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游戏《全面战争传奇:不列颠的王座》」?

搬运下自己的评测文章:《全战:不列颠王座》评测 新时代来临前的大胆尝试

  首先要说的是,《全面战争传奇:不列颠王座》(以下简称《不列颠王座》)并不是全战系列的正统续作。是的,你们所期待的三国全战才是今年的正餐。而这部外传性质的作品则更像是一个新系统与想法的实验场。

  和全战系列的前辈作品相比,本作选材上有那么些不讨巧,选在了公元9世纪尚处黑暗时代的不列颠。这就意味着你不可能见到后面的征服者诺曼,也别想有板甲骑士集团冲锋的魄力场面。不过这也代表着《全面战争传奇》这个新系列的方向与任务,那就是放眼于大历史舞台下的局部地区,更精致准确地展现某个特定时间段的岁月蹉跎与战争烽火。

  另外,能够近距离感受阿尔弗雷德大帝的风采,对于一部分历史爱好者来说,也算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在不列颠下一盘大旗

  本作的不列颠大陆非常辽阔庞大,整个地图面积比起《阿提拉》毫不逊色,只是没了后者的阴郁,多了许多阳光与绿茵,明亮的色彩使得这片传奇之地相当迷人,每一寸土地上也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我们可以扮演阿尔弗雷德大帝消灭维京人,将撒克逊与盎格鲁重新统一,或者当个维京海王过着烧杀抢掠的海盗生活。当然做个本地盖尔土著,灌注自己的信仰守护世代家园也算是一项宏图伟业。

  在九世纪那愚昧无知的年代,想要一展雄心壮志可不能只靠嘴巴。巩固政权靠的也不是满口大道理而是实力。《不列颠王座》对内政系统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动,其复杂程度远超《战锤1&2》,也比《阿提拉》要多不少细节。这让很多原本理所当然或者忽略的事情,重新被搬上了议程,只有小心谨慎地处理诸多事务,才能让我们的王国与领地免于错误决定所带来的多米诺效应。

  粮草补给是本作新加入的一个设定,农民种地要吃饭,匠人打铁要吃饭,部队的维护与行军打仗也需要大量的粮草。吃饭问题在本作中凌驾于金钱之上,没了钱可以挣,没有饭吃可是要饿死的。一旦在粮草供应上出了问题,会极大影响势力范围内的秩序,同时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负面效应,产出降低,叛军出现,接下来就差再出来个农民英雄把你的脑袋给砍下来了。

  所以,深耕细作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就在本作中格外突出。在开局的时候,我们往往需要好好判断所处的环境,是崎岖山脉还是绝壁峡湾,是广阔的平原还是恶心的沼泽。这些地方都客观决定了省份中的经济格局,由此来给我们的下一步策略提供依据。大部分情况下,次级城镇中产粮地越多,对于前期的安稳发展都有决定性作用。粮草充足能让我们的人民安居乐业,城镇秩序良好,内部稳定往往是开始对外扩张的重要基础。如果我们像之前的全战作品一样,攒了一笔钱,迅速爆了一支部队,很有可能会因为粮草维护不够,出去征伐消耗过大而步履艰难,更糟糕的是要是这种部队还吃败仗了,还会助长国民的厌战情绪,后果不堪设想。

  本作开创性地取消了特殊兵种建筑,取而代之的是各类丰富的内政建筑。大部分的作战单位只需要升级城堡,就可以进行广泛招募,等于说了没有前几作复杂的前置条件。一般来说,省份首府会有众多多样性的内政单元供我们选择,是打造一个学术圣地来促进科技研发,还是建立一个宗教乐土来传教增加国民快乐度,都取决于各位君主们的选择。因为首府的单元槽十分有限,每一个新槽位的选择最好都以服务于当前国策为妙。好大喜功地过分大兴木土,也会带来日积月累的财政赤字。

  有趣的是,本作很多选择带来的结果相比以前显得更为真实,也更加合理。比如说我们升级了矿山,能够带来相当可观的收入,但越往下挖矿工的风险也会越大,这也会招致人民的不满。同样,我们所建造的仓库,会随着每次扩建而变得越发庞大,里面屯的粮食足够让我们的部队出去打很久仗。但问题也来了,让那些目不识丁的农民缴纳粮食,也是在压榨他们的生存资本,久而久之怨念也会越积越深。这些非常真实的反馈在本作中被纳入了国家策略的一环,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在各个建筑序列中欣赏一下百科资料,就能知道那个时代的现实情况与人文风俗。

  科技也是《不列颠王座》重点改良的一个系统,我们可以在科技面板上简单明了看到所有科技的研发结果与未来。相比以前,每一个科技都会有着更为明显的作用,使我们的王国愈发强大。比如说"医疗保障"这项科技可以大幅度提高部队的补员效率,而"大厅娱乐"可以让将领卫队的士气+20点,配合统率力极高的猛将,这只部队就会成为战场上的常胜之师或是逆转的关键。可以说,本作的科研对于一个势力的兴盛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有些甚至可以在后面影响整个局势。天下没有白来的好事,《不列颠王座》的科技新加入了一个前置条件,我们必须满足了这些条件才能进行科技树的开发。想要研发骑兵科技就得先招募10队骑兵单位,只有在这上面有了足够的经验,交了学费才能获得成果与经验,考虑到真实性,这种说法也能解释通。好在大部分科技都只是第一个科技需要前置条件,完成后就能开启整条线路。

  内政上的巨大改革使得整个国家策略变得复杂而又多变,不同时期我们都会有大量的事情要做,是进还是退并不是完全看自己的心情。粮食是根基,发财靠生意,得民心者得天下。《不列颠王座》重新提高了内政之于整个大局运筹帷幄的地位,这让我们在发动战争前,往往要分出更多的时间来思考,以防"错一步错全盘"。

列王的纷争

  《不列颠王座》中,英伦列岛的群雄纷争非常壮阔,其势力布局也极其复杂,在这个充满维京人侵略与骚扰的乱世,阵营的选择也就成了本作另一个魅力所在。

  本作的阵营结合了《战锤1&2》以及《罗马2》,《阿提拉》的特点。在保持各大势力与细分派系的基础上,将不同阵营的特点做了更为鲜明的突出和优化。英格兰诸王国能够根据城镇数量募集大量的民兵,维京人则是战斗民族的代言,烧杀抢掠的效率极高,面对盎格鲁萨克人时更是战斗力超群。在派系的区别上,同样是威尔士王国,圭内特矛兵强横,而斯特拉库特不但是骑兵王国,还能让王国境内的城镇彼此获得巨大的加成。

  虽然在阵营选择上还是那么几行字,但这些选择所带来的实操结果可不是寥寥数语就能详细说清的。相比以往,不同阵营的区别会在接下来几百回合的运筹帷幄中变得差距巨大。配合着这些特点,阵营任务在本作中便是锦上添花,增加代入感的同时还相当于一个个教程,让我们逐渐领会每个王国的精髓与战略侧重。

  西撒克逊的目的是打退东盎格鲁的维京人,在完成目标后,国名也会重新变为"撒克逊-盎格鲁",在这充满爱国情怀的故土夺回战中,西撒克逊发展经济,团结附属国,驱赶外敌便成了"大义的方针"。其庞大的国力也是许多人上手游戏的最佳选择,地大物博,经济充盈,满统帅的阿尔弗雷德大帝更是如同一个官方挂。

  游戏甚至贴心地在初始选择时就为我们概括了每个阵营的大致情况,默西亚难度尚可是因为比起西撒克逊,他们需要多线作战;米德虽被众多王国包围,但因为地处交通要冲易守难攻,反而玩起来更容易。如果你抱着一个躲在世界边缘慢慢种田的心态选择了都弗林,那么就得忍受其乌龟般的发展速度…

  由于《不列颠王座》还调整了募兵系统,使得召集的部队不再是满便出现而是以逐渐补员的状态出现,想要快速出一只部队打起闪电战已经成为了过去。了解每个国家的特点,在战略扩张前提前进行打算,和内政配合得相得益彰才是王道。因为补员速度的问题,初期要是能够发挥国家特色优势以及各自的兵种加成,则会少花很多钱,也能节省不少时间。无脑爆兵在中前期完全不可靠,西撒克逊除外。

  家族系谱的回归进一步增加了本作的耐玩度与策略性,虽然没什么创新,但在新设定的基础上重新绽放出了一些生命力。在缺兵少粮的前期,一个低忠诚的将领会成为祸乱根源,而一个聪明能生养的国王妻子甚至可以提升民忠,提高王室的影响力与权威。这可以有效弥补因为开矿增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一代明君如果不小心生了个白痴儿子外加还给他娶了个笨蛋老婆,那么要是长期不管,十几年后说不定能成为一个大麻烦…

这次没有重骑兵

  抛开战略层面的综合乐趣,《不列颠王座》的战斗操作就显得比较平淡了。并不是说CA在这方面做得不好,而是和《阿提拉》没有太大的区别。不过好处就是我们玩起来倒是不用改变太多习惯,上手速度非常快。本作因为缺乏重骑兵单位,使得大部分的平原推进在后期也不会摧枯拉朽,在这个步兵唱主角的时代,大部分的步兵倒是获得了史诗级提升,很多都自带冲锋加成,并且在科技强化后更加顺手好用。

  本作的阵营兵种明显缺少变化,除去少数特色突出的国家外,大部分都处于"他们家的矛兵更厉害,他们家的弓兵更厉害",而实际上可能这些"特色"也就多了一个兵牌,在战场的作用也不够突出。大部分情况下只要你愿意稳扎稳打,善用盾墙与将领卫队,在以寡敌众的情况下也经常能够撕开防线直击敌人的要害之处。而不会像曾经那样,就因为对方两队重骑兵或者几对长弓手便陷入完全被动之势。

总结

  《不列颠王座》是一次充满勇气的创新之作,这种勇气更多体现在大刀阔斧的策略改动上。很多细节层面的改良无疑让整个游戏更富深度与变化,这都是可喜的进步。

不过有些遗憾的是,相比前辈作品,本作的格局有些小,整个壮阔程度也远不比《阿提拉》,《中世纪2》,《罗马2》那样的大时代风云,战斗层面的乏善可陈让本作的惊喜也仅限于战略层面。

作者:aoimiya

传送门:《全面战争传奇:不列颠王座》评测 新时代来临前的大胆尝试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战术大米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8 个回答,查看全部。

历史 | 沸水堆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在核电站发展的初期,核物理圈子里的传统观点:既作慢化剂又作冷却剂的水,若在反应堆运行过程中沸腾,产生的气泡可能会影响中子的行为,难以预测反应堆的临界,并导致运行不稳定,甚至过热。


或许比压水堆更安全,沸水堆诞生


为了避免高温的水在反应堆中沸腾,西屋公司不得不采用一回路高压设计的方案,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压水反应堆。自然地,为了满足耐受高温高压的要求,压水堆方案对关键材料和重要设备带来了不小挑战,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给水泵、燃料元件包壳等的研制,在当时就遇到很大的困难。

不过,一位来自阿贡国家实验室的核科学家,塞缪尔·安特梅耶二世(Samuel Untermyer II)却提出了一个相当出格的观点:恰恰相反,沸腾的水会增加反应堆的稳定性,继而使得反应堆更容易控制。

他提出,反应堆设计可以省略一个回路,不用保持高压运行状态,水在反应堆中加热、沸腾,变成高温蒸汽,直接推动汽轮发电机组工作。这种反应堆,机械设计将大大简化,管道和泵的数量大大减少,而且干脆去掉了压水堆中造价昂贵的蒸汽发生器和稳压器,将来更适合商业用途。可想而知,安特梅耶的设想,在当时不啻于天方夜谭了。


其实,安特梅耶的观点,并不全然异想天开,而是出自于一次真实事故的思考。1952年6月2日,在芝加哥城郊的红门森林地区,为了测试将来用在潜艇核动力反应堆上控制棒的特性,阿贡国家实验室在一个临界装置上,进行了许多次实验。

这个临界装置,是"鹦鹉螺"号核潜艇反应堆的复制品,但是功率极低。在一次实验过程中,由于运行人员操作失误,导致反应堆瞬发临界,发生蒸汽爆炸。结果,临界装置被损毁,4个在场的工作人员受到超剂量辐射照射。让安特梅耶惊讶的是,事故后果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严重,想搞清楚核裂变反应是依靠什么机制瞬间自行停止的。

受此启发,他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水在反应堆中加热、沸腾,产生气泡后,作为慢化剂的水的数量(浓度)减少,中子的慢化效应降低,反应性将减小,功率也随之降低;反应性减小,裂变速度变缓,水的温度继而降低,过一会儿水也就不再沸腾了。水不沸腾,不产生气泡了,中子的慢化效应又增加了,反应性也将增加,水温继而升高,水再次沸腾。如此,循环往复。也就是说,不需要调节控制棒,而通过调节堆芯冷却剂的流量或状态,就可以调节反应堆的功率。在事故情况下,比如控制棒失控抽出或管道破裂,堆芯过热,水温瞬时升高乃至全部汽化,反应堆将因为慢化剂的丧失而自动停堆。

塞缪尔·安特梅耶二世

安特梅耶的理论,看起来不仅能够自圆其说,简直完美。不过,绝大部分物理学家,对此持怀疑态度。好在他的老板,阿贡国家实验室的主任津恩,支持他。

唯一的办法,就是设计一个真正的反应堆,进行实验验证了。


花式虐沸水试验堆是怎样一种体验


在津恩的大力支持下,安特梅耶在1953年获得了原子能委员会的合同,项目代号BORAX(Boiling Reactor Experiment),即沸水堆实验项目,调查论证沸水堆的概念是否可行。考虑到项目的风险,他们把反应堆建在沙漠腹地的国家反应堆试验站地盘上,项目的场址,紧挨着1号实验增殖堆(EBR- I),并共用了相关的辅助设施和运行人员。

整个BORAX项目,为期10年,一共建了5个反应堆,依次从BORAX-I到BORAX-V。1953年5月,简易的BORAX-I反应堆在沙漠里仓促建成。反应堆"坐"在一个直径10英尺、高4米的屏蔽桶里,地上地下各占一半,直接敞开在空气中,如同一个小型的游泳池一样。反应堆甚至没有厂房,因此只能在夏季抓紧进行实验,冬天太冷了,根本没法弄。

BORAX-I

在BORAX-I上,安特梅耶和同事们进行了70多次苛刻的实验,模拟冷却管道破裂、阀门断开、控制棒错误操作等等恶劣条件。为此,当地的媒体报道,干脆称BORAX-I为"失控反应堆"。

实验中,屏蔽桶里的水,沸腾变成气泡,发出"嘶吼"声,巨大的压力将滚烫的水和蒸汽抛向空中,高达150英尺;接着,反应堆自己停下来,喷发逐渐变小,最后回归于平静。从附近的20或26公路上经过的游人,便经常能看到间歇喷泉一样的壮观景象。

BORAX-I实验期间热水喷发的情景

研究小组变换着花样进行实验,尝试不同的燃料类型和各种古怪的"错误",并逐步提高功率,来测试反应堆的响应。实验的结果,让安特梅耶自己都感到吃惊,反应堆运转非常"顺利",完美地验证了原初的设想。

每一种模拟事故情况下,在燃料板变热导致熔化前,核裂变反应都自行停止;堆芯里的沸腾过程,可以足够快地抑制裂变速度的增长,冷却剂的沸腾,不会导致核链式反应不稳定。

一系列实验证明,沸水反应堆具有内在的固有安全性,也就是今天大家熟知的负反应性空泡系数,这种安全性本身就存在,不需要依靠外部的自动控制、机械作用、人为操作来达成。

安特梅耶仍不罢休。1954年7月22日,在BORAX-I上进行了最后一个实验,直接将反应堆摧毁了。通过远程操作,控制棒从堆芯完全抽出,堆桶里的水瞬间变成蒸汽,一股汽柱直冲上天。事后,在60米远的地方,都发现了炸裂的燃料碎片。

BORAX-I的破坏性实验

1954年底,研究小组在BORAX-I旁边新建了BORAX-II,继续进行实验,主要模拟将来一个沸水堆核电厂的各种真实运行工况,包括瞬态事故,直至破坏性实验。

BORAX-III的设计,原本没考虑过实际发电,建设的时候并没有安装汽轮发电机组。美苏的冷战对抗,蔓延至原子能民用领域。1954年秋天的时候,苏联就高调对外宣布,将在来年的第一届原子能和平利用国际会议上,介绍一个民用电力研究动力反应堆的情况。彼时,希平波特核电厂正在紧张的建造过程中,但由于核电厂反应堆脱胎于海军核潜艇,担心苏联在此问题上做文章,美国政府便决定另辟蹊径,临时找一个跟军用项目完全没有瓜葛的反应堆。

他们选中了BORAX-III,要求在反应堆速成一个发电系统。当时火电厂用的汽轮机,都是设计运行在过热蒸汽状态下,而BORAX-III出来的是饱和蒸汽。几经周折,承包商从新墨西哥州的一个木材厂里,找到了一套西屋公司设计制造于1925年的汽轮发电机组,紧急被运到爱达荷沙漠里。

电力系统安装前的BORAX-III运行情景

1955年7月17日,经过几个昼夜的安装、调试后,BORAX-III向附近的阿科市(Arco)输电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向一整座城市供电的"核电厂"。阿贡国家实验室邀请了几个国际访问者现场见证了供电的过程,还拍了一部电影纪录片,在8月的原子能和平利用国际会议上播放。

BORAX-III电厂
连接BORAX-III与地方供电网之间的临时变压器
当地的新闻报道


商业化推广成功,沸水堆一时风光无二


基于BORAX项目的实验结果,阿贡国家实验室随后在位于伊利诺伊州的分部,设计、建造了一个沸水堆原型电厂,即实验沸水堆(EBWR)。反应堆从1956年开始运行,原设计热功率20MW,后来逐步提升功率至100MW,一直运行到1967年。

EBWR

随着BORAX一系列实验的成功,通用电气(GE)公司看到了沸水堆的潜在商机,遂与爱达荷国家实验室合作,正式将沸水堆核电厂推向市场。很快,GE公司便与芝加哥的电力企业联邦爱迪生公司,签订了第一座商业化核电厂,也就是德累斯登(Dresden)核电厂反应堆的供应合同。不过,双方都比较谨慎,一致决定有必要先建造一座小型的示范电厂,以确保德累斯登项目的成功。

这个示范电厂,便是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瓦列西托斯(Vallecitos)沸水堆电厂。反应堆由安特梅耶担纲设计,采用富集铀燃料和不锈钢包壳的板型燃料元件方案,热功率20MW、电功率5MW, 1956年6月开建,一年后即建成发电,一直运行到1963年,成为原子能委员会颁发动力反应堆许可证的第一座核电厂。

瓦列西托斯核电厂
瓦列西托斯核电厂纪念铭牌

在此基础上,德累斯登核电厂1号机组随后开建,并于1960年正式投入商运,一直运行到1978年。它和希平波特核电厂,以及英国的卡德霍尔石墨气冷堆核电厂等等,共同构成了我们今天常说的第一代反应堆核电厂。

德累斯登核电厂1号机组

作为压水堆的"同胞兄弟",沸水堆系统比压水堆简单,运行压力低得多,因此在压力容器、管道、泵、阀等系统设备耐压方面的要求,也要低得多。由于省略了一个回路,以及取消了蒸汽发生器和稳压器,沸水堆核电厂整体的造价要低。

相比于压水堆,由于系统简单,以及更少的管道和焊缝等原因,理论上沸水堆发生管道破裂的几率要低得多,发生严重事故导致堆芯熔化的几率也要低得多。不过,沸水堆功率密度要低,同样功率的核电厂,沸水堆堆芯尺寸更大;而且,堆芯产生的带放射性的蒸汽,被直接引入蒸汽轮机,导致汽轮机厂房的辐射防护要复杂得多。

BWR与PWR对比示意图

沸水堆的这些显著特点,坚定了GE公司大力推广沸水堆核电厂的信心,并在后来的世界核电市场竞争中,同样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成为占比仅次于压水堆的核电厂反应堆堆型。

不过,风光的背后,1960年代初发生的一起相当于BORAX-I极端实验再现的严重事故,给沸水堆的安全性敲响了警钟,也给后来反应堆安全控制的改进提供了镜鉴。

究竟为何事故,继续关注我们的<微言说历史>。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核电那些事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每天喝一盒纯牛奶真的能长高吗?

摘要:

1. 牛奶可以让你的骨头强壮一些,但不能让你的骨头变长。

2. 想要让骨头变得更强壮,豆腐和芹菜比牛奶效果更好。

以下是「知乎回答」式的正文,来龙去脉有点长,所以配了点手绘,用了些比喻。显得更加有趣一些。

正文:

孩子能不能长高,和骨骼的生长潜力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骨骺线就是与生长潜力非常有关的一个标志。在五花八门的增高药、牛奶以及各种各样生长激素增高方法中都在反复说着:"XXX方法简单有效,即使骨骺线即将闭合,都可以再让你长高几公分。"

那么骨骺线到底是怎么回事?它的闭合与否和长高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这一切还得从胎儿时期说起。

当胎儿在妈妈体内时,大部分的骨骼都是软骨成分,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胎儿可以顺利从妈妈体内产出。


顺利产出后,与胎盘"水库"环境不同的是,各种外力刺激开始不断施加到孩子的身体上,身体也开始自然而然的进行加固防护工作。 于是第一期工程开工了——

第一期工程,骨化(ossification)——让身体长出"硬骨头"来。

随着各个软骨里骨髓腔的形成,新生儿软骨的血管越来越丰富。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对于骨骼发育来说,血管就是非常重要的"致富大路"。在这一条条血管大道上,培训成熟的成骨细胞提着工具箱和各种原料(胶原蛋白、钙、磷等矿物)排着队进入了新开发的这片骨骼工地上。它们先把软骨一块块慢慢凿下来,用自带的工具箱,把软骨里的多糖成分提炼出来,并和带来的胶原蛋白原料混合在一起,作为硬骨头建筑的"钢筋",然后再把钙、磷这些矿物质组成的结晶浇筑在这些钢筋上。成骨细胞小分队前仆后继不断的加固这些骨骼结构(骨小梁),直到胚胎时期带出来的软骨原料全部用完,第一步硬骨头建造工作就算是告一段落。

这一过程在专业术语中称为骨化(ossification),即软骨组织被硬骨矿物所取代。

人体大部分的骨都不是无中生有,都是先形成软骨,再在软骨的基础上骨化成较硬的骨骼。

骨头"长长"可以说是无中生有的工作,就像是盖摩天大楼,在盖之前需要有足够高度的脚手架才能搭建大楼的主体结构。软骨细胞就是骨骼生长的"脚手架",通过脚手架,工人们(成骨细胞)带着原料(蛋白、矿物质等)顺着楼梯(血管)一级级往上建造着高楼。软骨细胞不断增生同时又被不断骨化,使得骨的长度不断的增加。形成后,虽然孩子已经可以尽情的在外撒欢,可为了更好地融入大人的世界,他们还需要花一些时间快快地长个儿。于是在他们12-18岁之间(快速生长期),第二期工程开始了——

第二期工程,长长(zhang chang,increase in length)——让骨骼长度不断增加

骨头"长长"可以说是无中生有的工作,就像是盖摩天大楼,在盖之前需要有足够高度的脚手架才能搭建大楼的主体结构。软骨细胞就是骨骼生长的"脚手架",通过脚手架,工人们(成骨细胞)带着原料(蛋白、矿物质等)顺着楼梯(血管)一级级往上建造着高楼。软骨细胞不断增生同时又被不断骨化,使得骨的长度不断的增加。

这个工程会一直进行到成年期的初期(约25岁),摩天大楼的建造也就接近了尾声,脚手架需要慢慢的清空,楼梯也会一级级回收,盖楼的速度也会越来越慢。回到微观骨骼上来看,这时候骨骺板(富含有血管的软骨生长板)会被骨组织取代,成为残余下来的骨骺线(epiphyseal line),骨干也就停止"长长"了。

关于"骨骺闭合"的原理,目前的理论是,生长发育期随着性腺激素的不断刺激,成骨细胞盖房子的速度越来越快,快到建筑原料都来不及供给上来,它们就自作主张的拆下了"脚手架"作为建材继续搭建。涸泽而渔的故事大概就是这样的吧。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工程不光光是在让骨头"长长",同时也在"长粗"。在骨髓腔里,另外一支小分队"破骨细胞"不断的破坏和吸收骨质,使骨髓腔不断扩大,血供越来越丰富,与此同时骨头外部的建造队"成骨细胞"拿到回收来的材料又在外围不断的制造骨质让骨头更粗。当"成骨队"和"破骨队"配合协调的时候,它们的默契非常高效,让骨头在长粗的过程中,骨头管壁的厚度不会明显的增加。


说回那个生长潜力金标准——骨骺。 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看到骨骺呢?临床上比较常用左手X光片进行骨龄(bone age)的判断,看到的是指骨末端生长板软骨闭合的情形。这是一条骨头之间的透光带。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变短。

这张片子上可以看见指骨的末端有一块块小骨片,这就是"骨骺",它们和骨干中间的空隙就是X线拍不到的软骨,也就是生长板。随着发育进程,这条缝隙会越来越细,直到消失,这就叫"骨骺闭合"。

大腿骨(股骨)和小腿骨(胫骨)的骨骺线

上臂骨(肱骨)的骨骺。


上半节我们总结一下,就如下图所示:

想象一下我们骨头"长长"的过程就像是在盖高楼。

俗话说: 万丈高楼平地起,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我们身体里的一座座"骨头大厦"也同样不是一夜就建成的。

第一步:设计蓝图

在盖房子之前,搬砖工(成骨细胞)就获得蓝图(DNA,先天因素/后天因素)告知要盖几层的高楼(长度)。所以骨头有多长是一早就被确定好的"文件"。

第二步:脚手架搭建

为了保证盖房子的高效和准确,再搬砖砌墙之前,都会先一层层往上搭建牢固的脚手架,一方面方便建筑材料的运输,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确定建筑的大体结构。对于骨头大厦来说,软骨细胞就是最棒的"脚手架",他们大小均匀,排列整齐,一层层往上码更容易计算高度。同时血管也慢慢在"脚手架"中形成,成为了运输建筑材料(钙磷等矿物、胶原蛋白)、搬砖工(成骨细胞)上下楼层的楼梯。

第三步:搬砖工砌砖

脚手架有了,设计图纸也有了,是时候让搬砖工们(成骨细胞)上场了。

他们搬着砖(钙磷、胶原蛋白)排着队顺着血管通道来到了脚手架,在软骨细胞上一层层剥去脚手架的成分,和带来的材料混合后一层层刷好再码上砖头(钙磷等矿物质)。加入了蛋白和矿物质后的墙壁比起原来充满弹性的脚手架结构,显得更加坚固和柔韧。对于骨头大厦的外壁,这个材料是再适合不过了。

于是整个骨头高楼就在这样一层一层的往上建造,而我们的身体也在一点一点地往上长高。


于是大家就会问了,

如果我多喝牛奶,补充足够的营养,打很多激素,一直给骨骼大楼"添砖加瓦",会不会让高楼更高呢?

答:正如开头所说,大楼的高度一早就被建筑图纸规定好了的,即使你给了他更多的建材,高楼还是那几层,改变的只是缩短了建筑工期而已。而相反的,如果各种拖欠工钱(生长激素不够)、建材迟迟不到位(营养不足),那么整个骨头大厦的建筑也有可能变成"烂尾楼"——到了预定交楼的日期,原本应该50层的楼只盖到30层,那也只能这样了。这也是一些没有来得及长到预期身高的主要原因哦。

那么绝望?

那我到底还能不能再高一点呢?

虽然不能再长高了,但是可以想办法让自己「显得高」一点啊~于是就有了下半篇——

====================下半篇为科学靠谱补救方法===================

虽然骨骺闭合了,但是我们的上半身还是有潜力再高出那么一点点的。

我们的身高经过一天的直立活动会稍稍缩小一点,然后一晚上的平躺休息之后,又会回到原来身高。这样的日常波动(daily fluctuation)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脊柱中间一节节的椎间盘是一套流体的元件。当我们站立的时候上半身会沿着脊柱的中轴往下施加压力,椎间盘作为"缓冲垫",会被挤压大概1%的高度来吸收轴向的压力冲击。当躺下来或者游泳时候,椎间盘因为减少了压力负荷,又会重新膨胀起来。

正是因为这一个个椎间盘,使得我们每一天的身高都会发生着细微的波动:受到沿着脊柱的压力后变扁,压力释放之后又鼓起来。根据这个理论,那些推荐的悬吊、拉升可以增高的运动疗法层出不穷,然而这些都不是有效的长期增高方法。

因为尽管悬吊和拉升可以逆转脊柱轴向的压力,但这一切都只是暂时的。一旦结束拉升,原来的压力又会回来。而且这1%的波动并不没有什么大不了(即使个子很高的人,这一差值也就2-3公分),除了让你不会变得更矮,并不会让你变得更高。就像宇航员在太空会比在地球高5公分左右,而当他们回到地球之后,没多少时间又变回了原来的身高。


常见小问题:

1.负重长不高,多跳能长高?

当我们看到奥运会里体操运动员、举重运动员,一个个都是那么厚实有余高大不足,是不是也会下意识担心书包太重影响长高?

当我们看着NBA,总会忍不住想篮球运动员一个个都那么高,是不是多跳跳会让骨头长得更长一些?

研究表明,这些运动员的骨骼通过运动都变得比普通人更强韧,但是长度却不受自己从事的运动影响。

我们看到的篮球运动员之所以高,仅仅是因为这项运动更需要可以"摸到天际"的"大高个儿"。 我们看到的负重运动员之所以矮,仅仅是因为这项运动更需要地盘扎实的"小短腿儿"。

同理,所有的运动都会让我们的肌肉骨骼更加强韧,身体柔韧性更佳,对骨骼长度的影响几乎是没有的。

2. 多吃多喝营养丰富可以长高,垃圾食品影响发育?

虽然足够的饮食是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部分,但研究并没有提出任何某一种食物会对长高有特别效果的,包括任何动物的生长激素。

有人认为牛奶含有一定量牛的生长激素和充足的钙,所以喝了可以帮助长高。然而,这都是一些没有任何研究结果作为依据的猜测而已。

反过来讲,可乐和一些垃圾食品是大部分父母在孩子发育期时候的"黑名单食品"。因为常识告诉我们"碳酸遇到钙会分解",所以碳酸饮料多喝会把骨头"溶掉",让小孩长不高。而且大部分人都认为咖啡因更是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其实,目前还没有任何研究支持这个论断。可乐这些垃圾食品软饮料之所以会被误解,是因为它们除了热量以外确实没多大营养可以提供给孩子。当孩子喝太多可乐时,可乐中的糖分会让孩子很饱,可乐中的咖啡因又会抑制孩子的食欲,于是胃口不好又有点饱了的孩子会少吃很多其他东西来均衡营养,所以才可能影响了发育,阻碍了长高。

3.骨骺已经闭合了,怎样能让自己更高呢?

首先,可以先检查一下自己的体态是否正确。

关于体态造成的身高问题主要来自于脊柱侧凸和驼背

脊柱侧凸


驼背

如果影像上发现脊柱有这两类畸形的话,需要尽早纠正错误姿势,必要时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物理治疗,甚至手术矫正。因为对于以上两类情况的结局而言,身高不足的问题实在是微不足道了。

体姿问题:

在身高问题中不得不提的就是体姿。几乎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行为习惯上的不好姿势。过了快速生长期(12-18岁之后),你可能不会继续长高了,但是如果你坚持锻炼,开始关注并及时纠正自己的一些错误姿势,你可能可以让自己的"净身高"更好地表现出来。为了把我们的脊柱更好地拉到正确的曲度,日常的背部训练是个很好的选择。


同时在生活中我们还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体姿:

a. 保持抬头平视前方,不要过仰,不要常低头; b. 挺胸; c. 展开肩膀,不要含胸,同时尽量伸直颈部; d. 微微收腹; e. 保持骨盆中立位。

与此同时,还可以借助一些外力,让自己显高:

a. 穿竖条纹衣服 b. 打发蜡让头发竖起来 c. 内增高! d. 最重要的就是,要一直保持自信!

有关科学长高的更多问题,欢迎关注2017-03-11 晚上20:00的知乎Live:

科学长高的方法到底有没有?

报名链接: 知乎 Live - 全新的实时问答


参考文献:

1. Krieser, D., Nguyen, K., Kerr, D., Jolley, D., Clooney, M., & Kelly, A.-M. (2007). Parental weight estimation of their child's weight is more accurate than other weight estimation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children's weight in an emergency department? Emergency Medicine Journal : EMJ, 24(11), 756–9. Parental weight estimation of their child’s weight is more accurate than other weight estimation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children’s weight in an emergency department? -- Krieser et al. 24 (11): 756 -- Emergency Medicine Journal

2. Su, P. H., Wang, S. L., & Chen, J. Y. (2011). Gender differences of final height contributed by parents' height among healthy individuals. Pediatrics and Neonatology, 52(4), 183–189. Gender Differences of Final Height Contributed by Parents’ Height Among Healthy Individuals


欢迎关注我的知乎专栏——《桑小尼画说贱骨头》--- 知乎专栏

关于骨科你想知道的一切,我都用手绘画给你们看。

如果还有看不明白的,我会在知乎Live里亲自说给你们听~

年前在知乎一共做了三期Live讲座,都获得五星好评和非常不错的反响,

如果对颈腰椎及骨质疏松有疑问的,

可以移步阅读Live的文字整理稿:重新认识颈椎病重新认识腰椎病重新认识骨质疏松

或直接进入Live平台收听第一手的内容: 知乎 Live-重新认识颈椎病知乎Live-重新认识腰椎病知乎Live-重新认识骨质疏松

如果有关于骨科疾病的私人问题需要咨询,欢迎整理后在我的值乎孙悦礼「值乎」里向我提问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孙悦礼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650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怎样看待「牛奶致癌」这一谣言?
中餐是既不环保又不健康的「垃圾食品」吗?什么样的餐饮才算是健康又环保呢?

为了提高程序员工作量,腾讯爸爸的小程序又改接口了

为优(提)化(高)用(工)户(作)体(量)验,使用 wx.getUserInfo 接口直接弹出授权框的开发方式将逐步不再支持。
小程序与小游戏获取用户信息接口调整,请开发者注意升级。 | 微信公众平台 开发者社区

以前我们只需要调一个接口就可以获取用户信息,对于用户来说就是弹个窗按确定的事情,现在变成需要程序员做一个按钮让用户来点击,才能获取用户信息,真是奇葩。

果然评论区骂声一片,评论区有一个图做得好:

公告下最高赞的评论

按照官方的方法,我们需要和产品、交互、设计师沟通,重新考虑交互和 UI,再排期、开发、测试、上线。而现在体验版和开发版调用 wx.getUserInfo 接口,已经无法弹出授权询问框了,直接调用失败,于是我们在做的需求就直接没法调试了,直接耽误产品开发周期,真该骂。


但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组里有位厉害的程序媛,竟然试出了一个神奇的方式,可以暂时用来调试,分享给大家:

  1. 在同一个微信账号下,打开小程序列表,找到自己要调试的小程序对应的线上小程序
  2. 把它在小程序列表中删除
  3. 重新进入该小程序,进行授权
  4. 等待几分钟

然后就可以在微信开发者工具里获取了……


更新:

我们公司竟然有人发现了 wx.getUserInfo 接口的文档更新了以下内容:

注意:此接口有调整,使用该接口将不再出现授权弹窗,请使用 &ltbutton open-type="getUserInfo"&gt&lt/button&gt 引导用户主动进行授权操作
当用户未授权过,调用该接口将直接报错
当用户授权过,可以使用该接口获取用户信息

所以说我们相当于是要自己实现一个权限获取按钮,有点类似 SSO。

然而这段更新竟然没有写在公告里,再次吐槽小程序团队的文案能力让人捉鸡。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Jasin Yip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如何评价 NBA 17-18 赛季季后赛西部决赛 G1 勇士 119:106 火箭?

最近叫醒我的都不是闹钟,而是车险电话。

所以昨天晚上睡了不过5个小时后,我被电话吵起来,看这场比赛。

心里想着这是西决,万众期待,念叨了一整年的终极对决,赛前各路前戏中扫一眼就让人硬的不行的攻防数据,宇宙无敌大队的王朝畅想和漫天飞舞的姚明情结给这个系列赛奠定了一份几近浪漫主义的基础:

球星一二三四五,话题六七八九十,眼球的背后是流量,而流量的背后则是金钱,了不起的推动力,让有些人咬紧牙关也要高呼过瘾的一个理由。

我可能一整年都没怎么写过这两支球队,不是我高洁,实在是无话可说,太强,写的人太多,我不太喜欢凑热闹。

你知道我这个人的,如果没有什么新鲜的货色拿出来给你们,我凭什么开大排档?

我希望你们每次来大排档看猫三,都能眼前一亮,想到我的时候,奶海里至少闪过几个名字或者一串代码。

但这场紫禁之巅的比赛,却落入我内心最深的低谷。

很久没有看到这般无趣的比赛了。

​​场面上你来看,多么精彩,难得坐满的丰田中心球馆赛场之上,此地主人哈登41分,5个三分球,开局就是一个大空当三分,这场景如此熟悉,除了地上没有韦斯利。

杜兰特37分;汤普森28分;追梦打出了典型的"只拿1分时是我最佳表现"的比赛,5分9篮板9助攻2抢断2盖帽;就算是保罗,也有23+11的表现,虽然后面那个11是篮板;可能唯一没有满足人们感官需求是库里,他没有投进那么几个过中圈的三分球,甚至在掩护过后三分线外一步的三分球都未能挽尊,整场比赛只投进了1个三分球拿到18分,比这些都要糟糕的是他只出手过5个三分球。

看过这场比赛中的库里之后,我的第一个念头是:

一个用三分球改变时代的人,可能这辈子都拿不到FMVP了。

当然,现在这样想,可能想的有点远了。

和赛前预测的一样,勇士从犹他人赢下的那场比赛中获得了防守端的经验,哈登或者保罗打成什么样并不要紧,重要的是切断他们和外围或者卡皇的联系。

而在进攻端,他们看到了森林狼赢下的那场比赛中做到的一切。

单挑。

杜兰特的出手如收割机般无情从对手头顶掠过,收割的不光是分数,还有信念——

我们都知道这世界上已经没有人能否防得住杜兰特,他无所谓错位,因为所有人在他面前都是错位,科尔所谓"每一支球队都希望拥有杜兰特我不知道你们该怎么防守他"的赞美,已经最诚恳的老生常谈。

但即便你心中有数,在每一次亲眼目睹他的那些表演,以及其表演后那种沉闷如鱼的瞬间,无论你是爱他或者恨他,你依然会从内心深处油然而生一种对篮球运动本身的敬畏,这种敬畏冒到嗓子眼的时候,往往会化成一声:

操,轻声。

音调代表你已经麻木到无法情绪激昂。

火箭这边,也没有什么意外,如保罗赛前所言:

"错位就是干。"

他执行了自己的诺言,可能哈登干得更多一些。

于是这就是这样一场比赛的全部,火箭输给了杜兰特的单挑……

不。

火箭之所以输球的理由,是单挑之外的一些小事,一些对不能给勇士得到的好处,其中最重要的一项:

转换。

火箭自己在快攻上面拿了3分,没问题,他们素来有慢慢来比较快的好名声。但与他们蠕攻相匹配的另一件事:

火箭不失误,火箭不失误所以对手也没有什么转换,再加上火箭引以为傲的构建在卡皇疾走速度上的退防能力,以及更重要的不为人知的一个小策略:

点前板。

卡皇在前场频繁点起前板的目的,不是真的为了拿到那个篮板统治篮球场,而是为了不让勇士抢篮板后起速,这是火箭防守之所以好的基础。

毕竟转换是NBA绝大多数球队第一得分利器。

毕竟勇士能推快攻的人太多。

这世界上走转换最快的两条路,要么是抓到篮板的那个人能直接推速度,所以才有基德、才有威少、才有乐邦;要么,直接抓失误。

而今天,火箭13个失误,丢了17分。

勇士今天的快攻得分:18分。

如果你要问上半场火箭和勇士打平的原因,其中可能最关键的一条是他们前两节合计4个失误。

除了终于落袋的转换得分之外,你要问我为何勇士会如此频繁的采用单挑策略——杜兰特赛前告诉追梦:

"有球尽量给我。"

"就是干"的心态不至于在西部决赛这样的大场面上让单挑比例高到三成(常规赛背身和面框单挑的比例合计不过12%左右),究其根源,背后应该是战略支持。勇士素来以繁复的战术配合著称,其中最厉害的两项武器路人皆知:

空切和掩护后出手。

卡佩拉赛前说:"和勇士打比赛就像是下国际象棋。"

这是一个烂俗的比方,就像AV女优哏一样难以登堂入室,真正临到场上,国际象棋却变成了单田芳的评书,大将们脱离方阵,捉对厮杀。卡皇们以为的篮球智商在于某两个回合的优秀跑位和防守判断,科尔们早已上升到策略层面的智慧。

聪明和智慧,局部和场面,确实有高下之分。

科尔压缩自家擅长的战术配合,妆点成火箭模样,更多打起了单挑,无非和火箭一样的诉求:

压缩失误。

毕竟火箭虽慢,但哈登策起卡皇快攻,杜兰特纵有2米11,也不够瑞士人隔扣的。

整场比赛下来,阵地战中让我印象深刻的,只有勇士开局连续三次空切得分和韦斯特的两次短角位策应传球助攻队友空切得手把自己整得跟韦伯似的,其余我能看到的,就是杜兰特没有掩护、没有跑位、没有空切、没有手递手甚至都没有运球的头顶出手。

转到赛场这一边,是哈登和保罗,无论是追着库里打,还是追着卢尼打,本质还是单挑。

奥尔巴赫曾经对斯特恩说:"取消非法防守吧,那种比赛毫无乐趣可言。"

他说的是那种1打4看的防守,那时候的篮球比赛是这样的:


对不起,放错图了,是这样的:

​现在火箭和勇士用别样的方式重现了老时代的1-4拉开单挑流,只不过以前是用3秒违例和非法防守规则来制造单挑空间,现在是用三分。

几乎等于看了一整场顶级路人王。

我不是说路人王不行,我不是说单挑不好看,但我是冲着勇士的套路和火箭构建在单挑基础上的那些内外线联系而来的。

我是冲着一场有深度的比赛来的。

而这场比赛从下半场卢尼扣篮将分差拉开到11分之后,就再无波澜,我看不到火箭有疯狂追分的状态,当然,因此我也不可能看到勇士因为对手咬紧而面目狰狞的姿态,看不到库里的摇头,也看不到格林的二头肌,当然更不可能看到一整场比赛都像走过场一样的杜兰特脸上有特别多的表情。

整场比赛就这样走到最后几分钟,然后进入垃圾时间,波澜不惊的背后,是一种常规赛般的体验,火箭主场球迷的喧闹声固然从撕心裂肺的高潮期降至默默抽烟的不应期,但这种快餐式的降频让整场比赛形成了一种缓慢下沉的态势,无尽的单挑像农村丧事野生圣诗班的杂乱的旋律一遍遍重复着那几个段落,引人昏昏欲睡。

整个事情发生得太快又没有起伏,甚至让人无法第一时间产生一种主场优势即将变更的重要感。

简单来说,落差才是我对这样的西决失望的真正原因。

当然,快乐这种东西,没有高下之分,体位和道具是否丰富,是扒了猛干还是老公不要看,和你最终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和谐体验,也并无直接联系。

罗素所谓参差不齐乃是幸福之本源固然有其道理,但在单挑的乌托邦里,一定也有人安之若素。

往事不可追,发生的无聊已经发生,现在我们需要关心的是另一个话题:

所以,火箭就像巴克利说的那样,完蛋了吗?

肯尼-史密斯说火箭要改变打法,才能赢球,说的好像西部决赛就是菜市场大妈对喷,说贯口的骂不过人家走flow的,立马改唱能剧就能赢似的。

仔细想想,单挑对于火箭而言,不光是这个65胜球队贯彻了一整年的策略,他是2016年无阵哈登之所以在今年成为MVP的原因,他是13年来保罗第一次走上西决赛场的原因,这是德安东尼从意大利远道而来历经无数成功边缘的失败夜晚后走到今天的原因,你在主场输了一场球,就如丧考妣的要改弦更张,要这样要那样,然后开始考虑是不是完蛋了——

也许你需要问的是另一个问题:我究竟是火蜜,还是赢球蜜?

最搞的是有人在微博上问我:

"如果有了安东尼会不会不同。"

我该如何回答你呢兄弟?

你这跟感冒了跑去医院要求做透析有什么区别?

你这跟追不到石原里美就给自己下体来一刀有什么区别?

对于系列赛后续分析,并不复杂,同样只要问几个问题做到就可以。

1、火箭能够像今天上半场一样控制他们的失误吗?或者勇士还能得到那么大的转换分差吗?

2、火箭能够让那些简单的上篮机会转化为得分吗?或者直接说,巴莫特可以摆脱脱臼恐惧综合征吗?

3、杜兰特可以不要这么准吗?或者阿里扎可以不要那么早犯规下场吗?但前面说了,这就是杜兰特,这是火箭必须吞下的物事。

4、库里会如科尔所说的那样爆发吗?或者他们的其他人会给库里更多做球以至于影响整体节奏吗?

5、火箭还有办法找到单挑人和内外线的联系吗?

6、汤普森还会得到那么多的空位三分吗?

关于最后一点,我指的是这种情况:​

​你需要了解这种情况产生的根源:​

​第一步:保罗单挑卢尼打铁​

​第二步:追梦篮板快攻(前文所述推转换的两大要义之一,此处没有失误,但依然可以有转换)

请注意,保罗被卢尼延阻在前场,在格林推快攻到罚球线的时候,所有火箭球员退防落位是冗余的。防转换当然要注意护框,但所有人的位置都沉到三分线以内,显然对防守勇士这种球队是不合适的。​

​所以这是什么问题?

这是退防细节的问题,勇士不是森林狼或者爵士,这个问题不言自明,即便是爵士,也在G2疯狂追求转换和快速处理球后的出手,还记得那一场的英格尔斯做过什么吗?

而汤普森投进这个三分球之前,火箭不过落后4分。

所以这种事情,是基本功,是细节布置,是德安东尼需要去做的事情。这样情况出现的次数越多,越说明火箭在退防端的针对性出现了偏差。

有偏差怎么办?纠偏吧。

所有的这些问题里,我唯独没有问的那个问题是:

火箭还要坚持他们的打法吗?

有一天我出于善良问那个卖车险的小姑娘:

"你老这么打有用吗?"

小姑娘发出了杠铃般的笑声:

"嚯嚯嚯嚯,瞧您说的,这么打没用就不打了?万一有用了呢?"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猫三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600 个回答,查看全部。

晶体缺陷中的杂质缺陷产生条件是什么?

先说说是形成间隙杂质还是置换杂质。

一般来说,杂质的原子半径是影响其固溶形态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小半径原子倾向于形成间隙型杂质。而大半径原子带来的晶格变形太大,难以形成间隙杂质,反而会通过挤走一个晶体原子的方式来降低变形,形成置换杂质。


宏观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绝对纯净的材料,总是会多多少少的含有一些杂质。这些杂质可能是生产过程中不小心混入的(例如空气之中的氮和氧),也可能是人工掺入以提高材料性能的(例如铁掺碳变成钢)。

在金属这样的晶体材料中,单个杂质原子一般有两种存在形式:间隙型和置换型。

把原子看成一个个球,规则的堆积起来就变成了晶体。显然这种堆积不能完全填满空间,会存在许许多多的间隙。占据这些间隙位置的杂质,就属于间隙型杂质原子。

除了占据间隙以外,杂质原子还有另一个选择,那就是挤走一个原来的晶体原子,然后占据它空出来的位置。这种杂质原子被称为置换型杂质原子。


那么,如何定量的判断某种杂质掺入晶体中之后,是倾向于形成间隙型杂质,还是置换型杂质呢?这里就要判断哪种杂质的能量低了。

把间隙杂质变成置换杂质,主要会带来两部分能量变化:

1)间隙位置带来的晶格变形,一定大于其处于置换位置带来的变形。因此,杂质占据置换位置,能降低晶格变形能。

2)形成置换型杂质需要挤走一个晶体原子,带来额外的能量提升

假如间隙杂质半径很大,引发的晶格变形能也很大。杂质原子就倾向于占据置换位置,来释放掉这部分晶格变形能。

假如间隙杂质半径较小,晶格变形能的降低不足以抵消挤走一个晶体原子带来的能量提升,那么杂质原子就倾向于占据间隙位置。

举个例子,在钢材中,各种小半径元素(氢、碳、氮、氧等),一般都占据间隙位置。而大半径的元素(铬、钴、镍等),则占据置换位置。


再谈谈杂质能否进入晶体这个问题。

杂质能否进入晶体,取决于三个因素:1)杂质在晶体中的溶解能;2)杂质在晶体中的扩散速度;3)外界施加给杂质的溶解驱动力。

1)杂质在晶体中的溶解能:顾名思义,指杂质从外界进入晶体这个溶解过程的能量变化。若杂质溶解提高能量,则难以溶解,若降低能量,则会自发溶解。这个能量取决于杂质和晶体的化学性质,没有简单的判断标准。

2)杂质在晶体中的扩散速度:即使杂质溶解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但如果杂质在晶体内的扩散速度很慢,溶解过程则需要要花上很长很长的时间。所以杂质需要有足够的扩散速度才能进入晶体。

一般而言,间隙杂质的扩散比较快,所以钢铁很容易被氧原子渗透,从而生锈。置换型杂质扩散很慢,例如铬在铁中形成置换杂质的溶解能很低,但你把铬和铁压在一起,过上十年也没有多少铬能溶解到铁中。

3)外界施加给杂质的溶解驱动力:氢不容易溶解在铁中,但如果给氢气加足够的高压,氢压得受不了,就会往铁中跑了。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小侯飞氘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1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最近十年,化学有哪些重大突破?
2015 年化学最前沿在研究什么问题?

大雪:限价房PK别墅区 说说物业管理区域如何划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平台:地产与工程法律观察 (微信号:jianweishenzhen)致力于分享最权威、最专业的地产、工程、投融资领域法律资讯及专业文章】


作者:颜雪明 律师

工作单位:建纬(深圳)律师事务所


编者按:物业管理区域的划分直接影响业主权利的实现及住宅小区的秩序,许多物业纠纷正是由此而起。本文作者颜雪明律师曾长期担任万科股份公司首席法律顾问,现为建纬(深圳)律所合伙人律师,他从一则真实的物业纠纷案例出发,审视当前立法存在的缺陷,认为当前的立法物业管理区域划分视为行政管理问题,偏离了物权保护这一基本前提,科学的物业管理区域划分应当坚持以保障业主权利为出发点。


"物业管理区域"在《物业管理条例》中,出现了27处,可见其重要。物业管理区域的划分关系到业主物权的保护,关系到业主自治与住宅小区的秩序,关系到行政管理与民事活动的关系,是一个尚未受到应有重视的问题。


1、限价房PK别墅区:一个引人深思的案例

2007年广州市推出一块限价房用地,政府要求,建筑面积中的90%建限价房,10%可建商品房。中标的开发企业将小区规划为两个区域,限价房区为14栋高层,共1760套;商品房区为11栋联排别墅,共50套。开发商原想以围墙将两个区域隔开,遭规划局反对,只好改为以绿地、灌木隔离,各自分别建了大门。2008年推出销售,限价房均价5700元/平方米(含精装修),购买资格由政府审定;联排别墅均价22000平方米(毛坯),面向市场。2009年限价房与联排别墅分别交付。


交付后,限价房的业主认为,把别墅区与限价房用绿化带隔离开来,是对他们的歧视,说"住限价房不等于做二等公民",要求开发商和物业公司在两区域之间开辟通道,便利限价房业主去往对面。遭到拒绝后,上百名限价房业主利用一个周末,自带工具铲除绿地、灌木,进而现场集资购买水泥砂子,铺出一条通往别墅区的水泥路。


整个过程中,物业公司一直在劝阻、报警,相关政府机构派员在场旁观,但未加制止。事后政府机构要求物业公司不得改变现状,以免影响社会稳定。别墅区业主强烈要求物业公司恢复原状,否则将不再交物业费;而限价房业主则表示,如其通道受到破坏,将全体拒交物业费。物业公司无所适从。


这个案例反映出物业管理区域划分不当造成的严重问题。这个小区事实上由两部分完全不同的客户、不同类型的房屋构成,业主享有不同的权利,是不争的事实。如果作为两个管理区域,两边的业主入住后井水不犯河水,哪里会有冲突纠纷?人为地把两个居住区域捏在一起,是造成日后激烈冲突的根本原因。


2、概念辨析:宗地范围、规划范围、建设项目、物业管理区域

政府出让土地使用权时,以宗地为单位,但宗地与住宅区的规划不一定重合。有些土地投标的联合体,一起投标,分别开发;还有开发商将自己取得的一部分土地转让给其它开发商建设,都可以形成一宗地上有两个以上住宅区的局面。也有一个住宅项目,横跨了几宗地的情况,如在城郊,开发商先取得一块土地开发成功,再接着拿地,开发二期、三期,甚至七八期,这样一个规模巨大的小区,却是由多宗土地构成。


规划许可与小区范围,也可能不完全一致,虽然规划方案必须按项目报建,但对于分期建成的大型住宅区而言,对应的可能是好几期的规划许可。


建设项目与物业管理区域的关系,一致性较高。从开发商的角度,以一个建设项目作为一个物业管理区域最为省事;而物业公司追求规模化经营,管理区域越大越好;而对基层政府来说,大住宅区在管理上有"抓手"(业委会、物业公司),而小住宅区没有"抓手",杂事琐事又多,所以基层政府也喜欢物业管理区域与建设项目一致,尽量划得大一点。


但从业主利益来看,越大的物业管理区域,意味着越大的共有权范围,意味着权利行使的更多困难,意味着一部分业主的利益可能受到另一部分业主的侵占。本文开始所述的广州案例,现实生活中并不罕见。只要一个小区中的房屋存在类型差异,比如高层与多层、别墅与公寓、商品房与保障房,都会发生利益冲突。这种冲突本质上是物权冲突,根源在于对土地资源的占有不同。如果物业管理区域的划分以不同区域业主的物权为依据,而不局限于建设用地、建设项目、规划审批,近则可以减少不同业主群体之间的冲突,远则可以避免潜在的土地权益之争。


3、立法缺陷:物业管理区域划分对物权保护的偏离

应当说,现行立法中,对物业管理区域划分的认识很不到位。

物业管理条例第九条第二款规定,"物业管理区域的划分应当考虑物业的共用设施设备、建筑物规模、社区建设等因素。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从中可以看出,第一,《条例》把物业管理区域的划分看成是一个行政管理的问题,第二,划分的依据主要是行政管理的便利,而偏离了物权保护这个最重要的前提。

物权法规定,业主共同事务由业主共同决定,业主共有的不动产由业主共同管理,这些,都以物业管理区域为基础。不要说上百万平方米、超过一万户的小区,即使是前面所介绍的广州限价房小区,只有两千多户,两部分业主的利益冲突都难以化解,根源即在于物业管理区域划分的不科学。

从现实情况来看,物业管理条例规定的物业管理区域划分的"三因素"(共用设施设备、建筑物规模、社区建设),不符合保护物权的需要,不能为实际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

1、"共用设施设备",范围很广,供电供水供热供气,道路通讯绿化消防,哪种设施设备是划分物业管理区域的因素?就以供热设备来说,是不是共用一个锅炉房的,就应当划分为一个物业管理区域呢?显然没有必要。通过有偿使用,不是一个物业管理区域,也可以共享一个共用设施设备。

2、"建筑物规模",多大的规模适合作为一个物业管理区域呢?现实中,规模小的小区一两百套房子;规模大的小区有一两万套房子,都可以成为独立的物业管理区域。如果以规模来划分,是不是要确定一个"标准规模",小于它的就应当合并,大于它的就应当分割呢?

3、"社区建设",一般是指居民区的社会事务管理,这种管理是公法意义上的,而物业管理是业主对自己不动产的管理,是纯粹的财产事务,是私法意义上的,两者可以说毫不相干。打个比方说,甲的院子里打一口井,造个围墙,乙的院子里也打一口井,造一个围墙,从资源角度,是一种浪费,但从所有权角度,是必须的。政府可以要求两家参加一个居民小组,但不应该强迫两家人合并院子,共用一口水井、一个围墙。

物业管理条例授权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划分物业管理区域的具体办法,如果基本原则都没有明确,地方政府不可能制定出合理可行的办法。


4、物业管理区域划分的基础:业主共同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以广州限价房小区为例,保障房与高档商品房的业主,经济条件不同,生活方式有差异,承担义务的能力亦不一样,划为一个物业管理区域,势必产生许多冲突。表决共同事务时,由于保障房业主占绝大多数,商品房业主的利益必然受损;反之,如果是商品房业主占多数,同样会使保障房业主利益受损。而如果双方势均力敌,则会出现表决僵局,更难决策。

即使全部是商品房,不同的容积率也会造成利益冲突。高层区域容积率为3,多层区域容积率为1,就意味着后者的土地权益是前者的三倍,那么如果小区要重建、改造、征收,只补偿建筑面积,不考虑土地容积率,显然是不公平的;但如果区别补偿,高容积率部分的业主肯定不答应。

在日常生活中,低密度的区域,业主享受到的是更少的居住人口,更宁静的环境,更多的绿化,而高密度区域的业主,往往以同一个小区,不应区别对待为理由,反对区域分隔,这实际上是侵犯了低密度住宅区业主的利益。

未来随着停车问题的日益严峻,势必出现在小区内增设停车位的要求,而露天停车位的增设,只能在低密度区域挖掘潜力,但对这部分业主而言,并无增设停车位的要求,这也会使两部分业主的利益冲突激化。

甚至于绿化用水、电的负担都会引发矛盾,高密度区域业主的人均绿地较少,而低密度区域业主的人均绿地较多,如果拉平承担公共水电,这对高密度区域的业主也是不公平的。

所以,物业管理区域的划分,最重要的是能否共同享有权利、承担义务,以此为基础,才是科学的,可行的。


5、物业管理区域划分的出发点:保障业主自治

商品房小区相当于一个人造村镇,在规划阶段,就应当对物业管理区域作出明确的划分,并将它公诸于众,因为这关系到众多买受人的预期利益。先确定管理范围,后建设交付,这样形成的物业管理区域,就顺理成章,日后的冲突会大大减少。

已经交付的小区,如果业主产生了重新划分物业管理区域的要求,而自己又争执不下时,政府应当出面调停裁决,以平衡业主利益,消除争议。前述广州案例,最根本的解决方案,就是由政府作出重新划分物业管理区域的决定。在这个问题上,基层政府不应该怕麻烦、回避矛盾。事实上,小区安定了,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小区成天吵吵闹闹,矛盾上交政府,什么事都要政府解决,只会增加政府对业主自治的干预,从而也增加业主与政府之间的摩擦与纠纷。

台湾、香港的物业纠纷较少,就在于业主自治充分;而它的前提,是小区规模都不太大。香港还存在上千户的小区,这与它的土地制度与开发模式有关;台湾基本上没有这种情形。中国大陆目前大片开发形成的大规模住宅区,如果再不合理的划分物业管理区域,将来一定会形成管理上的诸多难题。


6、物业管理区域划分的原则

以区分所有权为法理基础,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可行性,可以用这样一些原则来确定物业管理区域:

1、一般原则,物业管理区域以行政机关批准的建设区划为准,即以一个完整住宅小区的占地红线为边界。一个完整小区相当于一个自然村落,其内部有先天的、有机的联系,作为一个管理区域,具有合法性与合理性。

2、一个住宅区由若干个分期批准的建设区划构成的,可以作为一个物业管理区域。这是目前的普遍作法,也符合购买人的认知与预期。

3、一个规划小区中,存在不同类型的建筑,如商业与居住,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管理区域;存在不同容积率的居住建筑,如高层与多层、别墅与公寓,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管理区域;存在不同的居住群体,如商品房与保障房,商品房与回迁房,也可以划分为不同管理区域。台湾《公寓大厦管理条例》规定,住宅与办公、商场混合,其办公、商场之出入口各自独立之公寓大厦,大厦内的办公、商场部分,经过民主决策,可以单独成立管理委员会。这一作法,可资借鉴。

4、已经确定的一个物业管理区域内,如果某一部分的业主决定单独管理,又具备实施物业管理的条件,经业主协商,主管行政机关批准,可以划分为单独的物业管理区域。这主要用来补救某些小区的先天不合理。重新调整物业管理区域,应以业主自治为基础,行政机关居间裁判。因为归根到底,这是业主之间的利益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权利义务的分配。

5、延伸思考:物业管理区域的划分与土地房屋登记制度改革


物业管理区域的划分涉及到土地使用权的变更登记与房屋产权变更登记。


一个物业管理区域作为一个不动产单元,很可能与最初开发时的宗地范围不一致。从保护业主土地权益出发,两者应当完全重合。办法就是将相应的土地登记在该物业管理区域名下。这就可能需要在原宗地的基础上分割,将原来对应一个小区的宗地,分割为对应各个物业管理区域。也可能有宗地合并的情形,对于几宗地开发一个小区,作为一个物业管理区域的,就应该合并为一宗。这样改革固然难度很大,但既然土地登记要反映现实的权利,这种改革就是完全必要同时也切实可行的。在几千年的土地私有制下,土地占有呈碎片化,测量登记手段极不完善,政府没有专门的登记机构,那样的条件下,土地的权益都能得到保障,今天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说,根据权利变更的实际情形,重新划分登记土地是不可行的。

房屋的登记也是同理,一个物业管理区域,业主共有部分会登记在一起,如果分解或者合并了,需要重新变更登记。这个工作对于房屋登记机构来说,也是全新的要求。

最后,关于物业管理条例中,"一个物业管理区域由一个物业服务企业实施物业管理"是否还作为一项原则?按目前的理解,就是一个小区只能有一家物业公司提供服务,这显然是有问题的。如果一个小区划分成了两个以上的管理区域,各区域的业主有权选择适合自己的物业服务企业,法规没有必要限制。当然,如果各个物业管理区域的业主认可,大家接受同一家物业公司的服务,相当于不同的业主共用一个管家,这与物业管理区域的细分并不冲突。但这是基于业主自己的选择,法规没有必要强制规定


结论:业主自治是物业管理的核心,而科学的划分物业管理区域,又是业主自治成败的关键。立法的重点,是适应实际需要,让物业管理区域的划分能最大程度地保障业主的物权,而不是满足行政管理的需要。业主自治实现了,许多物业纠纷都可以迎刃而解。


(本文曾发表于《住宅与房地产》杂志)

(2015.1.9)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建纬(深圳)律师事务所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