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商业综合体应该如何设计?动线和业态应该在何时安排?一个网红店方案全有了

【原创文章,首发知乎】

你有没见过这样的城市

一个几万方的社区商业

可以开在政府大楼的市政广场前

而且那里竟然全是网红店

来看看它的设计过程

一个高度开放的城市

一个充满自由意志的设计公司

一个亟待注入新鲜活力的新区

好的设计+好的策划

还有什么比遇到这种项目更让设计师兴奋的呢


以上情节纯属虚构!与设计方无关,仅供学术讨论!

图片与信息来源:

项目信息来自项目官方公众号:龙城vankely

mp.weixin.qq.com/s/4PZy

标书信息:

bbs.szhome.com/30-30017

三馆信息:

gooood.cn/_d271531105.h

评标信息:

sz.gov.cn/ghj/qt/gzdt/2

设计图纸:

360doc.com/content/17/1

hoop-archi.com/projects

作品版权归伍兹贝格(Woods Bagot)所有,侵删!


有兴趣参与设计讨论小灶群,或想领取10套商业综合体文本者

请添加潘工微信:allenpan81

-END-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潘工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敷面膜有用吗?

客观点说,敷面膜有用,但可能不是你以为的那个用。

绝大多数人以为敷面膜主要的作用就是「补水」,你可以看见这个问题下连医学科普号也有说出这个词来的。但其实一切的误导都是从这个不严谨的词延伸开的。


「补水」是一个持续热门的概念,许多护肤品以此为卖点,其中面膜尤甚。在皮肤科门诊,当我向皮肤屏障受损的人宣教「你需要加强保湿」时,对方也有很大概率反问我:「那么多敷面膜能不能补水?多到什么程度合适呢?」

我的回答是:「不行,面膜补不了水。」

皮肤对水的吸收

一些皮肤科医生会激进到说:「你根本无法从外界把水给补进皮肤里。」这句话其实也不完全对。我们的皮肤是可以吸收水的,因为水的分子量足够小了。当我们在游泳池或者浴缸里浸泡过久,会看到皮肤被泡得皱巴巴的,那不就是吸收了水,被泡涨了么?

但是我们不会因为在水里浸泡了很久,就无止境地涨下去,变成一个膨胀的海绵宝宝,不,不会的。皮肤对水的吸收是有限的,完整的上皮吸收的水分很少。当外界湿度显著高于表皮内水分含量时,皮肤吸收水,但大概十分钟后皮肤就拒绝再喝水,饱和了。你看,这就是为什么面膜没有必要超过10分钟。

而当我们脱离了全是水的环境,从泳池或者浴缸里爬出来,没多久你就会发现,你皱巴巴的手掌又恢复了原样。因为角质层正常情况下就是应该只含有10-20%的水分,到了一个正常的环境里,过多的水就又挥发了。所以,当你取掉面膜后,刚才吸收的那一点点水,也会挥发掉。进得去,为什么出不来?

面膜对皮肤的好处

那么敷面膜完全没有意义了么?也不尽然。我认为面膜的用处可以被归结为两类:促功效成分吸收,和物理降温。

没有哪个「补水」面膜里面就是一汪水,化妆品公司又不是傻子,它们也知道真要让顾客使用下来感到表皮通透感增强,还是要能够提高表皮水合。以透明质酸为例,许多面膜里添加此物并宣称「补水」。其实透明质酸没往表皮里塞进去水分,但它本身可以吸取水分,当它随着面膜液部分渗透到表皮里,分子量大没那么容易被挥发,就可以留在那儿继续发挥一段时间作用,减少了水分经皮丢失,这样也能让皮肤外观变得水润。

又或者,一些美白成分,比如传明酸、烟酰胺之流,透皮吸收率都比较好,放在面膜这样一个湿敷剂型里给到皮肤,面膜纸本身形成封包,相当于在十分钟内逼着皮肤吃下去,快速到达表皮基底,很难再挥发掉,效果就会比单纯涂抹更明显。

所以,重点不是水,重点还是那些功效成分。

另外一种面膜的妙用,就是冰敷,利用物理降温的办法给急性受损的皮肤救场。日晒伤后皮肤发红发烫,或者是敏感皮肤、激光术后脸上潮红明显,但是又急需出去见人时,可以选择一些安全性较高的医学面膜,丢在冰箱里冰上半小时后,再拿出来敷,如果有条件,配合冷喷效果会更好。这种情况下敷的时间可以延长到20-30分钟,因为这时我们不是在指望吸收多少功效成分,而是在镇静皮肤。

面膜的正确使用方式

尽管面膜可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往表皮里塞进一些我们想要的功效成分,但我们仍然面临第一小节里最后一个问题:进得去,为什么出不来?在这一点上,别说面膜,就是市面上大噪的「无针水光」也面临同样尴尬境况。即便通过高速气流往表皮间隙里冲进去水分,这些水分也很快挥发。「无针水光」因为在冲进去的过程中实际上人为破坏了皮肤屏障,做完后一段时间自然的经皮失水率其实还更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取掉面膜后,轻柔擦去面膜液,然后涂保湿霜,通过补充皮表脂质来封堵水分流失。这就是为什么皮肤科医生坚称「补水」是一个伪概念:实际上所有真正提高表皮水合的手段,最后不是通过从外面补进去水达成,而是通过减少水分经皮丢失,这只能叫「保湿」。而日常保湿的主力军,也绝不是面膜,是保湿霜。以吃为例的话,面膜只是精致点心,不管饱,保湿霜才是主粮。

并且,湿敷其实是会破坏皮表脂质层的,反复地湿敷,其实对健康的皮肤屏障不利。所以面膜的次数应该控制在每周2-3次,不建议再多。如果真如一些明星所宣称的每天六七片面膜,皮脂膜反复被面膜液泡坏而来不及代偿,自身的皮肤反而是会越来越保不住水分。

说了这么多,也许你会想知道:皮肤科医生敷面膜吗?

也是敷的。没时间选购,通常就从医院里开医学面膜,反正品质都不错。一般在深夜11点,家人都睡了,我还在面对电脑辛苦查文献、码字符的时候,想到自己摆脱电离辐射、熬夜、精神压力已然无望,但还是要找补回来一点信心,于是敷一片面膜,戴上眼镜,接着干活。

你看,尽管我也知道健康皮肤是多因素影响的,光靠面膜效果不会很好,但是我一点也不觉得寻求心理安慰有什么傻的。或者说,我打算就这么理直气壮地傻下去了。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陈语岚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237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怎样在一个暑假内变美?
不同价位的女士护肤品成分和使用效果真的差别很大吗?

什么是你所理解的消费升级?过去十年,哪些消费变化可以称之为消费升级?

16年的问题了,那时候"隐形贫困人口"这个词还没火。


等大家在朋友圈里纷纷转发,以表明自己的阶级立场之后,没过多久,一篇刷屏文又横空出世,题目就取的很想让人拼命点头——《这届年轻人已经开始消费降级了》。

所以这届年轻人到底是更舍得消费了?还是更缩衣节食了?

消费是一个大概念,媒体只会挑最抓眼球的说,大家的个人感觉也大多以偏概全,作为一个没事就爱瞎琢磨且思维缜密的金融号,我们决定从刚刚过去的年报季入手,看看这些瞄准消费市场的上市公司都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

希望它们的年报对这个问题有点帮助。

(回答于2018年5月29日:)


UA:"小众"需求的增长困境

首先出场的是"消费升级"代表队。

拿Under Armour为例吧,这可是当下最火的运动品牌,在路上谁没见过几个穿着螃蟹LOGO的英姿飒爽的运动男女呢?

3月26日,Under Armour (UA.N) 发布了2017年度业绩,营收同比仅增3%,净利润同比降119%至亏损4,826万美元,这是8年来公司的首次亏损。

此前的2009-2016年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每年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年复合增速均超26%。

Under Armour (UA.N) 营业收入(左)及净利润(右)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云锋金融整理

UA出道自带"专业性"标签,创始人和雇员也多为运动员出身,品牌始终坚持自己独有的、极具辨识度的设计风格,在北美成为职业运动员和健身达人眼中的专业装备。

这个品牌在中国的火热则与个性化相关,其入华时点恰逢全民健身热。购买渠道少、入华时间短的UA成为国人眼中的小众轻奢品,健身之余还满足了个性化的需求——当大爷大妈都人手一件阿迪耐克时,不会撞衫还有逼格的UA怎能不受年轻人青睐?

2014年,UA从耐克手中抢走了NBA球星史蒂芬·库里,随着其当选2014-2015赛季MVP、勇士夺得总冠军,"库里效应"让UA鞋类销售额同比增长95%,更是从Adidas手中抢下北美市场老二的宝座[1]。2015年9月,随着上海旗舰店开幕,UA强势入华,大中华区门店数量迄今已超400家[2]。

然而,随着增量降价扩大规模,UA的设计创新没能跟上高速扩张的步伐,个性化的品牌优势开始受到挑战。

富国银行2017年的调研显示[3],这个品牌已经开始不那么"酷"了:在美国高收入家庭青少年"一整年都没有穿过的品牌"中,UA名列榜首。

许多人将UA去年的业绩下滑归因于鞋类销售不佳、运动休闲市场进入太迟,甚至是创始人政治倾向有偏、代言人库里年度表现不佳。但不可否认的是,靠专业性与个性化立足的公司,当规模快速增长时会遇到两个动摇根基的困境:大众消费者对专业性的需求并不强,而大众接受度提高后却又损害了品牌的小众和个性化形象

UA的股价从2015年的高位以来已经腰斩不止,图片来源:有鱼股票

这种例子在服装领域屡见不鲜,前有New Balance,后有Jack Wolfskin,无一不是从小众走向大众后就不再"网红"了。

看起来,这种消费升级意味着消费者愿意付出更高的代价为更个性化的需求买单,然而当上市公司这种庞然大物介入小而美的市场时,或者小众品牌企业发展壮大到了上市的地步时,画风就会变得奇怪起来——

升级后的消费者要求企业塑造个性化或高端化的品牌形象,但上市公司想要扩大利润规模,就必须要致力于规模增长,而这就会损害个性与高端的定位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小众化"的消费升级路线天生就与上市公司有八字不合的嫌疑。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再举一个国内的例子。

美图:大众用户,小众手机


3月26日,美图公司(01357.HK)发布2017年度业绩,营业收入同比增187%,净亏损同比缩小97%。其中,智能硬件(美图手机)业务收入占83%,互联网业务(广告与虚拟道具收入)收入占17%,自2014年以来,手机销售始终贡献80%以上的收入。

公司董事长蔡文胜在2017年9月的演讲中曾提到,"我们的愿景,是让每个人都使用美图产品"[4]。
美图的产品包括美图手机和美图秀秀、美拍(短视频)、美颜相机、美图美妆(电商)等APP,而贡献收入超过80%的手机销售并不是公司的战略重点。事实上,蔡文胜本人使用的也并不是美图手机,而是iPhone[5]。

美图公司瞄准的美颜市场本就是以女性用户为主的"半壁江山",愿意为单一功能付费购买专用手机的用户更是小众群体。2017年,美图各APP月度活跃用户总数同比减少7.6%至4.2亿。美图手机尽管是收入支柱,在爆发式增长(+110%)的2017年销量也仅有157万台[6],在国产手机排行榜上与前8名千万以上的销量相去甚远[7]。

美图公司(01357.HK)营业收入(左)及月度活跃用户总数(右)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云锋金融整理

正如蔡文胜所言,"美图卖手机不是因为手机市场大,而是因为现在美图的数据资源和算法技术能力已经完善到能够形成拍照类的数据产品,美图手机只是载体而已。"[8] 小众化的美图手机需求很难支撑公司长期的规模增长。

美图的股价并没有赶上消费升级的东风,图片来源:有鱼股票


上市公司+消费升级:大众化才有春天

什么样的消费升级才对上市公司真正利好?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榨菜。没错,就是你可能吃的越来越少的榨菜。

先来看看它的股价,是不是很给力?

图片来源:有鱼股票

根据涪陵榨菜(002507.SZ)的年报显示,公司连续两年收入增长率超20%。如果根据公司的营业收入与销量数据,粗略计算一下2011-2017年间公司产品的平均价格,7年间 50g一包的涪陵榨菜的均价从0.36元涨到了0.58元,涨幅高达62%。

与此同时,公司的毛利率更是在7年间实现五连涨,从36%扶摇而上到了48%——这说明榨菜价格的提升并不是简单的转嫁通胀成本,而是变成了公司的利润

涪陵榨菜(002507.SZ)产品销量(左)、均价与毛利率(右)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云锋金融整理

提价也并未影响销量,7年间榨菜销量还增长了34%。看起来,哪怕是一包榨菜,要是有更精致的包装和更健康的配方,人民群众对多花几毛钱完全不介意。

下图这个包装,是不是比大家记忆中小时候的榨菜大气了很多?

图片来源:涪陵榨菜官网

其实不只是榨菜,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调味品是真正的大众消费。由于单价较低且又是生活必需品,消费需求的价格弹性不强,主打品质升级的调味品有着较强的提价权和增量潜力
2017年度,Wind调味品行业内上市公司(A股)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达9.3%,毛利率平均增长1.7%。具体来看,行业内12家A股上市公司中,10家营业收入实现正增长,8家毛利率提升,6家实现收入毛利同增。

Wind调味品行业上市公司(A股)收入增长率与毛利率变动值(2017)

数据来源:Wind,云锋金融整理

说到这里,聪明的读者大概已经知道我们想说什么了。其实上市公司能不能从消费升级这一主题中获利,关键在于能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消费升级形式

"小众化"的消费升级更适合一级市场投资者去把握,因为消费者的长尾效应给了小而美的公司以发展机会,而只要从无到有,就能为VC/PE投资者带来不菲的回报。

但对于追求规模增长的上市公司而言,"大众化"的消费升级更值得关注。这些升级扎根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公司在依靠品质升级提升产品(或服务)价格的同时,还可以依靠庞大的用户基数提升规模。


服装和酒店:品质升级需"接地气"

还是拿Under Armour所在的服装领域为例,其实也不乏把握住了大众化消费升级机会的公司。
海澜之家(600398.SH)经营生活类(裤子、T恤衫、羽绒服、针织衫、夹克衫等)与商务类(衬衫、西装等)两类服饰产品。

虽然被网友各种吐槽,但在2014至2017年,更大众化的生活类服饰销量不断增加,带动营业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而相对小众的商务类服饰销量与收入增长较慢。

海澜之家(600398.SH)分产品销量(左)、均价(中)与收入增速(右)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云锋金融整理

看起来,吐槽海澜之家的网友们并非这家公司的目标客户,愿意把它当做衣柜的男人海了去了。

图片来源:有鱼股票

而对于衣食住行的住来说,在年初《消失的汉庭和如家》一文[9]中,我们就曾提到:"汉庭和如家从未真正消失,只是改头换面,成了全季和桔子",这就是酒店业的消费升级——如果多花几百块就能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夜晚,消费者会非常愉快地忽视汉庭和如家,直奔中端酒店的怀抱。

过去两年,华住酒店(HTHT.O)、锦江股份(600754.SH)、首旅酒店(600258.SH)的中端酒店数量都迅速增加,其RevPAR(可租客房平均收入)显著高于经济型酒店。相比于高档型的酒店,中档酒店提供了大众购买力范围内的品质升级,同时也为酒店带来了可观的利润

酒店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中档酒店数量(左)与RevPAR(右/2017)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云锋金融整理

"大众化"消费升级的战场到底在哪里?

尽管以上说明白了为什么"大众化"的消费升级对上市公司好处更多,但谁是"大众"?这部分升级的消费者又在哪里呢?

让我们从每个人都会逛的超市百货中寻找答案。

永辉超市(601933.SH)近年发展最明显的特征,是把传统的红标"永辉超市"逐步替换为绿标"BravoYH精品超市",同时上线了"永辉生活"便利店和"超级物种"以全面拥抱新零售与O2O。

与阿里旗下的盒马鲜生专攻一二线城市不同,永辉布局的主战场是三四线城市占比更高的中西部地区,这为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与利润增长。

2017年,永辉超市全国店面数量同比增长41%达到806家[10],分布在全国21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中西部地区264家,占比达到三分之一。2010-2017年间,公司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年复合增速均超过25%。

永辉超市(601933.SH)各省店面数量(2017/左)与收入利润(右)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云锋金融整理

看完超市再来看看百货。

王府井(600859.SH)是目前唯一实现全国布局的百货龙头。公司这两年中西部地区收入增长迅速,西北、东北、西南、华中地区增速分别达到37%、19%、16%、11%,远超华北(1.51%)、华南(-4.41%)、华东(-10.28%)地区,其中太原、贵阳等三四线城市营业收入占比贡献较大[12]。
百货公司收入增速的区域差异直观地展示了三四线的消费潜力,以及大众化的消费升级对增长的驱动力。

王府井(600859.SH)收入利润增速(左)及分地区门店数量(2017/右)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云锋金融整理

上市公司+消费升级:三四线城市是关键

从柴米油盐到衣食住行到超市百货,赚钱的上市公司牢牢把握着大众化的消费升级趋势,而这里的大众,就是指过去被认为无法引领消费潮流的三四线城市。

是什么让以前被消费企业忽视的城市,在此时大放异彩?

首先,三四线城市的人口规模以及近年增速均高于一二线城市,消费群体基数妥妥的更大。

不同级别城市人口数量(左)及分布(右)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淘宝数据,云锋金融整理[12]

其次,也是更关键的是,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能力变得不容小觑。事实上,如果扣除房贷压力,哪怕是平顶山、荆门这样的城市,月实际可消费收入居然高于北京和上海。

低线城市消费增长(左)、实际消费能力与房价(右)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云锋金融整理[13]

讲到这里,结论已经很明显了。

消费升级那么火,却只有"接地气"的、能抓住三四线城市机会的上市公司才能赚到钱。

至于一二线城市中一边被房贷压得喘不过气、一边又讲究高端小众的那些年轻人,就由他们去吧。



感谢研究部同事:翁放、樊帅、游凡 的回答


[1]超越adidas,UNDER ARMOUR跃升全美第二大运动品牌(理想生活实验室,06/09/2014)。
[2]据公司官网(underarmour.cn/storeloc)。
[3] Teens Are Abandoning Under Armour inDroves and It's Turning into a Huge Crisis for the Brand (Business Insider,10/04/2018).
[4][8]蔡文胜:美图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36Kr, 13/07/2017)。
[5]蔡文胜解释为何不用美图手机:美图不是手机公司(搜狐公众平台,25/08/2017)。
[6][7][11][12]据公司年报。
[4]2017年度中国手机品牌销量TOP10: 华为称王,美图手机成最大黑马(安卓资讯网,04/02/2018)。
[9]云锋金融微信公众号2018年1月2日文。
[10]包括永辉超市(红标)、Bravo YH(绿标)、永辉生活(便利店)和超级物种(O2O)。
[12]依据国务院发布的城市划分标准。
[13]月(人均)实际消费支出=月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住房按揭人均月供支出,住房按揭月供支出计算时假设人均购房面积35平米,首付比例30%,贷款年限30年,利率参考基准利率。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云锋金融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35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中国真的有很多穷人吗?
如何判断人口红利是不是已经消失?

邓永泉-仲裁每日一问No.55 | 约定“仲裁费用由败诉方承担,但仲裁庭另有裁决的除外”,仲裁庭如何处理?

裁判判-仲裁之友 创始人

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中心仲裁员

dengyongquan@caipanpan.com

微信号:DENNISDYQ

微信公众号:裁判判


问:仲裁条款中约定"仲裁费用由败诉方承担,但仲裁庭另有裁决的除外",仲裁庭如何处理?


答:首先,并不是所有的仲裁规则都对仲裁费用的承担作出明确规定

例如,《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中心仲裁规则(2015)》对仲裁费用的承担有明确的规定,即"第五十一条费用承担(二)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仲裁费用原则上由败诉的当事人承担;当事人部分胜诉,部分败诉的,由仲裁庭根据当事人责任大小确定其各自承担的比例。当事人自行和解或者经仲裁庭调解结案的,当事人可以协商确定各自承担的比例。(三)当事人有本规则第二十二条第(七)款规定的情形,或者有其他违反本规则的情形导致案件审理程序拖延的,其仲裁费用承担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因程序拖延导致其他费用发生或者增加的,还应承担其他相应的费用。"

例如,《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2015)》就没有对仲裁费用的承担作出明确订规定,其第五十二条费用承担仅规定,"(一)仲裁庭有权在裁决书中裁定当事人最终应向仲裁委员会支付的仲裁费和其他费用。"


其次,"仲裁费用由败诉方承担,但仲裁庭另有裁决的除外"属于当事人约定对仲裁规则的变更,仲裁庭应当从其约定进行裁决,除非该约定无法执行或者与仲裁地强制性法律规定相抵触。


第三,通常来讲,"仲裁费用由败诉方承担,但仲裁庭另有裁决的除外"不会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仲裁地强制性法律规定相抵触。"但仲裁庭另有裁决的除外"意味着允许仲裁庭可以按照也可以不按照"仲裁费用由败诉方承担"的约定裁定仲裁费的承担,是否按照,由仲裁庭自行决定。因此,该等约定也不属于"无法执行"的情形。


第四,既然该等约定既不属于"无法执行",也不与仲裁地强制性法律规定相抵触,那么,仲裁庭就应从其约定对仲裁费的承担进行裁决。


第五一方面,仲裁庭要尽可能按照"仲裁费用由败诉方承担"的原则裁决仲裁费的承担,以避免不尊重当事人约定,违反仲裁程度的嫌疑。另一方面,仲裁庭要结合仲裁规则的内容考虑该等约定是对仲裁规则中有关仲裁费用规定的全部变更还是部分变更。

例如,上述《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中心仲裁规则(2015)》第五十一条费用承担第(三)款的内容是否也被该等约定变更。如果仲裁庭要适用该等第(三)款,就要考虑这属于是"但仲裁庭另有裁决的除外",还是说该等约定没有对第(三)款作出变更。显然,前者更方便仲裁庭说理。然而,如果该等约定只有"仲裁费用由败诉方承担"这部分内容,仲裁庭就需要对该等约定的变更范围作出处理。


第六,仲裁庭无论如何处理,都最好在庭审时向当事人释明并听取其意见,并在裁决书中作出论述。



邓永泉:邓永泉-仲裁每日一问No.54 | 当事人发现仲裁程序方面的问题应该如何处理?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邓永泉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关闭了朋友圈,我们能过的更开心么?| 心理咨询角度谈「情绪调节」

文 | 小丸子 & 水晶球

编辑 | 悬铃木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着那么几个永远精致的人生赢家。

七夕、情人节连儿童节都有礼物收,日本、巴厘岛、普吉岛……只要放假就一定会被他们的旅行照刷屏,吃饭永远在高档餐厅和有情调的咖啡馆,你本来还觉得今天的煎饼果子挺好吃,看了他们的朋友圈马上就咽不下了。


面对朋友圈"人生赢家"的暴击,一些人默默点赞,而另一些人则是选择了更直接的方式——关闭朋友圈

我的朋友小C就是其中一位。就在今年情人节,小C终于在刷屏晒幸福的活动中爆发,关闭了自己的朋友圈。

今天这篇文章,让我们从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角度来探索这个让大家共同好奇的问题:关闭了朋友圈,我们能过的更开心么?


朋友圈晒幸福的朋友,为什么让我们不开心


小C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相恋多年的男友,在朋友们看来她是安稳幸福的代表,她却说自己经常在长时间刷朋友圈后情绪暴躁,尤其是在情人节那天,朋友圈一色的玫瑰、红包、烛光晚餐,自己对着穿家居服的男朋友和一桌家常菜,怎么都高兴不起来。

明明是自己叫男朋友不要买礼物,说喜欢他做的饭,可是看到别的男朋友发红包送礼物,对比一下他连朵花都不买,一下也不知道哪里来的火,一下就爆发了,事后想想很后悔,朋友圈「有毒」,所以就关闭了。

像小C一样,或许是更名贵的礼物、更轻松的工作、更有钱的男朋友……我们或多或少都曾经被朋友圈中的一些信息击中,朋友圈那些"人生赢家"仿佛不知不觉中拉高我们对生活的标准,原本开心的情绪一下烟消云散。

那么,朋友圈是怎么做到的呢?


1.随时随地可获取的他人信息,高频启动的"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是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社会心理学家费思汀格(Festinger)指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依靠与他人的比较来定义自己的社会特征(如能力、智力)等,这种现象叫做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在人类的相互作用中不可避免。这一点很好理解,从小到大我们就是在社会比较度过的。

比如小学数学考试,我们都知道满分是100分,及格分是60分,但是这些绝对数字往往不是外界评判你的标准。
比如你考了90分,从绝对分数来看,这是个高分,你可能会觉得开心,但是家长肯定会问,全班有多少人考了90分呢?如果90分的人很多,甚至许多人都得了100分满分,那么很可能收获的就不是表扬和喜悦了。

幸运的是,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无论是你父母还是你,都不用再靠向别人打听去获取用来社会比较的信息了。朋友圈、QQ空间的存在让大家能够随时随地分享自己的生活。

不幸的是,这些社交媒体也让我们在碎片化时间里得到足够的信息来进行社会比较


2.相似性假说:为什么朋友会比我好?

在经典社会比较理论中,费思汀格(Festinger)提出了相似性假说(similarity hypothsis),认为个体想要了解自己的观点和能力时,往往会倾向于自己能力和观点相似的人比较,因为相似的他人可以提供更多真实、有效的信息。

还举数学考试的例子,你和小C是好朋友,成绩也差不多,平时都考70、80分,这次你考了90分,你进步了本来应该高兴,这个时候你父母可能不关心班级第一考了多少分,但很可能会问:小C这次考了多少分?如果小C这次考了95分,那很有可能的结果也是……(emm,不说了……)

心理学家也已经证实,相比于跟我们差距很大的人,我们更不能忍受的是,跟我们相似的人比我们好。

例如马云有钱不会让我们觉得心理不平衡,但是你的大学同学比你赚的多,马上就会让你的幸福感降低。

而朋友圈,真是一群跟你学历相近、年龄相近、成长环境相近的人的集合,他们的好,或多或少会成为引发你"羡慕嫉妒恨"的来源。


3.不对称的信息,未察觉的「不合理信念」

经过了那么多年的社会比较,我们内心早就形成了与人比较的标尺,更不幸的是,在信息量和曝光率如此高的社交网络上,我们用于社会比较的信息是被上传者加工和美化过的非真实或完整的信息。

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也是社会心理学中的概念,指的是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所形成印象的过程。

试图使别人积极看待自己的努力叫获得性印象管理;而尽可能弱化自己的不足或避免使他人消极看待自己的防御性措施叫保护性印象管理

朋友圈,作为新型的社交场所,早就不是最开始一群知心朋友酒后聊天吐槽的地方了。你可能不知道你朋友的朋友圈,包含了TA的同事、上司、客户,还有报喜不报忧的父母,所以,「印象管理」渐渐成为朋友圈的必备技能。

印象管理造成的不对称信息,让你可能只看到他满世界旅行,却没看到他熬夜加班,只看到她收到名贵的礼物,却没看到他们聚少离多……

而你自己,在这种对称信息中,形成了许多"不合理信念"——这才是让你不开心的根源。


关闭朋友圈,我们开心了么


我们可以关闭朋友圈,但是没办法关闭对别人生活的好奇心,更抵挡不了心里默默地比较。

举个例子:小E和小C是大学室友。有天,小C结束求职面试以后,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家。她躺在床上本来想刷刷朋友圈放松一下,往下刷了没几条,看到了小E发的拿到了某业内知名企业offer的朋友圈。
想到自己在找工作的路上屡屡受挫,小C的情绪突然就变得很低落,开始了自我否定:"同样是一个大学的,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那么大。果然还是我太差劲了。"

这个场景可能每个人都似曾相识。表面上看,小C的负面情绪来源似乎是因为看到了小E的朋友圈,很多人想去避免这种情绪的第一反应就是关闭朋友圈入口,隔绝信息源。

但是这样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我们没有办法切断所有的信息入口,生活中总有源源不断的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同辈压力(peer pressure),会让我们感到对自己自我认同的迷茫。

比如从小到大父母口中亘古不变的"别人家的孩子",比如学校或者公司表彰大会上那个永远闪闪发光的"全能型选手"……

我们只有找到让自己情绪低落的原因,才能够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真正的"治本"。

其实,让我们不开心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身,而罪魁祸首,是隐藏在我们认知模式中的"消极思维模式"。


如何逃脱消极思维的控制,做情绪的主人


在Seed课程《心理咨询基础理论》课程中,老师介绍了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是如何看待情绪问题及帮助来访者解决情绪问题的。


是什么,影响着我们的情绪

认知行为疗法代表人物艾尔伯特·艾利斯(Ellis)创建了著名的ABC情绪理论模型

他指出,我们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模式及我们内部的信念)会影响我们对事件的评估和解释,从而影响我们对事件的反应和情绪体验。

上图来源于Seed课程《心理咨询基础理论》课程材料


模型中,A是诱发性事件B是由A引起的信念C是情绪和行为的后果

在模型中最重要的部分是B,B是我们根据过往的经历和自身的思维模式对A进行的认知上的评估。真正导致我们情绪和相应行为的并非是A,而是B,即我们对于事件的态度和看法。

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小C看到了小E发的光鲜亮丽的朋友圈(A);
小C通过小E的朋友圈回想起了自己现在不那么顺利的生活,认为自己的努力都是白费,产生了"果然还是我太差劲了"的念头(B);
这种对于事件的负面评估,就引起了小C最后的沮丧和无力感(C)。

所以说,其实并不是朋友圈里面的信息本身导致了我们的不开心,而是非理性信念,是我们不理性的思维方式导致了行为的问题。


三种典型负向思考方式,你有么?

另一位认知行为代表人物阿伦·贝克(Aaron Beck)指出,一个人错误的认知观念由三种典型的负向思考方式组成:对自我的消极看法,对未来的消极看法,对世界的消极看法(这也是阿朗·贝克理论中抑郁症形成的认知机制之一)。

在上面小C和小E的故事里面,小C的负面认知包含了:
对于自身的,"我没有拿到像小E一样好的工作offer是因为我不够努力,我的能力,长相,智商都没有小E强。大学四年我到底都做了些什么?我真是太失败了。"
对于世界的,"这个世界真是不公平,唉,凭什么有些人含着金汤匙出生,样样都要比别人强。估计没有公司会喜欢我这种没背景的学生。"
对于未来的,"我现在找不到好的工作,将来估计也没戏。别人都会看不起我,我以后都会抬不起头做人。"
这三种负向的思考方式共同组成了小C在这个场景中的错误观念,让她得出了"果然还是我太差劲了"的结论。

阿朗·贝克在1967年提出了与抑郁症有关的三个机制,上文中提到的消极认知三角(Cognitive Triad,即消极自我,消极世界,消极未来的相互作用)为其中之一。其余两种是消极的自我图式错误的信息处理思维过程

由此可见,这种消极的思维模式一旦养成,会极大的损害到我们的生活幸福感。


做自己的咨询师,用CBT调整情绪

当负面情绪出现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去防止自己陷入情绪当中,应该如何及时调整?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借助CBT(认知行为疗法)的力量。

认知行为疗法的作用就是去纠正错误认知。CBT流派的治疗师们认为,察觉不理性思维的存在是进行心理调整的关键。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有一些负面的思维模式,而正确地识别这些思维方式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享受生活。

虽然我们不一定要去学习心理学专业或成为心理咨询师,也依旧可以学习一些心理咨询的知识,利用CBT的知识调整情绪,做自己的咨询师,帮助自己解决生活中的烦恼。

最后,如何借助认知行为疗法调节情绪?Seed《心理咨询基础理论》中艾陵老师的讲解,或许能给启发,欢迎大家点击视频观看👇

https://www.zhihu.com/video/987772255539134464

不管你关,还是不关,"朋友圈"总在那里,而能决定你是否开心的,只有你自己


原文发表于:关闭了朋友圈,我们能过的更开心么?|心理咨询角度谈「情绪调节」


学心理咨询,到简单心理Uni: 简单心理Uni - 最有态度的心理咨询学习社群


免费心理课程领取点击→:《听曾奇峰讲俄狄浦斯期》


人人都能学习的心理咨询专业课程→:了解一下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简单心理Uni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