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分析了70万局「吃鸡」数据,找到了其中的3个秘密

注: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折枝|」,关注complex-zyb,为**折枝

「吃鸡太难了」

前几天,同学找我吃鸡。不出所料,很快就成盒了。这个游戏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到底死在哪」的游戏。

所以啊,吃鸡是不可能吃鸡的了,这辈子都吃不到鸡,枪又打不准,连队友都打不到,只有靠良好的心态,才能维持下去。

更重要的是,天天吃鸡,荒废学术,让我不胜惶恐。我就开始想,能不能研究一下,如何科学吃鸡?

所以,我就拿出了我的老本行,用Mathematica来研究一下,有什么可以科学吃鸡的方法。吃一次鸡可能是运气,吃两次、三次,可能就是科学了。

幸运的是,Kaggle上已经有了PUBG的数据集,一共有72万次的击杀数据,解压之后,大约有20多G的数据。

里面的信息还是非常丰富的,包括击杀/被杀玩家的位置、原因(武器、车辆)、时间、排名等信息,用工具分析分析,说不定还有可能吃到鸡呢。

前面说了,数据集非常大,单个的CSV文件就已经有几个G的大小了,所以直接用Mathematica的Import函数肯定是作死了,系统直接崩掉。所以这里我用底层的文件流来一行行的输入数据,读取之后立即处理,释放内存,这样才可以读取数据。

下面的代码提供了ImportFirst函数,可以读取CSV文件的前N行,输入是一个文件流对象:

ImportFirst[stream_,type_,n_]:=ImportString[StringRiffle[Table[ReadLine[stream],{n}],"\n"],type] 



拿到数据,就可以做一些分析了。我一共找到了吃鸡中的三个「秘密」,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

1、 「死角」的作用有多大?

我们都知道,在游戏中要不被人看到,就要利用地形。比如上图中,若要悄悄摸到房子下,可能橙色的路线就比较好,因为相对于窗户来说,其角度非常刁钻,是一个死角。但是,

死角的作用有多大呢?

口说无凭,我们要科学吃鸡,就得做实验。

数据集中,有两个数据可以拿出来研究:击杀者的位置,以及被击杀者的位置。

使用这些数据,就可以很容易的计算出角度,如果角度在某些方位上,出现概率有峰值的话,就可以印证我的猜想:死角的确有用。

角度的计算非常容易, \theta = \tan^{-1}(\Delta x, \Delta y)

我将数据都代入了上面的公式,得到了一个惊人的结果(图中离原点越远,表示这个角度击杀的概率越高):

一个近似的正方形!旋转了45度角。这太令人惊讶了,不只在于有四个「死亡角度」,还在于其结构居然如此规整

这张图意味着什么呢?它意味着:

东南西北四角的击杀概率很高,而四角之间的几个方向,也就是房间里的死角方向,击杀概率很低。

我们反过来,也可以说,在靠近房屋的时候,建议从这四个死角去接近。从统计结果上来看,这几个角度的安全性,比其他方向要高30%!不要小看这30%,如果一局游戏中要三次接近房屋,这就会提高65%的生存率!

2、 地图上的十个「死亡孤岛」

在吃鸡常见的两个地图中,其实还分别暗藏着十个左右的「死亡孤岛」。在这些区域,玩家的死亡数量要明显高于其他位置。如果是吃鸡新手的话,知道这些信息,就可以选择避开这些「是非之地」。

前面提到,我们已经有了击杀、被击杀的位置数据,所以可以很容易的得到击杀位置的分布情况。

首先,可以看看具体的分布情况,这里我使用了Mathematica中的DensityHistogram函数,分别绘制了两个地图的死亡地点分布情况,大图可以在公众号回复「地图」获取下载地址。

图中颜色越红的地方,表示击杀数越多。那有红色标记的地方都不能去了吗?当然不是,我们毕竟要承受一定的风险。所以,可以设定一个阈值:死亡数量高于这个值,就认为是「高危区域」;低于这个值,则认为是安全区域。

所以,我们就得到了第二版的地图——死亡孤岛

这样,虽然总的信息量减少了,但我们能获得的信息却增加了。这是因为,虽然图像做了简化,但正是这简化的工作,让核心的信息突出了出来。

这里我们可以注意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首先,在海岛地图中,左下角虽然也散落着不少房屋,但却没有出现集中的「死亡岛」。虽然这可能是因为这里的资源比较少,但同样可以作为新手的庇护池。更重要的是,这两张地图,可以作为「玩家密度图」来使用,想苟着,就可以走「暗区」(图中暗色区域);想刚枪,则可以去「明区」。

正因为这些死亡集中的区域,互不相连,就像岛屿一样,所以我称之为「死亡孤岛。」

3、「击杀」是随机的吗?

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个更学术一点的问题:击杀事件是随机的吗?

所谓说「击杀」事件随机,意思就是认为相邻的几次击杀之间没有关联。比如说,可能存在一种机制,使得击杀事件更容易集中起来。举个例子,我在某处淘汰了一个玩家,枪声是否会引来其他玩家,从而提高我被淘汰的几率呢?

数据集中还包含了击杀时间的数据,我们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去研究这个问题。

我们首先可以看看击杀时间间隔的分布情况。也就是前后两次击杀的间隔时间,其不同长度的时间,出现概率不同。比如说,可能两次击杀时间间隔为1秒的概率为10%,10秒的概率则可能是1%。

我在对数坐标上绘制了时间间隔的分布图:

这里,注意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在对数坐标下,分布图呈现了近似直线的结构。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击杀事件可能是随机的!

这是因为,如果你使用一个随机生成的序列,每一个事件的发生时间都是随机数,其得到的间隔,其分布就是指数分布!

我们对所有的间隔数据,进行了独立检验:

这里使用Mathematica中的「IndependenceTest」,对间隔数据进行了检验,其结果如下:

请你关注P-Value这一列,这表示数据前后可能相关的概率。第一列则是各种类型的相关性检验方法,这里不用太过关心。这里的P-Value的值都非常小,意味着在各个假设检验的条件之下,都一致认为,击杀事件都不是随机的!

那么,真的如此吗?我们再看看这张图:

在数值很小的地方,分布其实偏离了指数分布。如果我们提取这一部分的数据,是否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呢?

检验结果似乎有了很大的变化:

P-Value有了显著的提升(参与检验的序列长度一致),最高达到了26%!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分布,特别是间隔小于20个时间单位的分布情况:

0~1这一段有一个峰值,但在其他位置,仍然保持幂律分布的结构。我们去掉了等于0的数值,结果这里的峰值就没有了。我们再做一下相关性检验:

很明显,P-Value大部分都非常小,只不过Blomqvist beta测试超过了0.05的阈值,说明在线性相关方面,独立性还不够显著。所以,我们可以认为

击杀事件不是随机的,虽然间隔分布符合指数分布,但仍然是有很弱的关联的


最后,我吃到鸡了吗?

没有。吃鸡是不可能吃鸡的,

数据科学这么好玩,进了里面去,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超喜欢在里面。


最后来打个硬广:

我在集智AI学园开设了系统的Mathematica教程,喜欢数据科学/Mathematica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

Mathematica基础入门教程

往期教程:

章彦博:从1+1到混沌 | Mathematica系列教程·第一集章彦博:一行代码能做什么?|Mathematica十分钟教程章彦博:Mathematica系统教程之·函数可视化·绘图函数通览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知乎用户(登录查看详情)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为什么人们会为小说和影视剧中的分离而难过,甚至会因为坏结局威胁作者编剧?

谢谢 @Frida Lee 邀请回答,顺便 @曾旻 (终于不是250了……)

看起来,这是一个文艺作品题。然而,机智的心理学家早已看穿了一切!

这其实是一个社会心理学题!

阅读或者观看文艺作品,我们总会与小说、电影电视中的人物产生某种联结。仿佛他们的悲喜就是我们的悲喜,他们的一举一动也牵动着我们。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书评、影评中这样写:"《xxx》生动刻画了当下日常生活,让人有极强的带入感……"。

所以,我们就来说说阅读小说时候的"代入感"。

(不过,可能需要加一个限定条件是"相对质量好的文艺作品"。有些小说或者影视剧,实在让人跳戏……)

Gabriel & Young (2011) Becoming a Vampire Without Being Bitten: The Narrative Collective-Assimilation Hypothesis. PS.

(讲真,这篇论文的题目放在学术界可以说很文艺了…)

这项发表在顶级期刊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阅读小说时候的代入感以及背后的心理机制。

有句话说的好,we are social animals。我们都是社会人。

社会人就会有一种与社会,与群体保持联系的需要——归属需要(Need to belong)。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揭示了归属需要对个体心理行为的影响。如果从正面不好理解,你可以试着这样想——如果你被一个群体所排斥了——归属需要无法满足——你会有怎样的体验。

研究者正是基于这一需要理论进而提出了 The Narrative Collective-Assimilation Hypothesis(叙述集体同化假设)。这个假设的核心是叙述性的故事会让我们产生对叙述的心理同化效应。

简单说,当你阅读某本小说的时候,你会把自己当成是小说中的主人公,与ta同呼吸,共命运。比如当你阅读《红楼梦》的时候,你会不会想着自己生在贾府呢?或者当你阅读(观看)《甄嬛传》的时候,你会不会想着自己也是哪位小主?再或者,当你阅读《福尔摩斯》的时候,你又会不会把自己也当做侦探,与他一起思索解密呢?

研究者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设,分别让被试阅读两本书,来看看会不会产生所谓的"角色代入感",一本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一本是《暮光之城》。所以看到了吧,描写现实社会的小说都是小case了,要读就来点脱离现实的。

研究者先测量了被试对集体的归属强度(Collective Self-Construal),这是一个重要的调节变量。然后两组被试各自阅读两本小说中的部分章节,最后一同完成内隐联想测验(IAT)和外显量表回答作为指标用以检验研究假设。

先来看看IAT。这是一个在心理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范式,简单来说逻辑就是人们会把与"我"有关的东西联系更加紧密,看到与"我"有关的东西反应更快,做出反应的时间更短。

很明显,阅读《哈利波特》的被试他们将自己与巫师等概念(魔杖,扫帚,魔咒,魔药)联系更加紧密;而阅读《暮光之城》的被试则将自己与吸血鬼等概念(血液,不死,尖牙,咬)联系更加紧密。

再来看外显问答。

被试需要回答这些问题(讲真,这几个问题真的好好笑)——

《暮光》组:"与一般人相比,你觉得自己能跳多高?""不睡觉,你能活多久""你的牙齿有多锋利"。

《哈利》组:"你觉得自己有多么英国范""你认为,如果你非常用心,就可以用意念移动物体""你认为自己可以从一个地方消失,再从另外一个地方出现"。

结果如下图

同IAT结果差不多,《哈利》组会让被试觉得自己更加拥有巫师的能力——意念移动,瞬间位移等;而《暮光》组则让被试觉得自己拥有吸血鬼的特点——牙齿锋利等。

(讲真,我自己在读HP的时候真的很入戏,时常想为什么猫头鹰没有找我,给我发出一封霍格沃茨的入学通知书,哭晕~~~)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调节变量就是CSC。从结果也可以看出,如果你对集体的归属强度没有那么大,你可能就不会那么入戏了。

(所以,这是不是"戏精"的指标,值得深思……)

这项研究为我们揭示了阅读时候的心理同化效应,也就是说我们会把自己当成是和主人公一样身份的人。既然如此,也难怪我们会主角的悲喜而难过抑或开心了。

正所谓"因为爱着你的爱,所以痛着你的痛"。

看了小猪佩奇,你会觉得自己是社会人吗?


关于内隐联想测验更多的介绍,欢迎戳下文——

陈昆廷:内隐联想测验(IAT)简介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狼宝宝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6 个回答,查看全部。

苹果有 N 种方式来办一场好看的发布会,但它偏偏选择了最沉闷的一个

今年的 WWDC 大会不是最平淡的一届,但也一定不是最让人兴奋的一届。

如果你已经阅读过爱范儿的发布会总结(爱范儿:如何评价苹果 WWDC 2018 发布会?有哪些遗憾或惊喜?),那么你会发现,苹果的系统更新基本离不开健康、安全、隐私、AR、音乐和教育等这几个领域。恰好,它们都和硬件没有太大的关系。

虽然我们在最初预想(爱范儿:WWDC 2018 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地方?)时也曾说,不要对本次发布会的硬件产品抱有什么期待,然而其结果就是,苹果真的连一款硬件产品都没有发布(彩虹表带除外),四大核心系统的更新内容也基本围绕在小细节的修修补补上,真正能体现核心竞争力的部分却十分有限。难道是由因为去年 iOS 11 被吐槽得太厉害了?

首先要提及的还是 iOS 12。去年苹果的 iOS 11 系统遭遇到不少 BUG 问题,这其实就和很多更新了好几代的 Android ROM 一样:新功能的增加同时也意味着代码数量和层级的提升,加上维护设备的增多,苹果软件团队需要挤出更多时间来修复各种漏洞。

为此一些软件开发者也表示,希望苹果能够优先解决基础软件问题,而非加入各种新功能:"与其不断地盖高楼大厦,还不如先保证地基的稳定性。"

很显然,苹果也听到了这种呼声,所以一开场就强调了 iOS 12 在系统流畅度和处理器频率调度上的优化。除了依旧会保证包括 5s 在内的旧设备性能表现外,这次的应用启动速度和运行效率也会有不小的提升。

最能够体现出 iOS 12 系统亮点的应该是 Siri 的 Shortcuts 特性了,不管是从功能形态还是呈现方式上,它都和之前口碑颇高的效率类应用 Workflow 十分相似。

一方面,它能够允许用户创建自定义的 Siri 语音命令,另一方面也允许用户设计一套自动化的动作流程,让 Siri 在后台就能完成诸如"到家自动开空调"、"寻找周边咖啡厅"等重复性的工作。

过去一段时间里,Siri 常常被人抱怨"不够智能",又或者是"无法很好地回答问题",如今苹果在 iOS 12 中算是给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将训练 Siri 的任务交由用户来做。考虑到苹果在去年已经收购了 Workflow 团队,所以我们也不排除本次的 Shortcuts 功能其实就是出自 Workflow 团队之手。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是 iOS 12 对健康管理功能的改进。虽然数字成瘾的问题已经在硅谷持续了挺长一段时间,但在今年我们也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呼声。不管是从业者还是用户本身,都希望找到切实有效的方法,将自己从互联网世界中解脱出来。

有一种说法是,用户之所以沉迷手机并不是因为硬件本身,而是离不开手机中各种高粘性应用。这些应用都在想方设法让用户长时间地使用自己的服务,最常见的手法莫过于高频次的通知推送。

正因为如此,除了有像 Light Phone 2 这样以"放下智能手机"为诉求的功能机出现,Google 和苹果也先后在自家的系统中设计了一套更纯粹的免打扰模式,以及能够统计各款应用使用时长的仪表盘,

虽然防沉迷系统仍需要用户自觉开启,但起码证明业内已经开始反思便利数字生活背后的隐忧,并重新注重起真正有价值的沟通和互动,而非无用的停留和盲目的浏览。苹果也避免让自己站在了开发者的对立面上。

有趣的是,作为对比,当 iPhone 正在想方设法减少垃圾信息对用户的干扰时,苹果反而逐渐加重了 Apple Watch 手表所承载的功能。不管是新的 Walkie-Talkie 对讲机,还是网页浏览器、播客和各种第三方应用信息显示,这些都证明苹果手表又开始朝着独立设备的方向发展。

有消息称,在今年下半年苹果会发布最新款的 Apple Watch Series 4,并且会一改已经用了三代的老套外观,换用更大尺寸的屏幕,以及配备更好的处理器和电池。

这基本也预示着,Apple Watch 除了会进一步完善好主打的运动健康特性外,也将重新回归到最初苹果所希望打造的定位——除了手机配件,Apple Watch 也会成为苹果生态服务的延展。

打个比方,当我们收到通知的时候,只需要简单扫一眼,就能立即判断是需要马上掏出 iPhone 来处理,还是继续做手头上的事情,它甚至连最新的 Shotcuts 都没有落下。

毕竟,作为比手机更为贴身的设备,智能手表理应去代替手机来承担这部分轻量级的任务,而不仅仅只是充当一个健身手环。

如果说苹果对 Apple Watch 的新目标是朝着一个更独立的设备来发展,那另一个更具愿景的则是苹果对 iOS 和 macOS 系统双端融合问题的解答了。

虽然在发布会上苹果明确表示,iOS 和 macOS 将不会合并,甚至还用上了一个巨大的"NO"字来作为应答,但我们也看到,这种可能性并非不存在,最起码苹果仍然在寻找最好的解决方案。

首先在产品联动上,这次的 Continuity 联动进一步加强了 Mac 电脑和 iPhone 设备之间的协作功能,比如说你可以利用 iPhone 的后置摄像头来充当 Mac 的扫描仪;其次 Mac App Store 这次也获得了改版的机会,你可以看到它融合了 iPhone App Store 应用商店的打分评价体系。

最后是新版 macOS Mojave 新增的几款应用,如股票、语音备忘录和 News 等都是从 iOS 版移植过来的。如果这套工具可以在明年顺利推向开发者,相当于 macOS 系统能够直接获得大量 iOS 应用的支持,对苹果来说也算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做法。

但最终的决定权,仍然要等到明年才知道。

总体来说,今年 WWDC 大会的软件更新仍然是偏向稳定而非冒险,抛开那些冷门更新不说,苹果对于双平台融合这种大方向仍然采取的是谨慎小心走一步看一步的态度,其实算是提前预告了 2019 年 WWDC 的内容。

至于为 AR 而生的专属"USDZ"文件格式能吸引到多少开发者支持,以及 Animoji 和 Memoji 热度能持续多久,这些都是未知数。唯一做出显著改变的,大概只有 Siri 一个吧。

实话是,作为行业标杆的苹果却不敢于冒险,这其实很不苹果。

一方面,从苹果今年 Q1Q2 季度的财报数据来看,iPhone 仍然在总营收中占据一半以上的份额,这意味着在 Mac 电脑原地踏步,Apple Watch 尚无独立能力,AppleTV 只是陪衬的情况下,iPhone 在短时间内仍旧是苹果的"吸金机器"。

但另一方面,如果哪天 iPhone 不好卖了,苹果怎么办?这是过去几年里行业分析师们总是会提及的问题,他们也给出了不少解决方案,比如:

1.寻找到下一个能够取代 iPhone 的"杀手级"硬件产品
2.营收结构上的多样化仍然是必须的,不仅是手机电视手表这些硬件产品,还有各种软件服务

事实上,在追求营收结构多样化的目标上,服务业务显然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毕竟目前的苹果服务已经是仅次于 iPhone 的"第二大赚钱工具"。加上过去一年里苹果在内容领域上的颇多投资和收购动作,原本我们会希望,库克能够在包括 iTunes、Apple Music 和原创视频等在内的数字内容部分展现出更多的可能性,以进一步增加苹果硬件的附加值。

但很显然,本次 WWDC 大会没有这部分的答案。苹果只是再一次往 iOS 和 macOS 系统集成了更多的功能,同时又消灭了一批新的第三方应用,这对苹果来说,会是最无趣而又尴尬的选择吗?

希望 9 月份的苹果硬件发布会能让我们感受到惊喜吧。

作者:木斯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爱范儿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如何评价 NBA 17-18 赛季总决赛 G2 勇士 122:103 骑士,总分勇士 2:0?

骑士(0)103-122勇士(2)

北纬37°45′西经122°12',甲骨文球馆内一片欢腾,比赛还有4分钟,胡德终于首次登场总决赛,在卢尼面前一顿蝴蝶穿花过后,三分球漂洋过海去打铁。

如果你的球队在三分线外27投只有9中的话,你最好祈祷场地另一端的那支球队不要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大卫-韦斯特在底角命中了一个三分球。这是西爷本赛季第四个三分,上一个是整整七个月前的11月4日。

在他投进这个三分之前,JR和格林刚刚在45°和底角分别投丢了一个三分球,防守人和他们之间的距离,几乎可以用金门大桥的长度来衡量。

这就很无奈了,对于勇士来说,剩下的事情一目了然,该如何对付乐邦?

上一场赛后科尔传递的信息犹在耳畔:"我不觉得我们让乐邦打得有多艰苦。"

追梦随之回应道:"我们必须上身体。"

你不能批评上一场站在乐邦面前的卢尼或者库里们没有上身体,关键是把这些高矮胖瘦形态不一的肉体逐个丢到乐邦面前,无异于把希志爱野扔给向山裕,白目痉挛是唯一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结局,这才有了上一场的51分。

科尔本场的现实选择和东决开局的史蒂文斯别无二致,如果一具肉体无法满足乐邦的需求,那么就上两具甚至更多。

人潮人海中,有你有我,不必多说什么,自己清楚。乐邦的表现依然足够迷人和美丽,面对贝尔从发球就开始的撕咬,面对三分线外多人围堵和篮下叠罗汉式防守,乐邦依然能够20投10中,在最后4分钟投子认负下场之前,打了整整44分钟,20投10中拿下29分9篮板13助攻的数据无需更多赞美。

这次他不再回避关于压力的问题,继"5岁练习三分绝杀"、"7岁练习单手漂浮打板绝杀"、"高中就熟悉所有防守方式"后,乐邦的回忆录式装逼中又增添新的篇章:"……我从4、5岁的时候就开始面对这样的压力了。"

所以这场最终溃败19分的比赛该由谁来承担无地自容的角色?是被勇士球迷推上MVP宝座的JR?是连续两场毫无发挥的科沃尔?还是泰伦锅?

希尔和JR打出了一个具有强烈救赎感的开局,连续命中的三分球让我一度以为这将会是一个小人物造梦之旅的感人剧本,如果将主视角放在三天前彻夜未眠的希尔身上,拿下15分的他几乎打出了一场樱木花道式的比赛,我仿佛听见他在场下和卢指导的对话:

"咸鱼干,你最光荣的时刻是何时?是躺倒在艾弗森脚下的时候吗?"

"而我呢,就是……"

杜兰特又在他的脑袋上转身命中中距离跳投。

"……现在了。"

杜兰特和勇士,几乎就是另一个次元的乐邦和骑士。两个被舆论和眼光从自己球队中割裂开来评论和观察的人物,今日同样证明了竞技体育的残忍之处,尤其是在总决赛,这个舞台虽大,却很难容下太多关于精神属性的描摹,杜兰特只是在希尔头上跳投命中,仿佛一个大号的利文斯顿,而利文斯顿,加上今日的5中5,总决赛以来已经是9投全中。

强者恒强的道理,依然坚不可摧,和上一场一样,杜兰特照旧掠下26分,但14次出手和9篮板7助攻的附加输出,以及他和乐邦的分数落差由G1的近乎双倍到今日的只差3分,让杜兰特显得更为从容。

科尔说杜兰特是勇士进攻的安全阀。这让我备受鼓舞,锅炉统治球评届的日子看起来已不太久远。这个比喻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安全阀是球队行将爆炸时用来泄压的,而今天的杜兰特,感官上甚至还没有起座。

原地爆炸的是骑士。如果说空位三分无法命中确实令人沮丧,那些被对手不断抽插的篮下空位则令人感到绝望,开局9次篮下命中有8次是空位,已经奠定了全场比赛的基调。

骑士没有犯太多错误,他们依然能够像第一场一样去抢下前场篮板,但那些弹框而出的投篮还是让勇士的转换策马扬鞭,每一鞭都打在了骑士退防者的屁股上,都来不及回头。

乐邦说今天将是崭新的一天,对于勇士的进攻来说,或许略有不同,但对于骑士的防守而言,仍是旧时光的模样。

他们不堪入目的防守被勇士的转换-半转换挡切肢解成渣才是比赛的基本盘,而这时候微笑刺客托马斯还在念叨着比赛的关键是JR必须要在进攻端站出来——很显然,这深刻地说明了他当年究竟在对埃迪-库里或者杰罗姆-詹姆斯们期待着些什么。

在骑士彻底崩坏的防守废墟上,乐氏兄弟举目四周,一派荒凉,半场球下来,骑士只有3个球不是乐邦传球或者直接得分,总决赛6节比赛下来,他拿下了全队160分中的105分。乐福则继续贡献20+10的数据,甚至一度盖掉库里的上篮。

在他们的身边,希尔能够投进一些三分球,特里斯坦和小南斯仍然能够空切和摘下篮板球,克拉克森甚至都贡献了1次助攻,上一次他的传球转化为得分,还是在对猛龙G4的最后半节时。

但这些帮助对于乐氏兄弟来说只不过是友邻大娘的骂街,在勇士轰隆作响的机械式拆迁面前,并无实效。西爷除了投进三分,上场5分钟就送出3个盖帽;麦基则在18分钟内6投6中送出12分,他开局的4分球,开启了勇士开局7中7,以及4年来第一次全场领先骑士的序幕,作为传切终结点,当转换中特里斯坦或者乐福必须走到外线去面对库里或者杜兰特的突破时,麦基在篮下就如同房间里的大象或者坐在床上吃香肠的小仓由菜,一种无法忽视的存在。

乐邦说:"无论如何,他们都是一支非常可怕的队伍。4名全明星为他们奠定了基础,其他人只要做好他们的工作就行了,无论谁上都一样。"

库里对此深有同感:"众志成城,可不是一句口号而已。"

为勇士出战100场季后赛的克莱,打得依然悄无声息,在终于感知到脚踝存在的这个夜晚,13投8中砍下又一个20分,场面上看他几乎淹没在勇士今日接近6成命中率的进攻狂潮中,但每一次镜头给到克莱,你看着他投进那些转换三分,看着他出手那些底角三分然后稳稳命中,你总能在他身上品出一股三里屯夜店里看《参考消息》的大飒蜜风味,别具一格,令人难以错目,甚至在他持球突破乐福的瞬间,我仍抱有深切期待,愿他能再度做出什么令人瞠目结舌的壮举。

然而并没有,他突破了乐福,完成了这次上篮,就像库里一样。

而库里做得更多。

甚至,他就是本场比赛本身。

你如何形容本场比赛的库里?

他在NBA与三分球有关的记录上继续着自己的收割之旅,三分线外17投9中过后,这一次纳入囊中的是总决赛单场和历史三分球命中数。

当乐邦借收缩传底角大空位的乐福三分不中,转过头来,库里转换三分命中,这是第二节行将过半时发生的事情,勇士第一次领先到两位数。

当骑士用前场篮板和乐邦将分差缩小到7分时,库里过来面对乐福再次命中三分,这是半场还有2分钟就将结束时发生的事,勇士回到10分领先。

当骑士用一节的领先让勇三节成为遥远传说,并在末节开局咬在11分保留逆转残念的时候,库里在三分线外两个郭敬明处出手了那个旋转跳跃少女式单臂三分球。

乐福说:"我们防好了23.5秒。"

是啊,库里的这种出手甚至让我有那么一瞬间感觉骑士的防守还不赖,他的背后运球打到脚跟的场景总会让人产生一些不祥的和背后有关的联想。

甚至克莱都倍感新鲜:"时间只剩7秒,他开始往外运球,我不知道为什么。"

不知道克莱是否在刻意吹捧,不过这话多少听起来有点耳熟。

但库里进了。

我完全理解现场镜头频频给到阿耶莎的原因,那是一种暗示,告诉我们竟然有这么一个女人,365天里能够独占世界上最能射的男人半年之久,确实令人艳羡。

和历史上一切也许本来可以却最终没有成为超巨的三分手们相比,库里的不同之处就在于:

他能在运球过半场的第一秒来到三分线就出手,也可以像今天一样在比赛的最后半秒远离三分线再出手,却没有任何人会去质疑什么。

科尔永远不会像在杜兰特耳边念叨乔丹那样念叨库里,他知道这就是库里之所以为库里的原因,他也同样明白这是现在这支勇士之所以为勇士的原因,他懂得的道理无比浅显:

当JR解开对手鞋带的时候,他是一个傻逼,而当伯德同样解开对手鞋带的时候,他是一个为了胜利不择手段的竞争者。

这确实是一个赢家通吃的时代。

也许从来都是如此。

追梦的肱二头肌和杜兰特的干拔也许可以同样煽动观众的情绪,他们可以在没有库里的情况下赢球,甚至总冠军,但能够点燃这片场地上或者屏幕前的九年老勇蜜们的,有且只有库里。

两届MVP,不光是三分,还有那些漫长疯狂岁月里堆积起来的亲眼目睹,才编织起了如今这条完整的情感纽带,上面写着两个字:

信任。

和乐邦一样,所谓领袖,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提供这种安全感。

当库里在最后6分钟又一次在乐福面前投进那个3+1的时候,比赛其实已经结束了很久。两年前他让乐福起舞,却没有投进那个有机会逆转一切的三分球,于是被别人逆转。

我们之所以会对便士、希尔、罗斯这些球星的频繁伤病比之比亚斯、奥登等人多一份痛惜之情,正是因为我们曾经亲眼目睹过他们没有伤病时的灿烂夺目。

我们也曾亲眼目睹过库里是怎么改变这个时代的。不仅仅是那些改变现代篮球方向的三分投射,更多的是他温和可爱到接近谐星般的领袖姿态,他那种让篮球再度变得有趣的风度,都在我们这个时代上烙下了深刻的印记。

但在30岁的这一季,库里给我最深刻的印象不再是他对比赛的影响力,而是那些几乎要追上他的伤病,赛季中的4次脚踝扭伤和赛季末的膝伤,让我内心始终充斥着怀疑。

所以,先庆幸他还能拿出这样的比赛,再祈祷他能够在人生最得意的时候尽欢吧。

何谓尽欢?

虽然追梦不厌其烦的告诉我们"库里才不是那种在乎FMVP的人",但如果能拿,为什么不拿?

对于乐邦来说,同样如此,上一场赛后他说那是自己经历过最艰难的失利,科尔今天逗他:"希望今晚他们能好过一点。"

所以这就是问题所在了:令人绝望的溃败比之令人扼腕的惜败,你选择哪一个?

要我说,我选择赢。

杜兰特走出球场的时候感叹道:"呵,天还亮着呐。"

接下来他们即将奔赴坐标北纬41°29′西经81°41′的克利夫兰速贷球馆,那里的太阳,比奥克兰要早一点下山。


一支烟,点起又熄灭。

我不喜欢讲战术,我只负责事后点根烟和你聊聊。

欢迎关注我的公号:猫三的大排档。

你不来,我哪儿来的烟钱。

如何评价 NBA 17-18 赛季总决赛 G1 骑士加时 114:124 勇士,总分勇士 1:0?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猫三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928 个回答,查看全部。

“超级地球”:我从哪里来?| 天问专栏

超级地球想象图,图片来源:NASA Ames/JPL-Caltech/T. Pyle

编者按:

正如我们知道人是怎么来的,却不知道"超人"是怎么来的一样,天文学家(大概)知道地球是怎么形成的,但却不知道比地球个头稍大的"超级地球"(super-Earth)是怎么形成的。通过对这些"超级地球"的研究,天文学家既希望解释它们自身的特别之处,又希望籍此去解开地球本身的一些未解之谜。

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不仅"超级地球"的身世之谜陷入了类似"拆了东墙补西墙"的尴尬境地,甚至我们所在的太阳系都有变成"特殊异类"的可能。本期《天问》专栏将以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视角为基础,带你一窥"超级地球"的形成之谜。

撰文 | 祝 伟(多伦多大学理论天体物理研究所)

责编 | 吕浩然

● ● ●

2009年发射并运行至今的开普勒(Kepler)太空望远镜至今已经发现了超过5000颗系外行星。通过对这些系统的统计研究极大地改观了我们对于行星和系外行星的认识。

Kepler所发现的这些系外行星里面,绝大多数都属于所谓的"超级地球"——行星大小介于地球和海王星之间,且轨道周期大都小于100天(图1)。如此大量的"超级地球"实在超出了天文学家的意料之外。他们提出了很多不同的理论去解释其形成的原因,但时至今日我们还是不知道这些"超级地球"是怎么来的,从哪里来。


图1:系外行星的分布情况。左图展示的是所有非Kepler探测到的系外行星的质量(纵轴)-轨道周期(横轴)图,右图展示的是包括Kepler行星在内的行星大小(纵轴)-轨道周期(横轴)图。不同颜色则代表不同的探测手段。非Kepler探测到的系外行星里面,86%都超过海王星(Neptune)大小,而Kepler行星里面,85%都小于海王星。图片来源:文献[1]。

"超级地球"为什么特殊?

之所以说Kepler发现这么多"超级地球"出乎我们的意料,人们先入为主的观念可能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在Kepler之前,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人们仅探测到极个别和地球大小差不多的系外行星(图1左)。所以天文学家普遍认为,大多数系外行星系统应该和我们太阳系一样:离恒星较近的区域因为缺乏足够的"矿物质"(或称固体物质,solid material),行星普遍"长不大",最大的也就与地球大小相当;离恒星较远的区域则因为有足够的"矿物质",且温度足够低,行星可以在足够短的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物质,并最终成长为体积巨大(相对于地球而言)的巨行星。这些巨行星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以向内迁移,形成热木星(hot Jupiter)或热海星(hot Neptune)。

也就是说,在距离恒星一个日地距离(1 AU)以内的区域,行星要么是不超过地球大小的、形成于本地的岩石行星,要么是超过海王星大小的、由较远区域迁移过来的气态巨行星,而热海星和地球大小的岩石行星之间应该存在一片很大的空白(图2)。因此,Kepler发现的如此大量的"超级地球"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人们对行星形成的理论认知。


图2:行星形成模型预测的行星质量和轨道半长轴分布。同其它模型一样,该模型预测行星系统应该普遍缺乏质量处于几倍到20倍地球质量、半长轴小于1 AU(1AU=8光分,即光在太空中传播8分钟所经过的距离)的"超级地球"。这与实际观测结果几乎完全相反(见图1)。 海王星质量大约为地球的17倍。图片来源:文献[2]。

Kepler观测到的这些"超级地球"不仅个头比地球大,质量也比地球要重。这些行星由于质量小且离主星较远,它们所引起的恒星视向速度(运动速度沿视线方向的分量)的变化十分微弱,小于目前的探测极限(1m/s),因此精确测量绝大多数Kepler行星的质量超出了我们现有的技术水平。

但是通过对大样本的统计研究表明,这些"超级地球"的平均质量可能在3-5倍地球质量左右。而包含"超级地球"的行星系统平均又有三个这样的行星。因此,平均每个这样的行星系统有大约十倍地球质量的"矿物质",且这些物质基本都集中在100天轨道以内。这是十分惊人的物质聚集。

以太阳系作为对比,水星离太阳最近,轨道周期为88天,但水星质量只有不到0.05倍的地球质量,而整个太阳系即使放大到地球轨道以内(365天,包括地球)也只有大约2倍的地球质量。这与Kepler发现的行星系统相差数倍。像Kepler行星系统这样,如此大量的物质集中在很小的区域内,假设再把已经被驱离的气体按照正常的比例考虑进去,那么诞生这些"超级地球"的原行星盘(protoplanetary disk)将是不能承受之重:如此重的行星盘很可能不稳定而直接坍缩形成大个的气团,而非固态的行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天文学家大多认为"超级地球"不太可能是在其现在所在的位置形成的。

"超级地球"的另一个特征是其包含占体重相当大比例(约1%)的大气。作为对比,地球大气只占地球总质量的不到百万分之一,但却支撑起厚度达100公里的大气层(地球半径6400公里)。所以"超级地球"的体积里面有很大部分都是气态。与地球大气层组成不同,"超级地球"的超级大气层几乎都是由氢和氦组成的。这些都使得"超级地球"同太阳系的天王星或海王星有点相似。"超级地球"的这一特征似乎也为迁移理论提供了佐证。



图3:Kepler-90是至今为止人类找到的除太阳系以外的唯一一个八行星系统。上图表示的是Kepler-90行星系统内各行星与太阳系各行星大小的比较,下图表示的是两行星系统轨道分布的比较。Kepler-90系统的八大行星离其主星的距离全部都在地球轨道以内,这相当于是把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轨道压缩了30倍。图片来源:NASA/Ames Research Center/Wendy Stenzel

行星形成的"拆东墙补西墙"

"超级地球"不能在离主星很近的地方大量形成,而我们确实在离主星很近的地方发现了大量的"超级地球"。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观测到的"超级地球"是怎么形成的呢?天文学家们为此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模型。这些模型归根到底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在离主星较远的地方把"超级地球""组装"好再"搬"过来,二是先把离主星较远的物质"搬"过来再"组装"成"超级地球"。就解释已知的很多观测结果来看,两种理论各有千秋,难分高下。

然而,这两种思路本质上都是在"拆东墙补西墙"。换句话说,无论是选择把原来的"东墙"直接搬到"西墙"的位置,还是把用来建造"东墙"的砖瓦改用来建造"西墙",这些理论的一个共同的潜在后果就是——"东墙"没有了,或者说变"矮"了。对于行星系统而言,通过这种"乾坤大挪移"的方法解释"超级地球"成因的后果就是,离主星较远的地方应该不太可能再形成太多的行星或者较大的行星。换句话说,存在"超级地球"的系统应该不太可能再存在像太阳系木星一样的冷巨星(cold giants)。

这似乎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的太阳系不存在"超级地球":质量巨大的木星和土星抢走了可能形成"超级地球"的矿物质;另外也正是因为木星的存在,使得原本可以向内迁移形成"超级地球"的天王星和海王星被阻隔在外部。

那么数量众多的系外行星系统是否也是如此呢?

"东墙"事发?

既然绝大多数的"超级地球"都是由Kepler找到的,那么一个最自然的想法就是去寻找这些拥有"超级地球"的系统是否还拥有其它较冷的行星。然而遗憾的是,这一想法并不是十分可行。原因有二,首先Kepler望远镜因为观测时长以及掩食方法本身的限制,对于冷巨星的探测效率及其低下;此外,Kepler观测的恒星普遍较暗,这导致地面上几乎只有十米级Keck望远镜可以做精确的视向速度测量,并以此来寻找系统内的其它行星。因此,虽然Kepler寻找到了数千个"超级地球",但是我们对于绝大多数"超级地球"轨道之外的世界几乎一无所知。

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个很小的样本来看出一些端倪。与多伦多大学天文系的武延庆教授一起[4],我们发现在Keck已经观测过的20多个含有"超级地球"的Kepler行星系统里面,三分之一含有类似太阳系里木星一样的冷巨星。我们在视向速度发现的另外30个"超级地球"系统里面也得到了完全相同的结论。

作为对比,对于任意恒星,其含有冷巨星的概率只有10%。也就是说,拥有"超级地球"的行星系统更有可能同时拥有冷巨星(三分之一)。这与之前的理论预测很不一致。更令人意外的是,考虑到大约30%的恒星拥有"超级地球","超级地球"系统拥有的冷巨星贡献了几乎全部的冷巨星(1/3乘以30%=10%)。换句话说,存在冷巨星的行星系统几乎一定存在"超级地球"。

这些结果皆表明,"超级地球"和冷巨星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而像我们太阳系这样存在冷巨星却没有"超级地球"的系统反而是极少数的特例(约1%)。这似乎也暗示了为什么以太阳系为模板建立的行星形成模型总是一错再错:或许我们太阳系真的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TESS和Gaia的角色


图4:2018年4月18日发射升空的TESS望远镜(上)和2009年3月7号发射的Kepler望远镜(下);Kepler是目前发现系外行星最多的天文设备,图片来源:NASA

尽管"超级地球"的身世之谜困扰了学界许久,但这一问题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解决。2018年4月18日发射升空的TESS望远镜(Transiting Exoplanet Survey Satellite,掩食系外行星巡天望远镜)将致力于发现所有亮星附近的掩食行星(transiting planet,即会像"金星凌日"一样从其主星表面经过的行星)。同Kepler一样,TESS找到的大多数的掩食行星也将是"超级地球"(图5)。

但同Kepler不一样的是,TESS观测的主星因距离我们比较近所以普遍比较亮,所以天文学家可以动用数量众多的小望远镜而非十米口径的Keck来精确测量"超级地球"的质量,并寻找同系统内部的其它行星。TESS将能够提供上千个主星足够亮的"超级地球"系统来更精确地研究"超级地球"的质量和密度分布,以及"超级地球"与冷巨星之间的相关性。这些结果都将有助于理解"超级地球"的形成之谜。


图5:数值模拟显示TESS寻找到的系外行星(黄色)和Kepler寻找到的系外行星(蓝色)到太阳系的距离(单位:秒差距pc;1秒差距大约是3光年)分布。黑色圆代表目前已知的非Kepler行星系统。圆的大小代表行星导致的掩食深度(transit depth)。同Kepler一样,TESS找到的绝大多数系外行星也将是"超级地球"。但TESS找到的系外行星系统将离太阳系更近,所以主星将足够亮,适合后续的详细观测。图片来源:Zach Berta-Thompson ,数据由文献[3]提供。

除了地面的视向速度观测之外,欧洲航空局(ESA)的Gaia太空望远镜也将有能力搜寻几乎所有的TESS"超级地球"系统里面的冷巨星。Gaia任务本身是通过三角视差方法测量十亿颗恒星的位置和距离参数,但是对于较亮的恒星,Gaia将有能力通过精确测量恒星位置的细微变动来寻找与恒星"纠缠不清"的冷巨星。

2018年4月25日,Gaia刚刚公布了前两年的观测结果,让人们对恒星、银河系等的认识得到了一个全面的提高。按照计划,Gaia将在2022年公布最终的观测数据,其中将包括数以万计的系外行星。届时只要把TESS寻找到的"超级地球"系统和Gaia寻找到的冷巨星系统联合起来,我们将有一个足够大的样本来研究这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甚至最终揭示"超级地球"的形成之谜。

从地球到"超级地球"

就像天文学研究的其它问题一样,揭秘"超级地球"的起源和形成机制除了直接满足天文学家的好奇心之外,还可以加深人类对于赖以生存的地球以及生命的认识。

目前天文学家认为我们太阳系的几大岩石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都是在它们目前所处位置附近形成的。因为位于太阳系"雪线"(snow line,在小行星带附近)以内,这些地方形成的行星很难获取大量的水分。而对于出现在地球上的孕育生命的水源,目前主流观点认为是由于各种机缘巧合由彗星和其它含水量高的小行星从"雪线"以外的地方带来的。

如果"超级地球"是在它们目前的位置形成的,那么这些行星极有可能同太阳系大多数岩石行星一样干燥,也就是不存在足够的孕育类地生命的水分。反之,如果是在离主星较远的地方形成然后迁移过来,"超级地球"将很可能天生"水灵灵",从而具备孕育类地生命的一个必要条件。因此,对包括"超级地球"在内的系外行星的研究将对下一步探索系外生命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祝伟,2013年本科毕业于北大天文系,2017年博士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天文系,现为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理论天体物理研究所博士后。上图为作者于2018年三月底于MIT与TESS望远镜1:1模型合影。


参考文献:

[1]. Natalie M. Batalha, Exploring exoplanet populations with NASA's Kepler Mission, PNAS, 2014. 111 (35) 12647-12654

[2]. C. Mordasini, Y. Alibert & W. Benz. Extrasolar planet population synthesis I. Method, formation tracks, and mass-distance distribution, A&A, 501, 1139-1160 (2009)

[3]. Sullivan et al. The Transiting Exoplanet Survey Satellite: Simulations of Planet Detections and Astrophysical False Positives, ApJ, 2017, 837(1):99

[4]. Wei Zhu (CITA), Yanqin Wu, The Super Earth-Cold Jupiter Relations, Earth and Planetary Astrophysics, arXiv:1805.02660

制版编辑:Livan|

本页刊发内容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及使用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商务合作请联系

business@zhishifenzi.com

知识分子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知识分子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如何看待崔永元炮轰范冰冰的千万片酬,疑似逃税:「一个真敢发,一个真敢领。你不用表演,你是真烂」?

近日,崔永元曝明星天价片酬,晒出疑似范冰冰的千万片酬合同和另一份没有"范冰冰"字样的另行约定片酬5000万元的合同,并起底"阴阳合同"等偷漏税娱乐圈潜规则。由于范冰冰工作室在无锡,无锡市滨湖区地税局已于昨日介入,相关情况有待税务机关权威发布。

该事件引发网友热议:何为"阴阳合同"?影视从业人员签订"阴阳合同"将面临何种风险?就此,澎湃新闻对邓学平律师进行了专访。

问:"大小合同"是否又称"阴阳合同"?法律概念中,签订阴阳合同的概念和目的一般为何?

邓学平:"大小合同"又俗称"阴阳合同",但严格来说,"大小合同"、"阴阳合同"并非法律概念。一般来说,当事人就同一事项签署多份内容不同的合同,并且只对外出示其中的某一份合同,我们就称其为"阴阳合同"。实践中,"阴阳合同"十分多见,目的也十分多样。有的是为了规避法律规定,有的是为了逃避法律义务,还有的可能是特定当事人之间的一种商业策略。就法律层面而言,签署"阴阳合同"是一种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会带来一系列的法律风险。最常见的风险便是,"阴阳合同"会导致其中的某些甚至全部合同不具备法律效力。比如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有以下五种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范冰冰如果存在媒体报道中的"阴阳合同",属于"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会导致那份"小合同"无效。

问:崔永元曝光称,"小"合同酬劳一千万元,"大"合同酬劳五千万元。如若上述合同属实,范冰冰面临何种处罚?是否触刑?

邓学平:如果崔永元的曝光属实,那么范冰冰肯定会面临一系列的法律责任。根据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六十三条和《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除非范冰冰或其公司"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否则范冰冰或其公司不会直接触犯刑法。无锡市税务机关已经介入调查,如果调查属实,应该会向范冰冰或其公司下达追缴通知,而范冰冰或其公司应该补缴应纳税款、滞纳金和罚金。

问:崔永元曝光范冰冰此份合同,是否涉嫌侵权或诽谤?

邓学平:我们注意到范冰冰工作室的声明。范冰冰是公众人物,范冰冰的合同如果涉及偷税,包括崔永元在内的普通公众都有监督的权利。我们也注意到崔永元的微博对合同的某些条款进行了技术处理。尽管如此,如果崔永元的爆料与偷逃税款无关,涉及到不应公开的商业秘密的话,有可能会构成侵权。至于诽谤,必须要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除非崔永元曝光的合同是伪造的,否则应该不会涉及诽谤的问题。


问:范冰冰工作室所属辖区的无锡市滨湖区地税局目前已经介入调查取证。明星成立工作室,会对其纳税额产生何种影响?是否是"合法"避税的一种手段?

邓学平:目前不清楚范冰冰工作室采取的是哪种企业形式,但大多数会采取公司制。就纳税而言,如果是个人收入,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是公司,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当然公司收入最后发放到明星个人手中的,明星仍然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单纯从税负的角度,成立公司反而税负更重。明星成立的工作室如果是采取公司制形式,通常意义上应该不会是出于避税的考虑。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邓学平律师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217 个回答,查看全部。

第19期:《崔永元曝光范冰冰“阴阳合同”,谁的法律风险更大?》

近日,崔永元曝明星天价片酬,晒出疑似范冰冰的千万片酬合同和另一份没有"范冰冰"字样的另行约定片酬5000万元的合同,并起底"阴阳合同"等偷漏税娱乐圈潜规则。由于范冰冰工作室在无锡,无锡市滨湖区地税局已于昨日介入,相关情况有待税务机关权威发布。

该事件引发网友热议:何为"阴阳合同"?影视从业人员签订"阴阳合同"将面临何种风险?就此,澎湃新闻对邓学平律师进行了专访。

问:"大小合同"是否又称"阴阳合同"?法律概念中,签订阴阳合同的概念和目的一般为何?

邓学平:"大小合同"又俗称"阴阳合同",但严格来说,"大小合同"、"阴阳合同"并非法律概念。一般来说,当事人就同一事项签署多份内容不同的合同,并且只对外出示其中的某一份合同,我们就称其为"阴阳合同"。实践中,"阴阳合同"十分多见,目的也十分多样。有的是为了规避法律规定,有的是为了逃避法律义务,还有的可能是特定当事人之间的一种商业策略。就法律层面而言,签署"阴阳合同"是一种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会带来一系列的法律风险。最常见的风险便是,"阴阳合同"会导致其中的某些甚至全部合同不具备法律效力。比如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有以下五种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范冰冰如果存在媒体报道中的"阴阳合同",属于"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会导致那份"小合同"无效。

问:崔永元曝光称,"小"合同酬劳一千万元,"大"合同酬劳五千万元。如若上述合同属实,范冰冰面临何种处罚?是否触刑?

邓学平:如果崔永元的曝光属实,那么范冰冰肯定会面临一系列的法律责任。根据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六十三条和《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除非范冰冰或其公司"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否则范冰冰或其公司不会直接触犯刑法。无锡市税务机关已经介入调查,如果调查属实,应该会向范冰冰或其公司下达追缴通知,而范冰冰或其公司应该补缴应纳税款、滞纳金和罚金。

问:崔永元曝光范冰冰此份合同,是否涉嫌侵权或诽谤?

邓学平:我们注意到范冰冰工作室的声明。范冰冰是公众人物,范冰冰的合同如果涉及偷税,包括崔永元在内的普通公众都有监督的权利。我们也注意到崔永元的微博对合同的某些条款进行了技术处理。尽管如此,如果崔永元的爆料与偷逃税款无关,涉及到不应公开的商业秘密的话,有可能会构成侵权。至于诽谤,必须要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除非崔永元曝光的合同是伪造的,否则应该不会涉及诽谤的问题。


问:范冰冰工作室所属辖区的无锡市滨湖区地税局目前已经介入调查取证。明星成立工作室,会对其纳税额产生何种影响?是否是"合法"避税的一种手段?

邓学平:目前不清楚范冰冰工作室采取的是哪种企业形式,但大多数会采取公司制。就纳税而言,如果是个人收入,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是公司,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当然公司收入最后发放到明星个人手中的,明星仍然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单纯从税负的角度,成立公司反而税负更重。明星成立的工作室如果是采取公司制形式,通常意义上应该不会是出于避税的考虑。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邓学平律师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你是如何理解「成长」的?成长意味着什么?

谢邀 @刘柯 : D


看到「成长」两个字,我的脑海里最先浮现出的是小学时读过的一篇课文。也许很多知乎的小伙伴也曾读到过这一课。那就是林海音所著的自传体《城南旧事》的最后一章。


在最后一章中,林海音描述了她参加小学毕业典礼的过程,穿插了彼时她的父亲因卧病在床没能出席典礼,且在典礼结束之前就落下了最后一口气的事情。


文章末最后一句话是:"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正如题主所说,有的人认为成长发生在一瞬间的顿悟,有的人则认为成长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而我觉得,成长是这两者的结合。


年幼时我也曾以为,随着生日蛋糕上的蜡烛越来越多,人们就自然而然地越来越懂事,成长就是这么简单的事。而现在,我才感叹如果没有经历"一些事情",十几岁和二十几岁或许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但,这些令人成长的事情往往不是顺遂人意的好事,而是一些我们当时认为无法承受的负面事件(比如林海音在童年失去父亲)。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事情也会随之增加。而就在一个又一个岁月的"顿悟"里,人们成长了。


有一位老师曾说过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话:最能彻底改变一个人、让一个人迅速成长的事有两件,它们分别是长期艰苦的心理治疗,以及创伤。


在心理学上,我们将这种成长叫作"创伤后成长"。


1995年,Richard Tedeschi 和Lawrence Calhoun提出了 "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的概念。


创伤后成长是指一部分人在和具有高度挑战性的生命境遇抗争之后,所经历的积极的心理变化:在创伤后,个体发展出了比原先更高的适应水平、心理功能和生命意识。


Tedeschi(2012)认为,能够引发创伤的事件往往包含以下特征:

a. 事件的发生是突然的、令人意外的或不寻常的;

b. 通常包含身体上的伤害,或者感到生命受到威胁;会使人产生失控的感觉。


然而,研究者却在一些幸存者身上发现,在与创伤性事件抗争的过程中,尽管痛苦仍未消失,但他们也经历了一些新的、积极的心理变化。


尽管名为"创伤后成长",但在其中,促成成长最关键的因素并不是创伤本身,而是幸存的过程——是尝试与创伤抗争、最终幸存下来的过程,决定了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获得成长。尽管我们很少有人会有意识地、系统性地尝试给创伤赋予意义,或者从中寻找创伤的好处,但当我们做出努力时,这种成长是真实存在的。


经受过巨大的压力、逆境和/或创伤,并渡过、幸存下来的人,最终展现出来的一种蜕变般的力量。


这种"力量"主要有三个层面:

1.情绪能力

这种情绪的能力包含两个层面:

• 一个层面是情绪的广度,也就是说,这些经历过创伤的人,除了日常的喜怒哀乐之外,他们体验过极端负面的情绪,因此比一般人拥有更复杂、更广泛的情绪体验;他们能感受和体会的情绪是更多样的、范围更宽广的。

• 另一个层面是情绪的深度——相应的情绪理解能力与处理能力。在经历创伤而幸存的过程里,他们曾与自己极端的负面情绪做过正面交锋。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如何与自己悲痛、失望等负面情绪同在,虽然负面情绪总是令人不快,但他们学会了不在负面情绪前手足无措。

他们熟悉痛苦,虽然一切仍然不会变得容易,但他们的确比没有经历过重大负面经历的人更懂得如何处理痛苦,这也可能是其他答主提到的"情绪趋于平淡"的原因之一。


2.对复杂的认知和理解力

经历过创伤的人,有一种对复杂现实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他们曾经经历过极端的状况,对真实世界的复杂有着高于一般人的认知,比如"本该是世界上最疼爱我的人,却做出了伤害我的事","本该相互坦诚的人,却相互欺瞒"等等。因此他们相对更少会对复杂感到意外。

第一次面对复杂、难以理解、逻辑上不一致的现实,总是最难的。

可以说,他们在面对创伤的过程中,承受了这种不一致。他们也曾感到绝望或愤怒,但最终他们的生命消化了这种不一致和它所承载的情绪,形成了他们对复杂的识别与了解,他们也能以此为世界的复杂做好准备。

同时,这也让他们更容易从不同的视角看待真实。他们可能比一般人更清楚地了解:世界上没有黑白分明的"好"、"坏"。实证研究也的确发现,经历过童年创伤的人,换位思考的能力更强——更能从不同人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Arous, et al., 2016)。有时候这对他们来说甚至不是一种意愿:他们只是更能够看见,非常自然地看见。


3.一种得以应对世事变迁的人生哲学

经历过创伤的人还会获得一种人生哲学,又被心理学家Tedeschi(2004)称为"智慧"(wisdom)。

首先,个体会变得更加"自我依靠"。在度过创伤的日子里,他们体会到了自己比想象中更强大,更相信自己是可以依靠的,这种自我效能感与价值感的提升会成为支撑Ta度过人生中更多坎坷与挑战的力量。

同时,他们也会变得更珍惜关系。在他们度过创伤的日子里,不论是因为曾经寻求过或获得过的他人帮助与支持,还是曾经失去过重要的人,都让他们更懂得感恩,珍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链接。

另外,经历过创伤,也让他们不再一味对世界抱有美好幻想,而是对人生的艰难与坎坷有了更多的心理准备。尽管这在外人看来,或许有些悲观,但却令他们拥有了一种面对世事变迁的平常心。




曾经听到有人说过"一个人展现出与年龄不符合的成熟,真是令人心疼"。也许这里指的就是"创伤后成长"。的确,人很难选择命运,却有很多命运的勇士选择了成长。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没有一件事让你觉得瞬间长大了呢?


以上。


References:

Arous, A. et al., (2016). The associationbetween childhood trauma and empathy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schizophrenia.European Psychiatry, 33, 114-289.

Martin, L. L., & Tesser, A. (1996). Clarifying our thoughts. Ruminative thought: Advances in social cognition, 9, 189-209.

Tedeschi, R. G., & Calhoun, L. G. (2004). " Posttraumatic growth: Conceptual foundation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Psychological inquiry, 15(1), 1-18.

Tedeschi, R. G., & Calhoun, L. G. (1996). The 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 Measuring the positive legacy of trauma.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9(3), 455-471.

Calhoun, L. G., & Tedeschi, R. G. (2012).Posttraumatic growth in clinical practice. Routledge.


想要了解更多的心理学专业回答,请关注:KnowYourself知乎专栏

点击查看过往高赞回答:
有哪些看似聪明,实则很傻的行为?
为什么一部分女性不喜欢生孩子?
有哪些细微但是高效有用的习惯?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KnowYourself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402 个回答,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