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星 or 公敌? 一篇文章详解人工智能的今天和明天

本文4750字,阅读预计花您10分钟。

从战胜围棋冠军李世石的机器人阿尔法狗(AlphaGo),到会打乒乓球的库卡(KUKA)机器人,到能够远程控制做手术的"达芬奇"机器人,再加上越来越智能的语音助手,让人感觉人工智能已经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了。而霍金、比尔盖茨和美国现实世界里的"钢铁侠"Elon Musk则一直在提醒人们"警惕人工智能",这不禁让大家在惊叹的同时,也不禁担忧:人工智能到底会如何发展?会发展达到人类智能级别的"强人工智能"甚至达到远超人类智能水平的"超人工智能"么,甚至机器人会发展成为像科幻电影《黑客帝国》中那样奴役、驱使人类的新"上帝"吗?

做手术的KUKA机器人

先卖个关子。
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来看下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进展。

语音助手——人工智障 or 人工智能?

语音技术是人工智能取得快速的突破的领域之一,语音识别的错误率已经从2012年的近三分之一下降到如今的约3%左右了,这项技术的突破让机器终于能够"听懂"并能够在某种意义上"理解"人的想法和意图。

大多数人对于语音技术的印象是,语音识别输入法或者微信中的语音转文字等,但其实这只是语音识别技术(ASR)。

语音技术还包括很多方向,比如声纹识别、语音合成、音色转换、语音增强等等。

而未来应用前景最广阔的,无疑是语音助手了。

语音助手就是通过人机对话,来实现用户的命令。

具体实现是:先通过语音识别将语音转化成文字,再通过自然语言识别(NLP)来处理、理解文字内容,通过后台来响应处理该请求,并通过语音合成来完成反馈,这就完成了人机对话的全过程。

语音助手的终极目标是能够成为你真正的个人助手,完成一定复杂程度的操作和帮你获取一定的资讯等。但是,现实很骨感,当前大多数语音助手都是"人工智障"。用户经过简单几轮对话后,语音助手就开始听不懂,开始说"伦家听不懂啦,能不能换一句",说一次可以说当你是卖萌,用户还会觉得有趣,说十次就当是傻了,最终只能沦为被调戏的对象。

不过,就在最近,事情发生了转机,就在前几天的2018 Google I/O 大会上,Google Assistant 的更新备受关注。这一次的 GoogleAssistant 助手不仅增加了更真实的人声配音,变得更自然,而且一些新功能甚至有些"成精"了。

Google Assistant

发布会上,用户对Google Assistant说:我想剪头发。Google Assistant接受指令后直接电话预约。

当理发店告知需要查查档期,请稍等时,Google Assistant的一句嗯哼(Mm-hmm)让台下的观众惊艳,其真实自然和随机应变的反应,让不少人感叹"真的是成精了"。

从PC互联网到以智能手机为主的移动互联网后,下一时代的爆点是什么?

很多人说是智能硬件,受制于屏幕的限制,语音助手就很关键了。在看到了语音助手广阔的应用前景后,各家公司纷纷推出各种语音助手,比如微软的Cortana,苹果的Siri,亚马逊的Alexa,Google的Google Now等,虽然未必都尽如人意,但是也都在快速发展,未来可期。

语音助手最容易落地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可穿戴设备和可移动设备上(比如AppleWatch和智能音箱),还有一种是作为通用的应用程序入口(比如Google Assistant)。

假以时日,未来语音技术能做什么?想象一下,当你回到家说一句"芝麻开门,我是王俊凯",门就打开了;当你在家中说"好热啊",空调就打开了,你说好闷啊,窗户就打开了。你说"有点无聊,想看会电视",电视就打开了,调到你最喜欢的频道播放你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助手还可以按照设定好的作息时间来提醒你该准备睡觉了并调暗灯光,当你出门时,会提醒你今天天气预报有雨,记得带伞,天气降温多穿点衣服等,这才是真正的智能家居。

不过这也不是太遥远的事情,脸书(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的豪宅就拥有了一个智能管家Jarvis,名字来源于漫威超级英雄钢铁侠的智能管家Jarvis。 Jarvis会对来客进行识别,为其开门并提醒主人访客已到达。Jarvis可以控制家中的电灯开关、烤吐司片、并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播放音乐、提醒女儿 Max 不要忘了上汉语课。

钢铁侠和扎克伯格

不过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相信这些明星豪宅的智能家居也能很快惠及每个人,让大家都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


计算机视觉——让机器看懂这个世界

除了语音技术外,另一个受惠于人工智能技术而获得重大突破的领域就是计算机视觉(ComputerVision)了。

计算机视觉,其目的就是用机器的眼(摄像头)来代替人眼,去适应、理解外界环境。

提起计算机视觉,大多数最先想到的肯定就是人脸识别了,的确随着人脸识别在支付领域(比如支付宝的人脸识别支付和iPhone的Face ID)有不少应用,其在金融、安防领域(如身份鉴定、工作考勤、访客管理和公共场所安检等)也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简单概括说来,计算机视觉主要解决的是物体识别、方位确认和运动判断等。

比如物体识别,典型的代表就是在淘宝上可以通过图片搜索同款商品,非常简单便捷。

此外,在医疗领域,计算机视觉也有很多应用,目前最成熟的莫过于医学影像分析领域了,简单而言,就是分析医疗影像,帮助医生定位病症分析病情,辅助做出诊断。目前医疗数据中有超过90%来自医疗影像,这些数据大多要进行人工分析,如果能够运用算法自动分析影像,再将影像与其它病例记录进行对比,就能极大降低医学误诊,帮助做出诊断。

此外,计算机视觉还可以对视频识别、行为识别等视频对象提取与分析,可用于视频监控、疑犯追踪、人流分析、防暴预警等场景,未来在监控摄像头下,让犯罪无处可匿。

VR(虚拟现实)也用到了计算机视觉技术,通过对人的形象的扫描,把玩家的头像加到游戏人物的头像上,让玩家作为主角,体会游戏或者动漫中的情节,完全具有代入感。

除此之外,AR(增强现实)也具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与VR不同,AR不需要购买专用设备(如VR眼睛),依靠智能手机自带的摄像头,只要安装AR软件,即可以在摄像头拍摄的画面基础上,结合虚拟画面进行展示和互动。

该项技术将在教育领域和营销领域取得广泛应用。

另外,Google I/O 2018上也展示了AR的新用途——定位导航,通过视觉进行定位,相信不少人有在高楼林立的CBD迷失的经历,打开手机摄像头即可成功定位,除了显示你关心的商铺信息外,还可以导航到你要去的地方,非常方便。

AR的用途

除了生活上的应用外,人工智能在城市管理上也有很大的应用。
比如很多城市都在打造智慧城市,其中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集中监控空中摄影测量和交通信号来进行智慧决策,优化城市的通行效率。


无人驾驶——彻底颠覆人类的出行方式

关于人工智能在具体行业里的应用,讨论的最多的应该是无人驾驶了。

所谓无人驾驶,其实就是利用车载的各类传感器,如激光雷达、摄像头、陀螺仪等,来实时感知周围的环境(道路、行人、车辆等),并通过实时预测、路径规划、决策,来完全控制车辆在道路上行驶,以代替人类驾驶员的作用。

虽然无人驾驶听起来很复杂,但是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2018年,全球无人驾驶的领头羊Waymo(原Google X实验室)已经在美国凤凰城推出无人出租车服务,用户通过Waymo的App,就能叫到一辆真正的无人驾驶汽车。

虽然距离全面商用还有点距离,不过我相信那一天将在几年内来临。

Google 无人车

关于未来无人驾驶的场景,可以想象一下,你下楼了,提前通过APP预约的车已经在楼下等你了,车上没有驾驶员,你上车后,车辆已经规划好的路线了,并且为你避开了因交通事故发生拥堵的路段以及因修路而封闭的路段。车中有舒服的沙发,你可以休息或者通过车载大屏娱乐或者购物,目的地到达后,你直接下车,车辆自己驶走。

等到那一天,很多事情都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为其除了能够改变人类的驾驶模式外,还能够彻底颠覆整个人类的交通出行模式甚至城市规划和房价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不信?

没关系,我来分析给你听。

首先,等到实现无人驾驶那一天,交通事故数量大大减少,甚至能够实现"零伤亡",除此外,也将不再需要专职司机(出租车、卡车等),这些人如何安置,是个不小的问题。

其次,等到无人驾驶时候,将会不需要红绿灯,因为届时已经可以车与车,车与通讯台之间可以实现无线通讯,不再需要借助于交通信号灯来判断路口是否需要通行,直接车与车将直接通讯,来判断谁将在优先通行。

再次,因为无人驾驶取代了司机,所以共享出行的成本将大大降低,城市居住人口将倾向于不再购买私人汽车,而是选择共享出行。因为用户除了不需要开车外,还不需要缴纳停车费和保险等费用,只需要按需付费即可,届时,停车场也将不复存在,占用大量土地的停车场将修建成中央公园,城市环境将变得更加宜人。

最后,因为点到点的交通变得更简单了,而且通行途中也更加舒适了,届时人们可以选择住在离市区较远的地方,原本处于市区中心地带的房价也将不再高企。

你看,一项无人驾驶的技术,竟然对人和城市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真是不可思议。

人工智能的局限性

下面我们回到一开始提到的人工智能威胁论,其实霍金等名人们担心的是"强人工智能"的出现,媒体在宣传时断章取义的曲解、歪曲了其原意。

而看究竟会不会出现强人工智能,去咨询行业内的专家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业界专家普遍认为,在当前的理论条件下,即使有足够的数据和算力下,人工智能可能在某个狭义领域内或者某项技能上超过人类,但是其不可能具备接近人类的思考、推理能力以及跨领域想象力。换句话说,除非人工智能的理论体系发生巨大突破,否则不肯能出现"通用人工智能",更不可能出现"强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

引用曾任职Google、腾讯的人工智能专家,《数学之美》和《浪潮之巅》的作者——吴军的一句话,来解释人工智能威胁论,再恰当不过了。

人工智能是存在边界的,可以这样理解:

1. 世界上有很多问题,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数学问题;

2. 在数学问题中,只有一小部分是有解的;

3. 在有解的问题中,只有一部分是理想状态的图灵机可以解决的;

4. 在后一类的问题中,又只有一部分是今天实际的计算机可以解决的;

5. 而人工智能可以解决的问题,又只是计算机可以解决问题的一部分。

人工智能时代,如何选择工作岗位?

虽然担心"人工智能威胁人类文明"有点杞人忧天了,但是人工智能将会威胁大量工作岗位确是实实在在眼前即将发生的问题,会对就业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

工业化和自动化的发展,让机器能够代替重复、枯燥的体力劳动,如流水线工人,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机器将会代替掉大量单一工作技能的工作岗位,比如专职的出租车司机、超市收银员、股票交易员等。

不过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技术革命,每次技术革命也淘汰掉部分工作岗位,但是随着新的技术的出现,也会涌现出大量新工作岗位,以前那些赶马车的马车夫不再需要了,取而代之的是汽车司机岗位。

不过考虑到人工智能的巨大的局限性,其实未来工作的性质肯定会很大程度上是以"人机协作"的形式存在的,人只需要去做哪些机器不能做或者做不好的部分或者岗位就好了。

比如说,因为机器不能理解人类复杂的情绪,所以机器人无法取代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岗位,如聆听、安抚客户情绪的客服专员。虽然机器能够在某些医学领域做的比人还好,但是对于病人的情绪安抚却无能为力,所以医生还是需要的。

机器需要能够操作者和开发者,这也是目前所涌现的最大的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缺口,所以各大院校分别开设人工智能专业,各个城市也分别建立人工智能创业园区等。

机器没有想象力和创意,所以大部分的创意工作还是由人来完成,比如广告策划、设计师、作家等。虽然现在也有部分报道说有人工智能写诗或者作曲的新闻报道,但是仔细一看就知道,其实只是对已有作品进行拙劣的模仿,人工智能写出来的诗韵脚都极好,但是内容却极为空洞,没有灵魂,连打油诗都比不上。真正需要创意的工作还是需要人来完成。

机器只能够完成某个领域内的工作,所以跨领域的人才也将是机器无法替代的。在未来,跨界、多栖人才、斜杠青年将成为更普遍的现象。

根据吴军老师《智能时代》里讲的,根据历史上过去几次技术革命的教训来看,每次经历重大技术革命,首先受益的是和那些产业相关的人、善于利用新技术的人。而这些人大概只占2%左右,而其他人,要么工作岗位受到威胁,面临淘汰风险,要么基本上维持原样,享受不到技术变革的红利。

你是想做那引领时代的2%?还是做那被淘汰的那部分?还是眼睁睁的看着变革,与之失之交臂。

选择权就在你手里。

人工智能时代的序幕即将拉开,你,做好准备了吗?


我是许良,专注于前沿科技的思考,欢迎关注留言。


相关阅读:

面对危机和风口,汽车从业者如何转型

一篇文章教你从零基础成为深度学习高手

转型?追风口?无人车算法工程师了解一下

作为汽车从业者,我转型的心路历程之自动驾驶篇

作为汽车工程师,我为什么要去菜鸟做无人驾驶?

人工智能时代,汽车行业会有一半的人失业吗?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许良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人的商品化:我们是不是出来卖的?

商品与人的差异

"我们都是出来卖的,只是一些人要价更高,一些人卖不起价。"

大家听到这个说法,有何感想?

大多数人会觉得自己遭到了侮辱。自己凭本事赚钱,辛辛苦苦为客户解决问题,创造有价值的东西供消费者购买,怎么能说是"卖"呢?

"出来卖"这三字,常用来形容性工作者。这些人出卖自己的肉体换取金钱,有些人按小时计价,有些人按服务次数计价。人们认为性交易是一种不道德的肮脏交易,罪大恶极。

我对"出来卖"这个说法的情感态度很复杂。有时候偏中立,有时候偏反感。反感的原因不是因为它让人联想起性交易,而是因为它把人给商品化了。

走进任意超市,抬头一瞥,货架上装点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洗发水、薯片、橙汁、电池、扫把、卫生巾、香烟、方便面、棉被等,应有尽有。在扫视各种商品后,我们或许会选择信价比较高的一种,将它们扫入购物篮中,拿到收银台,交给收银员。

收银员热情地说:"欢迎光临,请问有会员卡吗?需要袋子吗?"

你可能是带着愉悦的心情去超市购物,也可能是辛苦了一天,疲惫不堪地提起篮子,买些日常消费品。不管怎样,当我们面对收银员时,都会收起面对商品时所展现的冷酷表情,将态度转换为对人模式,充满感情地回答:"谢谢,不用会员卡,我自己有袋子了。"

这就是至关重要的差异。我们对待商品和人,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商品是纯粹的工具,好用则用之,不好用就换了。人则是潜在的朋友,朋友之间互相帮忙,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在现实世界中,两种态度相互交织,没有清晰的楚河汉界。我么我们对待宠物猫和宠物狗这些非人的生物,更像是交朋友。对待肉猪和肉牛等生物,则更像是对待商品。画家对待自己的画作,导演对待自己的电影,作家对待自己的书,有时像是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倾注无数心血,将它们看作人而不是商品,虽然它们连生物都算不上。

大多数人都不是人

心理学家们在研究异常人类行为时,发现一群很奇怪的人。这些人几乎只把自己当人,把其他人都当作商品。我们称他们患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意思是说,这些人容易做出损人利已之事,破坏社会的团结和发展。

我们这些"大多数人",仗着人多势众,将这群有着反社会倾向的少数人称之为"患者",也就是病人。但他们大多不觉得自己有病。他们有时还活得很开心,觉得我们这些有富有同情心的普通人过于软弱,不适合在弱肉强食的都市森林中生存。

其实,普通人也不会把所有人都当作人。此时此刻,在地球的另一边,生活着无数与我们语言不通的陌生人。他们在我们眼中,可能就是抽象的概念和数字,是标签的集合体,而不是有血有肉,有人生故事的活人。

理性的我们都明白,只要捐些钱给非洲的穷人们,供给一些疫苗给那些受罪的孩子,就能挽救无数鲜活的生命。但我们不会这么做,因为那些鲜活的生命只是数字。这不是因为我们冷血,大部分人都挺有爱心的,我们会把钱送给路边的乞丐。因为眼前的乞丐是活人,活人会引起我们的同情。远方的活人是数字,数字很难引起我们的同情。

用社会学家费孝通的话来讲,差序格局中,越靠近涟漪的中心,越像人,越靠近涟漪的外围,越像商品。对于人,我们会试着去理解他们的行为,弄明白他们的目标和动机。对于商品,我们最多搞清楚它们的运作原理,然后把它们当作五金店里售卖的螺丝刀一样,选择信价比更高的商品来利用。

人的商品化趋势

经济学家们常说,任何商品都有替代品(substitute good)。摩托车和汽车互为替代品,自行车和摩托车互为替代品。A款自行车和B款自行车也互为替代品。同样是A款自行车,厂家也绝不会只生产1辆。当我们去自行车店选购自行车时,你左手边的那辆A款自行车和你右手边的A款自行车也是互为替代品。

人有替代品吗?

这对父母不好,换对父母来替代?这个孩子不好,换别人家的孩子来养?这个恋人不好,换个恋人来谈?这个老师不行,换个老师来教?这个服务员态度不好,换个服务员来服务?这个修理工技术不行,换个修理工来修理?

大家可以看出,越是商品化的人,越是有替代品。越是没有商品化的人,越是没有替代品。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血缘关系者,几乎没有替代品。多年相处的密友和死党也难有替代品。在市场中给我们提供服务的陌生人,医生、律师、厨师、培训师、修理工等,替代品则很多。

回顾人类几千年前来的经济发展史,我们能看到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到了今天,二十一世纪初,它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结满了商品的果实。曾经,一场饥荒就能夺走无数人的生命,路边上躺着骨瘦如柴的孩童,奄奄一息。今天很少有饥荒,过度肥胖反而成了更大的问题。

从人均可支配收入、受教育程度、预期寿命等指标来看,随着时代的进步,全人类都过得越来越好了。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专业分工提升了生产力,彼此交易与合作,互通有无,实现共同富裕。

也就是说,在工商社会里,"我们都是出来卖的"这句话,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完全正确。每个人都有劳动力,都会生产一些东西,销售给卖方。在劳动力市场上,绝大多数人都是供给方,公司则是需求方。个人生产劳动力,公司则购买这些劳动力。一方愿意买,一方愿意卖,两者一拍即合,互利共赢。

人的商品化是大势所趋,大势面前,自有螳臂当车的勇者。政治哲学家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 Sandel)即是勇者,也是智者。他在《金钱不能买什么》一书当中,表达了对金钱万能的担忧。

没错,在万能排行榜上,金钱自称第二,那就没有别的因素敢自称第一了。金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它是最接近万能的硬通货。权力、人情、礼物、面子等,都不如现金万能。尼采杀死了上帝,而金钱则取而代之。当金钱占据了上帝的生态位后,地球上的金钱教徒们为证明自己是选民而奋斗,这极大地促进了物质文明的繁荣。

大家能看出我的态度有多复杂。人的商品化就是时代趋势,我一向自诩为俊杰,当然要识时务。但人的商品化又不是我喜欢的趋势,我们都不希望自己的伴侣、孩子、同事、朋友将我们视为超市里随处可买的扫把,用得顺手就用,不顺手就丢弃,然后去市场上找新的来替换。

我们该如何是好?

面对人的商品化趋势,我们这些无能为力的个体,应该有何作为呢?

在英文世界里流行着一句俗语:如果一件事情不值得做,那就不值得做好。听说,这话都成了管理学的规律,叫"不值得定律"。它提醒管理者们要时刻注意给员工开展思想教育,让员工以为自己的工作任务是值得做的,否则员工就不会做好。

说正经的,这个"不值得定律"其实是所有人的行为原则,它要求我们去反思,什么样的事情值得做?什么样的事情不值得做?

从人的商品化角度来看,那就是什么样的东西值得卖?什么样的东西不值得卖?水稻值得卖吗?香烟值得卖吗?辣条值得买吗?海洛因值得卖吗?照相机值得卖吗?餐巾纸值得卖吗?伪科学信息值得卖吗?娱乐明星的八卦信息值得卖吗?

我没有标准答案提供给大家。值与不值,这是因人而异的。我不抽烟,不吸毒,不吃肉,不看电视节目。烟草、毒品、肉类食品、电视节目等商品,对我来说就没有什么价值。我喜欢看电影,玩电子游戏,逛博物馆、动物园、自然风景区,还喜欢读书,读论文。这些东西对我来说,比山珍海味更有价值。

探索什么东西值得买,什么东西不值得卖,这是个有趣且艰难的过程。其实,这也是社会公民参与公共政治生活的过程。生活在一起的人会彼此讨论,要不要禁止人们吸毒,禁止人们在公共场所吸烟,性交易要不要合法化。要不要推行强制的义务教育,义务教育中要不要包括高难度的数学和外语。总之,值与不值的问题,对于个体和集体来说都很重要,很值得追问与思考。

说到这里,面对商品化的时代潮流,我们这些不自量力的螳臂当车者,终于有了自信的资本了。

大家猜猜,这种自信的资本是什么?

餐巾纸、螺丝刀、笔记本电脑、宠物猫、宠物狗等商品,都不会问问题,不会思考,没有能力做出理性的价值判断。人类会问问题,也会回答问题。借助思考的力量,我们互相发问,在人人都出来卖的工商社会中,什么值得卖?

通才帕斯卡(Blaise Pascal)曾说,人是会思考的芦苇,虽然脆弱,却是地球上最高贵的物种。

如果是探索人与黑猩猩、蜜蜂、海豚、乌鸦、大熊猫等动物的差异,那我同意帕斯卡的说法。可是,比其他非人动物更厉害,有什么好自豪的吗?所以,罗素(Bertrand Russell)的名言此刻更应景:许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事实上他们也确实至死都没有思考。

在商品化的趋势下,一些人至死都不会思考什么值得卖,一些人则会去思考这个问题。后者才有可能免于商品化的悲惨命运,前者则是市场中任人摆布的棋子。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认真想

致力于普及批判性思维与通识教育

认真想小助手微信号:Reason-A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Andy Lee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18-25岁:也许是一生中最困难的时候|成年到底意味着什么?

在此前对读者的普查中我们了解到,Knowyourself的读者年龄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是18-25岁,紧接着是25-30岁。而18-30岁、特别是18-25岁这个年龄段,正是2000年以来学界关注很多的人生发展阶段。它被称为"成年初显期",字面翻译成"正在形成的成年期"(Emerging adulthood)则十分形象。它是一个人从十几岁的尾巴到二十多岁(from the late teens through the twenties)的发展阶段,尤其指代18-25岁。


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这个阶段正是许多重要的改变发生的时期。它既不是青春期,也不等于完全的成年期,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类面领着许多独特的处境和挑战,相信你们当中的很多人也已经体会到了。


成年初显:充满不确定的必经之路

"当我妈妈在我这个年龄时,她已经订婚了。他们那一代人,在这个年龄,对于自己的人生要做些什么至少已经有了一些想法。而我现在呢?我还在读书,学了两个没有什么对口工作的专业(政治学和中文),我的手指上还没有戒指,我还不知道我是谁,至于我未来想做什么,我就更是没有头绪……不过,虽然压力很大,我也必须承认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年纪。有时,当我想到我遥远的未来,我能从那种空白中感受到一些其他的东西。我会意识到,前面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我依靠,因此我从现在开始不得不依靠自己;我也意识到,没有任何方向,正意味着我必须锻造出属于自己的方向。"(Kristen,22岁)


上一代人,在18-25岁期间,通常已经完成了婚姻/家庭、事业的选择。这个阶段对那时的人们来说,只是一个简单的、进入稳定的成人角色的过渡阶段。他们很少(或者延后了很多年才)体会到我们这一代人在这个时期里经历的挣扎和阵痛。


我们面临的情形则完全不同——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城市化水平高的地方,婚姻和生育年龄普遍推迟到了25岁以后。在校读书的时间增长也是近几十年来发生的社会变化之一,大学毕业后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也变得越来越普遍。成人期该做出的许多承诺和责任都被推迟了,而从青春期开始的、人们对于自身角色的探索和实验,则持续开展。事实上,对这一代人来说,在成年初显期,我们对于自身角色的探索要比青春期更加剧烈。


18-30岁、尤其是18-25岁这个阶段,变成了一个独特的、与其他阶段有着显著差异性的生命阶段。频繁的变化、对人生可能性的探索是这个阶段最显著的特征。而到了这个时期的末尾,也就是临近30岁时,大部分人都已经做出了对一生有持续后果的人生选择。研究显示,当成年人在后来回顾"自己一生中发生过哪些最重要的事件"时,他们经常追溯到那些在这个时期中发生的事。


18-25岁既不是青春期,也不是成年早期,而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在这个阶段,人们已经开始摆脱完全的依附状态,但又还没有完全具备成年人应该具备的责任。在这个阶段,人生许多未知都还在发生,几乎没有什么是确定的,而对于自己人生独立探索的程度之广阔,是其它任何阶段都无法企及的。


心理学家 Keniston 这样描述这段时间:这个阶段的年轻人身上,始终存在一种"自我和社会之间的张力",以及"对于被完全社会化的拒绝"


一生中最混乱的阶段


美国人口局1997年的数据显示,在12-17岁,有超过95%的人和父母一起在家中居住,超过98%的人没有结婚,只有少于10%的人有孩子,超过95%的人在上学,这是18岁以前的标准化生活规范。而到了30岁,另一种标准化的生活规范又会出现,在30岁以上的人中,超过75%的人已经结婚,大约75%已经成为父母,而只有少于10%的人还在上学(数据有些陈旧,现在的情况可能又已经发生了一些改变) 。


然而,在这两个人生阶段之间,尤其是18-25岁,一个人很难单纯从年龄估计出Ta在其它人口学维度上的状态。Ta可能结婚了,也可能没有,可能还在上学,也可能没有。这种难以预测,显然体现了这个阶段的实验性的特征。心理学家Jeffrey Jensen Arnett引用了另一位学者Talcott Parsons在1942年提出的概念"the roleless role"(完全没有找到角色的身份)来描述人在成年初显期的状态。这个阶段里,他们还比较少受到例如丈夫/妻子、父亲/母亲这样的角色身份的限制。而这种无限制的状态,带来了他们生活状态的难测性。


在这个阶段,个体的生活状态、角色身份是不稳定的、混乱的。美国的数据显示,有大约1/3的成年初显期的个体会在高中毕业后进入大学读书,在大学读书的这几年里,他们过着一种"独立生活"以及"继续依赖父母"两方面状态混合在一起的生活。例如,他们有时在宿舍或出租房里居住,有时又回家居住。这种状态被社会学家们称为"半自治"状态(semiautonomy),因为他们承担了一部分独立生活的责任,同时把另外一些责任留给了父母和其它成年人。


在成年初显期,人们离开父母家独自居住的原因主要是全职工作和与恋人同居,只有不到10%的男性和30%的女性一直到结婚前都住在家里。(美国1994年数据)成年初显期,是一个人搬家次数最频繁的人生阶段。这些变化显然和这个阶段的探索性特征有关,因为它们通常发生在一个阶段的探索结束,另一段探索开始之前(比如结束学业,开始新工作等)。


到了接近30岁的那几年,也就是成年初显期(emerging adulthood)向成年早期(young adulthood)过渡的几年里,这种混乱、不稳定的状态才会得到缓解。人们通常在25-30岁间做出一些对自己的一生都会有持续影响的决定,比如伴侣的选择、事业道路的明确等等。





什么因素能让人感到自己终于是成年人?


一系列研究显示,处于成年初显期的人,从自身的主观感受上也会觉得自己没有完全成为一个成年人。甚至到二十八、九和三十一、二岁,还有接近1/3的人感觉自己没有"完全进入成年期"。大部分人觉得自己在一些方面进入了成年期,而在一些方面还没有。他们觉得自己既不像是青春期,也不像是成年人,他们处于二者之间。


我们可能会以为,人们之所以会觉得自己没有完全成年,是受到了我们前文谈到的那些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我们会觉得,也许对年轻人来说,要让他们在获得稳定的住所、完成学业、找到事业发展的道路以及结婚(或者至少有一段长期稳定的恋人关系)之前,他们很难觉得自己完全成年。但事实上,这些因素和年轻人的自我认知关系很小。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能够让我们觉得我们真正成年了呢?


研究发现,个体主义相关的特质,尤其是以下三个特质对"我们认为自己是否成年"有着最为重要的影响

1. 接受自己对自己该负起的责任(have been accepting responsibility for one's self)

2. 独立地做出决定(making independent decisions)。

3. 实现经济独立(becoming financially independent)。


这几个特质的重要性,反映出在成年初显期,个人发展的重点是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人(a self-sufficient person)。只有在这一点实现之后,我们才会发生主观感受上的改变。


需要注意的是,"成为父母"这一点,虽然在成年初显期不太常见,但成年初显期的年轻人一旦成为父母,就会极大影响到他们的主观体验,成年初显期的各种探索会立刻被父母这一身份所限制。 因为成为父母之后,这些个体的关注重点从为自己负责,转向了为他们的孩子负责。这个因素能极大缩短年轻人探索、实验的时间,快速实现主体感觉上的"完全成年"。

我们在成年初显期要完成哪些自我探索?


在成年初显期,我们主要要在3个方面完成自我身份的探索:爱、工作和世界观。自我身份的形成涉及到在这3个方面都尝试各种可能,然后逐步做出那些影响会持续更久的决定(比如选定事业发展的道路,选定更长期的伴侣等)。


爱情方面,美国的青少年通常在12-14岁开始约会,但那时他们离严肃的婚姻考虑还很远,他们成群地开展约会,经常参加派对、舞会等。对青少年来说,约会能够带来陪伴,以及对于浪漫爱情和性的初体验。但很少有人能和青春期的恋人走到最后。而到了成年初显期,关于爱的探索变得更加亲密和严肃。此时,约会更多地会只在一对一的情况下开展,约会带来的娱乐休闲不再被看重,年轻人开始更多地探索情感、身体上彼此亲密的可能性。


在这个年龄阶段,大部分人的浪漫关系会比青春期更持久,也更有可能出现性行为,同居也可能会出现。因此,在青春期,爱的探索是尝试性和短暂性的,青少年们问自己的问题是,此时此地,我更享受和谁待在一起?而在成年初显期,爱的探索涉及更深层次的亲密感,这个阶段的人该问自己的问题是,考虑到我自己是哪个类型的人,我希望选择什么类型的人作为我一生的伴侣?


事业也是这个阶段的关键词。年轻人正是在成人初显期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教育和训练,这些教育和训练提供了他们未来成人生涯中收入和事业发展的基础。在这个阶段,他们的工作经验是为了未来的工作角色/身份做准备的。他们开始考虑,这些工作经验会如何为未来在整个成人期想要从事的工作奠定基础。他们需要问自己,我擅长做什么工作?什么样的工作我长期做也会觉得满意?我有哪些机会去获得最适合我的领域内的工作?


在成年初显期,一个有意识的年轻人会充分尝试多种多样的课程和专业,以此为未来做准备。在美国,大学生转专业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甚至转专业不止一次。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感受各种可能的职业未来,放弃它们,然后追求其他的。此外,如今本科学位以上的教育也变得越来越普遍。硕士、博士学习为年轻人转变职业方向再一次提供了机会。年轻人在设计自己的教育道路时,不应该盲目出于随大流的心理做选择,而要想清楚自己想要通过这个选择获得怎样的未来。


不过,不管是爱还是工作,在成年初显期,人们对于它们的探索都不会只是为未来做准备,也不该是。更多时候,人们也是为了在自己受到"成年人的责任"的束缚之前,获得更广阔的人生经历。此时,长期固定的角色身份和承诺还没有出现,年轻人还有机会实验一些很难有机会的事。对于那些渴望大量浪漫和性经历的人来说,成年初显期是探索的好时机——此时父母的监视下降了,而此时又还没有到社会期望的婚姻年龄。此外,这个阶段也是人们尝试不同寻常的工作和教育的好时机,间隔年、支教等经历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发生是最多的,远多于其他任何一个人生阶段。


比起为你未来想要做出的长期选择做直接的准备,获得更多元、更多彩的经历和体验十分重要。它让你在进入长期、不变的选择之前,更明白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从而让你为自己做出更好的决定。而成年初显期是经历这些的黄金时期,错过将很令人遗憾。


而在价值观方面,心理学家William Perry研究发现,成年初显期,世界观的改变是认知发展中最核心的部分。他指出,成年初显期的年轻人在进入高校时,往往携带着它们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学到的世界观,而高校里的教育则会向他们展现出多种不同的世界观。在这个过程中,年轻人会发现自己开始质疑过去自己的想法。大部分年轻人在大学毕业时会 发现自己获得了和自己过去不同的世界观,同时,这个世界观还会在未来被不断地继续修正。


研究显示,越高程度的教育水平,越会带来对世界观的探索和重新考量。


需要指出的是,成年初显期的自我探索,并不总是愉快的。对于爱的探索可能以失望、理想破灭、被拒绝为结局。对于工作的探索可能以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为结局。对于世界观的探索可能带来对儿时信念的颠覆,有时自己所信仰的一切都被摧毁了,却又还没有新的信念被建立起来。


此外,这也是一生中最孤独的时期。在成年初显期,年轻人对于自己身份的探索往往是自己一个人开展的。他们已经不再有原初家庭的日常陪伴,但也还没有组建新的家庭。19-29岁的美国人,是除了老年人之外,所有年龄阶段中,在闲暇时间独自一人情况最多的。也是在所有40岁以下的人中,独自完成课业、工作的情况最多的。简而言之,这个年龄段,独身一人是常常出现、不可避免的情况。


这个年龄段也是各种高危行为高发的年龄,例如酒驾、危险性行为等。他们比起青少年受到更少的监管,又没有被成人的身份角色所约束。数据显示,进入婚姻、生育孩子之后,人们的高危行为会显著降低。




年龄并不是一个固化的标准


调查结果显示,18-25岁的年轻人,大部分不认同自己已经完全成年,而超过30岁的人,大部分都认同自己已经完全成年。


尽管如此,我们必须强调,年龄只是一个粗略的预测方式。18岁是一个明确的分界线,是因为大多数人在这一年结束了高中的学习,离开了父母的家,获得了法律赋予的成人权利。但,从成年初显期到成年早期的转换,年龄就不再是明确的分界了。有的人在19岁就完全达到了成年人的状态,也有29岁的人仍然没有达到。大部分人会在30岁前后完成这个过程。



通过今天的文章,相信你已经看到,成年初显期是一个没有什么确定性的阶段。一切都是蓄势待发,一切都是悬而未决。需要指出,每个人在这个阶段经历的探索程度是各不相同的。没有必要在看完今天的文章后,因为觉得自己错过了许多而惶恐。成年初显期最好的地方之一,可能就是它没有限制,也没有标准范式存在。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以及条件,追求自己想要且能够追求的东西。


2015年,我(Knowyourself主创中的某一位)最重要的一条感悟是:曾经也恐慌过,觉得自己可能无法只依靠自己的双脚去站立在大地上;但逐渐地,你会发现其实你是可以的,你还是会找到了自己的道路。而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怀着满心的恐惧去开始尝试。


最后送给Knowyourself所有处于成年初显期的粉丝一句话:


"Take your time and be patient. Life itself will eventually answer all those questions it once raised for you."

(慢慢来、不要着急。生活曾经带来给你的问题,都有一个答案在未来等你。)


以上。





References:

Amett, J. J. (1994a). Are college students adults? Their conceptions of the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1, 154-168.

Arnett, J. J. (1997). Young people's conceptions of the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Youth & Society, 29, 1-23.

Arnett, J. J. (l 998). Learning to stand alone: The contemporary American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in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 Human Development, 41, 295-315.

Arnett, J. J. (2000a). Emerging adulthood: Prospects Jbr the 21st century. Manuscript submitted for publication.

Arnett, J. J. (2000b). High hopes in a grim world: Emerging adults' views of their futures and of "Generation X." Youth & Society, 31,267-286.

Arnett, J. J. (in press). Conceptions of the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from adolescence through midlife.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Ben-Amos, I. K. (1994). Adolescence and youth in early modern England.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E. H. (1950).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Norton.

E. H.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Norton.

P., & Tanner, J. (1976). Worldwide variation in human growth.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gan, D. P., & Astone, N. M. (1986). The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2, 109-130.

Keniston, K. (1971). Youth and dissent: The rise of a new opposition.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Perry, W. G. (1999). Forms of ethical and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in the college years: A schem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0)


作者/编辑:Knowyourself主创们


想要了解更多的心理学专业回答,请关注:KnowYourself知乎专栏

点击查看过往高赞回答:
有哪些看似聪明,实则很傻的行为?
为什么一部分女性不喜欢生孩子?
有哪些细微但是高效有用的习惯?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KnowYourself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肌肉的收缩形式

注:本文理论成分为主,实践成分较少,所以一些朋友可能会觉得实践意义不大。我写的部分文章有部分是可以直接运用到实践之中,有一部分需要承上启下,阅读其他相关文章才可以掌握和实践,本文便属于后者。这篇文章之后,我还会在此基础上写相关的训练文章。

以下为正文。

在力量训练中,我们可以认为骨骼肌只有收缩这一个功能

平时围绕肌肉所讨论的「拉伸、柔韧性、牵张反射」等等的术语,都与骨骼肌的此功能有关。

骨骼肌的收缩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的形式:向心收缩、离心收缩和等长收缩。

(在训练手段上,还分为等速收缩、等动收缩、等张收缩、超等长收缩等。普通人不太需要了解,这篇文章里也不会解释这些概念。)

最近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经常会听到这么一种误解:向心收缩指的是做某个动作时,发力肌肉向心脏靠拢;离心收缩指的是,做某个动作时,发力肌肉远离心脏。

实际上,这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



一、什么是离心收缩、向心收缩和等长收缩?

要理解向心收缩、离心收缩和等长收缩,要先知道,我们的骨骼肌都有一个起点和一个止点。骨骼肌的起止点连接在骨骼上,起点和止点的距离,就是肌肉的长度。

肌肉的长度在肌肉收缩的时候会出现变化。

我们可以通过肌肉长度的变化,来判断肌肉是何种收缩。

当肌肉收缩时:

肌肉的长度不变,是等长收缩;

肌肉的长度变短了,是向心收缩;

肌肉的长度变长了,是离心收缩。


(哑铃弯举:图一为等长收缩,图二为向心收缩,图三为离心收缩)

当我们弯曲手肘,悬空举着哑铃不动,这时候肱二头肌的起点和止点距离没有变化,就属于等长收缩状态。如图一。

当我们弯曲手肘把哑铃从较低的位置弯举到顶端,这个过程是肱二头肌在发力,肱二头肌的起点和止点互相靠拢,属于向心收缩过程。如图二。

当我们伸直手肘把哑铃从顶端缓慢地下放到起始位置,这个过程是肱二头肌在对抗哑铃的重力,肱二头肌的起点和止点缓慢拉长,属于离心收缩。如图三。



二、等长收缩

等长收缩,指的是肌肉在对抗外力的过程中,肌肉收缩产生的作用力等于外界的阻力。肌肉的止点和起点的距离不变。外在表现就是:肌肉长度没有任何变化。

等长收缩和我们的「稳定」能力息息相关。比如在深蹲中,无论是蹲下去还是站起来的过程,都需要维持身体的稳定,此时腹部和背部肌群都在进行等长收缩维持躯干的稳定和传递腿部的力量。

关于等长收缩和稳定性的训练,我会在下一篇文章中做一个简单的论述。

最常见的等长收缩训练,是平板支撑。(详见陈柏龄《平板支撑,已经成了一种奇怪的炫耀方式》)



三、向心收缩

向心收缩,指的是肌肉在对抗外力的过程中,肌肉收缩产生的作用力大于外界的阻力。此时肌肉的止点和起点互相靠拢。外在表现就是:肌肉缩短了。

向心收缩是属于骨骼肌主动发力的收缩形式,也是实现各种运动的基础。



四、离心收缩

离心收缩,指的是肌肉在对抗外力的过程中,肌肉收缩产生的作用力小于外界的阻力。此时肌肉的止点和起点互相远离。外在表现就是:肌肉长度变长了。

离心收缩在生活中的应用更多的是在缓冲方面,比如从高处跳下的时候,脚落地,臀大肌和股四头肌做离心收缩对抗重力,将身体下落速度减缓,从而保护身体不至于受伤。下楼梯、下坡同理。

肌肉的离心收缩,能够对抗比向心收缩大50%的阻力,对抗比等长收缩大25%的阻力。比如小明,在练习卧推中,可以将100kg的杠铃从杠铃架上起杠,并且可以在无保护的情况下,将杠铃慢慢地下放到胸口(此时是离心收缩过程),但却无法将杠铃推起(无法完成向心收缩)。这是由于离心收缩能够对抗比向心收缩更大的阻力所致。

(卧推。图片来源:building-muscle101.com

诸多的研究也表明,延迟性肌肉的酸痛,与离心收缩息息相关。肌肉在大负荷的情况下做离心收缩,对肌肉纤维超微结构的改变和收缩蛋白质的变化最显著。向心收缩则不会出现明显的延迟性肌肉酸痛现象。(详见:陈柏龄《肌肉酸痛详解》)



五、超等长收缩

很多朋友可能在网上还会看见「超等长收缩」这个概念。

超等长收缩(Plyometric contraction),指的是发力肌肉先做离心式拉长,继而做向心式收缩的一种复合收缩形式。由于翻译上的问题,超等长收缩训练的另一种说法叫做「快速伸缩复合训练」。

我们可以把肌肉想象成一个橡皮筋,当它被拉长的时候,就会存储更多的弹性势能,可以对抗更多的外力。


(中学时代时代做的橡皮筋弹性势能的实验)

在做超等长收缩训练的时候,离心收缩过程中,肌肉会被快速地拉长,产生牵张反射,随后快速地向心收缩,产生更大的力量。

(跳深。图片来源:slideshare.net)

中学时代大部分人都练习过的蛙跳,还有在竞技体育中被广泛使用的跳深,就是属于超等长收缩训练。

超等长收缩训练对于发展「速度力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完)。

本文理论成分为主,实践成分较少,所以一些朋友可能会觉得实践意义不大。我写的部分文章有部分是可以直接运用到实践之中,有一部分需要承上启下,阅读其他相关文章才可以掌握和实践,本文便属于后者。这篇文章之后,我还会在此基础上写相关的训练文章。



参考文献

[1]张爱军,牛洁.心率监控在科学训练中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2(1):17-19.

[2]周思红.离心收缩训练对肌肉力量和肌电图RMS值的影响[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11(6):63-79.

[3]力竭性"拉长—缩短周期"运动中离心收缩和向心收缩阶段肌肉疲劳和损伤及下肢主要关节用力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0):1362-1433

[4]Martel GF , Harmer ML,Logan JM,et al.Aquatic plyometric training increases vertical jump in female volleyball players[J]. Med Sci Sports Exerc,2005,37(10):1814-9 .

[5]王瑞元,苏全生.运动生理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39-58.

[6]DonaldA.快速伸缩复合训练[M].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



版权声明

本文首发于陈柏龄的酱油台。转载请注明原作者(陈柏龄)和我的公众号(陈柏龄的酱油台)。请勿改动原文。本人已委托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我的微信订阅号:陈柏龄的酱油台(soychen01),分享高质量的原创健身文章。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陈柏龄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不想当CRO的风控不是好风控——融资租赁业务运营视角下的风控观

本文已得到作者黄亚丽授权发表。

黄亚丽,"Jack看租赁"智库成员之一,上海掌燧金融联合创始人,从事融资租赁垂直领域资产交易等服务。入行以来先后在仲利租赁、远东租赁、平安租赁从事租赁一线业务、风控工作。期间,曾参与初创融资租赁公司风控体系的搭建与运营。

本文独辟蹊径,从融资租赁业务运营角度去解读风险控制,文中透着一位租赁老兵对这个行业深深的热爱和自己从业多年的独立思考。

提到风险控制,大家最先联想到的是被市场广泛运用的风控理论以及炫酷的风控模型,同时也有实践中津津乐道的具体风控技术。作为一名在融资租赁行业同时有过风控、业务实操经验的从业人员,我更想跟大家分享的是:站在租赁公司整体业务运营的角度,如何构建公司的整体风控系统;以及作为一名风控人员如何认识自己在公司业务运营中的位置和职业中努力成长的目标。这些分享更倾向于宏观层面的思路和方法,而不是具体的风控实施技术。目的就是努力给大家提供一个宏观层面的思路、视角和参考。至于具体风控实施技术、技巧,我觉得那是"术"层面的问题,相对容易达成。

具体分享的内容分为四个话题:1、融资租赁风险控制相关概念。2、搭建融资租赁风控体系要考虑的因素。3、搭建融资租赁风控体系的步骤。4、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风控人员。

第一个话题:关于融资租赁风险控制相关概念,我想分享两个观点。一是融资租赁风险控制范畴。平时大家口头上说的风险控制,实际默认的是狭义的概念,即信审。从公司整体风控体系的层面讲,信审只是风控的一个重要环节之一。更广泛的风险控制应该囊括宏观层面的业务导向、客群定位,微观层面的业务营销、项目信审、租后管理、出险处置等业务运营中的前、中、后台各个环节。所以我们可以说"风险控制,从来就不是风控人员一个人的事!"

关于风险控制我要分享的第二个观点,就是好风控的标准。对于好风控的标准,我认为有且仅有一条就是:在维持原则、业务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高效、有建设性地提出风险对抗措施,尽量促成业务。用统计学术语表达就是:风控对好、坏客户的判断与真实情况标准差(误差)最小。或者用一句俗话说就是,对该通过的项目都过了,不该通过的项目一个都没放过。显然,这样表达,似乎对风控同仁有点要求太过于严苛,但

这应该成为风控人员的追求目标,不是吗?记得以前还在从事融资租赁业务时,有位风控同事跟我自豪的说:"我做风控以来,看过的案子还没有一个出问题的。"显然,这话说的太有底气了...但仔细琢磨也有很大漏洞啊。我曾思考:极端情况下,如果一个风控人员把所有看的项目都否掉了,那不就永远不会有项目出险了么?所以我认为,看待一个风控人员的专业度,不能单从承做的项目是否有出险/逾期的角度来衡量,是否还应该在这个指标之上,再叠加一个项目通过率的维度呢?或者叠加一个对业务的配合度这样的指标呢?在控制住风险的情况下,尽量促成项目落地,这不是公司追求的最高经营目标么?

在我心目中,好风控的形象有四点:一是"秉持解决问题的态度",而不是做业务的"甲方",凡事都是风控"三板斧(砍额度、砍期限、加担保)"。二是练就"专业的直觉"项目判断能力。这里的直觉不是拍脑门,而是长期实践锻炼出来的对项目判断的职业敏感度,是一种内化的"专业的直觉",任何时候都能第一时间抓住要点,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三是执着的自我修炼的心态。自我修炼包括很多,不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多的将是各种职业素养、格局的修炼。四是接受新事物的开放心态,这样才能让自我眼界不断放大。

接下来,我要详述的是租赁公司搭建整体风控体系的一些思路和方式方法。也就是第二个话题:搭建风控系统需要考虑的因素,我一共总结了6大因素。

第一个要考虑的因素:租赁业务所属行业/领域。这个因素将在5个方面影响风控体系的设计。

首先是业务所在行业的周期性。任何行业它的经济周期性属性会表现为强周期、弱周期、非周期三种。对于强周期性行业的租赁业务,风控人员首先需要从宏观层面判断该行业处于经济周期的哪个阶段,上升周期Or下降周期?相对而言,处于上升周期中的行业,此时公司可以加大布局该业务,反之亦然。对于非周期性行业,风控就无需太多考虑这个因素了。行业周期性因素更多影响的是行业性风控策略和业务策略层面的问题。举个例子,钢铁煤炭、水泥等行业就是强周期性行业,食品饮料特别是中低端的食品饮料行业,则是弱周期性行业,供水、医疗则是非周期性行业。租赁公司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配备人员从事行业周期的跟踪与风险提示。其次,行业中企业性质的分布情况,即行业中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占比情况如何。相对而言、国企、外资企业财务规范度更高,民营企业因为税收等国情因素,财务透明度低,特别是广大中小民营企业。再者,由于民营企业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群体,实际控制人自负盈亏,企业的发展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际控制人素质、经营水平。所以,在民营企业为主的行业,风控自然对财务尽调、实际控制人个人情况及经营水平、企业持续性问题的判断相对国企将更加重视、详尽。再次,不同行业业态的多样性情况,这将影响风控的复杂度。很典型的例子,化工行业就是一个业态多样性极高的行业,从属性来分,有无机化工、有机化工。从原材料来看,有石油化工、煤化工等。即使是同一化工产品,还可以有多种生产工艺,不同工艺产生的副产品、盈利性也不同。这样的多业态行业将加大风控的复杂度,因为企业的业务各不相同,对业务的判断很难做到标准化、制度化,每个项目可能都是个案。反过来,医疗特别是医院这个领域,客户的业态就单一很多,医院主要业务都是门诊、外科手术、术后康复、医药销售等,风控判断这类项目很容易标准化,也很容易抓住项目风控的关键点。第四个方面是企业的普遍规模。不同规模的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其生存状态也不同。自然,对不同规模企业的风控重点亦不同。比如机加工行业,普遍都是中小型民企,他们是依赖于行业里核心企业而生存的,被动接受核心企业的订单。相反,煤炭、钢铁这样的行业,目前已是高度集中,剩下的基本都是大型企业,其经营状况受企业内部的资源禀赋、技术、管理等因素影响比较大,当然也逃不脱行业周期的影响。不同行业中企业普遍规模不同,将造就不同产业结构,对项目风控判断要素也不同。最后,行业影响风控体系的是行业中企业的盈利模式或者说是盈利逻辑。不同行业,企业的盈利模式/逻辑是不一样的。而企业的盈利水平又决定企业的生存,对于融资租赁债权产品而言,判断客户的盈利是风险评估的重要方面。比如已提到过的机加工行业,由于存在的是为数众多的中小规模企业民企,他们围绕核心企业的订单而生存,在产业链上作为核心企业的二级、三级甚至四级零部件供应商,订单价格市场都是透明的。他们只有在质量、供货时效等方面满足核心企业要求才会被纳入供应商的序列。在价格透明的情况下,这类企业想要盈利或者尽可能提高盈利,比较可行的方法就是工厂管理细致,严格控制产品合格率、原材料的耗用、设备的合理投入、用工的节省等,概况讲就是这类企业生存盈利的逻辑就是严谨"持家(管厂)"、勤劳致富,赚的是辛苦钱。与之截然不同的是基础化工行业(精细化工不一样)。由于基础化工行业处于行业的上游,原材料价格随市场行情即时波动,企业经营发展盈利需要靠规模效应和技术工艺的领先。该领域内企业规模往往比较大,需要及时更新设备工艺,以保持产品的技术领先性以及对环保的合规性。所以,该领域的企业在资金可行的情况下,不断扩产、设备升级以保持规模优势、技术优势。但同时,我国多数化工工艺掌握在国际大型化工巨头手里,比如陶氏化学等,设备工艺的引进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项目建设周期相对也不短。所以这些企业的生存逻辑就是通过大量资金投入,适时引进先进工艺,获取一定时间内产品的溢价以盈利。对于基础化工企业,风控在判断项目时,可能需要关注到企业的规模效应、生产工艺是否落后、环保是否达标等因素。

第二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租赁公司的客户群定位。即使在相同行业开展业务,若客户群定位不同,风控体系搭建和侧重点也不同。比如客户定位是国企还是民企导致风险评估的差异很大,上文已有提及,不再赘述。客群定位的第二个维度就是目标客户的规模定位。大、中、小规模企业风险特征亦完全不同。此刻想问:客户越小,风险就越大吗?不见得。举个例子,对于民企这个客群,我个人认为租赁业务风险最大的在中间这档客户,在两头的企业(最大规模、最小规模)风险相对小些。因为最小的企业情况相对简单,能搞得明白、清楚;最大规模的企业要么上市、要么因为管理需要有相对规范的内控体系,这有助于尽调时获取充分信息。而处于中间档的民企,由于有了一定规模,实际控制人更多倾向企业扩张、多元化投资、高风险投资(小贷、房地产、期货等),容易使公司资金实力摊薄、资源分散化、管理难度提高,且资金调拨等信息极不透明,尽调难度很大。所以对于民营企业风控重点不在于如何分析评价,更重要的在于评估所需的信息是否充分。

第三个影响因素是租赁公司所处发展阶段。初创期、快速发展期、成熟期的租赁公司风控要求自然不同,风控策略不同进而影响风控模式/重心的不同,最终风控细则也不同。初创期因为风险容忍度低,风控策略或基调趋于保守严格,成熟期因资产规模壮大,风险容忍度提升,同时为鼓励业务创新,风控策略自然需做相应调整以支持业务的发展。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股东背景不同,风控要求和策略也不同。国有股东相对而言对风险容忍度更低,风控要求自然严格,这由股东相关高层的个人利益决定了的。相反,民企股东,实际控制人更多从企业经营的角度出发,风险容忍度相对高,但前提是租赁公司经营层需要让实际控制人认为业务这样运营风险是可控的。否则,民营股东投入的都是自己多年打拼挣下的真金白银,他也会很谨慎的,但不会对风险过于敏感。

第四个影响因素是公司人员素质水平。业务与风控既是天敌更应该是盟友。试想如果业务在前端对客户营销不彻底,中台的信审是否能实施彻底的现场尽调呢(客户不配合,信息不充分)?业务若完全没有风险意识,是否会导入很多无效客户而浪费中后台的时间。同样,风控人员专业到位,能提供更多积极有效的风控措施,在达到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提升客户的体验度,这样业务的达成是不是会更顺畅呢?在目前融资租赁行业中,公司更多倾向于把资源、人力投入到租前风险的控制上,这样从整体看,公司资产的风险系数更小。因为,租赁项目一旦出险,将牵扯公司大量人力物力处理,从业务经营角度来看是不划算的。当然,对于租赁公司而言,需要结合公司的人员素质和公司经营目标来决定风控资源的分配或风控资源的寻求与获取。比如厂商系租赁公司,多数情况下有促进设备销售的经营目的,以及厂商系先天具备的产业资源、设备处置资源的相对优势,可能在项目租前风控上相对有所放松。对于初创期或部分地区的租赁公司,专业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可采用操作体系标准化、内部交流/培训等一定程度弥补这一劣势。当然前提是有几个核心的人员将这些标准提炼出来,并很好的执行下去。

第五个影响因素是租赁公司的业务规模。对于规模大、项目多的租赁公司,就需要将业务操作体系化、标准化,否则管理将会失控。相反的,对于规模不大,项目较少的租赁公司,项目操作最好采用case by case的方式,将每个项目当典型对待,每个项目"吃透",充分熟悉和理解并加以总结提炼,通过项目操作锻炼队伍。

最后一个影响因素是风控资源/工具的整合。对于风控体系的设计,我们也要考虑到这些风控资源/工具的整合与获取,特别是目前互联网信息时代,为规范内部操作、协调部门工作、提升效率与降低操作风险,IT租赁业务系统成为基本的配置,同时还会加入第三方征信数据、实时监控工具来辅助风控,当然也包括合作方资源整合,辅助租后管理。这些都将纳入风控体系设计的考虑中。

讲完以上六大影响要素,下面我们接着看看风控体系搭建的步骤。

第一步,对业务所在市场进行调研。当然这一步是非必须的。当租赁公司对所在业务行业不熟悉或进入新业务领域时,出于谨慎性考虑,系统性的市场调研是有必要的。调研中有几点需要强调:第一,调研最好是业务、风控人员同时参与完成,因为调研对象资源需要业务端进行开拓、获取,同时对于调研的深度需要风控端把握。当然在调研过程中,风控除了保持专业度之外,还需要多一份的市场意识、产品意识和全局意识。风控人员必须对业务的开展布局、产品设计、市场推动要有一定概念,才能更好地从微观实施有针对性的调研。第二,主要的调研渠道包括典型客户、市场渠道、行业活动,以及各种行业信息的整理。典型客户的调研非常重要,通过典型客户我们可以了解行业的产业链情况(行业上下游关系、企业分布、盈利模式与状况、行业发展趋势等),有助于确定我们的目标客户群。市场渠道是另外一个重要途径,主要是设备商/经销商,他们是常年行走于市场的群体,对市场熟悉,且经历过市场周期,对行业会有独到的看法和见解,特别是关于行业发展趋势以及特定客户群体的认识。最后,需要达成的调研结果是:形成对行业整体认知即形成产业链全景图、该行业市场容量、目标客户群的定位、匹配的产品开发与推进规划、产品风控点的设计等。

第二步,在市场调研基础上,开展业务。在业务开展中,梳理业务流程并进行流程再造(特别是使用IT系统进行业务管控的情况下),最后达到流程标准化。在流程标准化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把业务中每个环节的工作进行分解,目的是强化操作效率、目标的达成。最后根据目标的分解,划分各岗位的权责。比如,仲利租赁业审分离机制的设立,就将项目尽调职责划分给了信审,业务仅负责前端的客户开拓与营销、价格谈判,这与仲利租赁的客群定位以及业务模式有关。因为他的客群基本是中小型客户,尽调相对简单,且能一次性尽调充分,所以没必要实施业务、信审两道审核,这样既能提高业务操作效率,亦能清晰岗位职责,避免项目出险情况下责任推诿。远东租赁由于客群定位在企业规模上更大些,需要的尽调复杂度相对大,故实施业务、风控两次尽调,这当然提高了对业务人员素质的要求。

第三步,为提升风控体系的可靠性、可行性,在第二步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风控操作细则、操作标准,比如业务导入基本门槛、现场尽调指引、资料收集规范、报告呈现标准等。

第四步,风控体系实施机制的建立。这些机制很多租赁公司都在广泛使用,比如内部培训、交流,导师的传、帮、带(通过项目实操让风控体系得到实施)。

最后,跟大家分享是:知晓了以上风控体系搭建的思路之后,我们如何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进而专业、最终优秀的风控人员?概括讲就是修炼、再修炼、一直修炼。具体讲,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作为一名风控人员首要的是打好基本功。这些基本功包括但不限于财务功底、现场尽调技巧、报告撰写能力、业务所在行业的产业知识。这些基本功修炼的如何,大家不妨试问自己几个问题:

1、租赁业务风控的经典工具的精髓你是否已掌握?我说的是精髓而不是简单的运用。比如仲利租赁的"产销人发财"评估要素、远东重视的5P评估法、隐形负债推算、租金覆盖比的计算等等。

2、你是否能娴熟的将财务分析与经营分析结合并融会贯通?

3、财务分析会灵活运用自如么?比如对存货这个科目的判断,是否金额越低越好?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标准答案,正确的做法应该将财务科目的表现与实际经营情况结合分析。在产销旺季,企业为应对市场行情必然事先大量采购原材料和加班生产,短期内,报表上的存货将高企,这恰恰放映了企业产销两旺,也符合行业的季节性规律,应该是正面的财务表现,而不是反面。财务的灵活运营是靠实践积累的,不是教科书上简单背诵能学会的。

4、你的产业知识是成体系的吗?还是零零星星存在的?只有体系化的产业知识才是更有价值的,才能更有助于你加深对行业的认知进而帮助项目风险的识别与判断。

5、最后是现场尽调/考察的技巧你get几项了?比如:你是否能让客户认为你是懂行的?你能深刻题解企业经营中的关注点吗?你能与客户很好的互动吗?谈话中你能让客户卸下防备心轻松交谈吗?相反,而不是对客户实施简单的、程序性的考察,更不是对客户进行简单的拷问,当然也不是处于自我保护简单实施免责流程...

如果以上问题你的回答都是"NO",那么请继续修炼吧!

第二个阶段,风控人员应该更多得对自己的经验、认知进行总结提升。将这些提升为体系化的成果,并与他人分享。同样,我们也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1、除了公司、行业内常规的项目评估方法,你有自己的独门秘籍吗?我有,那就是任何项目我都会问自己一个终极问题"客户为何需要我们公司的资金",沿着这个问题对客户的经营、财务、资金融通等各方面实施剥笋式的分析,犹如财务分析中的"杜邦分析法"。具体分析方法日后有机会可以进一步交流。

2、对项目的判断,你能达到"专业的直觉"这个境界吗?也就是无招胜有招。

3、你的经验是否已经总结提升为体系的成果并加以运用、分享?——这决定了你的专业在团队中的影响力。

第三个阶段,我们要成为更优秀的风控人员,就需要关注并获取风控以外的东西,这些包括但不限于:对问题本质的把握能力、知晓细节并掌控全局的能力。同样试问自己几个问题:

1、除了熟悉的领域之外,新业务领域你是否会排斥?——我建议风控人员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一颗好奇心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2、特别是作为一名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风控人员,需要关注并充分理解公司的战略、业务与产品、客户、市场之间的关系,形成对公司、工作的全局观。

3、最后,我觉得任何一名租赁风控人员都要有一个远大的目标:不想当CRO的风控不是好风控!!

以上是我分享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Jack看租赁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DOTA2中永恒之盘的“造成伤害归零”,对哪些技能例外?

在解释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了解这么一个情况:伤害究竟是怎么结算的。


首先伤害在确实造成后,有一个基础的判断:它的来源、它的目标。


它的来源是指究竟是谁造成的这个伤害。英雄的攻击伤害来自于英雄自己,召唤物的技能伤害来自于召唤物。比如说雷云的雷击,伤害来源是雷云而不是宙斯(拉比克、变体精灵);同样的死亡守卫的攻击伤害来源时死亡守卫。

需要注意的是伤害来源和击杀者是不一样的。往往召唤物的击杀会被算在其主人的头上,所以不能说因为雷云杀人后算宙斯(拉比克、变体精灵)的经济、经验、人头,就说雷云雷击的伤害来源是其主人。(想想死神镰刀、寒冬诅咒都能抢人头,总不能说他们是抢了伤吧?)

还有一个就是它的目标。这个就很简单了,谁掉血了,谁就是伤害的目标。


明白了这一点后,我们就可以讨论永恒之盘的效果了。


永恒之盘的效果分为两个部分:"伤害承受方伤害减免"、"伤害施加方伤害减免"。


伤害承受方伤害减免就很简单了,如果是自己将要掉血,那么这个伤害将被减少100%

这些技能互相之间技能机制完全相同,叠加为加法叠加。

比如说身上同时有"强断连招"和4级"灵魂猎手",那么自己将会受到(100%+50%-100%=)50%的伤害。

伤害施加方伤害减免也不算复杂。只要是伤害来源是自己的伤害,那么这个伤害将会被减少100%


这些技能互相之间技能机制完全相同,叠加为加法叠加。

比如说身上同时有三个技能状态的情况下,自己造成的伤害仅为(100+40%-100%-30%=)10%


持续技能是一样的,持续技能在被释放后,也会有伤害来源的说法。谁是其伤害来源,就决定了会不会被永恒之盘影响到。在每一个伤害造成切实的掉血时,进行判断,如果有减伤,那么伤害被减免,不掉血;如果此时没有减伤了,那么伤害不会被减免,正常掉血。

测试伤害来源很简单,对于绝大多数技能来说,只要身上挂着刃甲洗个澡,谁被弹了,伤害来源就是谁的。对于逐个技能我就不一一说明了。

最后说一句,部分伤害带有特殊的伤害标记,例如"生命移除标记",那么它将不会伤害调整技能影响。拥有这类标记的包括但不限于:斩杀、生命消耗、生命设定、部分特殊的技能。太多了,就不一一描述了。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莫无煜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9 个回答,查看全部。

如何评价《复仇者联盟 3 :无限战争》?

看完《复联3》,我终于找到了灭霸真正的弱点!

《复仇者联盟3》开始在国内上映了,阵容之豪华,场面之震撼,人物之复杂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这部鸿篇巨制结束时,灭霸已经集齐了所有的无限宝石,可以拥有无尽的力量,还能控制时间、空间、灵魂、现实,心灵,我天!他已经是无敌的了!然而我们的复仇者们又一个个灰飞烟灭,难道宇宙的末日真的要到了,根本没有一线生机吗?

你们都错了!其实只有看似脑子进水的星爵真正看出了灭霸的破绽!


没错,灭霸的弱点就在这个大下巴上透露出来了,这就是复仇者们的机会!

我们可以再来仔细看看灭霸的这张丑陋的嘴和脸,


有没有让你联想起一幅西方著名的油画?—— 《丑怪女人》(The Ugly Duchess)


没错,这个画作中是个女人,要知道那个年代西方的油画作品都是非常写实的,可以看出画中的人物面颅部骨骼严重畸变,前额突出,眉骨增高,下颌骨过度生长,这样的骨骼畸形甚至无法让我们辨别出她是一位女性。这其实是非常典型的Paget's disease of bone(Paget骨病)的表现。


对于绝大多数正常人,面中的高度(眉间到鼻底)和面下的高度(鼻底到下颏)应当基本一致,


而在Paget骨病中,面下的高度会明显增加。再看看《复联3》中的灭霸,下颌骨,尤其是高度明显过度生长,就像这幅画作中的"丑怪女人",灭霸得的也是这种累及到面颅部的Paget骨病。


这种疾病一般影响55岁以上的人群,男性白种人的患病率比较高。累及颅面部的Paget骨病是一种常见的类型,面部骨骼过度生长,尤其是下颌骨的过度生长是这个病的一个典型特征。我们可以看一篇发表在NEJM的典型病例,患者主诉疼痛、假牙戴不上。

我们再来看看灭霸患病前后的对比:


由于人的骨骼在一生中都在进行着骨改建,而在这个过程中,Osteoclast(破骨细胞)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Paget骨病的患者中,破骨细胞存在功能异常,会致使骨改建始终在高速地进行,进而导致大量结构紊乱骨的产生,最终导致骨骼的过度生长而产生畸形。


Paget骨病不仅仅会导致骨骼的畸形,由于存在大量新生的病理性骨,这还会导致明显的骨痛,以及继发的关节炎,因此,电影中可以明显感受到灭霸虽然力量惊人,但始终显得行动迟缓,这估计是疾病的影响。

而且由于新生的骨骼内部结构紊乱,因此非常容易骨折,所以复仇者们应该集中力量去打灭霸的下巴,应该很快就能把他的下颌骨打断的,进而得到无数击败灭霸的机会!

灭霸可能太过于专注地寻找无限宝石,而忽略了自己的疾病,这和现实生活中Paget骨病很多事偶然间发现的一样。其实地球上早就有这个病的治疗药物——bisphosphrate(双磷酸盐,也是常用的控制骨质疏松的药物),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功能以及促进破骨细胞的凋亡,进而减缓Paget骨病导致的过度骨改建,多数患者可以得到相当大程度的缓解。所以复仇者们一定不能让灭霸得到这种药物!

另外,因为小部分Paget骨病会导致继发的Osteosarcoma (骨肉瘤),恶性程度非常高而且容易转移。同时,我们可以看到灭霸的下巴不仅异常增大,而且产生了不明的分隔,所以灭霸的Paget骨病可能已经导致了恶性肿瘤的发生,所以复仇者们一定要有耐心,也许灭霸现在的强大只不过是回光返照罢了。


与你相关的是:

当你(尤其是中老年男性)发现自己的面部的骨骼,尤其是高度在进行性增大,而且伴随疼痛,应当及时地就诊来排除Paget骨病的可能。

====

另外,也许论战斗力复仇者们肯定比不了灭霸,但是如果我们的复仇者们论颜值,怎么个个看着这那么顺眼呢?

这是因为他们不仅面部的比例协调,而且面型很好,简单来说就是他们的侧面观都都特别好。一般来讲,我们如果觉得一个人好看,嘴唇应该基本落在审美线(鼻尖和下巴颏连线)附近,也就是所谓的直面型,这是目前主流的审美。男性的嘴唇可以在这条线靠后一些,而女性的嘴唇可以靠前一些,也就是这样



再看看其他复仇者们的面型:


不得不说复仇者们能从这么多人中脱颖而出,不仅仅是因为有超能力,高颜值也同样有相当大原因…

当然了,成员里也有例外,比如这两个:


本文作者:Dr.Yan,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在读博士

参考文献

1. Ralston SH. Clinical practice. Paget's disease of bone.N Engl J Med. 2013 Feb 14;368(7):644-50.

2. Patel MB, Bhalla A. Images in clinical medicine. Paget's disease of the mandible.N Engl J Med. 2008 Feb 7;358(6):625.

3. Rai NP, et al. Paget's disease with craniofacial and skeletal bone involvement.BMJ Case Rep. 2016 Sep 1;2016. pii: bcr2016216173.

====

本文内容首发在微信公众号:丁香园(dingxiangwang)


更多内容将在微信公众号:pianjianzhiren(偏见职人)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Dr.Yan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4940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如何评价《复仇者联盟 2:奥创纪元》?
如何评价《雷神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