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L季后赛)EDGvsRW论二级厂长的可怕之处

你如果写的太快的话,就会有错别字,你写的太慢的话读者会说。我会在夏季赛把这个问题慎重解决一下,在这之前大家多多海涵一下。

..

EDG和RW的对决,EDG的强度分析我只发到了公众号,没有发到知乎。想过doinb打不过学男,但没想到的是EDG再次上演二级厂长可怕的地方了。

真的很可怕,我是给吓着了。

这种骚玩法,全LPL就他一个。

好奇的读者可以去我公众号看下对EDG强度的分析。

RW确实有隐藏的套路,尤其他们的第二局。

阿光?

阿光有很出彩的地方,奈何版本就这么个版本,上单前期能做的事情太少了,本身他也不是carry上单。

RW输了,EDG赢了。

朋友都跟我说,EDG是不是还有底牌?

他们队西部赛区,底牌确实有,二级厂套路都用了,那就真的不多了。

EDG现在担心的就是学男被RNG搞了以后,他们该何去何从。就跟RNG担心,如果小虎被学男压制了,RNG该何从何从?

没想到,LPL的故事结尾是中路强度掌控游戏的输赢。

我说这些,没有说rookie不够强的意思,在第一局也好,在第三局也罢。IG在前期都有相当大的主动权的,只是不会打中期团,外加RNG准备的东西也够多,所以他们输了。

IG挺可惜的。

-

第一局

前三手的BP,更考虑针对上下两路。乌鸦被BAN的原因就是中期统治力太可怕了,无论如何RW是不想看到这些东西的。

EDG很简单,塔姆,船长,扇子妈。

尊重一下你的上中下,并且给自己的体系留预备空间。他们放出了卡莎,老贼的卡莎很厉害,但是他们想要的是前期节奏。

教练组很信赖自己的下路能力。

RW呢?

在看到EDG的下路选人以后,紧急的选了老司机出来。我以为,老司机选出来是为了打中路,老司机从8.1版本开始除了E的宽度修正了一下,基本上没有削弱。

老司机是真正意义的线霸,限制能推线中单的能力太强了。

EDG,他们在确定对面拿了老司机以后,还是拿出了岩雀。

没有办法,一二手把自己的阵容咬的太死了。

EDG防患于未然的BAN了加里奥,也BAN了巨魔。就是怕自己野区一旦失守,中路可能就会炸掉的。

中单老司机配合最好的就是猪妹,这俩人一前一后的控制链太足了。

猪妹被EDG拿了。

从这个时间开始,RW选出的人都有点像饮鸩止渴了,纯冒险的打法。

酒桶加流浪。

表面厉害的中野组合,一旦对面不和你打就推你线,他俩人太难受了。野区作战能力,酒桶加流浪打不过岩雀加猪妹的持续高爆发。

尤其是猪妹的猪皮还能顶半套爆发的情况下。

所以,RW他们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会陷入两难的情况。

第一,我们野区打不过人家二人组,我们没办法联动。

第二,酒桶比较好抓岩雀,但岩雀不给你这个机会,她还没事就去野区逛街,给你下路压力,你酒桶就会被遛着走。

-

从一开局,酒桶心知肚明一件事儿,那就是必须把岩雀搞一搞。

不管是闪现还是净化,能打出一个基本就能彻底限制岩雀的推线了,问题是学男也不傻。学男为什么被称为机器人,原因就是他补刀从来不出问题的。

我们把镜头回转。

学男的小石头没有用来收残血,反而用来清远程兵了。

他心知肚明一件事儿,酒桶能搞自己的时间就他二级的那几十秒,把这个时间躲过去,他们中野就再也没办法针对自己做事了。

因为,在以后的时间里,自己拥有足够视野和足够好的清线能力。

不出意外的话,他们下路压力那么大,自己有双招的情况下,他们打野不会花太多的时间搞自己。

然后,我们看下岩雀的这个细节做好以后,酒桶的处境是什么。

酒桶上的一瞬间,岩雀二级了。

流浪还是一级,流浪没有W岩雀根本就不怕酒桶。

所以,酒桶没有闪顶岩雀。并且,岩雀的岩突加石穿还反打了一套酒桶。

这个伤害给接下来的gank埋下了伏笔。

流浪TP上线被EDG得知,因为他有女神之泪了。

这么早就出女神之泪,傻子都知道他想做什么,所以猪妹就理所当然的去安排他了。中路没有TP的情况下,你把他打回家你们中路就血赚。

同时,因为EDG方面知道酒桶的状态并不是很好,所以他们可以咬死你酒桶不会反蹲我。更意外的是,这一波抓人把流浪抓死了。

流浪血崩。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就进入了EDG时间。

岩雀推线回家,然后带着猪妹排视野,在你野区逛街,给你心理压力。

同时,下路拥有线权的情况下,下路也能去野区支援。

这个红buff,EDG势在必得。

并且,流浪似乎没有意识到人家醉翁之意不在酒。

眼上蹲系列。

流浪被击杀,红buff失守。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补刀机器学男把石穿用来清远程兵了。

前期的节奏就这么简单。

流浪这次一死,RW中野失去了在野区对话的能力。

在失去了火龙以后。

RW团队面临两个抉择。

第一,苟着发育,等卡莎起来。

第二,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直接搞你岩雀的蓝buff,只要你岩雀没有蓝buff,或许我的下路会炸的晚一点。

...

如果你让岩雀拿了蓝buff,岩雀基本上就推线就去下给压力,丢塔死人都是在所难免。然而,没想到的是,第二个抉择基本等于周郎妙计安天下。

赔了夫人又折兵。

EDG是个头脑很清晰的战队,他们不惧怕和你在这个时间打架。这次蓝buff争夺战让RW折了三员大将,给原本就摇摇欲坠的RW来了个雪上加霜。

学男骚了一波。

就骚了这一次,但影响并不大,因为他们该拿的资源都拿到了。

EDG最强的就是执行力,至少在确定优势的时候,他们的执行力是最强的,更何况他们取得的还是中野优势。

所以,蓝buff争夺战之后,RW基本就没了。

岩雀骚一波都是插曲。

RW,GG。

-

第二局

千珏在这个版本,是个纯吃顺风局的打野。最后拿出来这个,也是铁了心要证明自己点什么了。

其他的选择基本没有改变,并且EDG也针对RW的中路紧急搞了一波事情。

RW的阵容,巨魔,蛇女,日女,奥恩,就打控制衔接。

黑科技中的黑科技。

这个控制衔接打好了,前期无敌,打不好就是另一回事了。

EDG也担心团战爆发,所以最后没有拿猪妹,深思熟虑的拿了千珏,千珏和岩雀的野区2V2也没差。

EDG想重新打一遍上一局的战术。

-

RW的战术布置是一回事。他们的战术执行就是另一回事了,简单的说就是他们打的太粗燥了。

因为担心夜长梦多,他们第二轮的进攻,瑕疵上可以说非常的大了。第一轮很优秀,但因为日女不具备逃跑能力,所以EDG的紧急反打非常的奏效。

RW的第一轮进攻,只有奥恩死了。

紧急撤退也很快。

马上,EDG就通过自己中路的跑图能力找回了一点场子。

.

紧跟着,就开始有瑕疵的打法了。

各种瑕疵。

一波接一波。

原本想的是把一血塔弄没,该干嘛就干嘛了。中野那个位置给了岩雀太多操作的空间了,EDG这一波把RW直接操作成了团灭。

原本,这波团因为纳尔不在,可以越塔,也不至于彻底的打不过。

日女的一个小走位,让塔伤从自己身上转移走了,卡莎进退两难,进的话吃牛头控制,退的话也得被塔打残,并且没人能击杀他们AD。

同时,自己也没双招。

这个必死的韦鲁斯莫名其妙的收割了。

蛇女的走位也很尴尬,她没有第一时间配个巨魔牵制对面的双C,反而硬着头皮去杀EDG的AD,给了EDG双C完美输出自己的空间。

蛇女大招放给了牛头。

这一波一崩,该让的资源全得让了,中路水晶都没了,大龙防守战也没打过。原本必输的RW,在千珏身上找到了机会。

千珏站位出现了问题,没有保护好自家的C位。RW还拿到了第二条火龙,同时RW随后拿大龙反打都很果断,不赘述了。

就在这个时候,第三个瑕疵出现了。

RW的最致命的一个瑕疵。

不等纳尔怒气结束,直接打。

打出问题了。

其实跟抢不抢大龙关系不大,就是没等纳尔变回小纳尔,打的太自信了。因为自己的粗燥,输了最该赢的一局。

..

RW,GG。

牛排精心布置的下路进攻体系,破产了。

-

第三局

给岩雀一个面子系列。

RW拿出了很常规的阵容,也是他们经常使用的阵容,EDG就是全部人员都为乌鸦服务,我们就打中期团战。

朴素但却管用的前中期体系。

在BAN人上,EDG也给了尊重,他们把卡莎给BAN了。EDG这局的骚操作特别的多,他们也输给了自己的骚操作。

他们这个阵容的特性都没打出来的时候,EDG就炸了。

-

被视野窥探到了位置。

很傻,很天真。

..

开局就崩了,巨魔闪现交了,一血也交了,还是ADC拿的人头,螳螂具备野区主动权,塞恩随便推推乐,EDG战术彻底失效。

彻底GG的一波。

忘记了螳螂的隐身,让巨魔野区彻底宣布破产的一波。随后,推塔打团,螳螂能秒乌鸦什么的,那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可能就是想杂技一波,富贵险中求。

很尬的一局,推荐你们观看。

我看的瓜子掉了一地。

笑哭我了。

EDG,GG。

-

第四局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后的重逢。

对阿光有知遇之恩的厂长出现在了阿光的对立面。EDG就是,你放乌鸦,我必拿。这一次,我不先拿乌鸦了,我拿韦鲁斯和巨魔。

看你怎么选人。

RW拿到的是快节奏的下路,在关键的一局中,他们想通过速推来打开局面,全队都在为速推服务。

EDG不紧不慢的拿了,锤石和慎这种反打组合来保护自己的下路,只要下不爆炸,中期就是他们的天下。

这个教练组居然懂得反套路了,很神奇。

锤石这辅助最不怕的就是你推他的线,会玩的锤石是康特牛头的。

-

只看大重点的话,那就是出了五速鞋跑图的螳螂,在和巨魔拼CJ的时候,他没拼过巨魔。导致的结果就是,巨魔六级他没六级。

同时,巨魔还把他F6打了。

RW没从下路打开局面的根本问题还是,巨魔发育比螳螂好,仅仅靠加里奥去支撑下路的进攻,有点不够。

你有推塔的能力,但你没有越塔的能力。

一旦拉锯的时候,被乌鸦和巨魔赶到了,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女警迟迟不敢推进的原因就是巨魔压制了自己打野,有锤石没有办法深入的太远。

尤其是螳螂还是五速鞋加掠食者的天赋。

逆风雪上加霜。

你不打人家,人家等熬过了乌鸦不好熬的时期,就会打你。

夹子没放好都是小瑕疵,事实就是在BP上被人家给爆了。如果不是厂长的紧急进攻,送了一波,或许RW会炸的更穿。

随后进入乌鸦强势期以后,单核C加断腿螳螂,太难打EDG了。

而这一切的一切,归根到底就是厂长二级做了一件小事。

二级厂长在整个LPL就是无敌的存在。

我服了!

心悦诚服!

-

总结点评:教练组努力了,也尝试去破解了岩雀体系。如果不是EDG的三人顶着视野去反buff,可能要被剃光头的。

奈何,RW要BAN的东西太多。

乌鸦一放,二级厂一上,马上给你彻底安排明白。

开局送你三个头,你都不知道该怎么打的那种安排。

对不起,我二级厂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

大家早安,记得点赞。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三千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中国航天史上有被取消或被搁置的计划吗?都有哪些背后的故事?

被取消或者搁置的计划有很多。

中国航天起步并不算太晚,1970年我们就把第一颗卫星送上天了,后续其实启动了很多项目,但由于财力不足等等原因,许多都下马,或者暂停了。

下面说一个鲜为人知的"灯塔一号"计划。

美国的GPS系统,中国的北斗系统,现在已经无人不知了,但是他们的前世,知道的人不多。"灯塔一号"计划就是北斗的前世。


GPS系统的前世

我们先说一下GPS系统的前世,也就是"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美国人当然要密切跟踪了,生怕卫星扔一个炸弹下来。跟踪过程中,无意发现收到的无线电信号出现了多普勒频移效应。也就是说当卫星飞近地面接收机时,收到的信号频率逐渐升高;而飞过以后,频率就逐渐降低。这个和火车靠近我们,声音变得刺耳,远离时,变得低沉是一个道理。然后老美就想到,可以用这个效应来确定卫星轨道。反过来,如果卫星的轨道已知,就可以通过多普勒效应确定地面接收机的位置。

在大海上航向,准确确定位置非常不容易。为了解决北极星核潜艇在深海航行和执行军事任务时需要精确定位,1958年美国启动了"子午仪计划"。我非常怀疑,这应该就是为了让北极星核潜艇能够准确的发射导弹,以便准确打击苏联。如果没有精确的初始位置,就没法给导弹注入初始参数。

从1960年4月到80年代初,"子午仪计划"共发射30多颗。1964年6月发射第一颗定型导航卫星"子午仪5C-1"号,交付海军使用;1967年7月"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组网实用并允许民用。1972年开始执行"子午仪"改进计划(TIP),共发射3颗卫星,主要试验扰动补偿系统,大大提高了轨道预报精度。1981 年5月发射经过改进的实用型"子午仪"号卫星(NOVA);1996年,"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退出历史舞台。

再后来,就是GPS系统的时代了。


北斗系统的前世

不知道中国当时是怎么考虑的,在1960年代末就启动了类似"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的一个计划,叫做"灯塔一号"计划(691工程)。"灯塔"这个名字挺好的,不比"北斗"差。


提起"灯塔",我们现在完全无感,但在那个年代,大家都心中会响起一首解放初期传唱颂扬共产党的歌:"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灯塔"与"北斗"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象征高挂天宇、永远不落的指路明灯。


1967年,海军提出发展导航卫星的建议。1968年7月9日,国防科工委提出尽快完成方案论证。1970年11月论证结束,并命名为灯塔一号导航卫星。1972年—1979年,完成了第一批样星的模装和试验,1980年12月31日,停止研制,最终下马。


几乎和美国同时起步的中国导航卫星计划灯塔一号,熬过了最艰难的文革岁月,却在改革开放时下马了,因为缺乏文献资料,当时这个项目一定是高度保密的,所以具体原因已经无法确知,现在连张照片都找不到。


多可惜啊,先后历时十几年,不知多少科学家、工程师为它付出心血。正样星都研制完成,却最终没有机会发射。现在还能查到很多名人简历里提到曾经参与灯塔一号计划。比如:

陈景贵,卫星电源专家。男,1942年5月出生,吉林省辉南县人。196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化学专业毕业。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十八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研究所所长,天津市科协五届常委。主持了我国"灯塔一号"导航卫星太阳电池方阵的研制及"东方红二号"同步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甲"、"实践二号"卫星电源系统的总体设计,创立了一套卫星电源设计理论,为我国卫星电源系统设计奠定了技术基础。


唐军: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十八研究所研究员 1940年生。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十八研究所研究员。1969年主持"灯塔1号"导航卫星太阳阵研制,成功地研制了壳式叠瓦太阳电池阵,为国内首创,并主持生产了正样产品,通过了卫星总体各项考核试验。

我猜测,灯塔计划下马和运十等型号下马的原因都类似:中国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且在那个年代,还认识不到导航卫星有如此之大的民用价值,国家财力有限,只能忍痛割爱。


时隔20年之后,中国重启自己的导航卫星计划,2000年10月31日,北斗-1A卫星发射成功。2018年3月30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三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2018年底继续加速建设,密集发射,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2016年11月10日,中国成功发射脉冲星试验卫星,被称作宇宙灯塔。


在第三个中国航天日的今天,真希望把灯塔一号找出来,放进国家博物馆。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逝水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3 个回答,查看全部。

生命女杰:12位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女性获得者

图片来源:Pixabay

撰文 | 郭晓强

责编 | 李晓明

知识分子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

诺贝尔奖是一种最著名的国际奖项,自1901年颁发以来,共有911人次获得这一荣誉。然而,在近千人获奖者中,仅有49人次为女性(居里夫人两次获奖,实际人数为48人),比例仅为5.5%。在自然科学奖项中这一比例更低,物理奖得主只有2人,仅占区区的1.0%(2/207);化学奖得主4人,占比略高,为2.2%(4/178);而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有12人,比例最高,但也只有5.6%(12/214),仅仅接近均值。这些数字说明女性科学家在重大科学奖项中的比例仍然较低,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结果,这里不做深入讨论。值此妇女节到来之际,仅对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12位伟大女性进行简介,以表达对她们以及所有女性的崇敬之情。



一、科里夫人(Gerty Cori,1896-08-15—1957-10-26)

时间:1947年

贡献:糖原分解过程的发现

意义:科里夫人是第一位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女科学家,与丈夫科里阐明的糖原分解过程对糖代谢及血糖稳定调节机制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夫妇二人也成为物质代谢和酶研究领域的翘楚,并先后培养出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二、耶洛夫人(Rosalyn Sussman Yalow,1921-07-19—2011-05-30)

时间:1977年

贡献:放射免疫测定(RIA)技术的发明

意义:放射免疫测定技术充分利用抗原-抗体结合的高特异性和放射性同位素检测的高灵敏性,将二者有机融合实现对低浓度激素的有效检测,引发内分泌学等多个领域的一场革命。耶洛是一位无私科学家,放弃为RIA技术申请专利。



三、麦克林托克(Barbara McClintock, 1902-06-16—1992-09-02)

时间:1983年

贡献:跳跃基因的发现

意义:她的发现表明遗传物质DNA可像"音符"一样在染色体上跳来跳去,推翻了传统遗传学"DNA不可移动"的观点。麦克林托克是一位天才的科学家,以一人之力改变了遗传学发展轨迹,一定程度上堪比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麦克林托克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挚爱的科学事业,终身未婚。



四、蒙塔尔奇尼(Rita Levi-Montalcini,1909-03-22—2012-12-30)

时间:1986年

贡献:生长因子的发现

意义:她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研究鸡胚胎神经发育并最终于五十年代发现神经生长因子,从而开拓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蒙塔尔奇尼将科研当做终身事业,终身未婚,至今仍保持诺贝尔奖获得者长寿记录(103岁)。



五、埃利昂(Gertrude Belle Elion, 1918-01-23—1999-2-21)

时间:1988年

贡献:药物治疗重要原理的发现

意义:先后开发成功抗癌药物6-巯基嘌呤、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痛风治疗药物别嘌呤醇、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和叠氮胸苷等数十种新药,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有时被称为"化疗之母"。40年代由于挚爱的不幸早逝,埃利昂最终选择了单身。



六、福尔哈德(Christiane Nüsslein-Volhard,1942-10-20—)

时间:1995年

贡献:早期胚胎发育遗传控制机制的发现

意义:1978年,她与同事以果蝇为材料,鉴定出胚胎发育相关的多个基因,后续研究发现这些基因功能在不同物种间具有高度保守性,因此对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的理解具有重要帮助,也深化对多种发育相关疾病的认识。



七、巴克(Linda Brown Buck,1947-01-29—)

时间:2004年

贡献:嗅觉受体及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的发现

意义:1991年,她与合作导师发现了一个大的嗅觉受体基因超家族,不同受体可通过与不同气味分子结合,进而激活嗅觉受体,最终实现机体感知。这一发现很好解释了嗅觉之谜这一重大难题。



八、巴尔-西诺西(Françoise Barré-Sinoussi,1947-07-30—)

时间:2008年

贡献: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发现

意义:1983年,她与吕克·蒙塔尼等同时从一位艾滋病患者淋巴结中鉴定出一种新病毒,进一步证明该病毒导致了艾滋病的发生,该病毒后来被命名为HIV。HIV的发现一方面促进了诊断试剂的开发,另一方面也为药物研发奠定坚实基础,为减缓艾滋病的快速蔓延做出重要贡献。



九、布莱克本(Elizabeth Helen Blackburn,1948-11-26—)

时间:2009年

贡献:端粒作用和端粒酶的发现

意义:1978年,首先发现染色体末端一种特殊结构"端粒"的独特特征;1982年,合作发现端粒作用在于保持染色体的完整性;1984年,与研究生格雷德共同发现端粒酶。一系列发现揭示了端粒的生物学特征和功能,加深了对长寿和癌症的理解与认识。



十、格雷德(Carol Widney Greider,1961-04-15—)

时间:2009年

贡献:端粒酶的发现

意义:1984年,与导师布莱克本共同发现端粒酶,从而很好解释了染色体保证长度稳定之谜;90年代的一系列研究还揭示出端粒长度与细胞寿命的密切关联。



十一、莫泽(May-Britt Moser,1963-01-04—)

时间:2014年

贡献:大脑定位系统细胞的发现

意义:2005年,与丈夫一起在大鼠大脑内嗅皮层区域发现一类网格细胞,这类细胞在帮助大鼠进行空间定位和路线寻找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这一发现对理解大脑空间定位之谜具有重要意义。



十二、屠呦呦(Youyou Tu,1930-12-30—)

时间:2015年

贡献:疟疾治疗药物青蒿素的发现

意义:上世纪七十年代,屠呦呦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进一步证明青蒿素具有疟原虫杀伤活性,这一发现成功挽救了上百万人的生命。

尽管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女性的比例仍然偏低,但值得欣喜的是,女性科学家在科学界的地位越来越高,科学贡献也越来越大。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例,在二十世纪的百年内仅有6位科学家获奖,但二十一世纪以来十余年内就已有6位科学家获奖,说明越来越多女性加入到探索生命奥秘、改善人类健康这一重大研究领域,相信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女性科学家取得重大科学发现,并最终荣登诺贝尔奖这一崇高殿堂。

制版编辑:黄玉莹 |

本页刊发内容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及使用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知识分子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知识分子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季后赛日报:马刺真假空间型五号位、图穷匕见的骑士&奥拉迪波如何应对夹击?

Stretch 5

马刺拿下了系列赛的 G4,避免了被横扫的尴尬。除了吉诺比利间歇性的回春和球队整体的防守质量(前三场得分都超过110分的勇士,今天全场只有90分进账),马刺外线投手群集体拾起瞄准镜也是其中的一项原因。

马刺全场三分球28投15中,系列赛以来最高。前三场的三分球命中率先后为:40.9%、14.3%、21.2%。

算是吃了顿饺子。


拿下全队最高22分的阿尔德里奇今天的变化有点意思——整个常规赛低位单打最多加上中距离最准之一的球员,今天突然转型成为 Stretch 5 ,全场比赛禁区得分只有6分,但三分球3中3,一个掩护后的外弹,一个埋伏底角的 C&S。典型的大个投手招式。当然了,第三球不纳入讨论,不是常规手段。

阿尔德里奇弧顶三分

另一场比赛,迈尔斯·特纳今天9投7中17分,其中4投3中的三分球。而系列赛的前三场,他的 C&S 三分每场只扔2.3个,28.6%的命中率。

也算吃了顿饺子了。


很有趣的是,他的队友——在雷霆时被单纯用作 Stretch 4 的小萨博尼斯,这赛季来到步行者完全变了个样。三分球基本不扔了,三分线外出手次数比上赛季少了122次。但罚球线的策应球(助攻多了69次)、前场篮板(前场篮板球多了119个)、和奥拉迪波的挡拆,玩的得心应手。拉开空间的任务,交给特纳和塞德斯·杨了。

萨博尼斯的顺下

还有,另一个更加典型、更加纯粹的 Stretch 5——凯文·勒夫,今天10中2只有5分,三分球3投0中。


反击沃尔

东部第八的奇才连续两场扳倒了猛龙,系列赛很惊喜地来到2-2平。对于奇才这场胜利很关键的是,他们通过反击快攻,把沃尔和比尔的个人状态带起来了。尤其是极其擅长推反击的沃尔。

沃尔今天27分14助攻,比尔今天31分,5个三分球。沃尔、比尔、奥托·波特这条反击线,全场通过快攻拿了19分,基本包揽了奇才全队的反击任务;猛龙全场比赛有18次失误,而通过对手失误得分,沃尔有7分、比尔则有4分。

波特快攻得分
沃尔助攻比尔快攻三分得分


场均42.9分钟

詹姆斯今天打了46分钟,又是一场超过40分钟的疲劳局。系列赛前三场,詹姆斯分别打了44分钟、40分钟、42分钟。本赛季出场时间第一人。

而这仅仅只是首轮的前四场比赛而已,詹姆斯就已经打了42.9分钟了。虽然上赛季詹姆斯首轮打步行者也是这个使用情况,出场时间甚至比这轮系列赛还高,不过可以看出来,两个詹姆斯的状态是不一样的,而且当时的骑士手里还有另一张王牌——凯利·欧文,系列赛控场的节奏还是很稳。

但是这轮的骑士,有点图穷匕见的意思。


见招拆招步行者

骑士还是一如既往地夹击奥拉迪波,效果自然是有效果,但没有达到 "鹈鹕夹击利拉德" 那样的拔群效果。原因一部分在于,步行者在不断地拆解骑士的防守,而且骑士也是有选择性地在挡拆时夹击奥拉迪波,而不是任何时候都采取这样的防守策略。

所以,奥拉迪波可以玩一对一单挑。虽然这场的奥拉迪波20投5中,但系列赛的前三场,奥拉迪波场均4次单打,1.08分的收益,不算低;运球跳投拿的分数有8.7分,季后赛第七多,效率比常规赛略微降低。而且挡拆后的得分效率,奥拉迪波每回合达到了0.92分,也是相当不错的水准。

奥拉迪波不要掩护

再加上,奥拉迪波在受到包夹的情况下出球时机的选择很到位,总能给队友传到空位球,而且步行者的出球点也多,再加上他们传导球的水准。所以,今天的步行者除奥拉迪波外6人得分上双,而且 G3 的博格丹诺维奇单场30分也证明了这一点。

步行者的传导球

诚然,骑士对奥拉迪波的夹击防守影响了他的比赛节奏,奥拉迪波进入季后赛的失误率也在提高,但很显然的是——骑士的防守没有到彻底锁死奥拉迪波的地步。而且,骑士也给奥拉迪波破局的空间——单打、夹击后的出球找空位队友,但这两点完成的效果如何,都是取决于奥拉迪波的个人能力了。


变量

奥拉迪波的单挑或许是后续系列赛步行者赢球的变量。而其他对阵中,有一些更加明显的变量——例如两场交出10次封盖的索恩·梅克,他是雄鹿能够在主场连扳两城的关键变量。

当索恩·梅克在场时,雄鹿每百回合可以净胜对手27.2分。对手每百回合的进球数也下降至36.6个,这个数据也是全队第二。

索恩·梅克的能力当然没有数据显示得那么强,但他能够在安特托昆博、米德尔顿搭好的框架上,增添一些必要的元素,在某些回合中做出一些关键的攻防,从而为雄鹿创造改变比赛节奏的点。

上赛季他就这么做过,而德拉维多瓦或许也会像梅克一样成为雄鹿的 X 因素。

除了梅克,还有今天三分球4投3中的德章泰·莫里和顶替凯尔·安德森首发的鲁迪·盖伊。

其中鲁迪·盖伊第三节助攻阿尔德里奇的进攻回合,依稀有点马刺球迷期待的"伦纳德-阿德连线"的意思。

盖伊突破助攻底角阿德三分进球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Brad Zeng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杨国强的“碧桂园工厂”:把人性与奖惩用到极致

作者 | 孙春芳

在碧桂园这座造房子的机器工厂里,李双双和王贵是两颗螺丝钉。


作为江苏区域营销(二部)某项目销售主管的李双双,近日已经被碧桂园辞退,且不得返聘,理由是李双双泄露了集团内部文件。而正是这份文件,将碧桂园这家宇宙级房企的制胜秘笈"泄露"了出去:不惜一切代价高周转。


对于碧桂园项目负责人,高周转的奖惩制度是:如(土地)摘牌即开工,奖20万元,每推迟1天,奖金递减1万,20天开工,奖金减为0,第21天开工则罚款1万,逐天递减,40天开工,罚款20万元,如果第41天开工,撤职。而对于设计人员,高周转要求所有三四五线城市的项目,设计院接到设计要求后,当天内出图(通宵)。


从网络上看到上述文件,尤其是关于设计通宵出图的文件,刚刚入职碧桂园的王贵被"吓尿"了。


彼时王贵刚刚入职碧桂园江西某四线城市分公司,一听说这个事情,他赶忙给几个地产圈内的朋友打了电话,咨询他们要不要毁约。当得知碧桂园一向就是这种用工强度之后,自己也就释然了。


王贵已经毕业15年了,碧桂园给他的工资是年薪(税前)17万元。


极限压力下的疯狂高周转


"碧桂园设计通宵出图这事最近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实际上这早就是业内常识了,大家都知道碧桂园就是这种高周转的节奏。很多人一边冷嘲热讽,一边其实也是羡慕。"某上市房企的营销总李德瑞表示,"现在国家去杠杆,房企融资难,整个行业的利润率又普遍降低,只有通过提高周转率来增加利润扩大规模,其实大家都想学碧桂园,只是学不来而已。"


碧桂园董事长杨国强对碧桂园的定位就是:标准化方面学麦当劳,薄利多销方面学习沃尔玛。每次有新的高管入职碧桂园,杨国强都会推荐两本书,其中一本就是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的自传《富甲美国》。


(图说:碧桂园于2017年在北京南二环边上拿下永定门外大街地块,至今工地上还铺着绿网。拍摄者:孙春芳)


杨国强是用做快消的方式去做房地产,用他的话说,碧桂园的商业模式是:专注三四线城市、低成本拿地,快速开发,低价开盘,拿地的同时,设计基本完成,三个月内必须开工,4、5个月可回收资金。


碧桂园的拿地规则是:拿净地,面积要大,付款要分期,没有竞争者。


所有高管和员工都熟知碧桂园的一些公司法则。例如项目实施"4568"法:4个月卖楼,5个月回款,6个月现金流为正,8个月再投资。开盘销售实施"789"法:新入市项目,开盘一周内去化不低于70%,买地后,首期开工须销售80%的存货,新入市项目,开盘当月去化率要达到90%。


在这套打法下,碧桂园从一家地方房企慢慢干到宇宙第一房企,其销售额于2013年跨入千亿俱乐部,达1060亿元,2014年达1288亿元,2015年达1402,2016年翻番达3088亿元,2017年更是高达5508亿元,一举超过恒大和万科,成为销冠。


跟其他房企相比,碧桂园的项目多位于三四线城市,使得房源均价颇低,2017年碧桂园销售面积6066万平方米,销售额5508亿元,折算一平米销售单价为9080元。


这种薄利多销的销售模式正是杨国强一直追求:每平方米的房子如果能赚100块钱,他也愿意干。


除了低成本拿地、薄利多销和高周转之外,碧桂园从快消行业又学来一个绝技:不惜成本的做广告和找销售代理。杨国强不厌其烦地给高管和员工们讲述的一个故事是:1995年他借了2000万元,全部用于广告,当年赚了5000万元,第二年又把5000万元全部做广告,赚了1亿元。


碧桂园内部有个口号:没有销售,一切为零。


碧桂园某离任高管表示,2014年他入职的时候,碧桂园与全国2800多家的中介机构签订销售代理协议,佣金不菲,且效率奇高。该高管曾目睹碧桂园与香港一家销售代理签约当日,就有20万人可为碧桂园卖房子了。


农民出身的杨国强,对于企业的规模有着几乎偏执的追求。上述高管回忆,杨国强曾经会见过小米董事长雷军,两人在一点上达到了高度共识:搞企业,规模很重要。


2014年4月1日,在中建和旗下中海干了近30年的吴建斌加盟碧桂园,作为财务线上的一员老将,吴以稳健著称,其自称来到碧桂园后的一个任务就是降低企业的负债率。


然而,在扩大买地规模还是降低负债率上,杨国强有自己的考量。


2014年正是房地产行业的小年,市场进入寒冬期,杨国强提出逆周期操作:按他的说法:在行业的冬天,政府有求于碧桂园,会开出很好的条件,譬如买地时可以分期付款,那碧桂园一定要去,要继续买地,要买好地,有价值的地。


2015年吴建斌不断向杨国强提出公司战略调整的一些方案,然而那一年行情好转,公司上下全在谈销售和资金回流,杨国强还特意送给碧桂园总裁莫斌一幅字:"乘风破浪正此时"。


意思很清楚,碧桂园2015年的任务就是加速卖房拿地。


如今,碧桂园的土地储备已经达到天量,截至2017年年底,其土地储备2.8亿平方米,如不算容积率因素,按照2017年的开发进度,足够它再卖4年多的房子。此外,碧桂园另有基本锁定但尚未签约的潜在土地储备约1.4亿平方米,还可让它再卖2年多的房子。


也就是说,按照目前的土地储备,碧桂园即使从此不再拿地,也还可卖6年多时间的房子。


三四线城市红利枯竭


杨国强如今需要担忧的是,接下里的6年多时间里,碧桂园的房子还能卖得跟2017年那么好吗?


在制定2018目标时,莫斌表示不设定销售目标,杨国强追加一句,虽然没有具体目标,但还是要在2017年的基础上有所增长。


为此目标,碧桂园在高周转的路上继续策马扬鞭并达到顶峰:(土地)摘牌即开工。


某上市房企的营销负责人李德瑞称,很多房企也想这么干,但是做不到,因为从拿地到报建开工,需要走很多程序,环保的、规划的、消防的、水利的等等,几乎跟地方政府的所有部门都要打交道。


然而,碧桂园就能做到,它靠的是在地方的强大政商关系。


例如2017年11月23日,碧桂园进入广西永福县,拿下了239亩土地,承诺投资24亿元。


一个月之后,永福县就成立了碧桂园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挂帅,成员囊括了了从住建局、国土局到县电信、联通、移动公司的总经理,下设综合协调办公室、征地拆迁组、维护稳定组。其中,维护稳定组的组长是县委政法委副书记。


再如2013年8月,为了让碧桂园顺利拿到土地,海南省海口市澄迈县成立碧桂园美浪湾项目征地拆迁小组,时任澄迈县副县长周领军任组长,县国土局环境资源局长、旅游委副书记等任副组长,7个相关的职能部门人士都是组员。


(图说:碧桂园于2017年在北京西北五环外拿下一地块,目前已经作为北京的共有产权房项目,预计于2019年年底交首期房子。拍摄者:孙春芳)


李德瑞说,像碧桂园、恒大去年销售业绩那么好,吃到的是三四线城市房价暴涨、交易量猛增的红利,这个红利还得持续多久,大家都吃不准,所以土地储备多也是把双刃剑,如果红利持续时间久,谁手头地多谁就有好业绩,如果红利马上消失,谁手头地多谁就背上巨大的包袱。


三四线城市房价暴涨,源于棚改的货币化安置。兴业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货币化安置比例进一步提升至48.5%,占当年住宅销售18%,拉动当年销售增速8.7%。2017年棚改的货币化安置比例约在 60%左右。如剔除棚改货币化的作用,17年住宅销售增速或仅为0.58%。


目前,地方棚改货币化安置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国开行的政策性贷款。


然而上述研究报告显示,由于过去几年对棚改等项目的支持力度较大,国开行生息资产的收益率下降较快,去年年报已经不足 4%,净息差仅 1%。发债成本的上升对国开行的压力还是会增加。出于自身能力考虑,国开行也可能不会继续强化对棚改以及货币化安置的支持力度。


河南省南阳市某地方房企营销负责人黄龙表示,在南阳市区,棚改货币化比率已经超过50%,而下面的有些县已经达到了100%。这对拉动南阳地区房价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碧桂园前两年在南阳市里两块地,但面积比较小,售卖光了之后,现在连售楼处和景观场所也要拆了盖两栋楼再卖。


在尝到甜头之后,碧桂园想继续在南阳拿地卖楼。然而,南阳市的土地资源又变得非常稀缺了。


黄龙说,前几年南阳政府搞农运会,搞了大量BT项目,政府给不了企业钱,就把一些周边的土地开发权给了企业,但这些土地和项目涉及大量的拆迁安置和债券债权纠纷,难以短时间成为净地。


碧桂园等外来企业要想拿这些地或者跟南阳本地企业合作,情况非常复杂。


为此,碧桂园不得不在南阳城西北很偏远的地方拿了块地,该地块起拍价3.68亿元,经过740轮的漫长车轮战,碧桂园以7.14亿元的价格拿下,溢价93.88%。拍到地后,碧桂园找了河南本地开发商——建业,合作开发,由建业操盘。


黄龙称,在目前三四线城市非常火爆的情况下,碧桂园要像之前那样没有竞争方低价拿地已经不可能,这从上述高溢价拿地的白热情况可见一斑。


除了南阳市区之外,各大品牌房企继续深入到县一级地区。黄龙称,恒大等房企都制定了下乡的战略,就是要抢占这部分市场,割掉这部分的韭菜,一般都是一次性买卖,因为他们也知道,县域的人是往外流的,也没有产业基础,靠的就是棚改货币化释放出来的需求,而这部分的需求是短暂的。


黄龙判断,县域的住房需求最多能支撑1年左右,三四线城市则稍久,但也就两三年左右而已。


画大饼的激励机制


在三四线红利还没消失之前把土地储备消化掉,这是摆在杨国强面前的头等大事。方法则是:不顾一切的高周转。如何激励这些执行的人,农民出身的杨国强有他自己的小算盘。


碧桂园是在2013年进入千亿俱乐部的,这部分要归功于2012年8月推出的成就共享机制:公司项目税后利润的20%给碧桂园区域层面和项目层面。


在每年的颁奖仪式上,不乏一些区域总和项目总拿到几千万成就共享奖金的案例,这是在原有工资和奖金基础上额外增加的奖励。


列入成就共享的地块和项目必须满足"567"法;买地之后,地块必须做到5个月开盘销售,6个月现金回笼,7个月达到资金收支平衡。


吴建斌在加盟碧桂园之后,很快就发现了这一机制的问题:一是如果项目进行融资,融资额也算成现金流,这种考核方法是不科学的,必须是销售回款形成的现金流才算,不能算上项目融资形成的现金流。二是集团规定,项目公司买地成功,每亩可奖励1万元,有土地,就有成就共享的冲刺机会,但一旦买地失败,最后会形成巨大损失。


总之,成就共享机制的弊端是:共富贵易,共患难难。


(由于中国对外汇管制进一步收紧,碧桂园在马来西亚投入巨资开发的"森林城市"项目销售受到严重影响。)


于是,2014年下半年,碧桂园在不废除原有成就共享机制的情况下,推出同心共享机制:所有新买入的土地均组成了合资公司,碧桂园占比大约85%,集团高管占比5%(所有项目都要投),区域人员占比约10%(投区域所在项目),其中区域总裁对辖下的每个项目的出资不低于项目总出资额的20%或80万元,项目总经理对自身管理的项目,出资不低于项目总出资额的30%或50万元。


然而,这种机制,在实行之后,问题凸显。


一是部分高管和区域项目总拿不出那么多钱,一位新加盟的集团副总裁按规则要投资500万元,只好抵押了北京房子来融资,一些人没钱跟投就欠账,这对按时跟投的人不公平。二是个人想要在短期内拿回本金是不可能的,如果有人因种种原因要提前退出,退出时,公司给予高出贷款利息的最低回报。按照测算,按照年报披露的数据,碧桂园这几年地产项目的年利润率都在50%-60%所有,这对提前退出者是极不公平的。


事实上,早在设计这一制度之初,杨国强在讨论阶段就提出自己的意见:不应把现金提前分给员工。


上述碧桂园离职高管表示,这一跟投制度,对短期离职的高管很不公平,因为前期投入那么大一笔钱,退出的时候只给了略高于银行贷款利息的本息,根本没分享到高利润的红利。这笔钱拿去投资其他领域都比放在跟投上强。如果真要算账,有些离任高管的损失可能达几百万甚至上千万。


杨国强,这位18岁之前都没有穿过新鞋袜的农民,如今已可比肩他的偶像——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富甲中国。


不过一位早年跟杨国强有深交的地产策划人则喟叹道:商人都是凉薄的。


1994年,出道不久的杨国强在顺德建造了近4000套别墅,根本卖不出去。于是找到该地产策划人,策划人出了个点子,就是在别墅区盖国际学校,一下子别墅就卖出去了。


作为回报,杨国强以成本价卖给策划人一套别墅,同时策划人的两个孩子在国际学校上学。


"一开始说孩子上学不要钱,后来又要钱了。那个房子我不住了,三年后让他们按原价140万回收,他们的人后来就找杨国强,杨国强的处理方式是原价收回可以,但是三年的物业管理费要交。"该策划人说后来两人就绝交了。


没想到,几年之后,碧桂园在广州广州拓展市场遇到了困难,杨国强就托人想请该策划人吃饭再续前缘。"我就跟中间人讲,告诉杨国强相见不如怀念,不见了,饭也不吃了。"该策划人说。


最近两人的会面是在星河湾老总黄文仔的60岁大寿上,黄文仔把许家印、杨国强等圈内大佬都请到了。"我那次跟杨国强就是简单地打了个招呼而已。"该策划人说。


杨国强的公司越做越大,然而碧桂园的高管人数却越来越少了。


2014年4月,吴建斌加入,彼时的碧桂园成为职业经理人治理房企的典范,加上2010年7从中建五局来碧桂园担任总裁的莫斌,2014年从富力地产空降担任碧桂园联系总裁的朱荣斌。碧桂园进入"三斌"时代。


3年过去,"三斌"只剩"一斌"。


2017年4月,吴建斌从碧桂园离职,2017年6月,朱荣斌也走了。


此外,区学铭、苏汝波和谢树太也相继辞职。碧桂园原先的13位执行董事,离任5人,只剩8人,而8人中,有4位为杨氏家族:杨国强,其女杨惠妍、杨子莹,其侄杨志成。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腾讯棱镜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为什么 DOAT 2 中破路不连带远程兵营一起拆?

造成以上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其一,近战兵数量远多于远程兵,破近战兵营带来的高级近战兵能对敌方造成巨大达的兵线压力,已经达到了破路的目的,一个远程兵营破不破影响并不大;另外,远程兵营自身不能回血,即便是自己不拆,也会被小兵慢慢给磨掉。

DOTA2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一个推塔游戏,毕竟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摧毁对方的基地。不过这个推塔的过程并不容易,而且往往还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职业比赛往往都追求一个"稳"字。比赛中,一般只有局面大优或者是抓掉了敌方关键英雄的时候才会选择上高。而在上高时,往往还要时刻堤防敌人的动向,防止敌人反打。毕竟到了中后期胜利往往就在一念之间,一波关键性的团战可能会直接扭转整个战局。因此职业玩家在拆高低时首要是求稳,拆掉近战兵营基本就选择撤退了。而如果选择继续拆远程兵营,不仅有潜在风险,而且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退一步说,如果拆完近战兵营后仍有空间可以继续,放弃拆远程兵营转拆第二路不是更好?

DOTA2中,摧毁兵营会让普通兵升级为高级兵,小兵血量、护甲、攻击力以及攻击速度等都将得到不小的提升。破路之所以被玩家重视,正是因为摧毁兵营之后带来的巨大收益:高级兵相较于普通兵能够给敌人带来更大的压力,需要敌人不时的处理兵线;另外击杀高级兵所带来的金钱收益要远远少于普通兵,大大减少敌人通过线上获得的金钱收益,从而达成经济上的压制。

众所周知,DOTA2初始小兵由3个近战兵和1个远程兵构成,且随着波数小兵数量也会逐渐提升。45分钟时,每波兵则由6个近战兵和2个远程兵构成。但不论怎么提升,每波兵近战兵的数量都远多于远程兵。从收益上来说,破除近战兵营和破掉两个兵营所带来的收益其实相差不大。因此也就有了破近战兵营是破路的说法;而远程兵营被破,只被称作是"破掉半路"而已。而也正因为近战兵营和远程兵营收益巨大差异化的存在,即便是近战兵营血量和护甲高于远程兵营,拆除难度更大,职业队拆高地的首要目标也必定是近战兵营(偷塔单带等特殊情况除外)。

另外,DOTA2远程兵营是没有任何回血能力的,在没有大树等英雄的情况下,A掉多少血就是多少血。破掉近战兵营能够对该条线造成巨大的兵线压力,远程兵营被小兵慢慢耗血,耗着耗着也就没了。

以上就是现在很多职业选手和解说将破近战兵营称作是破路的原因所在了,毕竟从根本上来说,两者都达到了相同的目的,且效果上相差无几。而且这个说法已经被广大普通玩家所接受,用于路人局,并非职业比赛中的特有解释了。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EHOME电子竞技俱乐部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32 个回答,查看全部。

“人体中的导航仪”——大脑的空间表征机制简介

"人体中的导航仪"——大脑的空间表征机制简介

北京的初冬是个美丽的时节,你决定去动物园散散心。可是和很多人一样,你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路痴":"找不着北",没有方向感;虽然已经去过动物园几次了,却还是找不到位置;并且,随着离学校越来越远,你发现你已经找不到回去的路,迷失在了茫茫人海之中。

最终,无奈的你决定叫一辆出租车。坐在出租车上,你看到了刚才走过的一些道路,还有一些是你上次来时见到的,在一些熟悉的路口准确的转向后,你终于来到了动物园。这时,你不禁由衷地钦佩出租车司机,觉得拥有良好的空间感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可是,为什么出租车司机能够找到准确的位置呢?他在上海还能找的这样准吗?这种能力的生理机制是什么?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从认识大脑中的空间表征机制开始。

从上面的经历可以看到,要想准确地到达目的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涉及到了复杂的认知过程,包括对视、听觉信息的加工处理,对场景的学习和对空间记忆的提取等等。从生理角度来讲,也就是需要各个脑区的协同运作,共同实现定位和导向等任务。既然如此,我们的神经系统中是否存在专门负责空间表征的区域呢?这是科学家们首先想解决的问题。

1948年,实验心理学家托尔曼发现,大鼠在迷宫中达到特定目标的过程,表现得比单纯的感觉运动反应更为迅速直接,这说明大鼠脑内很有可能存在着一套对环境空间的认知机制,托尔曼把这种内生于脑内的心理表征称为"空间认知地图",他认为这一机制是大鼠和其他哺乳动物构建对环境的空间概念以及定位导向的主要手段(Tolman,1948)。

他的猜想随后被O'Keefe和Dostrovsky证实(O'Keefe & Dostrovsky, 1971)。他们通过对大鼠的单神经元电生理记录发现,在海马体的CA1区存在着一种对特定空间位置兴奋的细胞,O'Keefe等人称之为位置细胞(place cell)。在给定的空间场景中,位置细胞会对应一块特定的位置野(place field),当大鼠位于这一位置上时,对应的位置细胞就会兴奋。当大鼠移动到不同位置,就会有不同的位置细胞兴奋。这样一来,场景中的位置信息就通过海马中的位置细胞映射到大鼠脑中,帮助大鼠形成了对于该场景下空间方位的认知。

O'Keefe等人随后又发现(O'Keefe, Burgess, Donnett, Jeffery & Maguire, 1998),不同位置细胞的相对位置关系并不对应于其位置野在真实空间中的位置关系,也就是说,两块相邻的位置野并不一定对应两个相邻的位置细胞,大鼠是通过整合不同位置细胞的兴奋信息实现对当下空间位置的整体认知的。在特定情境空间中,这样的位置细胞群可以通过学习形成,并较为稳定地保持一段时间,形成对空间的记忆。在不同空间情境中,感受兴奋的位置细胞群则是动态变化的,这样大鼠就能在脑中建立起许多不同的"认知地图",适应不断变化的空间场景。

位置细胞的发现为托尔曼的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科学家们一度认为海马就是"空间认知地图"的生理结构所在。但位置细胞的功能局限并不支持这一观点,因为每一个位置细胞可以对应多个位置野,位置野交互重叠,无法精准反映不断变化的空间位置关系(O'Keffe & Burgess, 2005)。据Darwin于1873年提出的路径整合(path integration,PI)理论,动物在运动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相对于环境位置的矢量关系,不断更新的矢量关系为动物提供方位,间距等重要的空间信息。显然,单凭位置细胞无法精准地做到这一点。长期以来,研究者对空间整合机制知之甚少。

直到2005年,Hafting等人通过大鼠的实验箱觅食实验,在其背侧内嗅皮层(dorsal medial entorhinal cortex, dMEC)中发现了对特定空间位置强烈放电的网格细胞(grid cell),(Hafting, Fyhn, Molden, Moser & Moser, 2005),为路径整合机制的研究开启了新大门。网格细胞与位置细胞类似,都会在特定的位置野产生最大放电,但不同的是,网格细胞与位置野是一一对应的,通过不断加入新的网格细胞,位置野网络理论上能够无限延展。并且这种位置野网络分布更加有序,在增大实验环境,去除噪声后,研究者发现网格细胞的位置野分布近似于正六边形网格。这样的六边形网络在空间中相当稳定,实验者在旋转实验场地后发现,该网络在空间中也发生了等角度旋转。在黑暗条件下,虽然失去了外部线索,该网络的几何特点,放电频率和信息加工仍然能够保持稳定。网格细胞的这些特点有力支持了路径整合功能,像一幅坐标图,在背侧内嗅皮层和空间环境间建立了稳定的对应关系。

位置细胞与网格细胞

除了位置细胞和网格细胞,研究者还发现了一些其他与空间表征相关的细胞,包括Muller等人在大鼠头下托(presubiculum)发现的头向细胞(head direction cell),这种神经元能够在大脑朝向特定方向时产生最大放电(Muller, Ranck & Taube, 1996);O'Keefe等人在大脑多处发现的边界细胞(boundary cell),可以感知环境的边缘轮廓(O'Keefe & Burgess, 2006;O'Keefe & Burgess, 2009)。这些细胞被认为与位置细胞,网格细胞一起参与到了空间表征的过程。

目前一般认为,海马-嗅皮层回路是脑内空间定位导航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但两者之间交互作用的机制,以及在空间表征中发挥作用的多个脑区间的相互关联机制目前还不甚清楚。已有的研究认为内嗅皮层的空间信息和嗅周皮层的非空间信息在海马内整合(Hargreaves, Rao, Lee & Knierim, 2005),当动物再次进入该环境时,储存在海马内的空间、非空间信息激活内嗅皮层的路径整合器(Witter & Moser, 2006),网格细胞通过自身及从运动中从头向细胞,边界细胞得到的速度、方向等信息获得实时场景位置的空间表征及自身的相对位置信息,并通过海马传入的信息进行及时反馈,调节网格细胞自身信息的累积错误以维持稳定的定位导向功能(Burgess, Barry & O'Keefe, 2007;Fyhn, Hafting, Treves, Moser & Moser, 2007;Kropff, Carmichael, Moser & Moser, 2015)。但这一机制的细节,还有待科学家们进一步的研究。

空间定位导向细胞的发现是科学的重大进步。这种不依赖于外界感觉输入的内生空间网络印证了哲学家Kant不依赖于经验的先验论,促进了我们在神经层面对动物空间认知和空间记忆功能的认识,在应用层面,由于早期阿兹海默氏病(AD)患者常伴随海马和内嗅皮层的功能损伤,这一发现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一疾病的致病机理。

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授予了对"发现与大脑定位系统相关的细胞"做出重大贡献的O'keefe以及Moser夫妇,但关于空间表征认知机制的研究还在继续。有人指出,人的空间方位识别、导向能力比老鼠要差得多,对人类来说,海马-嗅皮层环路结构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那么,究竟是不是如此呢?是什么导致了你和出租车司机之间的差距,这些还有待我们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Moser, E. I., Kropff, E., & Moser, M. B. (2008). Place cells, grid cells, and the brain's spatial representation system. Annual Review of Neuroscience, 31(1), 69.

Kropff, E., Carmichael, J. E., Moser, M. B., & Moser, E. I. (2015). Speed cells in the medial entorhinal cortex. Nature, 523(7561), 419.

Tolman, E. C. (1948). Cognitive maps in rats and men. Psychological Review, 55(4), 189.

O'Keefe, J., & Dostrovsky, J. (1971). The hippocampus as a spatial map. preliminary evidence from unit activity in the freely-moving rat. Brain Research, 34(1), 171-175.

O'Keefe, J., Burgess, N., Donnett, J. G., Jeffery, K. J., & Maguire, E. A. (1998). Place cells, navigational accuracy, and the human hippocampu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353(1373), 1333.

Burgess, N., & O'Keefe, J. (2005). The theta rhythm. Hippocampus, 15(7), 825-826.

Hafting, T., Fyhn, M., Molden, S., Moser, M. B., & Moser, E. I. (2005). Microstructure of a spatial map in the entorhinal cortex. Nature, 436(7052), 801.

Muller, R. U., Jr, J. B. R., & Taube, J. S. (1996). Head direction cells: properties and functional significance. Current Opinion in Neurobiology, 6(2), 196-206.

Barry, C., Lever, C., Hayman, R., Hartley, T., Burton, S., & O'Keefe, J., et al. (2006). The boundary vector cell model of place cell firing and spatial memory. Reviews in the Neurosciences, 17(1-2), 71.

Lever, C., Burton, S., Jeewajee, A., O'Keefe, J., & Burgess, N. (2009). Boundary vector cells in the subiculum of the hippocampal formatio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 29(31), 9771.

Hargreaves, E. L., Rao, G., Lee, I., & Knierim, J. J. (2005). Major dissociation between medial and lateral entorhinal input to dorsal hippocampus. Science, 308(5729), 1792.

Sargolini, F., Fyhn, M., Hafting, T., Mcnaughton, B. L., Witter, M. P., & Moser, M. B., et al. (2006). Conjunctive representation of position, direction, and velocity in entorhinal cortex. Science, 312(5774), 758.

Burgess, N., Barry, C., & O'Keefe, J. (2007). An oscillatory interference model of grid cell firing. Hippocampus, 17(9), 801.

Fyhn, M., Hafting, T., Treves, A., Moser, M. B., & Moser, E. I. (2007). Hippocampal remapping and grid realignment in entorhinal cortex. Nature, 446(7132), 190-4.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Alexey Yoo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