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出美味焖饭?

焖饭可能是最简单最方便有菜有肉的美食了,我特别喜欢加上菌菇和肉一起做焖饭最近刚好正是羊肚菌上市的季节,相信云南那边的小伙伴们已经开始以各种姿势吃吃吃了。虽然不在云南,但是好食材是可以空运的呀~所以我做了一道很香很香的羊肚菌焖饭,酱汁包裹着米饭,还有羊肚菌特有的浓郁香味,光是闻一下口水就止不住地涌出来,绝对是我心中的的最美味焖饭了~

▼ 羊肚菌本人

▼ 感受羊肚菌复合又深沉的味道

腊 味 羊 肚 菌 焖 饭

食 材

⊙ 焖饭:米3杯,腊肠3根,腊肉1块(约80g),羊肚菌6个,菜心1把、鸡蛋1个,蒜头1瓣,盐适量

⊙ 煲仔饭酱汁:老抽1大勺,生抽2大勺,蚝油1大勺,糖1小勺,蒜1瓣,清水50ml

1.米用量杯倒入内胆,淘洗几遍

2.米里加水,一起放进电饭锅内开始煮饭

3.羊肚菌去根,洗净沥干,纵向切半

4.爆香蒜片,下锅炒香羊肚菌(有浓郁的菌香飘出来)

5.腊肠腊肉切片

6.米饭煮到半熟时,铺上腊肠,腊肉,羊肚菌,继续盖上盖子煮饭

7.煮好的饭磕入鸡蛋,保温8-9分钟,焐到鸡蛋半熟

8.小锅中加入生抽,老抽,蚝油,糖,水和蒜片煮开后,煲仔饭酱汁就做好了

9.另起一锅烧水,水开后加点盐,将菜心汆水,摆放在饭上

10.最后淋上做好的酱汁,戳破鸡蛋,开吃

Tips

1. 煲仔饭需要将米多淘洗几遍,让淘米水从浑浊到比较清澈,这样洗出来的米饭才会粒粒分明很Q弹,如果是一般煮饭的话不用淘洗那么多遍哦,现在的米都挺干净的;

2. 煮饭的水可以比正常煮饭时加的要少一点点;

3. 羊肚菌的孔洞里会可能会积攒一些泥沙,所以需要仔细洗干净;

4. 手边没有羊肚菌的话也可以用香菇代替(但是悄悄告诉大家我们小卖部的羊肚菌已经热销好多天了);

5. 腊肠和腊肉根据你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就好(或者家里有什么就用什么),我用的腊肉是我麻麻做的;

6. 加腊肠腊肉的时机要在米饭吸收了大部分水分并呈现蜂窝状,还不断往外冒气泡的时候;

7. 因为拍视频的需要,所以我会把米饭表面的料都摆得非常整齐,小伙伴们自己在家的话也没必要那么做作。


羊 肚 菌 焖 饭

食 材

⊙ 焖饭:米3杯,仔鸡半只(约300g),姜1小块,白胡椒粉1小撮,羊肚菌6个,菜心1把,蒜1瓣,料酒2大勺,土豆淀粉2大勺,盐适量

⊙ 煲仔饭酱汁:老抽1大勺,生抽2大勺,蚝油1大勺,糖1小勺,蒜1瓣,清水50ml

1.依照上文的步骤,将米饭淘洗完放入电饭煲开始煮饭

2.鸡肉剪小块,加入姜末、料酒、白胡椒粉和淀粉抓匀后冷藏腌制1小时

3.羊肚菌去根,洗净沥干,纵向切半后,起油锅爆香蒜片,炒香羊肚菌

4.另起油锅,下锅滑炒腌过的鸡肉至表面变色后立刻盛出

5.米饭煮到半熟时(蜂窝状冒泡),铺上鸡肉和羊肚菌继续煮饭

6.等米饭煮好后,铺上汆过水的菜心再淋上和上文一样的煲仔饭酱汁

7.最后可以连着电饭煲的内胆一起端上桌,开吃!

Tips

1. 鸡肉本身的味道已经很丰富了,所以我就不加鸡蛋了;

2. 关于煮饭、调酱汁和汆菜心的步骤都和上面腊肉焖饭是一样的,在这里我就不多写啦;

3. 除了腊味和鸡肉,小伙伴们也可以举一反三,试试看各种其他口味的煲仔饭。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曼达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64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有哪些「有它我就能吃两大碗米饭」的菜?
小龙虾如何做比较好吃?

如何评价微软刚刚发布的量子编程语言 Q# ?

前一段时间遇到Bettina Heim(Q#论文第五作者),这个月也在组里和老板同事们一起很愉快地研读了Q#这篇论文。我来说下我的理解。

背景信息

量子计算编程语言Q#是微软量子计算机全系统层次Solid的一部分。Solid这个项目源于2014年微软发布的一个量子计算软件全家桶:LIQui|>(liquid):

Liquid主要包含:一个基于F#的编程语言,一个编译器,一个模拟器,然后是周边服务及后端

基于F#的Liquid语言在当时出现的时候有一种惊人天人的感觉,提供了大量的高级操作来简化量子编程,如受控门与反计算的自动实现。 一个直观的例子是,大名鼎鼎的Shor大数分解算法用QCL(第一个量子编程语言)来描述大概需要100行,而Liquid仅需50行左右。

它的编译器可自动实现优化容错翻译量子电路打印等。尤其是最后的量子电路打印,是量子计算中经常需要,但是没有特别方便的工具来满足的需求。这种直观的东西给人的视觉冲击还是很明显的。当时这或多或少让我知道了量子编译器也可以这么玩。

它的模拟器在当时是算是第一个人们可以很轻易地得到的可靠的模拟器。很多学生学习量子计算,却没有一个好用的模拟器。Liquid的出现算是给圈内人一个非常棒的礼物。但是不得不说,微软的尿性限制了Liquid的推广:其公开发布版只能模拟不超过22个qubit,而且给出的理由是,我们认为一般的用户用不到模拟更多的qubit。

在liquid这篇论文中,他们利用F#进行描述,到编译器进行优化,最后到模拟器,模拟了Shor大数分解算法的运行,在当时是很为量子高级语言的推广烧了一把火。

但是,这个项目只是停留在了软件层面。他们想向下继续走一步,去控制真正的量子比特(qubit),于是,想从软变硬,那就从Liquid走向solid吧

Solid

2016年初我与QuArc(微软量子体系结构研究组,Solid项目的负责人)的Alan Geller交流的时候,他就跟我说到了Solid这个项目,其目标是从顶层算法、编程语言、到体系结构、到控制电子电路,最后到qubit的整个全系统层次。换句话说,他们想开发一个新的全家桶,提供一个量子计算机所需的全部软件、硬件控制环境

后来,我也在不同的场合下听Alan Geller, Krysta Svore, Dave Wecker说起Solid。但是(!),经常的情况是,他们说着说着就来了:公司现在对Solid的政策还没有定下来,我们也只能说到这。。。这不是刚掀起姑娘盖头的一角就让观众且听下回分解么!(ノ=Д=)ノ┻━┻

从前后各处打听到的消息来看,Solid这个项目的leader是Alan Geller。应用层有以Dave Wecker为代表的一波人进行的量子化学模拟等算法的开发,上层软件工具层有以Krysta Svore为首的量子编程语言及编译器开发。这个编程语言就是Q#。Q#经过编译之后,一个编译器后端会根据目标硬件输出相应的指令及其他的控制命令,然后通过QCoDeS这个统一的电子设备控制平台来操控qubit。至于在Solid框架内,从编译器到QCoDeS之间经过什么步骤,以及QCoDeS下面都有些什么,我就不是很清楚了。值得一提的是,QCoDeS是由微软Station Q牵头,与Copenhagen,Delft,以及Sydney一起联合开发的一个基于Python开源的控制平台,可以很好地控制常见的量子实验设备,以一种系统地方式控制量子计算实验并采集数据。到目前为止,QCoDeS一直在不断发展,而且在各大高校里攻城掠地,势头很好。

以上是背景。下面来说Q#。

Q#

在我的认识中,Q#可能是第一个明确定义了完整的编程模型的量子语言

人类对量子计算机进行编程仍处于摸索阶段。从IBM的量子计算平台Quantum Experience来看,现在的量子编程类似于六七十年代的经典计算机编程,量子汇编(QASM)是主流且可以解决绝大多数问题。虽然不断有新的量子编程语言的出现,但它们始终围绕着一个点:如何抽象QASM、用一种更高效、严谨的方式来简化量子线路的描述。换句话说,它们主要关心的是在qubit上做什么事以及怎么做

可是,我们知道,最终的量子计算机中不可能只有qubit,也会有传统的CPU,也会有GPU。它们可能在一起工作。一个自然的问题是,这些不同的计算部件之间如何进行交流?在计算的过程中,一个部件能够调用另一个部件吗?比说如CPU该如何调用量子芯片进行特定的计算?

现在一些公司已经在推混合计算或异构计算,如Rigetti基于Quil语言的Forest,一直声称自己是量子-经典混合计算平台。可是,它们在计算模型上是含混不清的(这个也包括IBM基于OpenQASM的Qiskit):虽然经典操作(如条件分支指令)与量子操作(在qubit上的门)可以写在一起,但是怎么样在硬件上,尤其是控制体系结构上实现这种混合计算,都是没有规范定义的。这种不规范包括没有定义能够调度的资源,没有定义不同部件之间交流的方式等等。

其实如果将量子换成GPU,那么刚刚提及的问题在业界已经有了解决方案甚至是标准——OpenCL及CUDA所定下的异构并行编程模型。那么能否将这一套应用在量子计算上呢?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传统CPU的优势,又可以完成对量子芯片的控制。

可以的,于是Q#就这么做了。这也是Q#在我看来与其他所有量子编程语言在本质上不同的一点。

Q#并没有说自己是一门通用的编程语言。相反,它给自己的定义是领域专用语言(Domain Specific Language)。Q#仅用于描述在量子芯片上可能发生的操作,而对于在传统CPU上执行的操作,Q#的编程模型规定需要一门经典编程语言来描述,如C#或Python。也就是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Q#一定要与另外一门经典编程语言一起共同使用!Quantum Development Kit提供的Demo中,C#写的是主程序,然后它将某个特殊的很难的任务交给量子芯片来执行(量子内核,kernel),而这个任务由Q#来描述。C#描述的部分最终会在传统CPU上执行,而Q#描述的内核,最终由量子芯片以及与之配套的控制芯片来执行。所以,简单地作一个类比,Q#就是OpenCL或CUDA中描述Kernel的语言。所以,量子计算机在Q#中的定位最终是一个量子加速器,只是异构计算体系结构中的一部分

最后,我的一些理解与脑洞

我本人是非常喜欢Q#的,但是我也想比较下Q#的优势与不足,从而窥探一下它可能的发展。

我想Q#最大的制约因素可能源于微软的闭源政策。当我向我导师提出向Q#开放我们的指令集以实现Q#与我们的工作的对接的时候,我老板直接因为微软的闭源政策而否决了我的提议。从更为普度的角度来说,如果Q#的编译器无法开源,一般用户则无法修改Q#的某些特性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势必会导致Q#的推广成为一个难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果有另外一门新的开源语言定义了类似的编程模型,或者是已有开源语言(如普林斯顿与芝加哥合作开发的Scaffold/ScaffCC)采纳了这样一种编程模型,Q#的后续推广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但是,不得不提微软在拓扑量子计算上的努力!在有钱就是王道的背景下,现在微软基本上已经将全球最顶尖的做拓扑量子计算的理论、实验研究组都纳入了Station Q旗下。拓扑量子计算相比于标准量子计算机而言在容错方面拥有无法比拟的优势,而容错是量子计算机发展的瓶颈之一。一直以来,拓扑量子计算最大的问题是无法实锤证明用于构建拓扑量子比特的Majorana的存在。但最近Delft的工作进一步提高了Majorana存在的可能性,这也让人很期待拓扑量子计算机实现的可能性。如果拓扑量子计算机真的可以造出来,那么相比于全球其他任何机构,凭借微软现有的资源在这个领域就是一骑绝尘,实现对IBM,Google的弯道超车更是不在话下。如果是那样,微软凭借拓扑量子计算实现像现在Windows一样在量子计算领域内的垄断优势?然后Q#一下子就成为了量子编程语言的标准?呃,我这个脑洞还是就到这里吧。。。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瓜子脸帅哥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4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日立的「CMOS 退火」技术是怎样的一种技术?利用该技术的半导体计算机是否能够替代量子计算机?
如何理解「量子退火」?

如何看待 2018 世界杯将启用 VAR(视频助理裁判)技术?

今日的世界足坛,随着VAR(视频助理裁判员)的逐渐普及,引发了球迷们对于足球规则的讨论热潮。从1863年著名的《剑桥规则》诞生以来,足球规则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在155年后的今天,各种规章制度与当年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区别。今天我们就用世界杯作为载体,来聊一聊规则的演变,在世界杯的历史行程中所扮演的作用。

一.1930年初代世界杯规则简介

在详细介绍初代世界杯的规则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越位规则的相关问题。在1925年,越位规则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变革,在这之后,才形成了与今天较为类似的相关规章。在介绍之前,先说明两个重要概念。

当我们口头表达时,喜欢说"这球越位了"或者"这球没越位",实际上这是不规范的表达。越位规则中,分为"越位位置(Offside position)"和"越位犯规(Offside offence)"两个基础概念。

在今天的规则中,当一名球员处在"越位位置",他不一定会被吹"越位犯规",而一名球员如果被吹"越位犯规",他一定处在"越位位置"(前提是裁判员做出正确判罚)。

今天的越位规则规定:当一名球员(头部、躯干、脚这三者的任意部位)处在对方半场的时候,如果他(头部、躯干、脚这三者的任意部位)比球和对方倒数第二名球员更靠近对方底线(平行不算),这名球员就处在"越位位置"。

当处在"越位位置"的球员,有以下三种行为的时候,他就会被吹"越位犯规":

1. 干扰比赛

2. 干扰对方球员

3. 在越位位置获得利益

那么,1930年世界杯的时候,越位规则是怎样的呢?

越位规则从1860年起,就逐步在改变。在1925年之前的一段时间,什么是处在"越位位置"的球员呢?具体是这样的:当一名球员比球和对手倒数第三名球员更靠近对方底线时,这名球员就处在越位位置

而在1925年那次大改之后,处在"越位位置"的球员变成了:当一名球员比球和对手倒数第二名球员更靠近对方底线的时候,这名球员就处在越位位置。

这和今天就很接近了。

但是,当时规定,该名球员如果与球和倒数第二名平行,一律算作处在"越位位置",必须处在球和对方倒数第二名球员的后面,才不算处于"越位位置"。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是,当一方有球员处在"越位位置"的时候,即便他没有干扰比赛、干扰对方球员、从越位位置获得利益(比如补射),己方的进攻结果也不算数。比如一名球员处在"越位位置",没有干扰到任何人和事,队友一脚40米外远射直接破门,进球照样不算。

这就是1930年世界杯,所采用的越位规则。相比今天而言,这样的规则对防守方更有利,对进攻方则不利。这一基本制度沿袭到了1990年,才发生了重大改变,我们下文会提到这一点。

其他规则方面,当时设有一个主裁和两个巡边员(就是今天的助理裁判),不过没有红黄牌制度,主裁判掌握生杀大权,认为你有过激行为,可以警告某球员,或者把他罚下场。

当时也没有替补换人制度,首发11人必须踢完一整场,球员要是伤了,球队就只能以少打多.

当时的比赛主裁判可以判点球,但是没有点球大战。在世界杯淘汰赛中,如果两队90分钟战平,就要打加时赛。加时赛如果再战平,择日重赛,相当耗费体力与精力。

当时的小组赛采用两分制,胜一场得2分,平1场得1分,输一场不得分,尚未引入净胜球(Goal difference)、进球比例(Goal average)以及总进球数等概念。在之后的一些世界杯中,小组赛同分还需要进行附加赛。

二.越位规则的演进

上面已经说明了当时的越位规则,尽管是不太利于进攻的,但是长期没有发生改变。直到1990年前后,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1980年代保守足球再度占据了上风,1990年世界杯场均进球数锐减到2.21个,为历届最少。不说跟1954年场均5.38球比较,即便跟1982年的场均2.81个球比,也有着不小的差距。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进攻足球的鼓励,被提上了日程。越位规则的改变,在这场由规则推动进攻足球复兴的历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一些老球迷可能记得,上世纪80年代,普拉蒂尼曾打进了一脚精妙的凌空抽射,却因为毫无关系的队友处在越位位置,进球被剥夺了。这让他本人非常郁闷,做出了一个经典的睡美人表情聊以自慰。

就在1990年,新的越位规则出炉,发生了以下两点重要变化:

1. 当进攻队员与球和对方倒数第二名球员平行时,球员不处在越位位置。

2. 如果一名球员处在越位位置,但是他没有干扰比赛、干扰对方球员等获利行为,他就不会被算在这次的进攻体系中。简而言之,队友如果进球了,不会因为他处在无关紧要的越位位置而受到影响。

至此,越位位置的重大变革已基本完成,后面都是一些修订性质的内容,在此不赘述了。

到了1994年世界杯,场均进球数回升到了2.71个,虽然这是多项改革措施并行的硕果,但是越位规则的改变功不可没。

三.红黄牌制度的发明

之前提到,早年主裁判警告或者罚下球员,由他说了算,并没有特别细致和规范的制度。这一系列情况,在上世纪50-60年代的世界杯中引发了大麻烦。

在1954年世界杯1/4决赛,巴西与匈牙利的旷世对决中。两边可谓是怒火中烧,爆发了诸多冲突,这场冲突在日后被称为"伯尔尼混战"。当场裁判员罚下了匈牙利队的博日克和巴西的尼尔顿-桑托斯,算是各打五十大板。

到了1958年世界杯,粗野的犯规开始增多,代表作就是1958年世界杯半决赛,瑞典对阵联邦德国,双方的暴力犯规比比皆是。瑞典球星哈姆林被联邦德国球员尤斯科维亚克铲倒后,双方直接在场上扭打起来。结果作为东道主的哈姆林没事,尤斯科维亚克却被主裁判驱逐出场.

进入1960年代,功利足球占据主流,3人进攻,7人摆大巴+凶狠犯规的套路屡见不鲜,直接催生了1962年世界杯上,臭名昭著的"圣地亚哥之战。"

这是东道主智利同意大利的小组赛,双方怎么踢球的咱们就不说了,暴力行为几乎毁了整场比赛,恨不得什么掌掴、倒地后疯狂踢人都出现了。当值主裁判英格兰人肯-阿斯顿被球员围的天旋地转,上半场就罚下了意大利队两名球员。

这场比赛的结果已经没多少人记得,却永恒地留下了世界杯历史最脏比赛的"光辉纪录"。而这名叫做肯-阿斯顿的裁判,日后也成为了红黄牌制度的创始人。

1966年世界杯,阿斯顿成了总裁判长,他在场边又目睹了一出闹剧:英格兰同阿根廷的1/4决赛,再一次成为了一场粗野犯规横行的比赛,阿根廷队长拉廷还喜欢跟裁判喷垃圾话,最后被当值主裁直接驱逐出场。

这引发了另一场闹剧,拉廷自然不爽,磨磨叽叽不想下场,最后双方又弄得火药味十足,阿斯顿作为裁判监督,不得不跑到场上来维持秩序。大约折腾了10分钟,拉廷才终于下场。

后来在交通信号灯的启发下,阿斯顿觉得这可以应用到足球领域。最终他和妻子设计出了红黄牌,警告球员用黄牌,罚令出场用红牌。在1970年世界杯上,红黄牌制度正式启用,就是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双色宝石卡。

四.换人制度的实行

跟红黄牌制度一样,换人规则在1970年世界杯上开始实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制度的推出,要感谢一个人,球王贝利。不过,这其中还是有着较为漫长的过程。

早期各地已经开始实验换人的制度,比如球队的门将重伤,可以被另一个本队球员替补换下,但是这些规则迟迟没有在世界杯上实行.

上文已经提到,60年代的足球不仅保守,动作还很肮脏,飞铲、飞踹已是标配,花式格斗套路层出不穷,围追堵截裁判也不新鲜。但是,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一旦某名球员伤了,球队就要以少打多。

早期的典型例子,就是1958年世界杯半决赛,巴西对阵法国的比赛。这场球巴西队实力占优,外加积极的拼抢策略,和贝利、加林查领衔的前场魔幻四重奏,击败法国问题不大。

但在上半场的前半个小时,双方打成了1-1,法国人还是有一战之力。但在此时球队的知名球星容凯受伤了,他下场治疗了半天,后来勉强在场上踉跄踱步,这间接等于球队少一人作战。

随后巴西人就开始了自己的表演,贝利在下半场上演了帽子戏法,巴西队最终5-2取胜。不说法国人实力怎样,这种战斗性减员,让人非常无奈,明明可以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却没有这样的规则。

1962年世界杯,以"圣地亚哥之战"为首的暴力足球更加猖獗。到了1966年,葡萄牙人对贝利实行了"伐木战术",你带球我就飞铲,一次铲不倒那就两次,最终贝利在上半场就被铲成重伤,后来坚持回到场上,也等于少了一个人。

球王贝利的影响力巨大,这个动静终于引起了FIFA得关注。除了引入严惩犯规制度的红黄牌之外,换人制度的实行,也迫在眉睫。1966年FIFA官方的《世界杯技术报告》中,就提议要引入换人制度。最终在1970年,一切都顺理成章地实施了。

顺便提一下,早期的世界杯只能换2名常规球员,后来有过2+1(2名常规球员+1名门将—只能替换受伤的门将),最终在1995年变成了后来的3名常规球员,世界杯于1998年开始采用这种3名额制换人。

现如今,加时赛的3+1换人制度逐步普及,一些主流比赛中已经尝试使用了,在未来的世界杯中,3+1换人制度也会成为历史的新篇章。

五.点球大战引入世界杯

点球大战制度,在50-60年代就在一些比赛中开始尝试了。欧冠从1970年开始使用,欧洲杯在1976年正式引入,捷克斯洛伐克球星帕连卡留下了名垂青史的勺子点球。

而世界杯直到1978年才正式启用点球大战制度,但是真正出现需要点球大战的情况,要等到1982年的世界杯半决赛,德法的经典大战。双方120分钟3-3打平,德国队在点球大战中胜出,成功晋级决赛。

从此各种性质的重赛,再也没有出现在世界杯的淘汰赛中,一场比赛最终都会分出结果。

六.关于1990年代规则大变动的补充

之前介绍越位规则的时候,提到1990年世界杯非常保守,攻势足球需要靠规则变革来推进。

除了越位规则的变化,还陆续发生了以下三个重要变化:

1. 禁止门将手接己方球员脚下的刻意回传球

2. 两分制改成了三分制

3. 背后暴力铲人的球员会被红牌直接罚下

早年的足球比赛,当后卫遭到压迫,经常用脚将球回传给门将,门将直接将球抱住,这是对防守方有利的规则。经过这次改革,对门将的脚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我们就看到了诸如巴尔德斯、埃德森等出球能力卓越的门将。

两分制上面也说了,就是赢一场得2分,如果改成赢一场得3分,会大大刺激进攻方的欲望,在1994年世界杯正赛上,三分制开始启用。

背后暴力铲人的问题,有个时代背景。80年代的足球,跟60年代在这方面有点类似,就是肮脏属性。相信看过1986年世界杯的老球迷都记得,马拉多纳、弗朗西斯科利、普拉蒂尼等人都被铲得没脾气,动作大的令人发指。即便是被称作"魔幻四方阵"的法国中场四人组,蒂加纳、费尔南德斯等人也都是暴力铲球的高手。

只到1992-93赛季欧冠决赛,范巴斯滕被马赛球员伯利背后铲倒导致退役,人们才终于意识到,对天才球员的保护是多么重要。在1998年,背后的暴力飞铲,被定义为直接红牌动作,所以我们今天才能看到梅西和C罗等人持之以恒的表演,尽管他们偶尔也会遭到暴力犯规,但是比早年要安全很多了。

七.科技推动规则改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放在足球领域也适用。除去主裁和助理裁判的通讯系统等常规装备,科技在足球上的应用,最明显的当属几年前的"门线技术"以及现在的VAR了。

"门线技术"的出现,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皮球整体垂直投影过线时的冤案,而VAR的出现,更是能全方位减少重大决策时的误判。我们举一个著名的例子,来说明科技对足球比赛的决定性作用。

1966年世界杯决赛,英格兰主场迎战联邦德国,50年后的今天,人们都在议论赫斯特那球到底进没进,西德是不是被冤枉了,纷纷说要是那会有门线技术就好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要是那会有VAR呢,也许比赛根本就不会有加时,英格兰队常规时间就2-1获胜了。

因为在比赛最后时刻,英格兰2-1领先,西德队通过一次任意球机会,在禁区内补射破门。可实际上,从事后的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韦伯射门之前,球打到了施内林格的手臂上,进球无效。

如果当时有VAR,裁判就能清晰地看到绝平球的全过程,该进球自然就不算了。

八.总结

足球规则本身,一直在不断革新,规则变化初衷,自然是更好地服务于比赛本身,让球员们尽情地发挥,让球迷们看得开心,保正比赛公平有序进行。

总的来说,当比赛变得保守时,规则的变动会促进攻势足球的复兴;当球员的场上安全得不到保障时,规则也会适时地为他们保驾护航;当科学昌明时,规则也会敞开怀抱迎接新时代。

不一定每次的变革都是正确的,诸如金球制、银球制的诞生与消亡。但是站在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看,经过了155年的完善,现代足球规则,能够将维持比赛有序进行与人性化考量有机结合,为我们呈现出较为完美的足球比赛。

限于篇幅,诸如世界杯曾出现的特殊情况:如1954年小组赛平局还要打加时,1958年奇葩的进球比例(Goal Average)排名体系等跟场内规则关系不大的事件,就不详细介绍了,各位球迷朋友有兴趣可以自行查阅。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爆棚视频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9 个回答,查看全部。

如何看待 2018 世界杯将启用 VAR(视频助理裁判)技术?

上周四(4月19日)参加了中国足协的一个培训,内容主要是关于var技术的运用。

主讲人是足协裁判办公室主任刘虎老师,一上午的培训让我对var技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多面的体会,由于培训内容很完整,全部的信息太多太长,我就不把完全的会议内容发出来了,只对两处大家讨论比较多的地方作出解答,大家如果觉得有遗漏和其他方面的不明白,可以微博私信或者知乎私信我,如果出现比较经典的疑问和情况举例,我会依据培训内容在文章下面补充。



------------正文分割线-------------



一,有了视频助理裁判,主裁判岂不是成了摆设?


首先var技术不会对所有的争议判罚进行改正,而只会防止关键性判罚清晰明显的错误,成为裁判员漏判严重犯规事件时的"额外眼睛"。


那什么是关键性判罚清晰明显的错误呢?这个概念的定义就是几乎每个人(球员、教练、媒体、球迷等)都会同意这是清晰、明显的错误(很少或没有讨论辩论)。像一些五五开、可判可不判的球,var并不会去强制干涉主裁判的最初判罚。


最典型的var会选择干预的情况就是这四种:

1,进球/或没进

2,是否是罚球点球

3,直接红牌(非第二黄)

4,罚错人


如果在这四种情况下出现严重的错判,var裁判就会提醒主裁判,如果没有出现明显错误的判罚,var会选择静默。当然,主裁判如果也不敢肯定,可能会在var没有提醒的情况下主动询问和查看回放。


在比赛进行时,var的原则就是如下几条:

·做出判罚前,忘记VAR

·关键判罚后,记住想起VAR

·延迟鸣哨/旗示如果队员即将射门得分时(特别是有越位嫌疑的情形下)


总结下来,var就像边裁一样,只是主裁判的协助,决定权还是在主裁判手里。



二,var技术太浪费时间,严重影响足球比赛的流畅性


首先来看一张图:

这是关于var的一项数据统计:

·平均每3场,仅仅干预1 次

·在972场比赛中,4720 次检查(5 /场)

·平均每场耗时1分钟——仅仅占全场比赛的1%

·关键判罚的精确度几乎达到了99%


实际上,var技术每场耗费的时间平均下来只有1~2min,要远远少于上图中下面举的几个例子耗费的时间(换人2min57s,角球3min57s,门球5min45s,界外球7min02s,任意球8min51s)


也就是说,在var技术逐渐走向成熟,规则逐步完善之后,这项技术绝对是一项有利于足球比赛的技术,能够达到"最小的干扰,获得最大的受益"的原则。



最后就两个问题考考大家:

1,a队球员进攻,b队球员抢断后发动快速反击,一条龙取得一粒进球,结果var发现那次抢断是一次明显的犯规,此时该做出什么判罚?

2,a队球员进攻,b队球员抢断后获得球权,在进行了长达五分钟的控球后,最终将球传到了a队门中,结果var发现之前的那次抢断是一次明显的犯规,此时该怎么判罚?


这是今天没有更新,也是var将来可能会去逐渐完善内容, 那就是关于多久前的错判可以去进行更正,抽空再进行补充。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于鑫淼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9 个回答,查看全部。

中国建筑师的脑洞有多大?看看这座建筑你就知道了

出品| 网易新闻
作者| 常松,清华大学材料加工工程系博士

  对于中国建筑界而言,过去的十五年是"繁荣"的十五年,也是"失去"的十五年。这十五年间,中国建筑的设计水平被落得越来越远,中国的新时代地标设计中几乎难以见到中国人的身影。直到这样一座建筑的出现,让中国人开始追赶上世界建筑设计的步伐,以一件超现实主义的作品与各国建筑师对话。

  这座建筑就是凤凰国际传媒中心,它坐落在朝阳公园之畔,占地面积1.8公顷,总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高度55米。除媒体办公和演播制作功能之外,该建筑还是一个对公众开放的互动体验空间。

  这座建筑在项目之初便确定了一个最基本的想法:一定要由中国本土设计师,设计建造一座代表现代中国的建筑。

(一)"莫比乌斯环"卷成的凤之巢:一座完全由曲面围成的建筑

  2014年10月,一场时装品牌首秀在尚未投入使用的凤凰中心举行,这也是它的第一次亮相。那既拥有自然结构之美,又内涵东方传统意蕴的莫比乌斯环,在揭开面纱之际惊艳众人,迅速受到各界关注。

  这座完全由自由曲面围成的玲珑剔透的建筑,是出自怎样的设计师,来自怎样的创意呢?一切都要回到原点——2008年,凤凰中心选址于北京市内最大的公园朝阳公园西南角,邵伟平带领的中国设计团队中标。邵伟平曾经和诺曼·福斯特一同打造首都机场T3航站楼——那一时期,中国设计师通过和海外明星建筑师合作,不断提升,最终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机会。

  在设计之初,设计团队就明确了一点——凤凰中心必须是一个圆润的建筑。坐落在北京四环内最大的城市公园,拥有大批的绿地植被和水体,这是凤凰中心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凤凰中心地块周边的道路却是不规则的多边形,如果设计一座方方正正的房子注定与地块形状冲突,也无法体现圆融汇聚的媒体文化。

  于是,经过无数次的方案修改、推倒和重构,经过无数个日夜的修改和完善,凤凰中心的设计最终出炉——莫比乌斯环的外形下包裹着两座独立的多功能建筑,其间穿插着多变的共享空间,环形的建筑围合成的中央广场又是建筑体量的核心。中央广场被巨大而飞舞的钢结构围合,连接着西侧的城市主干路与东侧的朝阳公园湖滨绿地,是一处可向公众开放的公共空间,首次亮相时的品牌发布会便是在这里举行。

  在这个设计中,"莫比乌斯环"的构思源自"凤凰"的形象,莫比乌斯环数学模型的最大特点是"有界无边",消除了传统建筑中的"正交"概念,所有曲线在360°的空间中连续循环,通过一个连续的、不断变化的曲面将高耸的办公楼和低矮的演播楼统一成一个封闭的整体。

  走进这座建筑,斜向钢柱形成的韵律在环形坡道映衬下产生了强烈的音乐感。两柱之间的玻璃幕墙设计成渐变的平板玻璃箱体,插接组合准确,层层叠叠,晶莹剔透,而在底层入口处的大门洞立面玻璃箱体转成吊顶。走进其中,周围的幕墙钢构弧线顺坡而下,向中心汇聚。曲面玻璃和墙板界面的顺畅圆滑,板缝的连贯顺直,各种设备口部的整合和控制等等都完美地契合在一起。

  幕墙、结构外壳一体化的设计概念,将建筑表皮形式、结构和材料构造进行高度的设计整合。它们的界限在创作中实现融合,表皮既是结构,结构也是装饰,钢构件、铝板、幕墙玻璃被技巧性地塑造成一个流畅的建筑曲面。

(二)万事开头难,先用飞机设计软件画个圈

  在"参数化设计"流行的建筑设计界,世界明星建筑师用一件件光怪陆离的作品震颤着公众的眼球。凤凰中心同样是这样一件"参数化"的作品,设计师利用数字技术手段,对场地条件、规划要求、周边环境充分分析,创造出这个复杂的三维形体。

  然而,在面对如此"惊艳"的设计造型时,设计师们发现最大的问题是设计的复杂性已经超出了传统建筑软件的能力范围,他们不得不寻找更加精密,而且能够具备复杂建模能力的软件。最终,他们选择了一款飞机设计软件CATIA,用设计流线外形的强大功能来建构"凤凰之巢"的复杂结构。

  计算机生形可以帮助设计师将设计意向以代码的形式传递给软件,再由软件转化成设计图形。计算机图形学包括了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几何关系,二是表现效果。在凤凰中心的设计中,由莫比乌斯环的几何关系发展成实实在在的建筑结构关系,需要借助强大的数字技术。

  设计师们在设计凤凰中心时开创性地大量运用了三维数字化技术,是国内首次运用三维数字技术进行全面的、大规模建筑实践的案例。该项目利用建筑信息模型以及参数化编程控制技术生成了无法逐一绘制的技术信息,完成了常规技术无法实现的设计成果。

  这场数字化的革命,还带动了全新的工作模式——"三维协同"的发展。有赖于BIM技术的运用,在三维协同状态下,建筑师、结构师、机电工程师可以在同一个全信息建筑模型完成设计成果的交流与传递。各类配合问题可以在第一时间被发现,并在直观的状态下完成团队内部的沟通、讨论、决策,及时保证设计成果的高度整合性。

  这种工作模式利用多种高精度三维设计软件将所有的可视元素在BIM模型中进行了表达和验证,虚拟化的建筑元件在几何尺寸和形式上具有与真实建筑构件1:1的足尺比例关系,并且包含了建筑材料、重量等非几何信息。

  这种方式使凤凰中心实现了真正的虚拟建造,使工程后续的生产、建造与运行工序大大受益,甚至带动了整个建筑产业链的升级和发展。

  在凤凰中心南侧办公主楼的建设设计中,设计师面临这样的问题——如何将一个顺滑的"主楼基面"发展为包含多层次建筑构件信息的实体。经过严密的、多层级参数的调控过程,设计方由建筑"基础控制面"推导出"主楼基面",再由"主楼基面"定义完整的主楼梁、板、柱结构几何控制线,最后以结构几何控制线为基础加入建筑装修几何控制系统。

  同时,在设计中有着同样生产逻辑的还有100根弯扭的主、次钢梁,它们的落地状态无一相同,该如何设计?在优化设计中,设计师们首先将支座分为上下两部分,通过统一规则的曲线转直线切变处理,将连接销轴控制成2-3类标准的样式,以便于统一开模铸造,再将这些样式进行组合,最终得到钢构件。

  裙房内幕墙初始的控制面由复杂的双曲面构成。为了能在造价允许范围内高质量完成设计控制工作,依靠BIM模型的高精准性,设计师们对原始的双曲面进行了板片优化的数据分析,确定了板片优化的模数设置、板片平面外偏差的消纳规则,最终建立起完整的干挂SRC板材幕墙体系模型,用以直接指导后续的生产加工和安装工作。

(三)天马行空的设计,让所有人捏了一把汗

  "梦之桥",一个凤凰中心中神来之笔的设计,它在将近四层高差的东中庭空间像飘带一样浮在空中,阳光透过鳞片般的透明玻璃投射进来,影影绰绰,流动熙和,一路走去,移步换景,光影在身边变换,恍如梦境。

  当"梦之桥"完全自由的曲线设计展现出来的时候,设计师们认为最大的问题在于是否能够设计出轻盈的结构让它真的"飘起来",他们都为邵伟平捏了一把汗。

  "梦之桥"在设计施工中的名称比较low,叫做"环形坡道"。在凤凰中心项目的设计中,全长252米的环形坡道从7米标高爬升到19.6米高的裙房四层。为了实现凌空飞起的视觉效果,工程师设计了上有拉索,下有暗撑的巧妙结构,利用最简单的三角形支撑结构在建筑螺旋状的钢结构立场上寻找着力点。

  在爬升过程中,"梦之桥"先后与外壳钢结构、主楼及裙房混凝土结构产生搭接关系,同时还要保证环坡的外型优美流畅。

  这种"令人捏了一把汗"的设计贯穿在凤凰中心设计始终。"梦之桥"连接的是演播厅和一个楼顶空间。当大楼设计完成,"楼顶"开阔的地板被连续的莫比乌斯环外壳覆盖。设计师灵光一闪,决定将这里设计成一个完全对外的开放区域,创造全新的交流场所,取名"楼外楼"。

  公共空间的打造是对建筑每一处空间的利用,而赋予"楼外楼"苍穹般空间体验的,便是整个建筑最大的挑战之一——钢构幕墙工程。

  整个莫比乌斯环的幕墙由4943块完全不同的玻璃组成,悬挂在"没有一条是直的"的钢梁之下。为了表现莫比乌斯环连续扭动的形体特征,设计团队打造出了一套融合结构力学和美学表现力的全新结构体系——双向叠合网格结构。

  它在承担自重的同时为两座主体建筑提供了舒适的内部无柱空间。设计将双向叠合钢结构梁通过交叉点的连杆侧向连接,形成主次钢结构梁分离的空间效果,内外钢梁之间的空间被用来安装幕墙系统。这一设计将幕墙、结构外壳一体化,将建筑表皮形式、结构和材料构造进行高度的设计整合,以适应这个流畅圆润的建筑。

  幕墙的设计利用外壳主钢梁轨迹将复杂建筑体型的表面划分成等宽和不等宽相间隔的两部分渐开线,等宽部分为有支撑作用的实体幕墙,不等宽部分为透光的折板玻璃幕墙。外壳主次钢梁的分离不仅避免了钢构之间的交接碰撞,而且使原本复杂曲面的弥合问题分解到主钢梁、次钢梁、幕墙单元3个层面解决。

(四)莫比乌斯环钢构件的两大难点是怎么突破的?

  对工程师来说, 莫比乌斯环钢构件的加工生产绝对是一个"噩梦",然而对于加工企业来说,却是"中国建造"一战成名的绝佳机会。

  除了门口雨棚的桁架和极少量混凝土结构的支撑杆件外,凤凰中心的其他钢构件全部是弯曲的,有的还甚至是空间弯扭的。在整个钢构的加工生产中,有两个最大的难点:

  一是建筑外墙的钢结构主肋,其截面呈梯形,截面尺寸又非常小,高750mm,宽330-500mm,由四块钢板拼接组成空间三维弯扭结构;二是环形坡道"梦之桥",它的平面是弧形,纵向高低又是弧形,横截面是月牙形,几乎没有一个面是直的。

  要实现如此复杂的钢结构曲面,只有采用大型船舶船壁的3D空间造型施工技术。即使如此,大船板毕竟只是一整块连续曲面大板,而凤凰中心最终需要弯扭的板材总长达到了30000多米。

  弯扭板材只是完成了第一步,更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将这些板材拼接在一起,"精度"和"进度"成为了加工方的双重挑战。以造船技术为基础,加工方制作了"样箱"。

  "样箱"其实就是"内胆",一个梯形截面主肋,去掉板厚,里面是空芯的,他们先用木头做了一个"芯",这个木头"芯"的外皮,是完全能够贴合主肋钢板的内表皮轮廓的。这样,用这种传统的"木工活"就解决了进度的问题。这样的方式不需要专业操作仪表的工人,非常直观,一目了然。

  同时,在拼接钢板的过程中还遇到了另一个问题——焊接变形,特别是在三维构件的焊接中,焊接的顺序、焊接过程中的约束方式都会导致变形程度的变化。使用这种方法,焊缝处的拼接就会非常平顺,缝隙最大1厘米。而此前加工方使用日本设备对两个构件进行拼接时,缝隙大到能踏进去一只脚。

结语

  建筑不仅仅是一件艺术与工程的作品,更是与其所处的时代、环境、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产物,凤凰中心设计之初就着眼于如何以一种圆融的姿态融入环境和中国文化,如何与公众对话。

  同时,参数化的设计也必将成为未来建筑设计的重要发展方向。计算机生形赋予建筑师将天马行空的创意最终表达为作品的能力。在中国乃至世界,如何将一套复杂的建筑设计的建构工作转化为建筑模型,并且串联起下游的施工生产,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凤凰中心经过建筑师和施工工程师们在各个环节的共同努力,为世界建筑设计与施工提供了绝佳的范例。

  由中国本土设计师设计、中国企业建造的凤凰中心,代表着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的设计师工程师们开始逐渐找回本土建筑的话语权,并且以出色的作品与世界建筑界对话的努力。

作为世界上认知度最高的标签,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正寻求战略升级。「了不起的中国制造」专栏,力邀行业权威、资深玩家,呈现他们眼中的中国创新之路。

投稿请联系newsresearch_ntes@163.com,稿件一经刊用,将提供千字800元的稿酬。

欢迎关注《了不起的中国制造》官方微博

欢迎关注《了不起的中国制造》网易号

编辑| 孙健航、史文慧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网易《了不起的中国制造》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有哪些心理学研究的结果看起来是常识,其实背后的解释很有趣?

亲社会行为吧……

对别人有好处的行为都叫亲社会行为,包括捐助,帮助,志愿活动等等。亲社会行为的产生这个问题,有两种理论打架,一个说人产生亲社会行为是因为产生了共情 (empathy), 感受到了别人怼帮助的需要,也就是共情-利他假设 (empathy-altruism hypothesis,EAH), 另一种说,人产生亲社会行为是因为产生共情,但是共情是一种不开心的体验,因为你感受到了别人的不开心,产生了你自己的痛苦 (personal distress),你想要摆脱痛苦,所以你去帮助别人了,也就回避恶唤起降低假设 (aversive-arousal reduction hypothesis,AARH)。说白了就是关于"亲社会行为到底是利他还是利己"(altruism or ego-centrism)。

验证这两种假设,研究者采取了这样的思路:如果AARH是正确的,那么,人为了摆脱看到别人需要帮助,自己产生的痛苦,就应该会选择最快速,最不费力,最简单的逃避方法。也就是说,如果人能够迅速离开这个让自己难受的情境,个体可能就不会选择帮助别人,产生亲社会行为。而如果EAH是正确的,那么不管在任何情境下,人看到了别人需要帮助,就会去帮助(至少理论上是会的,我们先不考虑责任分散,反社会人格等等情况……关于道德行为的具体产生模型,有机会我再详细写)。

所以研究者设计了一个这样的实验(因为我自己还想做实验招被试,所以就不把具体过程说出来了……),实验中有两种情境,一种情境让被试觉得,自己能够轻松的逃脱这个别人需要帮助的情境,这种逃脱是心理上的 (easy psychological escape), 也就是让被试相信自己能够很快忘记这个情境带来的不愉快(个人痛苦);另一种让被试觉得自己将会记住这个让人难受的情境,如果自己不能让需要帮助的人也摆脱出来的话(difficult psychological escape)。除了情境是否容易逃脱之外,实验者还操纵了被试的共情水平。

最后的结果是这样的:高共情组的被试,在两种情境下,表现出了无显著差异的亲社会行为,而低共情组的被试,在简单逃脱情境下表现出了更少的亲社会行为。(这个研究中对亲社会行为的测量不是全或无,而是多和少)。这个结果说明共情水平高的时候,亲社会行为的产生遵循EAH,共情水平低的时候,亲社会行为用AARH预测比较准确。但是我个人觉得,这个结果实际上支持的是EAH,因为它强调了共情在亲社会行为中的作用。

总结一下,个体确实是会利他的,但是利他行为(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不是全或无,其中至少还存在共情和情境变量的因素(更不用说什么责任分散,人格disposition之类的……)。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常识,但是看完相关研究,脑子里冒出"人性本善"四个大字,虽然这四个字好像并不是对这个研究最好的解释。

心理学家欺骗被试原文:

Stocks, Eric, Lishner, David, & K. Decker, Stephanie. (2009). Altruism or psychological escape: Why does empathy promote prosocial behavior?. Eur. J. Soc. Psychol., 39: 649-665. doi:10.1002/ejsp.561.

Dr. Stocks是个好人,拯救我的作业于水火之中……

关于这个问题比较古早的争论,可以看Batson和Hoffman这两个研究者的文章。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Echo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 个回答,查看全部。

快消行业退款背后的财务与运营思考-不讲理论只讲实务系列

大概去年的这个时间,我写过一篇关于财务分析的文章(为什么我们写的财务分析报告就是老板桌上的一落故纸堆?,很多朋友觉得内容还可以,就是缺少实例,这两天刚巧遇到一个小事情,让我觉得可以结合财务管理把这个内容换个角度思考下。

我在一个经营快消产品的网站购买了几样小产品,收到后发现是临近保质期的,由于产品特性,我是肯定不能在保质期截止前用完的,所以向网站后台反映了下,客服很痛快的答应退换货或者退款,退款不需要寄回原产品,如果换的话,我还要重新进行挑选,所以选择退款了。

在做完上述操作之后,很快我就收到受理退款成功的通知,财务会在三个工作日内返回退款。这时候我突然想到,这样一笔退款,假设我作为这家企业的财务,我会怎么处理这个事情,这里也希望大家稍作停顿思考下,然后我们再一起看看这个事项有哪些需要财务思考并关注的事项,不是具体的会计或者税务处理,而是关于管理与内控的思考。

作为铺垫,我首先要明确一点,本文提及的很多看法可能有人会认为不是财务的本职工作,但本文的角度就是财务如何涉足管理,我们不考虑复杂的人际关系与职能划分,仅就具体事项讨论财务所能提供的思路与方案,这是本文的出发点,在这一前提下,我们继续进行如下思考:

1、退款或退换货的原因?当一笔退款形成的时候,我们首先应关注退款的原因,由于贯穿于采购到销售整个产品周期的,除了运营负责人或者相关负责人外,可能只有财务能获取足够的信息,因此财务应对退款原因进行分析。

那可能是如下问题带来的退款,例如:长尾产品过多带来的管理失控;库管管理或物流环节的漏发或产品保管不善;采购环节或者质检环节的品控没有做到位;甚至也可能存在舞弊。那么针对不同的问题,财务应逐项排查,逐项提出建议,如果提不出建议,至少应及时与相关部门予以沟通。

2、如果有退款,那通常也会发生退换货的情况,讲退款与退换货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且判断两者的原因是否一致,或是否有什么共性产生。

3、接下来,除了退款或退货的原因外,还应对此类事项的数量进行分析,在得出一定结论或发现某个趋势后,应结合上面提及的原因,进一步判断上述原因的推测是否准确合理。例如某个产品的退货率高,是品控没做到位,还是这个产品不易保管形成的破损率较高;例如某个产品利润

4、然后是退款或退货对利润的影响,这里主要是三方面,一方面是退款带来的收入下降,另一方面是退货带来的运营成本增加,例如二次运输的支出,例如退货产品本身应如何进行处理等等。

如果某一品类经过此番核算其利润为负;或者同类产品在毛利相近的情况下,退换货数量存在巨大差异,我们是否应该建议对产品品类进行筛选和梳理;减少运营压力优化产品结构,减少公司资金占用。

5、退款的流程设计,是否有控制与反馈。例如一笔退款是所有产品都需要退款,还是部分产品退款,其退款需求与实际退款是否一致;例如根据前述分析得知退款和换货的利润差异较明显时,客服是否应做正确引导;再例如是否有可能利用小额退款的授权形成舞弊的风险等等。

我的订单,其实只需要退其中部分产品,但收到的信息是整个订单都退款了,那这样的操做也可能存在两个原因,系统不支持订单退款的分拆,客服为简化操作而进行全额退款,那如果这样操作的数量很大,足以侵蚀快消行业微薄的利润。

6、退回的产品应如何处理,若未做入库质检直接做二次销售,是否会形成新的投诉,若做退库处理,就形成产品积压和资金占用,如果是质量问题,是否可以向厂家退货,如果不存在质量问题,且产品外观已经损坏,能否做折扣销售或做公司内部福利处理。

对于上述工作,有部分内容是可以财务自行完成的,有部分工作是需要和运营、库管、物流或供应链等部门共同分析的,如果我们能通过上述思考,并付出实践,才能充分发挥财务参与管理的价值。也希望大家对这个问题有其他角度、看法和建议,留言给我。

财务如果只停留在记账和报税的层面,则很难形成价值体现,一定要抓住可能的机会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应从细节处做思考和延伸,不断积累对行业的理解、数据的运营分析与挖掘,才是提高自己的有效手段。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苏妍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干货 ▏知识产权的「法务管理策略」

知产权利的取得,是管理行为发生的基础,而知产权利的运用是知识产权管理的目标。纠纷管理的重点则是法务与律师的互补关系较好的呈现,也是将案件外包给专业律师,与法务部将工作重点放在企业知产纠纷预防和对外部专业律师的管理,这两个过程相融合的过程。知产管理的过程中,而分类则是制定具体策略时,根据不同的种类以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企业知产的法务管理策略,也可以说是企业知识产权的权属管理、运营管理、纠纷管理以及分类管理在法务工作中具体运用、相结合的过程

随着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商号权、域名权等知识产权在改善企业市场竞争地位,支撑企业持续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逐渐上升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事务之一。

知识产权本质上是一种"合法的垄断",一开始便和法务工作紧密相关。知识产权的法务管理策略不同于广泛意义上的知识产权管理措施,但同样可基于两条线展开。一是根据知识产权的形成、运用与维护等生命周期进行管理,二是根据不同的知识产权种类分别进行管理。

企业知识产权的权属管理

知识产权管理实际上是一种对过程的管理。权利的取得,是该过程管理行为发生的基础。为协助企业获取更多、更优质的知识产权,法务人员可与研发部、品牌部、创意部或运营部等保持定期沟通,建立共同申请知识产权的机制。

例如,法务人员和品牌部人员主动进行商标检索,对竞争对手的商标注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围绕企业既定商标战略目标,列出需要进行注册的商标,然后由法务委托商标注册代理机构去申请注册。对于企业研发部提出的一些创意及开发出新的产品或产品原型,法务应及时发起专利检索,尽可能早地委托专业代理机构去申请专利。

权属工作,主要是注册申请工作。这方面,在每一个知识产权领域,如商标、专利、版权、域名权等,都存在数量庞大的注册代理机构来提供专业服务。法务部可将这些事项,进行外包。法务部自身要做好的事,便是如何管理和考核这些注册代理机构,以及如何以低成本来获取优秀的注册代理服务。

另外,法务部要帮助企业明确职务智力劳动成果的归属。在很多企业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当中,都会有关于职务发明的规定。如公司往往会约定"本公司员工完成公司工作任务、利用公司名义、利用公司物质条件产生的智力劳动成果,属于职务智力劳动成果,其知识产权归本公司所有"等条款。站在公司角度,这可防止一些员工利用公司提供的各项条件所产生的知识产权占为己有。

一但取得知识产权证书,更重要的是后面持续不断的证书维护工作。在这方面,法务人员应联合履行知识产权管理职责的企业内部其他员工,将专利证书、商标证书、版权证书等制作成数据库,列出每项知识产权的注册日、到期日、续展日,并设置自动提示续费功能。在一个集团性的企业中,知识产权权属证书的维护工作,其工作量其实不可小觑。而维护不当,导致专利失效、商标过期的危机事件,也屡屡发生。这从另一方面反映出来,企业的知识产权法务工作,不仅仅是一件法律性质的工作,而且还是一项管理性质的工作。

企业知识产权的运营管理

如果说权属的获取是知识产权管理的基础,那么权利的运用便是知识产权管理的目标。企业通过知识产权的运营,不仅可以构建起对竞争对手的防御战壕,还可以直接转化为经济价值,即知识产权的商业化或资本化。两者结合起来,才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管理。

在各个知识产权领域,都可以构建一定的门槛。专利布局便是一种典型的防御策略。企业通过综合考虑产业、市场、产品和法律因素,将自身专利进行有机结合,构建严密的专利保护网,形成对企业有利的专利组合。竞争对手或后来进入者很难绕过企业有意识的专利布局,只能向该企业缴纳专利授权使用费或只好放弃相关领域市场开拓。如美国高通公司布局CDMA的基础专利,使得无论是WCDMA、TD-SCDMA,还是CDMA2000的3G通信标准,都无法绕开其基础专利。专利布局会涉及企业的管理层、研发部门、市场部门以及法律部门(或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其中法律部门(或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在整个过程中应起到主导和推动作用。法务人员应充分了解专利的分布、布局的策略以及关键技术点,同时协助做好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工作。

在商标注册类别的选择上,法务部也应深度介入。在互联网经济的冲击下,企业进行跨界投资、开展跨界业务已是一种常态。很多企业承认,其遭遇的最大竞争往往不是来自于对手,而是来源于行业外的力量。因此,在商标管理上,法务部必须关注企业业务形态的变化,在相关领域,甚至不相关领域但未来有可能涉及的业务上,协助公司完成注册商标的多类别布局,以防止一些企业或专门商标投机机构有机可乘。

知识产权权利的商业化或资本化,是充分重视并利用知识产权这一资源,对其进行评估,实现知识产权与资本的转化。知识产权资本化是知识经济时代重要的融合法律与经济的一个创举。它最为体现了知识产权管理可以直接创造经济价值的特点,是法务部门应极为重视的工作领域。

知识产权资本化的具体形式包括:授权他人使用收取许可费;知识产权出资;知识产权担保融资;知识产权信托、知识产权证券化。可以看出,许可、出资、担保、信托、证券化等都属于典型的法律行为,法务部在诸如此类的运作中,当然应起到主导的作用。

法务在应对知识产权资本化时要处理好二方面的问题。一是知识产权"源"的保护。知识产权的任何资本化行为,都是对知识产权的衍生价值的利用。离开了知识产权的本源,资本化即成为无源之水,不可持续。也即是说,在起草和落实知识产商业化相关法律文件中,法务要注意企业方对知识产权的初始权利范围、让与权利范围的明确界定,同时注意在静态和动态的不同条件下,权利范围所产生的变化。

二是,对知识产权的价值要有足够的认识。知识产权本身是无形的,从一开始的范围界定,到中期或退出时的价值评估,都是处于变动的。变动带来不确定性,也就蕴含着风险。法务部门首先要认识到可能存在这些风险,并将解决方案内化于许可、合资、保证、证券化等合同当中。这便是法务参与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管理的独特价值之处。

企业知识产权的纠纷管理

企业知识产权的纠纷管理,当然也是由法务部来主导做的工作。知识产权的纠纷类型很多。纠纷的发生背景,也相当复杂。而且,知识产权纠纷涉及的处理流程,相比较其他民事纠纷,也是异常复杂的。这导致法务部经常将知识产权案件外包给专业律师处理。这其实是合理的。法务部自身则把工作重心放在企业知识产权纠纷预防和对外部专业律师的管理上。

法务人员应在企业内部建立预警机制,以避免或降低办公、生产等设备及软件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风险;定期监控企业产品或服务可能涉及的他人知识产权的状况,分析可能发生的纠纷及其对企业的损害程度,向决策层发出警示性信息,并提出防范预案。

预防知识产权纠纷,还可以在企业建立知识产权侵权发现机制,及时发现和监控本企业知识产权可能被侵权的情况,及时运用行政和司法途径保护本企业的知识产权。必须时,可在危机公关专家的帮助下,借助媒体的力量,对外发布声明函,以消除被他人侵权的负面影响。

一旦发生知识产权案件纠纷,不管是主动发起,还被动卷入的,作为法务,应根据企业的情况和纠纷的可能影响,综合拟定应对策略。这一点,不同于律师的处理视角。律师,基于上会认为依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进行处理,是非常自然的事。但很多情况下,一种诉讼替代方式,如协商、第三方调解、合作等,相比较诉讼或仲裁而言,成本会相对低,处理时间也会更快。该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即应成为优选方式。

当然,诉讼是所有解决机制的最终保障。诉讼仍然是所有纠纷,包括知识产权纠纷,最为有力和最权威的解决方式。对于法务而言,知识产权诉讼是一件比较专业,需要借助于诉讼经验、诉讼技能的工作。因此,知识产权诉讼外包给外部律师,是相对合理的。这也是符合很多企业法务实践的。在知识产权纠纷管理中,法务与律师的互补关系得到了较好的呈现。

企业知识产权的分类管理

企业知识产权的种类有专利、商标、版权、商号、商业秘密、域名等。不同的知识产权,其形成、保护方式,涉及的法律规定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具体制定策略时,还有必要根据不同的种类,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进行管理。

专利法务,绝对是知识产权法务管理的重头戏。专利申请与前面所述的专利布局主要集中于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活动中。法务人员应当与研发部建立定期沟通。从专利申请注册、专利许可、专利维权,到专利权侵权的应诉,其涉及的各项法律文书,包括专利申请书、专利许可协议、专利评估报告、专利侵权诉讼材料等,都须由法务人员进行审核。法务人员要完成该项事务,必须熟悉专利所指向的技术,这无疑对法务人员提出了很高的挑战。实践中,企业往往将专利的申请注册工作外包给专业的律师事务所或专利代理机构来完成。

商标法务,同样是法务部应深度参与的专业管理事项。商标涉及商标注册、商标异议、商标许可、商标侵权纠纷、驰名商标的认定与保护等事项。这些事项的具体操作,在企业部门分工中,往往是品牌部的职责。法务部主要承担其中的法律相关事宜。如商标许可活动中,由品牌部对商标许可使用的对象、被许可人的资质、许可时间、许可费用等进行确定之后,再由法务部根据这些商务条件拟定或修改商标许可合同,并指导品牌部对该合同依法进行备案。对合同的拟定和修改,其实质是对品牌部确定的商务边界条件的固化。它的前提当然是要理解这些商务条件,甚至是引导这些商务条件朝有利于企业规避风险的角度进行。

版权管理作为一项专门的法务工作,经常出现在提供设计服务的公司或以运营影视作品为核心业务的公司,以及计算机软件公司等类型的企业当中。从版权的产生确权、版权的登记、版权的许可、版权的维护、版权侵权纠纷的处理,都需要法务部参与,甚至是主导。在互联网新经济时代下,有关网络著作权的纠纷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法务人员不仅要熟悉著作权法律制度,而且要熟悉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相关行为特征和法律规定。唯有如此,才能上升到管理层面,而不再拘泥于法律层面。

其他类别的知识产权,如商号权、商业秘密、域名权等,法务人员应根据该种知识产权的特性,结合企业业务部门的需求以及标杆企业的法务处理模式,拟定具体的针对性的法务管理方案。

总之,知识产权的法务管理策略,既要展现法务人员的法律专业,又要强调法务人员的管理意识,还要显示出内部法务人员相对于外部律师的独特优势。


来源:《法人》,作者: 陶光辉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品源知识产权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