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圣诞节,户外圈被一张形状像圣诞树的冰壁刷屏。事实上,这已经是这块冰壁第二次刷屏了,这一次主要是因为纪录片《寻找圣诞树》成功入围加拿大班夫山地电影节,国内户外影片入围班夫尚属首次。
而这一切的背后,都和一个人有关,他就是裂缝。
"不在拍片子,就在攀岩"。拍片子和攀岩几乎是裂缝全部的生活,也是他最广为人知的两个特征。
攀岩:从北京白河到广西阳朔,攀岩17年,完成了难度为5.14的中国攀线路,目前完成这一难度的中国攀登者人数仅有30人左右。
拍片子:他从2012年用手机拍摄身边的岩友开始,到接触国际大咖,从金犀牛奖最佳影片到国内第一部入围加拿大班夫山地电影节。一步步走来,根基稳健又进步神速。
裂缝,与岩壁无关
作为攀岩大咖,裂缝一名自然让人联想到攀岩时的"裂缝",然而,这一名字比攀岩更早来到裂缝的生活。
1999年,他来到北京读硕士,业余兴趣以徒步露营为主,北京周边丰富的山地环境使裂缝有足够的时候深入山野。
在新浪网的山野论坛这一户外爱好者集聚地注册ID时,他发现心仪的网名早已被占用,在墙壁一条裂缝的启发下,他使用了"裂缝"一名。
利用周末和假期,他基本走遍了北京周边的徒步线路,甚至在火车还没有开通的年代数次徒步搭车走进西藏,去冈仁波齐转山。在墨脱还没有通公路的2000年独自一人去墨脱徒步。
重装长线徒步需要背负的东西太多,那时候还没有多少轻量化的装备,为了减少负重,裂缝甚至舍弃了帐篷,用一片篷布充当睡觉的庇护。
裂缝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随便起的这一网名,竟然真的就把他引向了与裂缝有关的运动——攀岩。
从北京到阳朔:攀岩进阶之路
裂缝接触攀岩,完全是因为机缘巧合。
200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研究所组织大家去老首体打羽毛球,我发现球场旁边有一块15米高的岩壁,忍不住好奇就跑去尝试,开始了第一次攀岩。
爬完后,裂缝发现,爬墙比徒步有趣,以前徒步是横着走,而爬墙是竖着走。第二天,他就买了一双白球鞋,从此"入坑"。
接触攀岩没多久,刚好遇到户外俱乐部组织白河的攀岩活动,于是裂缝便开始接触野外攀岩。白河去的多了,他开始配合何川开发一些新线路,比较有名的就是一条多段结组线路"歪瓜裂枣"。
如果说白河是北方的攀岩圣地,那么阳朔无疑是南方最具代表性、同时也是规模最大的攀岩区域。随着对攀岩的愈发痴迷,2009年,裂缝决定搬去阳朔,那里不但有着更为丰富的攀登资源,也聚集着中国乃至世界上的一些岩友。
这一去,便是10年,他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年龄最大的5.14完攀者
因为热爱攀岩,裂缝很快融入到阳朔当地的攀岩人群中。在这里,他完成了自己的首条5.14线路,做了人生的新选择。
在攀岩中,如果说5.12是攀岩爱好者和专业玩家之间的分水岭,那么5.14就是高手与顶尖高手的分水岭了。目前能跨过5.14这道门槛从而晋级到顶级攀岩者行列的,在国内也仅仅有30余人。
从攀岩小白到5.12,裂缝用了4年时间,而到5.14,则用了13年。
2014年,随着攀岩水平的提高,裂缝觉得是时候完成一条5.14线路了。在中国的5.14线路里,"中国攀"无疑是人气最旺的一条。有超过一半以上的5.14俱乐部成员,都把中国攀作为第一条5.14线路。裂缝也选择从这里开始。
为了完成中国攀线路,裂缝用了一年时间来死磕。不断地冲坠、一次次地失败,无数次地尝试让裂缝身心俱疲,精神上的压力也与日俱增。
我知道自己肯定可以搞定这条线路,只是时间问题,但这个时间可不短,估计前前后后爬了100多次,多到数不过来。
——裂缝
2015年1月底,还在春节期间,就在大多数人还在家里过春节时,裂缝已经开始了下一轮尝试。
1月30日下午,眼看就要天黑了,裂缝在线路末端再次发生冲坠,他决定最后再试一把,几分钟后,当绳索稳稳地扣进中国攀顶端的保护站快挂时,下方围观的人群传来阵阵欢呼,他成功了!
上百次的尝试,裂缝已经对这条线路无比熟悉,当完成的那一刻,终于如释重负,这一年的磕线值了。
至此,裂缝在43岁的时候完成了5.14,成为5.14俱乐部中年龄最大的一位。
虽然完成了5.14的中国攀,然而裂缝认为自己的攀登能力还没有到5.14,只是感受了一下5.14线路,他引用了日本攀岩者小山田大的话:
如果让自己判断一条V15难度的抱石线路时,那么自己就要先爬上50条同等级别的线路才敢去做出判断。
5年!
2012年,裂缝开始用手机拍片子,记录岩友们的生活。他拍的第一个视频是岩友的访谈节目,名字叫《攀岩那什么吗》,以大家关心的话题切入,展现生活在阳朔的岩友的生活状态。
当裂缝把剪辑好的片子拿给岩友看时,颇受欢迎,裂缝也觉得比较好玩,从此便越拍越多。
2012年7月,裂缝和何川、五香芊岩经过三天两夜的攀登,成功登顶四川婆缪峰"西部大片"线路。
裂缝用手机记录下了整个攀登过程,经过剪辑和后期处理后,形成了纪录片《寻梦金字塔》。攀登过程跌宕起伏,背夫巴哥在过桥时落水差点淹死,何川刚开始下降就被落石击中,丧失独立行动能力。
凭借着最简单的拍摄方式(手机),以及富有创意的拍摄,《寻梦金字塔》获得了随后举行的第七届中国户外年度金犀牛最佳户外影像奖。
2013年初,裂缝第一次买了单反,从此他在摄影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更多了。而且每年都有精彩大片出品,多次获得金犀牛最佳户外影像奖。作品包括《垂直之路》、《从此改变》等。
2017年,裂缝拍摄剪辑的纪录片《寻找圣诞树》入围加拿大班夫山地电影节,而这,距离他拿起手机拍摄视频仅仅过去了5年!
寻找圣诞树
"看到圣诞树冰瀑的那一瞬间,我就被打动了,真是太漂亮了!知道何川要去攀登后就加入了,想尽可能记录整个寻找和攀爬的过程。"裂缝说,http://ift.tt/2rjupQU
"这是老天奖励给我的一个好故事,攀登者完成了攀登目标,而且其中的过程也非常具有戏剧性。"
以上视频由极致玩家提供
2017年初,裂缝在河南林州和何川等人会合,去寻找圣诞树冰瀑。可惜由于雾霾严重,是个暖冬,所以当他们经过3天时间找到冰瀑时却发现冰壁彻底塌了。
巨大的水流就像瀑布,而接下来的天气预报也没有带来丝毫好消息,他们只能打道回府。
经过漫长的等待和筹备,何川和搭档刘洋在大年初一又来到了圣诞树冰瀑。这一次刚好赶上了一个最佳的攀登时机。
拍摄攀登过程用了整整一天时间,拍摄过程也是困难重重:
拍摄中最困难的地方是在拍攀爬过程的时候。圣诞树冰瀑位于一个峡谷的尽头, 三面都是200米陡直的岩壁, 没有办法架设机位,所以只能依赖航拍。
因为地形原因, 飞行器找不到GPS信号, 起飞高度受到限制,只能飞到30米。所以我不得不先沿着峡谷往外飞出很远,找到8颗卫星信号,突破了高度限制,再飞回冰瀑上方。等降下来,GPS信号又没了,飞行器很难保持平稳飞行,给拍摄构图造成很大的困难。
另外,飞出飞进浪费了大量的电力,每一块电池实际用于拍摄的时间很短。在拍最后登顶的镜头时,遥控器不停发出低电量警报,我焦急地等待何老师最后的挥臂欢呼,一拍完立刻下降,心一直跳得很快,生怕没电了拍不完,航拍器又摔下来。
这真是我经历过的最困难的一次航拍。
攀登者回到地面的时候已经天黑了,近一个月的努力和惦念终于得到了充分的回报。
报名班夫山地电影节评选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消息,在感觉都快没戏了,收到了入围的通知。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户外探险杂志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