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这里在一楼 @圭多达莱佐 回答基础上再补充一点。
"音乐音响的调性连续统"(The Continuum of Musical Tonality),是当代最新的和声技法与调性分析理论之一,兼容范围是整个声音频谱。
20世纪之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演变,音乐语言往多元化爆炸发展。如今21世纪,更是"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做不到"。调性分析与作曲技法理论开始面临一次危机。此时,就需要一个新的理论的提出,来支撑将来音乐分析的有效性。
受华萃康的启发,我重新整理了这个理论。从连续统的角度看,音乐(或声音)音响按有调性到无调性排序,是这样的五个(八个)类别等级:
- ∅类 [只由一个单音构成的音乐结构]:如里盖蒂的Musica Ricerata第一乐章、卡特的单音卡农曲、赵晓生《太极》的开篇等。
- A类 [习见律,结构的音高组织内核为纯五度音程,跨度不大于5]:如"只有几个和弦"的那种流行摇滚等。
- A+~B-类 [习见律,结构的音高组织内核为纯五度音程,跨度大于5]:如贝多芬晚期和勃拉姆斯的作品等。贝多芬的部分段落可以达到C类的水平,巴赫的减七和弦也可能瞬间达到C类,但只是暂时的。
- B类 [习见律,结构的音高组织内核为纯五度音程,但并非以五度形式展现]:如肖邦、瓦格纳、拉赫玛尼诺夫等。
- B+~C-类 [习见律,结构的音高组织内核为纯五度音程,但并非以五度形式展现]: 印象主义之后的和声思维仍然保持传统的作曲家,如拉威尔、普朗克等。B+类的音乐保持了极佳的耐听性,同时和声也得到了最大的丰富。在单点和弦的运用上,普朗克比拉威尔丰富。因此可以将拉威尔标为B+,而普朗克标为C-,等。
- C类 [习见律,结构的音高组织内核为纯五度以外的音程]:如前卫爵士、西方新浪漫主义作曲家的钢琴作品等。
- C+~X-类 [习见律,结构的音高组织内核为纯五度音程,但并非以五度形式展现]:一些现代的"大无畏"的作曲者, 他们基本上置调性与音乐性于不顾,但作品仍然未达到完全的无调性。代表性的例子有Sobraji、Einojuhani Rautavaara、黄禹的部分作品等。
- X类 [习见律,结构的音高组织内核并非音程关系]:如勋伯格的"严格十二音"钢琴曲、"锤子女士"乌托斯卡娅的"奏鸣曲",等等。
对非习见律的乐谱,也可以类似的划分七个等级:
- ∅*类 [讨论律制无意义,只是有音色的变化。只由一个单音构成的音乐结构]:如单一一个音的正弦波,只变音色,这是在传统音高上,是属于0类;从整个频谱上看不一定属于0类(但是另外话题了)。
- A*类 [非习见律或音响性,结构的音高组织内核为纯五度音程,跨度不大于5]:如简约派的作品等。
- B*类 [非习见律或音响性,结构的音高组织内核为纯五度音程,但并非以五度形式展现]:如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中国少数民族的支声复调等。
- C*类 [非习见律或音响性,结构的音高组织内核为纯五度以外的音程]:自然声音有如密闭房间中听到的窗外有规律变动的呼呼风声"多声部"等。音乐作品中,后现代(20世纪后半)作品也多C类与C*类音响,施尼特凯的《反射光》、《超声波》等。
- X*类 [非习见律或音响性,结构的音高组织内核并非音程关系]:自然声音有如流水声等。音乐作品中,前现代(20世纪前半)作品也多X类音响,如潘德列茨基《广岛受难者的挽歌》等。X*类音响继续向无调性发展到极致,即为白噪音。
注:
- 习见律即习见律制,指当今世界上运用最广泛的三种律制:纯律、五度相生律与十二平均律。
- 带"*"和不带"*"的区别在于音色与律制。音色全部属于有稳定音高且为习见律制的作品(如正常的钢琴独奏、弦乐四重奏等)属于不带"*"的组,而不带"*"的组,是指运用了非习见律制(此时不管音色),或者运用了非稳定音高乐器(如打击乐器、电子音效等了占领和声空间。如流行歌曲编好曲的爵士鼓部分不计入,因此不属于带"*"的组别,但其中如果含有参与和声的内容的过渡的声响,就算入该组。不带"*"类型的组是带"*"类型的简单情形,也是其技法的"子集"。
- 进入C类开始就涉及到"逆向同质化"的问题了,而C+、X-和X类音乐的逆向同质化特别严重,故用不同的符号X表示,是以之前三类作出区别。
按照以上的这种观点,一楼所提到的这类主观上非调性的音乐,在客观上应大部属于连续统上C、C*或X的类别。
举例子:
强烈推荐这张专辑的作品,都是属于后现代(20世纪后半)的西方的电子音乐。
虾米音乐 - OHM - The Early Gurus of Electronic Music
这些音乐(有的根本不是传统概念的音乐而是音响),是西方的音乐家在1948年~1980年间创作而成。当中的技法实际,是20世纪上半叶的前现代技法的再进一步扩展,并加入了许多体裁与形式的扩展,如拼贴的手法等。而在和声学的教学中,一般学院是教到20世纪上半叶就止步不前了,这方面成了教学与研究中常被忽略的空白。这张专辑当中的大部分曲目满足一楼所说的"主观非调性",然而本人认为这也可以用扩展到极致的调性技法理论(即"连续统"理论)来分析。这张专辑中的大部分音响都属于C~X,或C*~X*类。
相对照地,当今大部分流行音乐,包括其延伸风格的古风、同人、动漫配乐等,音响在调性连续统上的位置介乎A*与X*之间,其中C*~X*的部分多见于音响过渡或转调的段落,主题陈述多以A*~B*为主。
而关于完全无调性,从连续统来看,对"完全无调性"的判别与理解有两个角度:
从人耳听感的角度看,C~X类的音响已可以让大部分人感觉到完全无调性。C类音响已经接近完全无调性,甚至对于有规律得多的B,B*和C类,部分人也已经开始感到完全无调性了。人类欣赏的大部分音乐或音响性音乐在连续统上的位置都在A*到C类之间,较保守的时代与地区(如"文革"期间的中国大陆地区等)可能介乎A到B的位置,而相应在较激进的时代与地区,如当今西欧的地下音乐等。可能介乎B*和X*类。但A*到C类的这个平均是我们可以作为标准的。例如,以影视广告游戏音乐为例,电影作品中,欧美大片等的音乐部分常在A+~B+/A+*~C+/B+*~D+/C+*级,而音效常在C*级与X*级间徘徊。
然而从频谱的层次看,严格的无调性只有一种:白噪音。白噪音也是X(X*)类音响向"无中心"发展到的最高极限,因为已经是人类向"声音的无中心"努力的科技极限,也是宇宙的物理极限。然而讨论这个极限意义不大,因为复杂度过小和过大都会导致信息量的减少。其中"复杂度过大反而导致信息量的减少",被称为"逆向同质化"。
因此,总合以上讨论可以作出结论:音乐不一定有(无论是否明显的)调性,是否有调性因聆听者的生理心理因素/集体文化而异。 然而存在科学上绝对无调性的音响,那就是白噪音。(虽然取一段有限长度的白噪声检测仍然可以"算"出一个中心频率作为调性"主音",但当时长趋于无穷大时,这个中心也会趋于消失。因此全频谱白噪声是真正科学意义上无调性的声音,更严谨的表述是:覆盖全频谱的白噪声是有限时域内,趋于绝对无调性的"极限"。)大部分人感觉无调性的相对无调性音响也存在,例如流水声、敲键盘声等,然而从频谱分析结合最新的调性理论看,那些音响也并不是不能用调性的理论来解释,只是解释的结果不同而已。一般大众能够同意的有调性音乐一般介乎A到C类之间,耐久的听众会更高,可以到X类到X*类,但无论何种心理/文化因素之下,白噪音都是绝对无调性的。更严谨的表述是:白噪声是有限时域内,趋于绝对无调性的"极限"。
- 完 -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陈文戈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5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有哪些著名的电影配乐大师?
有哪些稍微一改动,马上意境大变的歌词?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