。想到中国和法国拥有这样一个共同的回忆,这样一位令人尊重和爱戴的先生,心里觉得非常温暖。

说这些话时拉法兰先生非常动情,手扶胸口,双瞳闪光。政客亦凡人,人性的温度是超越政治与国界的。感谢拉法兰先生。缅怀吴建民大使。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田朴珺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760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有哪些关于王家卫的趣事?
现实可以有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