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自我训练让自己跑得更快?

不管是破三的精英选手,四五个小时中级玩家,六小时关门的跑步小白,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在完赛成绩上有一些突破。

那作为业余跑步爱好者,如何通过科学健康的训练方法让自己跑得更快?

那作为业余跑步爱好者,如何通过科学健康的训练方法让自己跑得更快?

  1. 系统训练,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有些跑友平常并不怎么跑步,只是在临近比赛才开始训练。还有因为日常工作、家庭等原因,跑步会断断续续跑一两周再停一两周情况。这些模式无论是对跑友的身体健康还是成绩都有不利影响,因为我们的身体对训练的刺激有一个适应过程,短时间的训练并不能立即显现效果,甚至会出现不适反应。所以应该系统安排日常跑步训练,如遇特殊情况可适当减少跑步时间或者休息。

2. 合理休息,忌持续强度训练。

经过强度训练,肌肉、骨骼还有身体的相关系统都会出现疲劳,这时候安排适当的休息,疲劳的身体进行恢复并强化,达到提高运动能力目标。相反,如果长时间进行强度训练,疲劳程度超过身体恢复能力就会出现受伤情况。 对于业余跑友,跑二休一跑三休一这些模式是不错的选择,需要指出的是休息不仅仅可以指不跑步,还可以是慢跑、骑车、游泳等锻炼方法。

3. 训练方法多样化,不必始终如一。

这里的训练方法,除了指跑步训练方法,如间歇训练法、长距离慢跑LSD、乳酸阈值跑,也包括交叉训练方法,如骑车、游泳、力量训练等。 不同的训练方法对应的功能有所不同,其中,着重强调间歇训练、LSD和力量训练。 间歇训练是一种强度极大的训练方法,业余跑者一周一次即可,业余精英跑者不要超过两次每周。 LSD也就是长距离慢跑,对于加强跑者的有氧耐力至关重要。LSD对于距离并没有严格限制,如果你的参赛目标是半程马拉松,那10km以上就可以称为LSD了,而备战全程马拉松,LSD要在20km以上。 对于业余跑者,力量训练主要针对下肢和核心(髋部)。可选日常小强度力量训练(每周多次,单次强度较小)或间或中大强度力量训练(每周一到两次,单次强度较大)两种模式中的一种。当然,对于业余跑友,推荐前者。

4. 丰富饮食营养。

正所谓"穷文富武",体育锻炼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需要更多的食物来补充,如果营养跟不上,身体就会出现亏空,不仅不能加强身体健康,还会出现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等不良情况。


—————————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爱燃烧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胸部的增肌训练指南

Dr. Mike Israetel

Renaissance Periodization联合创始人

密歇根大学学士:动作科学

阿帕拉契州立大学硕士:运动科学

东田纳西州立大学博士:运动生理学

天普大学前助理教授:运动科学,营养学,公共健康

中央密苏里大学前助理教授:运动科学

东田纳西州立大学前讲师:运动生理学,运动营养学

前首席顾问:美国田纳西州约翰逊市奥林匹克训练场地

运动学家:东田纳西州立竞技部门

力量教练:东田纳西州立大学女排

竞技力量举运动员(前州,国,世界记录保持者)

竞技健美运动员

竞技格斗者:两次阿诺德巴西柔术传统赛冠军


这篇文章来自Renaissance Periodization,想要了解更多,请登录renaissanceperiodization.com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Dr. Mike Israetel,想关注并联系作者,请关注他的FacebookInstagram,"Mike Israetel"或"rpdrmike"。

本文已获得原作者翻译授予,原文链接:Chest Training Tips for Hypertrophy - Renaissance Periodization

翻译者:黄啸


来自翻译者: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我建议你先和前篇文章熟悉一下,因为我将会用到很多已经解释过的术语。


今天我会跟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胸部训练的小窍门。不过请切记,这只是一些基于自己多年的教客经验和自己训练而得出的平均数值。以下建议应该作为大概的起点,而不是遵守到死的圣经。

假如你还没看过前一篇文章,肌肉增长的训练量指标,请去看看,因为今天的建议都基于那篇文章里所谈的理论。如果你很喜欢这些内容,但想要RP科学专家的帮助来安排自己的训练,来看看我们超受欢迎的男体型女体型训练模板。


维持量(MV)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经验的训练者至少需要每周8组的胸部训练组来维持现有的肌肉量。


最低效量(MEV)

大多数中-高级训练者至少需要每周10组的直接胸部训练来增肌。


最高适应量(MAV)

大部分人的最佳效果在每周平均12至20组之间。很大、很强的训练者通常需要更少的组数,特别当训练以杠铃动作为主之时,因为杠铃动作虽然更有效,但也更难恢复。


最高恢复量(MRV)

当每周组数多于22组时,大部分人似乎会遇到恢复问题。不过某些人似乎还可以继续增加并恢复。当你推动作的个数能力开始下降时,你就知道自己是否超出了最高恢复量。


训练动作:

直接的胸部训练可以分为三大类。水平推类动作可以练到整个胸,上斜推类动作主要练到上胸,孤立动作可以在同时排除肱三头肌参与的情况下练到胸。


水平推:

普通握距杠铃卧推

宽握杠铃卧推

哑铃水平卧推

窄握杠铃卧推

水平器械卧推

俯卧撑

窄距俯卧撑


上斜推:

普通握距上斜卧推

宽握上斜卧推

低上斜卧推(上斜30度)

上斜哑铃卧推

窄握上斜卧推

器械上斜卧推


胸孤立:

水平哑铃飞鸟

上斜哑铃飞鸟

钢线夹胸(钢线设置在胸的高度)

高位钢线夹胸(钢线设置地更高)

夹胸器

上斜钢线夹胸(钢线设置地更低)

蝴蝶器夹胸



训练频率:

每周1.5-3次。

由于胸部肌肉可以发出很大的力量,再由于它的解剖学功能,得承受大量的离心收缩,在一次超负荷训练之后,它需要不少的恢复时间。因此,很少会有让你每周做3次超负荷训练的计划。相反,那些又大又强的训练者每周通常只做1次特难的胸部训练,外加1次轻松的训练,或许在练完肱三或推举之后。


训练强度(训练重量):

很多人报道说,胸可以使用不同的训练强度并充分练到,某些人使用小重量、高次数,某些人使用大重量、中低次数(5-8个)。通常来说应该用不同的训练次数训练,但以我个人经验,8-12个最佳。更高的重量会使之前的组数建议更难实现,而且还可能增加关节受伤的机率。更低的重量可以给你强烈的充血感,但增肌效果持续不了多久,而凭我个人经验,低重量的增肌效果没有中等重量的增肌效果好。


变化:

胸部肌肉会快速地积累疲劳。它分两个基础部位(上胸和中下胸),每个部分都需要独自的特别关注。最后,虽然孤立动作无法作为胸部的主要训练,但似乎可以让胸更丰满。

所以在安排胸部训练计划时,确定它包括一些水平推,一些上斜推和一些孤立动作。几乎每周都得有这三类动作。


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胸大肌的原本功能就是在承受重量的情况下被拉伸,也就是离心收缩,而大部分的破坏和增肌刺激也来自这种收缩。因此,如果你在练胸的时候没有把重量降到胸大肌能承受的最低程度(杠铃卧推时把杠铃下降到胸上,哑铃卧推时把杠铃下降到胸两侧),其增肌效果不会那么好。你可能觉得把杠铃降到底对肩关节不好,但事实上,更大重量的半程卧推对肩关节和肘关节更有害。


特殊"代谢积累"训练技巧(Special Metabolite Training):

(来自翻译者:所谓的"代谢积累"训练就是通过一种特殊的训练方法练一块肌肉,目地是为了在那块肌肉里积累越多的代谢物越好,因为有一定的研究发现代谢物的积累也可以导致肌肉增长。这些训练方法包括小重量高次数训练、超级组、递减组、巨人组。。。)


递减组和巨人组对胸大肌来说会有不错的效果,但预先疲劳孤立训练法最有效。先选一个胸部孤立动作,接着选一个20RM的重量,用那个重量做1组(不要做到力竭),然后直接换成一个复合动作。把钢线飞鸟和宽距俯卧撑连着做,或者用哑铃飞鸟和哑铃卧推,只要你能想象地到,这些都可以。


周期化训练(Periodization):

和其它身体部位一样,你的第一个小周期应该选择中等重量和中等次数。下小周期也可以类似,或许用稍微不同的次数和动作,或者可以增加训练量,并且包括一些低重量(接近1RM的60%)、高次数和代谢积累训练。这个小周期之后,为了让肌肉恢复增长敏感度,可以做一个更短(3-4周)的低训练量力量训练(1RM的70-85%)小周期。由此重复。


想要最佳的胸部增长,似乎轮流地专注水平推和上斜推会有更好的效果,所以当你在设计大周期时,得考虑到这一点。例如,你的第一个小周期可能专注上斜推(50%),再把剩余的训练量平均分给水平推(25%)和孤立动作(25%)。一两个小周期之后,你的上胸应该对增肌刺激很抵抗,而且它也积累了不少靠减负周未能完全恢复的损伤。到了这时,你可以把水平推训练量上升至50%,再把剩余的训练量平均分给上斜推和孤立动作,在上胸恢复的同时让中下胸好好增长。如果上胸或中下胸是你的缺点,先从那个角度开始,连续练2个小周期,第3个小周期换另一个角度,再重复。



小窍门:

一个安排胸部训练的小窍门就是用"孤立三明治"。我们知道孤立动作也非常重量,但它们并不像复合动作一样那么有效。因此我们经常会把孤立动作放在最后。不过,预先疲劳孤立训练法可以让胸更吃力,把胸练到爆。到底哪种方法才最好呢?孤立在复合之前还是之后?之前也之后!

先从一个复合动作开始,例如杠铃推。接着选择一个胸部孤立动作。然后,再用器械或哑铃继续练已预先疲劳的胸,这样一来两全其美!以下是一个例子:


杠铃卧推4组8个

哑铃飞鸟4组10个

哑铃上斜卧推3组12个


关注

你准备好了吗?好身材,不是光靠练的

关注我的博客:心理学与健身

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黄啸的博客

weixin.qq.com/r/Bjpje6v (二维码自动识别)

关注我的微博:

weibo.cn/qr/userinfo? (二维码自动识别)

关注我的Instagram:instagram.com/huangxiao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黄啸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物理学史上第一个消除无穷大的推导是什么?

我知道的几个物理学史上出现过的著名的无穷大:

(1)经典电动力学中的电子自能,

(2)黑体辐射中的紫外灾难,

(3)量子场论中的紫外发散,

(4)广义相对论中黑洞附近的曲率。


看起来应该是经典电动力学中的电子自能无穷大出现时间最早。下面依次介绍理论上是如何消除这种无穷大的。

(1)经典电动力学中的电子自能

考虑最简单的情况,就在经典电动力学的体系中计算,电子被当成经典的点粒子,而且是静止的。电子的相对论性总能量为:

E=m_0c^2+e\varphi

在这里,参数 m_0 是我们把电磁相互作用"关掉"时的质量。这一点可以通过把参数 e 取成0看出。这个质量一般被称为裸质量。没有任何实验或者对称性(或者其他知识)告诉我们,裸质量和有电磁相互作用时的质量一致。(我们不能观测裸质量,因为我们不是上帝,不能真的"关掉"电磁相互作用。另一方面,测量的基础就是相互作用。我们观测到的都是电磁相互作用存在时,电子的"有效质量"。)


一方面,我们认为电磁相互作用非常弱,这是因为电磁相互作用的耦合常数是 e^2/4\pi\hbar c=1/137 。于是我们认为,电磁相互作用对于裸质量的修正非常小。(这个理论里恰好就有一个内含的表示尺度小的量:电子电量 e 。所以我们认为这个修正大概是 \mathcal{O}(e) 或者更高阶的。)


另一方面,我们暂且将电子视为一个半径为 \delta 的小球。这样,电子自己的自能不再是发散的,而是反比于\delta。在最后,我们会取 \delta\rightarrow0


注意,我们先取 e 很小的极限,再取 \delta 趋于0的极限。


电子的裸质量可以表示为实验测得的质量加上一个修正:

m_0=m+\delta m

相应的能量就变成

E=mc^2+(\delta m)c^2+e\varphi=mc^2+(\delta m)c^2+C\frac{e^2}{\delta}

其中 C 是一个常数。我们把电子当成一个半径是 \delta 的均匀带电的小球,就可以算出来这个常数。也可以取其他其他不均匀带电的模型,所以显然这个 C 是依赖于模型的。我就把这个依赖模型的参数显写在这里了。(其实是懒,不想算。)


另一方面,E/c^2 就是实验上测得的电子质量(因为实验上测得的就是电子在相互作用存在且自身速度很低时的"有效"质量)。所以修正 \delta m =-C\frac{e^2}{c^2\delta}


你可以把这个过程想象成:裸质量本身就是发散的(而且是负无穷大),相互作用带来的发散给它"穿上了衣服",这两个发散彼此抵消,剩下一个有限的实验观测到的质量。


这里的处理不是很严格。稍微严格一点的处理,应该去解电子的狄拉克方程,然后把狄拉克方程中的质量解释为裸质量。(然而我从来没解过。。。)(这个自能是 \mathcal{O}(e^2) 的,也可以看成是真空(电场和势函数都是0)上的涨落,从而用量子场论计算。)


这个思想就是(3)量子场论的紫外发散中的重整化思想,只不过重整化的计算更麻烦。(那里甚至连电子电量这种东西都是发散的,需要引入裸的电子电量来抵消这个发散。)这里就不放出来恶心人了。想知道的可以参考Peskin的《量子场论导论》第6、7、10章。


(2)黑体辐射的紫外灾难就是普朗克通过引入"电磁场是量子化的"这一思想来解决的。用现代的观点来看,他使用的是玻色统计而不是经典的玻尔兹曼统计。这引入了额外的指数因子,把原先的发散治得服服帖帖的。我相信题主如果学过原子物理或者近代物理的话应该知道这个故事。平衡态统计物理中也会专门介绍这个。


(4)黑洞附近的曲率解决起来非常滑稽:我们看不见!或者说,宇宙中的裸奇点都被视界包裹,我们不能直接看到它们。(这个叫做cosmic censorship,宇宙审查机制,是一个假设。更详细的可以参考

Cosmic censorship hypothesis

)如果视界存在的话,视界后面的东西其实是观测不到的,也就是说,它们不可证伪。所以任何和无穷大曲率有关的话题都变成了玄学。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鸟雀呼晴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4 个回答,查看全部。

千古一问:玩手柄还是玩体感?

在ARMS中国俱乐部大群,总会有入群的新人问,大佬们都是玩体感还是手柄?手柄和体感到底哪一个强?而许多ARMS的新入门玩家也都有相同的疑惑。在体感与手柄的选择之间一直存在争议,许多久经沙场的高手玩家应该不会否认体感的上限更高(小编也是这样认为的,我曾经是一个体感玩家后来因为腱鞘炎等不可抗力因素转手柄了)。结合自己以及另一位小编(体感大佬)的经验,就用这篇简单的小文从各个方面讨论一下这两者之间的优劣。



1. 左右移动。手柄的移动可以通过不同程度地推摇杆实现快速和慢速的走动(不考虑DASH)。体感不同速度的移动主要通过不同程度地向左右倾斜一对手柄来实现。两者在效果上没有差别,只是体感的移动会更费力。


2. 前后移动。手柄的前后移动与左右移动毫无差别,只需要前后推摇杆即可。体感的前后推摇杆需要将手腕一起上翻或者下翻(以下图来说,就是手腕需要上下移动,具体的操作可能因人而异),

在姿势上其实并不是很舒服,因此需要适应很久。而前后移动是应对曲线的核心移动模式,因此体感玩家在刚入门时对付曲线进攻会很困难。姿势上体感移动的前后移动需要大量时间来适应所以体感应对曲线(曲线需要前后躲之后会讲)也是前期新手会面对的难题。



3. 斜向移动。手柄的斜向移动是将摇杆斜向推,比如左上左下四十五度角,比较直观。体感的斜向移动需要在手柄前后翻的基础上再加上左右倾斜,需要大量的练习可以达到手柄移动的熟练度,比较容易误操作。


4. 出拳。手柄出拳后两只拳头的移动方向只可以通过摇杆控制,因此一旦两只手都出拳了,两个拳套的移动路线必然会相似(假设不带出拳后轨道固定的曲线拳套)。但是体感出拳后两只手的移动方向可以独立控制,这就是为什么从某种角度来说,体感的上限比手柄高。因为在带双直线武器的情况下,体感可以随心所欲的控制进攻角度,但是手柄的进攻方向会彼此受到制约。



5. 投技。手柄的投技就是同时按下两颗出拳按钮,体感是将双手打出去。因此体感多了一个操作:可以双手同时向外或者向内翻出投技。利用体感可以双手异向出拳的原理,体感可以左手向左,右手向右(也就是同时向外翻)实现超宽的投技让对方难以躲避,也可以左手向右右手向左(也就是同时内翻)实现超窄的投技以防止自己的投技被对方的进攻撞到。这也是体感的另一优势。

以上问题都能通过练习解决,但是需要大量练习而且体感遗忘的快需要经常保持练习。


总而言之,手柄在移动上更便捷,而体感在出拳上更灵活,除了极个别武器(例如雷鸟和凤凰)体感的操作极其复杂以外,体感和手柄各有所长。而当体感通过不停的训练克服了移动方面的困难后,因为拳路更丰富灵活,可以打出更多彩的进攻模式。可能有的读者很感兴趣玩家比例是多少,鉴于小编了解到的周围天梯顶分玩家的情况,手柄体感比例可能在8:2到7:3之间。(是一个很大概的比例。仅供参考)



当然了,玩体感才更像打拳嘛!



补充:评论有人提到手柄有一个问题,向两侧DASH后的出拳很容易依旧是DASH方向,即向左DASH后还是向左出拳,向右DASH后还是向右出拳,而很多时候需要向反方向或者中心出拳。这可能是新人常见的一个问题,因此特作补充。如果读者遇到了这个问题,这很有可能是由自己的操作习惯导致的。需要注意的一点是,DASH的方向仅仅由你按下DASH键那一瞬间时你的摇杆方向决定。注意,是那一瞬间!也就是说,完全可以推左摇杆DASH,在DASH键松开前先松开摇杆,然后出拳。这样就可以达到左DASH后向中心出拳的效果(由于人在滑行,所以看起来可能进攻轨道是曲线,但是实际上对对方来说是直线攻击)。而如果在DASH键松开前向右推摇杆并出拳,那么可以实现左DASH并向右出拳的效果。反方向的DASH同理。这个操作需要不停地松开并推动摇杆,的确对许多人来说初上手时难以适应。但是掌握了之后可以让手柄玩家的拳路极大地丰富起来。

再强调一次!DASH的方向仅仅由你按下DASH键那一瞬间时你的摇杆方向决定!不需要一直推住摇杆!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知乎用户(登录查看详情)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航天甲子年50讲】 26 卫星平台



文:晟宇(视频讲解)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联系作

https://www.zhihu.com/video/972247015329128448

前言


前面按照主要的应用大类,聊了聊通信卫星与导航卫星。按这个逻辑应该开始聊遥感卫星了,不过我准备先放一放,先回到卫星的层面来讲两期,让大家重新回到卫星本身这个主题上来。


聊到卫星,我们从之前的分享里面可以看到不同的卫星其实都有着不同任务,任务的不同导致完成这些任务比如拍照啊,通信啊什么的仪器设备就是不一样的,这些发挥直接满足卫星本来任务的部分,一般的我们就称之为载荷。


载荷自己是玩不转的,需要提供支撑、供电、提供机动能力、提供数据传输等等的要求,那么来满足这些要求的部分就是卫星平台了。


英文里卫星平台称之为Bus,其实还是比较形象的,如果说火箭是整个卫星的运输车,Bus就是载荷的运输车。而且Bus也道出了一般卫星上面不止1个载荷,会有多个载荷。


当然了卫星平台这个概念也不是从开始就有的,无论是最早的Sputnik,还是我们国家的东方红卫星实际上都没有明确的载荷和平台。


但是随着卫星数量的不断增加,为载荷提供支撑的这些单机基本上会形成一些非常接近的设计,这样一来就不需要进行每次的重复设计,而是面向类型的需求来完成一个固定的平台的设计方案,在确定了载荷的设计之后,在根据对于资源的具体需要调平台。比如3个人出行就选择商务车,30个人出行就选择大巴啦。







很多大型的卫星制造商就形成了非常明确的平台方案,比如我们看到上面的图中是Worldview卫星,从外观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卫星平台和载荷的不同部分。



卫星平台怎么分?


既然是为了应对特定类的载荷和任务,所以一般的卫星制造商都会推出几款平台来满足差别较大的一些任务。当然实际的划分既没有固定的定义,也没有一致的要求,每个卫星制造商都根据其主要的卫星业务类型和特色来推出卫星平台。


我们挑一个通用性比较强的平台系列来看看吧,也就是前段时间刚刚面向外界公开资料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平台。


具体请见:围观洛马公布平台数据Openspace


那么洛马这次主要公布的卫星平台可以看出是面向不同承载能力和任务复杂程度来提供的卫星平台。


例如LM50就是面向一些试验验证,低成本的卫星来提供一个打包配套。LM400面向一些小型的卫星而LM2100则是适应复杂全任务的平台。所以这是通过能力来划类,基本看载荷要干多大事就配多大能力的平台。例如LM2100就是其高轨预警卫星SBIRS的平台,同时也是很多通信卫星的平台。




当然这不是唯一的划分类型,也有在差不多体量上,用卫星的敏捷程度来划分平台的更细化的划分方法,而且卫星平台本身也不是百分百定型的,也能做一些局部的调整。


购物时间,怎么挑选平台


如果我们基本上确定了卫星载荷的数量和规模,也就是旅行团的人数,年龄结构啊什么的确定了,就可以挑选大巴了。同时在根据所去地区的环境比如是大雪纷飞啊,还是沙漠啊,是走高速公路啊,还是走崎岖道路啊来进行最后的车型选定。


对于卫星平台来说就是从几个方面去考量卫星平台的选择。首先是挑量级了,载荷有多大尺寸,载荷有多重,要耗费多少电什么的基本就把平台规模框在一个范围里面了。





规模选定后,就需要对一些更具体的细节进行挑选了,例如平台的姿态轨道测量精度是否满足要求,机动能力是否够敏捷,能源是否足够等等。这些依据一般就参照上图里面的卫星平台参数的表。当然真正任务会有比这个详细得多的参数。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参考就是研制的进度,来和卫星整体的研制计划想协调。






各国的航天机构与航天企业,基本也都形成了自己的卫星平台的系列来满足现有的卫星建设要求。



分久必合,一体化设计


正如我之前所说的,卫星平台本来也不是从开始就有的,因此也不是所有的卫星都严格的分为完全分开的载荷和平台。


例如法国的Pleiades敏捷卫星为了实现更紧凑的敏捷卫星设计,就采用了卫星平台和载荷一体化的设计,虽然还是分了载荷和平台,但是从外面看不出清晰的分界,同时整个卫星从结构、热、数据处理等很多方面也采用了一体化考量的设计。







毕竟用最少的资源来完成最佳的任务结果才是考验设计的最终标准。并没有什么不能打破的规矩。


下一次我们来聊聊卫星的研制过程,之前我们分享过卫星的设计过程,下次就看看从设计到实物还有哪些过程,欢迎继续关注。


同时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宇聊,能看到晟宇其他方面的一些分享。


[航天甲子年五十讲] 往期回顾

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01 飞天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02 轨道力学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03 轨道摄动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04 奔月:从地球到月球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05 空间任务几何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06 空间环境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07 卫星设计流程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08 载人航天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09 空间机器人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10 空间望远镜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11 微小卫星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12 空间分布式系统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13 深空探测史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14 深空探测器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15 星际"WiFi"深空网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16 通信卫星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17 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18 NGSO 通信卫星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19 空间组网技术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20 卫星自组织网络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21 LEO星座网络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22 导航卫星发展史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23 导航卫星定位原理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24 导航卫星误差分析张晟宇:【航天甲子年50讲】 25 北斗导航卫星发展历程

如果想和晟宇在商业航天领域深入交流,从【在行】里相约吧~

张晟宇- 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高级主管 | 到「在行」来约见我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张晟宇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伤脑筋,成年后人脑海马区神经元不再更新 | 前沿

人脑发育至童年,新生神经元不再产生,图片来自scpr.org

撰文 | 陈文雪

责编 | 叶水送

知识分子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

成年人大脑是否有新生神经元?最近,一项国际合作研究给出了否定答案:成年人脑海马区没有新生神经元产生,相关论文日前以《海马脑区的新生神经元在儿童脑内显著下降,在成人脑内没有发现》("Human hippocampal neurogenesis drops sharply in children to undetectable levels in adults")为题,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Nature杂志上。

这项研究由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复旦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单位参与。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教授Jose Manuel Garcia-Verdugo,复旦大学教授杨振纲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教授Arturo Alvarez-Buylla为这篇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

新生儿海马脑区有大量的新生神经元(绿色),成熟的神经元为红色标记(左),成年人海马脑区内没有新生神经元,只有成熟的神经元(右)。

人脑最后一个新生神经元产生于童年

新生儿海马脑区每平方毫米大约有1618个新生神经元。这个数字随着人类年龄的增长而锐减:1岁时降低了5倍;7岁时降低了23倍;到13岁时,海马脑区每平方毫米大约只有2.4个新生神经元,降低了近700倍。

在随后的年龄段(18岁-77岁)里,人的大脑没有发现新生神经元的存在,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的原因,可能在于人脑海马区没有神经干细胞存在的合适环境(niche)。

Alvarez-Buylla领衔的国际团队历时逾4年,通过对59例不同年龄段人脑海马区进行分析,发现人脑最后一个新生神经元产生于童年时期。这一结论,为有关成人神经元新生能力的争论提供了新的依据。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发现,杨振纲课题组利用国内灵长类动物优势资源,着重分析了10只不同年龄的非人灵长类-猕猴海马脑区神经发生的状况。据悉,人工饲养的猕猴可以活到25至30岁。与在人脑中的发现类似,在新生猕猴到23岁的猕猴海马脑区内,新生神经元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大幅下降。大约到7岁左右,猕猴海马脑区便很难再产生新的神经元。

新生神经元与人的学习和记忆有何关系?

成年鸟类(如金丝雀)和成年啮齿类(比如小鼠)动物的海马脑区可以不断产生新的神经元。人们将这一过程称作成体神经发生。

成年人脑内是否也像啮齿类动物一样存在新生神经元?由于神经元新生关乎着人脑再塑和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可能,半个世纪以来,这一科学命题始终吸引着神经科学领域的关注。而对此持肯定态度的观点曾一度被普遍接受。

由于研究者常常把动物海马脑区的新生神经元与学习和记忆、神经再生等重要问题联系起来,探讨这一命题实际将指向脑功能恢复与重建,以及部分相关疾病的诊治。

然而就这项研究而言,其结论已清楚显示,有关新生神经元参与了成人学习和记忆功能、成人情绪调整、脑损伤后神经再生功能等认知及由此衍生的判断,仍需更为审慎的思考。

相关文章

Sorrells SF et al. Human hippocampal neurogenesis drops sharply in children to undetectable levels in adults.Nature. 2018. doi:10.1038/nature25975.

制版编辑:常春藤 |

欢迎个人转发到朋友圈,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知识分子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知识分子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威二爷的傲娇,哈三爷的轻描淡写

威二爷的傲娇






今天的比赛,还有写技战术的必要么?


还是有必要的——毕竟雷霆可以连续三场比赛被一招打死,这么牛逼的一招,我就再重复讲第三回吧:


卢比奥持球挡拆走边路,把雷霆防线往强侧拽,把亚当斯拉出篮下,让雷霆底角防守人回收篮下协防顺下的爵士中锋——今天有点不同,威少犯规太早,雷霆后面改了防守对位,让威少去对英格尔斯,所以在底角协防的不是乔治而是威少。


如果是乔治,他会去篮下补中锋,威少去了也没用,索性只能目送,于是雷霆死的更快了——毕竟三分球进与不进还是个五五开,预期也就1.5分,扣篮是100%要进的,预期是2分。




埋葬雷霆的第一击!




埋葬雷霆的第二击!




埋葬雷霆的第三击!


三连之后,雷霆已经没有反扑的余地——这轮系列赛,在戈贝尔的威压下,威少和亚当斯打不出习惯的挡拆配合,雷霆是没有得分爆发力的,20分的分差爵士光是靠米切尔的保底输出雷霆就追不上了,何况这还是爵士的主场。


我们喷了一个赛季雷霆的进攻,想不到最后杀死雷霆的不是进攻,毕竟雷霆什么都好,就两样差——进攻和防守。多诺万极具侵略性的防守体系让雷霆成为联盟造失误能力最强的球队,但也成为了全联盟给对手定点投突机会最多的球队之一,给对手底角三分最多的球队。更重要的是,雷霆没有罗伯森后,他们的防守侵略性已经做不到极致,在罗伯森不在场时,他们逼迫失误率已经下滑了3.9个百分点。当你的防守有重大缺陷时,对手就有可能针对性的打击这一点,爵士从G2开始就吃定了雷霆防挡拆一定会上线延误,底角或者篮下必然有一个空位,雷霆三场比赛都没有调过来,也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我不懂雷霆的逻辑在哪,因为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选择题:


A.亚当斯不出来,威少或者连长绕掩护,给卢比奥持球跳投


B.亚当斯出来,漏底角英格尔斯/米切尔或者篮下戈贝尔/费沃斯


雷霆要赌的无非是卢比奥传球不一定能传过去——然而,卢比奥这辈子最擅长的就是这个呀,不然他靠什么一年拿1410万?


只要看一下爵士对威少的防守,就能看出两支球队的不同——爵士就敢非常坚决的执行对威少的绕防:





卢比奥挡拆持球个人终结的效率,能比威少高多少呢?


常规赛,威少挡拆持球个人终结每回合0.85分,卢比奥每回合0.762分,卢比奥还不如威少;


这轮系列赛,威少每回合0.441分...卢比奥很高么?也不高,每回合0.697分。


但是,卢比奥挡拆传给队友终结的效率高达每回合1.4分——而且靠这招足足得了63分!


如果这样还不能让雷霆意识到问题在哪,那真是自作孽,不可活了。


威少在赛前放出狠话,要锁死卢比奥,结果比赛的过程大家都知道,防的是真卖力气——于是自己早早4犯。雷霆非常无聊的在爵士主场挑动气氛,把自己处于一种尴尬的环境中,威少和乔治还都出现过闹情绪退防慢的情况,全队几次出现转换盲目找人,漏给对手空位。


我真后悔G1赛后还夸三巨头成熟,现在看来,威少还是那个傲娇的宝宝——我不满意,我不高兴,所以我要乱来。


我真不懂,威少跟卢比奥叫什么劲?你威少是MVP,拿着顶薪,联盟几个门面巨星之一,SHH的流量担当,卢比奥跟你在咖位上差了几档,他打场好球,拿个三双,你的自尊心就受挫了么?


锁死卢比奥,对雷霆没有任何意义——一个整个职业生涯都不以个人进攻闻名的控卫,你锁死他干嘛?威少竟然真的把锁死卢比奥的情绪带进了比赛,这球打崩也就是必然。


说好阻击大哥三弟的,然后因为上线怒夹卢比奥,把自己夹死了——这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死法,就跟东成西就里王重阳出关被靴子砸死一样可笑。


我不知道雷霆还能怎么办了。这场比赛威少倒是没玩自爆中投,第三节开始大部分阵地战球权都给了理论上克制爵士的乔治,乔治也算大心脏,用踉踉跄跄的突破和跳投维系了雷霆理论上的追分希望——说实话,也没什么是好机会,真的就是硬干得的分。雷霆的进攻全是玄学,可现在已经没有给雷霆玩概率的机会了——连续三场比赛手感暴击的概率太低了,攻框又无法击败戈贝尔,可能需要戈贝尔早点陷入犯规陷阱才能有点机会。


防守呢?


多诺万会不会继续固执的执行他那套激进的防守策略,把后门献给卢比奥?如果他做出调整,是亚当斯收篮下,还是遇掩护换防?如果亚当斯收篮下,一个赛季都在上线延误持球人的亚当斯能兼顾好持球人和掩护人么?如果换防,威少在低位会不会被戈贝尔或者费沃斯打爆?亚当斯能把握好夹击时机么?


当你的防守习惯被改变,你的防守能力会变成什么样,就难以估计了——开拓者在改变还是不改变之间犹豫不决,最后是越来越防不住,雷霆也要步小开的后尘么?


现在威少和利拉德最担心的,恐怕是谁进一阵了吧...


骑士首轮苦战,雷霆1-3落后,无考神鹈鹕高歌猛进,伦纳德与马刺陷入僵局——湖人果然就要总冠军了。


哈三爷的轻描淡写




就是感觉火箭第三节这波输出得了好多分,但没有意识到竟然得了50分——因为太容易了,没有多少暂停调整,也没看到火箭众将的怒吼,轻描淡写的把小狼收了。


还是一场没有必要写技战术的比赛,有什么好写的?


一点点细节的变化,火箭这节用了好多双掩护战术。要么让哈登或者保罗跑一道无球掩护接球再去挡拆或者手递手接球,要么就是手递手接球再去挡拆,或者干脆高位双掩护。


火箭的意图也很明显——既然森林狼已经决心收里面不出来,也决心挡拆不换防,那么说白了只要一线盯防的巴特勒或者蒂格被掩护挂住,灯泡就有出手机会了,既然一道掩护挂不住,就多一道呗。


于是第三节就跟哈登和保罗的投篮训练似的,用两道掩护挂住人,然后得到非常舒服的投篮空间,把手感一投开,比赛就结束了。


跳投这个事,真是有意思。过去人们说,靠跳投不能拿到总冠军——因为跳投的期望更加低效,也不够稳定,所以你要攻击篮框,要拼抢篮板,要做好防守。


但持球投三分能力被开发之后,似乎一切都变了。跳投的期望低,更多是针对中距离——毕竟最大神级的中距离大师,中距离不过50%的命中,而怼篮下弄个60%的命中率通常不成问题。三分球过去就有,但以前都是接球投三分居多——靠那些攻击篮框的家伙改变防守,让射手们在三分线外得到空位跳投的机会,这种方式三分的产量不可能太高,历史三分榜上,好多都是现役球员。


现在,持球投三分厉害的球员越来越多了,三分线外的效率期望越来越高了——产量上来了,也可以作为持球手的主武器了。于是我们发现,火箭和雷霆都是全联盟传球最少的球队,也都是进攻打的简约的球队,可雷霆现在一片迷茫,火箭却可以让森林狼用尽一切防守办法,还是无济于事。


说白了,还不是因为火箭的后场三核心都有持球投三分的能力,对手把内线收篮下不出来,角色球员们手感把握不住空位,还是能像今天这样把进攻撑起来——这种情况,内线就算站两个戈贝尔,又能如何?




二哥放心,三弟会替你报仇的!




关注微信公众号:静易墨

微信号:jingyimo456

扫描二维码关注静易墨~~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静易墨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