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话休提言归正传
一般来说,巴柔的攻防体系都是在地面完成的。战术都围绕的位置展开。柔术分道服柔术和无道服柔术。地面的攻防体系有时候又会和带击打的MMA混在一起,尤其有时候是old school的格雷西体系柔术,是比较强调对击打的防御技术的。然而在这些攻防体系又会有些不一样的细节,比如最基础的close guard下位,在柔术里是优势位置,而在街斗和MMA里往往被定义为略微劣势位置(老而弥坚的岳父温躺躺不算啊,岳父的下位必须是绝对领域,谁去谁死)。

这个坑挖太大,挖下去的瞬间我死的心都有了。。。好吧,这里只先介绍道服柔术的攻防体系。在巴西柔术的整个战术体系中,最最核心的就是位置。在有效的限定位置里才有相关动作,你被人骑乘了是绝对没有任何降服技术的。想要降服先从不利的位置里出来,拿到好的位置才有机会做这个位置下的降服技术。
今天的文章先从优势位置开始讲起:
最优势的位置:
后骑乘(基本上只能乖乖等死)

双脚都插入到腿内侧后方才完成

拿背
这个位置也是相当优势,基本上前方的人防御的手段很少。后方的人占据绝对主动。

真追求稳的话,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固定叫腹部4字固定,又叫身体三角固(body triangle)。这个是真的稳。

侧骑乘/s骑乘
侧骑乘和S骑乘 在柔术体系里,都要比骑乘更加优势。但是在街斗和MMA比赛中不一定,因为坐的没有骑乘稳,不是非常利于向下砸拳(GNP)


骑乘
如果大家有看MMA比赛的话可以发现,基本上拿到骑乘就相当于足球里被判了点球一样。虽然不是必胜,但是胜的概率已经相当大了。

袈裟固/崩袈裟固/崩上袈裟固/侧位压制(横四方固)/浮固/南北压制等侧控位置(排名很难分高下,每人擅长技术都会不一样)
在这种情况下,下位承受上位人的体重。但是两条腿还能动,所以下位人舒服那么一丢丢。而上位的人比较灵活,虽然对下位人的控制力下降了,但是活动范围更大,也有很多降服技术,所以也依然处于绝对优势位置。
补充一下,在MMA和街头斗殴里,浮固不靠谱。因为道服不滑,可以固定住膝盖的位置。而MMA和街斗中,膝盖难以固定在对手腹部。除了这个不太靠谱外,其他的和道服柔术差别不太大。





下期预告:封闭式防守下位,半防守,蜘蛛,蝴蝶,拉索,开放式防守(open guard),de la riva等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伊迪亚特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