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艺术创作真的需要“循序渐进”吗?

  虽然大多数艺术教育者都会认为"需要",但其实并不需要,至少并非绝对必要。

  首先,在艺术领域中几乎不存在与科学领域类似的层级关系和背景权限。自然科学和艺术外人文科学的工作者,他们的层级关系和背景权限是由于知识阶段一环扣一环的"串联结构"而自然形成的,例如不懂加减乘除则不可能学会微积分,一个连微积分都不识的人又不可能进入天体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人文科学领域,一个连近代史都不懂的人不可能进入历史学系当教授……等等不可尽数,简言之,若不能完全满足"下级"条件,则无法获得向"上级"进发的权限。艺术则不然,艺术是一个"并联"的结构,其实际没有"上下"之分,情况就大有不同了,以音乐为例,例如印象主义音乐,虽然印象主义音乐语言在学院教学进度中是比排得较后的(因为按时代或复杂度排列),属于"高级内容",一般会在专业作曲科和声科的后半才会去讲,但是,一个人只要小听印象主义音乐并有意识去模仿,则不用从头学和声基础——甚至不需要任何基本乐理基础,也能轻轻松松在钢琴上即兴演奏创作出非常纯正的,全新的印象主义风格作品来。这对于他来讲不仅不是"高级",而且简直是最"初级的",自然而然的"本能"。(当然这并不是说印象音乐语言用理性表述出来就不复杂,就不"高级"了,这样说的目的只是为了阐述一个大多数人都忽略的艺术创作事实。)某种意义上,这个人是踏了一层空,没有任何乐理和传统音乐基础却能胜任高度复杂的印象主义音乐的创作——这在科学领域和科学工作者的圈子里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就如让一个连加减乘除都不会算的人去参加导弹弹道计算……然而在艺术领域中,这种"荒唐"的事情却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因为艺术上,这些人的"本能"的"运算能力",本身就已胜过那些"技法理性"的"超级计算机",运算的是"模糊数学",是"超高速量子计算",效率是那些只会运用理性理论技法而"没有亲切感"(如琴辉所说)的人的千千万万倍。(但莫名其妙的是,在许多人眼中,艺术知识的层级之分仍然存在。例如大多数人认为二十世纪和声比传统和声难学,其实不然。)如此推而广之,只要一个人在相应的风格上(如,动漫ACG;地下音乐,如次文化的电子舞曲等;爵士乐;各特色民族乐等。可以推广到美术和新媒体领域的那些奇异新颖的想法等)接触足够深刻(指达到一般人所认为的"深刻"以上,以至于深刻无比的程度,如京剧创作者从小耳濡目染三十年、同人音乐创作者参加社团上千次、舞厅招牌DJ打碟无数等),那么,即便他理论一窍不通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也很可能会让许多富有理论教学和研究资历的专业学院教授都目瞪口呆、自叹不如。甚至乎,这些教授转而作为理论归纳者拜他为师,把他给"请"来,做研究的对象。(反观自然科学领域,例如物理,会有哪个物理一窍不通的小学生做出过让大教授都目瞪口呆、自叹不如的成果,足以让教授转而拜小学生为师的事情么?明显几乎不可能有。)

   在音乐学院,每年都常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光临,他们当中许多都是只会表演即兴演奏演唱,而对乐理和作曲技法理论一字不识,但校方给他们比教授更高的荣誉和礼遇,教授反而殷勤地在旁记录请教,这也是这种观点的证明,不是教授"不耻下问",更不是"屈尊纡贵",而是,教授掌握的那些连续性的只能最终转化成产能,为研究这些非连续性的东西而服务了,最终归宿还是落在了非连续性的,本能的,不需要通过"读书"获取的那些东西,真是笑cry。

  反之亦然,例如一个音乐学院教授,特别是作曲技法分析等学科的教授,他可能可以讲出很多精辟的艺术道理来,但如果在他脑海中消化的只有文字和乐谱,而甚少思及音响与模仿创作;他在作为连续结构的理论部分的修为可谓登峰造极,然而实践濡染的非连续修为却比较薄弱,那么这位教授实际创作的作品质量,可能还不如一个涉理论未深但已建立音乐想法的中学生。

   讨论至此,现在我们再回看最初提到的那个结论,在艺术领域中不存在与科学领域类似的层级关系和背景权限。中国两大原创钢琴音乐交流平台网站(P站和G站:流行钢琴网、虫虫钢琴网)上的"住人"们,他们的创作和他们最终的去向(音乐学院,著名音乐工作室和公司等),就是鲜明的佐证。不仅是音乐,在其它的艺术门类也是如此。文学、绘画、戏剧、影视、舞蹈、游戏、体验、雕塑、建筑……艺术的十大门类中,现今创作出色作品引起轰动的大创作者们,特别是在应用和大众领域的创作者们,当中来自专业背景的人往往只占不到一半。什么把"业余中的业余"转化为"专业中的专业"?又是什么让"专业中的专业"都要对"业余中的业余"敬避三分?利用现在的科学条件"牵线搭桥",这种成员相互交流升级的社团结构实现了,同时留下许多难解的谜题。 不仅是音乐。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只不过,那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同等重要地,艺术是无意识的产物,或无意识与意识相结合的产物,而技法理论,包括音乐的曲式理论等,则彻彻底底是意识的产物。关于无意识与意识,参阅下面一段摘自百科的资料(知道者可以跳过):


以下内容摘自 无意识_百度百科 。 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的鼻祖弗洛伊德(1856-1939)提出关于无意识精神状态的假设,亦即所谓所谓"冰山理论":人的意识组成就像一座冰山, 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识(仅占1/7),但隐藏在水下的绝大部分(6/7)却对其余部分产生影响(无意识)。"那些没有意识到的无意识,也许会转化成我们的命运。" 弗洛伊德将意识划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冰山理论"中的水面,或者严格地称分界线)和无意识。这一理论被继承到之后的新精神分析学派,并持续影响至今。 主要的无意识情况有:①确实没有意识到,如视而不见,听而未闻;②曾有所意识但没有与别的意识片段联系起来,因而一过去就丧失了;③对个别情况的意识被组织在一较大片段的意识活动中而没有特别显示出其存在。④出于无意识层面的原始冲动和本能以及之后的种种欲望,由于社会标准不容许,得不到满足而被压抑到暂时的"忘记"之中,但它们并没有消灭,而在无意识中积极活动。艺术创作中的"无意识"指后两种,因为前两种无法进入艺术创作因为它们并没有在大脑中形成记忆。无意识是人们经验的大储存库,由许多遗忘了的欲望组成。正是无意识在不知不觉间影响我们生活之中的每一件事情。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它主动地对人的性格和行为施加压力和影响。微不足道的事情,如做梦、口误和笔误,都是由大脑中潜在原因决定的,只不过是以为一种伪装的形式表现出来。

  此外,目前的人工智能研究 - 补充问答中说明,至少对于现在人类科技发展水平来说,用人类意识的产物去研究人类无意识的产物,就犹如以卵击石,一个形象的例子,当今最快的电脑的运算速度,也不及人类大脑量子运算力的沧海一粟。是否所有被创作出来的作品,作曲者都必定有意在当中构造理性的曲式,使用这种慢速而线性的运算方式,而不是启动大脑的灵感喷涌,以非线性的、超高速的方式创作出来?可以轻易举出反例,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原名《依心曲》,阿炳在即兴演奏中创作这首乐曲的时候,脑中就从未有意识想过如何去"结构"它。因此在感性面前,传统的理性只有被瓦解的命运,而只有在量子计算机的面前,人类的感性才能被足够透彻地被理性量化和解释——甚至永远不能(因为我们人类存在于在宇宙系统之中,自身受到测不准原理的干扰,只有在宇宙系统之外的智慧才能摸清楚我们的本质),遑论"循序渐进"地认识事物了。


  因此虽然大多数艺术教育者都会认为"需要",但其实并不需要,至少,并非绝对必要。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陈文戈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延伸阅读:
不会欣赏艺术怎么办?
为什么某些不被当时接受的艺术品会在下个时代被广受好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