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色定理和Hadwiger猜想

21世纪前,数学界最著名的猜想之一就是四色猜想了。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对任意的(平面上的)地图染色,要求相邻的国家颜色不同,只需要四种颜色就足够了。

用四种颜色足够染色地图

这个猜想正式提出是在1852年,其实在之前已经广为流传了。很多数学家尝试从各种角度去接近这个猜想,也提出了各种错误的证明。最终在一个多世纪之后,Appel和Haken在计算机的帮助下证明了这个猜想。不过因为证明主要依靠计算机,至今人们也不是特别清楚,为什么四种颜色就足够了。

我们可以把四色猜想,或者说四色定理,从"地图"等价的转换到"图"上。图,不严谨的说就是点和边连成的图形。在图论中有一个定义叫平面图,说的是一种图可以在平面上画出,并且边之间两两不相交。我们把地图上的每个国家看成一个点,两个国家相邻就代表这两个点之间存在一条边。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平面图,对国家染色也就变成了对图中的点染色,使得相邻的点不同色。四色定理说,对于任意平面图,四种颜色就足够满足上面的条件了。

很多对四色定理的错误证明源于下面的一个错误观察:很多人觉得,如果对图的点染色,需要四种颜色,一定是因为图的某个区域包含了四个两两相邻的点;同理,如果需要五种颜色,也一定是因为图的某个区域包含了五个两两相邻的点。接下来只要证明,大于等于五个点两两相连的图不能在平面上画出,就证完了。

首先,大于等于五个点两两相连的图,确实是不能在平面画出的。(在图论中, n 个点两两相邻的图叫做 n 阶完全图,记做 K_n )在知乎上我见到了关于这个观点的各种长篇论证,实际上一句话就能说清楚:通过欧拉公式,有 n 个点的平面图至多有 3n-6 条边,带入 n=5 ,我们得到至多 9 条边。然而五阶完全图有 10 条边,因此不是平面图。

那么一个图如果不包含五阶完全图,一定可以用四种颜色染色吗?我们考虑弱化的情形,但是原理相同:如果一个图不包含三阶完全图,即三角形,一定两种颜色就够了吗?下面是一个很容易的反例。

不包含三角形,但是至少需要三种颜色

这告诉我们,试图从图中包含的完全子图的大小来讨论,是错误的方向。实际上Erdos构造了不包含三角形(当然也不包含其他大于三阶的完全图),但是需要染色数任意大的图。

那么,到底是什么力量,在驱使着一个图,需要很多个颜色来染色呢?

这个看起来很自然的问题,人们还不知道。因此图的染色数问题,一直是数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但是人们对此有一些看起来很正确,只等待证明的猜想:比如Hadwiger猜想。这个猜想也是组合数学最深刻的猜想之一,应该也是最没有希望短期内被证明的猜想之一了。在介绍这个猜想之前,我先简单介绍一下Robertson和Seymour引入的一个重要概念:Graph Minor。

其实很类似于矩阵的Minor。一个小的图 H 是一个大一些的图 G 的Minor,当且仅当我们可以通过删除 G 的一些边和点,收缩图 G 的一些边来得到 H ,如图。

一条边的收缩

现在,graph minor本身已经成为图论的一个研究重点了,数学家们也相信graph minor是一个正确的研究对象。原因主要是由于Kuratowski定理。Kuratowski定理给了我们平面图的结构,一个图 G 是平面图当且仅当图 G 的任何子图不和 K_5K_{3,3} 同胚。Wagner将这个定理稍稍推广了一下,也就是Kuratowski定理的常见形式:

Kuratowski's Theorem
G 是平面图当且仅当其不包含 K_5K_{3,3} 做为Minor

Robertson和Seymour成功的将其推广到了任意图:图 G 可以嵌入亏格为 g 的曲面,当且仅当其不包含 \mathcal{F}_g 中的图做为Minor,其中 \mathcal{F}_g 是一个只由 g 确定的有限图集。这个定理的成功证明,让数学家相信graph minor是描述图结构的正确语言。

最后回到图的染色问题。刚才我们提到,很多人错误的认为,一个图不包含 k+1 阶完全图做为子图,就可以至多用 k 种颜色染色。我们也给出了一个五边形的反例,五边形不包含 3 阶完全图,却不能 2 染色。但是也许我们和事实真相并不远了:

Hadwiger's Conjecture
如果图 G 不包含 k+1 阶完全图做为Minor,那么图 G 至多需要 k 种颜色染色。

只要把"子图"换成"minor",一个错误的观察就变成了深刻的猜想。由于人们认为graph minor是正确的语言,因此很多人认为Hadwiger猜想是正确的。不过猜想的进展非常缓慢:

k=1,2 显然。

k=3 Hadwiger, 1943

k=4 即四色定理,1976

k=5 Robertson and Seymour, 1993

k\geq6 数学家对大于等于六的情形一无所知..

如果Hadwiger猜想成立,说明人们已经大致理解任意图的大体结构了。回到最开始提到的五边形的反例:之所以五边形虽然没有三角形,但是需要三种颜色,很可能由于它包含了三角形做为Minor。

五边形包含三角形做为Minor



图的染色数一直是一个数学家很想理解又很难理解的东西,四色猜想给了大家一个从图的结构或者拓扑性质入手的契机。数学家想证明黎曼猜想是因为黎曼猜想的推论真的很有用,而数学家想证明四色猜想并不是真的要用四种颜色染地图,而是想搞清楚染色数和图结构的关系。然而Appel和Haken用计算机的证明,并不能告诉我们想要的结果,这也是大家对这个证明有些失望的原因。至今,四色定理没有不依赖计算机的证明。因此图的染色数和结构的关系,伴随Hadwiger猜想,还不是人们目前的智力和技术能探及的区域。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Yifan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新图新数据】从清华大学各省新生人数看高校招生的地域不平等

已有很多媒体和论坛文章分析过高校,尤其是清华和北大,在招生时对各省差异巨大的名额分配。但这些分析(包括我自己几年前做的)往往都存在缺陷。有的文章比较了高校在各省的分数线,但由于各省考卷不同,比较分数线高低没有意义。另一些分析则参考了大学高考前公布的招生计划,但由于实际入学人数与计划招生人数通常有很大出入,所以单纯比较计划招生人数远远不够。例如,清华大学 2013 年计划在北京招 203 人,但实际有 368 名北京考生入学,是计划的 1.8 倍。(实际招生人数超出计划并不是"黑幕"——计划外的考生都是通过保送、自主招生等公开渠道被录取的,且各省都有。)

由于实际入学人数和计划差异较大,且我们有理由猜测在发达地区差异更大,所以做一个对实际入学人数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本文一点点"创新"、"价值"的所在。

把清华 2006 到 2013 年间各省(即各考区)的实际入学人数做分子,高考报名人数做分母,我们可以算出每年的"清华率"。画出来长这样:

取各省八年"清华率"的中位数,可以做出这样的地图:

具体数值为:北京每万名高考报名学生,有 47 人入读清华。河南则是北京的三十分之一,有 1.6 人入读清华。换句话说,清华在北京是两百里挑一,在河南是六千里挑一。

天津的"清华率"位列全国第三,不免让人想起上个月天津放宽落户条件后,当天 30 万人递交申请的火爆场面。苏宁金融研究员的高级研究员说,天津在"抢人大战"中击败其他城市,关键因素在于其高考优势

单看"清华率"的变化趋势,赢家是上海,输家是江苏。上海这八年间的高考报名人数减少了一半还多,但入学清华的绝对人数几乎没有变化。江苏入学清华的绝对人数随着高考报名人数的减少而减少了。

当然,数据只到五年前,现在看五年前的数据只能得出"地域不平等"这个大结论。具体到某个省的变化,还是要看更新的数据再下结论。

为什么地域不平等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详细说理可以参考我为 FT 中文网写的文章

一个常见问题是,每所高校都照顾当地学生,清华多招北京人,复旦多招上海人、南大多招江苏人、武大多招湖北人——这不是很公平吗?

问题在于,不是每个省都有像清华、复旦、南大、武大这样的学校,不是每个省都有那么多"985"、"211"、"双一流"。我们把每万名考生中清华大学的入学人数作为横轴,每百万名考生中"211大学"的数量作为纵轴,可以画出下面这张图。除了京沪津三市,其他省份都挤在图的左下角,完全看不清。

我们要把横纵轴都取对数,才能看清左下角的那些省份。下图充分反映了北京、上海、天津考生的幸运(上清华容易、本地好学校多),江苏考生的福气(上清华难,但本省好学校多),以及河南考生的压力(上清华难、本省好学校少)。

最后附上按地区排序的各省"清华率",方便查找: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浏览本文全文:中国高校招生如何不平等?,或本文英文版全文:Data Analysis: Regional Inequalities in Chinese College Admissions

本文无论是说理还是作图,都和五年前三年前的两个版本一模一样。唯一变了的是数据本身(以前用的是"计划招生人数",现在用的是更能反映实际情况的"入学人数")。当然,我的画图水平和审美也比以前有了很大进步。希望五年后再有机会写这个话题。

微信:数据与社会YiqinFu;微博:@yiqin_fu;Twitter:@yiqinfu。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Yiqin Fu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为什么“伪球迷”也生怕错过世界杯丨心理杂货铺

世界杯又敲响战鼓了,不仅球迷们热情澎湃,非球迷也要赶着热潮"看世界杯",就算不看比赛,也要看看新闻,生怕自己落了伍。实际上不单是世界杯,最近有什么社会热点、什么电视剧最火、什么网综最热、什么电影票房最高,都可能变成被追踪的信息,大家都得去了解一下,不知道的话就少了社交的话题。闲聊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成为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桥梁。


闲聊是非关主题、不重要的聊天。不论是在工作场合、社交场合,甚至家人之间,闲聊都是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面对陌生人,闲聊是打开话题、建立关系的重要步骤。即使面对熟悉的人,简短的闲聊,也可以帮助打发多余时间,缓解焦虑紧张的情绪和气氛。也正因为如此,闲聊,尤其是用来打开话题的小对话,往往是内容很宽泛、中立温和,且每个人都能参与的话题,比方说天气、交通、热点新闻、假期安排等等。重要的体育赛事由于不涉及敏感话题(一般来说)、知晓度高、可谈论的内容也比较丰富,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和技能,甚至看不懂比赛的人都能聊聊运动员的长相和场外的八卦,每个人都能说上两句,因此也成为很好的闲聊话题。


通过闲聊,我们还能发现对方的喜好和特点。有个成语叫"相谈甚欢",还有句话叫"话不投机半句多"。实际上闲聊的开始往往是没有什么主题的,但随着双方的意见和信息交换,对话就会向着双方都有兴趣或者有共同点的方向发展。人们总是更喜欢那些跟自己拥有同样观点、喜欢同样事物的人,闲聊可能发现甚至放大共同爱好,也可能增加彼此的好感。


虽然闲聊有着很多好处,但很多人却要费心思找和别人的闲聊话题,不单不"闲",还让自己很焦虑,严重的甚至有躯体反应,比如脸红心跳、手心冒汗。《不知好歹》的歌词里有这样的句子"每个人都有些什么,我不能不买,每个人追捧谁和谁,我不能例外,否则给误会我不属于这个年代,怕朋友把我一脚踢开"。怕错过、怕落伍,其核心是一种社会焦虑,特点是总想跟上别人的脚步,别人做什么自己也不能不做,生怕错过哪怕是一点点的社交机会、新鲜事物或者其他的"好事儿"。


这种"生怕错过"(Fear of missing out)的情况并不少见,40%的人多多少少都经历过,女性、年轻人更多。"生怕错过"与我们认为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有关系:如果认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最重要的,那很可能便会有"怕朋友把我一脚踢开"的恐惧。这种恐惧甚至会影响到生活目标和自我认知——跟不跟得上时代、跟不跟得上别人成了成败标准,而追求这样的"成功"就成了生活目标。根据自我决定理论,人类的三种需求包括有自我能力、自主感和社会联系,三种需求都被满足,心理满足感就更高。但害怕跟不上别人的人,过分依赖于社会联系,自我能力、自主感都不强,因而心理满足感也不高。


社交网络也在助长"生怕错过",我们越来越容易看到别人在做什么,隔着网络也让自己的"跟随"成本变低——大家都运动了,我也要照张"运动照"。"我分享、故我存在",变成了通病。忙着"观察别人"、"加入别人"好像成了个人之间比赛,却丧失了"闲聊"本来的社会互动本质,这也会丧失闲聊带来的好处。在一项研究中,素不相识的人进行一些初步了解的闲聊,结果发现闲聊对于之后认知任务表现的促进作用,与进行智力任务当做热身一样。但如果闲聊变成有含有竞争性质的对话,对于后续认知任务就不会有促进作用。这是因为当聊天带有竞争目的,会让人们产生回避或者退缩的意图,从而不会促进认知表现。之后的实验里,又对竞争性进行了区别:如果竞争性对话被设计成猜测对方想法,同样也会达到促进后续认知任务表现的作用。也就是说,聊天过程中所调用起的社会认知能力,促进了随后的一般认知表现。但是当社交只想着比赛,也就不仅丧失社会交往的乐趣,甚至丧失了可能带来的认知收益。


球场上比赛再激烈,也是为了给世界带来激情和快乐。不管是真球迷还是伪球迷,开开心心地看球,不要让看球成为一种负担。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王日出

来源:PsyCh Journal 杂志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中科院之声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在公共泳池游泳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礼仪?

题主问的是"游泳",不是"戏水",描述也写了是"运动方面的礼仪",如果我的理解没错,是在把游泳当作一项严肃的运动项目来对待而提出的问题,专指那些在泳池中通过一定强度的活动而达到锻炼目的的行为,与"长跑"、"公路自行车"等概念相等同,不等同于"散步"、"自行车通勤"(虽然他们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有一些锻炼效果),那么就要注意以下一些方面:

  • 不要穿夸张颜色、款式的泳衣泳裤,例如肉色,纯白色,丁字,比基尼(既然这里说的是公共泳池,比基尼我一直认为更适合于海滩和pool party)。
  • 下水前要淋浴,不在水中大~小~便(真的有人大便)、吐痰,保护泳池环境。
  • 不要坐在池边把脚放到泳池中,试想一下你接近岸边时一抬头水中有一双脚的场景。
  • 佩戴泳帽,避免头发掉落堵塞水过滤管道。
  • 不压水线,避免其他泳者游泳蹬水时蹬到水线被划伤。
  • 不在池中及池边打闹,不造浪,不以夸张的姿势跳入水中,防止他人呛水。
  • 在游进中注意避让老人、儿童及初学者。
  • 沿泳道靠右游行,不逆行,不随意串道、横游,不在游进中突然停止。
  • 请记住前方的人拥有"道权",如果需要超越前方速度慢的人,要快速从左侧超越,并且尽量避免超越时制造大水花,被超越的人也不要拼命加速阻止别人超越。
  • 跟游时请保持一段距离,不要总去碰前面人的脚。
  • 在道端休息时,尽量靠一侧,将中间的区域让出来为连续游蹬边转身的人留出空间。
  • 如果在道端休息结束准备出发继续游,这时对面5米区域内也正好有人游过来,并且速度不慢,请等他到边转身走后再跟在他身后出发,如果他到边就停下来了,那就看他没有继续再游的意图后再蹬边出发开始。总之不要与即将到边的人抢着出发。
  • 注意保持口气清新,否则在水中休息时喘气会让人反感。
  • 不以己长,欺人所短,人多时尽量不游蝶泳。
  • 浅水区、人多的深水区尽量不要上出发台练跳台出发。
  • 规范泳姿,不要用夸张的泳姿一人占据过多的泳道空间(有些人的蛙泳腿恨不得能占满整个一条道的宽度)。
  • 不酒后游泳,不带病游泳,为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

最后一条与泳池没有关系但是是我在这个季节最想说的:珍爱生命,不游野泳,也劝导身边的朋友不游野泳。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冲撞的精灵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52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遇到海难时,使用哪种泳姿最好?
为什么游泳时很想尿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